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他们像是一群狼,穿行在草原山麓,哪怕风烈得睁不开眼,所有人的眼都很明亮,他们坚信他们的狼王会带他们绞杀敌人,获得无上荣光。
生在此世,就是要做英雄的。
霍彦他们一路疾驰,前方乌盭岭为祁连山东段要冲,被匈奴人称为“鬼门关”,在暮春时节仍覆着三尺坚冰。带路的匈奴人的声音裹着霜气,“将军,不能再往前了。”
霍去病指尖划过羊皮地图,他手抬起,八千骑令行禁止,整齐划一停下步子。
霍去病指尖划过羊皮地图,在秦直道残迹处停驻,“传令,只带三日口粮,弃甲,三更出发。”
八千汉骑乖乖下马,分食口粮,霍彦长安厂里特制的胡麻饼。随后又拿出霍彦在军中推广的夹层小木盒,往石灰包上扔雪和冰,勉强喝口热水。
在没见到匈奴人之前,这可能是最后一顿饱饭了,所有人都尽力多吃。霍彦第一次随军,就跟霍去病,一路上背着药箱还不能落单,可想而知辛苦。
他唇角都被撕开几个血口,一动就往下流血,他默默从自己的药箱里拿出一大碗自己做的唇脂往嘴上涂。他把唇脂分下去,啃完饼又从自己袖里拿出了针线,给手套不慎勾烂的士兵缝手套,看得赵破奴都无语了,“这药箱真是啥都装。”
霍去病小口啜着霍彦给他的热水,闻言睨了他一眼。赵破奴立马捧木盒喝水。
霍去病行军,主打神鬼莫测,不带辎重,轻车简行,打到哪吃到哪儿。
三更时分。
“人衔枚,马裹蹄。”
少年将军的军令简短如刀。
八千汉骑齐刷刷解下重铠,露出内衬的轻便皮甲。霍彦也把药箱扔下,只带了一个小包袱,被他贴身绑在皮甲里,他伴着众骑,紧随霍去病。
子夜时分,霍去病亲自带着三百人攀上东侧冰崖,护腕扣进这雪山的裂痕,三百人带头,汉军如黑蛇攀上冰崖。铁钩凿进千年冻土的声音,被呼啸的北风完美掩盖。
霍去病打头往前,用环首刀凿出最后一步踏脚处。冰屑簌簌落在霍彦肩甲,霍彦缀在他身后,手脚被冻得都不像自己的了,他只能看着霍去病,死命地往上爬,仿佛看着他战无不胜的兄长,他就能鼓起劲来。
霍去病第一个登上冰崖,赵破奴紧随其后,立马伸出去拽下面的人。
霍去病从高处往下望,越过乌盭山这个汉军进入匈奴控制区域的重要障碍后,便进入了匈奴的势力范围。
夜里漆黑一片,就连匈奴人都分不清南北,但少年将军只是扫了一眼,就回忆起地图,几乎瞬间确定了百里外的脩濮部方向。
“阿兄,霍去病!”
你拉我一把,我手没劲了!
一声微弱的声音响起,未等霍彦说完,一直观察他动作的霍去病立马伸出双手把搁冰崖上吊着的霍彦抱上来。
霍彦被架着肩膀,像只小猫似的被托举到山壁上。
他的鼻头脸颊都冻红了,在山顶上缩成一个团,不住的搓左手筋脉。
他爬山壁倒没问题,只是在最后用双手撑腿往上攀时,可能是冰太冷了,左手的筋骨隐隐作痛,若非他右手攥的紧,几乎要坠下去。他费劲又尝试了一下,才喊了霍去病。
霍去病有些担心他冻坏了,用自己的披风把他裹住,霍彦搓了良久,又扎了几针,左手才勉强不痛了。
他伸手向霍去病,霍去病把他拽起来,他抖抖身上的冰屑,就指导赵破奴安铁制的滑轮,他已经在下面备好了运马的装制,现在就剩一个定滑轮了。
滑轮组一装,赵破奴他们顿觉省力。底下的人也上了装马的踏板,被缓缓拉上崖顶。
八千骑兵并马几乎没有伤亡的结果让赵破奴啧啧称赞,如果他以前对霍彦的印象是超有钱,超大方,很爱操心的将军弟弟,现在就是妙手生花,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将军弟弟。
不光是他,八千骑兵看霍彦的眼神也变了。
就几个铁轮子,把马也拉上来了,将军幼弟简直是神仙人物。
不过想想将军,将军弟弟厉害也不奇怪了。
[这个还是简陋了,但只能做到这个地步了。]
[言崽,你一会儿下山别骑马了,直接把滑轮装木板上,让马跑慢点,你坐车吧。]
[改装图.jpg]
[崽崽,喝热水,我记得包里还带了人参丸。]
……
弹幕几乎不敢错眼,生怕崽没了。
霍去病也怕他崽没了,披风裹着,手紧紧攥着,眼里全是担忧。
霍彦面无表情啃人参丸,见他这样,以为他也想吃,就给他塞了一枚。
霍去病被苦得皱眉,但到底还是咽了下去。
霍彦冲他一笑,像是冰崖生花。
“麻烦将军一会儿带我下山了。”
用马车拉着才误事,坐霍去病的马下山才是最优解。
因为霍去病就算再带一个霍彦,下山时也可以一骑绝尘,之所以要一人一骑,只是因为赶路时会遇到匈奴人,两个人不好拨刀,而下山不需要,因为匈奴人压根儿不敢上这个山。
果然,霍去病想都没想,等马上来后,就拎起霍彦的领子,把他绑在身前下山。
霍彦在霍去病身边得到这一天中难得的休息,到山脚时,吃了一颗人参丸,又一次驭马跟在霍去病身边。
天埑乌盭已逾,讨脩濮。
匈奴处。
浑邪王帐前的牛油火把在狂风中明灭不定,老萨满骨铃的声响突然猛烈,像是在催魂。
折兰王放下镶金角的酒樽,望向帐外,用匈奴话含糊不清道,“这风愈发急了!”
第93章 转战千里
霍去病带着霍彦他们一路疾驰百里,见帐就闯,见人就杀,见肉就吃。
霍去病的行军快如疾电,带不了太多辎重,更别提什么清剿物资,所以匈奴人的下场只有两个,归服或是杀掉。
这里算是匈奴外沿,沿途的匈奴人都是小部落,跪得很快,甚至有些部落愿意出人为霍去病引路。当然不愿意的,都去见他们的长生天了。
霍去病喜欢懂事的,带着匈奴人就走。
匈奴人引路是快,又是一次全胜。
霍彦从死人堆里割下一串血淋淋的左耳,挂在了马身上。
霍去病行军快,来不及统计,只能割匈奴左耳的方式记功。
霍彦终于知道为啥军士都抢着跟他阿兄了,这一趟,每个人都不白来,就连他都有三只耳。
把耳朵分完,霍去病带着归降的匈奴人和霍彦他们就往西行,一刻都没歇过。
霍彦跟在他侧边,像是回到当年,他阿兄那身上跟装导航似的,比他只会指南北的指南针和匈奴本地人反应还快。
在匈奴这地界,遇到他阿兄,他就什么都不要想,跟他阿兄走,他阿兄说啥是啥。
“匈奴人比羊还好杀。”
霍去病全心赶路,像只开弓的箭似的不轻易回头,但他偶尔还是会冒出一句话,等着身侧的霍彦回答。
霍彦假装没看见前头带路的匈奴人的瑟缩,用嘴迎了一口风,只道,“将军战无不胜!”
他这一声出来,前面能听见他说话的汉军将士都笑,气氛活泛起来。其实他们都不大,与霍去病是同龄人,平日里都像一群活泼的猴子,现在也不改本色,乐得露出白花花的牙。
幸亏他们属于急行军,不然一群人早就附和起来。
霍去病此时微转了一下头,身侧厚重的汉军大旗起伏翻滚,在他的脸上覆下好大一片阴影,像是此身已与汉旗融为一体。霍彦只看得清他脸颊似乎瘦削了不少,微陷的眼窝里像是有一团烈火,灼人的热,映着绵延千里的祈连山,“自然!”
大汉冠军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霍彦听见前头稳重的将军说出回应,臭屁得很,把脸微微侧些,生怕霍去病看到他绷紧的唇角。
[呜吼,磨刀霍霍向匈奴!]
[病病,病病,匈奴人的爹来了!]
……
霍彦随着霍去病一路向西,傍晚时,终于看见了匈奴人的火把。
星星点点,离得不远,正是放箭烧帐的好位置。
很明显,霍去病也满意的不得了,单手勒马,眸光冷锐,微微抬手。
后面的八千骑士得了军令,迅速行动,将浸满油脂的箭矢搭上弓弦,火把点燃,通程没有发出一丝多余的声音。
无数支火箭如流星般划破夜空,带着呼啸的风声,几乎是瞬间朝着匈奴营帐倾泻而下。
脩濮部的营帐顿时陷入一片火海,烈焰腾空而起,火舌贪婪地舔舐着帐篷,噼里啪啦的燃烧声、木头断裂的咔嚓声,羊群的咩咩叫声与人们的尖叫哭喊声交织在一起。熟睡中的脩濮王被突如其来的大火惊醒,整个人出了一身白毛冷汗,翻身冲出来,整个夜空都被点燃了。
他衣衫不整,满脸惊恐。有的匈奴士兵想要拿起武器抵抗,却发现火势蔓延太快,浓烟滚滚,熏得他们睁不开眼,呛得他们喘不过气。
生在此世,就是要做英雄的。
霍彦他们一路疾驰,前方乌盭岭为祁连山东段要冲,被匈奴人称为“鬼门关”,在暮春时节仍覆着三尺坚冰。带路的匈奴人的声音裹着霜气,“将军,不能再往前了。”
霍去病指尖划过羊皮地图,他手抬起,八千骑令行禁止,整齐划一停下步子。
霍去病指尖划过羊皮地图,在秦直道残迹处停驻,“传令,只带三日口粮,弃甲,三更出发。”
八千汉骑乖乖下马,分食口粮,霍彦长安厂里特制的胡麻饼。随后又拿出霍彦在军中推广的夹层小木盒,往石灰包上扔雪和冰,勉强喝口热水。
在没见到匈奴人之前,这可能是最后一顿饱饭了,所有人都尽力多吃。霍彦第一次随军,就跟霍去病,一路上背着药箱还不能落单,可想而知辛苦。
他唇角都被撕开几个血口,一动就往下流血,他默默从自己的药箱里拿出一大碗自己做的唇脂往嘴上涂。他把唇脂分下去,啃完饼又从自己袖里拿出了针线,给手套不慎勾烂的士兵缝手套,看得赵破奴都无语了,“这药箱真是啥都装。”
霍去病小口啜着霍彦给他的热水,闻言睨了他一眼。赵破奴立马捧木盒喝水。
霍去病行军,主打神鬼莫测,不带辎重,轻车简行,打到哪吃到哪儿。
三更时分。
“人衔枚,马裹蹄。”
少年将军的军令简短如刀。
八千汉骑齐刷刷解下重铠,露出内衬的轻便皮甲。霍彦也把药箱扔下,只带了一个小包袱,被他贴身绑在皮甲里,他伴着众骑,紧随霍去病。
子夜时分,霍去病亲自带着三百人攀上东侧冰崖,护腕扣进这雪山的裂痕,三百人带头,汉军如黑蛇攀上冰崖。铁钩凿进千年冻土的声音,被呼啸的北风完美掩盖。
霍去病打头往前,用环首刀凿出最后一步踏脚处。冰屑簌簌落在霍彦肩甲,霍彦缀在他身后,手脚被冻得都不像自己的了,他只能看着霍去病,死命地往上爬,仿佛看着他战无不胜的兄长,他就能鼓起劲来。
霍去病第一个登上冰崖,赵破奴紧随其后,立马伸出去拽下面的人。
霍去病从高处往下望,越过乌盭山这个汉军进入匈奴控制区域的重要障碍后,便进入了匈奴的势力范围。
夜里漆黑一片,就连匈奴人都分不清南北,但少年将军只是扫了一眼,就回忆起地图,几乎瞬间确定了百里外的脩濮部方向。
“阿兄,霍去病!”
你拉我一把,我手没劲了!
一声微弱的声音响起,未等霍彦说完,一直观察他动作的霍去病立马伸出双手把搁冰崖上吊着的霍彦抱上来。
霍彦被架着肩膀,像只小猫似的被托举到山壁上。
他的鼻头脸颊都冻红了,在山顶上缩成一个团,不住的搓左手筋脉。
他爬山壁倒没问题,只是在最后用双手撑腿往上攀时,可能是冰太冷了,左手的筋骨隐隐作痛,若非他右手攥的紧,几乎要坠下去。他费劲又尝试了一下,才喊了霍去病。
霍去病有些担心他冻坏了,用自己的披风把他裹住,霍彦搓了良久,又扎了几针,左手才勉强不痛了。
他伸手向霍去病,霍去病把他拽起来,他抖抖身上的冰屑,就指导赵破奴安铁制的滑轮,他已经在下面备好了运马的装制,现在就剩一个定滑轮了。
滑轮组一装,赵破奴他们顿觉省力。底下的人也上了装马的踏板,被缓缓拉上崖顶。
八千骑兵并马几乎没有伤亡的结果让赵破奴啧啧称赞,如果他以前对霍彦的印象是超有钱,超大方,很爱操心的将军弟弟,现在就是妙手生花,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将军弟弟。
不光是他,八千骑兵看霍彦的眼神也变了。
就几个铁轮子,把马也拉上来了,将军幼弟简直是神仙人物。
不过想想将军,将军弟弟厉害也不奇怪了。
[这个还是简陋了,但只能做到这个地步了。]
[言崽,你一会儿下山别骑马了,直接把滑轮装木板上,让马跑慢点,你坐车吧。]
[改装图.jpg]
[崽崽,喝热水,我记得包里还带了人参丸。]
……
弹幕几乎不敢错眼,生怕崽没了。
霍去病也怕他崽没了,披风裹着,手紧紧攥着,眼里全是担忧。
霍彦面无表情啃人参丸,见他这样,以为他也想吃,就给他塞了一枚。
霍去病被苦得皱眉,但到底还是咽了下去。
霍彦冲他一笑,像是冰崖生花。
“麻烦将军一会儿带我下山了。”
用马车拉着才误事,坐霍去病的马下山才是最优解。
因为霍去病就算再带一个霍彦,下山时也可以一骑绝尘,之所以要一人一骑,只是因为赶路时会遇到匈奴人,两个人不好拨刀,而下山不需要,因为匈奴人压根儿不敢上这个山。
果然,霍去病想都没想,等马上来后,就拎起霍彦的领子,把他绑在身前下山。
霍彦在霍去病身边得到这一天中难得的休息,到山脚时,吃了一颗人参丸,又一次驭马跟在霍去病身边。
天埑乌盭已逾,讨脩濮。
匈奴处。
浑邪王帐前的牛油火把在狂风中明灭不定,老萨满骨铃的声响突然猛烈,像是在催魂。
折兰王放下镶金角的酒樽,望向帐外,用匈奴话含糊不清道,“这风愈发急了!”
第93章 转战千里
霍去病带着霍彦他们一路疾驰百里,见帐就闯,见人就杀,见肉就吃。
霍去病的行军快如疾电,带不了太多辎重,更别提什么清剿物资,所以匈奴人的下场只有两个,归服或是杀掉。
这里算是匈奴外沿,沿途的匈奴人都是小部落,跪得很快,甚至有些部落愿意出人为霍去病引路。当然不愿意的,都去见他们的长生天了。
霍去病喜欢懂事的,带着匈奴人就走。
匈奴人引路是快,又是一次全胜。
霍彦从死人堆里割下一串血淋淋的左耳,挂在了马身上。
霍去病行军快,来不及统计,只能割匈奴左耳的方式记功。
霍彦终于知道为啥军士都抢着跟他阿兄了,这一趟,每个人都不白来,就连他都有三只耳。
把耳朵分完,霍去病带着归降的匈奴人和霍彦他们就往西行,一刻都没歇过。
霍彦跟在他侧边,像是回到当年,他阿兄那身上跟装导航似的,比他只会指南北的指南针和匈奴本地人反应还快。
在匈奴这地界,遇到他阿兄,他就什么都不要想,跟他阿兄走,他阿兄说啥是啥。
“匈奴人比羊还好杀。”
霍去病全心赶路,像只开弓的箭似的不轻易回头,但他偶尔还是会冒出一句话,等着身侧的霍彦回答。
霍彦假装没看见前头带路的匈奴人的瑟缩,用嘴迎了一口风,只道,“将军战无不胜!”
他这一声出来,前面能听见他说话的汉军将士都笑,气氛活泛起来。其实他们都不大,与霍去病是同龄人,平日里都像一群活泼的猴子,现在也不改本色,乐得露出白花花的牙。
幸亏他们属于急行军,不然一群人早就附和起来。
霍去病此时微转了一下头,身侧厚重的汉军大旗起伏翻滚,在他的脸上覆下好大一片阴影,像是此身已与汉旗融为一体。霍彦只看得清他脸颊似乎瘦削了不少,微陷的眼窝里像是有一团烈火,灼人的热,映着绵延千里的祈连山,“自然!”
大汉冠军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霍彦听见前头稳重的将军说出回应,臭屁得很,把脸微微侧些,生怕霍去病看到他绷紧的唇角。
[呜吼,磨刀霍霍向匈奴!]
[病病,病病,匈奴人的爹来了!]
……
霍彦随着霍去病一路向西,傍晚时,终于看见了匈奴人的火把。
星星点点,离得不远,正是放箭烧帐的好位置。
很明显,霍去病也满意的不得了,单手勒马,眸光冷锐,微微抬手。
后面的八千骑士得了军令,迅速行动,将浸满油脂的箭矢搭上弓弦,火把点燃,通程没有发出一丝多余的声音。
无数支火箭如流星般划破夜空,带着呼啸的风声,几乎是瞬间朝着匈奴营帐倾泻而下。
脩濮部的营帐顿时陷入一片火海,烈焰腾空而起,火舌贪婪地舔舐着帐篷,噼里啪啦的燃烧声、木头断裂的咔嚓声,羊群的咩咩叫声与人们的尖叫哭喊声交织在一起。熟睡中的脩濮王被突如其来的大火惊醒,整个人出了一身白毛冷汗,翻身冲出来,整个夜空都被点燃了。
他衣衫不整,满脸惊恐。有的匈奴士兵想要拿起武器抵抗,却发现火势蔓延太快,浓烟滚滚,熏得他们睁不开眼,呛得他们喘不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