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他现在骑上马,能立刻去草原上再将伊稚斜抓回来一次。
保养身体,等他到了陛下和舅舅的年纪再谈罢。
一时饭毕,霍去病迫不及待就要送太子回宫,但刘据说他得坐一会儿。
刘据道:“吃撑了,表兄,你让我缓缓。”
给霍去病做饭的厨子是陛下所赐,这手厨艺在未央宫也算数一数二了。
霍去病知道他是借故不想立刻就走,故意凉凉道:“仿佛是殿下说的,饭得吃七分饱,吃撑了对肠胃不好。”
刘据歪着脑袋看他:“我还说了饭后须坐一会儿才能活动,表兄,你猜我为什么不现在回去?”
霍去病点点头,很没有诚意地夸道:“殿下兵法学得不错。”
刘据很不谦虚:“嗯,毕竟冠军侯都上当了。”
霍去病只是挑了挑眉,刘据跟着问道:“表兄,你怎么不说话了?”
霍去病道:“让殿下占个上风。”
刘据笑道:“多谢表兄愿意哄我。”
说了半个小时闲话,霍去病亲自送刘据回太子宫。
刘据问道:“表兄,我今天是不是挺讨人厌的?”
霍去病惊讶道:“从有自知之明这点上来讲,你今天还是不怎么讨我厌的。”
刘据笑了,道:“表兄,你真好。”
霍去病立刻道:“但你不能得寸进尺。”
“我肯定不!”刘据保证道,“表兄,我明天肯定不去招你烦了。”
霍去病顿了顿,道:“不说今日的事,就不烦。”
刘据道:“肯定不说了,心理也是身体健康的一部分,我得让表兄保持心情愉快。”
这会儿霍去病是真的一点儿埋怨也没有了,他认真道:“多谢殿下。”
总归,太子的确是真的关心他,虽然方式霍去病不大能接受。
“那……”刘据又问道,“表兄,我之前送你的菜谱,你觉得如何?”
霍去病道:“那不是药膳?”
刘据道:“不管是什么,你说你的感受,好还是不好呢?”
霍去病点头:“很好。”
刘据便道:“表兄,我再给你些菜谱,你看如何?”
太子那些菜色,比未央宫最好的御厨都好,霍去病当然同意。
“好,有劳殿下。”
132
第132章
◎怀疑。◎
刘据正拿着手机搜索各色药膳的营养功效,宣室殿就来人叫他了。
刘据看了眼天色,夏日天长,这会儿天还没有黑,但皇帝陛下不召见他的宠妃,见自己干什么?
因为白日里突然冒出来的那个念头,刘据现在不大想去见他爹,不过皇命难违,他也没有选择的权利。
慢吞吞走到宣室殿时,皇帝陛下正在欣赏几件玩器,见刘据来了,也不让他行礼,就将人叫过来:“据儿,瞧瞧这几样古物。”
是的,就算是公元前*,也是有古董的。
刘据想到后世网上的几个段子,不禁露出来一个轻松的笑容。
跟着皇帝陛下欣赏了古董,听他讲了来历及历史小故事后,刘据还是搞不明白将他叫来的目的。
古董什么时候都能看,不值得特地在这个时候将他叫过来。
刘彻拿过茶盏来润了润嗓子,道:“据儿,喜欢哪个就拿回去。”
刘据知道他爹的脾气,指了一个香炉,道:“这个,我喜欢上头这只鹰。”
刘彻笑着揉揉他的头,道:“鹰啊,很衬太子,小雄鹰。”
刘据看着满怀欣慰的老父亲,有点想叹气,太子和皇帝啊。
“怎么还是不高兴?”刘彻拉着太子坐下,瞧着他的脸色问道,“今儿你舅舅过来说,你看着不大好,朕才知道,你还惦记着那天的几句闲话。”
刘据并不意外舅舅会将他的不对劲回禀给陛下,不过这么急着叫他过来倒是有些意外,再后一句他就更有些纳闷了。
“阿翁,哪天……什么话?”刘据问道。
刘彻却以为他还要隐瞒,拍了拍儿子的肩膀,道:“据儿,今年你已经十岁了,朕一直将你当孩子看,但你得知道,你其实已经不能是个孩子了。”
刘据迷茫地点头:“是,阿翁,我一直在学习做一个更成熟的太子。”
所以……皇帝陛下的关键是什么?
刘彻又道:“一个成熟的太子,据儿,若你能做到,你不该惧怕任何人的离开,无论是你舅舅你表兄你阿母你阿姊,亦或是朕。”
刘据一怔,他抬头看向父亲。
皇帝陛下的面容透着冷酷,他声音平静道:“据儿,你要一直走下去,即便前路无人引领,即便身边无人相伴,可你会永远都知道正确的路通往何处。”
刘彻经历过这一切,年少时父亲的引领,后来母亲的相伴,但最终他们都离开了他。
可皇帝陛下仍然昂首挺胸的向前走去,因为他知道,他还有属于自己的路。
刘据明白父亲的意思,父母只能陪伴人生中的某一段路,每个人都终究要失去他们。
常理是这样的。
只是皇家不遵常理的事太多了。
刘彻认为这是刘据太过依赖父母长辈,不肯长大,才会困宥于死亡这个命题。
但刘据却是透过上辈子在思考他们父子间的种种,他有疑,他不解。
他……害怕。
说来好笑,刘据是个造过他爹反的人,但他却惧怕自己曾经起过弑父杀君的念头。
刘据想,或许他是起过这个念头的,所以两千多年的时光中,即便他知道父亲同样并未选择转世,却从来不去见他。
“我知道了,阿翁。”刘据言不由衷地说,“您放心,以后我再也不会如此了。”
但思考这些其实没什么用,他的想法在最终的结果前,其实并不重要。
即便是重来一世,他所做的种种努力,将来或许都会在父亲的一念之间灰飞烟灭。
在这个时代,没有人能对抗皇帝陛下。
皇帝陛下看着太子认真的表情,有点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他好像急于想同太子说些什么,但很快这点儿感觉就消失了,好像方才只是他的错觉。
刘彻想,我好像错过了一件很重要的事,而这才是据儿不对劲的真实原因。
然而,这个念头只盘旋了一瞬,皇帝陛下就再也想不到了。
就好像还没到预定的时间,有什么东西在暗中阻止他。
“朕相信太子,据儿,你一直做得很好。”刘彻勉励道。
“若说你依赖朕,倒也有朕的原因。”皇帝陛下很虚心,他勇于承认错误,“朕打算在上林苑建一处博望苑,给你招揽宾客,望你能开阔视野,据儿,朕放手让你自己走出去,你可敢?”
刘据登时吃了一惊,博望苑上辈子是他及冠后父亲才赐给他,这辈子提前了将近十年!
“多谢阿翁。”惊讶归惊讶,刘据已经麻利地谢恩了。
这时候,他也不能说拒绝的话。
刘彻很满意,他笑着道:“好,据儿,朕看你的表现。”
……
从宣室殿出来,刘据长出了一口气,这么长时间陷入到上辈子的情绪中,让他有些喘不过来气。
这也是地府想方设法让他们这些钉子户赶快去投胎的原因,灵魂滞留地府越久,越容易陷入迷瘴。过于沉溺上一世的种种,不肯投胎开始新的生活,就会结成怨念。像他们这种人都有孟婆汤洗不掉的怨念,地府就得千方百计消除,否则会影响到地府的其他灵魂,引起骚乱。
刘据想,这就是个恶性循环啊,越纠缠越不能解脱,我跟扶苏不就是最好的例子。
但扶苏的怨念消除了,重活一世,作用真的这么大吗?扶苏身上发生了什么事吗?
刘据有些怀疑,或许扶苏隐瞒了什么。
两千多年都过不去,就这么点时间难道就能过去吗?
扶苏证明了什么,或者他得到了什么,才让他消除了缠绵在心头两千年之久的怨念。
回到太子宫,刘据掏出手机去群聊里套扶苏的话,但秦太子非等闲之辈,就算中途李承乾加入进来,二对一也没能让扶苏泄露只言片语。
不过,这恰恰说明有内情。刘据下了结论。
可以确定的是,李映也不知内情,他试探起来可太容易了。
刘据想要答案,只能在自己所存在的这个世界中寻找。
他抬起手,看着手背上青色的血管,如果割开它,一定会流血。
盯了一会儿,刘据就将手放下了,他又不是李承乾,还不至于要自残。
而且,健康食谱还没有写完,刘据想,我的手用处可大了。
次日,刘据就将自己抄完的健康食谱送给了霍去病,并且告诉他自己即将拥有一个博望苑,到时候请他过去玩。
离棉花收获的日子越来越近,刘据紧接着又去了椒房殿,不巧又碰上了李夫人。
这次李夫人仍旧很快就走了,只是眉眼间有些郁色,瞧着皇后的神情有些欲言又止,但卫子夫很是平静的送了客,她只好恭敬的告退了。
保养身体,等他到了陛下和舅舅的年纪再谈罢。
一时饭毕,霍去病迫不及待就要送太子回宫,但刘据说他得坐一会儿。
刘据道:“吃撑了,表兄,你让我缓缓。”
给霍去病做饭的厨子是陛下所赐,这手厨艺在未央宫也算数一数二了。
霍去病知道他是借故不想立刻就走,故意凉凉道:“仿佛是殿下说的,饭得吃七分饱,吃撑了对肠胃不好。”
刘据歪着脑袋看他:“我还说了饭后须坐一会儿才能活动,表兄,你猜我为什么不现在回去?”
霍去病点点头,很没有诚意地夸道:“殿下兵法学得不错。”
刘据很不谦虚:“嗯,毕竟冠军侯都上当了。”
霍去病只是挑了挑眉,刘据跟着问道:“表兄,你怎么不说话了?”
霍去病道:“让殿下占个上风。”
刘据笑道:“多谢表兄愿意哄我。”
说了半个小时闲话,霍去病亲自送刘据回太子宫。
刘据问道:“表兄,我今天是不是挺讨人厌的?”
霍去病惊讶道:“从有自知之明这点上来讲,你今天还是不怎么讨我厌的。”
刘据笑了,道:“表兄,你真好。”
霍去病立刻道:“但你不能得寸进尺。”
“我肯定不!”刘据保证道,“表兄,我明天肯定不去招你烦了。”
霍去病顿了顿,道:“不说今日的事,就不烦。”
刘据道:“肯定不说了,心理也是身体健康的一部分,我得让表兄保持心情愉快。”
这会儿霍去病是真的一点儿埋怨也没有了,他认真道:“多谢殿下。”
总归,太子的确是真的关心他,虽然方式霍去病不大能接受。
“那……”刘据又问道,“表兄,我之前送你的菜谱,你觉得如何?”
霍去病道:“那不是药膳?”
刘据道:“不管是什么,你说你的感受,好还是不好呢?”
霍去病点头:“很好。”
刘据便道:“表兄,我再给你些菜谱,你看如何?”
太子那些菜色,比未央宫最好的御厨都好,霍去病当然同意。
“好,有劳殿下。”
132
第132章
◎怀疑。◎
刘据正拿着手机搜索各色药膳的营养功效,宣室殿就来人叫他了。
刘据看了眼天色,夏日天长,这会儿天还没有黑,但皇帝陛下不召见他的宠妃,见自己干什么?
因为白日里突然冒出来的那个念头,刘据现在不大想去见他爹,不过皇命难违,他也没有选择的权利。
慢吞吞走到宣室殿时,皇帝陛下正在欣赏几件玩器,见刘据来了,也不让他行礼,就将人叫过来:“据儿,瞧瞧这几样古物。”
是的,就算是公元前*,也是有古董的。
刘据想到后世网上的几个段子,不禁露出来一个轻松的笑容。
跟着皇帝陛下欣赏了古董,听他讲了来历及历史小故事后,刘据还是搞不明白将他叫来的目的。
古董什么时候都能看,不值得特地在这个时候将他叫过来。
刘彻拿过茶盏来润了润嗓子,道:“据儿,喜欢哪个就拿回去。”
刘据知道他爹的脾气,指了一个香炉,道:“这个,我喜欢上头这只鹰。”
刘彻笑着揉揉他的头,道:“鹰啊,很衬太子,小雄鹰。”
刘据看着满怀欣慰的老父亲,有点想叹气,太子和皇帝啊。
“怎么还是不高兴?”刘彻拉着太子坐下,瞧着他的脸色问道,“今儿你舅舅过来说,你看着不大好,朕才知道,你还惦记着那天的几句闲话。”
刘据并不意外舅舅会将他的不对劲回禀给陛下,不过这么急着叫他过来倒是有些意外,再后一句他就更有些纳闷了。
“阿翁,哪天……什么话?”刘据问道。
刘彻却以为他还要隐瞒,拍了拍儿子的肩膀,道:“据儿,今年你已经十岁了,朕一直将你当孩子看,但你得知道,你其实已经不能是个孩子了。”
刘据迷茫地点头:“是,阿翁,我一直在学习做一个更成熟的太子。”
所以……皇帝陛下的关键是什么?
刘彻又道:“一个成熟的太子,据儿,若你能做到,你不该惧怕任何人的离开,无论是你舅舅你表兄你阿母你阿姊,亦或是朕。”
刘据一怔,他抬头看向父亲。
皇帝陛下的面容透着冷酷,他声音平静道:“据儿,你要一直走下去,即便前路无人引领,即便身边无人相伴,可你会永远都知道正确的路通往何处。”
刘彻经历过这一切,年少时父亲的引领,后来母亲的相伴,但最终他们都离开了他。
可皇帝陛下仍然昂首挺胸的向前走去,因为他知道,他还有属于自己的路。
刘据明白父亲的意思,父母只能陪伴人生中的某一段路,每个人都终究要失去他们。
常理是这样的。
只是皇家不遵常理的事太多了。
刘彻认为这是刘据太过依赖父母长辈,不肯长大,才会困宥于死亡这个命题。
但刘据却是透过上辈子在思考他们父子间的种种,他有疑,他不解。
他……害怕。
说来好笑,刘据是个造过他爹反的人,但他却惧怕自己曾经起过弑父杀君的念头。
刘据想,或许他是起过这个念头的,所以两千多年的时光中,即便他知道父亲同样并未选择转世,却从来不去见他。
“我知道了,阿翁。”刘据言不由衷地说,“您放心,以后我再也不会如此了。”
但思考这些其实没什么用,他的想法在最终的结果前,其实并不重要。
即便是重来一世,他所做的种种努力,将来或许都会在父亲的一念之间灰飞烟灭。
在这个时代,没有人能对抗皇帝陛下。
皇帝陛下看着太子认真的表情,有点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他好像急于想同太子说些什么,但很快这点儿感觉就消失了,好像方才只是他的错觉。
刘彻想,我好像错过了一件很重要的事,而这才是据儿不对劲的真实原因。
然而,这个念头只盘旋了一瞬,皇帝陛下就再也想不到了。
就好像还没到预定的时间,有什么东西在暗中阻止他。
“朕相信太子,据儿,你一直做得很好。”刘彻勉励道。
“若说你依赖朕,倒也有朕的原因。”皇帝陛下很虚心,他勇于承认错误,“朕打算在上林苑建一处博望苑,给你招揽宾客,望你能开阔视野,据儿,朕放手让你自己走出去,你可敢?”
刘据登时吃了一惊,博望苑上辈子是他及冠后父亲才赐给他,这辈子提前了将近十年!
“多谢阿翁。”惊讶归惊讶,刘据已经麻利地谢恩了。
这时候,他也不能说拒绝的话。
刘彻很满意,他笑着道:“好,据儿,朕看你的表现。”
……
从宣室殿出来,刘据长出了一口气,这么长时间陷入到上辈子的情绪中,让他有些喘不过来气。
这也是地府想方设法让他们这些钉子户赶快去投胎的原因,灵魂滞留地府越久,越容易陷入迷瘴。过于沉溺上一世的种种,不肯投胎开始新的生活,就会结成怨念。像他们这种人都有孟婆汤洗不掉的怨念,地府就得千方百计消除,否则会影响到地府的其他灵魂,引起骚乱。
刘据想,这就是个恶性循环啊,越纠缠越不能解脱,我跟扶苏不就是最好的例子。
但扶苏的怨念消除了,重活一世,作用真的这么大吗?扶苏身上发生了什么事吗?
刘据有些怀疑,或许扶苏隐瞒了什么。
两千多年都过不去,就这么点时间难道就能过去吗?
扶苏证明了什么,或者他得到了什么,才让他消除了缠绵在心头两千年之久的怨念。
回到太子宫,刘据掏出手机去群聊里套扶苏的话,但秦太子非等闲之辈,就算中途李承乾加入进来,二对一也没能让扶苏泄露只言片语。
不过,这恰恰说明有内情。刘据下了结论。
可以确定的是,李映也不知内情,他试探起来可太容易了。
刘据想要答案,只能在自己所存在的这个世界中寻找。
他抬起手,看着手背上青色的血管,如果割开它,一定会流血。
盯了一会儿,刘据就将手放下了,他又不是李承乾,还不至于要自残。
而且,健康食谱还没有写完,刘据想,我的手用处可大了。
次日,刘据就将自己抄完的健康食谱送给了霍去病,并且告诉他自己即将拥有一个博望苑,到时候请他过去玩。
离棉花收获的日子越来越近,刘据紧接着又去了椒房殿,不巧又碰上了李夫人。
这次李夫人仍旧很快就走了,只是眉眼间有些郁色,瞧着皇后的神情有些欲言又止,但卫子夫很是平静的送了客,她只好恭敬的告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