第4章
于是,甲板上人多了起来。
人一多就差点儿意思了,莫玲珑收起零嘴茶壶便要回房。
却见自己身后,不知什么时候多了条小尾巴。
一个可能刚学会走路的孩子,身上衣料不俗,他的小短手扶着船侧,巴登巴登看着她,肉嘟嘟的脸颊上,从嘴角边挂下来一道口水。
看起来是个富贵人家的孩子。
孩子身后跟着个嬷嬷,耐心地弯腰哄着:“二少爷,咱们回去吧?”
但孩子只顾摇头,一双大大的眼睛盯着她手上的小竹盘,伸手朝莫玲珑用力指着。
那意思很明确:他要吃。
嬷嬷看懂了孩子的意思,看向莫玲珑手中的盘子,那上面只剩下一块饼,闻起来的确怪香的,不禁开口商量:“姑娘,你这点心可以卖给我吗?”
莫玲珑没养过孩子,但她上辈子开饭店,请营养师帮忙做过针对不同月龄孩子的辅食菜单,供带孩子来的女客挑选。
于是她问:“他多大了?这饼用了油糖和葱,未必合适他吃。”
嬷嬷显然没想到,不过是个吃食罢了,只要酥软易食就行,还需知道孩子多大?
府里规矩甚严,下人不可对外乱嚼主子的私事,月份也不敢说。
于是她讳莫如深地别过脸,转而继续哄孩子。
奈何这小小的孩子,说不出一句囫囵话,但倔劲大得很,用嗷嗷的婴语跟嬷嬷对峙,就是不肯回去。
“夫人,小少爷在那呢!一定是不肯吃饭跑出来,李嬷嬷愁得一点儿办法都没有!”
一身浅黄的婢女,手扶着旁侧气度雍容的夫人,伶伶俐俐地笑着,“咦,瞧小少爷那样,像是赖上那位姑娘了。”
范氏知道自己儿子的脾气,要是看到什么想要的,一点不肯撒手,于是皱着眉走快了两步:“去看看。”
一问得知,她的宝贝儿子,看上了这位姑娘的一块饼。
看着他“穷凶极恶”,馋涎欲滴的眼神,这可真是……
范氏瞥了眼,没看出这饼有什么特别,但还是无奈问道:“姑娘,能把这块饼给我吗?”
她微微示意,身旁的婢女已经了然,递过去一个小荷包。
看这位夫人衣着虽然素淡,但用料都好。
该不会,就是林巧说的那位夫人吧?
莫玲珑心里微动,推回荷包,将饼碟递给贵妇身旁的婢女:“只是一块饼而已。我刚问这位嬷嬷孩子多大,是因为这饼用了猪油和青葱,若是孩子太小,脾胃不好消化。”
最严重的是过敏,但显然这会儿没这概念。
“那我就不客气了。”范氏见她虽然穿着朴素,但落落大方,心有好感,也便坦然,“难为你一个姑娘家这么细心,瑞儿两岁,猪油做的点心和青葱一贯都吃得。”
孩子一把抓起饼,瞪着溜圆的眼睛一口咬下。
几人看着孩子短短的眉毛弯起,一双本就黑葡萄样的眼睛一下子点亮,啃的速度也跟着加快,口水滴落都不让人擦——显然是喜欢极了。
范氏松了口气,觉得眼前的姑娘越发顺眼:“不瞒姑娘,他近几日胃口欠奉,像这样吃东西,真是……好久没有了。”
莫玲珑也欣慰。
作为厨子,最高兴的事就是手艺得赏识。
这样短缺原料配出来的方子,也如此捧场,还是个不会说话,只会一味嗷嗷吃的孩子。
她一高兴,回房把带来的饼干匀出一小半,用干净的碟子盛了拿给范氏的婢女。
上辈子,她经常干这种事。
“既然小公子喜欢,那就多拿点!”
范氏硬要给银子,莫玲珑推拒不过,只好说:“这是我自己做的,真没花什么钱。”
李嬷嬷怀里的孩子像是也要帮她一样,一脸馋相,张牙舞爪地往婢女怀里的饼扑过来。
范氏皱眉,嫌推来推去难看,摆手让人收回:“这多不好意思。”
她看着莫玲珑明朗的笑容,心里一动,“姑娘家里经营饭馆吗,叫什么?改日去捧场。”
这可以有。
莫玲珑笑容真诚:“玲珑小馆。”
她很喜欢自己的名字。
她爸没有文化,听奶奶说这名字是他实在没办法翻字典取的——觉得女孩儿叫玲珑,显得机灵。
后来,这份机灵劲没体现在其他地方,倒是淋漓尽致地展现在了动手能力上。
也算是符合了期待。
范氏记下了她的名字,表示自己一定找机会去拜访用饭。
莫玲珑真心谢她赏识,和这份帮衬生意的态度,便福了福身:“谢过夫人,饭馆还在翻修,许要半年才得开张呢。”
原身为了做好官夫人,这些社交礼仪学了三年。
如今做起来,倒也像模像样。
虽然饭馆还没影,但宣传不嫌早。
再说这位夫人此行去的是上京,也不会那么快把消息传回金安。
甚至有这半年作为等待期,到时候店真开了,才叫“千呼万唤始出来”呢。
笑眯眯目送主仆母子一行人去观景甲板,莫玲珑转身回了房。
隔壁的房门这时打开,从里出来个年轻小厮,手里捧着茶壶。
青翠认出人,低声在范氏耳边小声说了句:“夫人,你瞧那是巡按使贺郎君的小厮。”
也不知为何,自家夫君对这位贺琛深为赏识。
虽然看他样貌得体,听闻春闱提出的观点震撼人心,令人难忘。
但…
…毕竟只是个刚入<a href=https://www.海棠书屋.net/Tags_Nan/GuanChang.html target=_blank >官场,没甚根基的年轻人。
范氏看不明白官场上的事。
但身为沈府尹的夫人,知道他在同一艘船上,总要有所表示。
万一如自家夫君说的,此子将来有大作为。
她作为沈家主母,自当为夫君打点这些人情往来。
于是沉吟片刻,让婢女去房里取点茶叶果点送去。
“等等,刚刚那位莫姑娘给瑞儿的葱油松饼,也送几块过去,请他尝个鲜儿。”
“是!”婢女青翠应下去办。
阿竹得了许多吃食,谢过后喜不自胜地回房:“主子,你瞧这些!比船上供的船食强多了!”
他一边笑,一边嘟嘟囔囔,“都怪那知府,缠得人不得空去买干粮……主子你先吃,等靠下一站码头,阿竹再去买些新鲜的上来,暂时,咱就拿这些垫垫肚子?”
贺琛挺直的脊背微顿,正要落下去的笔悬停:“何人所赠?”
“哎呀……”
阿竹给他倒茶,语气颇为幽怨,“刚我去寻热水,碰着京兆府尹沈大人的夫人和婢女,沈夫人给的。主子你就放心吃吧!我是那种随便拿人吃食不懂事的人么……”
贺琛主仆俩为了躲知府的眼线,空着手和肚上得船。
他写了半天此次巡防的审查提报,已经有些饿了。
茶香随着热气氤氲开来,让人格外肚饥。
他扫了眼琳琅满目的吃食,视线落在点缀着葱花的饼子上。
跟其他造型别致,考究精致的糕点比,这款最为朴实。
贺琛净了手,拿起一块放进口中。
还未抿,一瞬间香酥满口,一种难以言喻的醇厚咸香滋味直抵五脏六腑,抚平了饥饿。
阿竹一回头,看自家一向不重口腹之欲的主子,放下了纸笔,认真地像在琢磨政事一样,开始吃第二块饼子。
呀,这么好吃?
阿竹搔搔头,寻思自己该找青翠问问这是哪家铺子做的,他好买了备着——
能省不少事呐,晚上他家主子就不用吃他煮的夹生面当宵夜了呗!
第4章
第二日青翠听阿竹这么一问,不可思议地问:“真这么好吃?”
“姐姐没尝过吗?”阿竹奇道,“我见我家大人独独爱吃这葱饼,都给他留着呢。”
“那叫葱油松饼。”青翠噗嗤一笑,“我们也都没尝,给我家少爷留着呢。好叫你知道,那饼是一家叫玲珑小馆的招牌点心。”
有自家叼嘴小少爷的肯定,在青翠心里,这款饼自然当得“招牌”二字。
此时,尚不知道自己随手做的阉割版万年青饼干已经被提格为招牌点心的莫玲珑,换下了外裳,舒舒服服歪在床头开始看话本。
再啃两块红薯干和肉干,就算完成基础热量和蛋白质摄入了。
如此,白天时不时出去溜达看景,观察船上众生百态,增加她在这个世界的认识,终于在第六日抵达了第一个停靠点,潞安府码头。
干粮做得再可口,连吃几天也吃腻了。
莫玲珑便随着人潮一起下船,去买些肉和菜。
她已经考察过船上的公灶,柴火畅用,虽然锅边有洗不干净的陈年老垢,但是蒸架什么的一应俱全——完全可以做蒸饭蒸菜!
码头两侧,摆满了小摊。
别说新鲜蔬果,鸡鸭鱼肉,连杂耍猴戏都有,见客人下船,摊主纷纷热情招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