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我自幼时便通习六艺。”
东方朔但笑不语,只是接过了缰绳,才道,“你一生平顺,可偏偏出了个皇长子。阿言啊,现在的鲜花美酒都是来日的膏油,越过越煎熬罢了。”
他是个老成精的滑头,轻顿,又对着霍彦似笑非笑道,“你窥见万里尘泥了吗?稍有不慎,便殒落尘埃。有时候我倒希望你什么都不知,什么都不会,高卧软枕。”
皇长子总会长大,那时候卫家还是陛下的臣吗?哪怕陛下相信,可总有有心之人。
他这是把霍彦当成了自己的孩子,否则他这个不沾锅一般的性子如何会因为一个连苗头都没出的事平白给自己找事呢?但也言尽于此。
卫家是太子的母族还是皇帝的外戚?
“你舅舅是太会养孩子了。”
若是你与你兄只是平庸之辈,未来还能好过点。
可现在,皇帝以后不忌惮你们与皇长子之间的关系,除非皇帝是圣人。
皇长子不会一直是孩子。
车轮在石板路上滚动,发出“咕噜咕噜”的声响,与街道上嘈杂的人声交织在一起。
东市位于长安城西北,与西市隔横门大街相望。市有围墙,四面各有两门,门内街道呈“井”字分布,中间设有市楼。这里商贾云集,店铺林立,商品种类繁多,有来自各地的玉石珠宝等精美物品,也有日常所需的菜果等。
正是晌午时分,长安街热闹非凡,行人往来频繁。薄于蝉翼的绸缎在微风中轻轻飘动,店铺鳞次栉比,戏楼醇厚的酒香飘荡。
街边小贩们的叫卖声此起彼伏,长安繁华如梦。
霍彦处在闹市之中,抢过缰绳,盘膝坐在马车前头,“东方大人,我虽无法左右旁人想法,但是霍彦可以左右自己。”
跟谁俩呢,他俩算个鸟,我只选我自己。
Yes or No,这崽子选了个or。
东方朔大笑,自己下了车,招呼人取酒。
他要大醉一场,为这一刻少年清亮眼眸,仿佛回到少年时。
“长安好!有浮光!”
[阿言陛下,恕臣直言,你们在说啥子?]
[什么都不会,阿言不就是个小呆子吗?]
[阿言不要听他的,舅舅花那么多钱钱,你就是要做卿相的宝宝!]
霍彦翻了个白眼,默默吐槽道,“你们这个智商,治好了也流口水。”
[你个逆子,滚吧滚吧!]
[阿言哥哥,是这样吗?阿巴阿巴……]
……
霍彦自己不当回事,但不知道为什么主父偃都迫不及待的见他,连天的下帖子,甚至为见他,还特地托了卫青的关系登门拜访,拉着霍彦说了大半年的话。
在这一年,卫子夫因为主父偃的上奏,成为了椒房殿的主人。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霍彦跟主父偃呆久了,主父偃也不爱出门跋扈了,他越来越爱对着霍彦碎碎念,上到推恩令,朔方郡,下到谁谁谁今天没给他让道,被他绊了一脚。
小心眼到这一步,也不多见。
元朔元年和元朔二年,就在主父偃见天的唠叨下飞跑了。
草长莺飞之际,主父偃写完上书的最后一笔后,就盯着做小曲辕犁的霍彦,像是从眼中揉了丝,好把霍彦裹着,让他免受风浪。
霍彦察觉到他的视线,将小曲辕犁放下,直起腰,遥遥回顾主父偃,明亮杏眼突然轻弯。
“老头儿,你看我作甚?”
主父偃那张丑脸,此时却有了难言的神采。
他膝行着,扯起霍彦的手,不住的拍拍,似乎要把一生的柔情尽付。话里话外全是谆谆教诲。刘彻是个卸磨杀驴,外慈内狠的标准君王,你看现在刘据出生了,宝贝儿,等刘据再大点,哪怕皇帝要死翘翘了,你一个姓霍的都要给卫家保持距离,不要跟刘据太接触了。
当断不断,必受其乱。
霍彦当时听完,心里只有一个想法,他这样想也这样问了,“姨父知道你对他的想法吗?”
主父偃的胡须颤了颤,才发觉自己吐槽的多了。他直接敲霍彦的脑壳,“你小子好好听!”
霍彦无辜,指着他卫家人标志性的杏眼,“我长得就不是能跟卫家,跟据儿没关系的样子。”
卫霍不分家。
“而且。”他笑起来,作出憧憬模样,“我觉得陛下对我是不一样的。”
这话说完,他都呕了,别说主父偃了。
主父偃显然是觉得他又犯病了,怔忡片刻,又是一个猛敲。
“他再疼你,别试图惹恼一个天子。”他模样讳莫如深,“也永远不要信任天子。”
霍彦捂着脑袋,拎起他的上书,哼唧道,“那你还信他能在诸侯的愤怒之下保住你,不是说梦吗?”
主父偃抢过上书,骂道,“小孩子不要管乃公的事,回吧回吧!”
霍彦微微闭了闭眼,脸颊绷得死紧,哂笑一声道,“你聪明一世,竟也要做晁错,为了配合姨父削蕃你主动招惹旁人的模样真令人心疼。”
主父偃的满腔怒火一下子沸腾起来,梗着脖子吼道,“滚!谁是为了天子!推恩令,你懂什么是推恩令!那是我一生的心血!为它而死,我便是下一个商鞅!”
主父偃不是天子臣,主父偃只是主父偃,他为推恩令而死。
所以他一定要上书去齐地,一定要用齐王与其姐姐通奸一事让齐王又惊又怒,一定要齐王死,这样齐地可收。他的推恩令将再无任何障碍,那他的命算什么呢?
明明最懂主父偃的人应是霍彦啊!
霍彦心里的滔天怒火就这么忽然打了个转,转眼就只剩下了一点微不足道的青烟,连烟都飘得断断续续。
良久,他长叹一声,转身双手按住主父偃的太阳穴,一板一眼地揉起来,一脸刚吵过架的面目阴沉。
“这个事我帮你搞个流言就是,你安心等着!”
主父偃甩开他,霍彦不干,就死死抱着他脑袋,两人就主父偃的头展开了拉力,最后主父偃还是不敌他年轻,使不完的牛劲儿,只得把头放好,任他揉搓。
“人有啥好活的,我知道搞个流言一样能制齐王于死地。可那能一样吗?”主父偃不赞同道,脸上全是诡异的神采,“古有商鞅变法而被车裂而死,我若是现在死,还拉上了几个诸侯王陪着,这个死法,是不是足够轰轰烈烈,不没我变法的名声!”
霍彦把他的脑袋直接往下一叩,让其死死的砸在了案上。主父偃被他忽如其来的动作拍的与案亲密接触,脸上的肉堆叠。
“原来以为你是为理想献祭,没想到你是活腻味儿了,想找个时机好好死。那你找我呀,我给你个死法,包轰轰烈烈的。”
主父偃有力无力,“说!”
霍彦笑起来,拽着他去找刘彻。
“姨父,他不想活了!我想帮帮他,你把上林苑的马放出来,让他被马踏死吧!”
主父偃不干,“我要名流千古!”
霍彦笑盈盈招呼记史的司马谈,“司马伯父,你就如实记载他的死相,什么乱蹄纷至,血肉模糊,皮开肉绽,筋断骨折,马不停蹄,一命呜呼,含笑九泉!哦,你还得加一句,千古第一傻缺。”
司马谈心中默念活阎王,口上道,“史官只记史,不应加诸情感。”
刘彻要霍去病把在他怀里爬的刘据耳朵捂住了。
霍彦很善解人意地道,“那我找司马兄吧,正好我答应了给他出书的。还有戏本子也加上这一段。”
主父偃突然不想死了。
他丝毫不怀疑,他死之后,霍彦一定乱编排。
什么千古第一傻子,这个打死他也不要。
霍去病默默地把刘据的耳朵捂得更紧了。
然后就听霍彦发出夺命一问,“你明天死行吗?”
主父偃默了片刻,拽着霍彦要退下去。
霍彦不退,他还问,“马要不够成肉泥,我再加辆车。”
未央宫一片静默。
最后刘彻打破沉默,“去病,把据儿抱回去你姨母那去吧!”
霍彦不干,他老不开心了。
“不成,我刚来据儿就走,以后旁人口里我跟据儿就不是好兄弟了。”
刘彻让霍彦滚一边抱孩子去,然后上腿踹了主父偃两脚,“朕都不惹这混蛋玩意儿,你惹他干什么!他明天求去病把朕马放了,你赔啊!”
主父偃默默低头,然后又挨了一左一右两腿。
刘彻眯眼望向伸腿的司马谈,司马谈捂脸,“臣实在是气不过,臣家累世太史,偏偏迁儿他跟着霍小郎君天天写野史!那写的简直是不堪入目!”
刘彻咳了一声,问道,“有多野?”
霍彦抱刘据探头,嘿嘿一笑,“秦王政是只大黑狐狸变的,专勾男人魂魄。他死之前把李斯扶苏魂魄勾走了,所以才能有后面二人的没脑子。”
众人又是一阵静默。
霍去病的沉默更是震耳欲聋,别问,问就是他还看过他弟写的小耳坠子报恩记,那戏本里面的秦皇也是狐狸精。
东方朔但笑不语,只是接过了缰绳,才道,“你一生平顺,可偏偏出了个皇长子。阿言啊,现在的鲜花美酒都是来日的膏油,越过越煎熬罢了。”
他是个老成精的滑头,轻顿,又对着霍彦似笑非笑道,“你窥见万里尘泥了吗?稍有不慎,便殒落尘埃。有时候我倒希望你什么都不知,什么都不会,高卧软枕。”
皇长子总会长大,那时候卫家还是陛下的臣吗?哪怕陛下相信,可总有有心之人。
他这是把霍彦当成了自己的孩子,否则他这个不沾锅一般的性子如何会因为一个连苗头都没出的事平白给自己找事呢?但也言尽于此。
卫家是太子的母族还是皇帝的外戚?
“你舅舅是太会养孩子了。”
若是你与你兄只是平庸之辈,未来还能好过点。
可现在,皇帝以后不忌惮你们与皇长子之间的关系,除非皇帝是圣人。
皇长子不会一直是孩子。
车轮在石板路上滚动,发出“咕噜咕噜”的声响,与街道上嘈杂的人声交织在一起。
东市位于长安城西北,与西市隔横门大街相望。市有围墙,四面各有两门,门内街道呈“井”字分布,中间设有市楼。这里商贾云集,店铺林立,商品种类繁多,有来自各地的玉石珠宝等精美物品,也有日常所需的菜果等。
正是晌午时分,长安街热闹非凡,行人往来频繁。薄于蝉翼的绸缎在微风中轻轻飘动,店铺鳞次栉比,戏楼醇厚的酒香飘荡。
街边小贩们的叫卖声此起彼伏,长安繁华如梦。
霍彦处在闹市之中,抢过缰绳,盘膝坐在马车前头,“东方大人,我虽无法左右旁人想法,但是霍彦可以左右自己。”
跟谁俩呢,他俩算个鸟,我只选我自己。
Yes or No,这崽子选了个or。
东方朔大笑,自己下了车,招呼人取酒。
他要大醉一场,为这一刻少年清亮眼眸,仿佛回到少年时。
“长安好!有浮光!”
[阿言陛下,恕臣直言,你们在说啥子?]
[什么都不会,阿言不就是个小呆子吗?]
[阿言不要听他的,舅舅花那么多钱钱,你就是要做卿相的宝宝!]
霍彦翻了个白眼,默默吐槽道,“你们这个智商,治好了也流口水。”
[你个逆子,滚吧滚吧!]
[阿言哥哥,是这样吗?阿巴阿巴……]
……
霍彦自己不当回事,但不知道为什么主父偃都迫不及待的见他,连天的下帖子,甚至为见他,还特地托了卫青的关系登门拜访,拉着霍彦说了大半年的话。
在这一年,卫子夫因为主父偃的上奏,成为了椒房殿的主人。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霍彦跟主父偃呆久了,主父偃也不爱出门跋扈了,他越来越爱对着霍彦碎碎念,上到推恩令,朔方郡,下到谁谁谁今天没给他让道,被他绊了一脚。
小心眼到这一步,也不多见。
元朔元年和元朔二年,就在主父偃见天的唠叨下飞跑了。
草长莺飞之际,主父偃写完上书的最后一笔后,就盯着做小曲辕犁的霍彦,像是从眼中揉了丝,好把霍彦裹着,让他免受风浪。
霍彦察觉到他的视线,将小曲辕犁放下,直起腰,遥遥回顾主父偃,明亮杏眼突然轻弯。
“老头儿,你看我作甚?”
主父偃那张丑脸,此时却有了难言的神采。
他膝行着,扯起霍彦的手,不住的拍拍,似乎要把一生的柔情尽付。话里话外全是谆谆教诲。刘彻是个卸磨杀驴,外慈内狠的标准君王,你看现在刘据出生了,宝贝儿,等刘据再大点,哪怕皇帝要死翘翘了,你一个姓霍的都要给卫家保持距离,不要跟刘据太接触了。
当断不断,必受其乱。
霍彦当时听完,心里只有一个想法,他这样想也这样问了,“姨父知道你对他的想法吗?”
主父偃的胡须颤了颤,才发觉自己吐槽的多了。他直接敲霍彦的脑壳,“你小子好好听!”
霍彦无辜,指着他卫家人标志性的杏眼,“我长得就不是能跟卫家,跟据儿没关系的样子。”
卫霍不分家。
“而且。”他笑起来,作出憧憬模样,“我觉得陛下对我是不一样的。”
这话说完,他都呕了,别说主父偃了。
主父偃显然是觉得他又犯病了,怔忡片刻,又是一个猛敲。
“他再疼你,别试图惹恼一个天子。”他模样讳莫如深,“也永远不要信任天子。”
霍彦捂着脑袋,拎起他的上书,哼唧道,“那你还信他能在诸侯的愤怒之下保住你,不是说梦吗?”
主父偃抢过上书,骂道,“小孩子不要管乃公的事,回吧回吧!”
霍彦微微闭了闭眼,脸颊绷得死紧,哂笑一声道,“你聪明一世,竟也要做晁错,为了配合姨父削蕃你主动招惹旁人的模样真令人心疼。”
主父偃的满腔怒火一下子沸腾起来,梗着脖子吼道,“滚!谁是为了天子!推恩令,你懂什么是推恩令!那是我一生的心血!为它而死,我便是下一个商鞅!”
主父偃不是天子臣,主父偃只是主父偃,他为推恩令而死。
所以他一定要上书去齐地,一定要用齐王与其姐姐通奸一事让齐王又惊又怒,一定要齐王死,这样齐地可收。他的推恩令将再无任何障碍,那他的命算什么呢?
明明最懂主父偃的人应是霍彦啊!
霍彦心里的滔天怒火就这么忽然打了个转,转眼就只剩下了一点微不足道的青烟,连烟都飘得断断续续。
良久,他长叹一声,转身双手按住主父偃的太阳穴,一板一眼地揉起来,一脸刚吵过架的面目阴沉。
“这个事我帮你搞个流言就是,你安心等着!”
主父偃甩开他,霍彦不干,就死死抱着他脑袋,两人就主父偃的头展开了拉力,最后主父偃还是不敌他年轻,使不完的牛劲儿,只得把头放好,任他揉搓。
“人有啥好活的,我知道搞个流言一样能制齐王于死地。可那能一样吗?”主父偃不赞同道,脸上全是诡异的神采,“古有商鞅变法而被车裂而死,我若是现在死,还拉上了几个诸侯王陪着,这个死法,是不是足够轰轰烈烈,不没我变法的名声!”
霍彦把他的脑袋直接往下一叩,让其死死的砸在了案上。主父偃被他忽如其来的动作拍的与案亲密接触,脸上的肉堆叠。
“原来以为你是为理想献祭,没想到你是活腻味儿了,想找个时机好好死。那你找我呀,我给你个死法,包轰轰烈烈的。”
主父偃有力无力,“说!”
霍彦笑起来,拽着他去找刘彻。
“姨父,他不想活了!我想帮帮他,你把上林苑的马放出来,让他被马踏死吧!”
主父偃不干,“我要名流千古!”
霍彦笑盈盈招呼记史的司马谈,“司马伯父,你就如实记载他的死相,什么乱蹄纷至,血肉模糊,皮开肉绽,筋断骨折,马不停蹄,一命呜呼,含笑九泉!哦,你还得加一句,千古第一傻缺。”
司马谈心中默念活阎王,口上道,“史官只记史,不应加诸情感。”
刘彻要霍去病把在他怀里爬的刘据耳朵捂住了。
霍彦很善解人意地道,“那我找司马兄吧,正好我答应了给他出书的。还有戏本子也加上这一段。”
主父偃突然不想死了。
他丝毫不怀疑,他死之后,霍彦一定乱编排。
什么千古第一傻子,这个打死他也不要。
霍去病默默地把刘据的耳朵捂得更紧了。
然后就听霍彦发出夺命一问,“你明天死行吗?”
主父偃默了片刻,拽着霍彦要退下去。
霍彦不退,他还问,“马要不够成肉泥,我再加辆车。”
未央宫一片静默。
最后刘彻打破沉默,“去病,把据儿抱回去你姨母那去吧!”
霍彦不干,他老不开心了。
“不成,我刚来据儿就走,以后旁人口里我跟据儿就不是好兄弟了。”
刘彻让霍彦滚一边抱孩子去,然后上腿踹了主父偃两脚,“朕都不惹这混蛋玩意儿,你惹他干什么!他明天求去病把朕马放了,你赔啊!”
主父偃默默低头,然后又挨了一左一右两腿。
刘彻眯眼望向伸腿的司马谈,司马谈捂脸,“臣实在是气不过,臣家累世太史,偏偏迁儿他跟着霍小郎君天天写野史!那写的简直是不堪入目!”
刘彻咳了一声,问道,“有多野?”
霍彦抱刘据探头,嘿嘿一笑,“秦王政是只大黑狐狸变的,专勾男人魂魄。他死之前把李斯扶苏魂魄勾走了,所以才能有后面二人的没脑子。”
众人又是一阵静默。
霍去病的沉默更是震耳欲聋,别问,问就是他还看过他弟写的小耳坠子报恩记,那戏本里面的秦皇也是狐狸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