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陛下,老臣……那夜的冒犯,是气急败坏昏了头——望陛下恕罪。”
傅润啜饮一口热茶,和善地笑道:“这说的是什么事?孤怎么不记得?”
赵坼当着“外人”的面,实在拉不下脸,支吾道:“就是……唉,请陛下早日选妃孕育子嗣。”
皇后的身份绝不能泄露,甚至一定要是“赵氏”。
君臣二人心照不宣。
还不到撕破脸的时候;还不至于撕破脸。
傅润摩挲温热的茶碗,对此不置可否,“选妃的事入了夏再瞧瞧罢。皇后那里……”
*
正月十五上元节。
橘红色的玻璃灯从二桥门一路挂至济天殿,红绦随风摇曳,漫步其中,恍如仙境。
傅润兴致颇高,十五天里或宴请群臣、或望月独酌,喝了太多太多烈酒,今夜亦是如此。
戌时二刻,星月西移。
收拾残羹冷炙的太监们敛气屏息赤脚后退,不声不响地撤出承元殿。
傅润手握一盏浅口的夜光杯,低着头哼唱《青玉案》的曲调。
他即位以来,固然有诸多不快,却也有许多有趣的、深重的、非帝王不能有的见识。
当皇子时的谋算如今看来太孩子气——因此,他从不把傅瑛放在眼里。
一个是夺位失败的废太子,一个是手握权柄的新君,心性和眼界的差距岂能靠阴谋跨越。
当然,他仍像从前一样偶尔想死,又渐渐生出长生的妄念。
如果能守着傅氏的万里河山长长久久地活下去,如果能有一个……一个陪他走下去的人。
“‘寰宇清夷——’”傅润一顿,屈指轻敲膝盖,“‘武帝亲迎太乙神,流光绚煜动星辰。……红灯几点东风里,犹是元宵一度春。’遂昌诗肖似唐人,善极。呼……千百年之后可还有人记得——”
他猛然起身,眼前一黑,手里的夜光杯骨碌碌滚下玉阶。
烈酒伤肝,肝目相通。
他的目疾又发作了。
比哪一次都厉害,与瞎子别无二致。
傅润费力辨识台阶的棱角,试探性往下走了半步,差点踩空,闷哼一声摇摇晃晃跌坐在阶上。
他喝醉的时候过于固执任性,很不愿向阉人暴露自己的脆弱,便没有立刻喊人进来服侍。
一切形状都染着黑色的热雾,殿外则隐约有两抹深红。
傅润猜测是两只写满元宵诗谜的灯笼。
翰林院那帮文人讨好他、请他猜谜,他猜了两个,略点评一番,望着平凡的人群,意兴阑珊。
孤家寡人没什么不好,就是、就是……就是有时心里空落落的,总是提不起劲。
傅润这一跌,脚腕、腿骨连带膝盖又酸又疼,随意按捏几下,垂眸想心事。无关朝政。
殿内温暖如春,他醉得几乎坐着睡过去,忽然闻见清冷苦涩的竹叶的味道。
一个没良心的黑影静静地站在他身前,不知站了多久。
高大宽直的影子将他完全笼罩。
傅润心肠一软,口齿发涩,险些伸手抱住对方,刻意冷声刺道:“你来做什么。”
“……陛下何以认出是我。”赵彗之蹲下来,替傅润捡起洒了一地酒的夜光杯。
傅润搭在膝盖上的手指动了动,“便知是你。”
赵彗之见傅润双眸含雾,不禁卸下疏离之色,岔开话题道:“御用监新做了几样珠玉,误送到长乐宫。我看封泥上有九爪龙纹,想必是为陛下做的,还未打开——”
傅润听着冷冰冰的声音在耳边嗡嗡作响,烦得头疼,一把拽赵彗之让他坐下,冷笑道:“你当那是什么好东西?腊月初四,孤知道时他们已破了玉料……孤想索性做好了逗一逗你来着。”
赵彗之:“是什么?”
傅润哑然,心上似有蚂蚁啮咬,别过脸道:
“不是什么好东西,拿过来,也、也的确是我的。你不许拆!”
赵彗之将木盒放在一旁,犹豫几息,道出时隔两月找上门来的意图:“陛下的身体——”
傅润打断他,“孤身体好得很,一拳揍十个你,不在话下。”……咳,十个十四岁的赵彗之。
粮食酒的酒气甜中带涩,四散弥漫。
赵彗之不知道自己看向青年的目光多么复杂,他以为是相当刻薄无情的,压低声线劝道:
“陛下的旧疾又犯了……为子孙积福,陛下今后克制杀念,可好?宫人亦是陛下的子民。”
“你是骂我滥杀无辜?”傅润一点点抬眸,依旧不看赵彗之,“赵、彗、之,你竟敢骂我。”
赵彗之下巴绷成一条凌厉的线,眉眼深邃中透着两分阴郁和痛苦。
他俯视着眼前的青年,一度想“挟天子令诸侯”,却又觉得青年醉中嗔怒的模样格外可爱。
他明知道找不回十六岁的傅润,明知道他仰慕的是二殿下而不是做了皇帝的陛下……
他为什么会对一个浑身是病、不可能属于他的昏君动了情呢。
赵彗之想不明白。
“你……”他握住傅润的手腕,下意识摩挲手腕内侧发烫的肌肤,无奈地低叹一声。
傅润被赵彗之突来的动手动脚弄得慌了神,腰背绷直,用另一只手推他。
一枚绣得极差的香囊从傅润的衣袖中滚了出来。
赵彗之气息不稳:“陛下从哪里拿来的?”
傅润看不见,也不知掉了什么,偏偏猜到赵彗之的意思,阴阳怪气道:
“孤杀了她,捡的。如你所料。你满意了?”
这话说的极孩子气。不是真话。
赵彗之眸色幽烁,喉咙发紧,又恨又万幸,弯腰前倾上身,额头紧贴傅润的手腕。
“你做什么!”傅润凤眸微怔,慌张道:“孤、孤杀了她,当时好不痛快!她是必死之人——”
“是我的错。”
“她是——嗯?你……何错之有?”傅润舔了一下嘴唇。
“……是我的错。”
傅润觉得靠得太近了,脑海中想象的手贴额头、并肩而坐的姿势也很特别,敷衍应声。
赵彗之心事重重,剑眉入鬓,哑声问:
“陛下是不是瞒着我一件事?长乐宫凭空消失的太监和宫女究竟去了哪里。”
傅润醉意上涌,心跳得耳朵发热,借着最后一点清明镇定心神,仰起脸似笑非笑讥讽道:
“你放肆!赵彗之,你和我有什么关系?孤犯得着向你解释么,嗯?你是赵坼的儿子,孤在赵坼那里吃的不痛快……要么你父亲用虎符还,要么……父债子偿,可是你什——唔呜……”
赵彗之情不自禁又轻轻地咬了一口,见傅润莹白的手腕上留下点点浅红色,喉结滚动。
“……好。”他神色正常而正经,把坐不住的美人抱到腿间,只是期间悄悄亲了一下对方的耳垂。
傅润挣扎无果,靠着少年的胸膛,一晃神忘记方才在争论什么,迷迷糊糊地反问:“好什么?”
“……还债。”
“唔,还什么——”
傅润只觉天旋地转,漆黑的热气直冲鼻腔,蒸腾的酒精瞬间抽空了他的理智。
他双手扯住赵彗之的衣袖,略喘息几次,勉强仰起脖颈问:“你、要抱我去哪里?”
“抱陛下去龙椅上,好么?陛下的目疾又犯了,臣想试着为陛下把脉施针,活血清肝。”
龙椅。
哦,龙椅……!
傅润正想出声,大腿已挨到龙椅上铺着的狐裘,想想作罢,少不得任由赵彗之摆布。
他什么也看不见,窸窸窣窣布料摩擦的声音起初是唯一的安慰,干坐着无趣,本想寻找殿外的红灯笼,刚挪动身体,方才被莫名其妙咬了两口的手腕传来温热粗粝的触感。
也不知是谁教的握剑手势,少年的食指和中指遍布薄茧,两指冷静地扣住他的手腕。
傅润不安地轻哼了一声。
他的病一半是他自找的,发展到如今局促旖旎的境地,也自然是他先招惹赵彗之的错。
可是傅润绝不会意识到这一点,只是正襟危坐,小声道:“你和谁学的医术?”
赵彗之的指尖微凉,在手腕最薄最敏/感的地方按了按,嗓音低沉:“我师父。”
傅润又困又晕,加上看不清,沉默半晌,“你师父是谁?”
赵彗之展开装有数十根银针的针袋,抓住傅润收回去的右手,“一个和尚。”
“哦,和尚……佛家人斩断尘缘,专心学问,自然也有不出世的神医。他是哪一宗的?”
“禅宗。”赵彗之把完脉,心一沉,皱着眉取出四枚银针,“陛下喝的是什么酒?”
傅润笑,“你关心这个做什么?好罢,太医院调的,加了些安神固气的药材。”
赵彗之沉吟道:“若如此,也说得通。”
傅润:“怎么?”
“陛下的目疾虽厉害,只是外在症状;脐下……阳虚,手脚酸软,易怒易泣,是体内有毒。”
傅润啜饮一口热茶,和善地笑道:“这说的是什么事?孤怎么不记得?”
赵坼当着“外人”的面,实在拉不下脸,支吾道:“就是……唉,请陛下早日选妃孕育子嗣。”
皇后的身份绝不能泄露,甚至一定要是“赵氏”。
君臣二人心照不宣。
还不到撕破脸的时候;还不至于撕破脸。
傅润摩挲温热的茶碗,对此不置可否,“选妃的事入了夏再瞧瞧罢。皇后那里……”
*
正月十五上元节。
橘红色的玻璃灯从二桥门一路挂至济天殿,红绦随风摇曳,漫步其中,恍如仙境。
傅润兴致颇高,十五天里或宴请群臣、或望月独酌,喝了太多太多烈酒,今夜亦是如此。
戌时二刻,星月西移。
收拾残羹冷炙的太监们敛气屏息赤脚后退,不声不响地撤出承元殿。
傅润手握一盏浅口的夜光杯,低着头哼唱《青玉案》的曲调。
他即位以来,固然有诸多不快,却也有许多有趣的、深重的、非帝王不能有的见识。
当皇子时的谋算如今看来太孩子气——因此,他从不把傅瑛放在眼里。
一个是夺位失败的废太子,一个是手握权柄的新君,心性和眼界的差距岂能靠阴谋跨越。
当然,他仍像从前一样偶尔想死,又渐渐生出长生的妄念。
如果能守着傅氏的万里河山长长久久地活下去,如果能有一个……一个陪他走下去的人。
“‘寰宇清夷——’”傅润一顿,屈指轻敲膝盖,“‘武帝亲迎太乙神,流光绚煜动星辰。……红灯几点东风里,犹是元宵一度春。’遂昌诗肖似唐人,善极。呼……千百年之后可还有人记得——”
他猛然起身,眼前一黑,手里的夜光杯骨碌碌滚下玉阶。
烈酒伤肝,肝目相通。
他的目疾又发作了。
比哪一次都厉害,与瞎子别无二致。
傅润费力辨识台阶的棱角,试探性往下走了半步,差点踩空,闷哼一声摇摇晃晃跌坐在阶上。
他喝醉的时候过于固执任性,很不愿向阉人暴露自己的脆弱,便没有立刻喊人进来服侍。
一切形状都染着黑色的热雾,殿外则隐约有两抹深红。
傅润猜测是两只写满元宵诗谜的灯笼。
翰林院那帮文人讨好他、请他猜谜,他猜了两个,略点评一番,望着平凡的人群,意兴阑珊。
孤家寡人没什么不好,就是、就是……就是有时心里空落落的,总是提不起劲。
傅润这一跌,脚腕、腿骨连带膝盖又酸又疼,随意按捏几下,垂眸想心事。无关朝政。
殿内温暖如春,他醉得几乎坐着睡过去,忽然闻见清冷苦涩的竹叶的味道。
一个没良心的黑影静静地站在他身前,不知站了多久。
高大宽直的影子将他完全笼罩。
傅润心肠一软,口齿发涩,险些伸手抱住对方,刻意冷声刺道:“你来做什么。”
“……陛下何以认出是我。”赵彗之蹲下来,替傅润捡起洒了一地酒的夜光杯。
傅润搭在膝盖上的手指动了动,“便知是你。”
赵彗之见傅润双眸含雾,不禁卸下疏离之色,岔开话题道:“御用监新做了几样珠玉,误送到长乐宫。我看封泥上有九爪龙纹,想必是为陛下做的,还未打开——”
傅润听着冷冰冰的声音在耳边嗡嗡作响,烦得头疼,一把拽赵彗之让他坐下,冷笑道:“你当那是什么好东西?腊月初四,孤知道时他们已破了玉料……孤想索性做好了逗一逗你来着。”
赵彗之:“是什么?”
傅润哑然,心上似有蚂蚁啮咬,别过脸道:
“不是什么好东西,拿过来,也、也的确是我的。你不许拆!”
赵彗之将木盒放在一旁,犹豫几息,道出时隔两月找上门来的意图:“陛下的身体——”
傅润打断他,“孤身体好得很,一拳揍十个你,不在话下。”……咳,十个十四岁的赵彗之。
粮食酒的酒气甜中带涩,四散弥漫。
赵彗之不知道自己看向青年的目光多么复杂,他以为是相当刻薄无情的,压低声线劝道:
“陛下的旧疾又犯了……为子孙积福,陛下今后克制杀念,可好?宫人亦是陛下的子民。”
“你是骂我滥杀无辜?”傅润一点点抬眸,依旧不看赵彗之,“赵、彗、之,你竟敢骂我。”
赵彗之下巴绷成一条凌厉的线,眉眼深邃中透着两分阴郁和痛苦。
他俯视着眼前的青年,一度想“挟天子令诸侯”,却又觉得青年醉中嗔怒的模样格外可爱。
他明知道找不回十六岁的傅润,明知道他仰慕的是二殿下而不是做了皇帝的陛下……
他为什么会对一个浑身是病、不可能属于他的昏君动了情呢。
赵彗之想不明白。
“你……”他握住傅润的手腕,下意识摩挲手腕内侧发烫的肌肤,无奈地低叹一声。
傅润被赵彗之突来的动手动脚弄得慌了神,腰背绷直,用另一只手推他。
一枚绣得极差的香囊从傅润的衣袖中滚了出来。
赵彗之气息不稳:“陛下从哪里拿来的?”
傅润看不见,也不知掉了什么,偏偏猜到赵彗之的意思,阴阳怪气道:
“孤杀了她,捡的。如你所料。你满意了?”
这话说的极孩子气。不是真话。
赵彗之眸色幽烁,喉咙发紧,又恨又万幸,弯腰前倾上身,额头紧贴傅润的手腕。
“你做什么!”傅润凤眸微怔,慌张道:“孤、孤杀了她,当时好不痛快!她是必死之人——”
“是我的错。”
“她是——嗯?你……何错之有?”傅润舔了一下嘴唇。
“……是我的错。”
傅润觉得靠得太近了,脑海中想象的手贴额头、并肩而坐的姿势也很特别,敷衍应声。
赵彗之心事重重,剑眉入鬓,哑声问:
“陛下是不是瞒着我一件事?长乐宫凭空消失的太监和宫女究竟去了哪里。”
傅润醉意上涌,心跳得耳朵发热,借着最后一点清明镇定心神,仰起脸似笑非笑讥讽道:
“你放肆!赵彗之,你和我有什么关系?孤犯得着向你解释么,嗯?你是赵坼的儿子,孤在赵坼那里吃的不痛快……要么你父亲用虎符还,要么……父债子偿,可是你什——唔呜……”
赵彗之情不自禁又轻轻地咬了一口,见傅润莹白的手腕上留下点点浅红色,喉结滚动。
“……好。”他神色正常而正经,把坐不住的美人抱到腿间,只是期间悄悄亲了一下对方的耳垂。
傅润挣扎无果,靠着少年的胸膛,一晃神忘记方才在争论什么,迷迷糊糊地反问:“好什么?”
“……还债。”
“唔,还什么——”
傅润只觉天旋地转,漆黑的热气直冲鼻腔,蒸腾的酒精瞬间抽空了他的理智。
他双手扯住赵彗之的衣袖,略喘息几次,勉强仰起脖颈问:“你、要抱我去哪里?”
“抱陛下去龙椅上,好么?陛下的目疾又犯了,臣想试着为陛下把脉施针,活血清肝。”
龙椅。
哦,龙椅……!
傅润正想出声,大腿已挨到龙椅上铺着的狐裘,想想作罢,少不得任由赵彗之摆布。
他什么也看不见,窸窸窣窣布料摩擦的声音起初是唯一的安慰,干坐着无趣,本想寻找殿外的红灯笼,刚挪动身体,方才被莫名其妙咬了两口的手腕传来温热粗粝的触感。
也不知是谁教的握剑手势,少年的食指和中指遍布薄茧,两指冷静地扣住他的手腕。
傅润不安地轻哼了一声。
他的病一半是他自找的,发展到如今局促旖旎的境地,也自然是他先招惹赵彗之的错。
可是傅润绝不会意识到这一点,只是正襟危坐,小声道:“你和谁学的医术?”
赵彗之的指尖微凉,在手腕最薄最敏/感的地方按了按,嗓音低沉:“我师父。”
傅润又困又晕,加上看不清,沉默半晌,“你师父是谁?”
赵彗之展开装有数十根银针的针袋,抓住傅润收回去的右手,“一个和尚。”
“哦,和尚……佛家人斩断尘缘,专心学问,自然也有不出世的神医。他是哪一宗的?”
“禅宗。”赵彗之把完脉,心一沉,皱着眉取出四枚银针,“陛下喝的是什么酒?”
傅润笑,“你关心这个做什么?好罢,太医院调的,加了些安神固气的药材。”
赵彗之沉吟道:“若如此,也说得通。”
傅润:“怎么?”
“陛下的目疾虽厉害,只是外在症状;脐下……阳虚,手脚酸软,易怒易泣,是体内有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