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李映不懂他的意思,他心惊肉跳地问道:“罢……是啥意思,殿下,也不能比不上就摆烂吧?咱们还可以努努力的。”
刘据:“……”
刘据起身就要走:“算了,你自己跟自己玩吧。”
“啊?”李映拉住他,“殿下,咱别做谜语人呐。”
“今年春天,伊稚斜会袭掠北平、定襄两郡,我正要去提醒我爹。”刘据道。
李映反应了会儿,将手松开,这看着不像是摆烂的意思,他拍拍胸口:“吓死我了,我还以为我这三分之一要失败了。”
刘据再度摇头。
爹太厉害就算了,同事还这么蠢。
刘据目前处于学习的阶段,无论是朝政军务,都能问他爹,无论是多直白的问题,他爹也会详略得当由浅及深的回答。
所以,提醒他爹匈奴袭掠这件事,他只要频繁问些匈奴那边的战况,他本来就对匈奴极为重视敏感的爹,就会不由自主再多上几根弦。
很快,就有探子来报,伊稚斜打算袭掠北平、定襄两郡。
匈奴袭掠是为了引起汉皇帝的愤怒,诱使汉军进入漠北作战,好让他们能够以逸待劳,所以这次的小规模冲突避免不了。
而且,匈奴的阴谋与刘彻的计划不谋而合,他乐于让伊稚斜认为他上当了。
定于元狩四年的漠北之战,汉军是直指匈奴单于伊稚斜的,但因为李广、赵食其的迷路失期,让伊稚斜在汉军的围困追击下逃跑。
虽说此战大汉大胜而归,致使漠南无王庭,但不能生擒匈奴单于,不仅是个遗憾,还后患无穷。
——毕竟要让匈奴潜移默化的认同汉家,才能够彻底解除匈奴之患,要做到这一点,匈奴就不能有一个不臣服于大汉的单于。
刘据想要补全这个遗憾,想要让匈奴归化,但他能做的却很少。
首先,刘据不可能在军事会议上发言,他现在还没这个资格。
其次,汉军将领迷路这件事真的过于寻常了,不是换下李广、赵食其就能确保无虞的。
因此,刘据能做的其实只有一件事,催促望远镜和指南针的工作进程,并试图亲自参与。
刘彻知道儿子近来的举动,在某天教完他政务后,还特地赞扬了他几句。
因为在皇帝陛下看来,太子这不仅是忧心大汉,更是急父亲之所急啊。
又忠又孝,真乃天下之楷模。
刘据被夸的有点心虚,说他没考虑他爹吧,确实考虑了,而且让匈奴不再是汉王朝的威胁,让伊稚斜称臣,的确也是他爹的心愿。
说他考虑了他爹吧,他确实也没咋考虑。
话到最后,刘彻道:“匈奴之患,自高祖起便困扰我大汉历代先帝,但他会在朕的手上终结。”他拍了拍刘据的肩膀,“朕会交给你一个四夷臣服的大汉。”
刘据看着他的雄心壮志,他的无限期许,喉咙有些堵,一时说不出话来,只能重重点头。
匈奴单于来朝,那是你的功绩,可惜上一次你没有看到那一日。
……
椒房殿。
刘据过来时,只见卫子夫、刘沅正面带笑容的小声说着话,他笑道:“一见阿姊,阿母便这样欢喜,阿姊以后可要常回来。”
卫子夫笑道:“你阿姊如今可要小心。没什么要紧事,你少走动。”后头的话却是拉着刘沅手说的。
刘据一下子没反应过来,忙问道:“怎么了?阿姊哪里不好?”
卫子夫笑道:“哪里是不好,是太好了,是喜事呢!”
“喜事?”刘据一愣,他看了看刘沅,恍然反应过来,“哦!喜事!”
新婚一年的阿姊有了喜事,还能是什么?自然是有喜了!
刘沅掩唇笑道:“阿母,你不说明白,阿弟怎么能懂,他才多大的孩子?”
刘据笑道:“阿姊,我九岁了,你还当我是孩子呢!”
刘沅笑道:“待你十九岁了,再来同阿姊说这个话罢。”
刘据在母亲另一侧坐下,探手过去拉了拉他姐姐的袖子:“你也没十九岁,你也是孩子么?”
“哎……”卫子夫忙握住他的手,“小孩子没轻没重的,别招你阿姊。”
刘沅笑道:“不妨事。”
“我没用力。”刘据解释道,他拍拍母亲的手臂,“阿母别怕别怕。”
“我怕什么?”卫子夫瞧着刘沅,“沅儿别怕。”
刘沅握住母亲的手,温声道:“阿母安心,我好得很,据儿又不是那等胡闹的孩子,你别吓着他。”
“我吓不着!”刘据忙举手道。
被两个孩子轮番安慰,卫子夫不由笑了笑,也不再过度紧张了:“好了好了,阿母不再杯弓蛇影了。”
卫子夫这才向刘据道:“你阿姊有喜了。”
刘据笑道:“我已经猜出来了,我才不是小孩子呢!”
刘沅带了点无奈地笑笑:“是,据儿真聪明。”
刘据立马顺杆爬:“那小外甥将来要像我,外甥女就像阿母!”
刘沅不依:“我生的孩子,自然要像我,阿母也不行,女儿儿子都要像我才好!”
“这样好!”刘据拍手赞同。
卫子夫忍俊不禁:“都像你,襄儿可要不愿意了。”
刘据这才想起来还差了一个人,便问道:“怎么是阿姊一个人来的,曹襄表兄呢?阿姊有孕在身,他竟然不陪着阿姊。”
“你急什么?”刘沅忙道,“我们一起进宫的,他去阿翁那里了,过会儿就来了。”
刘据勉强道:“那还行。”
刘沅瞧着他,疑惑道:“你怎么总是不大喜欢曹襄表兄呢,我记得从前你虽然更爱黏着去病表兄,但也不是不喜欢曹襄表兄的。”
“我没有不喜欢他呀!”刘据解释道,“阿姊,是因为他现在的身份不同了,他不只是我的表兄,还是我阿姊的夫婿,我当然得让他知道,我们刘家的女儿,可不是好欺负的,你在背后有人撑腰!”
刘沅生来尊贵,父母宠爱,出嫁了也是千娇百宠,从未想过她的小弟弟也有一份保护她的心。
刘沅心中熨帖感动,她揉了揉刘据的脸,柔声笑道:“阿姊知道你的心意了,你放心,曹襄表兄待我很好。”
“况且,我也不是那等会白白吃亏的人,有阿翁阿母,还有我们太子殿下,谁敢得罪我?”
118
第118章
◎操心。◎
曹襄过来椒房殿时亦是满脸喜色,令他诧异的是,今天他的太子小舅子对他态度尤其的好。
不明就里的曹襄心惊胆战多时,直到刘据悄悄拉住他,道:“表兄,借一步说话。”
曹襄反而心情平静了,他心道,终于来了。
那边母女二人自成一个小世界,暂且注意不到这里,于是刘据将曹襄拉到外头廊下说话。
刘据小声道:“我阿姊现在绝对要保持心情舒畅,你绝不能让她不愉快,你明白吗?”
曹襄点头:“殿下放心,我们叫过御医,一应需要注意的,我全部记下了。”
刘据点点头,又道:“如果你在这时候有了别的女人,我就挑些漂亮的小郎君给我阿姊送去,反正她早晚都能用到。”
曹襄道:“殿下放心,我……”他才反应过来刘据说了什么,“小郎君?”
“这又什么奇怪的?”刘据理所当然道,“你如果能有别的女人,我阿姊为什么不能有别的男人?难道大汉公主还比不上平阳侯吗?”
话不是那么说……
曹襄张了张嘴,这不是一个道理啊……
刘据眯了眯眼睛:“所以,曹襄表兄,你的确对我阿姊有了二心,是吗?”
曹襄头皮一紧,急忙否认:“没有!我……”
刘据皱眉道:“小声些。”
曹襄只得放低了声音,再次解释道:“殿下,我绝无旁人,我待公主是一心一意的。”
他与刘沅新婚情热,哪里容得下第三个人。
何况他这个反应是太子那话太不寻常了,虽然大汉公主养个漂亮的小郎君很寻常,但好歹也得等她男人死了之后,哪有驸马活着公主就养男宠的?
虽然吧,公主要养,也不是不行,只要陛下护着,那也没人敢多话,但……
公主养男宠和驸马纳妾,就不是一个道理吧。
曹襄心里一堆话,正要跟太子捋捋这其中的道理时,只听太子又说话了:“记着你的话,你对我阿姊一心一意。”
曹襄立即点头:“当然,殿下,这是我的真心话。”
刘据道:“我也记住了。”
刘据知道,封建社会男人对一心一意的定义和后来的人不同,所以曹襄能态度真诚的说出这句话,因为就算以后他有了别的女人,他还是会认为自己对刘沅一心一意,毕竟妾侍算不得什么。
刘据也没办法真的管住曹襄,毕竟他是个大活人,他只能尽可能提醒威胁他,让他至少在刘沅怀孕生子这个阶段,不要做出让刘沅难过的事。
刘据:“……”
刘据起身就要走:“算了,你自己跟自己玩吧。”
“啊?”李映拉住他,“殿下,咱别做谜语人呐。”
“今年春天,伊稚斜会袭掠北平、定襄两郡,我正要去提醒我爹。”刘据道。
李映反应了会儿,将手松开,这看着不像是摆烂的意思,他拍拍胸口:“吓死我了,我还以为我这三分之一要失败了。”
刘据再度摇头。
爹太厉害就算了,同事还这么蠢。
刘据目前处于学习的阶段,无论是朝政军务,都能问他爹,无论是多直白的问题,他爹也会详略得当由浅及深的回答。
所以,提醒他爹匈奴袭掠这件事,他只要频繁问些匈奴那边的战况,他本来就对匈奴极为重视敏感的爹,就会不由自主再多上几根弦。
很快,就有探子来报,伊稚斜打算袭掠北平、定襄两郡。
匈奴袭掠是为了引起汉皇帝的愤怒,诱使汉军进入漠北作战,好让他们能够以逸待劳,所以这次的小规模冲突避免不了。
而且,匈奴的阴谋与刘彻的计划不谋而合,他乐于让伊稚斜认为他上当了。
定于元狩四年的漠北之战,汉军是直指匈奴单于伊稚斜的,但因为李广、赵食其的迷路失期,让伊稚斜在汉军的围困追击下逃跑。
虽说此战大汉大胜而归,致使漠南无王庭,但不能生擒匈奴单于,不仅是个遗憾,还后患无穷。
——毕竟要让匈奴潜移默化的认同汉家,才能够彻底解除匈奴之患,要做到这一点,匈奴就不能有一个不臣服于大汉的单于。
刘据想要补全这个遗憾,想要让匈奴归化,但他能做的却很少。
首先,刘据不可能在军事会议上发言,他现在还没这个资格。
其次,汉军将领迷路这件事真的过于寻常了,不是换下李广、赵食其就能确保无虞的。
因此,刘据能做的其实只有一件事,催促望远镜和指南针的工作进程,并试图亲自参与。
刘彻知道儿子近来的举动,在某天教完他政务后,还特地赞扬了他几句。
因为在皇帝陛下看来,太子这不仅是忧心大汉,更是急父亲之所急啊。
又忠又孝,真乃天下之楷模。
刘据被夸的有点心虚,说他没考虑他爹吧,确实考虑了,而且让匈奴不再是汉王朝的威胁,让伊稚斜称臣,的确也是他爹的心愿。
说他考虑了他爹吧,他确实也没咋考虑。
话到最后,刘彻道:“匈奴之患,自高祖起便困扰我大汉历代先帝,但他会在朕的手上终结。”他拍了拍刘据的肩膀,“朕会交给你一个四夷臣服的大汉。”
刘据看着他的雄心壮志,他的无限期许,喉咙有些堵,一时说不出话来,只能重重点头。
匈奴单于来朝,那是你的功绩,可惜上一次你没有看到那一日。
……
椒房殿。
刘据过来时,只见卫子夫、刘沅正面带笑容的小声说着话,他笑道:“一见阿姊,阿母便这样欢喜,阿姊以后可要常回来。”
卫子夫笑道:“你阿姊如今可要小心。没什么要紧事,你少走动。”后头的话却是拉着刘沅手说的。
刘据一下子没反应过来,忙问道:“怎么了?阿姊哪里不好?”
卫子夫笑道:“哪里是不好,是太好了,是喜事呢!”
“喜事?”刘据一愣,他看了看刘沅,恍然反应过来,“哦!喜事!”
新婚一年的阿姊有了喜事,还能是什么?自然是有喜了!
刘沅掩唇笑道:“阿母,你不说明白,阿弟怎么能懂,他才多大的孩子?”
刘据笑道:“阿姊,我九岁了,你还当我是孩子呢!”
刘沅笑道:“待你十九岁了,再来同阿姊说这个话罢。”
刘据在母亲另一侧坐下,探手过去拉了拉他姐姐的袖子:“你也没十九岁,你也是孩子么?”
“哎……”卫子夫忙握住他的手,“小孩子没轻没重的,别招你阿姊。”
刘沅笑道:“不妨事。”
“我没用力。”刘据解释道,他拍拍母亲的手臂,“阿母别怕别怕。”
“我怕什么?”卫子夫瞧着刘沅,“沅儿别怕。”
刘沅握住母亲的手,温声道:“阿母安心,我好得很,据儿又不是那等胡闹的孩子,你别吓着他。”
“我吓不着!”刘据忙举手道。
被两个孩子轮番安慰,卫子夫不由笑了笑,也不再过度紧张了:“好了好了,阿母不再杯弓蛇影了。”
卫子夫这才向刘据道:“你阿姊有喜了。”
刘据笑道:“我已经猜出来了,我才不是小孩子呢!”
刘沅带了点无奈地笑笑:“是,据儿真聪明。”
刘据立马顺杆爬:“那小外甥将来要像我,外甥女就像阿母!”
刘沅不依:“我生的孩子,自然要像我,阿母也不行,女儿儿子都要像我才好!”
“这样好!”刘据拍手赞同。
卫子夫忍俊不禁:“都像你,襄儿可要不愿意了。”
刘据这才想起来还差了一个人,便问道:“怎么是阿姊一个人来的,曹襄表兄呢?阿姊有孕在身,他竟然不陪着阿姊。”
“你急什么?”刘沅忙道,“我们一起进宫的,他去阿翁那里了,过会儿就来了。”
刘据勉强道:“那还行。”
刘沅瞧着他,疑惑道:“你怎么总是不大喜欢曹襄表兄呢,我记得从前你虽然更爱黏着去病表兄,但也不是不喜欢曹襄表兄的。”
“我没有不喜欢他呀!”刘据解释道,“阿姊,是因为他现在的身份不同了,他不只是我的表兄,还是我阿姊的夫婿,我当然得让他知道,我们刘家的女儿,可不是好欺负的,你在背后有人撑腰!”
刘沅生来尊贵,父母宠爱,出嫁了也是千娇百宠,从未想过她的小弟弟也有一份保护她的心。
刘沅心中熨帖感动,她揉了揉刘据的脸,柔声笑道:“阿姊知道你的心意了,你放心,曹襄表兄待我很好。”
“况且,我也不是那等会白白吃亏的人,有阿翁阿母,还有我们太子殿下,谁敢得罪我?”
118
第118章
◎操心。◎
曹襄过来椒房殿时亦是满脸喜色,令他诧异的是,今天他的太子小舅子对他态度尤其的好。
不明就里的曹襄心惊胆战多时,直到刘据悄悄拉住他,道:“表兄,借一步说话。”
曹襄反而心情平静了,他心道,终于来了。
那边母女二人自成一个小世界,暂且注意不到这里,于是刘据将曹襄拉到外头廊下说话。
刘据小声道:“我阿姊现在绝对要保持心情舒畅,你绝不能让她不愉快,你明白吗?”
曹襄点头:“殿下放心,我们叫过御医,一应需要注意的,我全部记下了。”
刘据点点头,又道:“如果你在这时候有了别的女人,我就挑些漂亮的小郎君给我阿姊送去,反正她早晚都能用到。”
曹襄道:“殿下放心,我……”他才反应过来刘据说了什么,“小郎君?”
“这又什么奇怪的?”刘据理所当然道,“你如果能有别的女人,我阿姊为什么不能有别的男人?难道大汉公主还比不上平阳侯吗?”
话不是那么说……
曹襄张了张嘴,这不是一个道理啊……
刘据眯了眯眼睛:“所以,曹襄表兄,你的确对我阿姊有了二心,是吗?”
曹襄头皮一紧,急忙否认:“没有!我……”
刘据皱眉道:“小声些。”
曹襄只得放低了声音,再次解释道:“殿下,我绝无旁人,我待公主是一心一意的。”
他与刘沅新婚情热,哪里容得下第三个人。
何况他这个反应是太子那话太不寻常了,虽然大汉公主养个漂亮的小郎君很寻常,但好歹也得等她男人死了之后,哪有驸马活着公主就养男宠的?
虽然吧,公主要养,也不是不行,只要陛下护着,那也没人敢多话,但……
公主养男宠和驸马纳妾,就不是一个道理吧。
曹襄心里一堆话,正要跟太子捋捋这其中的道理时,只听太子又说话了:“记着你的话,你对我阿姊一心一意。”
曹襄立即点头:“当然,殿下,这是我的真心话。”
刘据道:“我也记住了。”
刘据知道,封建社会男人对一心一意的定义和后来的人不同,所以曹襄能态度真诚的说出这句话,因为就算以后他有了别的女人,他还是会认为自己对刘沅一心一意,毕竟妾侍算不得什么。
刘据也没办法真的管住曹襄,毕竟他是个大活人,他只能尽可能提醒威胁他,让他至少在刘沅怀孕生子这个阶段,不要做出让刘沅难过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