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公府小厨房 第307节
  腌制鸡的时候,也可以在鸡身上划几道,这样更方便入味。
  差不多等上一两个时辰之后,鸡腌得差不多入了味,面包窑里的炭火也已经点燃,烧到发红发烫。
  这时候,只需要在腌制好的鸡的表面刷一层油,再用麻布紧紧地包裹住鸡身,外面再糊一层泥。
  玉姐儿把这件事情当成一件新奇的事,很是积极的过来帮忙。
  宋石头回来之后,林杏月就和他说了想让玉姐儿去读书的事情。
  宋石头的反应和她预料的差不多,听到之后先是大吃一惊,犹豫了好半天才说:“我觉得让她跟着你学学做饭的手艺就挺好的。”
  别说这时候读书了,就是许多年之后,人们对女性读书还是持一种打压和怀疑的态度。
  林杏月早就想好了理由:“咱们小饭馆终究还是需要一个自己人来算账,玉姐儿这几天认字也能看出来,她也是个很有天赋的孩子。”
  宋石头还想再说话,却不知道要如何说,只得把目光投向徐柏和徐勇那边,想寻求他们的帮助。
  徐勇只傻笑了两声,林杏月让他做的事情,他从来不会反驳,也不*知道该怎么安慰宋石头。
  徐柏想了想,还是放下东西过来劝宋石头:“这读书识字没有什么不好的,你看府里的三娘子、四娘子,都是能写能算,玉姐儿以后学成了,打理铺子不是更轻松自在些?”
  宋石头看看林杏月,又看看徐柏,最后干脆扭过去不再管了:“你们看着办便是,左右又不会害了她。”
  林杏月之前原本要从外面找个账房先生,忙起来之后,铺子里的账不管是徐勇还是她,总是忘记。
  一次两次还好,时间长了,就怕那账变成了糊涂账,到时候想算都无从下手。
  好在徐柏这时候出来了,林杏月就同他商量,想让他暂时管着这事。
  找个外人,到底还是有些不放心。
  “还有,咱们几个人都是要读书识字的,到时候也得由你来教。”
  这些原先都是徐勇的活儿,不过他只会认一些简单的字,也不会写,每次学完之后都要去找纸马铺子里的李掌柜来帮忙。
  徐柏乐呵呵地应下,还和林杏月开玩笑:“以后那你得叫我一声先生了。”
  林杏月哼了一声:“我还是叫你账房吧。”
  差不多半个时辰之后,那窑鸡就可以取出来了。
  他们先小心地把外面的那层泥土给扒开,露出里面用麻布裹着的鸡身。
  林金兰很是好奇:“这麻布放到窑里头,竟然也没有被烤焦了?”
  玉姐儿也在旁边好奇地问:“就是,为什么非要用麻布呢?”
  林杏月解释道:“这麻布先前被我提前给浸湿了,再拧个半干,这样就能避免被烤焦。至于为什么要用这麻布,除了因为没有那些荷叶之外,最关键的就是这麻布裹着的话,便能锁住水分,不至于让鸡肉太过于干柴。”
  出锅之后,那麻布也不着急撕开,让鸡在麻布的包裹下再闷上片刻,撕开的时候,鸡肉的肉质会更加的紧实,仿佛能从肉中渗透出汁水来。
  “好香啊!”
  撕开之后,除了能看到里面鲜嫩多汁的肉,便是被那色泽金黄的表皮吸引着,闻起来还带着淡淡的烟火气息。
  “咱们什么时候吃?”
  徐勇说:“我现在就有些饿了。”
  “那咱们现在就吃吧,吃完了也好开张。”
  隔壁的沈大爷已经坐不住了,在屋子里走来走去,十分心神不宁。
  沈大娘看不下去,把手里的活计放下,想了想又换了一身衣裳,洗干净手之后便往外走。
  “你去干什么?”
  沈大爷一看沈大娘要出门,就慌忙地要跟上。
  沈大娘白了沈大爷一眼:“我得去上工了,一会儿再不捏馄饨就晚了。”
  沈大爷看了看天色,这个点可比平常沈大娘要走的时间早了一大会儿呢。
  沈大娘虽然没有说,但她也被那香味折磨得够呛,加上沈大爷一直在她跟前念叨,她索性就从家里出来。
  不过出门之后,她就想着要是这般过去,林杏月他们一家肯定在吃饭,到时候肯定是要留她的。
  虽然很想吃她做出来的东西,可沈大娘也是个不愿意占便宜的人,索性就在外头等起来。
  大厅里两张桌子被拼接在了一起,才烤出来的窑鸡就被摆到了桌子上。
  第一锅出来的窑鸡是不卖的,光看他们几个人跃跃欲试的样子,怕是一顿就能吃完了。
  果然,等大家都坐好之后,就迫不及待地伸手去撕鸡肉。
  在放进面包窑之前,鸡的外表皮被刷了一层油,烤好之后,鸡皮带着几分酥脆焦香,咬下去的时候还能听到咔嚓的声响,和里面柔嫩的肉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好嫩!”
  “就是,这样做出来一点也不柴。”
  这鸡肉的肉质只要轻轻一撕,就能把骨头脱下来,那肉汁会在口中迸发出来,带着一股子烟火的香味,脆而不焦,嫩而不柴。
  果然不出林杏月所料,那烤出来的四只窑鸡很快就被他们几人吃完了。大家在那里商量着要怎么做出来卖。
  这面包窑做一锅出来数量有限,林杏月想着要是想批量卖,还需要在旁边再搭个土灶。
  这种土灶相比面包窑来说就要好搭得很,也不用去找徐泥瓦,他们自己拿着砖块也能围成一个圆形的底座,再往上逐渐地垒泥团,每一层都相对收窄一些,最后成一个上面窄下面宽的拱形便可。
  在搭的时候,还要在窑身留一个窑口,专门来放食材,底部再留一两个通风口。
  虽然想着很简单,但林杏月也不确定能不能搭好。
  正商量着,那边的张婶娘把门打开,就看到了在门口冻得发抖的沈大娘。
  “哎哟,大姐你来了怎么也不说一声?”
  张婶娘一看沈大娘,就知道她肯定在外头已经冻了好一会儿,再一想他们刚才在大厅里吃窑鸡的动静,马上就明白了沈大娘的意思。
  “你也太见外了,直接进来,咱们不过是添双筷子的事情。”张婶娘拉着她说。
  冯大娘也在那里附和起来:“都是邻里邻居的,客气啥,不是你帮我就是我帮你。”
  沈大娘在外头冻了一会儿之后,其实是有些想要回家的,但一想到沈大爷肯定会嘲笑她几句,脚步就顿住了,干脆便在外面冻着。
  “我给大娘先下一碗馄饨去。”柳娘子说。
  柳娘子也不和林杏月商量搭土窑的事了,快手快脚地走过去,手指翻飞,很快就把馄饨给捏好了。
  早餐是在大厅里做的,灶台用的是陶土制成的小型灶体,像在外头摆摊卖小吃的,用的都是这种灶台,非常方便携带。
  这灶台的柴火从刚才就烧了起来,这样里头的水不仅能更快地热起来,他们在大厅里吃东西的时候也不觉得那般冷。
  柳娘子的馄饨捏好之后,锅里的水就开了,直接下锅煮上一会儿,小馄饨一个个的就漂浮了上来。
  沈大娘心里既感动又觉得有些不好意思,还没来得及说什么,就被张婶娘催着先喝汤,暖暖身子。
  “早知道你在外头,说什么也给你留出来一些,让你尝尝我们才做出来那窑鸡,准备当年货来卖。不过等那土窑搭好了,咱们就能做出来许多,到时候你再尝一尝。”冯大娘说。
  沈大娘心里暖暖的,也不瞒着他们:“我家那口子在家里闻到味儿了,还说要搬把梯子爬到墙头来看看你们到底在做啥。”
  这事倒是让他们想起来在国公府的钱婆子,一时都有些哭笑不得。
  那一碗馄饨下肚之后,沈大娘也觉得周身暖和起来,这才看见徐柏他们,一打听才知道都是被放出来的。
  “还有这好事,一下子铺子的人可就多了。”
  再加上他们这些来帮忙捏馄饨的,光人手就有十几个。
  林杏月点点头:“是啊,人手多了,咱们能做的东西也就多,我想着也该让那些闲汉来帮着送些东西了。”
  “那可真是个大好的消息,不知道多少人都等着呢。”
  沈大娘的那碗馄饨吃完,其他来帮忙捏馄饨和煎饺的人也陆续过来了,王小娘子她们几乎也都是前后脚到。
  一来,林杏月就先让大家尝尝今儿新做出来的豆腐。
  “以后打算早餐再多一道铁板豆腐来卖。”
  她们这些来干活的,除了能领工钱之外,饭也是在铺子里吃的。
  她们回回一早过来,林杏月头一件事情就是让他们先做出来一些,让自个吃饱了。
  比起王小娘子、常娘子她们这些只是早上来帮忙的人,更珍惜这份活计,也十分羡慕王小娘子她们这些能一直在铺子里帮忙的人。
  说起来的话,她们几个更像是临时工,常娘子她们却是正式的。
  不过她们一个个的干起活来都特别认真细致,林杏月说了要干净卫生,每个人来之前都会拿皂角仔细地搓搓手,像沈大娘这样来的时候还特意换上新衣服。
  万一什么时候,她们就能长久的留下来干了呢。
  “什么铁板豆腐?”
  王小娘子听说有新鲜的吃食就想试试,大家都是来了之后重新洗了手,一个个地看过去。
  这豆腐是宋石头他们做出来的,做铁板豆腐的事情也就交给了徐勇。
  做铁板豆腐得切成稍厚一点的块,放到锅里开始小火慢煎。
  一说要吃,徐勇那边就开始把豆腐放到锅里,“一会儿都尝尝,看看味道怎么样。”
  【作者有话说】
  [比心][比心]
  145
  第145章
  ◎铁板豆腐◎
  豆腐下锅煎之后,很快表面就呈现出一种诱人的金黄色,等四面都煎成这种颜色之后,便捞出来放在盘中,往上面抹上特制的酱料。
  那酱料均匀地抹在豆腐上面,色泽红亮,又撒了葱花、芝麻、茴香这些东西,各种颜色相互映衬,看着就勾人食欲。
  在一旁围观的几个娘子也都开始吞咽起口水,说:“这个香煎豆腐,看着就好吃。”
  在先前猪肉不常吃,大多数人只能买些鸡肉、羊肉的时候,豆腐是家里很能拿得出手的一道菜。
  听说这豆腐也是他们自己做出来的,这让大家又一阵震惊。
  “也不知道还有什么是你们不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