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像那些试图攀附太子的人,在李世民看来就属于小人,这样的人企图到太子身边,难道不是对太子不利吗?
  ——虽然这些人都是李世民的弟弟妹妹,他们巴结太子也不过是为着能在封地和婚事上谋点好处,还不敢图谋更多。
  李承乾听李世民叮嘱过许多遍这个话,都离开大安宫了,天可汗还是喋喋不休,好像天底下都是妖魔鬼怪,要带坏李承乾似的。
  所以他要给自己派那么多谏臣,因为他认为太子不仅亲近小人,自身品德还有很大的问题,需要很多人去给他纠正毛病。
  李承乾不能说自己的身边没有小人,也不能说他是个没有瑕疵的人,但天可汗的青雀和稚奴就是完美无瑕的人吗?怎么从不见天可汗差人去寻他们的不是,让他们改正?
  李泰不是太子便罢了,李治做太子的时候,天可汗是怎么做的?
  天可汗吸取了上次失败的教训,他亲自教养太子。
  李承乾不过是天可汗一次失败的试验而已。
  想着,李承乾不由冷笑一声。
  李世民的话因此停了停,皱眉问道:“承乾,怎么了?”
  近些日子在大安宫,李承乾对天可汗颇有些感同身受,只不过让天可汗想起往事就不能痛快的是太上皇,而造成李承乾如此的是天可汗本人。
  但又不是现在的天可汗,因此李承乾不能在他这里得到答案。
  李承乾思索片刻,问道:“你认为,在做阿耶这件事上,是你做得好,还是阿翁做得好?”
  李世民有些惊讶又有些难过:“承乾,你……你认为我没有你阿翁做得好吗?”
  天底下竟然还有人比太上皇更加不会做阿耶,而那个人还是自己,如果长子真的这么认为,李世民不得不承认,自己是伤心的。
  李承乾又想了一会儿,道:“我觉得你现在不错,但李泰大约觉得你不好。”
  李世民愣了愣,旋即轻轻叹气:“是不是太上皇同你说什么了?承乾,我们若是寻常人家,我偏心些便是偏心了,最多家宅不宁,可我们是天家,若我轻视太子,偏宠庶子,可要国家不安社稷不稳了。”
  李承乾却笑了笑,道:“没这么严重,最多也就是你的爱卿们都两头下注罢了,但这也情有可原嘛,皇家非要闹腾,他们也得为自己的家族谋一个前程啊。”
  这话说得既大度又善解人意,却让李世民深深皱起了眉头:“竟有这样的事发生,结党营私,我就放任不管吗?我怎么能做出比太上皇还老糊涂的事?”
  李承乾笑得更开心了:“我们李唐这些都是小事,这才几个人,而且我们都有实在业绩啊。后头还有个九子夺嫡呢,阿耶,要我给你讲讲这个吗?”
  李世民不动声色道:“不如你先给我讲讲我们李唐的这些小事。”
  225
  第225章
  ◎惊喜。◎
  李承乾抬脚迈过一个门槛,挑眉一笑,问道:“我们李唐的小事么,还是有不少的,你想先听儿子娶爹的妃妾当皇后,还是爹抢儿子的正妻当贵妃?”
  李世民:“……”
  “不想说就别说,故意说这种话……”李世民抚了抚胸口,惊魂未定地问道,“承乾,你说的这些都不是真的吧?”
  都只是吓唬吓唬他吧?
  李承乾同情地看着天可汗:“很不幸,是真的。”
  李世民:“……”
  天可汗觉得他有点不能喘气了,都是真的?都是真的!
  李承乾给他拍拍胸口,心道我还没告诉你娶老爹妃妾当皇后的是你小儿子稚奴呢,要听到大小李后这种后世戏言,你是不是能直接厥过去。
  “这点花边小新闻不重要,你只要会知道一件事,大唐很强大,非常、特别的强大。”李承乾觉得还是得安慰安慰天可汗,不然哪来强大的盛唐。
  但天可汗的思路已经跑偏了,他颤颤巍巍道:“也就是说这些事……无人不知?”
  尽管天可汗还不知道自己是其中一个故事的当事人,但想想将来自己的子孙后代中有做出此等事的,已经足够让他心梗了。
  “呃……”李承乾卡了一下,“但是……但是大家不是当丑闻来看,呃,他们只是觉得很……阿耶冷静,要不我们还是先谈谈怎么建设大唐贞观盛世吧!”
  “不。”李世民眼神坚定道,“我们先谈谈宫学中该多讲讲《礼记》和《孝经》这件事。”
  李承乾张了张嘴:“行吧……”
  尽管无数的历史经验教训告诉我们,防患于未然通常都是徒劳无功的,但天可汗想要个心理安慰,就……反正要学的不是李承乾,他没意见。
  李承乾爆出这两句话,本意是为了让天可汗不再追问,但没想到对天可汗的刺激有点过大,他开始紧抓宫里孩子们的教育问题,除了他的皇子们,皇弟们也遭了殃,公主们的课业都跟着翻了倍。
  第一个投赞成票的是李渊,他不怕李世民管皇弟们管得严,他就怕李世民不管,如今虽然孩子们各种哀嚎,总归这说明了皇帝二哥眼里还是有这些小兄弟们的,将来定然也愿意多加照拂,李渊为此很是满意。
  长孙氏的意见也是赞同,毕竟孩子们课业多了后,她耳边的确清静了不少。
  李承乾不由感叹,果然放假作业少开心的从来只有小朋友。
  伴随着小朋友的怨念,夏天再一次来临,李世民准备去九成宫避暑前按照惯例恭请太上皇,以前李渊都是不肯的,今年不知为何他竟点了头。
  李世民心中疑惑,走在路上时便遣李承乾去问,为此还许了他休沐外的两日假期。
  “就两日啊?”李承乾伸着手指头跟他讨价还价,“这么艰巨的任务,阿耶,再给我加两日如何?”
  李世民将他的小手指弯回去:“就三天,不能再多了,近来事多,你忘了八月份的大水了吗?”
  李承乾嘟囔道:“这些事你自己处理也行啊。”
  天灾事关百姓生命,李承乾的确做不了甩手掌柜,因此他也只是嘟囔两句,接着就道:“修堤坝的事是要紧,但也得防止有人以次充好滥竽充数,还有不许他们层层盘剥百姓。”
  李世民点头道:“我正在拟一个名单,到时候让人去各地巡视。”
  “可以让他们微服私访。”李承乾说着话看了眼头顶的太阳,“车队要停下了,我先去找阿翁,回来再说其他的。”
  李渊的马车很豪华,李承乾踩着凳子爬进去时他正昏昏欲睡,有一个小宫女正在给他捶腿,听到声音李渊慢腾腾睁开了眼睛。
  “承乾?”李渊不甚清醒地感觉了下,发现马车停了,“哦,是该用午膳了。”
  李承乾笑道:“才停了车,还得等一阵子,阿翁,我扶你下去松散松散筋骨如何?”
  坐了半日马车,李渊身上的确乏得很,便道:“好。”
  车队在一处河边停下,李承乾扶着李渊走在一条还算平稳的小道上。
  李承乾道:“应该是这附近人踩出来的,阿翁,你没来过这里吧?”
  李渊笑道:“我怎么没来过?我当年在长安城时,还没有你阿耶呢!”
  “阿翁,您是在长安出生的,那会儿当然没我阿耶啦。”李承乾笑道,“所以您是在长安待烦了,那这次为何要答应跟我们一起去九成宫?那里您从前也去过啊。”
  李渊看了他一眼,笑道:“也忒沉不住气了,这么快就暴露了你的真实目的。”
  一眼就被看穿,李承乾丝毫不以为杵:“您又不是我的敌人,我遮遮掩掩做什么?”
  李渊笑了笑,并不瞒他:“前头我不是说过么,不知道还能再活几年,自然得将该享受的一并享受了。”
  先前李渊不肯与李世民同上九成宫避暑,还是因为父子间的不快,现在那些事仍然横在父子二人中间,只是李渊年纪大了,觉得还是别为着跟儿子置气委屈了自己。
  李承乾对这个答案接受良好,但李世民听了转述后却怔愣片刻。
  李承乾不知道他想了些什么,总归之后天可汗并没有什么异常的举动,他与太上皇之间的关系也并没什么改善的意思。
  鉴于李承乾自己都处理不好自己的父子关系,对他爹跟他爷的父子关系更是束手无策,因此他只能当做什么事都没有,还是踏实忙他的公务比较重要。
  到了八月时,为了预防水灾提前修筑的大坝的确起了很大的作用,但天灾有时候非人力所能抗衡,还是有地方发了洪灾,李世民一边派人赈灾一边派人去查原因,天灾人力不能抗衡,但不能是人为因素导致的无法抗衡。
  后宫中,长孙氏见他们父子忙忙碌碌,连往常的休沐日都不再歇息,心疼的同时也不能劝他们歇歇,毕竟这是人命关天的大事,她只能常遣尚食局炖些补品给圣人和太子。
  这天李承乾喝完一碗鸡汤,摸了摸自己的肚子,道:“阿娘,我觉得我有点补太过了,你看我肚子上这些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