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秋棠瞥见映入眼帘的云纹白靴,知道不是李训,动作一滞,握着酒杯的手并未松开。
“安儿,”石凌云眉头微蹙,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威压,“陛下如今龙体康泰,一杯薄酒而已,岂会伤身?莫非……不愿同本宫饮酒?”
“皇祖母言重,”李自安依旧礼数周全,“只是太医令实在叮嘱。皇祖母若要尽兴,儿臣定会奉陪到底。”话音刚落,他手上暗暗使劲。
秋棠也执拗,不肯松手。两人僵持间,不知是谁失了力道,酒杯猛地一倾,酒液泼洒而出,尽数淋到李自安手背上,旋即溅落在光洁的地上,精致的酒盏也滚出老远。
秋棠见状吓得花容失色,扑通一声跪倒在地,连连叩首:“陛下、太后娘娘、太子殿下!奴婢该死,求主子们恕罪!赎罪,是奴婢失了分寸。”
石凌云柳眉倒竖,霍然起身:“堂堂大宫女,行事如此毛躁!不知情的还以为一个粗使宫女都能侍奉本宫左右了。”
秋棠连连磕头:“奴婢知错!奴婢该死!任凭娘娘责罚!”
李自安上前一步挡在她身前,躬身道:“是孙儿鲁莽,惊扰皇祖母雅兴,还请皇祖母息怒。”
石凌云并未看他,只盯着跪在地上的人影:“这点小事都办不好。如今本宫见着这酒就来气,还不快撤下去,把地上收拾干净。”
秋棠连声应好,慌忙爬起,捡起酒杯,又掏出帕子,手忙脚乱地擦拭地上的酒渍。抬眼望着李自安手上残存的液体,又奉上一叠干净的帕子。
见李自安摆手,她方才捧着酒壶战战兢兢地退了下去。
李自安回到席间,从袖中取出一方素雅的帕子,慢条斯理地擦拭手背,另外随口问道:“记得皇祖母身边侍奉的一直是叫夜菊的姑姑,今日怎么换人了。”
石凌云抬眸望向李自安,唇边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冷笑:“夜菊为本宫操劳多年,也该歇歇,换个人伺候了。”
闹剧只短暂地破坏了席间氛围,很快又恢复了虚假的温情脉脉,李自安垂眸喝茶,一副游离的状态。
“安儿,”李训适时开口,“你皇祖母正说你小时候的事儿呢,怎么不回话?”
“回禀父皇,”李自安抬起头,目光却落在自己手背上,眉头微蹙,“儿臣手上……不知为何,起了好些红疹。”
说罢,他坦然抬起手,露出那片明显的红痕,目光平静地迎上了石凌云审视的视线。
第111章 鸩酒
消息传回启明宫时, 易殊刚在院子中挖出一个密封完好的坛子,他轻拍坛身,抖落好些灰尘, 才分出片刻空闲望向神情激动的侍卫:“何事如此哗然?”
坛子里盛的是岁前他于院中美人竹叶上精心收集的雪水。竹叶轻薄, 承雪甚少,费了好些功夫才集满一坛,打算启封烹煮岁贡新茶。
侍卫终是年轻藏不住事,脸上兴奋一览无余, 他迫不及待地又重复了一遍:“太后欲鸩杀陛下, 事败被擒,人赃俱获!现下已押入北宫了。”
北宫凄凉荒僻, 贯是了无生机, 惟有野草做伴。
此番终是再无转圜的机会,易殊倒比意料之中淡定许多。
天下权谋, 万般算计,终不过过眼云烟。
他抬眸望了一眼当空烈日,刺得人眼睛都睁不开,又若无其事地取出素帕擦拭坛身,语气平静无波:“殿下如何?”
“殿下?”小侍卫一愣, 他所报消息分明丝毫未提及太子,于是道,“殿下自然安然无恙。”
也不怪他情绪激动, 在这宫中没有蠢人, 东宫失势, 下人不可能独善其中,如今也算是熬到头了。
易殊开启坛盖查看成色,眼神却不知飘到哪里, 后知后觉地松了一口气。
今日确是以命相搏的一局,亦是唯一的可乘之机。倘若失败,只怕是再无翻身的机会。
幸而由着和亲一事,林家与殿下之间的寒冰已有消融之迹,王家也终是暗中倾向东宫。恭亲王离京虽无足轻重,但李禛是石凌云的心腹,他的离开重创太后一方的气焰,再加上前些日子已经暗投诚的梁家。
天命……最终还是在我。
易殊不慌不忙地倾倒坛中雪水,色泽清亮,适合烹茶。小侍卫按捺不住地催促:“公子,您不去寻殿下么?这可是百年难遇的宫闱巨变。”
易殊将几块银碳添入炉中,火舌跳跃,映着他沉静的侧脸:“殿下此刻日理万机,我去只会凭添烦扰。”
……
风吹开墨迹,星辰铺满夜色。
李自安带着满身霜华踏入殿内,抬眼便看见那道熟悉的身影:“倾之?”
端坐案前,执卷而读的身影闻声抬首,眸光流转,脩然绽放温润笑意:“殿下。”
李自安几步向前,挨着他坐下,语带歉意:“抱歉,说好同你荡秋千。”
“原以为殿下会先说旁的事。”易殊浅笑着摇了摇头。
“我想倾之定然了然于心。且此间最要紧的,唯有你我二人。”他将头轻轻倚在易殊肩上。
殿下如今愈发亲近,以前说不出口的话,此刻也能开口了。易殊眸中带笑,伸手稳稳托住下滑的重量,温声道:“殿下今日想必很累吧。”
“嗯。”闷闷的声音在易殊耳畔响起。
奔波查证鸩酒的来源,梳理石凌云这些年的罪证,拔除其为了平衡各家势力提拔的奸佞……
但岂止是身累。
“弹劾她的奏章如雨后春笋,桩桩件件,都要仔细辨别真伪。”李自安的声音透着深深的疲惫。
易殊轻声应和。虽然他与石凌云积怨已深,但也明白殿下对她仍有割舍不下的养育之恩。
可以说她制衡世家宠信奸佞,可以说她残害忠良寒透人心,可以说她玩弄朝政视国器如儿戏,可以说她情感冷漠辜负李祐。然而,对于失去生母养于她膝下的李自安,她确实倾注所有。是她亲自教导他帝王心术;是她纵有严苛管教,亦对他呵护有加。她或许亏欠了江山社稷,亏欠了黎民百姓,但唯独对李自安,她未曾有负。
但易殊并不着急,殿下只是重情,尚能明辨是非。
李自安靠在易殊身上,只觉得从未有过的安心,他闭了闭眼睛,复又睁开:“倾之,一切都结束了。”
“好,”易殊应道,指尖轻轻抚过李自安垂落的几缕发丝,“余下的事情交给大理寺,殿下莫要孤身私下见她,好不好?”
易殊的语气只是商量,并不强硬。他并非担忧李自安过于手软,只是不愿殿下再直面那些徒增伤怀的过去。
“……好。”李自安沉默片刻,终是应下。
……
最终定刑是在四月初,今日是三月的最后一天。
李自安还是决定见她最后一面,当然,按照约定,并没有孤身前往。
她把持朝政期间的桩桩罪状,皆已认下,包括当年宁北侯府的火灾。
唯有一事,李自安需要亲自确定。
北宫冷寂,久无人居,人一踏进来,寒气便顺着脚脖子往上钻。
室内陈设简陋,几无可用之物,李自安刚踏入殿门眉头便皱了起来。
石凌云端坐案前,身旁的粗茶早已凉透。她抬眸望去,神色如常,像是早有预料:“安儿。”
李自安脚步微滞,有些犹豫地开口:“皇……祖母。”中间短暂的停顿只是因为不知道如何面对。
“过来坐下吧,”石凌云毕竟经历过大风大浪,比李自安要淡定得多,她抬眸瞥向李自安身后,微微眯了一下眼睛,“易家后人原来藏身宫里,难怪我遍寻城中没有找到。”她说到这里,语气倒是轻松了很多。
易殊从暗处走出来,拂了拂身上并不存在的灰尘,颔首行礼:“太后娘娘。”
她尚未被剥脱尊号,这一声娘娘仍受得起。
“成王败寇,本宫愿赌服输,你也坐下吧。””她虚点了一下李自安身旁的空位。
短短数日,她苍老许多,眉宇间却比掌权时更显平和。
“祖母身体可还安好?”李自安下意识寒暄,话说出口才觉不妥。
石凌云闻言扫了一眼周围冷清的环境,唇边掠过冷笑:“倒也住得习惯。如今我的处境如此,倒也不必再寒暄。趁本宫还能开口,有话便问吧。”
“既是我等叨扰娘娘清净,若娘娘有什么不解之处,不妨先问。”易殊率先开口,神色冷静。
在易殊说话前,石凌云并不觉得还有什么想知道的,但被问到了,倒也不再推辞,略一沉吟,开口问道:“你父皇何时察觉我在给他下毒?”
“也有好些年。若非如此,以皇祖母下药的剂量,父皇早已……”李自安回答道。
记得李训身旁的公公私下同他讲,药剂最甚的便是宫宴过后那几天。平时为了让太后一行人放松警惕,李训明知是毒,也会吃下二分之一的剂量。但宫宴过后药量大增,李训仅吃四分之一就已经元气大伤。只怕那一次,便是冲着命去的。
“安儿,”石凌云眉头微蹙,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威压,“陛下如今龙体康泰,一杯薄酒而已,岂会伤身?莫非……不愿同本宫饮酒?”
“皇祖母言重,”李自安依旧礼数周全,“只是太医令实在叮嘱。皇祖母若要尽兴,儿臣定会奉陪到底。”话音刚落,他手上暗暗使劲。
秋棠也执拗,不肯松手。两人僵持间,不知是谁失了力道,酒杯猛地一倾,酒液泼洒而出,尽数淋到李自安手背上,旋即溅落在光洁的地上,精致的酒盏也滚出老远。
秋棠见状吓得花容失色,扑通一声跪倒在地,连连叩首:“陛下、太后娘娘、太子殿下!奴婢该死,求主子们恕罪!赎罪,是奴婢失了分寸。”
石凌云柳眉倒竖,霍然起身:“堂堂大宫女,行事如此毛躁!不知情的还以为一个粗使宫女都能侍奉本宫左右了。”
秋棠连连磕头:“奴婢知错!奴婢该死!任凭娘娘责罚!”
李自安上前一步挡在她身前,躬身道:“是孙儿鲁莽,惊扰皇祖母雅兴,还请皇祖母息怒。”
石凌云并未看他,只盯着跪在地上的人影:“这点小事都办不好。如今本宫见着这酒就来气,还不快撤下去,把地上收拾干净。”
秋棠连声应好,慌忙爬起,捡起酒杯,又掏出帕子,手忙脚乱地擦拭地上的酒渍。抬眼望着李自安手上残存的液体,又奉上一叠干净的帕子。
见李自安摆手,她方才捧着酒壶战战兢兢地退了下去。
李自安回到席间,从袖中取出一方素雅的帕子,慢条斯理地擦拭手背,另外随口问道:“记得皇祖母身边侍奉的一直是叫夜菊的姑姑,今日怎么换人了。”
石凌云抬眸望向李自安,唇边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冷笑:“夜菊为本宫操劳多年,也该歇歇,换个人伺候了。”
闹剧只短暂地破坏了席间氛围,很快又恢复了虚假的温情脉脉,李自安垂眸喝茶,一副游离的状态。
“安儿,”李训适时开口,“你皇祖母正说你小时候的事儿呢,怎么不回话?”
“回禀父皇,”李自安抬起头,目光却落在自己手背上,眉头微蹙,“儿臣手上……不知为何,起了好些红疹。”
说罢,他坦然抬起手,露出那片明显的红痕,目光平静地迎上了石凌云审视的视线。
第111章 鸩酒
消息传回启明宫时, 易殊刚在院子中挖出一个密封完好的坛子,他轻拍坛身,抖落好些灰尘, 才分出片刻空闲望向神情激动的侍卫:“何事如此哗然?”
坛子里盛的是岁前他于院中美人竹叶上精心收集的雪水。竹叶轻薄, 承雪甚少,费了好些功夫才集满一坛,打算启封烹煮岁贡新茶。
侍卫终是年轻藏不住事,脸上兴奋一览无余, 他迫不及待地又重复了一遍:“太后欲鸩杀陛下, 事败被擒,人赃俱获!现下已押入北宫了。”
北宫凄凉荒僻, 贯是了无生机, 惟有野草做伴。
此番终是再无转圜的机会,易殊倒比意料之中淡定许多。
天下权谋, 万般算计,终不过过眼云烟。
他抬眸望了一眼当空烈日,刺得人眼睛都睁不开,又若无其事地取出素帕擦拭坛身,语气平静无波:“殿下如何?”
“殿下?”小侍卫一愣, 他所报消息分明丝毫未提及太子,于是道,“殿下自然安然无恙。”
也不怪他情绪激动, 在这宫中没有蠢人, 东宫失势, 下人不可能独善其中,如今也算是熬到头了。
易殊开启坛盖查看成色,眼神却不知飘到哪里, 后知后觉地松了一口气。
今日确是以命相搏的一局,亦是唯一的可乘之机。倘若失败,只怕是再无翻身的机会。
幸而由着和亲一事,林家与殿下之间的寒冰已有消融之迹,王家也终是暗中倾向东宫。恭亲王离京虽无足轻重,但李禛是石凌云的心腹,他的离开重创太后一方的气焰,再加上前些日子已经暗投诚的梁家。
天命……最终还是在我。
易殊不慌不忙地倾倒坛中雪水,色泽清亮,适合烹茶。小侍卫按捺不住地催促:“公子,您不去寻殿下么?这可是百年难遇的宫闱巨变。”
易殊将几块银碳添入炉中,火舌跳跃,映着他沉静的侧脸:“殿下此刻日理万机,我去只会凭添烦扰。”
……
风吹开墨迹,星辰铺满夜色。
李自安带着满身霜华踏入殿内,抬眼便看见那道熟悉的身影:“倾之?”
端坐案前,执卷而读的身影闻声抬首,眸光流转,脩然绽放温润笑意:“殿下。”
李自安几步向前,挨着他坐下,语带歉意:“抱歉,说好同你荡秋千。”
“原以为殿下会先说旁的事。”易殊浅笑着摇了摇头。
“我想倾之定然了然于心。且此间最要紧的,唯有你我二人。”他将头轻轻倚在易殊肩上。
殿下如今愈发亲近,以前说不出口的话,此刻也能开口了。易殊眸中带笑,伸手稳稳托住下滑的重量,温声道:“殿下今日想必很累吧。”
“嗯。”闷闷的声音在易殊耳畔响起。
奔波查证鸩酒的来源,梳理石凌云这些年的罪证,拔除其为了平衡各家势力提拔的奸佞……
但岂止是身累。
“弹劾她的奏章如雨后春笋,桩桩件件,都要仔细辨别真伪。”李自安的声音透着深深的疲惫。
易殊轻声应和。虽然他与石凌云积怨已深,但也明白殿下对她仍有割舍不下的养育之恩。
可以说她制衡世家宠信奸佞,可以说她残害忠良寒透人心,可以说她玩弄朝政视国器如儿戏,可以说她情感冷漠辜负李祐。然而,对于失去生母养于她膝下的李自安,她确实倾注所有。是她亲自教导他帝王心术;是她纵有严苛管教,亦对他呵护有加。她或许亏欠了江山社稷,亏欠了黎民百姓,但唯独对李自安,她未曾有负。
但易殊并不着急,殿下只是重情,尚能明辨是非。
李自安靠在易殊身上,只觉得从未有过的安心,他闭了闭眼睛,复又睁开:“倾之,一切都结束了。”
“好,”易殊应道,指尖轻轻抚过李自安垂落的几缕发丝,“余下的事情交给大理寺,殿下莫要孤身私下见她,好不好?”
易殊的语气只是商量,并不强硬。他并非担忧李自安过于手软,只是不愿殿下再直面那些徒增伤怀的过去。
“……好。”李自安沉默片刻,终是应下。
……
最终定刑是在四月初,今日是三月的最后一天。
李自安还是决定见她最后一面,当然,按照约定,并没有孤身前往。
她把持朝政期间的桩桩罪状,皆已认下,包括当年宁北侯府的火灾。
唯有一事,李自安需要亲自确定。
北宫冷寂,久无人居,人一踏进来,寒气便顺着脚脖子往上钻。
室内陈设简陋,几无可用之物,李自安刚踏入殿门眉头便皱了起来。
石凌云端坐案前,身旁的粗茶早已凉透。她抬眸望去,神色如常,像是早有预料:“安儿。”
李自安脚步微滞,有些犹豫地开口:“皇……祖母。”中间短暂的停顿只是因为不知道如何面对。
“过来坐下吧,”石凌云毕竟经历过大风大浪,比李自安要淡定得多,她抬眸瞥向李自安身后,微微眯了一下眼睛,“易家后人原来藏身宫里,难怪我遍寻城中没有找到。”她说到这里,语气倒是轻松了很多。
易殊从暗处走出来,拂了拂身上并不存在的灰尘,颔首行礼:“太后娘娘。”
她尚未被剥脱尊号,这一声娘娘仍受得起。
“成王败寇,本宫愿赌服输,你也坐下吧。””她虚点了一下李自安身旁的空位。
短短数日,她苍老许多,眉宇间却比掌权时更显平和。
“祖母身体可还安好?”李自安下意识寒暄,话说出口才觉不妥。
石凌云闻言扫了一眼周围冷清的环境,唇边掠过冷笑:“倒也住得习惯。如今我的处境如此,倒也不必再寒暄。趁本宫还能开口,有话便问吧。”
“既是我等叨扰娘娘清净,若娘娘有什么不解之处,不妨先问。”易殊率先开口,神色冷静。
在易殊说话前,石凌云并不觉得还有什么想知道的,但被问到了,倒也不再推辞,略一沉吟,开口问道:“你父皇何时察觉我在给他下毒?”
“也有好些年。若非如此,以皇祖母下药的剂量,父皇早已……”李自安回答道。
记得李训身旁的公公私下同他讲,药剂最甚的便是宫宴过后那几天。平时为了让太后一行人放松警惕,李训明知是毒,也会吃下二分之一的剂量。但宫宴过后药量大增,李训仅吃四分之一就已经元气大伤。只怕那一次,便是冲着命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