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他挑眉,“要去打匈奴人了,是不是?”
他最会撒娇,一笑起来眉眼弯弯,古灵精怪得很,没有人不喜欢他。
霍去病神情温和,侧脸的森然冷淡,望向幼弟和舅舅全然消弥。
“此战我要一举灭掉匈奴。”
微醺夏风仿佛是慑于他肩甲上的森冷杀意,打着卷地与他擦肩而过。他高昂着头,蓄势待发。卫青也笑,“自然。”
霍彦在旁边带着旁人觉得有些浮夸的鼓励笑道,“好啊,能给我封个医官随行吗,我的二位将军。”
霍去病眼半睁,含糊地应道,“再说再说。”
霍彦缠他,“阿兄,阿兄,我二十了,不是小孩了。”
卫青在旁边看他俩打闹,笑意止不住。
哦,对,去病和阿言今年好像满二十了。
那原本没有他手臂长的两个小孩一转眼也要及冠了。
他得为其操持。
他思来想去,回头去找了刘彻。
“陛下,去病阿言及冠,臣想以他们父亲的身份请陛下为他们的正宾。”
第101章 弱冠
六月十三,霍彦和霍去病二十岁的生辰,现下都余半月,两个当事人却丝毫不放在心上,一个忙着练兵,一个忙着筹备粮草,片刻不得闲。他俩不当回事,其他人可没有,早前主父偃,桑弘羊等便宜爹就为此登了卫青的门,就连汲黯言语间也全是想做正宾的意思。卫青对此只好指了指天,表示正宾有人了,他们也不是傻子,自然搞的清楚卫青请的是谁,一时之间,不服气也变服气了。
双霍的亲爹仿若空气,但奈不住舅舅爹多,生辰过后,卫长君就托人给李少君下了帖子想让他为家里幼子卜个好日子行冠礼。卫长君是个侍中不假,但作为现下最得皇帝宠幸,最有声名的方士李少君也不敢冒然推了他的邀请,只是霍氏双子的声名太大,帝宠太满,事后稍有不甚或是后有不吉,依着皇帝的性子,少不得他人头落地。李少君明白得很,这个陛下之所以宠幸她,无非是因为他寄托了这个陛下想要成神的希望,一旦这个希望有任何想要破灭的印象,最先杀的就是他。所以李少君可不敢赌,他只能假借修习拖着不回复。
直到卫家人请旨想要太卜令来卫家占卜吉日,准备举行加冠礼时,他才冒出了头,表示愿随往。刘彻对此自然高兴,在他心中,李少君是真正的仙人,所以,李少君愿意为他的两个孩子卜算赐福,是上天对他满意。他大笔一挥,遣了太常亲自走一趟,不光李少君他派去了,他还派了个他现下最宠信的方士少翁一同为他的两个宝贝卜算个最好的日子出来。
卫家祠堂是新建的,就在长平侯府内,占地不少,连排几座,汉武朝第一权臣之家,虽说目前没一个祖宗供奉,空荡荡的,但富丽堂皇是肯定的。卫家人已经备好了蓍草、蒲席和记爻、记卦所用的卜具,都陈放在宗祠门外的西塾中。
平阳公主嘱人在门槛外布设筮席,筮席面朝西方,等待着太常的到来。
几个神人到了卫府,甭管是骗子还是傻子,全被卫媪使人塞了荷包,老人家腿脚不便,被卫长君扶着,用期待的眼神瞧着。
大伙儿都等着呢,卫少儿笑得合不拢嘴,“算个好日子,保往后咱家孩儿顺遂的紧。”
吾儿初长成,卫家人都欢欣。
卫步赴任去了,卫青卫广各自赶着两个忙于政务的外甥回来,攻击力高的忙着训练兵甲,刚从马上被卫青扯回来的,嘴都能挂油壶。攻击力弱的是卫步从大司农署抢回来的,最近在为打仗抽钱,大司农府只同意把宝贝外借半天,而宝贝刚眯着,眼都没睁开,行尸走肉跟着走,完全看不见人的状态。
两队在门口刚巧碰头,霍去病伸手给霍彦拽过来了,霍彦一见院里的神神鬼鬼,还有那个通灵的少翁,眼中闪过一丝讥诮,但很快就消失了,他以为刘彻又驱邪呢,天天整这出,他强撑着看了一眼,打了个哈欠,示意霍去病放他找地打个嗑睡。
霍去病让他去睡,他自己随意找了个门拐,一倚一靠,严丝合缝,紧接着闭目。
他这边啥也不管,那边卫青让人给他披个袍子。
“舅舅作甚?”霍去病脱了自己的外衫给霍彦披上,紧接着瞧见满屋跳大神的人,眉头高高挑起,作为一个无神论者,未央宫天天见到就算了,自己家也是,这搁谁谁不烦。“我们别信这个。”
卫青:……
卫广:……
儿啊,你今年二十了,要及冠了。
霍去病听完解释,恍然一瞬,紧接着唇角轻抿,他难掩欢欣,被舅舅们拍了拍肩后,也蹲在墙拐,他不自觉摇霍彦的手,“阿言,阿言。”
霍彦迷瞪醒来,手撑着脸,目光落在他身上。
霍去病见他睁眼,就笑了。
“阿言,舅舅在为我们准备冠礼。”
霍彦的脑子蒙蒙的,冠礼?
他脱口将自己的担忧说出来,“那不是要阿翁和品德贤良的长辈吗?”
霍去病突然沉默。
二人一起沉默。
直到卫少儿催他俩去换衣服才缓缓起身。因着俩人已入朝为官,所以需得头戴玄冠,身穿朝服,腰束黑色大带,饰白色蔽膝,站在祠堂里的东方。正常来说,站在他俩对面的应该是属官家臣,卫霍虽不养门客,但属官不少,尤其是卫青,他便作主挑了个姚姓长史充作家臣。此人身着与卫青相同的服饰,站在祠堂的西面。
然后一起看人跳大神,正经的,如同太常来了后只是拿起蓍草,抽开装着蓍草的蓍筒盖,一手持盖,朝西方坐下开始占卜。不正经的,如那个少翁,拿蓍草搁霍彦身边鬼跳一气。
霍去病烦的都不想看。
霍彦更是想一脚踹他屁股上,忍了好久才忍住。
占卜结束后,几个人又将卜算出来的卦象写在纸上,上前亲自把纸张送给卫长君。
一群人忙活半天,算出六月二十七这一日大吉。李少君那几个方士甚至还多夸了几句少年英姿。卫长君看完后,满意点头,道了几句辛苦,又给封了荷包,这才把人打发走。
这一通下来,可是叫两个当事人烦透了,只是现下大伙儿都高兴,他俩反而不重要。霍彦觉得骨头缝里都发着懒,也不知道为啥大伙儿都高兴,一口一个长大了,他明明还是个孩子。
吉日一出,卫家立刻派人把帖子送到各府,示意他家有孩子长成。整个长安但凡有些地位的人家,卫青都遣人去送,天子当天就赐了冠服,一看就是十分重视,那些想拿双子出生说事的人也愣是不敢出声。
卫广按照卫长君的吩咐去邀请众位礼宾。正宾和赞宾是由卫青亲自前往邀请。正宾自不必说,早被刘彻给抢走了,只是这赞宾,卫青思来想去,没挑到合适人选。他把自己当霍彦他俩的爹看,完全没想过自己可以当赞宾,哪怕旁人跟他说了,估计他也不会考虑的,因为作为父亲,他势必得站在门口迎接宾客。
最后,整个卫家齐思广益,挑了江公,卫青亲自领着霍彦和霍去病上门,江公才欣然答应。
这是前话,现下,正宾赞宾长辈们早己确定,剩下的请赞者,邀友人全靠的是霍去病他俩发帖,可偏偏这俩个一个赛一个的不上心,他二人友人不少,但他俩都懒得动,最后还是卫青发帖时帮他们带了个话,同龄的孩子愿意来就来,霍彦他们在家里等着呢。
舅父姨姨们太过疼爱,让冠礼全变成了长辈的事,刚算好日子,卫媪就催他俩回去,一边催一边道他俩及冠,也该添个子息了。
说完就撵着人走。
霍去病面无表情,霍彦老样子撒了会儿娇。
他俩出了卫府门后,霍去病拧眉,“我这就没用了?”
霍彦就笑。
“添子息,有用。”
霍去病默然。
良久,他道,“嗯,指望不上你。”
霍彦又一次哈哈大笑,邀他上马车,他俩说说话,霍去病放弃自己的大马,上了霍彦的朱缨大马车。
二人有一搭没一搭地说话,约着等着这战结束就一起出游。
那头刘彻折磨卫子夫。
“子夫,朕到时候穿这件,如何?”
一大早,刘彻陛下啥也不干,像只花孔雀发骚似的开屏,短短半刻钟,换了十几套衣物。
刘据早就不耐烦了,只顾埋头玩他的小鱼。卫子夫面上恭顺,心里也烦得很,照她看,又不是刘彻及冠,他搁这儿上蹿下跳的。青儿失策了,找刘彻做正宾,简直是不忍直视。
刘彻搁那儿美呢,幻想着自己要怎么说话,“朕让太常那边卜算,还给他俩取了字。”
他一脸期待,卫子夫心中无语,但面上还是期待道,“陛下赐字,想来不俗。”
刘彻挺直腰杆,周身富丽,这一身简称喧宾夺主。
“师出以律,否臧凶,讲的是军纪严明。去病不拘古法,屡建奇功,以雷霆之势破敌,而得天下久安,绥靖四方。”
他最会撒娇,一笑起来眉眼弯弯,古灵精怪得很,没有人不喜欢他。
霍去病神情温和,侧脸的森然冷淡,望向幼弟和舅舅全然消弥。
“此战我要一举灭掉匈奴。”
微醺夏风仿佛是慑于他肩甲上的森冷杀意,打着卷地与他擦肩而过。他高昂着头,蓄势待发。卫青也笑,“自然。”
霍彦在旁边带着旁人觉得有些浮夸的鼓励笑道,“好啊,能给我封个医官随行吗,我的二位将军。”
霍去病眼半睁,含糊地应道,“再说再说。”
霍彦缠他,“阿兄,阿兄,我二十了,不是小孩了。”
卫青在旁边看他俩打闹,笑意止不住。
哦,对,去病和阿言今年好像满二十了。
那原本没有他手臂长的两个小孩一转眼也要及冠了。
他得为其操持。
他思来想去,回头去找了刘彻。
“陛下,去病阿言及冠,臣想以他们父亲的身份请陛下为他们的正宾。”
第101章 弱冠
六月十三,霍彦和霍去病二十岁的生辰,现下都余半月,两个当事人却丝毫不放在心上,一个忙着练兵,一个忙着筹备粮草,片刻不得闲。他俩不当回事,其他人可没有,早前主父偃,桑弘羊等便宜爹就为此登了卫青的门,就连汲黯言语间也全是想做正宾的意思。卫青对此只好指了指天,表示正宾有人了,他们也不是傻子,自然搞的清楚卫青请的是谁,一时之间,不服气也变服气了。
双霍的亲爹仿若空气,但奈不住舅舅爹多,生辰过后,卫长君就托人给李少君下了帖子想让他为家里幼子卜个好日子行冠礼。卫长君是个侍中不假,但作为现下最得皇帝宠幸,最有声名的方士李少君也不敢冒然推了他的邀请,只是霍氏双子的声名太大,帝宠太满,事后稍有不甚或是后有不吉,依着皇帝的性子,少不得他人头落地。李少君明白得很,这个陛下之所以宠幸她,无非是因为他寄托了这个陛下想要成神的希望,一旦这个希望有任何想要破灭的印象,最先杀的就是他。所以李少君可不敢赌,他只能假借修习拖着不回复。
直到卫家人请旨想要太卜令来卫家占卜吉日,准备举行加冠礼时,他才冒出了头,表示愿随往。刘彻对此自然高兴,在他心中,李少君是真正的仙人,所以,李少君愿意为他的两个孩子卜算赐福,是上天对他满意。他大笔一挥,遣了太常亲自走一趟,不光李少君他派去了,他还派了个他现下最宠信的方士少翁一同为他的两个宝贝卜算个最好的日子出来。
卫家祠堂是新建的,就在长平侯府内,占地不少,连排几座,汉武朝第一权臣之家,虽说目前没一个祖宗供奉,空荡荡的,但富丽堂皇是肯定的。卫家人已经备好了蓍草、蒲席和记爻、记卦所用的卜具,都陈放在宗祠门外的西塾中。
平阳公主嘱人在门槛外布设筮席,筮席面朝西方,等待着太常的到来。
几个神人到了卫府,甭管是骗子还是傻子,全被卫媪使人塞了荷包,老人家腿脚不便,被卫长君扶着,用期待的眼神瞧着。
大伙儿都等着呢,卫少儿笑得合不拢嘴,“算个好日子,保往后咱家孩儿顺遂的紧。”
吾儿初长成,卫家人都欢欣。
卫步赴任去了,卫青卫广各自赶着两个忙于政务的外甥回来,攻击力高的忙着训练兵甲,刚从马上被卫青扯回来的,嘴都能挂油壶。攻击力弱的是卫步从大司农署抢回来的,最近在为打仗抽钱,大司农府只同意把宝贝外借半天,而宝贝刚眯着,眼都没睁开,行尸走肉跟着走,完全看不见人的状态。
两队在门口刚巧碰头,霍去病伸手给霍彦拽过来了,霍彦一见院里的神神鬼鬼,还有那个通灵的少翁,眼中闪过一丝讥诮,但很快就消失了,他以为刘彻又驱邪呢,天天整这出,他强撑着看了一眼,打了个哈欠,示意霍去病放他找地打个嗑睡。
霍去病让他去睡,他自己随意找了个门拐,一倚一靠,严丝合缝,紧接着闭目。
他这边啥也不管,那边卫青让人给他披个袍子。
“舅舅作甚?”霍去病脱了自己的外衫给霍彦披上,紧接着瞧见满屋跳大神的人,眉头高高挑起,作为一个无神论者,未央宫天天见到就算了,自己家也是,这搁谁谁不烦。“我们别信这个。”
卫青:……
卫广:……
儿啊,你今年二十了,要及冠了。
霍去病听完解释,恍然一瞬,紧接着唇角轻抿,他难掩欢欣,被舅舅们拍了拍肩后,也蹲在墙拐,他不自觉摇霍彦的手,“阿言,阿言。”
霍彦迷瞪醒来,手撑着脸,目光落在他身上。
霍去病见他睁眼,就笑了。
“阿言,舅舅在为我们准备冠礼。”
霍彦的脑子蒙蒙的,冠礼?
他脱口将自己的担忧说出来,“那不是要阿翁和品德贤良的长辈吗?”
霍去病突然沉默。
二人一起沉默。
直到卫少儿催他俩去换衣服才缓缓起身。因着俩人已入朝为官,所以需得头戴玄冠,身穿朝服,腰束黑色大带,饰白色蔽膝,站在祠堂里的东方。正常来说,站在他俩对面的应该是属官家臣,卫霍虽不养门客,但属官不少,尤其是卫青,他便作主挑了个姚姓长史充作家臣。此人身着与卫青相同的服饰,站在祠堂的西面。
然后一起看人跳大神,正经的,如同太常来了后只是拿起蓍草,抽开装着蓍草的蓍筒盖,一手持盖,朝西方坐下开始占卜。不正经的,如那个少翁,拿蓍草搁霍彦身边鬼跳一气。
霍去病烦的都不想看。
霍彦更是想一脚踹他屁股上,忍了好久才忍住。
占卜结束后,几个人又将卜算出来的卦象写在纸上,上前亲自把纸张送给卫长君。
一群人忙活半天,算出六月二十七这一日大吉。李少君那几个方士甚至还多夸了几句少年英姿。卫长君看完后,满意点头,道了几句辛苦,又给封了荷包,这才把人打发走。
这一通下来,可是叫两个当事人烦透了,只是现下大伙儿都高兴,他俩反而不重要。霍彦觉得骨头缝里都发着懒,也不知道为啥大伙儿都高兴,一口一个长大了,他明明还是个孩子。
吉日一出,卫家立刻派人把帖子送到各府,示意他家有孩子长成。整个长安但凡有些地位的人家,卫青都遣人去送,天子当天就赐了冠服,一看就是十分重视,那些想拿双子出生说事的人也愣是不敢出声。
卫广按照卫长君的吩咐去邀请众位礼宾。正宾和赞宾是由卫青亲自前往邀请。正宾自不必说,早被刘彻给抢走了,只是这赞宾,卫青思来想去,没挑到合适人选。他把自己当霍彦他俩的爹看,完全没想过自己可以当赞宾,哪怕旁人跟他说了,估计他也不会考虑的,因为作为父亲,他势必得站在门口迎接宾客。
最后,整个卫家齐思广益,挑了江公,卫青亲自领着霍彦和霍去病上门,江公才欣然答应。
这是前话,现下,正宾赞宾长辈们早己确定,剩下的请赞者,邀友人全靠的是霍去病他俩发帖,可偏偏这俩个一个赛一个的不上心,他二人友人不少,但他俩都懒得动,最后还是卫青发帖时帮他们带了个话,同龄的孩子愿意来就来,霍彦他们在家里等着呢。
舅父姨姨们太过疼爱,让冠礼全变成了长辈的事,刚算好日子,卫媪就催他俩回去,一边催一边道他俩及冠,也该添个子息了。
说完就撵着人走。
霍去病面无表情,霍彦老样子撒了会儿娇。
他俩出了卫府门后,霍去病拧眉,“我这就没用了?”
霍彦就笑。
“添子息,有用。”
霍去病默然。
良久,他道,“嗯,指望不上你。”
霍彦又一次哈哈大笑,邀他上马车,他俩说说话,霍去病放弃自己的大马,上了霍彦的朱缨大马车。
二人有一搭没一搭地说话,约着等着这战结束就一起出游。
那头刘彻折磨卫子夫。
“子夫,朕到时候穿这件,如何?”
一大早,刘彻陛下啥也不干,像只花孔雀发骚似的开屏,短短半刻钟,换了十几套衣物。
刘据早就不耐烦了,只顾埋头玩他的小鱼。卫子夫面上恭顺,心里也烦得很,照她看,又不是刘彻及冠,他搁这儿上蹿下跳的。青儿失策了,找刘彻做正宾,简直是不忍直视。
刘彻搁那儿美呢,幻想着自己要怎么说话,“朕让太常那边卜算,还给他俩取了字。”
他一脸期待,卫子夫心中无语,但面上还是期待道,“陛下赐字,想来不俗。”
刘彻挺直腰杆,周身富丽,这一身简称喧宾夺主。
“师出以律,否臧凶,讲的是军纪严明。去病不拘古法,屡建奇功,以雷霆之势破敌,而得天下久安,绥靖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