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刘据:“……”
  【作者有话说】
  《史记》和《汉书》都没有记载阳石公主是卫子夫的女儿。
  唐初颜师古《汉书注》中称阳石公主、诸邑公主为卫子夫的女儿,唐中期司马贞《史记索隐》中称石邑公主、诸邑公主为卫子夫的女儿,本文不采用这两种说法。
  153
  第153章
  ◎偶遇。◎
  饱受催婚困扰的太子殿下在度日如年中迎接来了新年,因为要应付诸侯王朝觐以及年终祭祀等各项事,皇帝陛下终于不再捡着点时间就唠叨这点事了。
  刘据跟随父亲接见诸侯王,偶尔在椒房殿中还会遇见来拜见皇后的诸侯王女眷们。
  除了诸侯王的嫡妻和女儿孙辈,她们还会将自己娘家或者亲戚家的姑娘带着。
  这天刘据到椒房殿中时,卫子夫便笑着同他道:“不只阿母这里,你阿姊姑母还有你表嫂那里,都有不少人想走她们的门路呢。”
  “阿姊姑母就罢了,表嫂……阿母,她们怎么找上表嫂的?”刘据困惑道。
  冠军侯府的对外交际素来主打一个高冷,像这样没有交集的人根本敲不开他们家的大门。
  “你表嫂难不成能不出门吗?”卫子夫道,“她们进不去冠军侯府,但总能同她搭上两句话。”
  “你与去病素来要好,这是无人不知的事,想巴结你,自然会有人想到他。”卫子并不觉得奇怪。
  刘据道:“这倒也是,然后呢?阿母,人都凑到跟前了,你们怎么办?若是不好拒绝,不如我……”
  他的话尚未说完,卫子夫就接道:“不如你就收下?若是你去求一求陛下,倒也未尝不可。”
  她的话里很是有些期待。
  刘据:“……”
  “阿母,尽管现在诸侯王是不可能翻出水花来了,但他们到底还是贼心不死,他们送来这些人究竟是有自己的目的,留下一个两个倒是可以,但全部留下……定然不可能。”刘据慢慢说道。
  卫子夫点点头,又道:“留下一个两个……据儿,我听你这话,怎么倒有瞧上谁的意思?”
  刘据眨巴眨巴眼睛,无辜道:“我只是随口一说而已,阿母,你怎么当真了?”
  卫子夫摇摇头,笃定地笑道:“据儿,你是阿母的孩子,你的一个表情一句话,阿母都能知道你是什么意思。”
  但刘据坚决不肯承认,他好像忽然变得忙碌起来,一口喝光了杯子里的水,又制止宫人再给他倒,接着起身道:“阿母,我才想起来,我得去宣室殿了,明日我再来向您请安。”
  说完,不给母亲说话的机会,刘据就急匆匆小跑着离开了。
  卫子夫向身边的女官笑道:“看来,我要做大母的日子就在眼前了。”
  ……
  三天前。
  忙里偷闲的刘据叫上张贺一块儿去打猎,顺便放松休息,九月正是猎物膘肥体壮的时节,出发前,刘据信心满满的向父亲保证会满载而归。
  打猎的过程自不必赘述,刘据的确做到了满载而归,只是归程时不想却遇到了一点小状况。
  状况并非出在刘据一行人身上,而是他们遇上了同样是回程的一群人,而且他们的马车坏了,正等在路边,坏了的马车正被下人们吆喝着往路边抬。
  这么有良心的公卿权贵可不多了,刘据将马停下,正想看看是谁,恍然就瞧见了一个熟悉的身影。
  刘据招手叫了一个人过来,吩咐道:“去问问他们是谁家的,需不需要我们帮忙。”
  手下领命后却没有立刻过去,而是问道:“郎君,还说您是宜春侯吗?”
  刘据看了眼张贺,笑道:“不如你说我父亲是张廷尉?”
  张贺立即瞪大了眼睛:“殿……殿下,你别开玩笑。”
  “你别害怕。”刘据安抚地拍拍他的手臂,又向手下笑道,“去罢。”
  张贺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殿下,昨日阿翁还嘱咐我,不许我跟你随意玩笑。”
  刘据惊讶道:“在张廷尉眼中,我竟然是这么不通情理的人吗?”
  张贺认真解释道:“殿下是太子,是君,我为人臣……”
  “嘘。”刘据小声道,“小声点,别让对面听见了。”
  张贺立即小心翼翼地往对面看去,正好看到他们的人在与那边交涉,他一时被转移了注意力,便问道:“殿下,你为何要帮他们?”
  刘据不答反问道:“你想想,长安城的公卿权贵豪强们,谁家的马车坏在路中间,还会费劲将它抬到边上去,就只为了不耽搁来往的车马行人?”
  张贺想了半天,嘴边倒是真的有了几个名字,不过他已经明白了刘据的意思,用力瞧了瞧对面的人后,张贺道:“他们瞧着并不面熟,还有许多女眷……难道是诸侯王的家眷吗?”
  刘据笑了笑,并未说话,预备着听回来手下的汇报。
  “回殿下,对面之人乃是鲁王妃,她带着家人出城游玩,不想回去时她坐的马车竟坏在此处,不过她已经派人回城去了。鲁王妃说多谢您的好意,就不必麻烦您帮她们修车了,今日不便,改日再见必当当面致谢。”
  “鲁王刘光……”刘据道,“算起来是我的堂兄啊。”
  鲁王,刘据当然见过,但鲁王妃,他确实与她素未谋面,所以她定然是认不出自己的。
  被认出来冒名顶替宜春侯,刘据当然也不介意,毕竟,谁敢当面拆穿太子?
  张贺听着太子的话颇有些意味深长的感觉,虽不明所以,还是问道:“殿下,要过去吗?”
  刘据摇摇头,道:“不必了。”
  说罢,他就招呼人重新出发了。
  倒也……不急在这一时半刻,刘据想。
  目送“宜春侯”远去后,鲁王妃向身边的姑娘道:“轻越,好在听了你的,若他的确是宜春侯,真让他们瞧见咱们将马车横在路中间不管不顾,就要给大王惹祸了。”
  宜春侯乃是大将军的长子,大将军是皇帝陛下的股肱心腹,这样的事说起来没什么,但传到皇帝陛下耳朵里,他定然是要找些麻烦的。
  ——皇帝陛下在诸侯王及其家眷心中,就是这么一个没事都要找点茬的形象。
  轻越笑道:“长安城乃是天子脚下,我想着谨慎些好,阿姊不嫌我多事便是了。”
  方才的确在心里嫌弃她多事的鲁王妃拉着她的手笑道:“咱们不去见他也好,你说得对,到底还是不要目的太明显了。轻越,你模样好,性情好,又聪明伶俐,只要太子瞧上你一眼,定然……”说到这里她忍不住抿嘴笑了几声,“轻越将来是有大福气的。”
  轻越只是敷衍地笑了笑,单凭太子的身份地位,想给太子送人的只怕多了去了,长安城中想必就不少,什么样的女人太子没见过,自己并不比别人强,鲁王妃的期待怕是要落空了。
  ……
  刘据偶遇鲁王妃一行人,自然瞒不过皇帝陛下,他不相信有这样巧合的事,当即召人来要他们去详查。
  刘据并没有阻止父亲,他一边翻着铁丝网上的烤肉,一边道:“阿翁,知道我今日出宫的人并不多,且都是可信之人,这次偶遇只是巧合的可能性更大。”
  刘据带回来的猎物,宰杀腌制后,皇帝陛下命人准备了工具,他们父子亲自动手烤着吃。
  “嗯。”刘彻点了点头,“不过,到底是查过才能放心。”
  诸侯王肯定是成不了大事的,但就怕他们有些弯弯绕绕的小主意,还是不得不防。
  “不过,据儿,他们带来的那些人,你瞧着有不错的,想留下只管留下。”刘彻又补充道,“不过是女人罢了,他们难道还能寻到妹喜褒姒不成?”
  刘据立即道:“即便是妹喜褒姒,到底还是君王先持身不正。”
  刘彻笑道:“据儿见事通透,没错,轻易为人左右,到底是那些君王本身就有问题。”
  “这一块好了,阿翁你尝尝。”刘据先将肉夹到父亲面前的碟子内,才又道,“近朱者赤嘛,都是阿翁教得好。”
  刘彻嘴里嚼着肉,不能张口说话,便抬手敲了敲太子的头。
  刘据笑道:“我是实话实说嘛!”
  刘彻嚼了一会儿,这块肉有筋,嚼不烂,身旁伺候的人早准备好了干净的碟子,让皇帝陛下吐了出来。
  不等他爹说话,刘据就道:“我选错了,阿翁,你自己选,你想吃哪一块?”
  刘彻揉了揉自己的腮帮,道:“要一块嫩些的。”
  “还要我选啊?”刘据指了指自己,瞪大眼睛挑了一会儿,终于夹了一块,他先尝了一口。
  “很嫩!”刘据将肉给他爹,“阿翁,你吃这个。”
  刘彻:“……”
  刘彻无奈道:“你吃过还敢给朕?”
  刘据无辜道:“阿翁,你嫌弃我啊,那我自己吃。”
  皇帝陛下敲掉太子的手:“朕嫌弃你,但朕要吃这一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