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法医 第153节
其实,盗窃案的破获难度并不低。
首先一点,大部分的盗窃案,都是随机作案。
只此一条,其实就劝退了很多刑侦手段。
老刑警们在这方面反而有优势。是因为盗窃案的嫌疑人,往往都是一个圈子里的不良,地域性强,关系网密集,询问一番,很容易就能得到答案。
但如果不通过线人,不通过关系网的手段,破获盗窃案,说不定比破获抢劫案还要难。因为小贼们更熟悉摄像头的盲区,就算剩下的几个家伙比较笨,终究还是一点点的,努力的,认真的学习中。
而对江远来说,这个难度刚刚好。
他就想试一下自己对监控系统的理解。
此外,江远还有一招大杀器。
他已经认得出在宁台县里,经常进行盗窃的几个小贼的样子了。虽然以宁台县的监控质量,看清脸是比较困难的,但经过几个视频的熟悉之后,江远已能认出几人的步态。
步态识别,在目前的国内,已经是非常成熟的技术了。机场和高铁站,首期投入的监控ai,采用的就是步态识别的技术。理论上,一次能够识别数千人出来。
反而是认脸的模式,更加的人类化,需要建设专门的卡口去做识别。而且也只能一张一张的比较。
宁台县自然用不上这样的监控ai,事实上,就是机场和高铁站有安装类似的步态识别系统的,也不是用来抓小蟊贼的。
江远这种有智青年就没那么金贵了,在报案人声称的时间和地点范围内,江远很快找到了一个熟悉的步态。
再跟着追踪,就能发现,这位在距离江村小区三公里外的公交站,呆了很长时间。
他呆的地方是监控盲区,说明也是知道公交站的摄像头位置的。
对普通的图侦警察来说,这里就比较麻烦了。
如果想抓人,就得固定证据,最好是提前埋伏在公交站,或者放置摄像头来取证。
但是,现在的宁台县,人多贼少,小贼们一天一个公交站都跑不过来,两三名警察出动,累个半死,可能还得蹲守一两个月,才有可能蹲到证据,这个人力成本的付出太过于高昂了。
不是外国友人或者重要人物的手机,没有哪个图侦队会这样找的。
另外,手机丢失不一定是被人偷走的,这也是许多人丢了手机去报案,无法立案的原因。而江远找到的这个案子,之所以被立案,也是因为受害人的包有被割开。
这就确定了手机是被偷了,而非自己丢失。
江远接着寻找其他的摄像头。
江远现在已经确定此君在行窃,问题就转化为了:如何看到他行窃的画面。
很快,江远就找到了一个较远的摄像头。
不用说,影像增强技术搞起来。
在确定的时间点,拉几帧图像出来,一番lv5的影像增强怼上去,割包和偷手机的动作就全都有了。
“唔……这是6月17号中午13点32分。”江远记下了时间,记下了监控的号码,又用手机拍了张照,就继续看了起来。
事实证明,小贼工作起来,工作量还是很大的。
这位也不上进,还是旧式的割包偷的模式,只是将以前偷钱包,换成了现在偷手机。
而且依旧是两人配合的模式。
江远算着给他凑了差不多10年的刑期,再发给魏振国。
一会儿,魏振国的电话就过来了:“好家伙,你不是才回来?”
“就玩监控的时候发现的……”江远和魏振国小聊两句,放下了手机。
楼下,魏振国已经整理行装,准备出发抓人去了。
江远挂掉手机,再找案子的当口,铃声再次响起。
打眼一看,柳景辉。
江远叹口气,宁台县为什么至今还有小贼行窃,就是大家杀人太多了。
如果大家能少杀一点人,少一点命案,让警察腾出功夫来,这些小蟊贼,不是很快就抓干净了?
江远叹口气,接起电话:“柳处,有案子?”
“这边王国山的案子还没搞完呢。”柳景辉叹口气,道:“这家伙有点油啊,送进看守所以后,开始跟我们讨价还价了。”
“他铁定的死刑,讨价还价什么。”
“要求改善伙食什么的,总是可以的。”柳景辉的声音有点疲惫,道:“关键是审讯不太顺利,三号余军,那个煤矿工人,你还记得吧。”
“当然。”
“余军是咱们找到死亡最久的尸体,但应该不是王国山杀的第一个人,而且,杀余军的细节,王国山也不太愿意说,我准备去现场看看。”
“余军死亡的现场?”
“对,紫峰山煤矿。我准备带两条狗过去,看能不能找到啥。”
带狗,本身其实已经说明柳景辉的想法了,这是去找尸体去了。
江远不由想到上一次的谭勇案,就是一群狗在矿山的通风井里找到的尸体。
“沈队同意了?”此前,柳景辉要带狗去煤矿,支队长沈飞鸿是否定了的。
柳景辉无所谓的道:“没反对。我从别处调狗就行了。”
“那我明天过去?”
“算了,你呆着吧,没找到尸体前,你也做不了啥,也免得得罪沈飞鸿了。”柳景辉再说两句,就挂了电话。
第202章 上进
江远给宁台县的小蟊贼们,增加刑期的自由,也就持续了一天多点的时间。
到了第二天,影像办公室里的三位民警,见江远做的还是普普通通的盗窃案,眼神就不禁蠢蠢欲动起来。
江远再过去的时候,年龄最小的高建胜就道:“江法医,您要是有空的话,帮我们看个案子吧。”
“什么案子?”江远问。
“有两个外地流窜过来的飞车党,在汽车站跟前,抢夺了好几个女人的包。受害人报案过来,我们也找到了影像,就是一直处理不干净。”高建胜早就准备好了图片,说话间就拿了出来。
他说的不干净,就是噪点处理的不干净。
作为影像增强的基础,这是最简单的处理方式,也是宁台县的影像三杰,最常用的方式。
江远瞅了一眼,就见高建胜等人已是将犯罪嫌疑人的图像,从视频中截了出来。
只不过,因为技术原因,他们没办法得到清晰的人脸,或者别的能用于身份识别的特征。
“那我试试看。”江远见状就坐到了电脑前,直接操作起来。
“好嘞。”高建胜开心的应了一声,直接将自己的办公桌加电脑让给了江远,自己坐到了角落里,掏出手机来,安心的玩了起来。
这是高建胜和王钟很不同的地方。
两人都是lv1水平都不到的技术员,但王钟有很强的学习的动力,在江远做指纹的时候,王钟总是找机会到跟前看。
高建胜就不同了。
他只要能把今天的工作熬过去,他才不在乎是怎么熬过去的。
至于提升技能什么的,高建胜偶尔也会有这样的想法,但通常来说,在观看江远的操作一分钟以后,高建胜就会放弃。
到现在,他连一分钟都懒得看了。
这里面,固然有性格的不同,也跟两人的技术路线有关系。
王钟是做指纹的,这个岗位,固然是有一些高精尖的东西,但真的就只有一点点。剩下的,很多都是认真努力积累以及运气带来的。
图侦类的岗位就不一样了。除了最简单的套软件的方法之外,全都是高精尖的。各种拉格朗日傅里叶,技巧性强就不说了,还非常吃天赋。
高建胜本身的性格是一方面,图侦难起来也是真的难。
且不管是什么原因,现在的高建胜,已经明确了发展方向——宁台县第一鲁班七号。
“跑完了喊我吧。”江远说着站起身来,高建胜的主机轰的一声,开始暴躁起来。
给影像工作室的几位搞影像,有一点好处,他们的电脑配置不错,自己也会处理后期,能省江远不少的功夫。
法医办公室。
吴军无聊的逗着吊兰,见江远回来了,立即道:“怎么这么长时间,他们又拽着你搞什么?”
“有个飞车抢夺的案子,图像增强了一下。”江远简单回答。
“我看你是准备把刑科中队的活都打包了吧。”吴军瞥瞥他。
江远笑了:“我看好些国家的法医啥的,不都混着做吗?”
“做师父的说句不正确的话,你这样子,就有点过于上进了。”
江远叹口气:“要不然呢,做生意创业吗?”
江远想想银行卡里的余额,就觉得没意思。
再者,他对做生意其实也没什么兴趣。大部分江村人都是如此,房东当的久了,看着租客们满怀希望的来,满心疲惫的走,有时候也挺伤的。
最惨的生意人,是看着无比精明,实际上也无比精明的家伙,经过层层算计,步步为营,最后依旧亏的姥姥家都找不到。
吴军虽然没什么钱,倒是能够想象得到江村人的心情:“那有空的时间,休息休息不好吗?”
“我没空啊。”江远摊手:“我要有空,就给那个走路爱踢腿的再判七年了。”
吴军的思绪瞬间被拽走:“你别说,我年轻的时候,咱们局也有人做步态分析的。但他那个主要还是足迹的,最好是软地,嫌疑人跑掉以后,通过现场勘查,就能确定他走路的姿势特点什么的。有时候还直接追着足迹走……”
江远听着没吭声,他其实也懂一点这方面的技术,只是无用武之地了。
而今,别说是城市里了,乡镇乃至于乡村,主要的道路都是硬化路面了。一般人家的房间里,也都要铺瓷砖,铺木地板,院子也差不多。
可以说,依托软烂地面的脚印来追寻犯人的技术,已经随着基建的拓展,越来越难以发挥作用了。
江远跟吴军聊着天,再重新打开视频看起。
黄强民的电话见缝插针的打了过来:
“江远,你再跑一趟隆利县吧。”黄强民笑么么的道:“他们那边乡下,出了一个命案,现场全是血,找不到线索,差不多两天了,你去给看看吧。”
江远有点意外的“咦”了一声,重复道:“去隆利县?”
首先一点,大部分的盗窃案,都是随机作案。
只此一条,其实就劝退了很多刑侦手段。
老刑警们在这方面反而有优势。是因为盗窃案的嫌疑人,往往都是一个圈子里的不良,地域性强,关系网密集,询问一番,很容易就能得到答案。
但如果不通过线人,不通过关系网的手段,破获盗窃案,说不定比破获抢劫案还要难。因为小贼们更熟悉摄像头的盲区,就算剩下的几个家伙比较笨,终究还是一点点的,努力的,认真的学习中。
而对江远来说,这个难度刚刚好。
他就想试一下自己对监控系统的理解。
此外,江远还有一招大杀器。
他已经认得出在宁台县里,经常进行盗窃的几个小贼的样子了。虽然以宁台县的监控质量,看清脸是比较困难的,但经过几个视频的熟悉之后,江远已能认出几人的步态。
步态识别,在目前的国内,已经是非常成熟的技术了。机场和高铁站,首期投入的监控ai,采用的就是步态识别的技术。理论上,一次能够识别数千人出来。
反而是认脸的模式,更加的人类化,需要建设专门的卡口去做识别。而且也只能一张一张的比较。
宁台县自然用不上这样的监控ai,事实上,就是机场和高铁站有安装类似的步态识别系统的,也不是用来抓小蟊贼的。
江远这种有智青年就没那么金贵了,在报案人声称的时间和地点范围内,江远很快找到了一个熟悉的步态。
再跟着追踪,就能发现,这位在距离江村小区三公里外的公交站,呆了很长时间。
他呆的地方是监控盲区,说明也是知道公交站的摄像头位置的。
对普通的图侦警察来说,这里就比较麻烦了。
如果想抓人,就得固定证据,最好是提前埋伏在公交站,或者放置摄像头来取证。
但是,现在的宁台县,人多贼少,小贼们一天一个公交站都跑不过来,两三名警察出动,累个半死,可能还得蹲守一两个月,才有可能蹲到证据,这个人力成本的付出太过于高昂了。
不是外国友人或者重要人物的手机,没有哪个图侦队会这样找的。
另外,手机丢失不一定是被人偷走的,这也是许多人丢了手机去报案,无法立案的原因。而江远找到的这个案子,之所以被立案,也是因为受害人的包有被割开。
这就确定了手机是被偷了,而非自己丢失。
江远接着寻找其他的摄像头。
江远现在已经确定此君在行窃,问题就转化为了:如何看到他行窃的画面。
很快,江远就找到了一个较远的摄像头。
不用说,影像增强技术搞起来。
在确定的时间点,拉几帧图像出来,一番lv5的影像增强怼上去,割包和偷手机的动作就全都有了。
“唔……这是6月17号中午13点32分。”江远记下了时间,记下了监控的号码,又用手机拍了张照,就继续看了起来。
事实证明,小贼工作起来,工作量还是很大的。
这位也不上进,还是旧式的割包偷的模式,只是将以前偷钱包,换成了现在偷手机。
而且依旧是两人配合的模式。
江远算着给他凑了差不多10年的刑期,再发给魏振国。
一会儿,魏振国的电话就过来了:“好家伙,你不是才回来?”
“就玩监控的时候发现的……”江远和魏振国小聊两句,放下了手机。
楼下,魏振国已经整理行装,准备出发抓人去了。
江远挂掉手机,再找案子的当口,铃声再次响起。
打眼一看,柳景辉。
江远叹口气,宁台县为什么至今还有小贼行窃,就是大家杀人太多了。
如果大家能少杀一点人,少一点命案,让警察腾出功夫来,这些小蟊贼,不是很快就抓干净了?
江远叹口气,接起电话:“柳处,有案子?”
“这边王国山的案子还没搞完呢。”柳景辉叹口气,道:“这家伙有点油啊,送进看守所以后,开始跟我们讨价还价了。”
“他铁定的死刑,讨价还价什么。”
“要求改善伙食什么的,总是可以的。”柳景辉的声音有点疲惫,道:“关键是审讯不太顺利,三号余军,那个煤矿工人,你还记得吧。”
“当然。”
“余军是咱们找到死亡最久的尸体,但应该不是王国山杀的第一个人,而且,杀余军的细节,王国山也不太愿意说,我准备去现场看看。”
“余军死亡的现场?”
“对,紫峰山煤矿。我准备带两条狗过去,看能不能找到啥。”
带狗,本身其实已经说明柳景辉的想法了,这是去找尸体去了。
江远不由想到上一次的谭勇案,就是一群狗在矿山的通风井里找到的尸体。
“沈队同意了?”此前,柳景辉要带狗去煤矿,支队长沈飞鸿是否定了的。
柳景辉无所谓的道:“没反对。我从别处调狗就行了。”
“那我明天过去?”
“算了,你呆着吧,没找到尸体前,你也做不了啥,也免得得罪沈飞鸿了。”柳景辉再说两句,就挂了电话。
第202章 上进
江远给宁台县的小蟊贼们,增加刑期的自由,也就持续了一天多点的时间。
到了第二天,影像办公室里的三位民警,见江远做的还是普普通通的盗窃案,眼神就不禁蠢蠢欲动起来。
江远再过去的时候,年龄最小的高建胜就道:“江法医,您要是有空的话,帮我们看个案子吧。”
“什么案子?”江远问。
“有两个外地流窜过来的飞车党,在汽车站跟前,抢夺了好几个女人的包。受害人报案过来,我们也找到了影像,就是一直处理不干净。”高建胜早就准备好了图片,说话间就拿了出来。
他说的不干净,就是噪点处理的不干净。
作为影像增强的基础,这是最简单的处理方式,也是宁台县的影像三杰,最常用的方式。
江远瞅了一眼,就见高建胜等人已是将犯罪嫌疑人的图像,从视频中截了出来。
只不过,因为技术原因,他们没办法得到清晰的人脸,或者别的能用于身份识别的特征。
“那我试试看。”江远见状就坐到了电脑前,直接操作起来。
“好嘞。”高建胜开心的应了一声,直接将自己的办公桌加电脑让给了江远,自己坐到了角落里,掏出手机来,安心的玩了起来。
这是高建胜和王钟很不同的地方。
两人都是lv1水平都不到的技术员,但王钟有很强的学习的动力,在江远做指纹的时候,王钟总是找机会到跟前看。
高建胜就不同了。
他只要能把今天的工作熬过去,他才不在乎是怎么熬过去的。
至于提升技能什么的,高建胜偶尔也会有这样的想法,但通常来说,在观看江远的操作一分钟以后,高建胜就会放弃。
到现在,他连一分钟都懒得看了。
这里面,固然有性格的不同,也跟两人的技术路线有关系。
王钟是做指纹的,这个岗位,固然是有一些高精尖的东西,但真的就只有一点点。剩下的,很多都是认真努力积累以及运气带来的。
图侦类的岗位就不一样了。除了最简单的套软件的方法之外,全都是高精尖的。各种拉格朗日傅里叶,技巧性强就不说了,还非常吃天赋。
高建胜本身的性格是一方面,图侦难起来也是真的难。
且不管是什么原因,现在的高建胜,已经明确了发展方向——宁台县第一鲁班七号。
“跑完了喊我吧。”江远说着站起身来,高建胜的主机轰的一声,开始暴躁起来。
给影像工作室的几位搞影像,有一点好处,他们的电脑配置不错,自己也会处理后期,能省江远不少的功夫。
法医办公室。
吴军无聊的逗着吊兰,见江远回来了,立即道:“怎么这么长时间,他们又拽着你搞什么?”
“有个飞车抢夺的案子,图像增强了一下。”江远简单回答。
“我看你是准备把刑科中队的活都打包了吧。”吴军瞥瞥他。
江远笑了:“我看好些国家的法医啥的,不都混着做吗?”
“做师父的说句不正确的话,你这样子,就有点过于上进了。”
江远叹口气:“要不然呢,做生意创业吗?”
江远想想银行卡里的余额,就觉得没意思。
再者,他对做生意其实也没什么兴趣。大部分江村人都是如此,房东当的久了,看着租客们满怀希望的来,满心疲惫的走,有时候也挺伤的。
最惨的生意人,是看着无比精明,实际上也无比精明的家伙,经过层层算计,步步为营,最后依旧亏的姥姥家都找不到。
吴军虽然没什么钱,倒是能够想象得到江村人的心情:“那有空的时间,休息休息不好吗?”
“我没空啊。”江远摊手:“我要有空,就给那个走路爱踢腿的再判七年了。”
吴军的思绪瞬间被拽走:“你别说,我年轻的时候,咱们局也有人做步态分析的。但他那个主要还是足迹的,最好是软地,嫌疑人跑掉以后,通过现场勘查,就能确定他走路的姿势特点什么的。有时候还直接追着足迹走……”
江远听着没吭声,他其实也懂一点这方面的技术,只是无用武之地了。
而今,别说是城市里了,乡镇乃至于乡村,主要的道路都是硬化路面了。一般人家的房间里,也都要铺瓷砖,铺木地板,院子也差不多。
可以说,依托软烂地面的脚印来追寻犯人的技术,已经随着基建的拓展,越来越难以发挥作用了。
江远跟吴军聊着天,再重新打开视频看起。
黄强民的电话见缝插针的打了过来:
“江远,你再跑一趟隆利县吧。”黄强民笑么么的道:“他们那边乡下,出了一个命案,现场全是血,找不到线索,差不多两天了,你去给看看吧。”
江远有点意外的“咦”了一声,重复道:“去隆利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