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公府小厨房 第237节
“今儿是杏月这丫头给做的,说是什么生煎和艇仔粥。”
林杏月知道来的人多之后,就被花嬷嬷给打趣了。
“我就说,他们肯定会来给老太太请安,顺便吃些东西的。”
她这双眼睛,看的事情可多了。
林杏月也服气,想着生煎不够,又额外做了酱香饼。
这酱香饼也是需要用到面粉,不过并不需要醒发多长时间,等面团有韧性且柔软的时候,就能放在案板上。
把这面团擀成薄厚均匀的大圆饼,先在面饼上刷上一层油,这样就能使饼分层,吃起来的时候口感更加酥脆。
这烙饼花嬷嬷就能帮忙,林杏月主要就是把那酱料给调好。
除了用豆豉之外,林杏月又放了些桂皮、八角、胡椒、最后又放了些盐梅。
这盐梅是用盐腌制的梅子,带着梅子特有的酸味,又因放了盐,吃起来还带着些咸味,放到这酱料里面能够调节味道,让口感更加丰富起来。
花嬷嬷一边看一边赞叹:“上次就见你用那梅子做了梅粉调料,回头我们也都试了试,倒是没想到这梅子用盐腌了之后,也能做了调料。”
说着还往平嬷嬷那边看了一眼。
平嬷嬷自打林杏月拿出那盐腌渍的梅子之后,眼睛都瞪大了,她如今这样子,可不就是因为想知道更多的调料才成这样的。
却没想着同样的东西,用不同的法子做出来也是不同的。
“怪我钻了牛角尖。”
这酱香饼的灵魂就在那酱料上面,调好酱料之后,要先均匀地把那酱料涂抹在面饼上,再撒上葱花、姜末、蒜末等等,放在平底锅上面慢慢烙。
外头,那生煎包和艇仔粥一端出来,大家也顾不得说话,都定睛去看。
只见那生煎包上面还撒了些桂花碎,浓郁的香味拼命地往大家的鼻子里钻。
再看艇仔粥,里面的东西丰富多样,恨不得把人肚子里的馋虫都勾出来。
“快尝一尝这生煎的味道,不过吃的时候可要小心,里面的汤汁可是多的很,仔细别烫着了。”
何娘子给昌哥儿夹了一个,又叮嘱了一遍,让他小心些。
昌哥儿点点头,见老太太和大老爷都吃起来,这才小口地咬上去,一股子热气就从那生煎包里冒了出来,带着香浓的味道。
昌哥儿表情没什么变化,眼睛却比之前亮了不少。
大老爷已经吸了生煎包里的汤汁到嘴里,等品尝到那股子鲜香四溢的汤汁之后,就点着头赞叹了一句:“这个味道是真不错!”
周大娘子也在那边细嚼慢咽,她最喜欢的是那焦脆的底部,吃到那里的时候,总要多停留一会。
只可惜这生煎包并不多,总共就这么些,吃完也就没了。
三娘子和四娘子从进来吃东西就没怎么说话,这时候见只有这么几盘子,心里倒是失望起来。
慧莺这时候就开口:“林小娘子说生煎包来不及做了,又做了些酱香饼来,可是要尝一尝?”
“那就端上来吧。”
老太太一发话,小丫鬟们就把那才出锅的酱香饼给端了上来。
只见这酱香饼上面铺着一层深褐色的酱料,又有翠绿的葱花末点缀在上面,一些地方被烙得微微蜷蓄起来,另一边却是金黄酥脆的底部。
等离得近了,还能闻到这酱香饼散发出来的豆香和鲜香。
吴娘子一看,口水就开始分泌起来,迫不及待地等着想吃。
老太太让丫鬟各自给他们分了一大块,见吴娘子这样,笑呵呵地说:“怕是许久没吃过这样有滋味的东西了,你快尝一尝。”
老太太都发了话,吴娘子也不推辞,夹起一块就咬了下去,那一瞬间,能听到饼皮发出的酥脆声音,是那烙的金黄酥脆的外壳和牙齿碰撞产生的。
接着就是那表面涂抹的酱料的味道在舌尖绽放开,这种味道带着几分的辛辣,回甘却带着几分的甜,再仔细地尝,还能吃到那豆香味。
里头的饼皮是柔软的,一层层的把那酱料的香味给锁住,吞咽下去之后,直接从喉咙里香到胃里。
吴娘子要不是在老太太院子里,怎么也要惊呼一声太好吃了,让人拍案叫绝的香!
各种味道交织在一起,又鲜又香、又酥又软、又脆又辣,让人欲罢不能。
看到她这样子,就连周大娘子脸上也带了几分的笑。
她舀起一勺艇仔粥放进嘴里,先尝到的是那粥里鱼和虾的鲜味,与大米的米香融合在一起,几乎不用怎么咀嚼就滑到了胃里,只有唇齿间留下来那股子鲜美的味道。
“你们快尝尝这粥,滋味也是丰富得很,只是不知道那黄色的是什么?”
老太太方才已经喝过,这时候就接话:“应当是那鸡子煎后切成的丝。要不说这林小娘子主意多得很,往日里做菜倒是很少想到,要往里放着鸡子煎后切成丝做的东西。”
昌哥儿在那里已经喝了满满一大碗,老太太又忍不住逗他:“咱们昌哥儿最喜欢吃什么?”
昌哥儿想了想,见大家有在吃酱香饼、有在喝粥的,每个人的脸上都是一脸满足的神色,就用勺子直接舀出来一块金黄的油条:“我喜欢吃这个。”
这油条泡在艇仔粥里之后,味道的确和之前吃到的不同。
老太太笑着颔首:“既如此,你就多吃些。”
正这时,慧莺又过来在老太太跟前说了几句话,老太太的眉头立刻就皱了起来,吃饭的好心情也都给败了。
周大娘子头一个察觉出来她的情绪不对,就见老太太哼了一声,说:“既如此,就让他们进来,我看看他们到底想做什么。”
见大家把目光都投在她这边,老太太便出声说:“也无甚大事,就是夏姨娘不肯搬走,二老爷劝她不得,这才闹到这里。”
二老爷这次终于顺利地进来,原以为老太太这边只有她一个人,可谁知府里的人几乎都在这边,看样子是正在用早食。
夏姨娘也没想到老太太这边竟有这么许多人,原本想进来就开始哭闹,和老太太哭一哭老国公,可这么多人在这里,她反倒不好开口了。
尤其进门之后,鼻尖还闻到一股子香浓的味道,不知是什么散发出来的,馋得人的目光都粘了上去。
这一看,就见桌上摆着一块深褐色的饼,上面不知道涂抹的是什么,旁边放着盛出来的粥,通体虽是白色,却隐隐能看到里面放着不少的东西。
再一想,她今儿个吃的不过是些清粥小菜,顿感难受。
二老爷这些年手里的积蓄虽有不少,可这一搬出去,府中的钱就不能再随意使用,以后全靠他的那点俸禄了。
老国公走得太急,也没给他留下什么产业,他光收拾,花的就七七八八,没办法只能缩衣节食。
二老爷脸上的神色也是变化未定。
虽说一碗粥、一块饼并不比他吃的那早饭好到哪里,可是闻着的味道却是千差万别。
再一想,好几次过来,老太太不是在吃锅子,就是在吃其他的,那赵娘子、赵官人和端亲王,一个个的都来这里吃过东西。
反倒是他,明明都是一个府里的人,却从来没被留下来吃过。
这么一想,二老爷也不去看夏姨娘,叫了老太太一声母亲,厚着脸皮就说:“倒是我来的不巧了,不曾想老太太这边正在用膳。”
老太太擦了擦唇瓣,看了一眼二老爷,直接说:“过几天官家就要来,原也不想让你们这样快的搬出去,可时机不等人,想着你们也能体谅一二。”
二老爷叹口气,没在这事情说什么,已经不能更改的事情,挣扎有什么用?
他叹了口气,开口岔开话题,“母亲,说来今儿来的匆忙,还未吃东西。”
这话一说出口,不仅是大老爷侧目过来,就连夏姨娘也是一脸的震惊,他们早上明明是吃了东西来的!
二老爷当没看见他们的眼神,目光炯炯地看着老太太,今儿他非得把这顿早饭吃了不成!
老太太见状,就让慧莺给他搬了把凳子:“粥倒是还有,这酱香饼也剩一些,既没吃,就留下来吃一些。”
二老爷坐下之后,那边的夏姨娘却有些尴尬,老太太分明是没有问她吃没吃东西的意思,她也不好意思开口说这个,可不就是一时僵在了这里。
周大娘子见何娘子和吴娘子两个小娘子都吃的差不多,站起来就说要先回去。
老太太摆摆手:“你们各自的事情都有一堆,且去忙吧。”
周大娘子走之前特意说了晌午还要过来吃饭:“老太太可得让膳房那边多备着一些。”
要是不说,又像生煎包一样,没有多少可怎么办?
老太太笑了一下,点头应了,本是平常的话,让一旁的夏姨娘听了却十分不得劲。
觉得周大娘子和老太太故意在她跟前这样。
想到这几日,钱大娘子对她不是冷眼就是冷语,连以往的请安都免了,夏姨娘心里更不是滋味。
她一说,钱大娘子就把老太太搬出来,说老太太都没让人日日请安,一个小娘,作何排场那样大。
夏姨娘知道钱大娘子心里有气,也不敢再说什么。
二老爷先咬了一口那粥,本是抱着挑剔的心态,可吃到嘴里,他的眼神立刻就变了。
竟然真的这样香!
再看大老爷在那边不紧不慢地享受着这些吃食,二老爷吃得就比先前还要急些。
原本剩下的酱香饼就不多,二老爷一来,大老爷本来有些撑胀不大想吃,可又不想让二老爷多吃一点,就在那边强撑着吃起来。
老太太看他们这么大岁数还是这样,都不想看下去,直接和夏姨娘说起来:“你既不愿意搬出去,就留在国公府,这也不是什么大事,何至于就要闹起来?”
夏姨娘从前和老太太就一直对着干,并不怕她,直接开口:“昨儿个老国公爷还和我托梦,说是从来没有想着让我们母子两个搬出去。老太太这样,也不怕国公爷来找您?”
老太太气定神闲:“他既托梦与你,你就该好好的和他说道说道,让他半夜里来找我,我看他能说出什么话来。”
夏姨娘一听,说话愈发口无遮拦:“你就不怕百年之后见了国公爷,他找你算账?”
老太太神态比之前还要淡定几分:“你说这倒是让我越发的盼着见了他,我也是有一肚子的话想要问他,问问他可是后悔宠妾灭妻,养出你们这样心大的、连官家的话都不放在眼里的东西来!”
二老爷听了这话,动作僵了一下。
要是以前,他早就会帮着夏姨娘开口说话,说不得还要闹一闹,觉得老太太实在是太过分。
可这段时间的碰壁,也让他知道先前他们做的事情的确是人人唾弃的。
他家三郎君学业不错,说不得以后就能为官为宰,要是因着这事拖累了他,倒是不好。
被人这么一点,二老爷这才打算麻利的搬出去,不再纠缠。
想着要是老太太能把夏姨娘给骂醒,那是再好不过,不然回头就是到了他们府那边,她还是要再生许多是非来。
夏姨娘见二老爷只顾着埋头吃,也不帮她说话,老太太说话又那般的不客气,直觉心头涌起一股子难以言说的难受,也不等二老爷,直接甩袖走人。
老太太却没让她走,让慧莺把她拦下:“刚才我问你,你还没有说可是要留下来?真要这样,我早些与你收拾出院子。”
夏姨娘哪里肯留下来受老太太的折磨,直接拒绝了。
她走出去,见二老爷还在吃,又不好直接发火,只觉得悲从中来。
大老爷催二老爷快些走:“你小娘已经走了,你还留在这里做什么?”
二老爷把最后一块酱香饼吃到嘴里,满足地抿了抿嘴,朝老太太露了个笑:“怪道这么多人都来咱们府上吃东西,原来味道这样好!”
林杏月知道来的人多之后,就被花嬷嬷给打趣了。
“我就说,他们肯定会来给老太太请安,顺便吃些东西的。”
她这双眼睛,看的事情可多了。
林杏月也服气,想着生煎不够,又额外做了酱香饼。
这酱香饼也是需要用到面粉,不过并不需要醒发多长时间,等面团有韧性且柔软的时候,就能放在案板上。
把这面团擀成薄厚均匀的大圆饼,先在面饼上刷上一层油,这样就能使饼分层,吃起来的时候口感更加酥脆。
这烙饼花嬷嬷就能帮忙,林杏月主要就是把那酱料给调好。
除了用豆豉之外,林杏月又放了些桂皮、八角、胡椒、最后又放了些盐梅。
这盐梅是用盐腌制的梅子,带着梅子特有的酸味,又因放了盐,吃起来还带着些咸味,放到这酱料里面能够调节味道,让口感更加丰富起来。
花嬷嬷一边看一边赞叹:“上次就见你用那梅子做了梅粉调料,回头我们也都试了试,倒是没想到这梅子用盐腌了之后,也能做了调料。”
说着还往平嬷嬷那边看了一眼。
平嬷嬷自打林杏月拿出那盐腌渍的梅子之后,眼睛都瞪大了,她如今这样子,可不就是因为想知道更多的调料才成这样的。
却没想着同样的东西,用不同的法子做出来也是不同的。
“怪我钻了牛角尖。”
这酱香饼的灵魂就在那酱料上面,调好酱料之后,要先均匀地把那酱料涂抹在面饼上,再撒上葱花、姜末、蒜末等等,放在平底锅上面慢慢烙。
外头,那生煎包和艇仔粥一端出来,大家也顾不得说话,都定睛去看。
只见那生煎包上面还撒了些桂花碎,浓郁的香味拼命地往大家的鼻子里钻。
再看艇仔粥,里面的东西丰富多样,恨不得把人肚子里的馋虫都勾出来。
“快尝一尝这生煎的味道,不过吃的时候可要小心,里面的汤汁可是多的很,仔细别烫着了。”
何娘子给昌哥儿夹了一个,又叮嘱了一遍,让他小心些。
昌哥儿点点头,见老太太和大老爷都吃起来,这才小口地咬上去,一股子热气就从那生煎包里冒了出来,带着香浓的味道。
昌哥儿表情没什么变化,眼睛却比之前亮了不少。
大老爷已经吸了生煎包里的汤汁到嘴里,等品尝到那股子鲜香四溢的汤汁之后,就点着头赞叹了一句:“这个味道是真不错!”
周大娘子也在那边细嚼慢咽,她最喜欢的是那焦脆的底部,吃到那里的时候,总要多停留一会。
只可惜这生煎包并不多,总共就这么些,吃完也就没了。
三娘子和四娘子从进来吃东西就没怎么说话,这时候见只有这么几盘子,心里倒是失望起来。
慧莺这时候就开口:“林小娘子说生煎包来不及做了,又做了些酱香饼来,可是要尝一尝?”
“那就端上来吧。”
老太太一发话,小丫鬟们就把那才出锅的酱香饼给端了上来。
只见这酱香饼上面铺着一层深褐色的酱料,又有翠绿的葱花末点缀在上面,一些地方被烙得微微蜷蓄起来,另一边却是金黄酥脆的底部。
等离得近了,还能闻到这酱香饼散发出来的豆香和鲜香。
吴娘子一看,口水就开始分泌起来,迫不及待地等着想吃。
老太太让丫鬟各自给他们分了一大块,见吴娘子这样,笑呵呵地说:“怕是许久没吃过这样有滋味的东西了,你快尝一尝。”
老太太都发了话,吴娘子也不推辞,夹起一块就咬了下去,那一瞬间,能听到饼皮发出的酥脆声音,是那烙的金黄酥脆的外壳和牙齿碰撞产生的。
接着就是那表面涂抹的酱料的味道在舌尖绽放开,这种味道带着几分的辛辣,回甘却带着几分的甜,再仔细地尝,还能吃到那豆香味。
里头的饼皮是柔软的,一层层的把那酱料的香味给锁住,吞咽下去之后,直接从喉咙里香到胃里。
吴娘子要不是在老太太院子里,怎么也要惊呼一声太好吃了,让人拍案叫绝的香!
各种味道交织在一起,又鲜又香、又酥又软、又脆又辣,让人欲罢不能。
看到她这样子,就连周大娘子脸上也带了几分的笑。
她舀起一勺艇仔粥放进嘴里,先尝到的是那粥里鱼和虾的鲜味,与大米的米香融合在一起,几乎不用怎么咀嚼就滑到了胃里,只有唇齿间留下来那股子鲜美的味道。
“你们快尝尝这粥,滋味也是丰富得很,只是不知道那黄色的是什么?”
老太太方才已经喝过,这时候就接话:“应当是那鸡子煎后切成的丝。要不说这林小娘子主意多得很,往日里做菜倒是很少想到,要往里放着鸡子煎后切成丝做的东西。”
昌哥儿在那里已经喝了满满一大碗,老太太又忍不住逗他:“咱们昌哥儿最喜欢吃什么?”
昌哥儿想了想,见大家有在吃酱香饼、有在喝粥的,每个人的脸上都是一脸满足的神色,就用勺子直接舀出来一块金黄的油条:“我喜欢吃这个。”
这油条泡在艇仔粥里之后,味道的确和之前吃到的不同。
老太太笑着颔首:“既如此,你就多吃些。”
正这时,慧莺又过来在老太太跟前说了几句话,老太太的眉头立刻就皱了起来,吃饭的好心情也都给败了。
周大娘子头一个察觉出来她的情绪不对,就见老太太哼了一声,说:“既如此,就让他们进来,我看看他们到底想做什么。”
见大家把目光都投在她这边,老太太便出声说:“也无甚大事,就是夏姨娘不肯搬走,二老爷劝她不得,这才闹到这里。”
二老爷这次终于顺利地进来,原以为老太太这边只有她一个人,可谁知府里的人几乎都在这边,看样子是正在用早食。
夏姨娘也没想到老太太这边竟有这么许多人,原本想进来就开始哭闹,和老太太哭一哭老国公,可这么多人在这里,她反倒不好开口了。
尤其进门之后,鼻尖还闻到一股子香浓的味道,不知是什么散发出来的,馋得人的目光都粘了上去。
这一看,就见桌上摆着一块深褐色的饼,上面不知道涂抹的是什么,旁边放着盛出来的粥,通体虽是白色,却隐隐能看到里面放着不少的东西。
再一想,她今儿个吃的不过是些清粥小菜,顿感难受。
二老爷这些年手里的积蓄虽有不少,可这一搬出去,府中的钱就不能再随意使用,以后全靠他的那点俸禄了。
老国公走得太急,也没给他留下什么产业,他光收拾,花的就七七八八,没办法只能缩衣节食。
二老爷脸上的神色也是变化未定。
虽说一碗粥、一块饼并不比他吃的那早饭好到哪里,可是闻着的味道却是千差万别。
再一想,好几次过来,老太太不是在吃锅子,就是在吃其他的,那赵娘子、赵官人和端亲王,一个个的都来这里吃过东西。
反倒是他,明明都是一个府里的人,却从来没被留下来吃过。
这么一想,二老爷也不去看夏姨娘,叫了老太太一声母亲,厚着脸皮就说:“倒是我来的不巧了,不曾想老太太这边正在用膳。”
老太太擦了擦唇瓣,看了一眼二老爷,直接说:“过几天官家就要来,原也不想让你们这样快的搬出去,可时机不等人,想着你们也能体谅一二。”
二老爷叹口气,没在这事情说什么,已经不能更改的事情,挣扎有什么用?
他叹了口气,开口岔开话题,“母亲,说来今儿来的匆忙,还未吃东西。”
这话一说出口,不仅是大老爷侧目过来,就连夏姨娘也是一脸的震惊,他们早上明明是吃了东西来的!
二老爷当没看见他们的眼神,目光炯炯地看着老太太,今儿他非得把这顿早饭吃了不成!
老太太见状,就让慧莺给他搬了把凳子:“粥倒是还有,这酱香饼也剩一些,既没吃,就留下来吃一些。”
二老爷坐下之后,那边的夏姨娘却有些尴尬,老太太分明是没有问她吃没吃东西的意思,她也不好意思开口说这个,可不就是一时僵在了这里。
周大娘子见何娘子和吴娘子两个小娘子都吃的差不多,站起来就说要先回去。
老太太摆摆手:“你们各自的事情都有一堆,且去忙吧。”
周大娘子走之前特意说了晌午还要过来吃饭:“老太太可得让膳房那边多备着一些。”
要是不说,又像生煎包一样,没有多少可怎么办?
老太太笑了一下,点头应了,本是平常的话,让一旁的夏姨娘听了却十分不得劲。
觉得周大娘子和老太太故意在她跟前这样。
想到这几日,钱大娘子对她不是冷眼就是冷语,连以往的请安都免了,夏姨娘心里更不是滋味。
她一说,钱大娘子就把老太太搬出来,说老太太都没让人日日请安,一个小娘,作何排场那样大。
夏姨娘知道钱大娘子心里有气,也不敢再说什么。
二老爷先咬了一口那粥,本是抱着挑剔的心态,可吃到嘴里,他的眼神立刻就变了。
竟然真的这样香!
再看大老爷在那边不紧不慢地享受着这些吃食,二老爷吃得就比先前还要急些。
原本剩下的酱香饼就不多,二老爷一来,大老爷本来有些撑胀不大想吃,可又不想让二老爷多吃一点,就在那边强撑着吃起来。
老太太看他们这么大岁数还是这样,都不想看下去,直接和夏姨娘说起来:“你既不愿意搬出去,就留在国公府,这也不是什么大事,何至于就要闹起来?”
夏姨娘从前和老太太就一直对着干,并不怕她,直接开口:“昨儿个老国公爷还和我托梦,说是从来没有想着让我们母子两个搬出去。老太太这样,也不怕国公爷来找您?”
老太太气定神闲:“他既托梦与你,你就该好好的和他说道说道,让他半夜里来找我,我看他能说出什么话来。”
夏姨娘一听,说话愈发口无遮拦:“你就不怕百年之后见了国公爷,他找你算账?”
老太太神态比之前还要淡定几分:“你说这倒是让我越发的盼着见了他,我也是有一肚子的话想要问他,问问他可是后悔宠妾灭妻,养出你们这样心大的、连官家的话都不放在眼里的东西来!”
二老爷听了这话,动作僵了一下。
要是以前,他早就会帮着夏姨娘开口说话,说不得还要闹一闹,觉得老太太实在是太过分。
可这段时间的碰壁,也让他知道先前他们做的事情的确是人人唾弃的。
他家三郎君学业不错,说不得以后就能为官为宰,要是因着这事拖累了他,倒是不好。
被人这么一点,二老爷这才打算麻利的搬出去,不再纠缠。
想着要是老太太能把夏姨娘给骂醒,那是再好不过,不然回头就是到了他们府那边,她还是要再生许多是非来。
夏姨娘见二老爷只顾着埋头吃,也不帮她说话,老太太说话又那般的不客气,直觉心头涌起一股子难以言说的难受,也不等二老爷,直接甩袖走人。
老太太却没让她走,让慧莺把她拦下:“刚才我问你,你还没有说可是要留下来?真要这样,我早些与你收拾出院子。”
夏姨娘哪里肯留下来受老太太的折磨,直接拒绝了。
她走出去,见二老爷还在吃,又不好直接发火,只觉得悲从中来。
大老爷催二老爷快些走:“你小娘已经走了,你还留在这里做什么?”
二老爷把最后一块酱香饼吃到嘴里,满足地抿了抿嘴,朝老太太露了个笑:“怪道这么多人都来咱们府上吃东西,原来味道这样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