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傅润负手跨过门槛往阶下走,腰侧挂着的几串香囊、宝珠、玉佩撞在一处儿,叮当作响。
刘福最先跟上来,又是扮丑又是讨好地笑,急忙献殷勤:
“新下过雨,地滑,陛下千万当心脚下。”
其实内官们听闻陛下要来侍疾,一早用毛毡吸干了殿外玉阶青砖的雨水,生怕妨碍圣驾。
傅润瞥一眼远处金碧灿烂的琉璃鸱吻,淡淡地说:“除夕宫宴,孤见过她三个女儿,怯弱得很,全无皇家女孩儿的气度,孤见了难免想起小时候的兰真。小福子,你说京都这些‘好’人家是什么毛病,怎么脾气骄纵的、温柔的、恭顺的嫁过去,无论闺中如何可爱可怜,不须几年就是一模一样的‘贤妇’了?”
刘福搓手,“这个么,奴婢是太监,男女婚姻大事,奴婢哪里懂得呢。”
傅润嗤笑,回眸眺望金红色的宫檐:“那是长乐宫?”
刘福:“是。殿下——陛下以前总爱坐在未央宫的屋檐上看日落,说这金陵烧的琉璃瓦就是好看,金灿灿的,只是长乐宫的瓦最好,将来也要、也要……奴婢失言。”
傅润:“也要什么?”
“也、也要让姚娘娘住进去。”刘福自知说错了话,啪地扇了左脸两个巴掌,灰溜溜退后三步。
傅润本没有动怒,见身后的太监宫娥一副畏惧胆颤的模样,反而蹙眉不虞。
这是他想要的么?
人人敬畏君威,视他作手握屠刀、身浴鲜血的刽子手,便是好的……么。
傅润极崇拜太祖,呼吸间,少时无数难以安息的夜晚披衣翻读太祖朝国史的记忆如潮水涌来。
不知太祖面对如今的局势会怎样。
奸臣、权将、小人……
会像他一般——不,大抵不屑于如此罢。
他的语气稍有缓和,“孤听闻江西多孝女,哪怕兄弟俱在,亦守着父母不嫁人;近年又有许多为妻殉情或不再续娶的男子,想必风俗较旁处殊异。找个见多识广的女塾师来,好好教养。”
“陛下是……是说将女塾师送去宛县,教导大公主家的女孩儿?”
傅润轻笑,手持折扇敲了一下刘福的脑袋,“还不去办。你这两年吃了江西巡抚不少孝敬罢。”
刘福如闻霹雳,心里哎唷一声暗道不妙,吓得两腿钉在原地,结结巴巴正要辩解——
“陛下。”
身穿靛蓝色织金广袖长衫的高个男子单手撑膝横坐朱墙上,肩头落了数点馥郁芬芳的金桂。
傅润少怔,眸色渐渐明亮,掩去失落怅然,仰面佯怒道:
“滚下来。”
赵彗之自然不怕他,短而细密的睫毛在浅淡的阳光里镀了一层炫炽的光晕,令仰视的人心神为之恍惚。少年在熏甜的秋风中等了太久,声色暗哑:“暗卫就该坐在这里。为什么下来?”
“嗤,你算什么暗卫,快下来。”
“……陛下想看看禁宫哪棵桂树长得最茂盛么。”
这混账。亏他敢提!
傅润忽然笑了——他知道他待赵彗之与旁人不同,眉眼如融醉的春雪,并不直截回答,反问:
“在等孤?偷听多久了?好些日子不来,你当你是孤什么人,孤要忍你一再失约?”
赵彗之直直地与其对视,“半个时辰。见陛下在寝殿月梁上写的句子……不敢不来。”
傅润每天忙于批折子,庶务琐碎繁多,思忖片刻才想起自己前几日写了什么,低笑,把扇子扔给目瞪口呆的刘福,打量彼此距离,几步潇洒纵跳到墙上,伸手欲拉拽赵彗之起身。
[初出照屋梁。]
“你可知它出自哪一首赋?”傅润莫名腰软脸热,人没拽动,自己趔趄着扑进少年宽阔的怀中。
赵彗之嗅着傅润面颊上清甜的香气,心怦怦跳,勉强板着脸闷声道:
“嗯。汉初宋玉的赋。”
[耀乎若白日,初出照屋梁。]
这是一首……言情之赋。
市井小儿但凡念书识字,未晓情爱已熟记于心的千古文辞。
[耀乎若白日,初出照屋梁。其少进也,皎若明月舒其光。]
他以为傅润看穿了他,是以总是过分亲昵地碰他,而不很抵触他几次逾矩的靠近侵/犯。
傅润没有急于拉开距离,愣怔着端详少年俊朗光明的相貌。
那夜喝醉了,不慎用批折子的朱笔在梁上默写《神女赋》,以暗讽某“梁上君子”该来的时候不来、青天白日却很没规矩……文字游戏而已。
唔,看来赵彗之比他父兄老实,至少不装糊涂。
若不参与造反,将来当一辈子的皇后也没什么。
——是、是这样吗?
他心里真是这样想的……?
一辈子?和一个男人?生同衾、死同穴?
上月万鼎抽空递至案头的新改的帝陵构造图飘飘摇摇,最终落在傅润的眼睛上。
他在一股难以名状的冲动的怂恿下扯过一枝参差稀疏的桂叶,并轻率地用手背加以遮挡,当着跪了一地不敢抬头直视天颜的宫人的面,轻轻地亲了赵彗之一下。
就像母妃坐在榻边偷偷地抚平父皇紧皱的浓眉。
他从未被人喜欢,也从未喜欢人。
那么他为什么要这样呢。
时隔数年,傅润不合时宜地想起文宗有一年秋猎随手赏给他的野狼崽。
尖牙利齿,绿睛幽邃,弓着脊背,仿佛下一刻就会扑上来咬破他的手指、吸吮他的血液。
但他不讨厌。
因为他连朋友也没有。
他像极了生父,像极了古往今来的帝王:被宠妃吵醒后愤怒地抓她的手,误以为她图谋不轨。
傅润抿了抿微湿的唇,先发制人,凶巴巴地低喝道:“你做甚么!”
赵彗之眸光沉沉:“……”
--------------------
呼,写到这章可以说了,陛下是笨蛋,不喜欢人家还总是动手动脚(指指点点)
古代女子也有字,“女未字”“未字之女”等在家谱里很常见,意思就是某人有个女儿、年纪还很小,还不到长辈们给她起字的时候。
兰真、心婵、秀仪都是公主的字哦(我起得“小气”了点)。
第三十三章 游心
稀薄的朝晖穿破层层阴云稀稀落落地洒在朱墙金桂间。
傅润突然缓过神来,一噎,脸色很不好看。
但他是皇帝,皇帝就没有几个主动认错的。何况只是轻薄自己的“皇后”……咳、至多加上贼喊捉贼。
“发什么呆,傻了?”
“……嗯。”赵彗之很想顺着他。
桂叶不堪攀折,傅润手腕一松,绿枝颤颤地抖落金红色的木樨,又湿又凉,沿下颌滑入脖颈。
赵彗之托扶傅润的腰,见美人如白玉的耳垂红得几乎滴血,不禁动目掩饰漆黑的燥意。
他这几日设想了许多种情形,却从没有想过自己在心乱如麻的境地下该如何冷静自持。而那些“义正辞严”的回绝和规劝被一个温热的意外的吻轻而易举摄走了魂魄,甚至反过来烦扰他的立场。
赵彗之温声道:“臣想陛下未必如外界所言是……陛下从来心胸宽广,不屑动用阴谋诡计。”
他到底什么也没说。包括发现月梁上所写赋词时急匆匆浮现的“两情相悦”的念头。
他不能对怀里的青年动心,绝不能。
傅润是男子,是救过他性命、开阔他眼界、照亮他人生的……年长失忆的友人,是性情古怪的……可爱的人。
少年掌心滚烫,蓦然高热的体温隔着单薄的衣衫传至肌肤,再触电般一路抵达傅润紧绷的脊椎。
傅润一个激灵,揩拭脸颊和脖颈上沾了雨水的金桂,推开赵彗之往后退三步,“谁说的?”
赵彗之也站起来,心甘情愿半俯身将就傅润略垂的眼眸,“陛下说的。”
混账。
把“偷听”说得这样合情理。
傅润不自在地笑了笑,觉得胸口又涩又胀,像被什么挖空了一块,只有看着赵彗之才能松快些——可是看久了心跳如擂鼓,头晕脑胀,身在云端不知时节与明暗。
咫尺方圆。
四目相对。
太近了。
他怀疑赵彗之对自己下了难解的蛊毒,或许就藏在木樨花的冷雨里。
荒诞的猜测随着逐渐升高的体温在傅润多疑的心底落定。
他茫然地看着自己蹙眉耍赖,以期蒙混过关:
“一派胡言。”
赵彗之笑,低声问:“那么陛下为何替我想了一个出入禁宫的男子身份?”
傅润面上不显喜怒,内心波澜骤起。
这个么……他的确对老赵家“献忠心”送进来的小儿子分外优待了。
或许是新奇,或许是想看赵坼父子到底在盘算什么勾当,又或许只是……只是、只是——愧疚!
对。愧疚——他是皇帝,他为什么要愧疚?
“难道你喜欢被喊作‘娘娘’?孤和你一样是男子,既知道你不是女人,不会在这种事上为难你。不过你听了孤太多……秘密,孤不便放你出宫,”傅润心下百转千回,只顾敛容冷笑道:“除非你父亲杀进宫来。”
刘福最先跟上来,又是扮丑又是讨好地笑,急忙献殷勤:
“新下过雨,地滑,陛下千万当心脚下。”
其实内官们听闻陛下要来侍疾,一早用毛毡吸干了殿外玉阶青砖的雨水,生怕妨碍圣驾。
傅润瞥一眼远处金碧灿烂的琉璃鸱吻,淡淡地说:“除夕宫宴,孤见过她三个女儿,怯弱得很,全无皇家女孩儿的气度,孤见了难免想起小时候的兰真。小福子,你说京都这些‘好’人家是什么毛病,怎么脾气骄纵的、温柔的、恭顺的嫁过去,无论闺中如何可爱可怜,不须几年就是一模一样的‘贤妇’了?”
刘福搓手,“这个么,奴婢是太监,男女婚姻大事,奴婢哪里懂得呢。”
傅润嗤笑,回眸眺望金红色的宫檐:“那是长乐宫?”
刘福:“是。殿下——陛下以前总爱坐在未央宫的屋檐上看日落,说这金陵烧的琉璃瓦就是好看,金灿灿的,只是长乐宫的瓦最好,将来也要、也要……奴婢失言。”
傅润:“也要什么?”
“也、也要让姚娘娘住进去。”刘福自知说错了话,啪地扇了左脸两个巴掌,灰溜溜退后三步。
傅润本没有动怒,见身后的太监宫娥一副畏惧胆颤的模样,反而蹙眉不虞。
这是他想要的么?
人人敬畏君威,视他作手握屠刀、身浴鲜血的刽子手,便是好的……么。
傅润极崇拜太祖,呼吸间,少时无数难以安息的夜晚披衣翻读太祖朝国史的记忆如潮水涌来。
不知太祖面对如今的局势会怎样。
奸臣、权将、小人……
会像他一般——不,大抵不屑于如此罢。
他的语气稍有缓和,“孤听闻江西多孝女,哪怕兄弟俱在,亦守着父母不嫁人;近年又有许多为妻殉情或不再续娶的男子,想必风俗较旁处殊异。找个见多识广的女塾师来,好好教养。”
“陛下是……是说将女塾师送去宛县,教导大公主家的女孩儿?”
傅润轻笑,手持折扇敲了一下刘福的脑袋,“还不去办。你这两年吃了江西巡抚不少孝敬罢。”
刘福如闻霹雳,心里哎唷一声暗道不妙,吓得两腿钉在原地,结结巴巴正要辩解——
“陛下。”
身穿靛蓝色织金广袖长衫的高个男子单手撑膝横坐朱墙上,肩头落了数点馥郁芬芳的金桂。
傅润少怔,眸色渐渐明亮,掩去失落怅然,仰面佯怒道:
“滚下来。”
赵彗之自然不怕他,短而细密的睫毛在浅淡的阳光里镀了一层炫炽的光晕,令仰视的人心神为之恍惚。少年在熏甜的秋风中等了太久,声色暗哑:“暗卫就该坐在这里。为什么下来?”
“嗤,你算什么暗卫,快下来。”
“……陛下想看看禁宫哪棵桂树长得最茂盛么。”
这混账。亏他敢提!
傅润忽然笑了——他知道他待赵彗之与旁人不同,眉眼如融醉的春雪,并不直截回答,反问:
“在等孤?偷听多久了?好些日子不来,你当你是孤什么人,孤要忍你一再失约?”
赵彗之直直地与其对视,“半个时辰。见陛下在寝殿月梁上写的句子……不敢不来。”
傅润每天忙于批折子,庶务琐碎繁多,思忖片刻才想起自己前几日写了什么,低笑,把扇子扔给目瞪口呆的刘福,打量彼此距离,几步潇洒纵跳到墙上,伸手欲拉拽赵彗之起身。
[初出照屋梁。]
“你可知它出自哪一首赋?”傅润莫名腰软脸热,人没拽动,自己趔趄着扑进少年宽阔的怀中。
赵彗之嗅着傅润面颊上清甜的香气,心怦怦跳,勉强板着脸闷声道:
“嗯。汉初宋玉的赋。”
[耀乎若白日,初出照屋梁。]
这是一首……言情之赋。
市井小儿但凡念书识字,未晓情爱已熟记于心的千古文辞。
[耀乎若白日,初出照屋梁。其少进也,皎若明月舒其光。]
他以为傅润看穿了他,是以总是过分亲昵地碰他,而不很抵触他几次逾矩的靠近侵/犯。
傅润没有急于拉开距离,愣怔着端详少年俊朗光明的相貌。
那夜喝醉了,不慎用批折子的朱笔在梁上默写《神女赋》,以暗讽某“梁上君子”该来的时候不来、青天白日却很没规矩……文字游戏而已。
唔,看来赵彗之比他父兄老实,至少不装糊涂。
若不参与造反,将来当一辈子的皇后也没什么。
——是、是这样吗?
他心里真是这样想的……?
一辈子?和一个男人?生同衾、死同穴?
上月万鼎抽空递至案头的新改的帝陵构造图飘飘摇摇,最终落在傅润的眼睛上。
他在一股难以名状的冲动的怂恿下扯过一枝参差稀疏的桂叶,并轻率地用手背加以遮挡,当着跪了一地不敢抬头直视天颜的宫人的面,轻轻地亲了赵彗之一下。
就像母妃坐在榻边偷偷地抚平父皇紧皱的浓眉。
他从未被人喜欢,也从未喜欢人。
那么他为什么要这样呢。
时隔数年,傅润不合时宜地想起文宗有一年秋猎随手赏给他的野狼崽。
尖牙利齿,绿睛幽邃,弓着脊背,仿佛下一刻就会扑上来咬破他的手指、吸吮他的血液。
但他不讨厌。
因为他连朋友也没有。
他像极了生父,像极了古往今来的帝王:被宠妃吵醒后愤怒地抓她的手,误以为她图谋不轨。
傅润抿了抿微湿的唇,先发制人,凶巴巴地低喝道:“你做甚么!”
赵彗之眸光沉沉:“……”
--------------------
呼,写到这章可以说了,陛下是笨蛋,不喜欢人家还总是动手动脚(指指点点)
古代女子也有字,“女未字”“未字之女”等在家谱里很常见,意思就是某人有个女儿、年纪还很小,还不到长辈们给她起字的时候。
兰真、心婵、秀仪都是公主的字哦(我起得“小气”了点)。
第三十三章 游心
稀薄的朝晖穿破层层阴云稀稀落落地洒在朱墙金桂间。
傅润突然缓过神来,一噎,脸色很不好看。
但他是皇帝,皇帝就没有几个主动认错的。何况只是轻薄自己的“皇后”……咳、至多加上贼喊捉贼。
“发什么呆,傻了?”
“……嗯。”赵彗之很想顺着他。
桂叶不堪攀折,傅润手腕一松,绿枝颤颤地抖落金红色的木樨,又湿又凉,沿下颌滑入脖颈。
赵彗之托扶傅润的腰,见美人如白玉的耳垂红得几乎滴血,不禁动目掩饰漆黑的燥意。
他这几日设想了许多种情形,却从没有想过自己在心乱如麻的境地下该如何冷静自持。而那些“义正辞严”的回绝和规劝被一个温热的意外的吻轻而易举摄走了魂魄,甚至反过来烦扰他的立场。
赵彗之温声道:“臣想陛下未必如外界所言是……陛下从来心胸宽广,不屑动用阴谋诡计。”
他到底什么也没说。包括发现月梁上所写赋词时急匆匆浮现的“两情相悦”的念头。
他不能对怀里的青年动心,绝不能。
傅润是男子,是救过他性命、开阔他眼界、照亮他人生的……年长失忆的友人,是性情古怪的……可爱的人。
少年掌心滚烫,蓦然高热的体温隔着单薄的衣衫传至肌肤,再触电般一路抵达傅润紧绷的脊椎。
傅润一个激灵,揩拭脸颊和脖颈上沾了雨水的金桂,推开赵彗之往后退三步,“谁说的?”
赵彗之也站起来,心甘情愿半俯身将就傅润略垂的眼眸,“陛下说的。”
混账。
把“偷听”说得这样合情理。
傅润不自在地笑了笑,觉得胸口又涩又胀,像被什么挖空了一块,只有看着赵彗之才能松快些——可是看久了心跳如擂鼓,头晕脑胀,身在云端不知时节与明暗。
咫尺方圆。
四目相对。
太近了。
他怀疑赵彗之对自己下了难解的蛊毒,或许就藏在木樨花的冷雨里。
荒诞的猜测随着逐渐升高的体温在傅润多疑的心底落定。
他茫然地看着自己蹙眉耍赖,以期蒙混过关:
“一派胡言。”
赵彗之笑,低声问:“那么陛下为何替我想了一个出入禁宫的男子身份?”
傅润面上不显喜怒,内心波澜骤起。
这个么……他的确对老赵家“献忠心”送进来的小儿子分外优待了。
或许是新奇,或许是想看赵坼父子到底在盘算什么勾当,又或许只是……只是、只是——愧疚!
对。愧疚——他是皇帝,他为什么要愧疚?
“难道你喜欢被喊作‘娘娘’?孤和你一样是男子,既知道你不是女人,不会在这种事上为难你。不过你听了孤太多……秘密,孤不便放你出宫,”傅润心下百转千回,只顾敛容冷笑道:“除非你父亲杀进宫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