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七零卖大菜,人生赢家定是我 第233节
  大山妈哈哈一笑,倒是没怎么尴尬,都是十几二十年的老姐妹了,有什么不能说的,
  “你那儿媳还不干活呢?”
  章小女没好气的用钉耙狠狠的翻了翻地上的谷子,“不干!天天坐在树底下乘凉!不知道的还以为她是皇帝老婆呢!光吃不干!”
  “文轩也不说她?”
  “呦!那可是他的宝贝!怎么可能去说她!”提起儿子,章小女那是更来气。“我但凡对着他媳妇儿皱个眉头,他那儿就急眼了!谁还敢说呢!”
  梁生娣能懒到现在,林文轩的功劳绝对是最大的。他不仅不说他,还怕她晒太阳的时候闲着没事干,各种搜刮山里的野货,有时候是烤栗子,有时候是野柿子,野草莓,还有笋干等等,给她找来揣兜里当零嘴。
  玉兰都没这个待遇,全炫梁生娣嘴里了。
  章小女那真是提起来就来气。
  大山妈呵呵的笑着,还劝章小女想开点,起码他们夫妻和睦,家里也太平。
  说起太平,
  “诶,那你让文轩媳妇儿赶紧再生一个呗!这都两年过去了,仗都打完了,日子太平了!也有粮养孩子了啊!”
  章小女一想,还真是。
  那年的二宝,就像一阵风,在林家匆匆刮过,掀起了整个屋顶后,又消失的无影无踪。没人再提起,也没人敢提起。
  林文轩嘴上说着他俩还年轻还能再生,也没敢真的马上跟梁生娣再要一个。
  他们都知道二宝没了,归根究底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得有粮,有粮才能养活老婆孩子,有粮才能让一家人安稳的活下去。
  可是像前几年那样,飞机一天到晚的在天上飞来飞去,隔三差五的要带着家当往山里跑,别说喂饱全家了,十里八乡的,有多少大肚婆在逃命的时候,孩子没了,甚至自己也没了的。
  章小女偶尔会说玉兰算命好的。又偶尔会抱着玉兰拜菩萨,絮絮叨叨的和菩萨唠嗑,说您既然让她有命活下来了,那就再活长一点吧。那个小的没了,这个您可得好好给我们留着。
  现在太平了,那便宜儿媳瞧着脸上身上也长了不少肉了,起码瞧着是个正常人,而不是个骷髅骨架子,是……可以提一下了吧?
  章小女回头就在家里说起了这件事。
  林文轩摸着脑门想了半天,才缓缓点了点头。“我去和生娣说说。”
  不打仗了,他们种地的,闲时还能出去做个工,挣点钱,总能吃得饱。
  梁生娣甚至都没多想,直接点了头,“生啊,我说过要给你生儿子的。”她的语气很淡,说得生孩子像是拔萝卜,一拔就是一个。
  但这要孩子的事,也不是说要就能要的。
  前面两个孩子,怀的那么顺利,现在专心想再要一个的时候,那肚子又仿佛是专门跟你来作对的,整整一年,那田赋免征的时间都过去了,梁生娣的肚子一点动静都没有。
  俩年轻人倒是不急,急死了章小女,她又想拉着梁生娣去看老大夫了。
  梁生娣懒懒散散的瘫在竹椅上打了个哈欠,“姆妈,您就别浪费那钱了,不如给我买个鸡蛋补一补来的有效。”
  “吃吃吃!就知道吃!吃了蛋你就能下蛋了!”章小女没好气的骂道,然后不出意料的又被儿子斜眼瞪了。
  “生娣说的没错,您别没事就拉着她往那老大夫家跑,现在他家也不收钱,直接要米的,您去一次就得带一碗米,还真不如在家煮了吃呢!”
  按他说的,梁生娣之前都生了两个了,就不可能是不会生的,怀不上多半是前两年身体亏空的还没补回来,多吃点就好了。
  最重要的一点事,现在外面物价乱涨。
  都说打完仗就太平了,结果粮价都涨到一石米一万五了,打短工赚钱还不如那法币贬值速度快。尤其是他们小地方的人,前后对比下来亏一分都肉疼的要死。
  去打工人给的是法币,要花钱的时候对面又是绝对不肯收了,宁可收粮的,所以这钱就更不值钱了。
  还是别拿粮出去乱花了。
  【第429章第429章番外生如芥子尘,娣心藏须弥42】
  明明打完仗了,怎么这日子过得也没比打仗的时候好多少呢?
  也是章小女没读过书,没什么文化,不然她高低得知晓一个道理。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他们起码还有田能种地,那些没有地又没钱买粮的人,有多少能熬过这一个个的冬天?
  章小女最终还是没能拉梁生娣出去看看,但也没多煮上一碗饭,更别说给梁生娣买鸡蛋了。
  倒是推着玉兰总往她娘跟前凑,说是你去摸摸你姆妈肚子,说两句弟弟来,弟弟来。
  小玉兰从有记忆开始就总是听奶奶念叨可惜自己不是个男娃娃,家里还缺个传宗接代的儿子,她知道奶奶盼着姆妈再生个弟弟。
  她最听奶奶的话了,乖乖的每天都把手放在她姆妈肚子上说一句弟弟来,早中晚三遍,一天都不落下。
  就是她姆妈看她的眼神,小玉兰总觉得像是在看傻子。
  这样的盼,直到又翻过一个新年,春耕结束后才让章小女心想事成了。
  1947年,全面内战爆发的第二年,由于国军的长期不得人心,才打了一年内战,总兵力就一直在下降,有战死的,但也有很大一部分的逃兵。
  逃兵逃出来,身上什么都没有,就算想回家,也得有路费吧?回了老家,还不一定会有家人。很多逃兵到最后就变成了山匪。
  浙省多山,随便找个山头占了,没吃的了就下来打砸抢烧一通,破坏性一点都不比鬼子弱。
  于是梁生娣刚确定怀上了,大家又躲进了山里。
  也是没办法,先在自家把山头占了,总比人家烧完了村子还要在自己头顶上占山为王的好。林有粮苦口婆心的把一村子人又带上了山,这次是直接让把鸡鸭鹅狗猪都带全乎了。
  青壮年们又熟练的拉起了自卫队,枪都捐出去了,那就拿刀,大刀没几把,锄头钉耙总还是有的。
  章小女骂骂咧咧的坐在熟悉的山洞里,先帮玉兰把到时候要睡的地上铺好厚厚的稻草,然后是儿子儿媳的地铺,最后才是自己的。
  她时不时忧心的看一眼梁生娣的肚子,又时不时地看一眼山洞角落里自家的粮袋。
  年前刚做了一批年糕,也被她扛到了山上来,不仅要找地方泡着,还得抓紧时间吃完,不然到时候都得发霉。
  章小女都后悔了,早知道这垃圾世道打起仗来没完没了,今年就不打年糕了,这一上山,又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下去,地里刚下的秧子啊……
  林有粮也被烦的头大,大家刚算是吃了一年饱饭,正在兴头上,又夯不啷当的都拉上山,都吵着什么时候能下去,水田不打理到时候稻子都得被虫吃完!
  “你现在下去打理稻子,你就得被山匪吃了!”林有粮没好气的骂道。“三王村那边你们没听说啊!半村的人没了!还春耕呢!去年的粮都被抢没了!你们不想活了的就下去吧!”
  才当了几年的村长,他头上就长了不少的白头发。每天都得卯足了劲开嗓骂人,不然那帮老头老太就跟听不懂人话似的!
  章小女惜粮但也惜命,常和边上几个老姐妹叨叨,年轻人一个个的要么不干活,要么放开吃,自己要是死了,这个家八成得散。
  所以她宁可在山上哭新苗,也不敢真下去看水田。
  但总有那么几个不听话的,说什么那山匪总比鬼子强,好歹也是咱华夏自己人,真碰上了跪下来求一求总能保住一条命的。
  再说了,他们不是才在三王村抢完吗?总能安单些日子。
  于是不听劝,每天都偷摸着下山干活,日子一长,就觉得山下问题不大,晚上也不回来了,山洞哪有家里香?再过段时间,拖家带口的就又开始往回搬了。
  其他人有样学样,起码有小半人都跟着下了山。愁的林有粮也开始像他爹一样天天蹲在树底下吧嗒吧嗒抽着旱烟。
  倒是章小女,因为梁生娣怀着孩子,格外的小心翼翼,看看那几袋子粮食,想着总能撑过今年的,便咬咬牙,还是没下山。
  这也造成了,日后她常跟孙女叨叨自己这个老太婆还算有先见之明的原因之一了。
  从上山到夏收其实没几个月,她们在山上也就待了三个多月,梁生娣的肚子开始隆了起来,因为夏天山里能吃的东西多,这几个月吃的还算可以,脸色也有了些红晕。
  那天她正和玉兰排排坐,坐在大石头上看着林文轩抓鱼呢,山下就传来了喊杀声。
  林文轩刚抓起的一条鱼就被他手一松又溜回了溪里,他忙不迭的上岸穿鞋,然后拉着老婆孩子进山洞,把她俩交给章小女看着,自己则拿了锄头就出了洞。
  山顶的空地上这会儿已经聚集了不少汉子,林有粮站在大树底下,抬头看着顶上的儿子,喊了声,
  “富强!看清楚了没?”
  “看清楚了!”19岁的林富强瓮声瓮气的喊着,“爹!是山匪!骑着马拿着刀冲进来了,他们后面还跟着好多人……他们冲进田里去抢稻子了!”
  匪兵不可能永远一群汉子凑一块,即便是上了山也是想着安家落户娶妻生子的,时间一久,他们的山上也多是亲朋好友了。
  人多了就缺粮,在山上开荒哪有下来抢来的轻松快速,这不赶着夏收就下山来抢粮食了?
  “曹他娘的王八蛋!老子就知道会这样!所以这田宁可不种的!偏他们硬要下去!”林有粮大骂着往边上吐了口口水,然后沉着脸看向站在后面等他下令的青壮汉子们。
  “老六!你带一半人在山上守着,绝对不能放一个人进来!剩下一半跟我下山!”
  “大家下去先别去管田了,咱村下去种地的也就那么几家,他们要抢也抢不了太多。先去那几家把人救回来再说!”
  “不要跟那帮畜生硬碰硬!他们身上也可能有枪。”
  “我之前也是劝过他们的,现在再下去救人也算是仁至义尽了!能救救,不能救的……见势不对就赶紧回来,自己的命最要紧!”
  【第430章第430章番外生如芥子尘,娣心藏须弥43】
  梁生娣坐在山洞口听章小女骂了一天的娘,从菩萨你又去保佑谁去了,到那群天杀的下地狱的强盗,再到好言难劝的要死鬼们。
  小玉兰蹲在边上睁着大眼睛听得津津有味,时不时还小声开口学上两句,然后被梁生娣轻轻的拍了拍嘴巴。
  “别学你奶叨叨!”梁生娣瞥了她一眼,“你爹今天教你写的字你学会了吗?”
  林文轩是识字的,当然也仅限于识字。
  从去年开始,闲了就慢慢的在教玉兰认字。没有纸笔,就用树枝在泥地里划拉,或是沾了水的手指在桌板上描边。
  林文轩还想让梁生娣也跟着学,被梁生娣拒绝了。
  “我懒。”
  但她又莫名的坚持监督林玉兰学,每天都会把她从疯玩状态拉回来学字。
  这三个月,山洞壁上已经刻满了豆腐块一样的字。
  小玉兰知道姆妈和奶奶都不认字,还想糊弄一下,说自己都会了,指着右边的石壁就开始一个字一个字的念过去。
  清脆的童声给洞里那因为山下兵荒马乱而凝滞的气氛化开了个口子,章小女也不骂天了,满眼慈爱的看着她大乖孙女一个个的点着字读,
  “我家玉兰可真聪明啊~”
  边上几户人家也都凑上来你夸一句聪明,我夸一句伶俐的,夸得小玉兰都有点飘飘然了。
  只有梁生娣没有夸她,眯着眼看了半天,然后幽幽然的来了句,
  “我怎么记得你爹今天早上刻的字在左边呢?右边这块不是上个月的吗?”
  小玉兰:……奶奶救命!
  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