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公府小厨房 第280节
“早知道我就好好学了!”
“好歹我前两天还看了看书,大略记了一些,不知道能不能比上次进步一些。”
“你们说那蟹壳黄是什么东西,里面都有什么馅儿?”
大家都不知道,目光就投在了二郎君身上。
二郎君还真知道,他可是尝了好几个呢,说起这个,方才的苦闷心情一扫而空。
“里面有好几种馅儿,分为甜和咸两种。咸的有葱香、梅干菜肉馅儿等等;甜馅儿更多一些,什么芝麻、红糖、各种果仁果泥馅儿的。外头那层皮又特别酥脆,咬上一口,那酥皮就顺着往下掉。”
虽然还没尝到到底是什么滋味,光听着二郎君这么说,众人就觉得口水都快流出来了。
“你别说了,再说我这心里更后悔!”
“到时候谁要得了那蟹壳黄,能不能分咱们尝一尝?”
“就这么说定了,到时候一定要让咱们尝一尝!”
那些觉得自己有可能得到的人却不同意。
“凭甚要分出去,总共就那么一些,馅儿又不一样,自然是要好好尝一尝。”
“是嘞,还有好几天才能放假,只那么点儿蟹壳黄,怎么能顶到放假的时候,不分不分。”
“你们还没得了那蟹壳黄呢,就这么小气啊!”
众人七嘴八舌说着,博士们也把这次小考的成绩给算了出来。
一时之间,众学子的心都高高悬了起来。
“竟然有几分科考的紧张劲儿!”
“你别说,我也这般觉得,要是落榜了,心情应当同今儿差不了多少。”
苏祭酒清咳了一声,下面的人渐渐安静下来,大家都屏息凝神等着他开口。
苏祭酒先点了几个人的名字,说是进步较大,能得一盒蟹壳黄的。
这些人一听有自己,也顾不得礼数,直接就欢呼起来。
旁边没有得到的人,纷纷投去羡慕的目光,期待着下一个名字中能念到自己。
有的人已经在心里暗暗发誓,这几天一定要好好学,等下次小考的时候拿个好成绩。
也有的人听到没念着自己的名字,十分失望,精气神都像是被抽走了一样。
苏祭酒最后念的是头三名,耿郎君考了第三名,加上比之前进步了不少,便得了两盒。
他是这次得到蟹壳黄最多的人。苏祭酒才说完勉励的话让大家散了,耿郎君跟前就围起了人,另一部分人则围住了梁敬业,想让他分一些。
梁敬业不出意料又考了第一名,打开之后看到那一匣子蟹壳黄,很是满意,打算挑灯夜读的时候就着吃。
“你们两位谁愿意分一个出来,我拿东西来换。”
“我也愿意出东西来换!”
人群中不少人都看着他们两个,期盼着等点头。
梁敬业不肯分,耿郎君自然也不舍得,他还没尝过蟹壳黄是什么味儿,把*两匣子护在跟前,才从人群中挤出来。
“还是不是好友了,这怎么跑得这般快?”
“就是,咱们也不多吃,不过是尝个味儿罢了!”
梁敬业和耿郎君两人想着,每个馅儿都不一样,尝完这个味儿,是不是还要再尝另一个味儿,那他们还吃什么?
见他们头也不回的走了,几个人只能捶胸顿足的叹息。
“哼,下回我也要得一盒那蟹壳黄,可要尝尝到底是什么味道,值得这样护着!”
二郎君在一旁悠悠补充:“可是好吃得很,这些得了吃食的人,下回肯定会更努力地学。”
二郎君还真说中了一部分人的心思。
那些得了蟹壳黄的小郎君们回到屋子里,就迫不及待拿出蟹壳黄尝了尝。
咬上一口,里面的馅料混合着外面的酥皮,全都浸润在唇齿之间,果然就像二郎君说的那样,外头那层皮酥得掉渣,里面的馅儿又香甜得很。
这般好吃,下次他们得再得才行!
总共就这么几个,吃得十分珍惜。吃完之后,又都纷纷锁到了柜子里,打算等明天下了学堂再回来吃。
当天夜里,苏祭酒在巡夜的时候,就发现每个屋子的人都在挑灯阅读。
其中有一间房舍内的郎君,竟然学起了古人,把头发悬在了房梁上,这样只要一打瞌睡,头低下去,头皮就被扯起来,痛的人能立刻清醒不少。
苏祭酒在旁边看了,也是啧啧两声,对一旁的张博士说:“看来这法子确实不错,等回头我亲自再去拜见那厨娘,再讨要些别的彩头来。”
张博士眼睛顿时就亮了,这下子他又有口福了。
国子学的这份差事,实在是令人欢喜,比之前更让人振奋!
林杏月收拾完一楼大厅之后,没去归笼带来的衣服,而是把各个屋子里的火盆都点了起来。
天越来越冷,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下大雪,晚上若是不点火盆,冷的怕是撑不过去。
这屋子许久没住人,徐勇前几天就过来,每天在屋子里烧上一会儿,把整个屋子都给烘暖,今儿过来的时候才没有特别的潮。
周边的邻居也有过来主动帮忙的,来的人都仔仔细细的把林杏月打量了一圈,见她年纪这么小,张婶娘他们又那么的信任她,就都很是好奇。
林杏月任由他们打量,笑着谢了他们过来帮忙,说等米粉做好了请他们来吃。
“你们真的要开卖米粉的铺子啊?”纸马铺子的李掌柜也来帮忙,听了之后忍不住皱起眉,“咱们都是邻居,平日里互相来往也多,你别怪咱们说话直,这米粉做出来真没什么好吃的。”
“就是,你说要卖给咱们周边的人,咱们又没那么多闲钱日日来吃,可要让那些外来的人吃,平白人家跑这么远,大冷的天谁愿意来?”
虽然知道他们是好心,但直接说在面前,还是让人心里不得劲。
林金兰就想上去辩驳,被林杏月扯了一下。
“这样吧,明儿我做一些出来让大家尝一尝,也是谢了大家方才帮的这许多忙。”
一听这个,其他人就都不好意思起来。
“咱们不过是说一说,你们也别往心里去,倒是不用说什么谢,都是邻里邻居的。”
“就是,之前还受了你们不少帮忙呢,那人贩子还是你们帮着报官抓的,要不然谁知道周围住了那么些人。”
大家七嘴八舌地说着不好意思,自然也有人说话直,直接答应了下来。
“那米粉我愿意吃,到时候我来多吃上两份!”说这话的是沈门兵的娘,她转头对林杏月说,“你做的那些东西,我吃了都觉得好,甚是爱得很。别听他们说米粉不好吃,那是他们不会做。”
“啥时候你爱吃米粉了?”沈大爷也是头一次听说,人都懵了。
沈大娘白了他一眼,很是为他拆台感到生气。
好不容易把人送走了,冯大娘才同他们说起来,“这些邻居也忒能说了些,这么热闹。”
张婶娘已经习惯了:“左右冬日里没什么事情,常来串门子也是有的。”
冯大娘笑着摇摇头:“这也就是在外头没人管着他们,要是在府里这样上窜下跳的说闲话不干活,那可是要被管事给训斥的。”
说完她自嘲一下,“刚才我看到都想上去说他们两句,让他们赶紧回去干活,一想这不是在府里了,还真是不习惯呢。”
徐勇深有同感,点点头说:“我也不习惯,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适应。”
张婶娘已经问起林杏月来:“你说米粉有那么些个做法,咱们做什么好?”
林杏月已经想好了:“咱们正好还有卤水,直接把米粉烫煮之后,放入卤水和各种配菜就成。”
那卤水已经卤过,味道醇厚浓郁,鲜而不腻,即便还没有吃,已经能想象到往里面放入米粉之后是何等滋味了。
天气这般寒冷,吃上一碗热乎乎的米粉也甚至美滋滋。
【作者有话说】
[绿心][绿心]
124
第124章
◎锅烧◎
第二天,林杏月又和张婶娘去买了些带皮的猪腿肉,肉需要水煮后二次油炸,做成锅烧。
那皮上带着焦黄的花纹,散发着香浓的味道,吃起来也是口感外酥里嫩。
院子里,冯大娘和林金兰才起,这段时间他们一直没睡好,换了新地方更是翻来覆去睡不着,一直到天快亮的时候才眯了一会儿。
两个人看到对方才起来,都互相指责起来:“娘,你怎么不知道早点起来干活?”
“那你咋不早起?我都这把老骨头了,你这般年轻应当早起。”
林杏月从厨房露了个头出来,两个人瞬间就闭上了嘴不说话了。
这个院子当初被他们看上,就是因为后院能住的地方很大,完全可以一人一个屋子。
冯大娘单独要了一间,张婶娘要了一间,林杏月和林金兰两个人还是想住在一起。
她们两个许多东西都是共用的,比如洗脸的香皂、抹脸的脂粉等等,甚至如今两个人身量差不多高,连衣裳也能一起穿。
冯大娘也很乐意看到她们亲密。
上次认亲摆宴席那天,她说了林金兰之后,林杏月还找她谈了话。
冯大娘对林金兰这个头一个生下来的女儿,不是没有感情,只是总下意识地把她和林杏月对比,又发觉她不如林杏月,话语里多少就带了些出来。
和林杏月谈过之后,冯大娘才发现,那些话像尖刀一样刺向林金兰,哪怕林金兰从来不说出来。
怪不得有时候林金兰不好好的和她说话,原来那都是有意无意攒下来的怨气。
冯大娘也是家里的老大,下面还有几个弟弟妹妹,当年她就是被一直指使着干活,爹娘嘴里常说她是大的,就该让着小的、帮扶着家里,她也一直这般认为。
只是没想到,这些话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她,让她总觉得林杏月还小,林金兰应当承担更多责任。
林杏月说了她之后,冯大娘倒是有所收敛,也开始反思自己。
“一会儿彩蝶就带着她找的那两个大娘过来,咱们看看能不能用。”
彩蝶就是王小娘子,张婶娘一边把腌制的酸笋捞出来,一边同林杏月说。
“好歹我前两天还看了看书,大略记了一些,不知道能不能比上次进步一些。”
“你们说那蟹壳黄是什么东西,里面都有什么馅儿?”
大家都不知道,目光就投在了二郎君身上。
二郎君还真知道,他可是尝了好几个呢,说起这个,方才的苦闷心情一扫而空。
“里面有好几种馅儿,分为甜和咸两种。咸的有葱香、梅干菜肉馅儿等等;甜馅儿更多一些,什么芝麻、红糖、各种果仁果泥馅儿的。外头那层皮又特别酥脆,咬上一口,那酥皮就顺着往下掉。”
虽然还没尝到到底是什么滋味,光听着二郎君这么说,众人就觉得口水都快流出来了。
“你别说了,再说我这心里更后悔!”
“到时候谁要得了那蟹壳黄,能不能分咱们尝一尝?”
“就这么说定了,到时候一定要让咱们尝一尝!”
那些觉得自己有可能得到的人却不同意。
“凭甚要分出去,总共就那么一些,馅儿又不一样,自然是要好好尝一尝。”
“是嘞,还有好几天才能放假,只那么点儿蟹壳黄,怎么能顶到放假的时候,不分不分。”
“你们还没得了那蟹壳黄呢,就这么小气啊!”
众人七嘴八舌说着,博士们也把这次小考的成绩给算了出来。
一时之间,众学子的心都高高悬了起来。
“竟然有几分科考的紧张劲儿!”
“你别说,我也这般觉得,要是落榜了,心情应当同今儿差不了多少。”
苏祭酒清咳了一声,下面的人渐渐安静下来,大家都屏息凝神等着他开口。
苏祭酒先点了几个人的名字,说是进步较大,能得一盒蟹壳黄的。
这些人一听有自己,也顾不得礼数,直接就欢呼起来。
旁边没有得到的人,纷纷投去羡慕的目光,期待着下一个名字中能念到自己。
有的人已经在心里暗暗发誓,这几天一定要好好学,等下次小考的时候拿个好成绩。
也有的人听到没念着自己的名字,十分失望,精气神都像是被抽走了一样。
苏祭酒最后念的是头三名,耿郎君考了第三名,加上比之前进步了不少,便得了两盒。
他是这次得到蟹壳黄最多的人。苏祭酒才说完勉励的话让大家散了,耿郎君跟前就围起了人,另一部分人则围住了梁敬业,想让他分一些。
梁敬业不出意料又考了第一名,打开之后看到那一匣子蟹壳黄,很是满意,打算挑灯夜读的时候就着吃。
“你们两位谁愿意分一个出来,我拿东西来换。”
“我也愿意出东西来换!”
人群中不少人都看着他们两个,期盼着等点头。
梁敬业不肯分,耿郎君自然也不舍得,他还没尝过蟹壳黄是什么味儿,把*两匣子护在跟前,才从人群中挤出来。
“还是不是好友了,这怎么跑得这般快?”
“就是,咱们也不多吃,不过是尝个味儿罢了!”
梁敬业和耿郎君两人想着,每个馅儿都不一样,尝完这个味儿,是不是还要再尝另一个味儿,那他们还吃什么?
见他们头也不回的走了,几个人只能捶胸顿足的叹息。
“哼,下回我也要得一盒那蟹壳黄,可要尝尝到底是什么味道,值得这样护着!”
二郎君在一旁悠悠补充:“可是好吃得很,这些得了吃食的人,下回肯定会更努力地学。”
二郎君还真说中了一部分人的心思。
那些得了蟹壳黄的小郎君们回到屋子里,就迫不及待拿出蟹壳黄尝了尝。
咬上一口,里面的馅料混合着外面的酥皮,全都浸润在唇齿之间,果然就像二郎君说的那样,外头那层皮酥得掉渣,里面的馅儿又香甜得很。
这般好吃,下次他们得再得才行!
总共就这么几个,吃得十分珍惜。吃完之后,又都纷纷锁到了柜子里,打算等明天下了学堂再回来吃。
当天夜里,苏祭酒在巡夜的时候,就发现每个屋子的人都在挑灯阅读。
其中有一间房舍内的郎君,竟然学起了古人,把头发悬在了房梁上,这样只要一打瞌睡,头低下去,头皮就被扯起来,痛的人能立刻清醒不少。
苏祭酒在旁边看了,也是啧啧两声,对一旁的张博士说:“看来这法子确实不错,等回头我亲自再去拜见那厨娘,再讨要些别的彩头来。”
张博士眼睛顿时就亮了,这下子他又有口福了。
国子学的这份差事,实在是令人欢喜,比之前更让人振奋!
林杏月收拾完一楼大厅之后,没去归笼带来的衣服,而是把各个屋子里的火盆都点了起来。
天越来越冷,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下大雪,晚上若是不点火盆,冷的怕是撑不过去。
这屋子许久没住人,徐勇前几天就过来,每天在屋子里烧上一会儿,把整个屋子都给烘暖,今儿过来的时候才没有特别的潮。
周边的邻居也有过来主动帮忙的,来的人都仔仔细细的把林杏月打量了一圈,见她年纪这么小,张婶娘他们又那么的信任她,就都很是好奇。
林杏月任由他们打量,笑着谢了他们过来帮忙,说等米粉做好了请他们来吃。
“你们真的要开卖米粉的铺子啊?”纸马铺子的李掌柜也来帮忙,听了之后忍不住皱起眉,“咱们都是邻居,平日里互相来往也多,你别怪咱们说话直,这米粉做出来真没什么好吃的。”
“就是,你说要卖给咱们周边的人,咱们又没那么多闲钱日日来吃,可要让那些外来的人吃,平白人家跑这么远,大冷的天谁愿意来?”
虽然知道他们是好心,但直接说在面前,还是让人心里不得劲。
林金兰就想上去辩驳,被林杏月扯了一下。
“这样吧,明儿我做一些出来让大家尝一尝,也是谢了大家方才帮的这许多忙。”
一听这个,其他人就都不好意思起来。
“咱们不过是说一说,你们也别往心里去,倒是不用说什么谢,都是邻里邻居的。”
“就是,之前还受了你们不少帮忙呢,那人贩子还是你们帮着报官抓的,要不然谁知道周围住了那么些人。”
大家七嘴八舌地说着不好意思,自然也有人说话直,直接答应了下来。
“那米粉我愿意吃,到时候我来多吃上两份!”说这话的是沈门兵的娘,她转头对林杏月说,“你做的那些东西,我吃了都觉得好,甚是爱得很。别听他们说米粉不好吃,那是他们不会做。”
“啥时候你爱吃米粉了?”沈大爷也是头一次听说,人都懵了。
沈大娘白了他一眼,很是为他拆台感到生气。
好不容易把人送走了,冯大娘才同他们说起来,“这些邻居也忒能说了些,这么热闹。”
张婶娘已经习惯了:“左右冬日里没什么事情,常来串门子也是有的。”
冯大娘笑着摇摇头:“这也就是在外头没人管着他们,要是在府里这样上窜下跳的说闲话不干活,那可是要被管事给训斥的。”
说完她自嘲一下,“刚才我看到都想上去说他们两句,让他们赶紧回去干活,一想这不是在府里了,还真是不习惯呢。”
徐勇深有同感,点点头说:“我也不习惯,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适应。”
张婶娘已经问起林杏月来:“你说米粉有那么些个做法,咱们做什么好?”
林杏月已经想好了:“咱们正好还有卤水,直接把米粉烫煮之后,放入卤水和各种配菜就成。”
那卤水已经卤过,味道醇厚浓郁,鲜而不腻,即便还没有吃,已经能想象到往里面放入米粉之后是何等滋味了。
天气这般寒冷,吃上一碗热乎乎的米粉也甚至美滋滋。
【作者有话说】
[绿心][绿心]
124
第124章
◎锅烧◎
第二天,林杏月又和张婶娘去买了些带皮的猪腿肉,肉需要水煮后二次油炸,做成锅烧。
那皮上带着焦黄的花纹,散发着香浓的味道,吃起来也是口感外酥里嫩。
院子里,冯大娘和林金兰才起,这段时间他们一直没睡好,换了新地方更是翻来覆去睡不着,一直到天快亮的时候才眯了一会儿。
两个人看到对方才起来,都互相指责起来:“娘,你怎么不知道早点起来干活?”
“那你咋不早起?我都这把老骨头了,你这般年轻应当早起。”
林杏月从厨房露了个头出来,两个人瞬间就闭上了嘴不说话了。
这个院子当初被他们看上,就是因为后院能住的地方很大,完全可以一人一个屋子。
冯大娘单独要了一间,张婶娘要了一间,林杏月和林金兰两个人还是想住在一起。
她们两个许多东西都是共用的,比如洗脸的香皂、抹脸的脂粉等等,甚至如今两个人身量差不多高,连衣裳也能一起穿。
冯大娘也很乐意看到她们亲密。
上次认亲摆宴席那天,她说了林金兰之后,林杏月还找她谈了话。
冯大娘对林金兰这个头一个生下来的女儿,不是没有感情,只是总下意识地把她和林杏月对比,又发觉她不如林杏月,话语里多少就带了些出来。
和林杏月谈过之后,冯大娘才发现,那些话像尖刀一样刺向林金兰,哪怕林金兰从来不说出来。
怪不得有时候林金兰不好好的和她说话,原来那都是有意无意攒下来的怨气。
冯大娘也是家里的老大,下面还有几个弟弟妹妹,当年她就是被一直指使着干活,爹娘嘴里常说她是大的,就该让着小的、帮扶着家里,她也一直这般认为。
只是没想到,这些话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她,让她总觉得林杏月还小,林金兰应当承担更多责任。
林杏月说了她之后,冯大娘倒是有所收敛,也开始反思自己。
“一会儿彩蝶就带着她找的那两个大娘过来,咱们看看能不能用。”
彩蝶就是王小娘子,张婶娘一边把腌制的酸笋捞出来,一边同林杏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