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法医 第41节
  判断尸体的死亡时间,尤其是准确的死亡时间,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甚至可以说,是法医工作里,出错的可能性最大的一项。
  许多电视剧或电影中,瞅一眼就能给出以小时计的死亡时间的法医,要么强到天际,要么就只能用剧情来解释了。
  现实中的法医,面对12个小时内,最多24小时内的尸体,还能给出一个相对准确的死亡时间,比如4到8,或者6到12个小时,而死亡超过一天的尸体,再想准确的判断时间,是需要许多有利条件的。而判断错误,也不是什么新鲜事。
  一个极端的例子是1977年的美国堪萨斯大学的巴斯教授,他鉴定了一具头部中枪的尸体,因肌肉保存完好,且有健康的粉红色,巴斯断定尸体死亡时间在一年以内,但事实上,尸体属于威廉姆夏伊陆军上校,后者死于南北战争,尸体以密封的铅制棺材保存,所以是1864年的尸体,与巴斯教授推测的死亡时间相差113年。
  巴斯因此创建了著名的”尸体农场”,但是,这依旧不可能完全解决死亡时间的问题。
  许多法医都会在死亡时间上出错,偏偏死亡时间的判断,是非常影响侦查的进行的。
  江远给出一个2到5天的时间,在吴军看来,还是颇为中肯的。
  将吴军认证过的答案,记录在本子上,江远站直了身体,审视起来了解剖台上的尸体。
  正常的尸体解剖,江远也做过好几次了,基本每次都是开三腔。
  而三腔开完,通常来说,也就应该找到死因了。
  偶尔会听说有阴性的情况,也就是通俗意义上的找不到死因的尸体,再行排查四肢等位置,往往就会有答案。
  然而,江远今天面对的半具尸体,三腔一个都没留下。等于说,正常尸检要做的地方,这尸体都没给留。
  老实讲,吴军将刀递给江远,也是稍微有点无处下手的。
  在他看来,这种尸体的解剖,可供讲究的地方也不多了。
  “我从盆腔开始解。”江远将尸体摆正了以后,轻声说了一句。
  吴军“恩”了一声。
  正常的男性尸体盆腔内,装着的有膀胱、睾丸、前列腺以及输精管、尿道等。但是,今天的尸体,两腿中间已经是乱糟糟的一片,不仅有膨胀腐烂,而且很可能被河中的鱼类叼食过,或者被腹腔内的器官一并拽出了。总之,通常意义上的器官,没有留存住的。
  江远还是照着正常的流程,从耻骨后腹膜外软组织分离,再剪开腹膜,观察盆腔内的情况。
  并无所获。
  江远也不吭声,就接着按照局部解剖的流程,一路划拉下去。
  做法医解剖,有时候就像是解题。解题人是想要一个结果的,但解题的思路,并不是一开始就有的。
  这时候,你就只能将所有的条件罗列出来,再根据条件,进行思考。
  这也是法医与医生很大的不同之处。
  做医生的,往往是要在开刀之前,就做好计划的,没有说拉开腹腔,一边找一边思考的。
  但做法医的,却没有医生那么多的检查条件,法医往往采用的,都是最朴素最直接的方案——翻出来看。
  要看到了线索,才跟着线索,进一步的得出结论。
  江远和吴军互相配合的忙碌着,眼睛一眨不眨的盯着解剖台。
  他们期望的,是能看到一些特征,比如手术痕迹,例如做过膀胱手术,或者做过静脉曲张手术,这就能进一步的缩小范围。
  又或者,受害人留有运动损伤,例如脚踝的伤痕,也是很好的切入点。
  当然,最好是有个假肢,比如人工的脚,再带个编号,联系相关的公司,立即就能得到姓名年龄等信息。
  “这里的颜色,不对吧。”江远突然停下了刀,并将之放到了一边。
  吴军稍微有点老眼昏花,皱眉看了过去。
  “这里……淋巴结变黑了。”江远将尸体的皮肤翻开来,再拨开干扰判断的肌肉,使得大腿处的淋巴管暴露了出来。
  本应是白色或乳黄色的淋巴,此时翻出青黑色来。
  吴军凑近了去看,不禁点头:“确实是变黑了,取一点样品。”
  “好。”江远剪了一点到检材袋里,再翻开外面的皮肤,道:“应该不是癌症,没有明显的肿胀,也没有癌细胞的特征。”
  “恩,二十几岁的年轻人,癌症的风险是低一些。”吴军按压了两下淋巴的位置,皱着眉道:“确实不像是病灶……”
  江远道:“会不会是纹身了?”
  “纹身?”吴军的脑子转的慢了些,被江远提醒,不由点起头来:“纹身的时候戳穿了真皮层,有可能的……不过,外面没有纹身了。”
  “纹身洗掉了,但淋巴的颜色还在。”江远又将死者的皮肤拉了些过来,道:“仔细看,其实是能看出些痕迹的,被水泡的太厉害了。”
  吴军听的缓缓点头,对法医们来说,纹身本身就是个非常好的特征点。传说中的美国海军陆战队员人人纹身,为的不就是让法医好辨认尸体……
  不过,洗纹身这件事,吴军就不是很熟悉了,问:“现在可以洗的这么干净?”
  “激光洗纹身,有一定概率吧。”江远又指着尸体的腿面,道:“他这个纹身的面积不大,现在看,能看到一点点痕迹,洗的比较干净,也没什么瘢痕,应该是在医院洗的,这个说不定有记录。”
  “你这个思路不错。我给黄队打电话。在医院用激光洗纹身的,正好洗的是大腿处的纹身的,应该不多。”吴军说着就脱去了手套,稍微洗了洗,就开始打电话。
  电话拨通,只听吴军对着电话另一头喊:“……就在风市穴的位置,就是你手自然垂下来,指尖触到的大腿的位置,那块往腿面一点点,三个硬币那么大的纹身,初步估计。”
  第69章 寻人
  窗外的雨,还在哗啦啦的往下走,多队刑警,已经在摄像机的关注下,驱车前往各个医院。
  阴沉的天,瓢泼的雨,义无反顾的背影,令摄影师非常的满意,一边拍照,一边对守候在大厅的黄强民,道:“这组照片,回头起个漂亮的名字,宣传效果就拉满了。”
  黄强民听的扭了扭脖子,再看看摄影师的侧脸,缓缓道:“跟踪拍摄应该更好吧。”
  “恩?那个……其实拍的照片已经够用了……”摄影师听着窗外噼里啪啦的雨声,赶紧笑的好看一点。
  “去吧,就跟清河市的那组人,拍多一点照片回来,才好宣传。”黄强民递给他雨衣,目送他走出大门,进入到雨景之中。
  前线的消息,不断的传递回来,令人忧喜参半。
  好消息是,各家医院的激光祛纹身都是记录在案的,仔细找的话,大都能确定纹身的位置。坏消息是,至今还没有在哪家医院里,找到符合死者的记录。
  二中队的队长刘文凯,就在清河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办公室里搜索着资料。
  清河市是清河地区的行署所在地,宁台县人若是有什么比较大的毛病,都是优先到清河市来看病的。
  两地距离也不远,大几十公里的样子,有车的很快就能到,公共交通的路线也很多。同时,清河市也有台河穿过,属于台河的上游城市。
  当然,从宁台县到长阳市看病的人也不少,但长阳市的医院太多了,查起来也不好查,刘文凯的想法和黄强民一致,还是先在清河市和宁台本地的医院找一找,确实找不到了,再去长阳乃至于更上游城市想办法也不迟。
  刘文凯坐在电脑旁,看着那医生一路前溯病例,都找到前年了,还没找到,急的抓耳挠腮。
  “能不能搜个‘腿’,或者‘风市穴’之类的关键词?把之前做过的都找出来?”刘文凯帮忙出着主意。
  医生瞥他一眼,道:“你倒是帮我们做个这种软件呐。”
  “那你们软件也太落后了。”刘文凯吐槽一句,又道:“可别看漏了,您慢慢看。”
  “又不着急了?”
  “着急,怎么不着急,查到哪年了?”
  “马上就到大前年。过年前后,洗纹身的多。”
  刘文凯表情又凝重一些,法医判断的死者年纪是23-25岁,那往前算三年,就是20岁到22岁,而洗纹身的话,越往前的概率显然越低。他做了这么久的刑警,知道未成年人纹身是什么类型的。单独一个纹在大腿面的男性,且只有一个拳头大的纹身,根本不像是未成年人纹身的风格。
  “也许不是在我们医院里做的。现在洗纹身的地方很多的,有的美容院也给洗……”医生一边找,一边说着。
  刘文凯道:“法医判断,说洗的挺干净的。”
  “哦,那可能是在医院洗的。不过,也不一定是在我们医院啊。”
  “我们各家医院都在找,麻烦你多看看,实在找不到,那再说。”刘文凯压着脾气说好话。他当然知道有可能找不到的,事实上,死者是不是死在宁台县,都是说不准的。
  但对他们来说,赌是没得赌的,只能一家家的先排查。
  医生查的累了,一边找一边念叨起来:“其实,现在有的美容院,也洗的可以。主要是,洗的干不干净,跟纹身时候用的颜料有很大的关系,黑色和深蓝色,一般就能洗的比较干净,那些混加颜料的,就特不容易洗。还有个人体质的关系,我见过洗一次就洗的差不多的,也有洗十几次二十次,还是不行,最后坚持不下去的,还有疤痕体质的,纹身洗掉了,结果疤痕出来了……”
  医生说着说着,语速变缓,动作停了下来。
  刘文凯敏感的站了起来,就走过去看。
  “看看像不像。”医生将一份档案的头像给点开了。
  刘文凯并没有告诉他,尸体是只有半具的,此时也不吭声,只道:“先看纹身。”
  医生于是又找出了一张照片。
  果然,在大腿面靠右的位置,有一串英文字母,用的还是花体字,串成一团,黑乎乎的。
  单就位置来看,应该就是一个人。
  医生仔细看了一眼,读了出来:“i-believe。我相信?”
  “相信啥?”刘文凯问。
  “鬼知道相信啥,这算的话,大前年洗的纹身。”医生将档案倒腾了出来,再打印出来给刘文凯,道:“这个应该是找街边的纹身店随便纹的,质量不高。”
  他是经常看纹身的人,算是比较专业的意见了。
  刘文凯缓缓点头,接着拿出手机,道:“我打电话,多谢啊。”
  说着话,他的手机就拨了出去。
  “怎么样?”黄强民的电话也是接的飞快。
  “找到了,死者名叫周磊,24岁,有身份证号,我还没看,一会发给你……”刘文凯颇为振奋。
  对于这样一起案子来说,确定了受害人的身份,可以说是一次巨大的阶段性的胜利。
  大部分类似的案件,再顺着受害人的关系网捋过去,有很大的概率就破获。
  设计精巧的案件,终究是少数。就算是加害人设计了精巧的加害方式,能够板板正正的执行下来的凶手也是极少的。中间不出意外的更少。
  刘文凯的印象里,反而是那些经常进出警局的老流氓,老痞子,在面对警察的时候,勉强管理的好自己的情绪和表情。
  更多的凶手,是不懂得如何跟警察打交道的。
  这也是为何排查和问话,民警们经常要上门进行。
  打电话或者请对方过来,更容易让对方做好心理建设,增加审讯或询问的难度。
  “那行,我先走了,您注意保密,别给其他人说这件事。有人问,你就告诉我,好吧。”刘文凯叮嘱了两句,匆匆而去。
  另一边,整个刑警大队,都变的振奋起来,身在清河的几名干警更是聚拢起来,主动加班,主动为自己分配了任务,主动奔忙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