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公府小厨房 第292节
不过这事也不着急,林杏月打算时不时就做一些出来,合适的就放在铺子里售卖。
闫大娘来了之后,特意看了林杏月好几眼,明显是有话说。
林杏月便借着要让她帮忙烧火,把她领到了另一边:“大娘,这是怎么了?”
闫大娘左右张望了一下,压低声音说:“这事我也不知道要不要说,但是在你这里做活,咱们都是极乐意的,不说出来心里过意不去。”
有了这个开场白,闫大娘接下来的话说得就顺畅起来:“这两天有人去找了我家里人,说要是我能学会了这些做东西的秘方,到时候高价把我们请到酒楼去。”
闫大娘说完就赶紧保证:“不过我们家里人可都不是那种眼皮子浅的,都没答应,还把人给轰出去了。”
林杏月知道早晚会有这么一遭,好奇地问:“大娘,你可知道是哪个酒楼的人?”
闫大娘见林杏月并不像着急上火的样子,也松了一口气:“这就不知道了,人家也没说出来自己是哪里的人,不过肯定就是那些大酒楼,见咱们这边生意好,才生了这样的心思。你怎么还不着急?那要真是让他们办成了,咱们这生意可就受影响了。”
林杏月安抚她说:“这种事情着急也没用,不过他们只找了大娘你吗?”
闫大娘就是担心这个,把声音又压低了几分:“不是我背后说人闲话,你看那常娘子,这么几天咱们连她家里什么情况都不知道,光说她靠谱,可知人知面不知心,这万一要是有什么不好,到时候泄露出去了,可不单单是损失生意那么简单。”
林杏月知道闫大娘一直对常娘子有些意见,平日里说话也有若有若无地提着,知道她都是为了自己好,又是安抚又是保证,好不容易才把闫大娘送走。
张婶娘见她们在这边说了好长时间的话,就过来问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需不需要咱们帮忙?”
“没事,婶娘,我再想想。”
林杏月想着,若是对方找了闫大娘,没道理不去找常娘子,只是闫大娘过来同她说了,常娘子那边还没个动静,要不要试探一下?
可是她又最讨厌这种试探来试探去的事情,还不如打开天窗说亮话。
林杏月摇了摇头,把这些想法都撇到脑后,就当作什么都不知道,去了灶间。
外头大厅里,冯大娘的茶叶鸡子已经端了过来,林杏月做的卤豆干也放在盆子里晾着。
林金兰把价格重新报了一遍:“那茶叶鸡子加一文钱就能得一个,卤豆干是一文钱两块,都能加在米粉里面。”
米粉的两种价格也略微有些不同,先前用卤味打底的米粉还是五文钱一碗,那高汤米粉却是六文钱。
倒不是他们要坐地起价,这高汤消耗得十分快,且里头用了老母鸡、猪大骨等食材,多收一文钱,林杏月觉得也说得过去。
准备妥当之后,就等着开门了。
冯大娘有些担心外面下着的雪:“也不知道会不会有人来。”
“那就等人来了再煮米粉,这高汤也都是能放的。”
张婶娘也只是做了一点小吃,怕买不出来,让王小娘子他们都搬到了前面去。
王小娘子和蒋小娘子两个人最多只是打打下手,并不帮忙做吃食,即便这样,有人也问到了她们头上,她们刚才也悄悄和张婶娘说了。
张婶娘也就明白闫大娘去找林杏月是说什么了,她悄悄找常娘子努了努嘴:“那边没动静吗?”
林杏月不愿意把更多的人牵扯进来,生硬地把话题给扯开了。
“婶娘,你是今儿来的人多不多?”
不过显然她们的担心是多余的,即便下了雪,路上不好走,好些人也都走着往她们这边赶。
到了铺子前,见开了门,都松了一口气:“还怕你们今天歇业不干了呢。”
“哪能不干呀,我们还怕你们不来了呢。”
“这哪能,为了这吃食,咱们可是雷打不动、风雨无阻。”
说这话的是赵老丈,他已经接连吃了两天的米粉,今儿又要过来,他那老妻以为他这是魔怔了,还在家门口和他吵了一架。
“走的时候再给我装上两碗。”
想着等拿着这高汤米粉回去,老妻的不满声音也就听不到了。
徐勇赶紧去给他们端米粉,又指了指前面的茶叶鸡子和卤豆干,问要不要加。
“加,我那带走的两份也都加。”
赵老丈要的是那高汤米粉,端上来之后,见果然和前两天吃的米粉不一样,先低头喝了一大口汤汁:“鲜,真鲜!”
这高汤的汤汁熬出来之后呈现一种乳白色,很是勾人食欲,喝到嘴里又是浓郁的鲜香味道,从舌尖开始一直到胃里,都让人舒坦得想惊呼一声。
后面陆陆续续的又有人来,其中就有李掌柜领着家里的两个女儿和李娘子。
他们同熟人打了招呼,坐下来之后,李掌柜就把夜里因高汤睡不着的事情说了:“我翻来覆去的睡不着,肚子也一直咕噜咕噜的叫,后来没办法,在腰间拴了两个腰带,这才勉强睡着。”
众人都大笑起来,问他:“往腰间拴个腰带,顶用不顶用啊?”
“顶用!不信你们回头试一试。”
赵官人今日休沐在家,以往这样的天气,又下着雪,他通常会和赵娘子一起泡了茶,坐在窗下赏雪。
今儿他一早确实换了一身外出的装扮,赵娘子好奇问他:“你这是要去哪里?”
“去那小饭馆看看。”
自从小饭馆开张之后,赵官人和赵娘子已经尝了米粉的味道,都大呼好吃,只是先前一直是让小厮去排队,米粉拿回来之后到底不如现煮出来的好吃,多多少少都有些坨了。
赵官人好不容易盼来了休沐,就打算趁着今儿过去,在那小饭馆里吃上一顿。
赵娘子指了指地上那层厚厚的雪:“怕是马车也走不了,你得走着去呢。”
赵官人不以为意:“走就走着去,就当是散散心。”
赵娘子呆愣在原地,左右把赵官人打量了好几遍:“你还是我夫君嘛?”
赵娘子这般问也是有原因的,以前他们去爬汴京城外的净房山时,赵官人一路上都是坐着轿子上去的,说他腿脚不方便,爬不了山,走不了那么远的路。
这回倒好,为了一口吃的,不惜踩着雪水也要往那边去。
赵官人脸上闪过几分不自在,问赵娘子:“你可是要吃?我给你带回来些。”
赵娘子顿时把那些疑虑都抛到脑后,点头说:“要,你帮我也带份米粉回来,再有其他的吃食也都多带一些。”
去了自然不能白去,赵官人一一记下,这才往那边走。
赵娘子身边的丫鬟已经捂了嘴偷笑,见赵娘子看过来也不害怕,只把赵小郎君曾经为了一口吃的,也是这般执着的事情说了。
赵娘子听了也乐了起来:“可不是呢,我那小儿也是个为了吃能上刀山下火海的,别说这么点儿的雪,就是下得再大,那也要走过去吃呢。”
李掌柜他们一家很快就吃完了那一碗高汤米粉,同张婶娘他们说了几句话,就要赶回去开铺子。
一路上,两个女儿都在那里讨论到底是卤味的米粉好吃还是高汤的米粉好吃。
“自然是高汤的米粉好吃了,到底是贵了一文钱,那汤汁真是香得很。”
“我却还是喜欢吃卤味米粉里面的小肉沫,吃着很有嚼劲。”
李娘子也开口:“我却觉得那卤豆干放进去之后好吃得很,听冯大娘的意思,下回还往里面放卤好的鹌鹑蛋呢。”
李掌柜走到自家铺子门前,见已经有人在那里等着了,定睛一看,还是个熟面孔,刚才在铺子里就坐在他们邻桌。
那人也没想到这人就是这家纸扎铺子的掌柜,赶紧作了个揖,等李掌柜打开门之后,就问他都需要些什么祭品。
那人环顾了一圈之后,很快就收回了目光,问李掌柜有没有厨子:“最好是个厨娘,手艺特别好,什么吃食都会做一些,尤其是那些新鲜的吃食得会做,还要会做米粉。”
李掌柜做了这么多年的纸扎生意,听到这话也无语起来,这不是分明照着林杏月在说嘛。
那人瞧见了李掌柜脸上的神情,带了些不安,赶紧解释:“您别误会,我这是给我祖婆烧的,她生前最爱吃各地的美食,只是那时候家里穷困,并没那么多钱,一直没能吃上什么好吃的,这事一直是我的遗憾。想着祖婆把我拉扯大,还没来得及享福就撒手人寰……”
他这不是看到那小饭馆里的吃食都香得很,很多都是他没见过的,路过这家纸扎铺子的时候,才有了这想法,要是真能做出来一个像林杏月那样的厨娘纸扎人,到时候给他祖婆烧下去,他祖婆是不是也都能吃着了。
【作者有话说】
比心
131
第131章
◎雪夜火锅(1)◎
李掌柜听完,面色犹豫了好大一会儿。
不做吧,白白的生意到了嘴边总不能放跑,可是真要做,他又下不去手,人家好好的小娘子,做什么被他弄成纸扎人?
纠结了一会儿,李掌柜说道:“你看要不这样,我可以给你扎个厨子,只是这个厨子就是从宫中出来的御厨,不是人家林小娘子,如何?”
那人一听只是个御厨,不是林小娘子很是有些失望,再三问道:“真的不能做那小饭馆的掌柜的吗?你放心,我肯定不会用作别的地方。”
李掌柜更加不知要说什么,觉得眼前这人莫不是有些毛病,那纸扎人除了烧给他那祖婆,还能做什么,谁会往其他地方想?
这次他拒绝得便义正言辞起来:“不能,你趁早死了这条心吧。”
那人叹了一口气,十分不情愿地说:“好吧,只是你可得给我做个厉害的御厨。”
李掌柜也悄悄松了一口气,再三保证:“你放心吧,我肯定给你做一个让你满意的御厨。”
收了定金,这人走了之后,李丝竹和李琵琶两个姐儿才出来,往门外面看了看,嘀咕:“这人怎么怪怪的?”
“就是,谁能想到这主意?咱们这铺子里见识的人多了,倒是头一次见这样的。”
李掌柜也说:“别说你们两个了,我从学徒开始,到后来单独出来开铺子,也有这几十年,都没见过这号人。”
李娘子见他们三个粘在风口说话,就让他们回来:“别想了,从小饭馆里带回来的腌菜可放好了?晚上咱们就吃这个。”
“放好了,这么大的雪,也不知道还有没有卖炊饼的,我想着用炊饼就着这酱菜也是好吃的很。”
“爹,那你快去看看,再顺道看看还有没有卖馄饨的。”
“我也想吃馄饨了。”
李掌柜一听就知道她们两个为什么这么说,定然是早上的时候,在小饭馆看到了他们要吃的那馄饨。
别说,就是他也有几分想吃呢,只是到底摇了摇头:“不说今儿下雪有没有卖的,就是那味道,肯定也和小饭馆里做的不一样。”
两个姐儿顿时大感失望,一人托着个腮看着外面:“也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才会卖那馄饨来吃?”
“是嘞,那馄饨也香的嘞。”
李掌柜咂摸了几下嘴,也盼起来,不过很快他就背着手回到后屋去做那纸扎人了。
又说赵官人一路走得艰辛,有的地方的雪被人给扫了,有的地方不知是家里人懒还是如何,还积了厚厚的一层。
等他穿着那靴子走到铺子的时候,鞋袜也都有些湿了。
他却顾不得那么许多,赶紧朝铺子里张望,问徐勇:“可还有米粉?”
闫大娘来了之后,特意看了林杏月好几眼,明显是有话说。
林杏月便借着要让她帮忙烧火,把她领到了另一边:“大娘,这是怎么了?”
闫大娘左右张望了一下,压低声音说:“这事我也不知道要不要说,但是在你这里做活,咱们都是极乐意的,不说出来心里过意不去。”
有了这个开场白,闫大娘接下来的话说得就顺畅起来:“这两天有人去找了我家里人,说要是我能学会了这些做东西的秘方,到时候高价把我们请到酒楼去。”
闫大娘说完就赶紧保证:“不过我们家里人可都不是那种眼皮子浅的,都没答应,还把人给轰出去了。”
林杏月知道早晚会有这么一遭,好奇地问:“大娘,你可知道是哪个酒楼的人?”
闫大娘见林杏月并不像着急上火的样子,也松了一口气:“这就不知道了,人家也没说出来自己是哪里的人,不过肯定就是那些大酒楼,见咱们这边生意好,才生了这样的心思。你怎么还不着急?那要真是让他们办成了,咱们这生意可就受影响了。”
林杏月安抚她说:“这种事情着急也没用,不过他们只找了大娘你吗?”
闫大娘就是担心这个,把声音又压低了几分:“不是我背后说人闲话,你看那常娘子,这么几天咱们连她家里什么情况都不知道,光说她靠谱,可知人知面不知心,这万一要是有什么不好,到时候泄露出去了,可不单单是损失生意那么简单。”
林杏月知道闫大娘一直对常娘子有些意见,平日里说话也有若有若无地提着,知道她都是为了自己好,又是安抚又是保证,好不容易才把闫大娘送走。
张婶娘见她们在这边说了好长时间的话,就过来问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需不需要咱们帮忙?”
“没事,婶娘,我再想想。”
林杏月想着,若是对方找了闫大娘,没道理不去找常娘子,只是闫大娘过来同她说了,常娘子那边还没个动静,要不要试探一下?
可是她又最讨厌这种试探来试探去的事情,还不如打开天窗说亮话。
林杏月摇了摇头,把这些想法都撇到脑后,就当作什么都不知道,去了灶间。
外头大厅里,冯大娘的茶叶鸡子已经端了过来,林杏月做的卤豆干也放在盆子里晾着。
林金兰把价格重新报了一遍:“那茶叶鸡子加一文钱就能得一个,卤豆干是一文钱两块,都能加在米粉里面。”
米粉的两种价格也略微有些不同,先前用卤味打底的米粉还是五文钱一碗,那高汤米粉却是六文钱。
倒不是他们要坐地起价,这高汤消耗得十分快,且里头用了老母鸡、猪大骨等食材,多收一文钱,林杏月觉得也说得过去。
准备妥当之后,就等着开门了。
冯大娘有些担心外面下着的雪:“也不知道会不会有人来。”
“那就等人来了再煮米粉,这高汤也都是能放的。”
张婶娘也只是做了一点小吃,怕买不出来,让王小娘子他们都搬到了前面去。
王小娘子和蒋小娘子两个人最多只是打打下手,并不帮忙做吃食,即便这样,有人也问到了她们头上,她们刚才也悄悄和张婶娘说了。
张婶娘也就明白闫大娘去找林杏月是说什么了,她悄悄找常娘子努了努嘴:“那边没动静吗?”
林杏月不愿意把更多的人牵扯进来,生硬地把话题给扯开了。
“婶娘,你是今儿来的人多不多?”
不过显然她们的担心是多余的,即便下了雪,路上不好走,好些人也都走着往她们这边赶。
到了铺子前,见开了门,都松了一口气:“还怕你们今天歇业不干了呢。”
“哪能不干呀,我们还怕你们不来了呢。”
“这哪能,为了这吃食,咱们可是雷打不动、风雨无阻。”
说这话的是赵老丈,他已经接连吃了两天的米粉,今儿又要过来,他那老妻以为他这是魔怔了,还在家门口和他吵了一架。
“走的时候再给我装上两碗。”
想着等拿着这高汤米粉回去,老妻的不满声音也就听不到了。
徐勇赶紧去给他们端米粉,又指了指前面的茶叶鸡子和卤豆干,问要不要加。
“加,我那带走的两份也都加。”
赵老丈要的是那高汤米粉,端上来之后,见果然和前两天吃的米粉不一样,先低头喝了一大口汤汁:“鲜,真鲜!”
这高汤的汤汁熬出来之后呈现一种乳白色,很是勾人食欲,喝到嘴里又是浓郁的鲜香味道,从舌尖开始一直到胃里,都让人舒坦得想惊呼一声。
后面陆陆续续的又有人来,其中就有李掌柜领着家里的两个女儿和李娘子。
他们同熟人打了招呼,坐下来之后,李掌柜就把夜里因高汤睡不着的事情说了:“我翻来覆去的睡不着,肚子也一直咕噜咕噜的叫,后来没办法,在腰间拴了两个腰带,这才勉强睡着。”
众人都大笑起来,问他:“往腰间拴个腰带,顶用不顶用啊?”
“顶用!不信你们回头试一试。”
赵官人今日休沐在家,以往这样的天气,又下着雪,他通常会和赵娘子一起泡了茶,坐在窗下赏雪。
今儿他一早确实换了一身外出的装扮,赵娘子好奇问他:“你这是要去哪里?”
“去那小饭馆看看。”
自从小饭馆开张之后,赵官人和赵娘子已经尝了米粉的味道,都大呼好吃,只是先前一直是让小厮去排队,米粉拿回来之后到底不如现煮出来的好吃,多多少少都有些坨了。
赵官人好不容易盼来了休沐,就打算趁着今儿过去,在那小饭馆里吃上一顿。
赵娘子指了指地上那层厚厚的雪:“怕是马车也走不了,你得走着去呢。”
赵官人不以为意:“走就走着去,就当是散散心。”
赵娘子呆愣在原地,左右把赵官人打量了好几遍:“你还是我夫君嘛?”
赵娘子这般问也是有原因的,以前他们去爬汴京城外的净房山时,赵官人一路上都是坐着轿子上去的,说他腿脚不方便,爬不了山,走不了那么远的路。
这回倒好,为了一口吃的,不惜踩着雪水也要往那边去。
赵官人脸上闪过几分不自在,问赵娘子:“你可是要吃?我给你带回来些。”
赵娘子顿时把那些疑虑都抛到脑后,点头说:“要,你帮我也带份米粉回来,再有其他的吃食也都多带一些。”
去了自然不能白去,赵官人一一记下,这才往那边走。
赵娘子身边的丫鬟已经捂了嘴偷笑,见赵娘子看过来也不害怕,只把赵小郎君曾经为了一口吃的,也是这般执着的事情说了。
赵娘子听了也乐了起来:“可不是呢,我那小儿也是个为了吃能上刀山下火海的,别说这么点儿的雪,就是下得再大,那也要走过去吃呢。”
李掌柜他们一家很快就吃完了那一碗高汤米粉,同张婶娘他们说了几句话,就要赶回去开铺子。
一路上,两个女儿都在那里讨论到底是卤味的米粉好吃还是高汤的米粉好吃。
“自然是高汤的米粉好吃了,到底是贵了一文钱,那汤汁真是香得很。”
“我却还是喜欢吃卤味米粉里面的小肉沫,吃着很有嚼劲。”
李娘子也开口:“我却觉得那卤豆干放进去之后好吃得很,听冯大娘的意思,下回还往里面放卤好的鹌鹑蛋呢。”
李掌柜走到自家铺子门前,见已经有人在那里等着了,定睛一看,还是个熟面孔,刚才在铺子里就坐在他们邻桌。
那人也没想到这人就是这家纸扎铺子的掌柜,赶紧作了个揖,等李掌柜打开门之后,就问他都需要些什么祭品。
那人环顾了一圈之后,很快就收回了目光,问李掌柜有没有厨子:“最好是个厨娘,手艺特别好,什么吃食都会做一些,尤其是那些新鲜的吃食得会做,还要会做米粉。”
李掌柜做了这么多年的纸扎生意,听到这话也无语起来,这不是分明照着林杏月在说嘛。
那人瞧见了李掌柜脸上的神情,带了些不安,赶紧解释:“您别误会,我这是给我祖婆烧的,她生前最爱吃各地的美食,只是那时候家里穷困,并没那么多钱,一直没能吃上什么好吃的,这事一直是我的遗憾。想着祖婆把我拉扯大,还没来得及享福就撒手人寰……”
他这不是看到那小饭馆里的吃食都香得很,很多都是他没见过的,路过这家纸扎铺子的时候,才有了这想法,要是真能做出来一个像林杏月那样的厨娘纸扎人,到时候给他祖婆烧下去,他祖婆是不是也都能吃着了。
【作者有话说】
比心
131
第131章
◎雪夜火锅(1)◎
李掌柜听完,面色犹豫了好大一会儿。
不做吧,白白的生意到了嘴边总不能放跑,可是真要做,他又下不去手,人家好好的小娘子,做什么被他弄成纸扎人?
纠结了一会儿,李掌柜说道:“你看要不这样,我可以给你扎个厨子,只是这个厨子就是从宫中出来的御厨,不是人家林小娘子,如何?”
那人一听只是个御厨,不是林小娘子很是有些失望,再三问道:“真的不能做那小饭馆的掌柜的吗?你放心,我肯定不会用作别的地方。”
李掌柜更加不知要说什么,觉得眼前这人莫不是有些毛病,那纸扎人除了烧给他那祖婆,还能做什么,谁会往其他地方想?
这次他拒绝得便义正言辞起来:“不能,你趁早死了这条心吧。”
那人叹了一口气,十分不情愿地说:“好吧,只是你可得给我做个厉害的御厨。”
李掌柜也悄悄松了一口气,再三保证:“你放心吧,我肯定给你做一个让你满意的御厨。”
收了定金,这人走了之后,李丝竹和李琵琶两个姐儿才出来,往门外面看了看,嘀咕:“这人怎么怪怪的?”
“就是,谁能想到这主意?咱们这铺子里见识的人多了,倒是头一次见这样的。”
李掌柜也说:“别说你们两个了,我从学徒开始,到后来单独出来开铺子,也有这几十年,都没见过这号人。”
李娘子见他们三个粘在风口说话,就让他们回来:“别想了,从小饭馆里带回来的腌菜可放好了?晚上咱们就吃这个。”
“放好了,这么大的雪,也不知道还有没有卖炊饼的,我想着用炊饼就着这酱菜也是好吃的很。”
“爹,那你快去看看,再顺道看看还有没有卖馄饨的。”
“我也想吃馄饨了。”
李掌柜一听就知道她们两个为什么这么说,定然是早上的时候,在小饭馆看到了他们要吃的那馄饨。
别说,就是他也有几分想吃呢,只是到底摇了摇头:“不说今儿下雪有没有卖的,就是那味道,肯定也和小饭馆里做的不一样。”
两个姐儿顿时大感失望,一人托着个腮看着外面:“也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才会卖那馄饨来吃?”
“是嘞,那馄饨也香的嘞。”
李掌柜咂摸了几下嘴,也盼起来,不过很快他就背着手回到后屋去做那纸扎人了。
又说赵官人一路走得艰辛,有的地方的雪被人给扫了,有的地方不知是家里人懒还是如何,还积了厚厚的一层。
等他穿着那靴子走到铺子的时候,鞋袜也都有些湿了。
他却顾不得那么许多,赶紧朝铺子里张望,问徐勇:“可还有米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