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法医 第837节
  不管是骗保,还是内部作案,其实都隐含着一个很让人感兴趣的点,那就是预谋作案。
  时至今日,普通警察遇到的预谋作案是越来越少了,多的是激情作案,而这个案子眼见有复杂化的趋势,大家都可劲的猜测起来。
  王志豪拿着手机,本来是想避一下人的,见现场气氛都烘托到这里了,干脆就现场拨回队里,下令道:“老周,你带三个人去牧健牛场,给他们做一个详尽的笔录,有必要的话,就把人给带回来……”
  王志豪细细叮嘱了几句,全然没有避着人,底下的一票刑警听着竟是蛮带感的——原来别人家的大队长也是这样子的,那我就瞑目了——大约是这样的感觉。
  等他说完了,江远这边接过话头来,道:“现在来看,这个案子是有点东西的,既然如此,咱们就按顺序处理这个案子。第一个,先排查一下熟人作案的情况,王大队,这牛场工作的25人的人际关系的名单有吗?”
  “有一个,我再发一封邮件给您。”王志豪来见江远的时候就是做好心理建设的,现在就按对待副厅的标准来了。
  “传星。”江远也不用自己看邮件,再转头道:“你把这25个人给大家分配一下,咱们现在有差不多200多号人吧,一个组10个人,各组分析人际关系的名单,各组写一个报告交上来吧。恩……太忙的,晚上有工作的可以不参加,各自组队就行了。”
  就现在的警力分配,想组一个200多人的专案组容易,想组200多人的队伍就研究25个人的人际关系,那种就生一两个小孩的家庭,遇到灭门惨案都不太够得上。
  王志豪听着江远的命令也没吭声。
  江远这么安排,显然是不限于调查他给的名单了。10几个人研究牛场的一个人……王志豪这个大队长,手底下也就是十几号人。
  所以,看开一点的话,人家调查名单扩充,也是理所当然的,调查出他没有调查出来的情况,也是理所当然的。
  至于说看不开的地方——其实也由不得王志豪看不开。就像是之前说的,警察是师医公里面最社会化的成员,也就是最看得开的人群。
  这个世界上,经常看不开的是老师,他们也是师医公最脱离社会的人群,不用面对纷繁复杂的环境,身边环绕的又是健康阳光的学生群体,所以有资格看不惯看不开且愤世嫉俗。
  警察是见过死人,并且能真切的看到人是怎么死的,甚至能看到看不开的人是什么样的下场。
  见到的惨事越多,对于平时的一些小事情小矛盾就越能看得开,见到的幸事越多,对于平时的一些小事情小矛盾反而越看不开……
  礼堂里的刑警们挺积极的。
  一方面,就这么听课挺枯燥的,虽然大家是主动来接受培训的,但就像是网上花钱买课的人一样,买课容易自学难,现在有点事可以做,反而让人觉得轻松舒适。
  另一方面,来参加培训的警员都是偏机灵的,这会儿被江远分组安排了工作,自然有人想着要出彩。而任何一个组里,有这么一个人,胜负欲就起来了。
  纪律部队都鼓励胜负欲,任何比赛,哪怕没有任何意义,但只要是比赛,纪律部队的成员自然就会争强好胜起来,假如拉屎拉得快可以上小黑板,厕所的地板上将没有一颗烟头。
  礼堂里很快嗡嗡的吵了起来。
  25队人有多有少的,各有各的排查套路,江远也不管这些,自顾自的坐在台上看卷宗里的图片和视频。
  现在人的人际关系基本是藏不住的,除非是假身份,或者长居深山,否则,通话记录是永不删除的,微信记录亦如此,要是愿意稍微费点功夫,还能提取出微信的聊天记录,本人删除掉的,服务器端也还是存着的。
  至于开房记录什么的更是简单,随便一名警察在警务通上都能查得到,再要复杂一点的,就好像疫情期间的“时空重合”和“时空伴随者”,基本可以把一个人在一个时期的行为轨迹查的底掉,就看具体要查的多细致了。
  像是今次的调查,因为调查的人数过多,显然就会查的格外细致。
  很快,就有人开始将嫌疑人的名单递上来了。
  不用江远规定,王传星就已经将此前专案组用过的通知,发在了培训人员的大群里,这里面,就包括询问相关人员的规矩。
  这么多人组队,自然不能谁想打电话询问相关人员,就直接打电话过去,万一打草惊蛇就一切白费了。再者,电话询问最多只能问一些散碎事,关乎利益的,哪怕你表明身份,对方不说的还是不说,平白浪费了第一次讯问的机会。
  因此,在场各组民警将捋出来的嫌疑人名单交给王传星,王传星再转给王志豪,后者自然会组织在家的人员,前去调查。
  到晚饭时间,一个名单的十几名嫌疑人,就全被调查了一遍。
  “目前来看,名单里的,没有明显的作案迹象,其中包括两名刑满释放人员,都有比较牢靠的不在场证明。”王传星再将名单汇总给江远,并特意说到:“立元市局听说是您接手了案子,让技侦也介入了,也没有发现。”
  “这就有点意思了。”柳景辉这时候过来,道:“熟人作案才符合自然进入的状态,如果不是熟人作案的话,要么是内部人员配合外部人员作案,要么,就得是非常专业的窃贼了,价值几百上千万的艺术品,倒也值。”
  “但没法解释牛场里放张大千的问题。”王志豪这时候反过来道:“这么算的话,牛场主是不是有最大嫌疑?”
  第1207章 消息来源
  “我们已经给牛场主做了一次笔录了,要不要借笔录的名义,再讯问一次?”王志豪走的还是普通案件的模式。
  一般的案件,警察稍微严厉一点,审讯的时候诈两句,普通的嫌疑人很容易就交代了。
  像是牧健牛场的牛场主这种人,本身就是富二代出身,没遭过什么罪,跟社会人士接触的少,又是搞艺术的,属于是最容易被审讯的对象。
  柳景辉却是没等江远回答,第一时间拒绝道:“既然要把案件重视起来,那就按照重案的标准来做。即使是小案子,咱们也当训练来搞,如果不是的话,第一次审讯还是准备充分了再进行。”
  柳景辉这段话说的不算客气,但是讲逻辑的。
  这个案子要是个小案子,那就按照标准来做,权当训练,否则,自然是要按照严格的标准来进行,要不然就是拿江远的名气打滚了。
  王志豪听明白了,忙道:“肯定是要按照标准来的,我这边给队里也说了,全部都要按照标准走。”
  “可以。那就以第一次审讯为目标,先做调查。”柳景辉三言两语的就做了决定,再看向江远,道:“咱们确定个方向吗?”
  “我准备看看足迹和监控,其他的你来安排吧。”江远说的也很轻松。
  也确实是个小案子,用不着太复杂的流程。
  柳景辉点点头,也没有再跟江远玩谦让的游戏,只道:“这个案子如果不是碰巧的随机作案的话,应该还是动了点脑子的。这样……销赃查了吗?”
  “还没有。”王志豪摇头。
  “那就先查一下销赃渠道。虽然随机作案的概率很低,但不能排除案犯是个急用钱的。”柳景辉停顿了一下,再道:“案犯能认得出画作的价值,本身就值得注意。”
  王志豪配合的点头:“到了牛场这种地方,看到画,多数会当做假的,不可能看成是值钱的名画,特别是有两幅没有锁在柜子里的画,牛场主把它们挂在墙上,很多人都会当工艺品了。”
  王志豪的这个推理,后半程就不太严谨了。事实上,有了柜子里的画作打底,小偷顺手带走墙上挂着的画作,并不奇怪。
  柳景辉没有多说这方面的东西,求同存异道:“那么,就把排查销赃渠道作为第一个方向。”
  “好。”
  王志豪先是应了,再略有点犹豫,道:“如果是排查立元市内的销赃渠道的话,我们这边还可以……再大范围的话,可能力有未逮了。”
  他也没什么不好意思的,他就是立元市刑警支队的一名大队长而已,再上面的支队长乃至于副局,能覆盖的也就是立元市范围了,哪怕是局长,也不敢说对省里的情况都了如指掌。
  柳景辉应道:“这是我没有考虑完善,销赃渠道这一块,我跟省厅相关的同事说一下。”
  柳景辉就是省厅的人,这方面的情报确实是有的。
  王志豪遂表态道:“麻烦柳处了。”
  销赃对盗窃犯来说,是非常容易出错的一环,但不销赃,往往会让盗窃失去意义。
  历史上著名的“100号产品失窃案”,案犯于61年在代号615的造币厂盗窃了80公斤黄金,消息直达最高,成立的专案组自然也是顶格的。最终也没能侦破,可见盗窃案的侦破难度是真实存在的。而此案的最终侦破才是最有趣的地方,它是时隔20年,到了80年的时候,案犯带着一部分黄金去银行兑现的时候露馅的。
  同样的类比也适合前两天侦办的“阳光超市案”,那超市老板因为有自己的超市用于销赃,偷其他超市的东西就很难被发现。
  至于艺术品销赃,其实也有一些特别之处。一些有预谋的艺术品盗窃,尤其是艺术馆博物馆之类的地方的窃案,往往是先有买家再有盗窃的。
  也就是说,盗贼往往走的是定制化路线,属于是先接单后干活的雇佣行为。这种情况在欧洲极为盛行,一些老欧洲的贵族,是真的愿意花一大笔钱,买来被盗的艺术品,然后深藏在自己的“城堡”里几十上百年。
  不过,国内的艺术品市场,想要达到这个程度恐怕不容易。
  单单一副张大千的非精品画,似乎也勾不来这个级别的艺术品大盗。
  柳景辉摆摆手,继续道:“第二个,熟人作案这块,按照正常的流程查就是了。不过,就目前的调查进度来看,如果不是熟人作案,这个案子就有意思了。”
  王志豪听的眼皮子直跳。做刑警的,谁愿意自己的案子有意思!
  稍微对前途还有点期望值的,听柳景辉这种人说有意思,就跟听恐怖故事一样。
  柳景辉却是呵呵一笑:“其实我觉得不太像是随机作案和熟人作案,这个牧健牛场运营的也有些年了,牧场主购买艺术品也有10年以上的历史了。他自己家里放的也有画,案犯不去家里,却来牛场……另外,为什么是现在失窃?有哪些情况发生了变化?”
  王志豪仰头看着柳景辉。
  礼堂内的民警则是乱哄哄的开始回答。
  “一定是通过某个渠道获取了信息的?”
  “不一定是牛场的员工给的信息?牛场老板或者来往的商贩也有可能知道这个事。”
  “牛场老板监守自盗有必要吗?他这种画上不了保险的,监守自盗也赚不到什么钱。”
  “那说不定是卖画或者询价的过程中,被人给盯上了。”
  “卖画询价是你猜的。其实也不用卖画,他手里有这些画,不炫耀的吗?有没有什么群,或者论坛之类的地方,他炫来炫去的,让人注意到也是有可能的。”
  各种各样的猜测,不要钱的丢上来,让人一时之间,有点分析无能。
  柳景辉倒是认真听着,哪怕是对他来说,获取新思路也是有必要的。
  很快,柳景辉再次总结观点,道:“我觉得从信息入手很有必要,盗贼如何获取信息的,为什么是偷牛场而不是偷牛场主的家,从这一点上,也许就能将嫌疑人给分界出来……”
  柳景辉没有进一步的推理下去,转头看向江远,问道:“有新证据吗?”
  “我准备把牛场里的足迹先分析一遍,结合监控看看,可能要一天的时间吧。”江远给了个时限。
  柳景辉想了一下,道:“那正好,我这边分析一下消息来源的问题。”
  第1208章 昨日重现
  翌日。
  大礼堂里,来培训的民警都来的极早,一个个坐在位子上,大口叼着烟,大声聊着天,说着今次的案子或者之前的案子,熏的礼堂浓烟滚滚,像是着火了一样。
  黄强民进门的时候也是一脸懵,并抬头看向头顶的烟雾报警器。
  得有十几米高度的小圆盘,就被人给生生拔了线,再看看两边,靠窗的墙边放着伸缩式的人字梯,瞅着还有点眼熟。
  基层民警都是全能型的人才,且不抽烟会死。
  黄强民也只能默默的掏出烟来,寂寞的点给自己一支。
  礼堂内的气氛就更好了。
  一会儿,江远就带着王传星、牧志洋、卫师衎、温明和唐佳等人入内,浩浩荡荡,颇有气势。
  不用人来提醒,下面的民警们全都坐直了。
  “咱们继续说昨天那个案子哈。”江远也没有多说开场白,只是同样默默点起一根烟,身边的王传星等人类似。
  唐佳作为女警是不抽烟的,但在警队的环境下,也是无可奈何,转身拉上高玉燕,俩人一边一个,将两边的窗户都给打开。
  吞云吐雾间,柳景辉也穿着警服,拿着公文包到了礼堂,坐到了第一排,并将公文包里的文件缓缓平铺在了面前,像是个做完了功课的好学生的样子。
  江远现在也有经验了,看柳景辉这样的样子,就笑了一下,道:“柳处,你先讲?”
  “你先讲吧。”柳景辉打开了自己的本子,拿笔准备记录。巨龙要是有什么新发现的话,他也来得及随时进行调整。
  江远无所谓,稍微整理了一下自己的笔记本,翻过来,道:“我昨天看了涉案牛场内的足迹,拍的不是很全,总结下来,总计有33人的足迹,其中3个足迹比较陈旧了,所以,有可能是涉案人的足迹共30个,其中包括25名牛场人的。剩下五个,有可能是涉案人员的,有可能是牛场往来的供应商之类的,我跟王大队说了,让他找最近几天去过牛场的人员的足迹取一下,看看是排出几个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