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芈夫人抚了抚儿子的面颊,含泪道:“孩子,非是你之过,阿母将这件事告诉你,就是知道你一定过不去心里头的坎,但……总比丢了性命要强,是不是?太子不是那等多疑之人,又念情分,你与他有少时情谊,往后……他总会记着你,提拔你的。”
芈青无力摇头:“孩儿不想……孩儿不再想了。”
“好,不想。”芈夫人哭道,“只要你好好的,你们都好生活着,阿母就不盼别的了,我儿,咱们一家人,往后都好好的。”
芈青歪倒在母亲怀中,声声呜咽,直让芈夫人肝肠寸断。
半个月后,处理完家中一切事宜,芈青进宫面见扶苏,请求许他回家守孝一年。
不过半月光景,芈青已经瘦到脸颊凹陷了,扶苏看着他,轻轻叹了一口气:“往后你就是家中的支柱,芈青,你要坚强。”
芈青慢慢俯身行礼:“多谢殿下。”
扶苏不好多说什么,只道:“何时想回来,你只管说。”
“……多谢殿下。”芈青再次行礼。
见他实在颓然,扶苏只命人去给他收拾行李,又打点些素菜的菜谱让他带着,等一切妥帖,又问道:“李由今日在宫里,你可要见他,还是改日再见?”
芈青顿了顿,道:“改日罢。”
扶苏点头:“我命人送你。”
芈青谢过,脚步转了一半,他蓦地又转回来,郑重向扶苏施礼:“殿下,多谢你……给了先父体面。”
无论是外传的昌平君病逝,还是私下的许他自裁,对于昌平君及其家眷来说,都算是一个体面的结局了。
扶苏再次叹息一声:“昌平君辅佐大王多年,他心里是念着往日情分的,日后有什么事,你只管进宫来说,大王事多,我总是能腾出手来帮你们的。”
芈青沉默着再次行了礼,随即就告辞离去了。
等李由听说芈青今日进宫,赶来见他,已经连人的影子都看不到了。
李由皱眉道:“待过了年我再去他府上,芈青今年可过不好了。”
扶苏正在收拾书,闻言道:“正好,你将这几本书带着,到时候送给芈青。”
“好。”芈青看了眼,发现是近来墨家弟子编写的新书,其中内容并无任何政治相关,只有太子所说的科学。
“殿下,为何要将此书送给芈青?”李由疑惑道。
扶苏道:“科学可以拯救一切。”
李由:“?”
扶苏道:“让他换个脑子,省得他胡思乱想。”
李由沉默片刻,压低了声音道:“殿下,昌平君……病逝那天,我父亲去了他府上。”
82
第82章
◎伐楚准备。◎
扶苏淡淡道:“那日去昌平君府上吊唁的人很多,李廷尉与昌平君共事多年,他当然会去。”
“不是……”李由道,“是……殿下,我父亲去的时候,天光未明,又行动隐蔽,若不是我忽然睡不着,出门走动,听到他对车夫说话,怕是无人知晓。”
“无人知晓。”扶苏重复了一遍这四个字,“你不是已经有答案了吗?”
李由品了品这四个字,背后蓦然冒出一层冷汗,他不禁问道:“昌平君究竟做了什么?”
问完他才反应过来,忙要请罪时被扶苏将手臂拉住了。
扶苏严肃道:“你只要当自己并不知道这件事就好,尤其是在芈青面前。”
李由已经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他急忙点头:“殿下放心,我没有同任何人说起过,我父亲母亲也不知道。”
扶苏温声道:“这就很好,别怕,往后莫再提起就是了。”
李由还有些惊魂未定,他虽开始入朝办事了,但这样的大事还是头一次经历,又涉及到生死与情谊,难免有些惴惴。
“那……殿下,过了年我去芈青府上时,也叫上王离和蒙华。”
扶苏道:“你们原该一起。”
李由迟疑片刻,到底还是问道:“殿下,往后芈青还能回来吗?”
“当然。”扶苏答得毫不犹豫。
李由呼出一口气,彻底将心搁回了肚子里。
旧的一年过去时,嬴政已经完全扫去了昌平君意欲反叛带给他的不快,斗志昂扬地召重臣商议来年伐魏和伐楚的作战计划。
扶苏负责后勤问题,武器兵马粮草,他都要考虑,因此整个人忙得团团转,除了吃饭睡觉挤不出一点儿空闲的时间。
当他有事回来,看到李映正在愁眉苦脸地划拉手机时,顿觉惊讶,有的玩还愁?
扶苏便问道:“你在发愁什么?”
李映挠挠头,含糊道:“我提交了一个申请,被拒绝了。”
扶苏皱了皱眉,刚要说话,只听李映又道:“去年提交的。”
其实是前年,但他怕扶苏联想。
扶苏:“……”
扶苏道:“你们地府这个工作效率……真是让人叹为观止,你申请了什么?”
李映眨眨眼睛,道:“就……游戏机。”
扶苏笑了笑,道:“不想说就不说,你又不会撒谎。”
李映真诚道:“因为我是个诚实的好孩子。”
扶苏扶额:“行……那你就瞒着吧,总归,若是与我有关,我总会知晓。”
李映默默在心里叹气,可不是跟你有关系吗?但我的权限不够,人家给我驳回了,你要想见你上辈子的爹,恐怕得回地府亲自去找了,但偏偏你还不肯去,这可真伤脑筋……
扶苏并没有注意到李映的情绪,毕竟他现在实在太忙了。
不过事后证明,李映的申请的确是在做无用功。
……
嬴政选择了李信的方案伐楚,伐魏则交给了去年开始崭露头角的王贲。
这件事情眼下最直接的影响表现在扶苏宫中,蒙华神采奕奕,因为此次伐楚,他父亲蒙恬也会带兵出征,他可是眼馋王家的庆功宴好久了;王离就有点纠结了,他父亲虽然也要出征,但他祖父却要告老还乡了,他很舍不得老人家。
蒙华劝道:“往后休假,你去瞧老将军就是,左右路程也不远。”
王离道:“也只好如此了。”
蒙华又道:“况且说不定老将军待的闷了,还要再回来……”
扶苏一把捂住他的嘴,道:“不要乌鸦嘴。”
蒙华:“呜呜呜……”
王离不解地看向扶苏。
扶苏这才意识到自己心里有事,反应过激了,他松开手,轻咳一声,一本正经道:“老将军操劳一辈子,也该颐养天年了。”
这话得到了王离的赞同:“是啊,祖父年纪大了,的确该好生养老,战场之上挣军功光耀门楣的事,该我们小辈担起来了!”
“有志气!”扶苏拍拍他的肩膀,又问道,“王离,老将军何时离都,我还有件事要劳烦他,还有你父亲。”
王离忙道:“还得三五日呢,殿下吩咐,我祖父再耽搁几日,定然也是愿意的。”
扶苏笑道:“这就好。”
从王离这里得到准信,扶苏立即去就见了父亲。
嬴政正在喝茶,见扶苏来了,亲自动手给他倒了一杯,道:“还是去年的陈茶。”
“谢阿父。”扶苏笑道,“今年的新茶还要再等些日子,阿父且将就将就。”
“嗯。”嬴政笑了一声,“等拿下楚国,往南更热,茶叶想必也能更早些。”
扶苏想了想,道:“何止是茶叶,南边的稻产量比咱们这边的菽和麦都要高,而且味道也好,以后这方面得多下些功夫,还能再增加些产量,于民生有益。”
这时候北方虽然很少种水稻,但嬴政身为秦王,天下尽有的食物就没有不入他口的,大米他当然也吃过,但秦王陛下显然是个面食胃,听到扶苏如此说,他先摇了摇头,道:“味道不如麦多矣。”随意又补充,“若是产量更高,倒可以多下些功夫。”
秦王虽不爱吃,但这东西能填饱秦王治下黔首的肚子,嬴政还是愿意费些心思的。
让天下黔首归心的愿景,嬴政一直没有忘记。
水稻的事当然重要,不过不是扶苏今天的重点,很快他就将自己的来意说明了:“阿父,我想请李将军去见一见王翦老将军和王贲将军。”
“赵燕皆为王翦将军带兵所灭,他有灭国之战的经验,王贲将军去岁刚赢了楚人一场,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李信将军去向他们二位讨教一番经验,也好一举得胜,再立功勋,更能免去阿父的后顾之忧。”
嬴政思索片刻,道:“有理是有理,但寡人用了李信,王翦就要归乡,心里怕是有怨气,李信单独去,未必能如愿。”
扶苏笑道:“我陪李将军去,看在王离的面子上,二位将军总得给我些面子不是?”
嬴政失笑:“你还握着人的把柄了不成?”说着他敲敲长子的额头,“你去一趟也好,王翦……寡人虽用不到他了,但他儿子不错,一脉相承,王离将来想必也差不了。”
芈青无力摇头:“孩儿不想……孩儿不再想了。”
“好,不想。”芈夫人哭道,“只要你好好的,你们都好生活着,阿母就不盼别的了,我儿,咱们一家人,往后都好好的。”
芈青歪倒在母亲怀中,声声呜咽,直让芈夫人肝肠寸断。
半个月后,处理完家中一切事宜,芈青进宫面见扶苏,请求许他回家守孝一年。
不过半月光景,芈青已经瘦到脸颊凹陷了,扶苏看着他,轻轻叹了一口气:“往后你就是家中的支柱,芈青,你要坚强。”
芈青慢慢俯身行礼:“多谢殿下。”
扶苏不好多说什么,只道:“何时想回来,你只管说。”
“……多谢殿下。”芈青再次行礼。
见他实在颓然,扶苏只命人去给他收拾行李,又打点些素菜的菜谱让他带着,等一切妥帖,又问道:“李由今日在宫里,你可要见他,还是改日再见?”
芈青顿了顿,道:“改日罢。”
扶苏点头:“我命人送你。”
芈青谢过,脚步转了一半,他蓦地又转回来,郑重向扶苏施礼:“殿下,多谢你……给了先父体面。”
无论是外传的昌平君病逝,还是私下的许他自裁,对于昌平君及其家眷来说,都算是一个体面的结局了。
扶苏再次叹息一声:“昌平君辅佐大王多年,他心里是念着往日情分的,日后有什么事,你只管进宫来说,大王事多,我总是能腾出手来帮你们的。”
芈青沉默着再次行了礼,随即就告辞离去了。
等李由听说芈青今日进宫,赶来见他,已经连人的影子都看不到了。
李由皱眉道:“待过了年我再去他府上,芈青今年可过不好了。”
扶苏正在收拾书,闻言道:“正好,你将这几本书带着,到时候送给芈青。”
“好。”芈青看了眼,发现是近来墨家弟子编写的新书,其中内容并无任何政治相关,只有太子所说的科学。
“殿下,为何要将此书送给芈青?”李由疑惑道。
扶苏道:“科学可以拯救一切。”
李由:“?”
扶苏道:“让他换个脑子,省得他胡思乱想。”
李由沉默片刻,压低了声音道:“殿下,昌平君……病逝那天,我父亲去了他府上。”
82
第82章
◎伐楚准备。◎
扶苏淡淡道:“那日去昌平君府上吊唁的人很多,李廷尉与昌平君共事多年,他当然会去。”
“不是……”李由道,“是……殿下,我父亲去的时候,天光未明,又行动隐蔽,若不是我忽然睡不着,出门走动,听到他对车夫说话,怕是无人知晓。”
“无人知晓。”扶苏重复了一遍这四个字,“你不是已经有答案了吗?”
李由品了品这四个字,背后蓦然冒出一层冷汗,他不禁问道:“昌平君究竟做了什么?”
问完他才反应过来,忙要请罪时被扶苏将手臂拉住了。
扶苏严肃道:“你只要当自己并不知道这件事就好,尤其是在芈青面前。”
李由已经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他急忙点头:“殿下放心,我没有同任何人说起过,我父亲母亲也不知道。”
扶苏温声道:“这就很好,别怕,往后莫再提起就是了。”
李由还有些惊魂未定,他虽开始入朝办事了,但这样的大事还是头一次经历,又涉及到生死与情谊,难免有些惴惴。
“那……殿下,过了年我去芈青府上时,也叫上王离和蒙华。”
扶苏道:“你们原该一起。”
李由迟疑片刻,到底还是问道:“殿下,往后芈青还能回来吗?”
“当然。”扶苏答得毫不犹豫。
李由呼出一口气,彻底将心搁回了肚子里。
旧的一年过去时,嬴政已经完全扫去了昌平君意欲反叛带给他的不快,斗志昂扬地召重臣商议来年伐魏和伐楚的作战计划。
扶苏负责后勤问题,武器兵马粮草,他都要考虑,因此整个人忙得团团转,除了吃饭睡觉挤不出一点儿空闲的时间。
当他有事回来,看到李映正在愁眉苦脸地划拉手机时,顿觉惊讶,有的玩还愁?
扶苏便问道:“你在发愁什么?”
李映挠挠头,含糊道:“我提交了一个申请,被拒绝了。”
扶苏皱了皱眉,刚要说话,只听李映又道:“去年提交的。”
其实是前年,但他怕扶苏联想。
扶苏:“……”
扶苏道:“你们地府这个工作效率……真是让人叹为观止,你申请了什么?”
李映眨眨眼睛,道:“就……游戏机。”
扶苏笑了笑,道:“不想说就不说,你又不会撒谎。”
李映真诚道:“因为我是个诚实的好孩子。”
扶苏扶额:“行……那你就瞒着吧,总归,若是与我有关,我总会知晓。”
李映默默在心里叹气,可不是跟你有关系吗?但我的权限不够,人家给我驳回了,你要想见你上辈子的爹,恐怕得回地府亲自去找了,但偏偏你还不肯去,这可真伤脑筋……
扶苏并没有注意到李映的情绪,毕竟他现在实在太忙了。
不过事后证明,李映的申请的确是在做无用功。
……
嬴政选择了李信的方案伐楚,伐魏则交给了去年开始崭露头角的王贲。
这件事情眼下最直接的影响表现在扶苏宫中,蒙华神采奕奕,因为此次伐楚,他父亲蒙恬也会带兵出征,他可是眼馋王家的庆功宴好久了;王离就有点纠结了,他父亲虽然也要出征,但他祖父却要告老还乡了,他很舍不得老人家。
蒙华劝道:“往后休假,你去瞧老将军就是,左右路程也不远。”
王离道:“也只好如此了。”
蒙华又道:“况且说不定老将军待的闷了,还要再回来……”
扶苏一把捂住他的嘴,道:“不要乌鸦嘴。”
蒙华:“呜呜呜……”
王离不解地看向扶苏。
扶苏这才意识到自己心里有事,反应过激了,他松开手,轻咳一声,一本正经道:“老将军操劳一辈子,也该颐养天年了。”
这话得到了王离的赞同:“是啊,祖父年纪大了,的确该好生养老,战场之上挣军功光耀门楣的事,该我们小辈担起来了!”
“有志气!”扶苏拍拍他的肩膀,又问道,“王离,老将军何时离都,我还有件事要劳烦他,还有你父亲。”
王离忙道:“还得三五日呢,殿下吩咐,我祖父再耽搁几日,定然也是愿意的。”
扶苏笑道:“这就好。”
从王离这里得到准信,扶苏立即去就见了父亲。
嬴政正在喝茶,见扶苏来了,亲自动手给他倒了一杯,道:“还是去年的陈茶。”
“谢阿父。”扶苏笑道,“今年的新茶还要再等些日子,阿父且将就将就。”
“嗯。”嬴政笑了一声,“等拿下楚国,往南更热,茶叶想必也能更早些。”
扶苏想了想,道:“何止是茶叶,南边的稻产量比咱们这边的菽和麦都要高,而且味道也好,以后这方面得多下些功夫,还能再增加些产量,于民生有益。”
这时候北方虽然很少种水稻,但嬴政身为秦王,天下尽有的食物就没有不入他口的,大米他当然也吃过,但秦王陛下显然是个面食胃,听到扶苏如此说,他先摇了摇头,道:“味道不如麦多矣。”随意又补充,“若是产量更高,倒可以多下些功夫。”
秦王虽不爱吃,但这东西能填饱秦王治下黔首的肚子,嬴政还是愿意费些心思的。
让天下黔首归心的愿景,嬴政一直没有忘记。
水稻的事当然重要,不过不是扶苏今天的重点,很快他就将自己的来意说明了:“阿父,我想请李将军去见一见王翦老将军和王贲将军。”
“赵燕皆为王翦将军带兵所灭,他有灭国之战的经验,王贲将军去岁刚赢了楚人一场,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李信将军去向他们二位讨教一番经验,也好一举得胜,再立功勋,更能免去阿父的后顾之忧。”
嬴政思索片刻,道:“有理是有理,但寡人用了李信,王翦就要归乡,心里怕是有怨气,李信单独去,未必能如愿。”
扶苏笑道:“我陪李将军去,看在王离的面子上,二位将军总得给我些面子不是?”
嬴政失笑:“你还握着人的把柄了不成?”说着他敲敲长子的额头,“你去一趟也好,王翦……寡人虽用不到他了,但他儿子不错,一脉相承,王离将来想必也差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