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七零卖大菜,人生赢家定是我 第171节
  梁生娣倒是不会真信林淑美的说的到时候还要回来住村里的话,但她依旧被小孙女的甜言蜜语逗开心了。
  尤其是周日那天,林淑美还拒绝了温暖的小轿车,说要坐她的船回学校。
  梁生娣斜睨着她哼了哼,这回倒是她不想载了。
  “昨天才下的雪,船篷上还都是雪呢!这么冷的天你让我出船,想冻死我啊?”
  “那不是想去吃河集边上那家的糯米糕吗?我妈开车的话,根本绕不进去。”
  那家店就在河集岸边,摇船过去靠边停朝店里喊就能买,要是开车……那就只能停在很遥远的外面,然后在一堆巷子里弯弯绕绕的跑来跑去才能走到。
  “奶,是昨天你说的,下雪天就应该吃热乎乎的糯米糕。”
  “啧!麻烦精!”梁生娣嫌弃的啧了一声,嘴角却怎么都压不下去,“等着!我先去把船上的雪扫干净,你去问你妈要块厚一点的毯子回来!”
  “好嘞!”
  【第323章第323章义县】
  林书超跟着他爹去义县那天,他们这儿难得下了场大雪。
  他歪歪扭扭的跟在林国庆身后,走出火车站,一脚踩进了雪里。
  “爹,咱去哪儿啊?”
  “小商品市场。”
  义县这两年发展的也是飞快。
  他们县的去年才新建立的轻纺市场成交额是7600万元,这已经让他们县的人骄傲的不得了了。而去年小商品市场的成交额已经有2.65亿了。
  林书超跟看西洋镜一样看着那琳琅满目的商品摊位,好奇的问他爹,
  “我们来这儿干嘛呀?电镀厂还能镀这种塑料玩具?”
  林国庆白了他一眼,说了句跟上,就大步往前走去了。
  他今天是还是来要债的,本来这活现在都是王科长在做了,只不过义县有几个客户,都是他最早时候的那批客户,关系也都处好了,所以还是他自己来。
  林国庆带着儿子走进了一家五金店里,
  “薛老板!新年快乐啊!”
  最里面柜台里坐着个戴眼镜的男人,正在看手上的一叠纸,有人进来的时候,抬了抬眼镜才看清,
  “哦呦,林厂啊!什么新年快乐!新年还要一个月呢!”
  边说边起身给他找凳子坐。
  “那不是咱哥俩过年的时候又凑不到一起去,所以才先给你拜个早年嘛!”
  老薛哼了哼,从柜子里掏出一捆用黑色塑料袋裹得严严实实的“砖头”推给林国庆,
  “呐!都给你准备好了,这里有10万。”
  “哎呀!不是说好的年前12万都结清的嘛!我还等着钱回去发年终奖呢!”
  “我也困难嘛!这边还有好几个客户没结清账呢!等他们结清了就有钱给你了。”老薛说着还从口袋里掏出一盒烟来递给林国庆一支,又递给林书超一支。
  “呦,这小伙子跟你长得挺像!”
  “我儿子!能不像嘛!”林国庆笑骂了一句,顺便把到林书超跟前那支烟给推了回去,“他不抽。”
  老薛没把烟收回去,笑着打量着林书超,
  “男子汉大丈夫哪有不抽烟的?你带着他以后是要接你的班?那哪能不抽烟啊!”
  “诶,以后到底怎么样还不知道呢?我们是村办企业,没有接班这个说法。”林国庆摆摆手,“他妈管的严,出来的时候就提着耳朵说过不准他学这个,来来来,我陪你抽!”
  ……
  林书超后来还问过林国庆,关于为什么还要上门要钱的事情,毕竟现在银行汇钱还是比较繁琐,但是起码比揣着钱上火车要安全得多。
  结果林国庆说他也没打算揣着钱上火车啊,那是傻子才干的事,他拿到钱肯定也先存进银行,大不了自己再汇回去。
  但他来了,才能有10万块,如果他不来,让这边直接打钱过去,那估计连8万都悬。
  林书超还是不明白这有啥区别,林国庆说日子久了他就懂了。
  林国庆这边拉着老薛还在盘算明年的生意,那边林书超蹲在那些纸箱子边上观察着店里琳琅满目的五金工具。
  有些,他瞧着,跟他自行车上的零件也差不多。
  对了,他有自行车了,在他哥两次征兵体检结束后,他爹把该给他的那一套也都给他买齐了,给他乐了好久,也观察了好久。
  林书超随口问了句,这链条多少钱啊?
  老薛和林国庆正聊得欢呢,闻言两人一起回头看过来,老薛随口报了个数。
  林国庆:“呦!这比我们那儿便宜多了。我朋友他们自行车厂进价就是你的两倍。”
  “那是!”老薛骄傲的咧咧嘴,“我们这儿都是源头你知道吧!那些什么厂什么厂买进的东西,说不定都是从我们这儿转了好几个手的!能不贵嘛!”
  这就是个插曲,两人被打断后重新回头去聊自己的生意了。
  倒是林书超在那儿蹲了好久。
  等林书超跟着他爹兜兜转转要了一圈钱,回到招待所的时候,他的心中一紧画下了一张蓝图。
  “爹,我想开个五金店,你看怎么?”
  林国庆:……
  “你先别骂我!我不是想一出是一出,这事儿也不是无中生有的那种。”林书超赶紧制止住他爹想骂他的那股劲,赶紧说道。
  “您看啊,刚才你也说了,薛老板这边的价格,比我们那儿便宜多得多!也不止他一家,您去要债的那几家里,有一半是卖五金的吧?那我要是在他们这里大批量的拿货应该能更便宜点吧?”
  “然后呢,您要是愿意,就帮我去跟叶叔叔他们说说,我这儿的零件质量要是和他们厂子进的货是一样好的,又能便宜点,那不就是双赢嘛!”
  林国庆也是没想到,这里还有他的事。
  “……那你要怎么从义县把货拉货去?别想用你妈那边的卡车,她们那儿也是天天要出车用的。”
  林书超噎了噎,他本来还真有这个打算,不过东边不行,不代表西边也不行。
  “那我就让三姐夫帮忙,他们车队总有要往这边开的车吧?回来路上再给我带上点不就行了?还能不空车。”
  自从三妮和四妮在轻纺市场支起了摊子,齐进舟也从钢铁厂辞职了。
  他借钱买了几辆二手卡车,招了几个驾驶员,拉起了一个车队。专门在市场门口等着里面的老板们来找他们送货,当然,他媳妇儿的货他亲自跑。
  反正东南边这几个省,他们车队都跑,天天跑,甚至没有空车的时候。根本不用担心会没有车子来义县。
  林国庆憋了半天憋出了一个,“那你得给钱,不能白嫖。”
  “那肯定啊!”林书超喊道,“三姐夫也得养人,我又不是什么癞子。”
  “所以爸,你同意了?”
  林国庆瞥了他一眼,没直接应下,“这事儿得回去跟你妈也商量商量。”
  开个店起来,对于他们家现在的家底不是什么难事了,但是这事儿也不是闹着玩的。
  其实这个想法不错,但老三这人总是想一出是一出,林国庆就怕帮他把关系都疏通好了,他开着开着又撂挑子不干了。
  亏钱是另一回事,主要还是丢人。
  【第324章第324章五金店】
  沈春花听到这个主意的时候,也觉得不是坏事。正好林国庆想要冷处理传国的事情,那老三要出去开店这件事,也是刚好。
  但她的想法跟林国庆是一样的。
  父母的人情到了一定时候本来就是用来给孩子铺路的,但前提是孩子认真的在这条路上走,而不是走着走着说他想换条路蹦跶了。
  为此,家里还认真的开了个家庭会议。
  “这不是好好的在厂里当小工吗?怎么突然要开店了?”梁生娣好奇的问道。
  林书超搂着他奶的胳膊撒着娇,“奶~你又不是不知道我那点工资,到现在也才50块钱。那厂我也算是摸了一遍了,反正厂长我肯定没本事当,最多以后当个供销员,或者大师傅。
  那这辈子也就到头了,没啥花头啊!”
  林国庆翻了个白眼,“就你那德行,能当上大师傅就不错了,你还想要什么花头?”
  “那就不兴我想上进嘛!”林书超为自己争取着机会,“我知道生意没那么好做,但我现在不也知道了去哪里买去哪里卖嘛?价格也有参考。
  开店的话,还能有上门的客户。只要我能静下心来,肯定能开起来。”
  “那也得你先能静下心来。”梁生娣咂吧了一下嘴,“开个店得多少钱啊?”
  沈春花:“租金、水电费、货架、还有他要卖的货的成本价。一个人的小店暂时就需要这些。”
  林国庆:“房租可以季付、甚至月付。店里东西堆的不多的话,小一万应该也能开起来了。”
  梁生娣:“也就是你俩能挣,老三一个月工资才五十,那点钱要是真想自己开个店得攒到什么时候?”
  “所以我没打算白给他开店。”沈春花说着看向林书超,“该帮你走的关系,我跟你爸肯定会帮你走。但这开店的钱,你要不要写个借条?算是问家里借的钱,等你赚了钱得还我们。”
  林书超眼睛瞪得像铜铃,瞳孔里满是不可置信,“那我……”
  “你姐他们可没问家里要钱做生意。”沈春花没等他说完就开口打断了,“我说过,给你大姐的东西,你们几个都会有。
  但目前我给她最大的也就是沪市那套房子,怎么你现在就想要?要来卖掉做生意?”
  沈春花眼睛眯了起来,当了几年老板的气势已经压不住的散了开来,
  “林书超,你要是真想现在就要房子我也是能给你的,但你要是赶卖房子做生意,你这辈子也不用喊我妈了。”
  林书超赶紧摇头,“我没有,我真没这个想法!”
  他就是想着大姐也好,二哥也好,在他这个年纪的时候都还拿着零花钱,在学校里万事不操心的过着美好生活,怎么到他这里就要背上债务了?
  “没有就好。”沈春花哼了一声,“那你这店还要不要开?要开就要签借条。要是赚钱了还着总是快的,要是没赚钱还亏了。”
  “那你只能再找个地方打工还债了。”
  沈春花和林国庆其实一开始对林书超的要求就比其他三个孩子低很多,沈春花甚至觉得老三只要别像上辈子那样游来荡去的,能安稳的找个工作做着,娶媳妇儿结婚安安稳稳的过一辈子就很好了。
  需要钱的地方,她和林国庆都会给他安排好。
  但架不住人自己有志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