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发配了!]
[小光政府见习去了!]
[童工实锤!小言好狠的心!]
[那么可爱的欧豆豆。]
霍彦没理他们,逗弄了一会儿咿咿呀呀的霍嬗,才回到内室。
霍去病正皱着眉,小口小口地喝着黑乎乎的药汁,旁边放着一碟解苦的云片糕。见霍彦进来,他也没答理,把药吞完,漱了个口,又猛啃一口云片糕,压下药味儿,才带着点委屈抱怨,“阿言,你是不是吃鱼了?司马迁送的!”他自幼耳聪目明,鼻子也尖,已经闻到了霍彦身上的黄鱼味儿。“我怎么没吃到!你独吞了!你不让我出门,连鱼都不给我尝一口?就一口?”
霍彦忍住笑,没理他这茬,径直走到书案后坐下,开始处理堆积的公文,不光他自己的,还有霍去病那份被强行“推”过来的。
他提笔蘸墨,神情专注,仿佛外面世界的纷扰都与己无关。
霍去病知道他在逃避,但他现在不出门搞刘彻,他还是安心的。
[这么平淡的吗?]
[去病的话本子愈发杂了,这是《小耳坠子报恩记》?]
[又名《我在大秦被始皇当猫撸》《我在大秦当弟弟那些年》]
[这本神作,司马迁还有种写第二部!]
[阿言爱写大纲,司马迁代笔,他对阿言什么德行,你们又不是不知道,哈哈哈。]
[去病真的爱看,他上一次看的是东方朔写的霸道将军狠狠爱。]
[救命,主角是他吗?]
[不,是他舅舅。]
……
[阿言跟居家隔离一样。居家办公。]
[哥,那只死猪留着过年吗?]
[你对工作真有热情。]
霍彦对这群人的喧嚣置若罔闻,笔下行云流水,批阅着一份份文书,效率惊人。他这副沉静如水的模样,与未央宫他引起的惊天动地形成了鲜明对比。
未央宫宣室殿
今日的大朝会,气氛从一开始就压抑得可怕。
卫青昨日被连夜召进宫,听陛下语无伦次地倒了大半夜苦水,虽未明说详情,但卫青心中已隐约有了不祥的预感,一夜未眠,强打精神上朝。
他刚在殿中站定,桑弘羊就悄无声息地凑了过来,脸上带着不常有的凝重,将一个密封的简册塞到卫青手里,“大将军,阿言,他的辞官折子,臣不敢擅专,也不敢给陛下。”怕陛下把我拖出去鲨喽。
他哭丧着,“你帮我转交,行吗?”
卫青心中咯噔一下,接过简册。待展开一看,霍彦那熟悉的字迹映入眼帘,字字句句却如同烧红的烙铁,狠狠烫在他的心上!
若言辞之诛心,没人比霍彦更厉害了。
句句诛心。
“臣彦万死顿首再拜陛下。
兄去病归府,呕血盈升,旧创迸裂,脊骨震荡,内腑受戕。
此伤积重,非朝夕可愈,需静养经年,恐再难策马执锐,供陛下驱使矣。”
看到此处,卫青的手猛地一抖!
“兄昏迷之际,呓语不绝,皆呼陛下,闻之令人肝肠寸断!臣兄一生所求,唯陛下江山永固,黎庶安康。今躯残至此,已不堪大司马骠骑将军之重负,恐贻误军国。恳请陛下念其微功,允其卸甲归府,静养天年。”
就差当庭唾骂刘彻,狗东西,你TM对的起谁,我阿兄做梦都念着,趁他现在还能动,你放过他吧!
卫青的眼眶却瞬间红了,他想起霍去病从小在府中的模样,想起他在战场上的英姿,心恍惚如刀绞。
他的去病要死,喉间一阵一阵腥甜涌上。
霍彦尤嫌不够,又来一刀。
“请陛下允臣侍奉兄疾,兄死,臣亦去矣,以偿臣今生手足之债。臣死,兄与臣名下田庄、作坊所得之利,臣愿尽献于陛下内帑,或由桑弘羊大人统筹,专用于抚恤阵亡将士遗孤、安置伤残边卒、推广新式农具以惠万民。此乃兄与臣夙愿,亦稍减臣心中愧怍。
臣唯愿陛下保重龙体,勿以臣兄弟为念。”
狗东西,别找借口,就是你害死了我和阿兄!
这哪里是告假陈情?这分明是字字泣血、句句诛心的控诉与诀别书!尤其是那“呕血盈升”、“再难策马”、“臣亦去矣”的字眼,如同淬毒的匕首,直插卫青的心窝。卫青终于彻底明白了昨夜发生了什么。
他的外甥,他视若亲子的去病,他的骄傲,他的孩子。
真相仿若一把重锤,狠狠砸在卫青心头,把他五脏六腑都震出血来。
他猛地抬头看向上首刚落座的刘彻,眼中充满了难以置信的痛楚和质问!
刘彻眼下一片青黑,显然一夜未眠,精神萎靡,带着浓重的心虚和不安。他此时频频望向殿门,期待着那两个熟悉的身影出现。他想哪怕只是阿言来告个假也好。他就能找机会跟孩子说说话,去霍府看看,给去病亲口道歉。但却又畏惧那紧闭的大门和可能听到的噩耗。他昨夜辗转反侧,满脑子都是霍去病最后伏地呕血的惨状和霍彦那双冰冷刺骨的眼睛。
他不问,但内心煎熬无比。
“陛下!”
卫青开口了,声音带着压抑不住的颤抖,他大步出列,高举手中的简册,目光灼灼地看向龙椅上面色惨白的刘彻,“搜粟都尉霍彦今日告假!此乃霍彦之陈情书,请陛下圣览!”
他必须让陛下亲眼看,亲耳听,感受这份锥心之痛。
他的去病。
刘彻被卫青这突如其来的举动和悲愤的语气惊住了。在满朝文武惊疑不定的目光中,内侍战战兢兢地将简册呈上。刘彻几乎是带着某种不祥的预感展开的。
第一行字入眼,他的指尖就开始发麻。
“呕血盈升”
他仿佛又看到了昨夜去病身上那刺目的猩红,心里一阵翻搅。
“脊骨震荡,内腑受戕”
他握剑的手感似乎还在,那孩子的闷响声在耳边回荡。
“再难策马执锐”
刘彻眼前一黑,仿佛那个纵马驰骋、意气风发的少年将军的身影瞬间碎裂。
他的去病,他的利剑,被他亲手折断了?
一股近乎冰冷的绝望攫住了他的心,想将其狠狠扯断似的痛。
“呓语不绝,皆呼陛下”
刘彻几乎无法呼吸。
去病在昏迷中都念着他,而他做了什么。
他要杀了他吗?
他强撑着往下看,直到那句“臣亦去矣”……
“噗——!”
这两个他倾注了无数心血、视若珍宝的孩子,离他而去了。
一口腥甜的液体再也压制不住,猛地从刘彻口中喷出。殷红的血珠,星星点点地溅落在雪白的纸上,落在“陛下保重龙体”的字迹上,触目惊心!
一滴,两滴……在寂静的大殿中,血滴落下的声音清晰可闻。
朕失悔。
“陛下!” 满朝文武骇然失色,惊呼声此起彼伏!桑弘羊、主父偃等人更是脸色煞白!
众人的声音刘彻却恍若未闻,他死死盯着纸上被血染红的字迹,身体剧烈地颤抖着。他抬起头,嘴角还残留着血迹,赤红的双眼越过慌乱的人群,死死盯住阶下同样面色悲痛,眼中含泪的卫青,声音嘶哑破碎,似是穷途末路之下的哀鸣。
“仲卿,你,你也怨朕!”
卫青看着陛下嘴角刺目的鲜血和眼中深切的痛苦,心中的愤怒被巨大的悲凉取代。他扑通一声跪倒在地,一步一阶,膝行到刘彻身边,他声音哽咽,却字字清晰。
“臣不怨,臣只是痛。”他抬起头,泪光盈盈,卫青不曾在刘彻面前哭的,他旷达的像风,温和的像水,仿佛什么都不能惹他生气或是愤怒,更遑论痛苦,可现在他想起命不久矣的霍去病和霍彦,仿佛一生的眼泪都要在此刻流尽。
“臣知陛下是为江山社稷,是为大局!可,可去病他才刚及冠啊!他那般年少,陛下,他性子倔,可那一身的伤,昨夜,昨夜陛下您……” 卫青的声音哽住,他深吸一口气,仿佛用尽了全身力气,才将那句锥心之语说出来,“您打了他!累他至此!臣看着他长大,他是臣的孩子啊,他而今命不久矣,臣觉得心同火煎。”他死死锤着胸,“为何不要臣先去呢!臣不怨陛下,陛下有苦,臣只怨上天凉薄至此!去病与阿言怎能先臣而去!”
“噗——!”
刘彻胸中郁结的血气再也无法抑制,又是一大口鲜血狂喷而出,比刚才更多,剧烈的咳嗽撕扯着他的胸膛,眼泪终于无法控制地汹涌而出。卫青的每一句话,都像在用鞭子抽打他被戳成烂肉的心。
悔恨、恐惧、心痛、恐慌……
种种情绪如同滔天巨浪,将他彻底淹没。
“朕失悔矣,仲卿。”
刘彻握紧卫青的手,然后猛地站起,踉跄着就要冲下丹墀,仿佛想抓住什么,“仲卿!快!快随朕……去瞧瞧去病!去瞧瞧他们!”
此刻,什么帝王威仪,什么朝堂体统,都被抛到了九霄云外。他只想立刻见到那两个孩子,确认他们还活着。
[小光政府见习去了!]
[童工实锤!小言好狠的心!]
[那么可爱的欧豆豆。]
霍彦没理他们,逗弄了一会儿咿咿呀呀的霍嬗,才回到内室。
霍去病正皱着眉,小口小口地喝着黑乎乎的药汁,旁边放着一碟解苦的云片糕。见霍彦进来,他也没答理,把药吞完,漱了个口,又猛啃一口云片糕,压下药味儿,才带着点委屈抱怨,“阿言,你是不是吃鱼了?司马迁送的!”他自幼耳聪目明,鼻子也尖,已经闻到了霍彦身上的黄鱼味儿。“我怎么没吃到!你独吞了!你不让我出门,连鱼都不给我尝一口?就一口?”
霍彦忍住笑,没理他这茬,径直走到书案后坐下,开始处理堆积的公文,不光他自己的,还有霍去病那份被强行“推”过来的。
他提笔蘸墨,神情专注,仿佛外面世界的纷扰都与己无关。
霍去病知道他在逃避,但他现在不出门搞刘彻,他还是安心的。
[这么平淡的吗?]
[去病的话本子愈发杂了,这是《小耳坠子报恩记》?]
[又名《我在大秦被始皇当猫撸》《我在大秦当弟弟那些年》]
[这本神作,司马迁还有种写第二部!]
[阿言爱写大纲,司马迁代笔,他对阿言什么德行,你们又不是不知道,哈哈哈。]
[去病真的爱看,他上一次看的是东方朔写的霸道将军狠狠爱。]
[救命,主角是他吗?]
[不,是他舅舅。]
……
[阿言跟居家隔离一样。居家办公。]
[哥,那只死猪留着过年吗?]
[你对工作真有热情。]
霍彦对这群人的喧嚣置若罔闻,笔下行云流水,批阅着一份份文书,效率惊人。他这副沉静如水的模样,与未央宫他引起的惊天动地形成了鲜明对比。
未央宫宣室殿
今日的大朝会,气氛从一开始就压抑得可怕。
卫青昨日被连夜召进宫,听陛下语无伦次地倒了大半夜苦水,虽未明说详情,但卫青心中已隐约有了不祥的预感,一夜未眠,强打精神上朝。
他刚在殿中站定,桑弘羊就悄无声息地凑了过来,脸上带着不常有的凝重,将一个密封的简册塞到卫青手里,“大将军,阿言,他的辞官折子,臣不敢擅专,也不敢给陛下。”怕陛下把我拖出去鲨喽。
他哭丧着,“你帮我转交,行吗?”
卫青心中咯噔一下,接过简册。待展开一看,霍彦那熟悉的字迹映入眼帘,字字句句却如同烧红的烙铁,狠狠烫在他的心上!
若言辞之诛心,没人比霍彦更厉害了。
句句诛心。
“臣彦万死顿首再拜陛下。
兄去病归府,呕血盈升,旧创迸裂,脊骨震荡,内腑受戕。
此伤积重,非朝夕可愈,需静养经年,恐再难策马执锐,供陛下驱使矣。”
看到此处,卫青的手猛地一抖!
“兄昏迷之际,呓语不绝,皆呼陛下,闻之令人肝肠寸断!臣兄一生所求,唯陛下江山永固,黎庶安康。今躯残至此,已不堪大司马骠骑将军之重负,恐贻误军国。恳请陛下念其微功,允其卸甲归府,静养天年。”
就差当庭唾骂刘彻,狗东西,你TM对的起谁,我阿兄做梦都念着,趁他现在还能动,你放过他吧!
卫青的眼眶却瞬间红了,他想起霍去病从小在府中的模样,想起他在战场上的英姿,心恍惚如刀绞。
他的去病要死,喉间一阵一阵腥甜涌上。
霍彦尤嫌不够,又来一刀。
“请陛下允臣侍奉兄疾,兄死,臣亦去矣,以偿臣今生手足之债。臣死,兄与臣名下田庄、作坊所得之利,臣愿尽献于陛下内帑,或由桑弘羊大人统筹,专用于抚恤阵亡将士遗孤、安置伤残边卒、推广新式农具以惠万民。此乃兄与臣夙愿,亦稍减臣心中愧怍。
臣唯愿陛下保重龙体,勿以臣兄弟为念。”
狗东西,别找借口,就是你害死了我和阿兄!
这哪里是告假陈情?这分明是字字泣血、句句诛心的控诉与诀别书!尤其是那“呕血盈升”、“再难策马”、“臣亦去矣”的字眼,如同淬毒的匕首,直插卫青的心窝。卫青终于彻底明白了昨夜发生了什么。
他的外甥,他视若亲子的去病,他的骄傲,他的孩子。
真相仿若一把重锤,狠狠砸在卫青心头,把他五脏六腑都震出血来。
他猛地抬头看向上首刚落座的刘彻,眼中充满了难以置信的痛楚和质问!
刘彻眼下一片青黑,显然一夜未眠,精神萎靡,带着浓重的心虚和不安。他此时频频望向殿门,期待着那两个熟悉的身影出现。他想哪怕只是阿言来告个假也好。他就能找机会跟孩子说说话,去霍府看看,给去病亲口道歉。但却又畏惧那紧闭的大门和可能听到的噩耗。他昨夜辗转反侧,满脑子都是霍去病最后伏地呕血的惨状和霍彦那双冰冷刺骨的眼睛。
他不问,但内心煎熬无比。
“陛下!”
卫青开口了,声音带着压抑不住的颤抖,他大步出列,高举手中的简册,目光灼灼地看向龙椅上面色惨白的刘彻,“搜粟都尉霍彦今日告假!此乃霍彦之陈情书,请陛下圣览!”
他必须让陛下亲眼看,亲耳听,感受这份锥心之痛。
他的去病。
刘彻被卫青这突如其来的举动和悲愤的语气惊住了。在满朝文武惊疑不定的目光中,内侍战战兢兢地将简册呈上。刘彻几乎是带着某种不祥的预感展开的。
第一行字入眼,他的指尖就开始发麻。
“呕血盈升”
他仿佛又看到了昨夜去病身上那刺目的猩红,心里一阵翻搅。
“脊骨震荡,内腑受戕”
他握剑的手感似乎还在,那孩子的闷响声在耳边回荡。
“再难策马执锐”
刘彻眼前一黑,仿佛那个纵马驰骋、意气风发的少年将军的身影瞬间碎裂。
他的去病,他的利剑,被他亲手折断了?
一股近乎冰冷的绝望攫住了他的心,想将其狠狠扯断似的痛。
“呓语不绝,皆呼陛下”
刘彻几乎无法呼吸。
去病在昏迷中都念着他,而他做了什么。
他要杀了他吗?
他强撑着往下看,直到那句“臣亦去矣”……
“噗——!”
这两个他倾注了无数心血、视若珍宝的孩子,离他而去了。
一口腥甜的液体再也压制不住,猛地从刘彻口中喷出。殷红的血珠,星星点点地溅落在雪白的纸上,落在“陛下保重龙体”的字迹上,触目惊心!
一滴,两滴……在寂静的大殿中,血滴落下的声音清晰可闻。
朕失悔。
“陛下!” 满朝文武骇然失色,惊呼声此起彼伏!桑弘羊、主父偃等人更是脸色煞白!
众人的声音刘彻却恍若未闻,他死死盯着纸上被血染红的字迹,身体剧烈地颤抖着。他抬起头,嘴角还残留着血迹,赤红的双眼越过慌乱的人群,死死盯住阶下同样面色悲痛,眼中含泪的卫青,声音嘶哑破碎,似是穷途末路之下的哀鸣。
“仲卿,你,你也怨朕!”
卫青看着陛下嘴角刺目的鲜血和眼中深切的痛苦,心中的愤怒被巨大的悲凉取代。他扑通一声跪倒在地,一步一阶,膝行到刘彻身边,他声音哽咽,却字字清晰。
“臣不怨,臣只是痛。”他抬起头,泪光盈盈,卫青不曾在刘彻面前哭的,他旷达的像风,温和的像水,仿佛什么都不能惹他生气或是愤怒,更遑论痛苦,可现在他想起命不久矣的霍去病和霍彦,仿佛一生的眼泪都要在此刻流尽。
“臣知陛下是为江山社稷,是为大局!可,可去病他才刚及冠啊!他那般年少,陛下,他性子倔,可那一身的伤,昨夜,昨夜陛下您……” 卫青的声音哽住,他深吸一口气,仿佛用尽了全身力气,才将那句锥心之语说出来,“您打了他!累他至此!臣看着他长大,他是臣的孩子啊,他而今命不久矣,臣觉得心同火煎。”他死死锤着胸,“为何不要臣先去呢!臣不怨陛下,陛下有苦,臣只怨上天凉薄至此!去病与阿言怎能先臣而去!”
“噗——!”
刘彻胸中郁结的血气再也无法抑制,又是一大口鲜血狂喷而出,比刚才更多,剧烈的咳嗽撕扯着他的胸膛,眼泪终于无法控制地汹涌而出。卫青的每一句话,都像在用鞭子抽打他被戳成烂肉的心。
悔恨、恐惧、心痛、恐慌……
种种情绪如同滔天巨浪,将他彻底淹没。
“朕失悔矣,仲卿。”
刘彻握紧卫青的手,然后猛地站起,踉跄着就要冲下丹墀,仿佛想抓住什么,“仲卿!快!快随朕……去瞧瞧去病!去瞧瞧他们!”
此刻,什么帝王威仪,什么朝堂体统,都被抛到了九霄云外。他只想立刻见到那两个孩子,确认他们还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