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法医 第152节
县局的钱,部分来自于县府,部分来自于市局和省厅的拨款。
如设备改造,新技术革新之类的,主要就是市局和省厅出钱了。
江远想了想,道:“咱们现勘的装备,我觉得可以更新一批。另外,要是有条件的话,指纹方面的仪器设备,也可以买一些。”
“可以,我找领导提一下。”黄强民也不能直接做决定,只是记录了一下。
……
接下来几日,江远跟着王澜,将最后两具尸体的尸检做完,报告写完,就返回了宁台县。
宁台,依旧是那个岁月静好的小县城。
刚落的新雨,将县城的土地浇的通透。
老城区的街巷,还有铺着一两百年前的大青砖的,最是有生活的气息。当然,附近的居民,还舍得自己住房,而不将房子租给民宿的,原本也都是有生活资格的栖息者们。
江远自己开车,绕着旧街走了一圈,才顺着新修的城市大道,前往警局。
自从掌握了影像增强技术以后,江远时不时的,就会在县里开开慢车,时不时的还会停下来,就为了观察摄像头的盲点。
影像增强技术只给了江远处理图像的能力,追踪摄像头之类的,图侦队最基础的本事,江远其实是不具备的。
不过,也不难就是了。
很多图侦队的基础警员,也没有掌握太多的“核心技术”,无非就是看的多,见的多,熟练度高一点罢了。比如通过影像技术破案的周克华案,当年动用了过千警力,看了差不多300t的监控视频,总长度相当于83万部的电影。
影像专家就这样,一路看了15个月,才找到了线索。
一般人要是如此卖力的工作15个月,通常能通过考公,考一个没那么辛苦的岗位了。
刑侦的世界,其实就是那么一群没有想那么多,又想的特别多的人撑着的。说不定还被欠薪中。
江远也没有图侦的师父教自己。
不过,他是有基础的,而且懂行。
他现在做的,就是图侦们最最基础,又最最麻烦的工作,就是认本地的摄像头。
认下它们的位置,知道它们的朝向和范围,知道它们附近的环境……
就算系统后续给了技能,江远现在练出来的东西,也不会丢。
这就好像学了足迹,一天到晚的看鞋底花纹一样。
不是什么秘诀,也不是一天两天能出效果的东西,就是日积月累的看,抽空了就观察。
慢慢的,一个县城的影像系统就烂熟于心了。以后或许会更新,会改建,但核心内容是不会变的。
江远觉得,要是再给自己几个月的时间,然后更新一些重要地点和位置的摄像头,然后,清河市内,只要三两个月不出命案之类的大案,他能把宁台县的贼给抓绝种了。
不止是现行犯给抓光的那种,还可以把旧案里的拉一批抓了。
尤其是那些监狱里住几个月就出来的小贼,多确定一桩案子,就得多住一年半载的,要是确定三四起案子,一个从重处罚,五年七年就过去了。
当贼的,哪里有当一次的。
尤其是技术好的,心灵手巧的那种,都得是千锤百炼的练出来的,不踩爆两台缝纫机,上下身的发育都不平衡。
“李叔,忙着呢。”江远到了县局的停车场,打开车窗,就跟保安大叔打了声招呼。
“哎呦,江远回来了,又换车了?”李叔满脸笑容的走出了门岗。
江远直接下了车,给敬了支烟,又将刚拆包的中华递了过去。
“不用不用……”李叔推让着。
“好久不见了,补之前的。”江远笑着将中华塞到他上衣口袋里。
江村人以前没那么富的时候,男人们做的最多的工作,就是保安。包括江父江富镇,应该也短暂的做过一段时间保安,只是没有告诉江远罢了。
毕竟,哪怕只是第一次拆迁的时候,江村也称不上富裕,只是脱离了贫穷罢了。除了少数人兴奋的开销一波,大部分人还是谨慎的捏着拆迁款,然后去城里找份工作。
年轻的有力气的有志向的,大多奔去了大城市,剩下的中老年,尤其是像江父这种,家里还有孩子又没老婆的男人,就只能在县城左近找些工作。做保安是很顺畅的选择。
李叔也就是附近的村民,只是运气更差,没有轮到拆迁,或者只拆了一轮罢了。
他给江远也敬了一支烟,又一拍脑门:“都说忘了,上面前两天下的通知,说有一个c区的车位空出来了,让给你。”
c区是刑警队和县局中间的区域,正对着两栋楼的门,最是方便不过。而这片区域,最初都是给领导的小车用的。后来公车做了些小改革,许多领导宁可多走几步,也不停车到这边了。
于是,一些受照顾的老同志,挂牌下来的上级单位的领导的车位,就被安排在了c区。算是一项小小的隐形福利。
江远迟疑了一下,低声道:“说是给我用的吗?不太好吧。”
李叔忍不住看看江远的警衔,也小声道:“您用最合适了,真没啥不好的。”
“呃……好吧。是分了一个固定的位置给我吗?”
“空的几个都能选,你给你登记c16吧,那个位置最大,出入也最方便。”李叔一笑,就在门岗里备注了。
第201章 难度刚好
停车。
熄火。
推门下车,车门可以开到最大,也不至于碰到隔壁的车身。
江远觉得有点爽。
他的个子大,下车上车本来就不是很方便,狭窄的车位,更是让他感觉各种不方便。
不过,即使是在县城里,想要宽敞到能随意开车门的车位,也是极少的。除非去城外的某某古镇,否则,市里的车位紧张早在十年前就开始了。
新得的车位就不一样了,他的左边是花坛,且有一个锐角切过来,正好让c16的车位多出来了几十公分的空间。
江远仔细观察,整个c区的车位,有三分之一都是这样的边角车位,颇为方便。
即使某些机关干部的社会智商堪忧,但也不至于无意识的浪费如此多的面积——这么浪费的行为,自然只能是有意识的。
江远环顾四周,感觉花坛浪费的面积更多。另外,停车场的监控并不能做到全覆盖,就单位的属性来说……这些肯定也是行政人员的恐龙小脑想出来的。
从停车场到大队的办公楼,确实近了不少。
一路上,大家都对江远露出了亲切的笑容。
江远长的高高大大的,挂的警衔又是灰标,老远就能被人认出来。
江远也很喜欢这样的警局气氛,大家都和和气气的,像是回家过年时,碰到的野生亲戚似的,叫不叫得出名字且不说,笑容是真的很热烈。
“老实点!”伍军豪的声音,极具穿透力的导入了江远的耳中。
转头去看,就见伍军豪正推着一名犯罪嫌疑人,往审讯中心去,路上的动作略显的粗鲁了一些。
被拷住的犯罪嫌疑人却是个二皮脸,还笑嘻嘻的道:“您别生气啊,我就是说,真的只是碰了人一下,不至于,不至于……”
“别嬉皮笑脸的,血流了那么多,就碰一下子?”伍军豪的声音更大了,脸上的横肉也鼓了起来。
伍军豪正吼的尽心,转头就看到江远进来了。
“咦,江法医回来了?”伍军豪不由自主的放出个笑容来。
要是能做命案,他才懒得做这种治安小案子呢。
二皮脸的犯罪嫌疑人看着迅速变脸的伍军豪,低声道:“谁嬉皮笑脸……”
“想死吗?”伍军豪的脸,突然就出现在他的两眼之间了。
屁股那么大的脸,将嫌疑人吓的抖了起来。
江远回了伍军豪一句,打了声招呼,上了楼。
师父吴军早就准备好了宣德炉和红鸡蛋。
江远顺畅无比的进行了宁台法医传统仪式,等炉子凉一点了,用脚踢进办公桌下面,再剥着鸡蛋,问:“咱们县里的活多吗?”
“有点,不多。做了几个伤情鉴定,还有个车祸死亡的。”吴军说着,自己也取了个红鸡蛋吃。
“辛苦您了。”江远赶紧道。
县里的活计,原本是两个人做的,他出去清河市了,日常的工作就全得吴军顶上。虽然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但正因为不是第一次,所以才要格外感谢吴军。
“剩报告了,给你写吧。”吴军看江远态度端正,决定给他一点参与感。
江远于是打开电脑,哼哧哼哧的开始写报告。
报告略有点烦,但是想想牧志洋要写十倍于此的报告,心情就变的痛快许多了。
将县里遗留的工作大致处理一番,到了下午时间,江远就差不多闲了下来。
他也没有别的事做,干脆就去隔壁影像办公室,拷了些影像过来看。
现代刑侦三件宝,影像、手机、dna。
尤其是市面上的普通案件,很多时候,通过影像侦破,确实是比较简单。
江远也是趁这个时间,复习一下白天看过的各种摄像头位置。
看了一会单纯的影像,江远感觉就像是放默片似的,略略有点失去了兴趣。
干脆打开内网,找出了最近几周里,新发的案件看了起来。
对一所县局来说,一年到头,总会有不少案件是侦破不了的。
考虑到很多案件,在立案之前,就因为种种原因被卡出去了,真正侦破的案件比例确实不高。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立案了的案件,还是具有一定的侦破价值的。
江远脑筋一转,直接将案件范围,放到了江村小区周围。
反正,他现在没领导管着。
而刑警队办案,又何须向其他人说明那么多。
做就是了。
最近几周,江村小区周边的案件也有好几起,但案件的性质都很轻,基本就是盗窃,混合打架。
江村小区还是有点太城市边缘了,外地人到宁台县来,很多都会经过江村。偶尔犯个案子,实属平常。
江远选了一个割包窃手机的盗窃案,就看了起来。
如设备改造,新技术革新之类的,主要就是市局和省厅出钱了。
江远想了想,道:“咱们现勘的装备,我觉得可以更新一批。另外,要是有条件的话,指纹方面的仪器设备,也可以买一些。”
“可以,我找领导提一下。”黄强民也不能直接做决定,只是记录了一下。
……
接下来几日,江远跟着王澜,将最后两具尸体的尸检做完,报告写完,就返回了宁台县。
宁台,依旧是那个岁月静好的小县城。
刚落的新雨,将县城的土地浇的通透。
老城区的街巷,还有铺着一两百年前的大青砖的,最是有生活的气息。当然,附近的居民,还舍得自己住房,而不将房子租给民宿的,原本也都是有生活资格的栖息者们。
江远自己开车,绕着旧街走了一圈,才顺着新修的城市大道,前往警局。
自从掌握了影像增强技术以后,江远时不时的,就会在县里开开慢车,时不时的还会停下来,就为了观察摄像头的盲点。
影像增强技术只给了江远处理图像的能力,追踪摄像头之类的,图侦队最基础的本事,江远其实是不具备的。
不过,也不难就是了。
很多图侦队的基础警员,也没有掌握太多的“核心技术”,无非就是看的多,见的多,熟练度高一点罢了。比如通过影像技术破案的周克华案,当年动用了过千警力,看了差不多300t的监控视频,总长度相当于83万部的电影。
影像专家就这样,一路看了15个月,才找到了线索。
一般人要是如此卖力的工作15个月,通常能通过考公,考一个没那么辛苦的岗位了。
刑侦的世界,其实就是那么一群没有想那么多,又想的特别多的人撑着的。说不定还被欠薪中。
江远也没有图侦的师父教自己。
不过,他是有基础的,而且懂行。
他现在做的,就是图侦们最最基础,又最最麻烦的工作,就是认本地的摄像头。
认下它们的位置,知道它们的朝向和范围,知道它们附近的环境……
就算系统后续给了技能,江远现在练出来的东西,也不会丢。
这就好像学了足迹,一天到晚的看鞋底花纹一样。
不是什么秘诀,也不是一天两天能出效果的东西,就是日积月累的看,抽空了就观察。
慢慢的,一个县城的影像系统就烂熟于心了。以后或许会更新,会改建,但核心内容是不会变的。
江远觉得,要是再给自己几个月的时间,然后更新一些重要地点和位置的摄像头,然后,清河市内,只要三两个月不出命案之类的大案,他能把宁台县的贼给抓绝种了。
不止是现行犯给抓光的那种,还可以把旧案里的拉一批抓了。
尤其是那些监狱里住几个月就出来的小贼,多确定一桩案子,就得多住一年半载的,要是确定三四起案子,一个从重处罚,五年七年就过去了。
当贼的,哪里有当一次的。
尤其是技术好的,心灵手巧的那种,都得是千锤百炼的练出来的,不踩爆两台缝纫机,上下身的发育都不平衡。
“李叔,忙着呢。”江远到了县局的停车场,打开车窗,就跟保安大叔打了声招呼。
“哎呦,江远回来了,又换车了?”李叔满脸笑容的走出了门岗。
江远直接下了车,给敬了支烟,又将刚拆包的中华递了过去。
“不用不用……”李叔推让着。
“好久不见了,补之前的。”江远笑着将中华塞到他上衣口袋里。
江村人以前没那么富的时候,男人们做的最多的工作,就是保安。包括江父江富镇,应该也短暂的做过一段时间保安,只是没有告诉江远罢了。
毕竟,哪怕只是第一次拆迁的时候,江村也称不上富裕,只是脱离了贫穷罢了。除了少数人兴奋的开销一波,大部分人还是谨慎的捏着拆迁款,然后去城里找份工作。
年轻的有力气的有志向的,大多奔去了大城市,剩下的中老年,尤其是像江父这种,家里还有孩子又没老婆的男人,就只能在县城左近找些工作。做保安是很顺畅的选择。
李叔也就是附近的村民,只是运气更差,没有轮到拆迁,或者只拆了一轮罢了。
他给江远也敬了一支烟,又一拍脑门:“都说忘了,上面前两天下的通知,说有一个c区的车位空出来了,让给你。”
c区是刑警队和县局中间的区域,正对着两栋楼的门,最是方便不过。而这片区域,最初都是给领导的小车用的。后来公车做了些小改革,许多领导宁可多走几步,也不停车到这边了。
于是,一些受照顾的老同志,挂牌下来的上级单位的领导的车位,就被安排在了c区。算是一项小小的隐形福利。
江远迟疑了一下,低声道:“说是给我用的吗?不太好吧。”
李叔忍不住看看江远的警衔,也小声道:“您用最合适了,真没啥不好的。”
“呃……好吧。是分了一个固定的位置给我吗?”
“空的几个都能选,你给你登记c16吧,那个位置最大,出入也最方便。”李叔一笑,就在门岗里备注了。
第201章 难度刚好
停车。
熄火。
推门下车,车门可以开到最大,也不至于碰到隔壁的车身。
江远觉得有点爽。
他的个子大,下车上车本来就不是很方便,狭窄的车位,更是让他感觉各种不方便。
不过,即使是在县城里,想要宽敞到能随意开车门的车位,也是极少的。除非去城外的某某古镇,否则,市里的车位紧张早在十年前就开始了。
新得的车位就不一样了,他的左边是花坛,且有一个锐角切过来,正好让c16的车位多出来了几十公分的空间。
江远仔细观察,整个c区的车位,有三分之一都是这样的边角车位,颇为方便。
即使某些机关干部的社会智商堪忧,但也不至于无意识的浪费如此多的面积——这么浪费的行为,自然只能是有意识的。
江远环顾四周,感觉花坛浪费的面积更多。另外,停车场的监控并不能做到全覆盖,就单位的属性来说……这些肯定也是行政人员的恐龙小脑想出来的。
从停车场到大队的办公楼,确实近了不少。
一路上,大家都对江远露出了亲切的笑容。
江远长的高高大大的,挂的警衔又是灰标,老远就能被人认出来。
江远也很喜欢这样的警局气氛,大家都和和气气的,像是回家过年时,碰到的野生亲戚似的,叫不叫得出名字且不说,笑容是真的很热烈。
“老实点!”伍军豪的声音,极具穿透力的导入了江远的耳中。
转头去看,就见伍军豪正推着一名犯罪嫌疑人,往审讯中心去,路上的动作略显的粗鲁了一些。
被拷住的犯罪嫌疑人却是个二皮脸,还笑嘻嘻的道:“您别生气啊,我就是说,真的只是碰了人一下,不至于,不至于……”
“别嬉皮笑脸的,血流了那么多,就碰一下子?”伍军豪的声音更大了,脸上的横肉也鼓了起来。
伍军豪正吼的尽心,转头就看到江远进来了。
“咦,江法医回来了?”伍军豪不由自主的放出个笑容来。
要是能做命案,他才懒得做这种治安小案子呢。
二皮脸的犯罪嫌疑人看着迅速变脸的伍军豪,低声道:“谁嬉皮笑脸……”
“想死吗?”伍军豪的脸,突然就出现在他的两眼之间了。
屁股那么大的脸,将嫌疑人吓的抖了起来。
江远回了伍军豪一句,打了声招呼,上了楼。
师父吴军早就准备好了宣德炉和红鸡蛋。
江远顺畅无比的进行了宁台法医传统仪式,等炉子凉一点了,用脚踢进办公桌下面,再剥着鸡蛋,问:“咱们县里的活多吗?”
“有点,不多。做了几个伤情鉴定,还有个车祸死亡的。”吴军说着,自己也取了个红鸡蛋吃。
“辛苦您了。”江远赶紧道。
县里的活计,原本是两个人做的,他出去清河市了,日常的工作就全得吴军顶上。虽然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但正因为不是第一次,所以才要格外感谢吴军。
“剩报告了,给你写吧。”吴军看江远态度端正,决定给他一点参与感。
江远于是打开电脑,哼哧哼哧的开始写报告。
报告略有点烦,但是想想牧志洋要写十倍于此的报告,心情就变的痛快许多了。
将县里遗留的工作大致处理一番,到了下午时间,江远就差不多闲了下来。
他也没有别的事做,干脆就去隔壁影像办公室,拷了些影像过来看。
现代刑侦三件宝,影像、手机、dna。
尤其是市面上的普通案件,很多时候,通过影像侦破,确实是比较简单。
江远也是趁这个时间,复习一下白天看过的各种摄像头位置。
看了一会单纯的影像,江远感觉就像是放默片似的,略略有点失去了兴趣。
干脆打开内网,找出了最近几周里,新发的案件看了起来。
对一所县局来说,一年到头,总会有不少案件是侦破不了的。
考虑到很多案件,在立案之前,就因为种种原因被卡出去了,真正侦破的案件比例确实不高。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立案了的案件,还是具有一定的侦破价值的。
江远脑筋一转,直接将案件范围,放到了江村小区周围。
反正,他现在没领导管着。
而刑警队办案,又何须向其他人说明那么多。
做就是了。
最近几周,江村小区周边的案件也有好几起,但案件的性质都很轻,基本就是盗窃,混合打架。
江村小区还是有点太城市边缘了,外地人到宁台县来,很多都会经过江村。偶尔犯个案子,实属平常。
江远选了一个割包窃手机的盗窃案,就看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