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在拒绝皇帝陛下这件事上,霍去病不只有充足的经验,他给出的理由还次次能让皇帝陛下更加喜爱看重他。
  因此,刘据就看到他爹被表兄拒绝了赏赐还更加开心的模样,这几年的皇帝陛下,的确很是春风得意了。
  本着来都来了的原则,豪宅虽然没能送出去,但皇帝陛下能去霍家的旧宅瞧瞧,顺道看看冠军侯那个惹人喜爱的小儿子。
  然而,他们到了霍家,见到的第一个孩子却不是小彭祖,而是一个少年郎。
  霍去病言简意赅地介绍道:“陛下,他是霍光,臣之同父兄弟。”
  霍光应该是学过面圣的规矩,只是还不大熟练,他磕磕绊绊的行了礼,与刘据印象中那个规行矩步、稳重正经的人完全不同。
  刘据上辈子与霍光并无私交,不知道他私底下是个什么性格,这会儿乍见到他爹未来的托孤大臣这么稚嫩的模样,不由就多看了他几眼。
  真稀奇。
  正暗自感叹着,刘据的头忽然被拍了一下,他错愕抬头,正好对上他爹的眼睛。
  “怎么?瞧着他好?”刘彻小声道,“朕让他在太子宫挂个衔……”
  刘据笑道:“表兄亲自带回来的弟弟,可见他上心了,阿翁,当然得留在您身边,才算不辜负表兄。”
  刘彻忍俊不禁:“臭小子,你这个话,瞧着你表兄有了亲兄弟,就不疼你这个表弟了?”
  刘据否认:“没有……”
  刘彻却看热闹不嫌事大,扬声叫道:“去病——”
  “阿翁!”刘据跳起来要去捂父亲的嘴,却被人躲开了。
  “大胆!”皇帝陛下板着脸道。
  霍光吓了一跳,不自觉往兄长那边靠了靠,转头却见太子正挂在皇帝陛下手臂上扑棱腿。
  霍光:“……”
  自懂事以来,太子这般失态实在少见,霍去病都没忍住露出几分笑容,刘彻则是已经笑到前仰后合了。
  刘据羞得脸通红,他就是想故意打个岔,绝对没想过会造成这种让自己尴尬的局面。
  早知道就顺着他爹的意思,让霍光去太子宫任职了!我这么为他着想干嘛!
  看儿子笑话看得十分开心的皇帝陛下还一副恍然大悟状的火上浇油:“难怪据儿这般喜欢彭祖,原来你与他是差不多的小儿嘛。”
  刘据:“……”
  刘据转头看向霍去病:“表兄,我要回宫了。”
  刘彻一把将人拉住,笑道:“跑什么?来,去瞧瞧跟你同龄的小侄儿。”
  刘据握了握拳头,小声道:“阿翁,请你不要再逗我了,不然我真的要走了。”
  刘彻诧异道:“朕实话实说罢了,太子为何说朕逗你?”
  刘据:“……”
  刘据决定暂时不搭理他恶趣味的老爹了。
  偏偏皇帝陛下又向冠军侯道:“去病,瞧见了,如何做阿翁,得同朕学,小娃娃能懂什么?”
  “诺。”虽然只有一个字,但刘据绝对在霍去病的声音中听到了笑意。
  刘据:“……”重开吧,我没脸做人了。
  霍光偷瞄了眼太子,心想,天家父子,倒比他在家里与阿翁相处更肆无忌惮,难怪兄长说陛下脾气好,让他不要害怕。
  陛下脾气的确很好,太子……太子很有意思。
  这就是霍光对天家父子的第一印象了。
  皇帝陛下今日格外高兴,离开霍家时,不只给了小彭祖赏赐,还给了霍光一个郎官,这就意味着以后他也是天子嫡系了。
  霍光知道这都是因为皇帝陛下看重他兄长,谢过恩后忍不住抬头瞧着霍去病。
  年轻耀眼的冠军侯,皇帝万分看重他,霍光不明白,他对阿翁都淡淡的,缘何会将自己带回长安?他自认*没有什么过人的本事,以他的骑射水平,到冠军侯麾下给他牵马,只怕都要被人嫌弃。
  霍去病淡然的恭送了陛下,待到御驾远去,他回过头来看到霍光的眼神,便问道:“怎么了?”
  霍光紧张地问道:“兄长,我何时入宫?我的规矩还没有学好……”
  霍去病道:“等宫中刻了腰牌送来,你再去不迟。”
  霍光皱着眉头,显然还在紧张:“诺。”
  霍去病皱了皱眉:“不必用这个字。”
  霍光却舒展了眉头:“好,兄长。”
  “兄长,你为何要带我回来?”霍光接着问道。
  霍去病道:“因为你不怕我。”
  霍光愣了愣,霍去病出现在平阳时,父亲的确吓坏了,谁知道这两年威名传遍大汉的年轻将军是他的私生子啊!
  他是跟卫少儿有过些情分,可打死霍仲孺他都不敢想,即便霍去病明明白白的姓霍。
  在确定自己有个皇后外甥、冠军侯的儿子后,霍仲孺没有任何高兴的情绪,他只怕霍去病要报复他——虽然霍去病这些年过得金尊玉贵,比霍家好上几百几千倍。
  因此,霍仲孺去见霍去病时胆战心惊,霍去病去霍家时,人人自危。
  除了霍光,当时他抬头看了一眼他素未谋面的兄长。
  霍去病道:“不明白?”
  霍光忙摇摇头:“明白,兄长,我明白了。”
  霍去病点点头,兄弟二人一前一后回家去了。
  这边兄弟其乐融融,那边回宫的御驾上却正“剑拔弩张”。
  刘彻今天刚体会到了逗儿子的乐趣,除了方才在霍家,他又故意提起了几件刘据幼时的糗事,直将刘据说得脸都要冒烟了。
  要让刘据说,汉武大帝让人啼笑皆非的故事更多,保管说出来让他爹更加跳脚,但偏偏没有一个是能让刘据说出口的,因此,他就只能无能狂怒了。
  然后,他爹就更高兴了。
  逗了儿子一路,皇帝陛下心情大好,但太子殿下才回到未央宫,就草草施了一礼,头也不回的跑到太子宫里躲起来了。
  刘彻哈哈大笑:“今儿跑了,明日你不来见朕了?”
  刘据充耳不闻,跑得更快了。
  刘彻招手让身边人跟上太子:“别让他跌了跤。”
  他又吩咐:“叫王夫人带闵儿来。”
  116
  第116章
  ◎找点事做。◎
  刘据挺高兴他爹能够想起来自己还有旁的儿子,并去逗他们玩,但这件事,卫子夫就不能与儿子感同身受了。
  卫子夫是进宫后才开始认字读书的,毕竟在她做歌女时,只需要有一副漂亮的嗓子就够了,但要做皇帝的女人,却不能只知道以色侍人。
  服侍陛下、怀孕生子、照顾儿女、打理宫务,这些年卫子夫能读书的时间很有限,但她还是看到了不少前车之鉴。
  因此在知道陛下在新年这些日子里频繁召见另外几位皇子时,卫子夫不由将心提了起来。
  好在,很快皇帝陛下就只见美人不见孩子了,卫子夫松了口气,却还是忍不住将儿子叫过来,叮嘱他一定要对陛下恭敬、孝顺,不可任性妄为,别惹了陛下厌烦。
  刘据安抚道:“阿母切勿多虑,刘闵他们也是阿翁的儿子,阿翁见他们原本就是寻常事,您不要自己吓自己。”
  “嗯。”卫子夫眉尖紧蹙,“也不知陛下为何忽然起了兴头,又为何没了兴头,这两日他都只见王夫人,并未让她将孩子再带过去。”
  刘据心道,那还不是因为他们是真小孩儿,而我是个假小孩儿,真小孩儿逗过火了,真的会哭,还是很难哄好的那种哭,他爹得不着有趣自然就罢了。
  “大约因为阿翁还是最疼我。”刘据笑道,“阿母您瞧,我是日日过阿翁那边去的。”
  卫子夫想想皇帝陛下对太子的重视,拍拍儿子的手,又一次叮嘱道:“陛下宠你归宠你,可你也不要忘了君臣父子的分寸。”
  刘据笑道:“阿母放心,您的教导我都记着呢。”
  卫子夫抚抚他的脸,笑道:“据儿素来懂事,阿母很放心。”
  这一次劝好了,但刘据知道母亲的忧虑还会再来,她被困在未央宫中,所见所想的就只有这些人这些事,她很难不多想不多思。
  刘据愿意次次劝解,可这并非长久之计,他知道上辈子母亲在宫闱中坚持了许多年,不过他既然想改变这一切,不如改的更彻底些。
  刘据想,我需要找一件事,让阿母忙起来。
  大汉虽然民风开放,但皇后涉政这样的事也得看皇帝是谁,在他爹手底下,他娘是没得机会了,唯有皇后的分内事,才能让她理所应当的忙起来。
  刘据思来想去,最终还是定下了棉花。
  这个时代,大汉境内,棉花只在广西、云南一代有种植,刘据去不了那么远,也没法派人去,他只能去求助皇帝陛下。
  “司马相如?”刘彻好奇道,“他早已致仕了,你为何要见他?”
  刘据道:“我在一本古籍上看到了一个东西,叫做棉花,据说就是长在西南夷,听闻司马先生曾经奉阿翁的命出使此地,我想请他看看可否是真的,若为真,还要劳烦阿翁令那处的郡守县尉送些种子到长安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