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公府小厨房 第236节
说起来,她最喜欢的是那底部酥脆、上部却很柔软的这种口感。
虽然时下也有煎角子,做出来的口感和这生煎又不相同,让她边吃边不住点头,吃完一个又迫不及待地想吃第二个。
花嬷嬷拦了一下:“不是不让你吃,实在是大夫说了你这病得好好养着,切不可贪多。这东西到底是肉馅的,等你好了再吃。”
平嬷嬷一听不乐意了,回怼道:“别以为我不知道你这老货在想什么,不就是怕我把你这生煎包都给吃了,你就吃不了那么许多!”
花嬷嬷见她不领情,哼了一声:“你以为谁都和你似的,我才没那样想!你要吃就吃,回头难受了可别让我伺候你!”
两个嬷嬷又开始拌起嘴来,不过平嬷嬷到底只吃了两个就停下来,一脸的意犹未尽,还说下回她也要试试怎么做。
“月姐儿,不知可行不可行?”
林杏月点点头:“方才我做的时候,两个嬷嬷也都看着了,到时只管做出来便是。”
到时候官家来,两个嬷嬷可是要在她前头顶着呢。
花嬷嬷笑呵呵地应了,又去看那艇仔粥。
林杏月也过去看,这粥通体是乳白色的,不稠不淡,表面上蒸腾着一股子热气。
等把那热气挥散开,先看到里面各种东西。
有洁白的鱼片,有金黄细长的鸡子丝,还有切成细条的猪肝等等,还有那油条切成小段之后,浮在了表面。
林杏月看着差不多,盛出了两碗,又往上面撒了一些绿色的葱花。
“这粥里头的东西可有不少!”
仔细闻,各种鲜味都相互交融在一起,绘成了一种无法用语言表述出来的鲜香味道。
“我就先尝一尝了。”花嬷嬷已经按捺不住,拿起勺子放入嘴中,先尝到的是那已经煮开花的米香,非常丝滑,入口即化。
品尝完这个,那鲜嫩的鱼片又滑到了嘴里,那股子鲜甜在粥中彻底地散发开。
令人稀奇的是,竟没有一点腥味。
又吃到那很是细腻的鸡子丝,带着股蛋香,很是软嫩。
最后才咬上了那油条,酥脆的外皮浸泡过后,外面变得软了许多,里头依然是酥脆的口感,把那粥的鲜香味全都吸收了。
“我原以为这也就和那鱼羹是一个口感,尝了才发现还是有些不同的。”
林杏月点点头:“这艇仔粥主要是以大米为粥底,配料丰富多彩。鱼羹却是以鳕鱼或者鲈鱼为主,搭配的大多是香蕈、竹笋末,若是觉得不鲜,还可以辅以鸡汤来烹制。”
再者,这艇仔粥是浓稠的粥状,而鱼羹更多的是呈现出一种羹状,食材都是均匀地混合在这羹体之中。
平嬷嬷眼巴巴的看着,听林杏月说完,更想尝一尝什么味道,催促花嬷嬷:“也来让我尝一尝。”
花嬷嬷就给她端去一碗,平嬷嬷舀了一勺在嘴里仔细品尝,这艇仔粥的粥底是绵软的,配料里面有脆有嫩、有鲜有香。
又想到之前她们做的那鱼羹,口感要更加鲜嫩润滑一点,咸香中也略微带一点酸口,倒都是鲜美可口。
“这吃食本无高低,谁和谁吃出来的味道也是不同的。真要说起哪个好吃,怕是谁和谁说的都不一样。”
花嬷嬷赞道:“就是这个理,谁和谁的口感不同。但叫我说,我却觉得这艇仔粥更合我的口味。”
平嬷嬷没开口,眼神中却也透着几分赞许。
见老太太起来,慧莺就忙上前服侍她。
老太太今儿起来心情也不错,说了几句玩笑话,问起早上吃什么。
“老太太,膳房那边说今儿是林小娘子做的,是生煎和艇仔粥。”
老太太脸上带了几分笑意:“是杏月呀,她那手艺好,总是出乎意料地做些没见过的。这生煎包是什么?一会儿可要好好尝一尝。”
慧莺又凑过去说了几句话,就听外头大老爷过来。
老太太也没当回事,官家说要来省亲,大老爷最近可是忙得很,一应的事情都需要他操心,只以为是来说和这方面有关的事。
谁知道大老爷进来,不过提了提如今的进度,再不说其他。
老太太眉头就皱起来,她也不大想见到这儿子,刚想让人赶他走,就听小丫鬟又来汇报,说是周大娘子来了。
老太太也不能不让她进,哪怕大老爷脸上的嫌弃都快溢出来了。
周大娘子进来,也没想到在这里碰到了大老爷,在心里暗骂了一声晦气,有些后悔没有把绿夏给带来。
她实在是想看看,大老爷看到绿夏之后是个什么表情。
老太太等周大娘子坐下寒暄完,直截了当就问起他们两个:“什么风把你们一个个的都吹到我这边?我不是说不用晨昏定醒,没得一趟趟的过来。”
周大娘子先笑:“老太太这话说的,咱们都惦记着老太太的身体,想着就多来走动走动。”
大老爷白了周大娘子一眼。
瞎子都能看出来,周大娘子并不惦记老太太的身体。
老太太明明身子骨利索得很,瞧着比他都要壮实!
周大娘子自然感受到了大老爷的那个白眼,用帕子掩着唇角,也直接瞪了回去。
两个人的眉眼官司,并没有逃过上面老太太的眼睛,她气得眉头都皱起来。
这两个真是个冤家,都多大岁数了还这样,你看不惯我、我看不惯你。
看不惯也就算了,还要闹到她跟前来!
大老爷却是气定神闲地说:“我就是来向老太太说一下那边西府搬走的事情,官家这么一来,他们也再没什么理由推脱,说是先搬到东城那边的宅子里,其他东西再慢慢收拾。”
这话老太太刚才就听过了,毫不客气地拆穿他:“我看你来也不是为了说这事。”
大老爷的脸一下子涨红了,讷讷地叫了一声母亲。
老太太这脾气,真是谁的面子也不给。
那边的慧莺却是看出来这两人过来是做什么,想着应当就是为了林杏月做的那些吃食。
虽然大厨房也把林杏月的手艺学会了不少,可再怎么学,哪有她自个儿做出来的好吃?
只是这些话她也没有挑明了说,没见老太太也在装糊涂呢!
不过显然三个人也实在没什么话说,屋子里的气氛一时有些尴尬。
慧莺正想着要不要上前凑趣的时候,外面的小丫鬟又来说,二房的吴娘子又来了。
周大娘子就皱了眉,吴娘子进来的时候,也没想到屋子里已经坐了周大娘子和大老爷,面上就带了几分尴尬。
她要是早知道他们都来了,或许还会再掂量掂量,来肯定是要来的,天天在吃那药膳娘子做的那些东西,吃的都快要呕出来了,早就想吃些林杏月做的吃食!
可是她身边的崔嬷嬷又看得很严,她要是闹起来,就拿给郡主告状这事要挟她,让她也没办法,只能吃些点心来解解馋。
老太太就打趣:“今儿我这院子来的倒是齐全,就差大房了。”
周大娘子想着何娘子那平时唯唯诺诺的样子,见了她就像老鼠见了猫,应当不会过来。
还在想着要不要去叫她来,总不能他们这些人都在这边吃,回头她知道没有叫她,又生出事来,宋小娘那边就不好摆布。
想到这里,周大娘子又瞪了一眼大老爷。
大老爷直觉莫名其妙,不甘示弱地瞪了回去。
吴娘子在旁边看见了,也只当做没看见,揪着裙子上的花来看着。
老太太问了吴娘子最近的身子,听说已然没有前段时间那样难受,就是总想吃些酸的辣的。
说完还一脸期盼地看着老太太,想盼着老太太松口答应吃一些林杏月做的那些东西来。
老太太哪里看不出来,笑呵呵地说:“刚有了身子都是这样,开始胃口不好,等缓过来就光想着吃些有滋有味的东西了。”
这话也让周大娘子想起来,当初怀着二郎君的时候:“是呢,我记得当时也是想吃那些东西得很,偏偏嬷嬷们管着,这也不让吃、那也不让吃,可是受了好大的罪。”
再看吴娘子如今这样,也就松了口:“回头问问大夫,要是没什么问题,也按着正常的来吃。想那些乡野村妇,不过是吃些粗食干饭,还要下地干活,生下来的孩子却也不见得不好。”
老太太欣慰地笑:“是呢,有时候反倒是粗养的身子骨更壮实。”
说到这里,周大娘子正要开口说把何娘子叫来,外头的小丫鬟已经来报说何娘子来了。
老太太直接笑起来:“还说不是商量好的,你们一个个的怎生来的这样齐整?”
何娘子一进来,看到这么些个人,直接都懵了。
她也是思量再三想着要不要过来,听说吴娘子过去了,她一咬牙就带着昌哥儿来了。
大郎君原本还想跟着,被何娘子拦了下来,说什么也不带他来。
大郎君只能看着他们母子两个人手拉着手过来,却什么也做不了。
“昌哥儿快来祖祖婆跟前。”
昌哥儿看了一眼何娘子,便往老太太跟前走去,先恭恭敬敬地行了礼、问了安之后,才回答老太太先前说的话。
“回祖祖婆,最近爹爹一直在教我读书。”
老太太被他这一板一眼的样子给逗笑:“咱们昌哥儿也是个大孩子了,都能读书了。”
昌哥儿依旧板着脸点点头,这样子就连坐着的周大娘子和吴娘子脸上都带了些笑。
吴娘子原先没怀身子的时候,不大喜欢看见昌哥儿,每每看见了就会想起自己还没有怀上的事。
可如今却不同,看见昌哥儿,好像就看到了她肚子里的孩子将来是什么样子的,就问一旁的何娘子:“昌哥儿这时候就要启蒙?”
何娘子刚进来的时候就十分不自在,心里也很是后悔,早知道她就不为了吃林杏月做的东西过来了。
实在是她想念林杏月之前做的那些早食,很对她的胃口,又想着以林杏月的性格,说不得来了老太太这里就会做些新鲜的吃食。
可谁能想到来了这么些个人,大娘子也就罢了,连大老爷也在这里!
吴娘子和她处境一样,两个人干脆在一旁说起来孩子方面的事,总不至于气氛那样尴尬。
慧莺也不敢多耽搁,去膳房那边问了问,很快就回来说早膳都做好了。
一听这个,屋里的气氛立刻缓和了不少。
老太太笑着调侃他们:“我就知道,一个个的过来,横竖不是为了给我请安!”
周大娘子几个人赶紧又说了一番好话。
老太太摆摆手:“我知道,不用说这么些。别说你们了,今儿我一早起来也先问的做的什么饭。”
又叫慧莺去把三娘子和四娘子叫来,一块吃饭,没得把她们两个抛下。
不过,倒是把大郎君给忘了个干干净净,大郎君还在盼着老太太什么时候想起来他,把他再叫去。
吴娘子已经按耐不住地问:“老太太,今儿是做的什么饭?”
虽然时下也有煎角子,做出来的口感和这生煎又不相同,让她边吃边不住点头,吃完一个又迫不及待地想吃第二个。
花嬷嬷拦了一下:“不是不让你吃,实在是大夫说了你这病得好好养着,切不可贪多。这东西到底是肉馅的,等你好了再吃。”
平嬷嬷一听不乐意了,回怼道:“别以为我不知道你这老货在想什么,不就是怕我把你这生煎包都给吃了,你就吃不了那么许多!”
花嬷嬷见她不领情,哼了一声:“你以为谁都和你似的,我才没那样想!你要吃就吃,回头难受了可别让我伺候你!”
两个嬷嬷又开始拌起嘴来,不过平嬷嬷到底只吃了两个就停下来,一脸的意犹未尽,还说下回她也要试试怎么做。
“月姐儿,不知可行不可行?”
林杏月点点头:“方才我做的时候,两个嬷嬷也都看着了,到时只管做出来便是。”
到时候官家来,两个嬷嬷可是要在她前头顶着呢。
花嬷嬷笑呵呵地应了,又去看那艇仔粥。
林杏月也过去看,这粥通体是乳白色的,不稠不淡,表面上蒸腾着一股子热气。
等把那热气挥散开,先看到里面各种东西。
有洁白的鱼片,有金黄细长的鸡子丝,还有切成细条的猪肝等等,还有那油条切成小段之后,浮在了表面。
林杏月看着差不多,盛出了两碗,又往上面撒了一些绿色的葱花。
“这粥里头的东西可有不少!”
仔细闻,各种鲜味都相互交融在一起,绘成了一种无法用语言表述出来的鲜香味道。
“我就先尝一尝了。”花嬷嬷已经按捺不住,拿起勺子放入嘴中,先尝到的是那已经煮开花的米香,非常丝滑,入口即化。
品尝完这个,那鲜嫩的鱼片又滑到了嘴里,那股子鲜甜在粥中彻底地散发开。
令人稀奇的是,竟没有一点腥味。
又吃到那很是细腻的鸡子丝,带着股蛋香,很是软嫩。
最后才咬上了那油条,酥脆的外皮浸泡过后,外面变得软了许多,里头依然是酥脆的口感,把那粥的鲜香味全都吸收了。
“我原以为这也就和那鱼羹是一个口感,尝了才发现还是有些不同的。”
林杏月点点头:“这艇仔粥主要是以大米为粥底,配料丰富多彩。鱼羹却是以鳕鱼或者鲈鱼为主,搭配的大多是香蕈、竹笋末,若是觉得不鲜,还可以辅以鸡汤来烹制。”
再者,这艇仔粥是浓稠的粥状,而鱼羹更多的是呈现出一种羹状,食材都是均匀地混合在这羹体之中。
平嬷嬷眼巴巴的看着,听林杏月说完,更想尝一尝什么味道,催促花嬷嬷:“也来让我尝一尝。”
花嬷嬷就给她端去一碗,平嬷嬷舀了一勺在嘴里仔细品尝,这艇仔粥的粥底是绵软的,配料里面有脆有嫩、有鲜有香。
又想到之前她们做的那鱼羹,口感要更加鲜嫩润滑一点,咸香中也略微带一点酸口,倒都是鲜美可口。
“这吃食本无高低,谁和谁吃出来的味道也是不同的。真要说起哪个好吃,怕是谁和谁说的都不一样。”
花嬷嬷赞道:“就是这个理,谁和谁的口感不同。但叫我说,我却觉得这艇仔粥更合我的口味。”
平嬷嬷没开口,眼神中却也透着几分赞许。
见老太太起来,慧莺就忙上前服侍她。
老太太今儿起来心情也不错,说了几句玩笑话,问起早上吃什么。
“老太太,膳房那边说今儿是林小娘子做的,是生煎和艇仔粥。”
老太太脸上带了几分笑意:“是杏月呀,她那手艺好,总是出乎意料地做些没见过的。这生煎包是什么?一会儿可要好好尝一尝。”
慧莺又凑过去说了几句话,就听外头大老爷过来。
老太太也没当回事,官家说要来省亲,大老爷最近可是忙得很,一应的事情都需要他操心,只以为是来说和这方面有关的事。
谁知道大老爷进来,不过提了提如今的进度,再不说其他。
老太太眉头就皱起来,她也不大想见到这儿子,刚想让人赶他走,就听小丫鬟又来汇报,说是周大娘子来了。
老太太也不能不让她进,哪怕大老爷脸上的嫌弃都快溢出来了。
周大娘子进来,也没想到在这里碰到了大老爷,在心里暗骂了一声晦气,有些后悔没有把绿夏给带来。
她实在是想看看,大老爷看到绿夏之后是个什么表情。
老太太等周大娘子坐下寒暄完,直截了当就问起他们两个:“什么风把你们一个个的都吹到我这边?我不是说不用晨昏定醒,没得一趟趟的过来。”
周大娘子先笑:“老太太这话说的,咱们都惦记着老太太的身体,想着就多来走动走动。”
大老爷白了周大娘子一眼。
瞎子都能看出来,周大娘子并不惦记老太太的身体。
老太太明明身子骨利索得很,瞧着比他都要壮实!
周大娘子自然感受到了大老爷的那个白眼,用帕子掩着唇角,也直接瞪了回去。
两个人的眉眼官司,并没有逃过上面老太太的眼睛,她气得眉头都皱起来。
这两个真是个冤家,都多大岁数了还这样,你看不惯我、我看不惯你。
看不惯也就算了,还要闹到她跟前来!
大老爷却是气定神闲地说:“我就是来向老太太说一下那边西府搬走的事情,官家这么一来,他们也再没什么理由推脱,说是先搬到东城那边的宅子里,其他东西再慢慢收拾。”
这话老太太刚才就听过了,毫不客气地拆穿他:“我看你来也不是为了说这事。”
大老爷的脸一下子涨红了,讷讷地叫了一声母亲。
老太太这脾气,真是谁的面子也不给。
那边的慧莺却是看出来这两人过来是做什么,想着应当就是为了林杏月做的那些吃食。
虽然大厨房也把林杏月的手艺学会了不少,可再怎么学,哪有她自个儿做出来的好吃?
只是这些话她也没有挑明了说,没见老太太也在装糊涂呢!
不过显然三个人也实在没什么话说,屋子里的气氛一时有些尴尬。
慧莺正想着要不要上前凑趣的时候,外面的小丫鬟又来说,二房的吴娘子又来了。
周大娘子就皱了眉,吴娘子进来的时候,也没想到屋子里已经坐了周大娘子和大老爷,面上就带了几分尴尬。
她要是早知道他们都来了,或许还会再掂量掂量,来肯定是要来的,天天在吃那药膳娘子做的那些东西,吃的都快要呕出来了,早就想吃些林杏月做的吃食!
可是她身边的崔嬷嬷又看得很严,她要是闹起来,就拿给郡主告状这事要挟她,让她也没办法,只能吃些点心来解解馋。
老太太就打趣:“今儿我这院子来的倒是齐全,就差大房了。”
周大娘子想着何娘子那平时唯唯诺诺的样子,见了她就像老鼠见了猫,应当不会过来。
还在想着要不要去叫她来,总不能他们这些人都在这边吃,回头她知道没有叫她,又生出事来,宋小娘那边就不好摆布。
想到这里,周大娘子又瞪了一眼大老爷。
大老爷直觉莫名其妙,不甘示弱地瞪了回去。
吴娘子在旁边看见了,也只当做没看见,揪着裙子上的花来看着。
老太太问了吴娘子最近的身子,听说已然没有前段时间那样难受,就是总想吃些酸的辣的。
说完还一脸期盼地看着老太太,想盼着老太太松口答应吃一些林杏月做的那些东西来。
老太太哪里看不出来,笑呵呵地说:“刚有了身子都是这样,开始胃口不好,等缓过来就光想着吃些有滋有味的东西了。”
这话也让周大娘子想起来,当初怀着二郎君的时候:“是呢,我记得当时也是想吃那些东西得很,偏偏嬷嬷们管着,这也不让吃、那也不让吃,可是受了好大的罪。”
再看吴娘子如今这样,也就松了口:“回头问问大夫,要是没什么问题,也按着正常的来吃。想那些乡野村妇,不过是吃些粗食干饭,还要下地干活,生下来的孩子却也不见得不好。”
老太太欣慰地笑:“是呢,有时候反倒是粗养的身子骨更壮实。”
说到这里,周大娘子正要开口说把何娘子叫来,外头的小丫鬟已经来报说何娘子来了。
老太太直接笑起来:“还说不是商量好的,你们一个个的怎生来的这样齐整?”
何娘子一进来,看到这么些个人,直接都懵了。
她也是思量再三想着要不要过来,听说吴娘子过去了,她一咬牙就带着昌哥儿来了。
大郎君原本还想跟着,被何娘子拦了下来,说什么也不带他来。
大郎君只能看着他们母子两个人手拉着手过来,却什么也做不了。
“昌哥儿快来祖祖婆跟前。”
昌哥儿看了一眼何娘子,便往老太太跟前走去,先恭恭敬敬地行了礼、问了安之后,才回答老太太先前说的话。
“回祖祖婆,最近爹爹一直在教我读书。”
老太太被他这一板一眼的样子给逗笑:“咱们昌哥儿也是个大孩子了,都能读书了。”
昌哥儿依旧板着脸点点头,这样子就连坐着的周大娘子和吴娘子脸上都带了些笑。
吴娘子原先没怀身子的时候,不大喜欢看见昌哥儿,每每看见了就会想起自己还没有怀上的事。
可如今却不同,看见昌哥儿,好像就看到了她肚子里的孩子将来是什么样子的,就问一旁的何娘子:“昌哥儿这时候就要启蒙?”
何娘子刚进来的时候就十分不自在,心里也很是后悔,早知道她就不为了吃林杏月做的东西过来了。
实在是她想念林杏月之前做的那些早食,很对她的胃口,又想着以林杏月的性格,说不得来了老太太这里就会做些新鲜的吃食。
可谁能想到来了这么些个人,大娘子也就罢了,连大老爷也在这里!
吴娘子和她处境一样,两个人干脆在一旁说起来孩子方面的事,总不至于气氛那样尴尬。
慧莺也不敢多耽搁,去膳房那边问了问,很快就回来说早膳都做好了。
一听这个,屋里的气氛立刻缓和了不少。
老太太笑着调侃他们:“我就知道,一个个的过来,横竖不是为了给我请安!”
周大娘子几个人赶紧又说了一番好话。
老太太摆摆手:“我知道,不用说这么些。别说你们了,今儿我一早起来也先问的做的什么饭。”
又叫慧莺去把三娘子和四娘子叫来,一块吃饭,没得把她们两个抛下。
不过,倒是把大郎君给忘了个干干净净,大郎君还在盼着老太太什么时候想起来他,把他再叫去。
吴娘子已经按耐不住地问:“老太太,今儿是做的什么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