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七零卖大菜,人生赢家定是我 第170节
  大沙发上就算挨紧了也没那么挤。
  “你才是我祖宗!”梁生娣愤愤说道。
  林淑美嬉皮笑脸的把一颗荸荠递到了她奶嘴边,“奶,你吃,这是我跟妈回来的路上看见有人在卖,就买了一袋回来,挺甜的,你尝尝?”
  梁生娣看着那荸荠,有点无语。“以前田里到处都是的时候,也没见你们有多喜欢吃,现在不种田了,倒是要花钱去买了。”
  林淑美把那荸荠塞到她手里,然后自己也挑了一颗,开始啃皮。
  “啊?是吗?咱家以前还种这个?”
  梁生娣没好气的瞥了她一眼,“你就真是个小姐命,要么太小了没人舍得你下田,大点就上学了,你爹妈也能赚到钱了,也就不种这个了。”
  种荸荠太苦了。
  它都是种在水稻田里面的,收获的时间是一年中气温最低的时候,有时候稻田里面都已经结冰了。但却要在这种时候挖开泥巴,从里面把荸荠一个个捡出来。
  梁生娣还记得自己小时候每次挖完荸荠,手上、脸上和脚上就会长冻疮。
  倒是年纪大了,林国庆总是给家里买齐了各种油膏,蛤蜊油、棒棒油、冻疮膏等等,每次上田回来,他都会不厌其烦的一直跟她们说擦油擦油的,以至于很久没长冻疮了。
  但采荸荠还是很辛苦,这么辛苦采出来的荸荠,谁舍得吃?
  梁生娣倒是舍得,但她那会儿更想吃肉,所以一般都是随便挑两颗尝尝鲜,剩下的都跟着清洗干净了拉到河集去卖。
  后来条件越来越好了,他们家也就不种荸荠了,再后来,反正连田都租出去了……
  梁生娣先把荸荠的皮啃掉,剩下一颗完整的白色果肉,再一整颗丢进嘴里,果肉瞬间充盈整个口腔。
  “是甜,不用自己干活就能吃到的东西就是甜一点。”
  梁生娣吃完一颗,都不用林淑美帮着拿第二颗就开始啃,祖孙两个坐在沙发上,一边扯淡一边消灭着盘子里的荸荠。
  “奶,你今天心情不太好啊?”林淑美觉得吃多了,那皮有点塞牙。
  梁生娣哼哼,“没吧。”
  “那你怎么晚饭都没什么胃口?就吃了一碗半,你以前都起码两碗起步的。”
  梁生娣:“……菜不好吃。”
  “我爹做的出家餐你都能吃完,今天桌上还有红烧肉呢!那汤拌饭不好吃?”
  梁生娣:……她后悔了,还有剩下的红烧肉和饭吗?
  “那肯定没了。”林淑美摊摊手,“刚才我看着三哥把最后锅里那点饭都倒到了红烧肉的盘子里,拌着吃完了。”
  “!那个饭桶!”梁生娣恨呀!
  “所以说,你心情不好可以干点别的,可别亏待了自己的肚子。”林淑美笑眯眯的看向她奶,“那么奶奶,你今天是为什么吃不下饭呢?”
  梁生娣:……哼!
  “后天还是你妈送你去上学嘛?”
  “啊?那不然呢?”林淑美歪歪脑袋,突然想到点什么,“奶,你要一起送我去吗?”
  “我去干什么?”梁生娣没好气的说着,“我刚没骗你,那车子里的汽油味真的很重,还不如坐船。”
  林淑美点点头,“那倒是,我也这么觉得。”
  梁生娣大喜,“你也这么觉得?那要不还是我摇船带你去?”
  林淑美有点为难的看着她奶,“可是,奶,船上真的有点冷。”
  梁生娣刚刚兴奋起来的神情瞬间回落,“那你说个屁啊!”
  林淑美把手上的荸荠渣擦干净,往她奶胳膊处一搂,整个人贴了上去。
  “奶,你是因为不能送我了所以不高兴吗?”
  “你可真会给自己脸上贴金……”
  “那也得是我脸上能贴得住……”
  “厚脸皮!”
  “略略略!”
  ……
  林淑美在外面磨她老奶,这边沈春花探出一个脑袋来看看客厅,然后又缩了回去。
  “诶,年底去沪市的火车票,还有去江省的票,你都买了没?”
  “早买了,再不买就没了,怎么了?”
  “你给妈买了吗?”
  “那肯定啊!能忘了她?”林国庆笑着说,“倒是咱们呼啦啦全出去了,就留她一个人在家,她指不定得骂我们好几天。”
  沈春花舒了口气,“那就好。”
  别人看不出来,沈春花却能看出来,因为其他人没有重复过人生,而她老过。
  梁生娣就是老了,寂寞了。
  那种孩子们一个个出息了长大了,忙着自己小家了的那种感受,她切切实实的体会过。
  她老的时候还有林国庆一起陪着,而梁生娣,她的人生伴侣走太早了。
  她们再怎么照顾梁生娣,也很难减少她的那种孤独感。
  她上辈子年轻的时候偶尔也会看着梁生娣觉得疑惑,小老太太窝在藤椅上一窝就是一天,怎么给她坐到的?
  结果等到她到了那个年纪,发现也一样。
  【第322章第322章被淘汰了】
  沈春花想的没错,梁生娣是觉得有点寂寞了。
  孩子们一个个的都长大了,林国庆和沈春花越有出息就越忙,连带着林玉兰在种养殖集团里也是个不大不小的领导了,都忙的要命。
  马家那几个孩子,这两年也都一个个的疯狂搞事业,王勇之前为了还债,和一群兄弟跑出去当包工头去了,说是发展的不错,今年开年的时候就把大妮母子俩也接了出去。
  二妮和赵德刚凭着自己之前的关系,在外面搞起了化肥买卖。三妮四妮在县里做面料生意,生意不差,四妮男人周凯都辞了工作,去给她们管仓库了,齐进舟则帮着搞运输。还有没考上大学的七妮,也被拉去帮忙了。
  中秋那会儿回来就说过,等攒了钱可能要在县里甚至去市里买套房子住,以后争取能让孩子也在城里面读书。
  五妮在县里当老师,以后分房肯定也在县里。
  六妮,哦,六妮现在才是马家首富,跟着沈春花干的风生水起,按林玉兰的话来说,除了沈春花,现在已经没人能压得住她了。
  这么厉害的丫头,肯定也不会留在村子的过日子的。
  剩下的八妮九妮,瞅着成绩也不差,就算考不上大学,凭着她们姐姐们的厉害,也不可能让她们留在村里。
  再有自家这四个。
  林淑英去了沪市上大学后,本来还有寒暑假会回来,工作后就真的只有过年了,平时除非有事请假才能回来。
  林书赶去当兵了,说是两年义务兵,但按照林国庆的消息,那孩子在部队表现不错的,要是有机会被推荐去考军校的话,那以后很有可能就是一辈子的兵了。
  林淑美看样子也是一个要考上大学走远了的孩子,哪怕不走远,现在也是一个月回来一趟,家里就剩个林书超了。
  可林书超一个年轻男孩子,就算他自己再怎么摆烂,也得上班吧?以后还得娶老婆生孩子……
  人最可怕的就是习惯,以前她习惯摆烂,后来又习惯了干活。
  她还习惯身边热热闹闹的丫头小子一窝一窝。
  以前她干活还能带着点孩子们一起玩,现在她们都大了,不需要她带着了,又或者说,她带不动了。
  就像她的小船一样,遮不了多少风,避不了多少雨,直接被小车淘汰了。
  所有人都在往前冲,好像只有梁生娣一个人,孤零零的摇着小船,在河面上晃荡……
  你说春花和国庆那么厉害,以后会不会带着老三去城里住下?听说现在有点钱的都想往城里跑,她俩可不是有点钱。那为了以后孙子的读书成长,去城里才是最好的选择。
  会带上她吗?可是带上有什么用呢?她已经快68了,再过两年都能办70大寿了,这么个老太婆带去城里,除了吃喝拉撒,还能干嘛?
  带曾孙?不会有人敢把孩子给她带的。
  赚钱养家吗?以前她卖点鱼虾笋菇的钱,再买点菜回来还会得意洋洋的,但现在,她也不是傻子,那点钱沈春花她们是看不上了的。
  梁生娣这辈子上蹿下跳的没怕过什么,到老了却突然有点怕被丢下了。
  其实就算真的让她一个人在村里生活,她也是活得下去的,甚至活的也不会比现在差多少。
  弄点东西卖卖,换点钱来给自己买肉吃,屋子里现成的家具都摆着,她一个老太婆也不需要再花多少钱了。
  最多就是哪天真的动不了了,让周围人喊林国庆她们来给自己收尸呗。
  这可比她小时候见到过的老人活的好多了,那些才真是……
  没来由的,她有点想林文轩了。
  糟老头子怎么就死那么早呢?在的话,她俩还能做做伴。
  林文轩要是能说话,肯定也会来一句,你要是当年多干点活,我没那么累,说不定还真能多活两年。
  那梁生娣也能回上一句嘴,你要是能让我吃口好的,谁会不乐意干活……
  没有什么早知道晚知道的,一切都有因果,就这么发展到了现在。
  梁生娣坐在沙发上,荸荠也不吃了,有点恹恹的看向林淑美。
  “你以后打算去哪里上大学啊?也是沪市吗?沪市近点,还能和你姐在一起,你爹妈去看你们也方便一点……我应该还能灵活几年,到时候死皮赖脸的跟去看看你们,等哪天走不动了,就在村里等着你们有空回来看我。”
  林淑美咬着牙抹了把眼睛,又往她奶身上挤了挤,把梁生娣搂得紧紧的,语气里充满了哽咽,
  “我不考大学了。”
  “混话!咱家阴盛阳衰,现在就剩你这么一个希望了,你不考大学你对得起你妈这么多钱吗?”
  “……那我考近点,等大学毕业了就回来,就住村里。”
  “……那你费尽心思的去考这个大学有什么用?”
  “我们老师说了,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就像我爹妈,他们都没怎么读书,还不是那么厉害?那我这块大学生金子就算在山里也会亮瞎人眼的!”
  “哈哈哈……你就尽扯淡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