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如果亲近的父子亲情会随着时光的推移渐渐淡漠,那么兄弟之间你死我活,似乎也是件寻常事了。
李渊也没什么信心,但儿子都示弱了,他这个做老子的,就得被迫端起架子来,不信他也得表现出信。
李渊上前拍了拍次子的肩膀,问道:“我问你,当年雁门关救驾,你怕吗?当年在太原,你力劝我起兵,怕过吗?”
李世民摇头:“不一样,这是不一样的。”
“怎么不一样?”李渊肃然道,“你不还是你吗?太原公子,李家二郎,你想要的东西,你想做的事,有一件是不成的吗?”
李世民愣了一会儿,再开口时说的却是:“阿耶,我以为……你不会承认我的功劳了。”
在李世民南征北战的过程中,他的功劳于李渊而言,就是天差地别的两种心情,因为这不只意味着大唐的江山越来越安稳,还意味着他又要重赏封无可封的秦王。
是以,李渊每次承认李世民立功,都有心不甘情不愿的意味。
李渊颓然摆摆手,道:“人老了,是……是糊涂了。”
李世民端正行礼:“多谢阿耶。”
“我记着您的话了,有您在,我会时刻提醒自己。”
等李世民走了良久,李渊才反应过来,这可不是什么好话,他是什么反面例子吗?
……就算真的是,也不好说这么直白吧?
真是有其父必有其子!
而父子一脉相承的共同点还体现在别处,之后李渊就发现除了李承乾常来气自己,李世民不知道哪根筋不对劲,也开始常来气自己了。
——在李渊看来,就算是好声好气跟他说话,这父子俩只要过来,就是在气自己。
不过,某种意义上,太上皇也是享受到了天伦之乐啊。
……
新年的脚步渐近,这是李世民登基的头一个年,需要忙碌的各项事很多,李承乾本想帮着母亲,却被分配了看孩子的任务。
皇家的孩子除了有亲娘照顾,还有乳母和宫人宦官伺候,根本轮不到李承乾来做德华,但长孙氏坚持让他跟兄弟姊妹们搞好关系,他不得不应。
封建社会男女分开排行,李丽质在姊妹中间行五,上头有四位姐姐,其中最大的姐姐比李承乾还要大上四岁。
因为年长的缘故,李秀锦负责看顾妹妹们,李承乾则是看兄弟们。
两个大些的姑娘愿意乖巧的跟在长姊身边,但其他人全部宛如脱缰的野马混成一团,乳母们根本拦不住他们乱跑乱跳。
李承乾托腮坐在廊下,看着他们又吼又叫又跑又跳,虽觉得吵闹,但心情却奇异的好了不少。
李秀锦过去制止了跟男孩们闹成一团的几个妹妹,教导她们姑娘家要娴雅不许胡闹,小姑娘们怏怏不乐地应道:“哦。”
李秀锦笑了笑,还要再说,李承乾却走过来笑道:“别人家的姑娘要守规矩,是因为她们父兄没本事,我们皇家的女孩儿,没这些规矩。”
李秀锦愣了愣:“太子……”
“你们是皇帝的女儿,只在外头装个样子,别让阿耶丢脸就是,私底下爱怎么玩就怎么玩。”李承乾笑着摆摆手,“去玩吧!”
“好!”小姑娘们欢快地笑道,“多谢大兄!”
李承乾又向李秀锦三个人道:“你们也去玩,别在意那条条框框。”
两个妹妹瞧了眼长姊。
李秀锦为难道:“太子,非是我这么教她们……”
初唐这会儿的风气不如之后开放些,况且不论何时,封建社会对女子的要求从来都很一致,即便是身为公主,也要求她们贤良淑德。
“我知道。”李承乾道,“你放心,圣人和阿娘那里有我,他们若是见怪,由我承担后果。”
李秀锦摇了摇头,道:“我为长,怎可全推给太子。”
这也不过是个十来岁的小姑娘,李承乾想到她不久之后就要嫁人,不免默默叹气。
“别犯愁了。”李承乾道,“我们这会儿就去见阿娘,你好安些心。”
190
第190章
◎看孩子。◎
长孙氏果然没有怪罪任何人,她还劝李秀锦也去散散心玩一玩,不必总是瞧着妹妹们,总归有看顾她们的人。
身为嫡母,长孙氏在孩子们这边的印象极好,与她相处如沐春风,他们也都喜欢和嫡母说话。
李秀锦莞尔一笑,道:“我又不是小孩子了,还玩什么。”
“你怎么不是小孩儿?”长孙氏笑道,“该玩就玩,依我看,你这会儿正是该玩的年纪。”
李秀锦笑道:“谢殿下。”
又说了些闲话,长孙氏就说自己还要忙,让他们出去玩。
李承乾从头到尾都没怎么说话,出门时也是静默不语,但李秀锦能感受到他的好心情。
李秀锦试探性地道:“太子怎么不跟他们一起玩?”
李承乾一笑:“他们都太吵了,我跟他们玩不到一块儿去。”
李秀锦抿唇笑道:“可我看太子瞧他们吵闹,倒没有烦扰。”
李承乾笑道:“看他们吵闹有趣。”
李秀锦露出不解的神情,李承乾不好解释,想了想,道:“你下棋吗?阿姊,我们一块儿下棋,不是围棋和象棋,是一种新玩法。”
李秀锦好奇道:“是什么?”
李承乾令人在廊下摆了棋盘,期间他见有孩子玩热了,叫人给他脱了外头的厚衣裳,又嘱咐乳母不许给他们减衣裳,谁热了就劝着他们坐下歇会儿。
因大兄和大姊要下棋,玩累了的几个孩子就凑过来看兄姊下这个新鲜的棋。
李承乾所说的新玩法非常之简单,就是五子棋,连学都不必学,三言两语说罢规则,他们就开始上手。
看了几局后,围观的孩子们觉得有意思,也想要玩,但李承乾不可能搬一游廊的棋盘过来,便让他们按照顺序排好,两个人一队,一队一局。
孩子们很快就两个人结成一队,等候时就兴致勃勃给不别人出主意。
李泰不耐烦等,就支使人再搬来一个棋盘,他坐在那里,只换对手自己不轮换。
李丽质跺脚道:“四兄你不能这样!”
李泰吐吐舌头笑道:“你也让人给你拿棋盘来就是。”
“我才不要!”李丽质哼了一声,“大兄,你看……”
李承乾揉揉她的头,笑道:“丽质想在这边玩也好,想跟四兄一起玩也好,这下可是有两个选择啦,是不是很好?”
这会儿正好要轮到李丽质了,李毓秀在叫她,她慌忙过去坐下,也忘了跟四兄争辩的事。
李承乾对李泰的行为无动于衷,剩下的孩子们也就毫无心理负担地跑过去他那边玩,只是除了备受皇帝皇后宠爱的这两位皇子,和无心自己开一局的李丽质,其余人并不敢再吩咐去搬新的棋盘。
即便是再小的孩子,即便不怎么懂其中的道理,父亲的态度他们还是能感受到的。
李承乾旁观了会儿李泰的棋局,五子棋这样简单的小游戏,很快小孩子们就熟练上手了,如果只差一个棋子,李泰的对手总是会让他嬴。
李承乾的好心情就此被打破,从来没有什么其乐融融,天家怎么可能有这东西。
他本来想让大家玩玩高兴放松的东西,却不过是给人添了负担。
李世民来到东宫时特意没有让人通报,他问过伺候的宫人今日这边的情形,不由点头。
承乾很有长兄和储君风范,无论是比他大的阿姊还是小些的弟妹,他都照顾的很好。
至于李泰一个人霸占了一个棋盘,在李世民看来也是无伤大雅,青雀本就该与别的孩子不同嘛,他又不是太子,不必严苛要求他。
这么想着李世民走近,拍拍李承乾的肩膀,刚要赞他两句,就被发现他的孩子们的行礼声打断了。
李世民叫了起,又一手拉着李承乾一手拉着李泰,温声问了孩子们几句话后,就让他们散了。
李承乾吩咐人给他们各自包了些点心,又说五子棋他们能随意玩。
“五子棋,如何想到这么偷懒的玩法?”李世民笑问道。
为了让天可汗不再抓自己的手,李承乾干脆去收拾棋子,口中道:“懒人就有懒玩法唠。”
“不必你收拾……”李世民的话还没有说完,李泰就拉着他的手大声道,“耶耶,每一局我都赢了!”
“青雀这么厉害啊!”李世民笑道。
李丽质和李毓秀都跟着大兄去摆弄棋子,李丽质悄声笑道:“四兄有时候瞧着比我和毓秀还小。”
李承乾朝她挤挤眼睛:“不许偷偷说四兄的坏话。”
“这也叫坏话么。”李丽质嘟了嘟嘴。
李承乾笑问道:“四兄疼你吗?”
李丽质点头:“疼呀,上次的桂花糕只剩下两块,我们都想吃,四兄就说他不吃,给我和毓秀了。”
“所以呀,四兄这么疼你,不许笑话他,好吗?”李承乾揉揉她的头。
李渊也没什么信心,但儿子都示弱了,他这个做老子的,就得被迫端起架子来,不信他也得表现出信。
李渊上前拍了拍次子的肩膀,问道:“我问你,当年雁门关救驾,你怕吗?当年在太原,你力劝我起兵,怕过吗?”
李世民摇头:“不一样,这是不一样的。”
“怎么不一样?”李渊肃然道,“你不还是你吗?太原公子,李家二郎,你想要的东西,你想做的事,有一件是不成的吗?”
李世民愣了一会儿,再开口时说的却是:“阿耶,我以为……你不会承认我的功劳了。”
在李世民南征北战的过程中,他的功劳于李渊而言,就是天差地别的两种心情,因为这不只意味着大唐的江山越来越安稳,还意味着他又要重赏封无可封的秦王。
是以,李渊每次承认李世民立功,都有心不甘情不愿的意味。
李渊颓然摆摆手,道:“人老了,是……是糊涂了。”
李世民端正行礼:“多谢阿耶。”
“我记着您的话了,有您在,我会时刻提醒自己。”
等李世民走了良久,李渊才反应过来,这可不是什么好话,他是什么反面例子吗?
……就算真的是,也不好说这么直白吧?
真是有其父必有其子!
而父子一脉相承的共同点还体现在别处,之后李渊就发现除了李承乾常来气自己,李世民不知道哪根筋不对劲,也开始常来气自己了。
——在李渊看来,就算是好声好气跟他说话,这父子俩只要过来,就是在气自己。
不过,某种意义上,太上皇也是享受到了天伦之乐啊。
……
新年的脚步渐近,这是李世民登基的头一个年,需要忙碌的各项事很多,李承乾本想帮着母亲,却被分配了看孩子的任务。
皇家的孩子除了有亲娘照顾,还有乳母和宫人宦官伺候,根本轮不到李承乾来做德华,但长孙氏坚持让他跟兄弟姊妹们搞好关系,他不得不应。
封建社会男女分开排行,李丽质在姊妹中间行五,上头有四位姐姐,其中最大的姐姐比李承乾还要大上四岁。
因为年长的缘故,李秀锦负责看顾妹妹们,李承乾则是看兄弟们。
两个大些的姑娘愿意乖巧的跟在长姊身边,但其他人全部宛如脱缰的野马混成一团,乳母们根本拦不住他们乱跑乱跳。
李承乾托腮坐在廊下,看着他们又吼又叫又跑又跳,虽觉得吵闹,但心情却奇异的好了不少。
李秀锦过去制止了跟男孩们闹成一团的几个妹妹,教导她们姑娘家要娴雅不许胡闹,小姑娘们怏怏不乐地应道:“哦。”
李秀锦笑了笑,还要再说,李承乾却走过来笑道:“别人家的姑娘要守规矩,是因为她们父兄没本事,我们皇家的女孩儿,没这些规矩。”
李秀锦愣了愣:“太子……”
“你们是皇帝的女儿,只在外头装个样子,别让阿耶丢脸就是,私底下爱怎么玩就怎么玩。”李承乾笑着摆摆手,“去玩吧!”
“好!”小姑娘们欢快地笑道,“多谢大兄!”
李承乾又向李秀锦三个人道:“你们也去玩,别在意那条条框框。”
两个妹妹瞧了眼长姊。
李秀锦为难道:“太子,非是我这么教她们……”
初唐这会儿的风气不如之后开放些,况且不论何时,封建社会对女子的要求从来都很一致,即便是身为公主,也要求她们贤良淑德。
“我知道。”李承乾道,“你放心,圣人和阿娘那里有我,他们若是见怪,由我承担后果。”
李秀锦摇了摇头,道:“我为长,怎可全推给太子。”
这也不过是个十来岁的小姑娘,李承乾想到她不久之后就要嫁人,不免默默叹气。
“别犯愁了。”李承乾道,“我们这会儿就去见阿娘,你好安些心。”
190
第190章
◎看孩子。◎
长孙氏果然没有怪罪任何人,她还劝李秀锦也去散散心玩一玩,不必总是瞧着妹妹们,总归有看顾她们的人。
身为嫡母,长孙氏在孩子们这边的印象极好,与她相处如沐春风,他们也都喜欢和嫡母说话。
李秀锦莞尔一笑,道:“我又不是小孩子了,还玩什么。”
“你怎么不是小孩儿?”长孙氏笑道,“该玩就玩,依我看,你这会儿正是该玩的年纪。”
李秀锦笑道:“谢殿下。”
又说了些闲话,长孙氏就说自己还要忙,让他们出去玩。
李承乾从头到尾都没怎么说话,出门时也是静默不语,但李秀锦能感受到他的好心情。
李秀锦试探性地道:“太子怎么不跟他们一起玩?”
李承乾一笑:“他们都太吵了,我跟他们玩不到一块儿去。”
李秀锦抿唇笑道:“可我看太子瞧他们吵闹,倒没有烦扰。”
李承乾笑道:“看他们吵闹有趣。”
李秀锦露出不解的神情,李承乾不好解释,想了想,道:“你下棋吗?阿姊,我们一块儿下棋,不是围棋和象棋,是一种新玩法。”
李秀锦好奇道:“是什么?”
李承乾令人在廊下摆了棋盘,期间他见有孩子玩热了,叫人给他脱了外头的厚衣裳,又嘱咐乳母不许给他们减衣裳,谁热了就劝着他们坐下歇会儿。
因大兄和大姊要下棋,玩累了的几个孩子就凑过来看兄姊下这个新鲜的棋。
李承乾所说的新玩法非常之简单,就是五子棋,连学都不必学,三言两语说罢规则,他们就开始上手。
看了几局后,围观的孩子们觉得有意思,也想要玩,但李承乾不可能搬一游廊的棋盘过来,便让他们按照顺序排好,两个人一队,一队一局。
孩子们很快就两个人结成一队,等候时就兴致勃勃给不别人出主意。
李泰不耐烦等,就支使人再搬来一个棋盘,他坐在那里,只换对手自己不轮换。
李丽质跺脚道:“四兄你不能这样!”
李泰吐吐舌头笑道:“你也让人给你拿棋盘来就是。”
“我才不要!”李丽质哼了一声,“大兄,你看……”
李承乾揉揉她的头,笑道:“丽质想在这边玩也好,想跟四兄一起玩也好,这下可是有两个选择啦,是不是很好?”
这会儿正好要轮到李丽质了,李毓秀在叫她,她慌忙过去坐下,也忘了跟四兄争辩的事。
李承乾对李泰的行为无动于衷,剩下的孩子们也就毫无心理负担地跑过去他那边玩,只是除了备受皇帝皇后宠爱的这两位皇子,和无心自己开一局的李丽质,其余人并不敢再吩咐去搬新的棋盘。
即便是再小的孩子,即便不怎么懂其中的道理,父亲的态度他们还是能感受到的。
李承乾旁观了会儿李泰的棋局,五子棋这样简单的小游戏,很快小孩子们就熟练上手了,如果只差一个棋子,李泰的对手总是会让他嬴。
李承乾的好心情就此被打破,从来没有什么其乐融融,天家怎么可能有这东西。
他本来想让大家玩玩高兴放松的东西,却不过是给人添了负担。
李世民来到东宫时特意没有让人通报,他问过伺候的宫人今日这边的情形,不由点头。
承乾很有长兄和储君风范,无论是比他大的阿姊还是小些的弟妹,他都照顾的很好。
至于李泰一个人霸占了一个棋盘,在李世民看来也是无伤大雅,青雀本就该与别的孩子不同嘛,他又不是太子,不必严苛要求他。
这么想着李世民走近,拍拍李承乾的肩膀,刚要赞他两句,就被发现他的孩子们的行礼声打断了。
李世民叫了起,又一手拉着李承乾一手拉着李泰,温声问了孩子们几句话后,就让他们散了。
李承乾吩咐人给他们各自包了些点心,又说五子棋他们能随意玩。
“五子棋,如何想到这么偷懒的玩法?”李世民笑问道。
为了让天可汗不再抓自己的手,李承乾干脆去收拾棋子,口中道:“懒人就有懒玩法唠。”
“不必你收拾……”李世民的话还没有说完,李泰就拉着他的手大声道,“耶耶,每一局我都赢了!”
“青雀这么厉害啊!”李世民笑道。
李丽质和李毓秀都跟着大兄去摆弄棋子,李丽质悄声笑道:“四兄有时候瞧着比我和毓秀还小。”
李承乾朝她挤挤眼睛:“不许偷偷说四兄的坏话。”
“这也叫坏话么。”李丽质嘟了嘟嘴。
李承乾笑问道:“四兄疼你吗?”
李丽质点头:“疼呀,上次的桂花糕只剩下两块,我们都想吃,四兄就说他不吃,给我和毓秀了。”
“所以呀,四兄这么疼你,不许笑话他,好吗?”李承乾揉揉她的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