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公府小厨房 第244节
  张婶娘和赵嬷嬷她们说完,也不多耽搁,同众人道别后,就各自散去。
  赵嬷嬷她们直接去来小厨房,这一会儿的功夫就又该去准备晌午吃的东西了,可是一个个的却都喜笑颜开。
  只有慧娘还在那震惊的神色中,张婶娘竟然直接把那辣条怎么做教会给了她们!
  她忍不住去问身旁的赵嬷嬷:“这教会了咱们,要是咱们做了卖,她们的生意岂不是受影响?”
  赵嬷嬷看了一眼慧娘:“好好的做什么要去抢她们的生意?那是咱们的师父,不说好好的孝敬着,还去做这种事情,没得天打雷劈!”
  “我们学会了也都是自个做了吃,最多是用在小厨房做的膳食上,谁也没有生出额外的心思来。”董婆子在一旁帮着敲打。
  慧娘生怕小厨房的这些人误会了,赶紧解释起来:“我就是问问,我也没想着拿这些法子来换钱。”
  见她这样紧张,胡娘子噗嗤一声笑了:“你别听她吓唬你,她这是也怕你生了不该有的心思,提前和你说清楚了。都是一样学东西,有没有那种不好的心思,咱们也都知道,别放在心上。”
  慧娘听见这样说,才放下心来。
  只是心里还是忍不住激动,她今儿也能过去学了!
  二郎君辞别周大娘子之后,又去大老爷那边请安,这才往回走。
  路上却看见一过路的小厮手里拿着一红亮油润的东西在吃,神色很是满足。
  二郎君一挑眉,就把那小厮给叫住。
  那小厮不曾想他不过是偷吃个东西,还能被人抓住,且还是主子,吓的魂儿都没了,跪在地上就磕起头来。
  “你且起来,我问你,这东西可是林小娘子做的?”
  一听二郎君是在打听这辣条,那小厮瞬间就没那样害怕了,赶紧点点头说:“回郎君,这的确是林小娘子在家里头做的,不过东西并不多,我也是从别人那里匀了这一个。”
  那小厮手上还剩着半根辣条,不知是该吃还是该递过去。
  二郎君自然不肯要他手上吃的那半根辣条,可又实在想吃这东西,就让谢青去打听打听。
  “问问可还有?要是有多的,就拿些回去。”
  他可还记得吴娘子给他写的信上说了,还是想吃酸辣的东西。
  这辣条他还没有尝,可看到上面红亮油润,再听小厮一描述,就知道吴娘子肯定喜欢吃。
  谢青忙答应了一声,跑去找这辣条去了。
  只是转了一大圈,问谁都说这辣条总共就那么一点,早就卖没了。
  “要想吃,怕是还得等着重新做了来,今儿抢到的人,一早就没了。”
  谢青不信邪,直接找到了林杏月的家里,可惜张婶娘她们做好辣条之后就去出摊了,门都是上锁的。
  谢青欲哭无泪,只能蔫蔫地回去同二郎君复命。
  可是一进到院子里,就见二郎君正拿着那辣条往嘴里放。
  二郎君见谢青手上空空,就知道没找着,便打趣地和吴娘子说:“原还说找些来给你吃,最后反倒是蹭你的吃了。”
  吴娘子轻嗔一声:“什么你的我的。”
  二郎君最是喜欢她这副娇俏的样子,只是手上拿着辣条,也不好做太过亲密的事情,就想着等把这辣条吃完了,再和吴娘子好好的说会儿话。
  可这没过一会儿,吴娘子见二郎君还在吃辣条,神色就变了:“郎君,你怎生还在吃?总共就这么点辣条,还是嬷嬷好不容易给我留来的,你要是都吃了,我还吃什么?”
  二郎君没想到吴娘子的脸说变就变,刚才还说什么你的我的不用分那么清楚,这才多吃了两根辣条,就立刻要和他分的清清楚楚了。
  谢青在后面憋着笑,肩膀都一耸一耸的。
  二郎君瞪了他一眼,只得把辣条放下,和吴娘子赔罪起来:“娘子莫恼,谢青不是已经说了,这林小娘子还会再做了来,到时候再同她多要一些。”
  吴娘子不依:“她如今在老太太那边可是忙得很,这些辣条都是她家里人帮着做的,人家又在外面置办了个买卖,哪里有这么多空给咱们做?”
  说着就凑过来,先顺手拿一个辣条放在嘴里,剩下的才依依不舍地交给戴妈妈:“可得给我锁起来,不能让人偷吃了去。”
  这话明晃晃说的偷吃的人就是二郎君,戴妈妈见二郎君并没有恼,就笑着接过去:“娘子放心,我理会的。”
  二郎君无奈地摇摇头,又说起一会儿午间了要去老太太那边用饭:“老太太可是特意交代了一声,让她多做些好吃的来。”
  吴娘子脸上就带着笑,盼着午间的时候早些来。
  大郎君也是在数着时辰的盼着,他这段时间一直吃的都是大厨房那边做的饭,好吃是好吃,可别人都在老太太那边吃东西,偏把他给留了下来,再好吃的东西他也有些食不下咽。
  终于今天他也能去老太太院子里吃东西了,不知道林小娘子会做什么好吃的,隔一会儿就要问问小厮什么时候了。
  昌哥儿过来找他读书,大郎君都有些心不在焉,想着不知不觉就读错了两个字。
  昌哥儿都错愕的回过头去,不知道大郎君这样看着严肃的人,怎么念着念着书就念出来“烤鸭”两个字,这个字横看竖看都和烤鸭没一点关系。
  大郎君也发现他念错了字,身上还是有些尴尬,轻咳了一声,让昌哥儿下去用些茶水,想把这事掩过去了不提。
  想了想,等昌哥儿回来的时候,他就叮嘱起来。
  “这事也不是什么光彩,说出去了,只让你娘笑话我。”
  昌哥儿虽然不爱说话,可什么事情心里都门清,伸手就朝大郎君要好处。
  大郎君一开始没明白,昌哥儿这才不情不愿地开口:“我要吃点心。”
  何娘子每次在昌哥儿吃点心的时候都管着量,不让他多吃,昌哥儿就从来没有痛痛快快地吃够过,一心惦记着。
  大郎君轻咳一声:“不过是让你不要瞎说话,怎的还索要点心?那点心有什么……”
  大郎君原本想说那点心有什么好吃的,可话到嘴边又把那些话给收回去了。
  林小娘子做出来的点心自然十分好吃,他也喜欢,回回也是吃不够的。
  大郎君想起身边的小厮说大厨房这几天一直在给二郎君做点心,想了想,就让身边的小厮去大厨房那边要一些来:“也不用多拿,每一样都装上两盘就行。”
  小厮惊叹了一声,在心里默默地吐槽,这还叫不要多拿?一样点心都拿上两盘,可够他们两个吃上许久了!
  昌哥儿一听,很是满意,小脸都没有绷得那样紧了。
  大郎君见他这副样子,也逗了他两句:“你要是同别人说了方才的事,我就把你偷吃点心的这事说出来,咱们都互相保守秘密如何?”
  昌哥儿总觉得哪里不对,却还是点了点头。
  等大郎君去外头净手的时候,才想明白,这吃点心可不是他一个人吃,大郎君也吃了,怎么只说是他?
  不过有点心吃了,昌哥儿也就不计较那么多,只要不让何娘子知道就行。
  二郎君这边还没收拾妥当,就听说苏祭酒过来了。
  他先是愣了一下,问一旁的谢青:“祭酒这时候过来做什么?”
  谢青也不知道,他们回来的时候,苏祭酒并没同他们说起这事,只是张博士让他们多带些点心。
  二郎君隐隐约约觉得这事怕是和林杏月做的那些吃食有关,眉头先是皱了一下,随即又舒展开:“既如此,我就过去瞧一瞧。”
  吴娘子依依不舍地让二郎君先过去,心情没由来地有些低落。
  不过想到一会儿就能吃到林杏月做的那些东西了,吴娘子又重新高兴起来。
  大老爷也是没想到苏祭酒会上门,虽说二郎君在国子学读书,可是大老爷却是没怎么和国子学的这些人打过交道。
  从前大老爷书就读得不大好,处处比不过西府二老爷,再被老国公爷一番打击,更是读不下书。
  大老爷见了苏祭酒还有几分犯难处,先恭恭敬敬地行了礼。
  苏祭酒当初是教过大老爷的,他上门也并不见外,受了礼,这才说起此番来的目的:“听说官家过段时间就要来,不知府上可有什么要帮忙的事情?”
  苏祭酒这话一听就是客气话,官家要来,那是因为宫里的娘娘要省亲,就算有什么忙要帮,也轮不到国子学的祭酒来帮。
  不过大老爷还是感受到苏祭酒这话里的善意,互相恭维了几句,二郎君便在这时候过来。
  苏祭酒就顺势说起二郎君的学业来:“令郎的课业确实不错。”
  大老爷一听,立刻高兴起来,看着二郎君的目光中也带了些慈爱:“犬子这样,还多亏了祭酒的教导。”
  苏祭酒又夸了二郎君几句,才说起这次的正事来:“像上舍的学生倒罢,直接可以授官,可下舍的学生却是要参加科举,眼见着明年就要下场,读书却依旧懒散。”
  国子学是分外舍、内舍和上舍,每个等级都是要经过考试的。
  苏祭酒自然是想着他们国子学的这些人能都为上舍,就算不好,也得为中等,便说起想要些吃食作为彩头来:“即便是下一等级的下等生,也是能参加科举的,若是等明年下场的时候再发愤图强一些,到了明年也能在秋闱中一展身手。”
  大老爷倒是没想到苏祭酒来是为了这事,二郎君虽然诧异,却也有一种果然如此的神情。
  有大老爷在前,他也不好说出其他的事情来,只在一旁等着便是。
  果然,大老爷只略微思索了一番就答应下来这事:“只是我家那厨娘近来要忙的事情颇为不少,且老太太也很是器重她,能不能做出来,还是要问一问。”
  苏祭酒挑了挑眉,他倒是没想到大老爷会说出这种话来。
  他是寒门出身,对这些高门大族向来不放在眼里,总觉得他们一个个的都道貌岸然的,有这样好的读书条件,却不好好读书,怎么能让他看得起?
  只是这大老爷倒是对这个厨娘很在意,竟然说出这番话来。
  “这事也不着急,过两日我再来一趟,等回头问了那厨娘的意思,再说也可。”
  大老爷微笑颔首,见苏祭酒有要走的意思,忙留饭:“也不是外人,祭酒既知道我们家那厨娘手艺好,何不留下来尝尝她做的其他饭菜?”
  苏祭酒十分的想要留下来,可他也知道二郎君许久未归,怕是要和家人一道吃,他留下来反倒不妥,只能遗憾地又推辞了一番。
  大老爷见他实在没这个意思,便亲自把他送到了门口,这才转身回去。
  苏祭酒上了马车,脸色才一下子垮了下来,哪里还有外人面前那副严肃的模样,心里不知有多懊丧。
  这大老爷也忒实诚了一些,怎么就不知道再多劝上两回?指不定他就同意了!
  听大老爷那意思,这厨娘分明是做其他吃食也在行的很,那点心反倒是其次。
  越想,苏祭酒就越想捶胸顿足。
  二郎君却是有几分知道他这性格的,和大老爷一块往回走的时候,就说起这事来。
  “不能吧?”大老爷犹不可信:“我记得读书那会儿,他这人严肃的很,当时有人给他送礼,即便是安亲王家的庶出,也被他直接把东西给扔了出去,十分不给面子。”
  这也是大老爷不敢多劝的原因,生怕把苏祭酒给惹恼了,反倒不美。
  二郎君也不确定起来,只当是自己看错,想着都这个点,也不回房里,直接去了老太太那边。
  “方才是你们祭酒来了,可是有何事?”
  老太太问起来,二郎君就说了实话。
  “既如此,等一会儿吃了饭,我就问问杏月。”
  二郎君见老太太说起那小娘子的语气很是亲昵,就说起玩笑话来:“我回来的时候,赵郎君那厮也是哭哭啼啼想要跟着我来,很是想要来咱们家吃饭。”
  年纪大了就喜欢热闹,老太太笑呵呵地说:“马上就成一家人了,这几天不合适,等过段日子他要来,你就让他来,何必拦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