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公府小厨房 第291节
看徐勇那样子,林金兰就叉着腰怼他:“勇子哥,你可别大半夜的偷喝这高汤。”
徐勇挠挠后脑勺:“那怎么会,我是等着做好了再吃。”
林杏月心里面觉得暖暖的,也不强撑着:“行,那咱们就一人一回,剩下的就交给你们了,等明天早上咱们用这高汤蒸个蛋,再煮碗馄饨来吃。”
【作者有话说】
明天周一,我爱上班,上班爱我[心碎]
130
第130章
◎高汤馄饨+高汤蒸蛋◎
有了那蒸蛋和馄饨在前面吊着,一时间大家都干劲十足,很快就分好了夜里什么时候起身照看。
徐勇看着那高汤的时候,高汤已经快要熬好了,乳白色的汤汁在锅里面滚动,散发着香浓的味道。
他几乎下意识的就吞咽了下口水。
按说他这段时间日日吃林杏月做的吃食,应该不这么馋了,可不知道怎么回事,徐勇觉得他越来越喜欢吃。
强忍着不去看那高汤,徐勇把柴火添了进去,又搅拌了搅拌,这才哄着自己回去睡觉。
等睡醒了,就有高汤蒸蛋和馄饨可以吃了。
在他后面的人是林金兰,她看着天色已经*有了亮色,就不打算再去睡觉了,一边打着哈欠一边掀开了锅盖。
“啧,好香啊。”
林金兰嘟囔了一声,那滚烫的高汤就在里面翻滚,香气扑鼻而来。
她鬼鬼祟祟的左右看了看,见没人注意,就拿了一个勺子舀了一小碗。
这么冷的天,她就尝一小口。
不过显然她低估了那汤的香味,也低估了她的意志力。
太香了,到了肚中之后都是热热的,让她全身都暖了起来。
外面雪花还没有停,林金兰干脆抱着碗坐在了灶间往外看。
喝一口汤看一眼,舒服。
只是她怕林杏月闻到了她喝了那高汤了,也不敢回屋子里,早早就开始帮着准备做锅巴。
第二天一早,林杏月醒来后先往窗外看了一眼,不由得惊讶了一下。
外头也传来了说话声,是张婶娘在说林金兰:“你这孩子,今儿怎么起这么早过来干活。”
林金兰有些不好意思,轻声和张婶娘说了句什么,林杏月没听清楚。
“怎么下得这么大呀!”冯大娘的声音也响起来。
林杏月穿好衣服走到外面,发现雪已经积了厚厚的一层,院子里的物件都被雪覆盖着,只能看到大致轮廓。
“还真是下得不小呢。”张婶娘看着外面白茫茫的一片感叹道,“我在这儿住了这么多年,还是头一次下这么大的雪呢。”
等徐勇起来,张婶娘就让徐勇把院子和前面小饭馆大门口的雪给扫了,自己又往屋顶上看了看,生怕雪太大把屋顶给压坏了。
“还好,暂时没事。”
林杏月看着外面那层厚雪,想着这两天是不能修面包窑了,只能往后推一推,不过这两天也有其他的事情做,晚些修也一样。
徐勇在外面扫雪的时候,周围的邻居就过来和他搭讪:“扫雪可不容易,还下这么大。”
徐勇一心惦记着林杏月要做的那高汤蒸蛋和馄饨,听着话就有些心不在焉,只是随口应着。
来的人也不是真心来闲聊的,目光透过徐勇往那铺子里看了好几回:“以前也就过年前能下上一回,也不大。”
“是啊。”
“算算时候,也快过年了。”
徐勇这才反应过来,天晴了之后,可不就是快过年了,一过年就感觉会有各种好吃的,他得回头问问林杏月要不要准备一些年货。
来搭话的沈大爷见徐勇扫得差不多要走,赶紧拉住他,不好意思地问:“你们在做什么好吃的,半夜里都传来香味儿,让我一晚上都没睡着。”
沈大爷说这话的时候觉得略微有些丢人,他又不是那三岁小孩,还会为一点吃的这样。
徐勇一愣,很快就反应过来,憨憨地笑着说:“是咱们昨儿用老母鸡、猪排骨熬的高汤,准备今天下米粉的时候用。”
沈大爷一听,哎呦了一声:“加了高汤,那米粉可不是更好吃了?”
“我这还没尝呢,不知道到底是个什么味儿。”
沈大爷一脸羡慕:“你这只要回去就能吃得好,还不用排队,真是不知怎么投的胎。”
徐勇一点也不介意别人这么说,嘿嘿笑了几声,把扫帚往院子里一放,就去灶间找林杏月:“月姐儿,要不要帮忙?”
目光却在那些吃食上面流连一圈。
别说沈大爷了,他昨儿晚上就差点没忍住。
林杏月已经把那馄饨给包好了,高汤蒸蛋也刚出锅,徐勇看过去,那蒸蛋表面光滑如镜,看着就质感细腻,还带着高汤特有的香气,他使劲吸了吸鼻子。
这一趟扫雪下来,浑身都冒着热气不说,肚子也咕噜噜叫起来,徐勇很没出息地吞咽了一下口水。
沈大爷一步三回头地回了自己的家,沈大娘就问:“问出来了吗?昨儿夜里闻着那么香。”
“说是昨天熬了高汤,做米粉的时候就用那高汤做汤底。”
沈大娘一听,连忙追问:“那你可是要了牌子?咱们今儿也过去吃,这么冷的下雪天,喝上一碗热乎乎的米粉,从脚底到身上都是暖洋洋的。”
沈大爷有些尴尬,嘴硬着说:“人家还没开始放牌子呢,我想着雪下了这么大,好些地方的雪都还没有扫,肯定没那么多人来吃。”
“你可别想当然,就这米粉这般好吃,就是天上下刀子也有人出来呢。”
同沈大娘一样闻了那味道的还有不少人,李掌柜家的两个女儿一早就噔噔噔下了楼梯,把李掌柜和李大娘都叫了起来:“太香了,香得咱们都睡不着。”
李掌柜其实也闻着了,只是习惯性地嘀咕:“昨儿又下雪又没刮风,香味哪儿能飘这么远?”
“我们就是闻着可香的味儿了。”
“哪怕没刮风,也飘了这么远呢。”
“那要是刮了风,怕是得飘十里地去。”
李掌柜一听她们两个说话就开始隐隐头疼,加上旁边还有虎视眈眈的李娘子,只好认命地下了床:“行,我过去问问。”
两个女儿欢呼了一声,噔噔跑上楼换了件厚衣裳,说也要跟着去。
“外头不是下了雪?你们不怕把脚上的鞋给弄湿了?”
这下雪就有一点不好,走路的时候到处都是泥水,那脏水沾到鞋上,没多长时间就湿漉漉的,穿在脚上特别不舒服。
听说有钱人都是穿那鹿皮做成的鞋,防水不会湿。
三个人到了小饭馆门前,才看见大门还紧闭着,李掌柜不好意思去打扰,就说要回去。
李丝竹和李琵琶两个人却不想白跑这么一趟,她们的鞋果然已经湿了,就这样不问清楚走回去,她们一整天都不能安心。
“月姐儿在家吗?”
“勇子哥在家吗?”
两个人一边拍门一边喊,很快就把徐勇引了过来,把门给打开。
今儿明显就比昨儿要冷上几分,徐勇刚把那蒸蛋和馄饨端上桌,搓着手等着吃,听到了敲门声就跑过来开门。
等看到是李掌柜一家,他又堆起了笑脸:“怎么一大早就过来了?快来屋里坐。”
李掌柜往里张望了一下,见他们已经在吃饭,就没进去,只说:“我们就是过来打听打听,昨夜你们是在做什么好吃的,怎么那般香。”
徐勇已经是被问到第二回 了,在心里嘀咕着那高汤味怎么就传这么远,嘴上把同沈大爷说的话又说了一遍。
两个姐儿一听,赶紧问能不能领牌子:“你们熬好了高汤,我们可是要头一回尝一尝。”
李丝竹和李琵琶其实在李掌柜同徐勇说话的时候,已经往铺子里张望了,看见桌子上摆放的馄饨和蒸蛋都冒着热气,散发着一股香味。
张婶娘和林杏月看到了,便笑意盈盈地招呼她们进来尝一尝,李丝竹和李琵琶两个人口水已经不自觉地分泌出来,脚步也不受控制地往前走了两步。
好歹最后刹住了车,拉着已经问完话的李掌柜,拿了牌子就赶紧离开。
“好险,刚才真是差一点就进去了。”
“可不是,我也差点就进去了。”
两个人裹紧了身上的衣裳,急匆匆地往回走。
看见拿回来的两个牌子,又听说了他们熬的是高汤,李娘子大手一挥:“走,咱们晌午就吃那高汤米粉,咱们早些过去排队。”
李掌柜想着今天的生意左右也不好,便答应了下来,一边去拿钱一边嘀咕:“亏得这米粉卖的不贵,要是那山珍海味,咱们就是想吃也吃不起。”
徐勇重新把小饭馆的门关上之后,就哆嗦着进来,一走到桌子前,被那热气一熏,整个人都打了个机灵。
“快吃快吃,可香了。”
冯大娘先吃的是那高汤蒸蛋,蒸蛋本身就质地柔软,入口即化,有了这高汤的加持,鲜味更加浓郁。
尤其是那嫩滑细腻的触感,在口中化开之后几乎不用咀嚼,轻轻一抿就滑入喉咙里,给人一种丝滑的满足感。
另一边的高汤馄饨也是一绝,那高汤就是馄饨的灵魂,鲜香的滋味在唇齿间蔓延开来,暖身又开胃。
馄饨皮特别薄,能看到里面透出来的馅儿,吃起来的味道也是滑嫩可口,轻轻一咬,馅料与汤汁配在一起,既不会太软也不会过硬。
里面的馅儿就是很常见的猪肉馅,咸淡把握得很好,肉汁鲜嫩可口,吃到嘴里只觉得香。
桌子上几乎没有人开口说话,都在那里吃着那热气腾腾的馄饨或者蒸蛋,偶尔抬头看着外面一片雪白的雪景,颇有几分惬意。
“算算时间,徐叔他们也快回来了。”
张婶娘一边收拾碗筷一边说:“是快了,前阵子来了回信,说年前就能回来。”
他们这些在外面来回跑商的,送信也不那么准时,好在这么多年张婶娘也习惯了,不再像年轻的时候那样提心吊胆,只要徐叔出去,她就夜不能寐。
徐勇趁机就问林杏月:“快过年了,咱们是不是要准备一些吃的?”
林杏月一眼就看出来他在想什么,不过倒是没有打趣,认真琢磨起要做些什么吃食来。
国公府、安亲王府等等这些地方都是要备着些吃的,还有宫里的石娘子那边,她到底是帮了自己大忙,虽然两个人来往不方便,可该表示的依旧得表示。
徐勇挠挠后脑勺:“那怎么会,我是等着做好了再吃。”
林杏月心里面觉得暖暖的,也不强撑着:“行,那咱们就一人一回,剩下的就交给你们了,等明天早上咱们用这高汤蒸个蛋,再煮碗馄饨来吃。”
【作者有话说】
明天周一,我爱上班,上班爱我[心碎]
130
第130章
◎高汤馄饨+高汤蒸蛋◎
有了那蒸蛋和馄饨在前面吊着,一时间大家都干劲十足,很快就分好了夜里什么时候起身照看。
徐勇看着那高汤的时候,高汤已经快要熬好了,乳白色的汤汁在锅里面滚动,散发着香浓的味道。
他几乎下意识的就吞咽了下口水。
按说他这段时间日日吃林杏月做的吃食,应该不这么馋了,可不知道怎么回事,徐勇觉得他越来越喜欢吃。
强忍着不去看那高汤,徐勇把柴火添了进去,又搅拌了搅拌,这才哄着自己回去睡觉。
等睡醒了,就有高汤蒸蛋和馄饨可以吃了。
在他后面的人是林金兰,她看着天色已经*有了亮色,就不打算再去睡觉了,一边打着哈欠一边掀开了锅盖。
“啧,好香啊。”
林金兰嘟囔了一声,那滚烫的高汤就在里面翻滚,香气扑鼻而来。
她鬼鬼祟祟的左右看了看,见没人注意,就拿了一个勺子舀了一小碗。
这么冷的天,她就尝一小口。
不过显然她低估了那汤的香味,也低估了她的意志力。
太香了,到了肚中之后都是热热的,让她全身都暖了起来。
外面雪花还没有停,林金兰干脆抱着碗坐在了灶间往外看。
喝一口汤看一眼,舒服。
只是她怕林杏月闻到了她喝了那高汤了,也不敢回屋子里,早早就开始帮着准备做锅巴。
第二天一早,林杏月醒来后先往窗外看了一眼,不由得惊讶了一下。
外头也传来了说话声,是张婶娘在说林金兰:“你这孩子,今儿怎么起这么早过来干活。”
林金兰有些不好意思,轻声和张婶娘说了句什么,林杏月没听清楚。
“怎么下得这么大呀!”冯大娘的声音也响起来。
林杏月穿好衣服走到外面,发现雪已经积了厚厚的一层,院子里的物件都被雪覆盖着,只能看到大致轮廓。
“还真是下得不小呢。”张婶娘看着外面白茫茫的一片感叹道,“我在这儿住了这么多年,还是头一次下这么大的雪呢。”
等徐勇起来,张婶娘就让徐勇把院子和前面小饭馆大门口的雪给扫了,自己又往屋顶上看了看,生怕雪太大把屋顶给压坏了。
“还好,暂时没事。”
林杏月看着外面那层厚雪,想着这两天是不能修面包窑了,只能往后推一推,不过这两天也有其他的事情做,晚些修也一样。
徐勇在外面扫雪的时候,周围的邻居就过来和他搭讪:“扫雪可不容易,还下这么大。”
徐勇一心惦记着林杏月要做的那高汤蒸蛋和馄饨,听着话就有些心不在焉,只是随口应着。
来的人也不是真心来闲聊的,目光透过徐勇往那铺子里看了好几回:“以前也就过年前能下上一回,也不大。”
“是啊。”
“算算时候,也快过年了。”
徐勇这才反应过来,天晴了之后,可不就是快过年了,一过年就感觉会有各种好吃的,他得回头问问林杏月要不要准备一些年货。
来搭话的沈大爷见徐勇扫得差不多要走,赶紧拉住他,不好意思地问:“你们在做什么好吃的,半夜里都传来香味儿,让我一晚上都没睡着。”
沈大爷说这话的时候觉得略微有些丢人,他又不是那三岁小孩,还会为一点吃的这样。
徐勇一愣,很快就反应过来,憨憨地笑着说:“是咱们昨儿用老母鸡、猪排骨熬的高汤,准备今天下米粉的时候用。”
沈大爷一听,哎呦了一声:“加了高汤,那米粉可不是更好吃了?”
“我这还没尝呢,不知道到底是个什么味儿。”
沈大爷一脸羡慕:“你这只要回去就能吃得好,还不用排队,真是不知怎么投的胎。”
徐勇一点也不介意别人这么说,嘿嘿笑了几声,把扫帚往院子里一放,就去灶间找林杏月:“月姐儿,要不要帮忙?”
目光却在那些吃食上面流连一圈。
别说沈大爷了,他昨儿晚上就差点没忍住。
林杏月已经把那馄饨给包好了,高汤蒸蛋也刚出锅,徐勇看过去,那蒸蛋表面光滑如镜,看着就质感细腻,还带着高汤特有的香气,他使劲吸了吸鼻子。
这一趟扫雪下来,浑身都冒着热气不说,肚子也咕噜噜叫起来,徐勇很没出息地吞咽了一下口水。
沈大爷一步三回头地回了自己的家,沈大娘就问:“问出来了吗?昨儿夜里闻着那么香。”
“说是昨天熬了高汤,做米粉的时候就用那高汤做汤底。”
沈大娘一听,连忙追问:“那你可是要了牌子?咱们今儿也过去吃,这么冷的下雪天,喝上一碗热乎乎的米粉,从脚底到身上都是暖洋洋的。”
沈大爷有些尴尬,嘴硬着说:“人家还没开始放牌子呢,我想着雪下了这么大,好些地方的雪都还没有扫,肯定没那么多人来吃。”
“你可别想当然,就这米粉这般好吃,就是天上下刀子也有人出来呢。”
同沈大娘一样闻了那味道的还有不少人,李掌柜家的两个女儿一早就噔噔噔下了楼梯,把李掌柜和李大娘都叫了起来:“太香了,香得咱们都睡不着。”
李掌柜其实也闻着了,只是习惯性地嘀咕:“昨儿又下雪又没刮风,香味哪儿能飘这么远?”
“我们就是闻着可香的味儿了。”
“哪怕没刮风,也飘了这么远呢。”
“那要是刮了风,怕是得飘十里地去。”
李掌柜一听她们两个说话就开始隐隐头疼,加上旁边还有虎视眈眈的李娘子,只好认命地下了床:“行,我过去问问。”
两个女儿欢呼了一声,噔噔跑上楼换了件厚衣裳,说也要跟着去。
“外头不是下了雪?你们不怕把脚上的鞋给弄湿了?”
这下雪就有一点不好,走路的时候到处都是泥水,那脏水沾到鞋上,没多长时间就湿漉漉的,穿在脚上特别不舒服。
听说有钱人都是穿那鹿皮做成的鞋,防水不会湿。
三个人到了小饭馆门前,才看见大门还紧闭着,李掌柜不好意思去打扰,就说要回去。
李丝竹和李琵琶两个人却不想白跑这么一趟,她们的鞋果然已经湿了,就这样不问清楚走回去,她们一整天都不能安心。
“月姐儿在家吗?”
“勇子哥在家吗?”
两个人一边拍门一边喊,很快就把徐勇引了过来,把门给打开。
今儿明显就比昨儿要冷上几分,徐勇刚把那蒸蛋和馄饨端上桌,搓着手等着吃,听到了敲门声就跑过来开门。
等看到是李掌柜一家,他又堆起了笑脸:“怎么一大早就过来了?快来屋里坐。”
李掌柜往里张望了一下,见他们已经在吃饭,就没进去,只说:“我们就是过来打听打听,昨夜你们是在做什么好吃的,怎么那般香。”
徐勇已经是被问到第二回 了,在心里嘀咕着那高汤味怎么就传这么远,嘴上把同沈大爷说的话又说了一遍。
两个姐儿一听,赶紧问能不能领牌子:“你们熬好了高汤,我们可是要头一回尝一尝。”
李丝竹和李琵琶其实在李掌柜同徐勇说话的时候,已经往铺子里张望了,看见桌子上摆放的馄饨和蒸蛋都冒着热气,散发着一股香味。
张婶娘和林杏月看到了,便笑意盈盈地招呼她们进来尝一尝,李丝竹和李琵琶两个人口水已经不自觉地分泌出来,脚步也不受控制地往前走了两步。
好歹最后刹住了车,拉着已经问完话的李掌柜,拿了牌子就赶紧离开。
“好险,刚才真是差一点就进去了。”
“可不是,我也差点就进去了。”
两个人裹紧了身上的衣裳,急匆匆地往回走。
看见拿回来的两个牌子,又听说了他们熬的是高汤,李娘子大手一挥:“走,咱们晌午就吃那高汤米粉,咱们早些过去排队。”
李掌柜想着今天的生意左右也不好,便答应了下来,一边去拿钱一边嘀咕:“亏得这米粉卖的不贵,要是那山珍海味,咱们就是想吃也吃不起。”
徐勇重新把小饭馆的门关上之后,就哆嗦着进来,一走到桌子前,被那热气一熏,整个人都打了个机灵。
“快吃快吃,可香了。”
冯大娘先吃的是那高汤蒸蛋,蒸蛋本身就质地柔软,入口即化,有了这高汤的加持,鲜味更加浓郁。
尤其是那嫩滑细腻的触感,在口中化开之后几乎不用咀嚼,轻轻一抿就滑入喉咙里,给人一种丝滑的满足感。
另一边的高汤馄饨也是一绝,那高汤就是馄饨的灵魂,鲜香的滋味在唇齿间蔓延开来,暖身又开胃。
馄饨皮特别薄,能看到里面透出来的馅儿,吃起来的味道也是滑嫩可口,轻轻一咬,馅料与汤汁配在一起,既不会太软也不会过硬。
里面的馅儿就是很常见的猪肉馅,咸淡把握得很好,肉汁鲜嫩可口,吃到嘴里只觉得香。
桌子上几乎没有人开口说话,都在那里吃着那热气腾腾的馄饨或者蒸蛋,偶尔抬头看着外面一片雪白的雪景,颇有几分惬意。
“算算时间,徐叔他们也快回来了。”
张婶娘一边收拾碗筷一边说:“是快了,前阵子来了回信,说年前就能回来。”
他们这些在外面来回跑商的,送信也不那么准时,好在这么多年张婶娘也习惯了,不再像年轻的时候那样提心吊胆,只要徐叔出去,她就夜不能寐。
徐勇趁机就问林杏月:“快过年了,咱们是不是要准备一些吃的?”
林杏月一眼就看出来他在想什么,不过倒是没有打趣,认真琢磨起要做些什么吃食来。
国公府、安亲王府等等这些地方都是要备着些吃的,还有宫里的石娘子那边,她到底是帮了自己大忙,虽然两个人来往不方便,可该表示的依旧得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