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茶庶女后宅苟命日常 第26节
第37章
诗会评选结果很快便公布出来,赵世子居首位,楚锦荷得第五名,楚钰芙紧贴在她后面混了个第六名,意外的是裴越竟也上了榜,还排在前三,楚钰芙暗想,怪不得爹说他是才俊,看来他不止会领兵打仗,学识也不错。
排名前八的作品被誊抄到册页上,供在场众人轮流赏评,而那盒作为彩头的湖笔被赵世子又转送至陆嘉安手上,也算肥水不流外人田。
诗会结束送客,楚钰芙才站在吴氏身后正式与裴越见了礼,男人从始至终低眉敛目,那双黑漆漆的眸子深邃幽暗,饶是最会察言观色的她,也未琢磨出对方半点心思。
倒是黄氏拉着楚钰芙的手,上上下下笑看许久,不住夸她是温婉知礼的好姑娘。楚钰芙见黄夫人笑容爽朗,觉得对方应该不是说的客套话,心绪微松。
次日上午,裴家那边的草帖送到了,楚老爷高兴地在午膳时喝了几杯竹叶青,嘱咐吴氏再拨两个丫头去竹玉院,帮忙绣红妆。
午后新丫鬟到了竹玉院,楚钰芙便把银索调进了屋里,让她侍弄针线,差新来的丫鬟去做洒扫烧水的活计。
另一头,吴氏招来楚锦荷,问她相看过后,更属意哪家公子。
楚锦荷斟酌片刻,道:“女儿觉得李宥年更好。”
说是相看,也不过是隔着屏风瞧瞧样貌,送客时听听谈吐,刘、李两家家世相差无几,但李宥年诗才更好,在诗会上得了第二名,楚锦荷对他印象更深些。
吴氏点点头表示知道了,亲自将女儿心意禀给了魏老太太。
平常人家说亲要聘媒人,官宦贵族亦如此,除却官媒,他们更愿意请族中亲长、同僚亲友做媒。
魏老太太有一远房姊妹姓任,是现任光禄寺卿的夫人,为人和善在京中人缘很好,与刘家李家都略有亲故,老太太想请她为楚大姑娘说亲,所以这事儿得先跟魏老太太说。
结果到了第二天一早,魏老太太还未派人去请任老夫人,她自己先来了。
自从陆嘉安从慈寿堂搬走,老太太觉得院里冷冷清清没人气,于是总叫楚钰芙来陪她,今儿一早,老太太又叫她来一起用早膳,顺便问问诗会上的事。
“昨日一见,你觉得如何?还满意?”
楚钰芙舀起一勺子酥酪,想想答道:“孙女觉得还不错,裴公子仪表堂堂,也颇有文采,非要说什么的话……就是看起来性子有些冷,不苟言笑的。”
老太太给她碗里夹了一片小黄瓜,笑着道:“他是武将,长年累月在军营里浸着,多少都会有些肃杀气,这倒不妨事。”
“昨儿你瞧着李家那位如何?”
“李公子生得端正,诗文得了第二,只在赵世子之下,其余的倒是没在意。”楚钰芙若有所思,“嫡姐瞧上他了?”
“是呢。”老太太道。
接着祖孙二人又闲话家常一会儿,便让人撤了桌。老太太拿帕子擦过手,正准备差人去找任老太太,却听丫鬟来通传任老夫人已经来了,这会儿都快到慈寿堂了!
楚钰芙来不及走,干脆带着蓝珠躲到了一旁的贝母屏风后。
任老太太比魏老太太小十岁,身子骨硬朗,走起路来风风火火,笑声极爽朗,刚跨过门槛,便笑道:“老姐姐啊!你家二丫头可许了人家?”
楚钰芙正和蓝珠在闭着嘴巴玩石头剪刀布,忽然听到她这样问,交换了个眼神,竖起耳朵听起来。
紧接着没等魏老太太回答,任老太太便连珠炮似的道:“昨儿下晌,李太傅家夫人忽然找我闲话,话里话外的打听你家芙丫头,托我来给她家二郎问问呢!”
二郎?那不就是嫡姐看上的李宥年!楚钰芙大惊,觉得事情好似有些不妙,屏住呼吸贴近屏风接着听。
祖母拨拨指尖念珠,笑道:“那真是不巧,芙丫头已经定了亲,只是还没冲外头说罢了。”
“是谁家?”任老太太好奇。
“是裴家的侄子。”
任老太太一脸可惜,抬盏抿了口茶,问起楚大姑娘的婚事。
魏老太太也正想提这个,干脆道:“昨儿诗会我也去远远瞧了一眼,觉着刘相家的公子不错,有意想给荷丫头说说。”
要是以前,任老太太或许还要犹豫片刻,但今日她想了想,便答应下来。今时不同往日,楚家如今搭上了明宣侯府,二姑娘又要和裴家结亲,想必如此一来,楚老爷升官也指日可待。楚大姑娘容貌不错,也有些才名,配刘长庚也是使得的。
谈完正事,两人寒暄片刻,约好等天再暖和些一起去寺庙上香,任老太太便风风火火走了。待她走远,楚钰芙绕出屏风,抬眼望向祖母。
“祖母……姐姐相上的不是李公子?您怎么提的却是刘公子。”
小姑娘咬着红唇一脸忐忑,眼角眉梢都带着尴尬,就差没把‘是不是怪我?’五个大字写在脸上了。
本有些气闷的老太太长叹一声,道:“李宥年先看上了你,我再提你嫡姐,这倒像是咱家姑娘没人要了似的,又像是咱家上赶着和李家结亲似的,没了二姑娘拿大姑娘顶上。”
说罢直起身,认认真真打量起眼前的二孙女。
以前提到楚家姑娘,众人第一时间想到的总是大姑娘,不知什么时候,二姑娘竟也长起来了,出落得亭亭玉立。
白净面庞随了万姨娘,柳叶似的淡眉下杏眼水汪汪,透着一股清澈温婉,就像春日里的海棠花,娇嫩明媚,是与荷丫头完全不同的美,不骄不躁,自有风情。
通医术有孝心,明事理且还待人和善,也难怪李宥年相上她。
老太太拉起她的手,轻拍:“好了,这事儿不怪你。是你嫡姐自个儿没这个福分,安心吧,到时候我找个由头,跟荷丫头说李家不合适便罢了。”
说完她抬眼扫过屋里的小丫鬟,沉声道:“今日任老太太来的事,都不许说出去半个字。”
丫鬟们齐声应是。
莫名其妙出了李宥年一事,楚钰芙觉得好晦气,蓝珠却高兴得不得了,离开慈寿堂的脚步都分外轻快:“李公子还挺有眼光!从那么多人中,一眼就能识得姑娘这颗明珠!”
姑娘是全天下最好的姑娘,出了楚家的门,在外面打着灯笼都找不到!自家姑娘人美心善有本事,合该被所有人欣赏!
楚钰芙苦着脸,道:“哎,你还高兴呢,等着吧,到时候嫡姐知道了,不知道要怎么发脾气呢!”
蓝珠挠挠头:“老夫人不是都交代了,不让说……”
“就嫡姐那个性子,是能轻易被打发的?你且瞧着吧!”
楚钰芙心里算计着要不了两天,楚锦荷就会知道这件事,但没想到还不到一天,当日夜里对方便全晓得了。
傍晚时分,天空泛起一层黑云,闪电像毒蛇吐信子似的划破夜幕,风声大作,片刻后就噼噼啪啪下起雨来,一下就是两个时辰。
安静的夜里雨声大的吵耳朵,楚钰芙无心看书,便早早熄灯上床歇息了,迷迷糊糊似睡非睡的时候,忽然被一阵拍打院门声惊醒,不多时银索便推门进来了。
“姑娘!荷风院那边找您过去瞧瞧,说是大姑娘身子不适!”
听到声音的蓝珠披着衣裳,从耳房里走出来,瞧瞧外头的大雨,惊道:“现在?大姑娘不舒服怎么不去请大夫!”
银索擦擦脖子上的水珠,回道:“我也这么问,荷风院的说雨太大,请大夫不方便,所以才请二姑娘去。”
蓝珠脸色骤暗,大夫不方便,二姑娘就方便了吗!
楚钰芙坐起身撩开帐子,无奈道:“那就去瞧瞧吧。”紧接着吩咐银索,“去把那件兔毛斗篷给我取出来。”
一月末的白天已没那么冷,她晚上又不喜出门,便着人把毛皮斗篷收了起来,但今日风雨这么大,一柄油纸伞估计抵不住,还得多穿点。
她简单把头发挽起,穿好衣裳,又特意嘱咐蓝珠多穿两件后,主仆二人匆匆出门。
雨柱从天而降,打在地上升起一片白蒙蒙水雾,地上到处是小水洼,纵使二人再小心,走了半盏茶的工夫,绣鞋还是湿了一大半,冰冷湿黏的袜子裹在脚上,难受极了。
“大姑娘什么时候病不好,偏偏这个时候病,病了就去找大夫,使唤您做什么!”蓝珠一张嘴便呵出口白气来。
楚钰芙双眼不离地面,口中答道:“傻丫头,她冬天风寒许久也不曾喊我去看,偏今夜大雨就非使唤我,你还想不明白?定是任老夫人那边的事叫她知道了,故意折腾我呢!”
“这么快!”蓝珠脱口而出。
“我也没想到。”脚在鞋子里快冻麻了,楚钰芙说完这句便不再开口,加快步伐往前走去。
原书中的陆嘉安和赵淳衡没有这么快订婚,纠纠缠缠一年半才修成正果,而嫡姐也就一同耗着,迟迟未嫁。再后来反贼入京烧杀抢掠,楚家元气大伤,再加上赵世子的刻意打压,从此家境败落,嫡姐不愿低嫁,年龄越拖越大,一时想不开便悬梁自尽了。
楚钰芙从来没想故意为难谁,只想处理好乱七八糟的麻烦事,关起门来过自己的小日子,这一次,可真不怪她。
【作者有话说】
明天还更!我不咕
第38章
荷风院里,丫鬟们大气不敢出一声,埋首蹲在地上收拾被砸碎的青瓷笔洗,满屋寂静唯闻雨打瓦檐声。
楚锦荷坐在床上,半张脸埋在床帐阴影中,一双凤目淬火,几欲烧起。
奇耻大辱!
真是奇耻大辱!
自打娘胎里出来,她就没受过这么大的羞辱。自己看中的男人,居然没看上自己,反而看上自己的庶妹!那个处处都不如自己的,原跟在自己身后奉承的庶妹!她也配爬到自己头上抢人?
陆嘉安便算了,好歹是陆家嫡女,再加上赵世子同自己接触得少,没缘分的事儿错过就错过了。但李宥年这处是凭什么?同在诗会初识,凭什么他偏偏就看上二丫头那蠢货!难不成二人私下还另有过接触?
该死!最近到底是走了什么霉运,为什么所有事情都不顺!什么人都在和自己作对!她伸手扯住软枕狠狠向地上掼去。
青弦小心翼翼捧上一盏茶,劝道:“到底出了什么事?叫姑娘动这么大火气。”
晚膳过后大姑娘被主母单独唤走,在云熙堂待了许久,出来后姑娘脸色便差极了,强忍着回到荷风院,一进屋就扫翻了书案。
楚锦荷没接茶水,呵斥丫鬟们:“几块碎瓷片子要捡多久?手脚快些!”然后抬起眼皮看青弦,“二丫头呢!怎么还没来?”
青弦回道:“已经让红萤去催了,姑娘再等等。”
“宽衣。”楚锦荷踢掉鞋子。
“是。”青弦急忙放下茶盏,为她换上寝衣,盖好被子。
楚钰芙踏着雨水到达荷风院,早有丫鬟在门口候着,见她来了便引着她往屋里走,路上楚钰芙问她大姑娘到底哪不舒服,丫鬟支支吾吾说不出来,只道二姑娘去了便知道了。
大姑娘屋里烛火通明,光影透到房内如水的纱帐上,又流向窗壁。楚钰芙跨进门,目光锁向床上隆起的人影,走过去问道:“姐姐怎么了,是哪儿不舒服?”
楚锦荷嗓音低沉:“也没什么大事,就是这几日有些失眠,吃了药也不见好,底下丫头们担心,又说你医术比外面的大夫好,适才想着麻烦你,辛苦你夜里走一趟了。”
嘴上说着辛苦、麻烦,语气可没半点抱歉呢,楚钰芙在心里嗤笑一声,面上依旧笑容温和:“哪里就比得上外面的大夫了?我给姐姐把把脉。”
一路走来她鞋袜全被雨水泡透,裙摆也湿淋淋,只想赶紧看病,速战速决。她到床沿,伸手按上楚锦荷的腕子开始诊脉。
趁她闭眼诊脉的时候,楚锦荷睁开眼,如同第一次见到楚钰芙一样,认真打量起她来,从发丝到衣角,看个遍。
犹记小时候的二妹妹像一团不起眼的影子,总是躲在角落里,偶尔才会被人注意。
长大些的二妹妹,则像一个学人精,自己穿什么样式的衣裳,她便学着穿,自己带什么首饰梳什么发型,她都要学,自己常笑她东施效颦,拿她当个乐子。
可不知什么时候,她竟变了,好像已经很久不学她了。
几息之后,楚钰芙收手睁眼:“我瞧着姐姐身子没什么问题,就是肝火有些旺,赶明儿叫下人们泡些清火的莲子茶就行了。”
“肝火旺?”楚锦荷哼笑一声,却未再往下说。
有些事是不可以摆在台面上当面质问的,发出*火来便输了,说出来显得善妒、小气,可不说出来却又像喉咙里卡了鱼刺,吐不出又咽不下,泛着丝丝缕缕的疼。
她侧耳听了听愈下愈急的雨声,道:“原来如此……既知道没什么事了,你便回去吧。”
就这样让自己回去了?楚钰芙有些惊讶,但什么也没说,站起来拢拢斗篷告辞:“那好,姐姐早些休息。”从踏进屋子再到出去,全程不到半炷香的时间。
走出荷风院,一阵冷风吹来,蓝珠举着伞打了个哆嗦:“姑娘,好冷,咱们跑两步吧。”反正该湿的地方都湿了,不如快点回去换干衣裳。
诗会评选结果很快便公布出来,赵世子居首位,楚锦荷得第五名,楚钰芙紧贴在她后面混了个第六名,意外的是裴越竟也上了榜,还排在前三,楚钰芙暗想,怪不得爹说他是才俊,看来他不止会领兵打仗,学识也不错。
排名前八的作品被誊抄到册页上,供在场众人轮流赏评,而那盒作为彩头的湖笔被赵世子又转送至陆嘉安手上,也算肥水不流外人田。
诗会结束送客,楚钰芙才站在吴氏身后正式与裴越见了礼,男人从始至终低眉敛目,那双黑漆漆的眸子深邃幽暗,饶是最会察言观色的她,也未琢磨出对方半点心思。
倒是黄氏拉着楚钰芙的手,上上下下笑看许久,不住夸她是温婉知礼的好姑娘。楚钰芙见黄夫人笑容爽朗,觉得对方应该不是说的客套话,心绪微松。
次日上午,裴家那边的草帖送到了,楚老爷高兴地在午膳时喝了几杯竹叶青,嘱咐吴氏再拨两个丫头去竹玉院,帮忙绣红妆。
午后新丫鬟到了竹玉院,楚钰芙便把银索调进了屋里,让她侍弄针线,差新来的丫鬟去做洒扫烧水的活计。
另一头,吴氏招来楚锦荷,问她相看过后,更属意哪家公子。
楚锦荷斟酌片刻,道:“女儿觉得李宥年更好。”
说是相看,也不过是隔着屏风瞧瞧样貌,送客时听听谈吐,刘、李两家家世相差无几,但李宥年诗才更好,在诗会上得了第二名,楚锦荷对他印象更深些。
吴氏点点头表示知道了,亲自将女儿心意禀给了魏老太太。
平常人家说亲要聘媒人,官宦贵族亦如此,除却官媒,他们更愿意请族中亲长、同僚亲友做媒。
魏老太太有一远房姊妹姓任,是现任光禄寺卿的夫人,为人和善在京中人缘很好,与刘家李家都略有亲故,老太太想请她为楚大姑娘说亲,所以这事儿得先跟魏老太太说。
结果到了第二天一早,魏老太太还未派人去请任老夫人,她自己先来了。
自从陆嘉安从慈寿堂搬走,老太太觉得院里冷冷清清没人气,于是总叫楚钰芙来陪她,今儿一早,老太太又叫她来一起用早膳,顺便问问诗会上的事。
“昨日一见,你觉得如何?还满意?”
楚钰芙舀起一勺子酥酪,想想答道:“孙女觉得还不错,裴公子仪表堂堂,也颇有文采,非要说什么的话……就是看起来性子有些冷,不苟言笑的。”
老太太给她碗里夹了一片小黄瓜,笑着道:“他是武将,长年累月在军营里浸着,多少都会有些肃杀气,这倒不妨事。”
“昨儿你瞧着李家那位如何?”
“李公子生得端正,诗文得了第二,只在赵世子之下,其余的倒是没在意。”楚钰芙若有所思,“嫡姐瞧上他了?”
“是呢。”老太太道。
接着祖孙二人又闲话家常一会儿,便让人撤了桌。老太太拿帕子擦过手,正准备差人去找任老太太,却听丫鬟来通传任老夫人已经来了,这会儿都快到慈寿堂了!
楚钰芙来不及走,干脆带着蓝珠躲到了一旁的贝母屏风后。
任老太太比魏老太太小十岁,身子骨硬朗,走起路来风风火火,笑声极爽朗,刚跨过门槛,便笑道:“老姐姐啊!你家二丫头可许了人家?”
楚钰芙正和蓝珠在闭着嘴巴玩石头剪刀布,忽然听到她这样问,交换了个眼神,竖起耳朵听起来。
紧接着没等魏老太太回答,任老太太便连珠炮似的道:“昨儿下晌,李太傅家夫人忽然找我闲话,话里话外的打听你家芙丫头,托我来给她家二郎问问呢!”
二郎?那不就是嫡姐看上的李宥年!楚钰芙大惊,觉得事情好似有些不妙,屏住呼吸贴近屏风接着听。
祖母拨拨指尖念珠,笑道:“那真是不巧,芙丫头已经定了亲,只是还没冲外头说罢了。”
“是谁家?”任老太太好奇。
“是裴家的侄子。”
任老太太一脸可惜,抬盏抿了口茶,问起楚大姑娘的婚事。
魏老太太也正想提这个,干脆道:“昨儿诗会我也去远远瞧了一眼,觉着刘相家的公子不错,有意想给荷丫头说说。”
要是以前,任老太太或许还要犹豫片刻,但今日她想了想,便答应下来。今时不同往日,楚家如今搭上了明宣侯府,二姑娘又要和裴家结亲,想必如此一来,楚老爷升官也指日可待。楚大姑娘容貌不错,也有些才名,配刘长庚也是使得的。
谈完正事,两人寒暄片刻,约好等天再暖和些一起去寺庙上香,任老太太便风风火火走了。待她走远,楚钰芙绕出屏风,抬眼望向祖母。
“祖母……姐姐相上的不是李公子?您怎么提的却是刘公子。”
小姑娘咬着红唇一脸忐忑,眼角眉梢都带着尴尬,就差没把‘是不是怪我?’五个大字写在脸上了。
本有些气闷的老太太长叹一声,道:“李宥年先看上了你,我再提你嫡姐,这倒像是咱家姑娘没人要了似的,又像是咱家上赶着和李家结亲似的,没了二姑娘拿大姑娘顶上。”
说罢直起身,认认真真打量起眼前的二孙女。
以前提到楚家姑娘,众人第一时间想到的总是大姑娘,不知什么时候,二姑娘竟也长起来了,出落得亭亭玉立。
白净面庞随了万姨娘,柳叶似的淡眉下杏眼水汪汪,透着一股清澈温婉,就像春日里的海棠花,娇嫩明媚,是与荷丫头完全不同的美,不骄不躁,自有风情。
通医术有孝心,明事理且还待人和善,也难怪李宥年相上她。
老太太拉起她的手,轻拍:“好了,这事儿不怪你。是你嫡姐自个儿没这个福分,安心吧,到时候我找个由头,跟荷丫头说李家不合适便罢了。”
说完她抬眼扫过屋里的小丫鬟,沉声道:“今日任老太太来的事,都不许说出去半个字。”
丫鬟们齐声应是。
莫名其妙出了李宥年一事,楚钰芙觉得好晦气,蓝珠却高兴得不得了,离开慈寿堂的脚步都分外轻快:“李公子还挺有眼光!从那么多人中,一眼就能识得姑娘这颗明珠!”
姑娘是全天下最好的姑娘,出了楚家的门,在外面打着灯笼都找不到!自家姑娘人美心善有本事,合该被所有人欣赏!
楚钰芙苦着脸,道:“哎,你还高兴呢,等着吧,到时候嫡姐知道了,不知道要怎么发脾气呢!”
蓝珠挠挠头:“老夫人不是都交代了,不让说……”
“就嫡姐那个性子,是能轻易被打发的?你且瞧着吧!”
楚钰芙心里算计着要不了两天,楚锦荷就会知道这件事,但没想到还不到一天,当日夜里对方便全晓得了。
傍晚时分,天空泛起一层黑云,闪电像毒蛇吐信子似的划破夜幕,风声大作,片刻后就噼噼啪啪下起雨来,一下就是两个时辰。
安静的夜里雨声大的吵耳朵,楚钰芙无心看书,便早早熄灯上床歇息了,迷迷糊糊似睡非睡的时候,忽然被一阵拍打院门声惊醒,不多时银索便推门进来了。
“姑娘!荷风院那边找您过去瞧瞧,说是大姑娘身子不适!”
听到声音的蓝珠披着衣裳,从耳房里走出来,瞧瞧外头的大雨,惊道:“现在?大姑娘不舒服怎么不去请大夫!”
银索擦擦脖子上的水珠,回道:“我也这么问,荷风院的说雨太大,请大夫不方便,所以才请二姑娘去。”
蓝珠脸色骤暗,大夫不方便,二姑娘就方便了吗!
楚钰芙坐起身撩开帐子,无奈道:“那就去瞧瞧吧。”紧接着吩咐银索,“去把那件兔毛斗篷给我取出来。”
一月末的白天已没那么冷,她晚上又不喜出门,便着人把毛皮斗篷收了起来,但今日风雨这么大,一柄油纸伞估计抵不住,还得多穿点。
她简单把头发挽起,穿好衣裳,又特意嘱咐蓝珠多穿两件后,主仆二人匆匆出门。
雨柱从天而降,打在地上升起一片白蒙蒙水雾,地上到处是小水洼,纵使二人再小心,走了半盏茶的工夫,绣鞋还是湿了一大半,冰冷湿黏的袜子裹在脚上,难受极了。
“大姑娘什么时候病不好,偏偏这个时候病,病了就去找大夫,使唤您做什么!”蓝珠一张嘴便呵出口白气来。
楚钰芙双眼不离地面,口中答道:“傻丫头,她冬天风寒许久也不曾喊我去看,偏今夜大雨就非使唤我,你还想不明白?定是任老夫人那边的事叫她知道了,故意折腾我呢!”
“这么快!”蓝珠脱口而出。
“我也没想到。”脚在鞋子里快冻麻了,楚钰芙说完这句便不再开口,加快步伐往前走去。
原书中的陆嘉安和赵淳衡没有这么快订婚,纠纠缠缠一年半才修成正果,而嫡姐也就一同耗着,迟迟未嫁。再后来反贼入京烧杀抢掠,楚家元气大伤,再加上赵世子的刻意打压,从此家境败落,嫡姐不愿低嫁,年龄越拖越大,一时想不开便悬梁自尽了。
楚钰芙从来没想故意为难谁,只想处理好乱七八糟的麻烦事,关起门来过自己的小日子,这一次,可真不怪她。
【作者有话说】
明天还更!我不咕
第38章
荷风院里,丫鬟们大气不敢出一声,埋首蹲在地上收拾被砸碎的青瓷笔洗,满屋寂静唯闻雨打瓦檐声。
楚锦荷坐在床上,半张脸埋在床帐阴影中,一双凤目淬火,几欲烧起。
奇耻大辱!
真是奇耻大辱!
自打娘胎里出来,她就没受过这么大的羞辱。自己看中的男人,居然没看上自己,反而看上自己的庶妹!那个处处都不如自己的,原跟在自己身后奉承的庶妹!她也配爬到自己头上抢人?
陆嘉安便算了,好歹是陆家嫡女,再加上赵世子同自己接触得少,没缘分的事儿错过就错过了。但李宥年这处是凭什么?同在诗会初识,凭什么他偏偏就看上二丫头那蠢货!难不成二人私下还另有过接触?
该死!最近到底是走了什么霉运,为什么所有事情都不顺!什么人都在和自己作对!她伸手扯住软枕狠狠向地上掼去。
青弦小心翼翼捧上一盏茶,劝道:“到底出了什么事?叫姑娘动这么大火气。”
晚膳过后大姑娘被主母单独唤走,在云熙堂待了许久,出来后姑娘脸色便差极了,强忍着回到荷风院,一进屋就扫翻了书案。
楚锦荷没接茶水,呵斥丫鬟们:“几块碎瓷片子要捡多久?手脚快些!”然后抬起眼皮看青弦,“二丫头呢!怎么还没来?”
青弦回道:“已经让红萤去催了,姑娘再等等。”
“宽衣。”楚锦荷踢掉鞋子。
“是。”青弦急忙放下茶盏,为她换上寝衣,盖好被子。
楚钰芙踏着雨水到达荷风院,早有丫鬟在门口候着,见她来了便引着她往屋里走,路上楚钰芙问她大姑娘到底哪不舒服,丫鬟支支吾吾说不出来,只道二姑娘去了便知道了。
大姑娘屋里烛火通明,光影透到房内如水的纱帐上,又流向窗壁。楚钰芙跨进门,目光锁向床上隆起的人影,走过去问道:“姐姐怎么了,是哪儿不舒服?”
楚锦荷嗓音低沉:“也没什么大事,就是这几日有些失眠,吃了药也不见好,底下丫头们担心,又说你医术比外面的大夫好,适才想着麻烦你,辛苦你夜里走一趟了。”
嘴上说着辛苦、麻烦,语气可没半点抱歉呢,楚钰芙在心里嗤笑一声,面上依旧笑容温和:“哪里就比得上外面的大夫了?我给姐姐把把脉。”
一路走来她鞋袜全被雨水泡透,裙摆也湿淋淋,只想赶紧看病,速战速决。她到床沿,伸手按上楚锦荷的腕子开始诊脉。
趁她闭眼诊脉的时候,楚锦荷睁开眼,如同第一次见到楚钰芙一样,认真打量起她来,从发丝到衣角,看个遍。
犹记小时候的二妹妹像一团不起眼的影子,总是躲在角落里,偶尔才会被人注意。
长大些的二妹妹,则像一个学人精,自己穿什么样式的衣裳,她便学着穿,自己带什么首饰梳什么发型,她都要学,自己常笑她东施效颦,拿她当个乐子。
可不知什么时候,她竟变了,好像已经很久不学她了。
几息之后,楚钰芙收手睁眼:“我瞧着姐姐身子没什么问题,就是肝火有些旺,赶明儿叫下人们泡些清火的莲子茶就行了。”
“肝火旺?”楚锦荷哼笑一声,却未再往下说。
有些事是不可以摆在台面上当面质问的,发出*火来便输了,说出来显得善妒、小气,可不说出来却又像喉咙里卡了鱼刺,吐不出又咽不下,泛着丝丝缕缕的疼。
她侧耳听了听愈下愈急的雨声,道:“原来如此……既知道没什么事了,你便回去吧。”
就这样让自己回去了?楚钰芙有些惊讶,但什么也没说,站起来拢拢斗篷告辞:“那好,姐姐早些休息。”从踏进屋子再到出去,全程不到半炷香的时间。
走出荷风院,一阵冷风吹来,蓝珠举着伞打了个哆嗦:“姑娘,好冷,咱们跑两步吧。”反正该湿的地方都湿了,不如快点回去换干衣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