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阿周,你拳拳之心我收了,眼下张汤要晋御史大夫,你却根基尚浅,不必急忙为我谋求。”杜周有片刻怔忡,手紧紧握住,他想向霍彦表衷心。
想往上爬!
可霍侯是对他不满吗?
霍彦对他心思了然,他道,“阿周,你倚仗的是我,一路清白,有目共睹。何必掐尖要强,我知你自认才高,觉得张汤可以,你也可以。迎合上意,于你而言是轻而易举。可你有没有想过我信重你若亲徒,为你铺路,就只是为了让你来做个应声虫的吗?”
“你行在此处,便似爬山,稍有不慎,便是万丈深渊。”他的目光清亮温和,似乎看透杜周的心,“张汤借着陛下是升得快,可陛下的恩宠就像一根丝线,把他吊着,他只能抓住那根线往上爬。他回不了头了。只要有比他更好的,丝线断了,就万劫不复。但是你看汲黯。”
杜周撇了撇嘴,对汲黯这种顽固派一点也不喜欢。
他很信任霍彦,这般动作,实在是有点可爱。
霍彦笑起来。
“你瞧不上他,臭老头,顽固不化,”杜周抿唇,霍彦接着道,“可他数次惹怒陛下,仍活的好好的,搁张汤,他敢吗?”
杜周似有所悟。
霍彦不慌不忙,抿了一口茶。“你以为陛下那么好逢迎的,在他心中,朝中人皆有定位,对着定位,给着封赏与权力。张汤是刀,折了就可以换。陛下其实恨不得把汲黯捏死,但是汲黯的名声太好了。他底下是百姓在托着他。陛下杀他,便是失了民心,所以哪怕恨极,陛下亦不会动他。”
“帝王恩宠让你走的快,有百姓托举,你能走得稳。”
杜周了悟,他仰首,“所以您走的又快又稳。”
治黄的霍公,民爱之,不能杀。
若子的小霍郎,帝爱之,能挣钱,盘活经济的霍彦,更是帝王心头好。
可他做不到霍侯这般。
杜周下意识的弯腰,把头低下,“学生愚钝。”
霍彦把茶放下,“张汤还在,有他顶着。他生性妒烈,你也迎合,好比狗争肉骨,他又如何容你。他若发难,你总得吃些苦头。廷尉府不通民情太久。他不能做之事,你去做。不与他同,不与他争,在百姓中谋个父母官,落个执法严明,松驰有度的好名声,自有你的好处。”
廷尉全是酷吏,可是缺个唱白脸的好人。
你往上看,缺哪补哪,这样,无法取代的你才能稳稳往上升。
他这番话是真的提携加点醒。
杜周知道自己的投名状给对了。
霍侯视他做自己人,才愿说这些肺腑之言。
从未有人以师长的姿态,父辈的关爱去教导他要如何行事。
杜周无比感谢当时把他调往酒业司的张汤,若非如此,他见不到霍彦。一时之间,也没了与张汤打擂台,使绊子的心。
“君侯,”他难得有些动容,泪沾眠睫。“你之深恩,周无以为报。”
霍彦有些无奈,指点自己的小弟,让他认清自己的前路,正好保一下张汤,不是一个党派执牛耳应该做的吗?
怎么说哭就哭?他又没说重话。
唉,肯定还是汉武朝的风气太不好了,这些孩子压力太大,跟他没关系。
心中这么想,但他还是很礼贤下士,亲自扶起杜周,放柔声音安抚道,“不必言报,你与我相交多年,又为我镇守胶东,司马迁那性子,若非你,估计连渣都找不到了。我私下里拿你当自家兄弟,自是希望你平顺些,再平顺些。”
一番交心之言,杜周没想到霍彦会如此想,一时之间,又滚了一大滴泪。
霍侯以兄弟待我,我自当为报。
霍彦给孩子擦眼泪。
心里想,我又惹哭一个。
另一个被惹哭的是困顿半生的朱买臣,他因其对《春秋》的独到见解和霍彦的举荐,被刘彻破格拔擢为博士,位列学官,虽品秩不高,却也标志着正式踏入帝国文官的核心圈层。他那身崭新的交领右衽、宽袖束腰的黑色礼服,衬得他清癯的面容多了几分儒雅与庄重,只是行走在太学时,步履间仍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谨慎与拘谨。
没法子,他人微言轻,压根儿说不上话,更别说为霍侯肃清太学了。
他一边汇报太学诸博士的动向,一边哭唧唧,全是有负君侯。
霍彦熟练的掏帕子,然后翻看他的情报。
他又没怪他,神兵在好,没主人就是把菜刀,他知道的。
都怪刘彻,他的博士仆射如同石沉大海,迟迟不见诏令。
胶东回长安的马车上,刘彻斜倚在铺着白虎皮的车壁上,身边坐着卫青和近来十分得宠的金日磾,指尖无意识地点在金日磾身上,他手中拿着的是霍去病提出的让霍彦为博士仆射的奏请,态度显得颇为玩味,甚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敷衍。
“仲卿啊,”刘彻的声音带着帝王特有的慵懒,“阿言糊涂了,你帮朕劝劝他。太学,不过是朕向天下昭示重视文教的一块招牌,它存与不存,兴与不兴,于朕的江山社稷,能有多大干系?”他就着金日磾的手,啜饮了一口温热的兰生酒,目光投向殿外澄澈的秋空,“真正的英才,学成文武艺,自会千方百计来到朕的阶前,献其才策。”
他顿了顿,便不在多言。
卫青明白他的言下之意。
大司农署不同!那才是刘彻的钱袋子,是支撑国家运转的血脉!没有霍彦与桑弘羊在那里头给他精打细算,开源节流,就如同打仗没了卫青和你霍去病!那才是鱼离了水,树断了根!要出大乱子的!
没谁比帝王更能知道朝臣的定位。
将军与钱袋子才是他的根本。
他拿起一份早已拟好的帛书,示意身旁的中常侍递给侍立在侧的信使。纸上的字迹刚劲有力,手令通篇旨意明确无比。
阿言啊,太学博士仆射虚名耳,配不上你。大农丞位重事繁,关乎国本。卿才堪大用,速速准备,收拾行装,姨父给你找了个大农丞印绶。别再推诿迁延,徒耗时日,上任去吧。
听你爹的,乖,孩儿。
末尾那句“听姨父的,乖,孩儿”,笔迹略显潦草随意,带着帝王半是亲昵半是戏谑的调侃,却也透着不容抗拒的意志。
卫青叹了口气,求情道。“孩子想去,陛下不若就让孩子去了。阿言打小就乖,平时难得求个什么,陛下不若让他去了。”
刘彻摇头。
他的好阿言,他的宝贝钱袋子,不能埋没在太学里。
当这份手谕被送到霍府时,霍彦正坐在书斋的窗边。窗外庭院里几株高大的丹桂开得正盛,馥郁的甜香随风涌入。霍嬗在捡花花,一边捡一边冲偷看的霍彦笑。
霍彦冲他也笑,随后展开信,目光扫过那熟悉的字迹,最终停留在“听姨父的,啊,孩儿”那几个字上。俊美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然后他缓缓起身,走到书斋角落的三足炭盆前。盆中,上好的有兽骨灰掺着的炭燃着橘红色的火苗。
霍彦手指一松,火舌便温柔地舔舐着信纸的边缘,迅速将其吞噬,化作一缕青烟和几点转瞬即逝的火星,只留下空气中一丝淡淡的焦糊味,很快又被浓郁的桂花香掩盖。
霍嬗带了大串花花过来,霍彦知道他喜欢玩,还给他做了背在后面的小布袋,那布袋后面都是家中侍人给小主子装的桂花。霍嬗也学着他的样子往里面扔桂花,一边扔一边嘟囔,“花花,香香,给仲父。”
霍彦叹了口气,烧给你仲父啊!
[哄堂大孝!]
[阿嬗这孩子打小就聪明。]
[听姨父的…噗,这爹味隔着屏幕都闻到了!阿言:烧了烧了,晦气!]
火光映照着霍彦好看的侧脸,明灭不定。他把霍嬗也强制抱离了,霍嬗随他爹,真的很大气的小孩,被他抱走,也不生气,反而反手抱他,羞羞答答地把一袋子花都给霍彦才屁颠颠地跑出去。
跑到门口,还不放心往回看。
“仲父,开心。”
霍彦捏了霍嬗送的一袋子花中的一枝,对他笑。
“嬗儿也开心。”
小孩这才一脸高兴的嗒嗒跑开。
霍彦心中柔软一片,只是指尖轻轻敲击着坚硬的紫檀木桌面,发出规律的轻响。
“想个主意。”
他的声音不高,一点没有刚才的夹子音。
[讨厌~,你就不能跟我夹一下吗?]
[算啦~,我们夹好啦~头脑风暴启动!目标:让陛下心甘情愿把阿言塞回太学养老(bushi)!]
[冲冲冲!集思广益的时候到了!]
随着霍彦心念一动,眼前只有他能见的半透明光幕上,无数文字如同流水般飞速滚动起来:
[找江公去顶缸]
[不行不行!江老头性格比驴还倔,学问是大,但能听咱们阿言的话?引狼入室还差不多!]
[让董仲舒回来?]
[引狼入室Plus!董大儒回来,太学还有阿言立足之地?他肯定要夺权!]
想往上爬!
可霍侯是对他不满吗?
霍彦对他心思了然,他道,“阿周,你倚仗的是我,一路清白,有目共睹。何必掐尖要强,我知你自认才高,觉得张汤可以,你也可以。迎合上意,于你而言是轻而易举。可你有没有想过我信重你若亲徒,为你铺路,就只是为了让你来做个应声虫的吗?”
“你行在此处,便似爬山,稍有不慎,便是万丈深渊。”他的目光清亮温和,似乎看透杜周的心,“张汤借着陛下是升得快,可陛下的恩宠就像一根丝线,把他吊着,他只能抓住那根线往上爬。他回不了头了。只要有比他更好的,丝线断了,就万劫不复。但是你看汲黯。”
杜周撇了撇嘴,对汲黯这种顽固派一点也不喜欢。
他很信任霍彦,这般动作,实在是有点可爱。
霍彦笑起来。
“你瞧不上他,臭老头,顽固不化,”杜周抿唇,霍彦接着道,“可他数次惹怒陛下,仍活的好好的,搁张汤,他敢吗?”
杜周似有所悟。
霍彦不慌不忙,抿了一口茶。“你以为陛下那么好逢迎的,在他心中,朝中人皆有定位,对着定位,给着封赏与权力。张汤是刀,折了就可以换。陛下其实恨不得把汲黯捏死,但是汲黯的名声太好了。他底下是百姓在托着他。陛下杀他,便是失了民心,所以哪怕恨极,陛下亦不会动他。”
“帝王恩宠让你走的快,有百姓托举,你能走得稳。”
杜周了悟,他仰首,“所以您走的又快又稳。”
治黄的霍公,民爱之,不能杀。
若子的小霍郎,帝爱之,能挣钱,盘活经济的霍彦,更是帝王心头好。
可他做不到霍侯这般。
杜周下意识的弯腰,把头低下,“学生愚钝。”
霍彦把茶放下,“张汤还在,有他顶着。他生性妒烈,你也迎合,好比狗争肉骨,他又如何容你。他若发难,你总得吃些苦头。廷尉府不通民情太久。他不能做之事,你去做。不与他同,不与他争,在百姓中谋个父母官,落个执法严明,松驰有度的好名声,自有你的好处。”
廷尉全是酷吏,可是缺个唱白脸的好人。
你往上看,缺哪补哪,这样,无法取代的你才能稳稳往上升。
他这番话是真的提携加点醒。
杜周知道自己的投名状给对了。
霍侯视他做自己人,才愿说这些肺腑之言。
从未有人以师长的姿态,父辈的关爱去教导他要如何行事。
杜周无比感谢当时把他调往酒业司的张汤,若非如此,他见不到霍彦。一时之间,也没了与张汤打擂台,使绊子的心。
“君侯,”他难得有些动容,泪沾眠睫。“你之深恩,周无以为报。”
霍彦有些无奈,指点自己的小弟,让他认清自己的前路,正好保一下张汤,不是一个党派执牛耳应该做的吗?
怎么说哭就哭?他又没说重话。
唉,肯定还是汉武朝的风气太不好了,这些孩子压力太大,跟他没关系。
心中这么想,但他还是很礼贤下士,亲自扶起杜周,放柔声音安抚道,“不必言报,你与我相交多年,又为我镇守胶东,司马迁那性子,若非你,估计连渣都找不到了。我私下里拿你当自家兄弟,自是希望你平顺些,再平顺些。”
一番交心之言,杜周没想到霍彦会如此想,一时之间,又滚了一大滴泪。
霍侯以兄弟待我,我自当为报。
霍彦给孩子擦眼泪。
心里想,我又惹哭一个。
另一个被惹哭的是困顿半生的朱买臣,他因其对《春秋》的独到见解和霍彦的举荐,被刘彻破格拔擢为博士,位列学官,虽品秩不高,却也标志着正式踏入帝国文官的核心圈层。他那身崭新的交领右衽、宽袖束腰的黑色礼服,衬得他清癯的面容多了几分儒雅与庄重,只是行走在太学时,步履间仍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谨慎与拘谨。
没法子,他人微言轻,压根儿说不上话,更别说为霍侯肃清太学了。
他一边汇报太学诸博士的动向,一边哭唧唧,全是有负君侯。
霍彦熟练的掏帕子,然后翻看他的情报。
他又没怪他,神兵在好,没主人就是把菜刀,他知道的。
都怪刘彻,他的博士仆射如同石沉大海,迟迟不见诏令。
胶东回长安的马车上,刘彻斜倚在铺着白虎皮的车壁上,身边坐着卫青和近来十分得宠的金日磾,指尖无意识地点在金日磾身上,他手中拿着的是霍去病提出的让霍彦为博士仆射的奏请,态度显得颇为玩味,甚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敷衍。
“仲卿啊,”刘彻的声音带着帝王特有的慵懒,“阿言糊涂了,你帮朕劝劝他。太学,不过是朕向天下昭示重视文教的一块招牌,它存与不存,兴与不兴,于朕的江山社稷,能有多大干系?”他就着金日磾的手,啜饮了一口温热的兰生酒,目光投向殿外澄澈的秋空,“真正的英才,学成文武艺,自会千方百计来到朕的阶前,献其才策。”
他顿了顿,便不在多言。
卫青明白他的言下之意。
大司农署不同!那才是刘彻的钱袋子,是支撑国家运转的血脉!没有霍彦与桑弘羊在那里头给他精打细算,开源节流,就如同打仗没了卫青和你霍去病!那才是鱼离了水,树断了根!要出大乱子的!
没谁比帝王更能知道朝臣的定位。
将军与钱袋子才是他的根本。
他拿起一份早已拟好的帛书,示意身旁的中常侍递给侍立在侧的信使。纸上的字迹刚劲有力,手令通篇旨意明确无比。
阿言啊,太学博士仆射虚名耳,配不上你。大农丞位重事繁,关乎国本。卿才堪大用,速速准备,收拾行装,姨父给你找了个大农丞印绶。别再推诿迁延,徒耗时日,上任去吧。
听你爹的,乖,孩儿。
末尾那句“听姨父的,乖,孩儿”,笔迹略显潦草随意,带着帝王半是亲昵半是戏谑的调侃,却也透着不容抗拒的意志。
卫青叹了口气,求情道。“孩子想去,陛下不若就让孩子去了。阿言打小就乖,平时难得求个什么,陛下不若让他去了。”
刘彻摇头。
他的好阿言,他的宝贝钱袋子,不能埋没在太学里。
当这份手谕被送到霍府时,霍彦正坐在书斋的窗边。窗外庭院里几株高大的丹桂开得正盛,馥郁的甜香随风涌入。霍嬗在捡花花,一边捡一边冲偷看的霍彦笑。
霍彦冲他也笑,随后展开信,目光扫过那熟悉的字迹,最终停留在“听姨父的,啊,孩儿”那几个字上。俊美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然后他缓缓起身,走到书斋角落的三足炭盆前。盆中,上好的有兽骨灰掺着的炭燃着橘红色的火苗。
霍彦手指一松,火舌便温柔地舔舐着信纸的边缘,迅速将其吞噬,化作一缕青烟和几点转瞬即逝的火星,只留下空气中一丝淡淡的焦糊味,很快又被浓郁的桂花香掩盖。
霍嬗带了大串花花过来,霍彦知道他喜欢玩,还给他做了背在后面的小布袋,那布袋后面都是家中侍人给小主子装的桂花。霍嬗也学着他的样子往里面扔桂花,一边扔一边嘟囔,“花花,香香,给仲父。”
霍彦叹了口气,烧给你仲父啊!
[哄堂大孝!]
[阿嬗这孩子打小就聪明。]
[听姨父的…噗,这爹味隔着屏幕都闻到了!阿言:烧了烧了,晦气!]
火光映照着霍彦好看的侧脸,明灭不定。他把霍嬗也强制抱离了,霍嬗随他爹,真的很大气的小孩,被他抱走,也不生气,反而反手抱他,羞羞答答地把一袋子花都给霍彦才屁颠颠地跑出去。
跑到门口,还不放心往回看。
“仲父,开心。”
霍彦捏了霍嬗送的一袋子花中的一枝,对他笑。
“嬗儿也开心。”
小孩这才一脸高兴的嗒嗒跑开。
霍彦心中柔软一片,只是指尖轻轻敲击着坚硬的紫檀木桌面,发出规律的轻响。
“想个主意。”
他的声音不高,一点没有刚才的夹子音。
[讨厌~,你就不能跟我夹一下吗?]
[算啦~,我们夹好啦~头脑风暴启动!目标:让陛下心甘情愿把阿言塞回太学养老(bushi)!]
[冲冲冲!集思广益的时候到了!]
随着霍彦心念一动,眼前只有他能见的半透明光幕上,无数文字如同流水般飞速滚动起来:
[找江公去顶缸]
[不行不行!江老头性格比驴还倔,学问是大,但能听咱们阿言的话?引狼入室还差不多!]
[让董仲舒回来?]
[引狼入室Plus!董大儒回来,太学还有阿言立足之地?他肯定要夺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