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公府小厨房 第239节
开封府尹等了这么长时间早就饿了,也不顾许多,直接拿起一个放在唇边咬了一口。
其他衙役们在旁边看的直咽口水,也想尝尝是什么味道。
有人却看到那烧饼加里脊数量不多,看着一人也就够分一个的样子,早已在旁边磨拳擦掌,等着一会儿先抢个烧饼加里脊吃。
衙头没动,很是关心地问开封府尹:“这味道如何?”
开封府尹吃了一口,神色里就露出几分惊讶,不可置信地又把这糕点拿在手上反反复复地看,惊疑不定地问旁边的衙头:“这真是从那铺子里买来的?”
衙头不用再接着问,看开封府尹这样,就知道他定然是觉得好吃的:“是嘞!要不然那两个人贩子也不会在摊子前打起来!”
衙头说的时候还故意吞咽了一下口水,让开封府尹看到他们这些人也在等着吃呢!
开封府尹哪里不知道这些人的心思,眼神往带回来的吃食上面一扫。
张婶娘见他们拿不了,还好心给带了一篮子,可是每样东西都不太多,等下要分的人可就多了。
衙头见开封府尹在那边装糊涂,自个却拿着沙琪玛在那里吃,实在是有些过分,没忍住直接问了出来:“府尹大人,你看咱们把这吃食摆在哪里分好?”
开封府尹哪里不知道这些人是个什么意思。
开封府尹装模作样道:“既如此,就去我县衙后院,再让县衙的厨子做些吃食来,咱们配着一道吃。”
心里想的却是,让衙役们吃他府里厨子炒的东西,他把这些带回来的吃食挨个尝个遍。
衙役们互相对了个眼神,心里想的却是一会快没儿就先吃烧饼加里脊!
到了后院,不等开封府尹开口,几个衙役就已经动手去篮子里找烧饼加里脊。
拿到之后,一个个都面露憨笑,像是得了什么珍宝一般。
开封府尹见他们都在吃这个,也不装什么矜持,就要伸手去拿,可是手伸到篮子里却摸了个空。
“怎么没了?”开封府尹声音都发颤起来。
“不可能啊!”
出去买东西的那两个衙役早咬了烧饼加里脊,这一口可不小,他们嘴里都是烧饼加里脊的吃食,倒不是不想细嚼慢咽,可旁边一群人在虎视眈眈,要是吃慢了,剩下的还不知道进了谁的嘴里。
“是啊,咱们就是按数量拿的。”
另一个衙役在旁边说,动作也不停。
开封府尹见状,气的胡子都要翘起来了。
衙头赶紧出来打圆场,数了数才发现烧饼加里脊的确少了一个。
他神色肃穆起来,问在座的:“你们可是有谁私藏了?”
目光重点放在那两个去买东西的衙役身上。
两个衙役顿时急眼起来:“我们两个拿了东西就往回走,哪里敢偷吃?”
“就是!偷吃也该偷吃两个,怎会少一个?”
这两人生怕不让他们吃,把最后一点烧饼加里脊拼命往嘴里塞,那吃相把一旁的开封府尹都看得无语了。
“罢了,不过是一块饼,还有其他这么多东西,倒也不用盯着这事不放。”
衙头一听,也就不再追问,只是看开封府尹的目光颇带了些深明大义的敬佩。
其他衙役也差不多是这样的表情,这样好吃的东西,开封府尹说不追究就不追究,让他们很是佩服。
开封府尹被这样看着,心里反而生出一种被当了冤大头的感觉,看着他们一个个吃得这样香,便又拿起一些其他吃食。
这次拿的是炸鸡排,一入口就被那油炸过后特有的焦香吸引,吃完外面那层酥脆的外壳,就又尝到了里头鲜嫩的肉。
其他衙役倒还没尝过这炸鸡排,见开封府尹一吃起来连话也不说,就都明白了几分,这东西肯定也好吃!
先吃完烧饼加里脊的衙役,就伸手去拿炸鸡排,狼吞虎咽起来。
其中一衙役平常吃饭就慢,以往还不觉得如何,这时候可不就落下许多,只恨自己嗓子眼太小,眼睁睁看着那些人吃。
“别着急,你吃慢一些,咱们都给你留着。”旁边一衙役贴心地说。
只是他的话没说完,又继续吃起来,很没说服力。
这小衙役都无语了,这分明是让他吃慢些,好让别人多吃一些!
“你们实在阴险狡诈,根本就没有同僚情分!”
开封府尹一边吃一边想,明日他那在国子学读书的儿子就要回来了。
国子学的伙食多年来难以下咽,每每回来,小儿就像多少年没吃东西一样,看见什么都狼吞虎咽,让人看了心里难受。
等明儿他们回来,他也要让人去排队,买这些吃食回来。
张婶娘回去就把今儿几个衙役来买东西,又说那人贩子要被问斩的事情,语气里颇为得意:“说是开封府尹要把咱们的东西带回去尝一尝,哎呦!那可是府尹大人啊。”
林杏月听说那人贩子要被问斩,心里也觉得很是解气,这偷孩子的事情,在她看来就是死罪,不知多少人因这个家破人亡。
又问张婶娘可知道认回去几个。
“这还不知,好些人听说这消息之后都去府尹那边认领了,想着过几天就有消息放出来。”
林金兰拿着剩下的东西,先去找了趟扫儿和洒儿,看过两姐妹之后,才溜溜达达往回走。
“这园子里看着倒是比以往干净了不少。”
府里的地面也不像之前那样脏乱,听扫儿说,官家要来,嬷嬷们对她们也不像先前那样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很是盯着她们认真打扫。
林金兰听了就唏嘘不已,亏得她已然出来,不用再受这份罪。
“先前我进去,你们猜看到了谁?”
她这样问,倒是让人好奇起来。
林杏月一边穿戴利索,准备往老太太那边的膳房去,一边问:“可是看到绿夏姐姐了?”
林金兰摇摇头:“不是,是那常小娘。”
这常小娘自打来到府里就像个透明人一样,周大娘子不待见她,就把她放到和曹小娘一个屋子里。
曹小娘吃斋念佛,大老爷轻易不过去。
常小娘所求不过是一个安身立命的地方,对名分倒不在乎,且府里吃穿又好,周大娘子虽然厉害,可到如今也没对她如何。
她心里一放松,倒是比之前丰腴了不少。
“这有什么好稀奇的,我还见她来过园子这边,还跟着曹小娘一路走一路说佛经,眼见着也要皈依佛门了。”
林杏月在一旁听着这冷笑话,忍不住噗嗤一声笑出来:“周大娘子也喜欢吃斋念佛,手里常年拿着佛珠,大老爷身边人一个个都是这般,不知他是如何想的。”
“是呢,不过我还瞧见了宋小娘。”
林杏月正想着宋小娘是否吃斋念佛,就听到林金兰这样说,连忙追问:“她可是为难那常小娘?”
林金兰就知道林杏月爱听这些,凑到她身边嘀嘀咕咕说起来:“我也怕她们两个吵起来,到时候事情闹大,所以特地在后山那边等了一会儿。那宋小娘看见了常小娘,却当作没看见一般,直接甩袖走人了。常小娘也没什么反应,恭恭敬敬送了她离开。”
林杏月讶异起来:“还以为她们两个能打起来呢!”
宋小娘确实看不惯常小娘,她和周大娘子看不惯的劲儿还不同。
周大娘子与大老爷向来面和心不和,两人一直别着劲儿。
宋小娘是实打实被大老爷宠了这些年,看不惯常小娘,纯粹是不愿意面对自己如今年老色衰、恩宠不再的事实。
这一打击让她心里难受了好长时间,本想为了大老爷饿肚子,重现往日弱柳扶风之姿,让大老爷重新来找她。
只是每回都被林杏月做的东西破功,想吃又觉得不该吃,很是纠结难受。
可眼看常小娘才来这么短时间,整个人就像吹了气一样长胖起来,宋小娘一时心里感慨万千。
她都不用上进,反观她自儿个,一个有儿子有孙子的人,怕什么?
大老爷随着年岁增长也渐渐发福,要说宋小娘对他有多少感情,那也是没有的。
再看夏姨娘,当年多风光,老太太根本不是她的对手,可最后老国公一走,她还不是哭哭啼啼来府里,又哭哭啼啼回去,连二老爷都没理会她。
宋小娘一回去,就让丫鬟给她做上一碗馄饨:“就先前那林小娘子做的鲟鱼馄饨,多下几个。”
她身边的沅陵不知道宋小娘的心思,见她一回来就要吃的,实打实被吓了一跳,说话都结巴起来:“小、小娘,待会儿可就要吃饭了,吃了那鲟鱼馄饨,怕晚上就吃不了其他的了。”
“无妨,一会儿我吃完饭再走动走动,就能吃下了。再者,你不是说林小娘子去了老太太那边的膳房,想着晚上的吃食应当也没什么花样。”
沅陵只顾着震惊,随即一想,这样也好,总比宋小娘四处折腾、让她想法子打听大老爷的行踪好。
李妈妈听说宋小娘要吃鲟鱼馄饨,眉头就皱了起来,这东西应当是林杏月做的,可那时候她们都没把她放在眼里,只把她当成一个普通厨娘,不会做。
想着柳娘子一早跟着林杏月学过,李妈妈就把她叫来,问她可是能做。
柳娘子会倒是会,只是一听说是宋小娘要的,白眼就先翻起来:“早知道是她要吃,我就不来了,省得和她打交道。”
“你这话说说也就是了,可别让她听到,回头不知又要生多少事端。”
柳娘子撇撇嘴,到底不再说什么,让路管事给她拿了鳕鱼,按照林杏月之前做的样子捏了起来。
去老太太膳房前,林杏月先教了张婶娘如何做辣条。
这几日她一直在思索给铺子那边再添些什么好卖的吃食,如今要动手现做的也就那些炸物,其他都是可以提前做好的。
特别天冷之后,这些东西也能放得住,省了不少麻烦。
思来想去,林杏月就打算做辣条,这辣条别说是这时候,就是后世也时不时有人买。
做辣条既可以用面粉醒发后擀成薄片,也能用豆制品来做,两种做出来的味道不大相同。
林杏月想了想,就把这两种法子都交给了张婶娘她们。
听说这吃食非常香,小孩肚子很爱吃,林金兰她们也不闲着,都起来要看这辣条怎么做。
“不管是用豆皮做还是用面粉做,都得先把那胚体做出来。”
林杏月把蒸笼放在锅上,里头放了些水,等面胚或豆胚做好之后,就要放在里面,盖上笼盖,大火蒸制。
不过面胚要蒸的时间长一些,豆胚少蒸几息功夫,蒸软即可。
几个人在旁边学着,也是叽叽喳喳说着话,倒不觉得如何累。
冯大娘进来看了看,颇有些羡慕,以前她在园子里卖的那些茶叶鸡子,往后不能再做了。
要是没挣过钱也就罢了,可她分明攒钱攒得上瘾。
要是她也能托关系出去就好了,想着上次竹篮打水一场空,冯大娘就觉得冤枉。
想了想,她也凑过来帮忙。
其他衙役们在旁边看的直咽口水,也想尝尝是什么味道。
有人却看到那烧饼加里脊数量不多,看着一人也就够分一个的样子,早已在旁边磨拳擦掌,等着一会儿先抢个烧饼加里脊吃。
衙头没动,很是关心地问开封府尹:“这味道如何?”
开封府尹吃了一口,神色里就露出几分惊讶,不可置信地又把这糕点拿在手上反反复复地看,惊疑不定地问旁边的衙头:“这真是从那铺子里买来的?”
衙头不用再接着问,看开封府尹这样,就知道他定然是觉得好吃的:“是嘞!要不然那两个人贩子也不会在摊子前打起来!”
衙头说的时候还故意吞咽了一下口水,让开封府尹看到他们这些人也在等着吃呢!
开封府尹哪里不知道这些人的心思,眼神往带回来的吃食上面一扫。
张婶娘见他们拿不了,还好心给带了一篮子,可是每样东西都不太多,等下要分的人可就多了。
衙头见开封府尹在那边装糊涂,自个却拿着沙琪玛在那里吃,实在是有些过分,没忍住直接问了出来:“府尹大人,你看咱们把这吃食摆在哪里分好?”
开封府尹哪里不知道这些人是个什么意思。
开封府尹装模作样道:“既如此,就去我县衙后院,再让县衙的厨子做些吃食来,咱们配着一道吃。”
心里想的却是,让衙役们吃他府里厨子炒的东西,他把这些带回来的吃食挨个尝个遍。
衙役们互相对了个眼神,心里想的却是一会快没儿就先吃烧饼加里脊!
到了后院,不等开封府尹开口,几个衙役就已经动手去篮子里找烧饼加里脊。
拿到之后,一个个都面露憨笑,像是得了什么珍宝一般。
开封府尹见他们都在吃这个,也不装什么矜持,就要伸手去拿,可是手伸到篮子里却摸了个空。
“怎么没了?”开封府尹声音都发颤起来。
“不可能啊!”
出去买东西的那两个衙役早咬了烧饼加里脊,这一口可不小,他们嘴里都是烧饼加里脊的吃食,倒不是不想细嚼慢咽,可旁边一群人在虎视眈眈,要是吃慢了,剩下的还不知道进了谁的嘴里。
“是啊,咱们就是按数量拿的。”
另一个衙役在旁边说,动作也不停。
开封府尹见状,气的胡子都要翘起来了。
衙头赶紧出来打圆场,数了数才发现烧饼加里脊的确少了一个。
他神色肃穆起来,问在座的:“你们可是有谁私藏了?”
目光重点放在那两个去买东西的衙役身上。
两个衙役顿时急眼起来:“我们两个拿了东西就往回走,哪里敢偷吃?”
“就是!偷吃也该偷吃两个,怎会少一个?”
这两人生怕不让他们吃,把最后一点烧饼加里脊拼命往嘴里塞,那吃相把一旁的开封府尹都看得无语了。
“罢了,不过是一块饼,还有其他这么多东西,倒也不用盯着这事不放。”
衙头一听,也就不再追问,只是看开封府尹的目光颇带了些深明大义的敬佩。
其他衙役也差不多是这样的表情,这样好吃的东西,开封府尹说不追究就不追究,让他们很是佩服。
开封府尹被这样看着,心里反而生出一种被当了冤大头的感觉,看着他们一个个吃得这样香,便又拿起一些其他吃食。
这次拿的是炸鸡排,一入口就被那油炸过后特有的焦香吸引,吃完外面那层酥脆的外壳,就又尝到了里头鲜嫩的肉。
其他衙役倒还没尝过这炸鸡排,见开封府尹一吃起来连话也不说,就都明白了几分,这东西肯定也好吃!
先吃完烧饼加里脊的衙役,就伸手去拿炸鸡排,狼吞虎咽起来。
其中一衙役平常吃饭就慢,以往还不觉得如何,这时候可不就落下许多,只恨自己嗓子眼太小,眼睁睁看着那些人吃。
“别着急,你吃慢一些,咱们都给你留着。”旁边一衙役贴心地说。
只是他的话没说完,又继续吃起来,很没说服力。
这小衙役都无语了,这分明是让他吃慢些,好让别人多吃一些!
“你们实在阴险狡诈,根本就没有同僚情分!”
开封府尹一边吃一边想,明日他那在国子学读书的儿子就要回来了。
国子学的伙食多年来难以下咽,每每回来,小儿就像多少年没吃东西一样,看见什么都狼吞虎咽,让人看了心里难受。
等明儿他们回来,他也要让人去排队,买这些吃食回来。
张婶娘回去就把今儿几个衙役来买东西,又说那人贩子要被问斩的事情,语气里颇为得意:“说是开封府尹要把咱们的东西带回去尝一尝,哎呦!那可是府尹大人啊。”
林杏月听说那人贩子要被问斩,心里也觉得很是解气,这偷孩子的事情,在她看来就是死罪,不知多少人因这个家破人亡。
又问张婶娘可知道认回去几个。
“这还不知,好些人听说这消息之后都去府尹那边认领了,想着过几天就有消息放出来。”
林金兰拿着剩下的东西,先去找了趟扫儿和洒儿,看过两姐妹之后,才溜溜达达往回走。
“这园子里看着倒是比以往干净了不少。”
府里的地面也不像之前那样脏乱,听扫儿说,官家要来,嬷嬷们对她们也不像先前那样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很是盯着她们认真打扫。
林金兰听了就唏嘘不已,亏得她已然出来,不用再受这份罪。
“先前我进去,你们猜看到了谁?”
她这样问,倒是让人好奇起来。
林杏月一边穿戴利索,准备往老太太那边的膳房去,一边问:“可是看到绿夏姐姐了?”
林金兰摇摇头:“不是,是那常小娘。”
这常小娘自打来到府里就像个透明人一样,周大娘子不待见她,就把她放到和曹小娘一个屋子里。
曹小娘吃斋念佛,大老爷轻易不过去。
常小娘所求不过是一个安身立命的地方,对名分倒不在乎,且府里吃穿又好,周大娘子虽然厉害,可到如今也没对她如何。
她心里一放松,倒是比之前丰腴了不少。
“这有什么好稀奇的,我还见她来过园子这边,还跟着曹小娘一路走一路说佛经,眼见着也要皈依佛门了。”
林杏月在一旁听着这冷笑话,忍不住噗嗤一声笑出来:“周大娘子也喜欢吃斋念佛,手里常年拿着佛珠,大老爷身边人一个个都是这般,不知他是如何想的。”
“是呢,不过我还瞧见了宋小娘。”
林杏月正想着宋小娘是否吃斋念佛,就听到林金兰这样说,连忙追问:“她可是为难那常小娘?”
林金兰就知道林杏月爱听这些,凑到她身边嘀嘀咕咕说起来:“我也怕她们两个吵起来,到时候事情闹大,所以特地在后山那边等了一会儿。那宋小娘看见了常小娘,却当作没看见一般,直接甩袖走人了。常小娘也没什么反应,恭恭敬敬送了她离开。”
林杏月讶异起来:“还以为她们两个能打起来呢!”
宋小娘确实看不惯常小娘,她和周大娘子看不惯的劲儿还不同。
周大娘子与大老爷向来面和心不和,两人一直别着劲儿。
宋小娘是实打实被大老爷宠了这些年,看不惯常小娘,纯粹是不愿意面对自己如今年老色衰、恩宠不再的事实。
这一打击让她心里难受了好长时间,本想为了大老爷饿肚子,重现往日弱柳扶风之姿,让大老爷重新来找她。
只是每回都被林杏月做的东西破功,想吃又觉得不该吃,很是纠结难受。
可眼看常小娘才来这么短时间,整个人就像吹了气一样长胖起来,宋小娘一时心里感慨万千。
她都不用上进,反观她自儿个,一个有儿子有孙子的人,怕什么?
大老爷随着年岁增长也渐渐发福,要说宋小娘对他有多少感情,那也是没有的。
再看夏姨娘,当年多风光,老太太根本不是她的对手,可最后老国公一走,她还不是哭哭啼啼来府里,又哭哭啼啼回去,连二老爷都没理会她。
宋小娘一回去,就让丫鬟给她做上一碗馄饨:“就先前那林小娘子做的鲟鱼馄饨,多下几个。”
她身边的沅陵不知道宋小娘的心思,见她一回来就要吃的,实打实被吓了一跳,说话都结巴起来:“小、小娘,待会儿可就要吃饭了,吃了那鲟鱼馄饨,怕晚上就吃不了其他的了。”
“无妨,一会儿我吃完饭再走动走动,就能吃下了。再者,你不是说林小娘子去了老太太那边的膳房,想着晚上的吃食应当也没什么花样。”
沅陵只顾着震惊,随即一想,这样也好,总比宋小娘四处折腾、让她想法子打听大老爷的行踪好。
李妈妈听说宋小娘要吃鲟鱼馄饨,眉头就皱了起来,这东西应当是林杏月做的,可那时候她们都没把她放在眼里,只把她当成一个普通厨娘,不会做。
想着柳娘子一早跟着林杏月学过,李妈妈就把她叫来,问她可是能做。
柳娘子会倒是会,只是一听说是宋小娘要的,白眼就先翻起来:“早知道是她要吃,我就不来了,省得和她打交道。”
“你这话说说也就是了,可别让她听到,回头不知又要生多少事端。”
柳娘子撇撇嘴,到底不再说什么,让路管事给她拿了鳕鱼,按照林杏月之前做的样子捏了起来。
去老太太膳房前,林杏月先教了张婶娘如何做辣条。
这几日她一直在思索给铺子那边再添些什么好卖的吃食,如今要动手现做的也就那些炸物,其他都是可以提前做好的。
特别天冷之后,这些东西也能放得住,省了不少麻烦。
思来想去,林杏月就打算做辣条,这辣条别说是这时候,就是后世也时不时有人买。
做辣条既可以用面粉醒发后擀成薄片,也能用豆制品来做,两种做出来的味道不大相同。
林杏月想了想,就把这两种法子都交给了张婶娘她们。
听说这吃食非常香,小孩肚子很爱吃,林金兰她们也不闲着,都起来要看这辣条怎么做。
“不管是用豆皮做还是用面粉做,都得先把那胚体做出来。”
林杏月把蒸笼放在锅上,里头放了些水,等面胚或豆胚做好之后,就要放在里面,盖上笼盖,大火蒸制。
不过面胚要蒸的时间长一些,豆胚少蒸几息功夫,蒸软即可。
几个人在旁边学着,也是叽叽喳喳说着话,倒不觉得如何累。
冯大娘进来看了看,颇有些羡慕,以前她在园子里卖的那些茶叶鸡子,往后不能再做了。
要是没挣过钱也就罢了,可她分明攒钱攒得上瘾。
要是她也能托关系出去就好了,想着上次竹篮打水一场空,冯大娘就觉得冤枉。
想了想,她也凑过来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