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公府小厨房 第226节
  一片热气过后,就闻到了那糯米蒸煮过后散发出来的香甜味道。
  待热气散了些,定睛看去,就见那糯米一个个都变得十分饱满,白白胖胖的。
  接着就要把这些糯米放到一个大碗里面,往里面少放些猪油,开始用捣棒用力地按压糯米,直到这些糯米都变得粘稠,且能拉出来丝来。
  柳娘子做完早饭之后并没有走,而是看着这林杏月在做着红糖糍粑,一边道:“这倒是和那栗子糕有些像,也是需要把那栗子和糯米粉一块捣成泥状,再上锅蒸。”
  林杏月点点头:“是呢,不过这捣制可真是麻烦。”
  她倒腾了一会儿,额头上就冒了汗,柳娘子接过继续捣制,直到剩下的那些糯米都变得有粘性了。
  陈妈妈和杨宏娘在那边正在做晌午饭,两个人打算单独试试做那松鼠鳜鱼,只是做着做着,目光就忍不住追随着林杏月这边看过来。
  “这要学的东西也太多了,什么时候才能学完?”杨宏娘目光黏在上面,就挪不开了。
  陈妈妈撇撇嘴,回怼了杨宏娘一句:“你要是不愿意学,又没人非逼着你,不知多少人都想往前凑着学呢!”
  杨宏娘果然就看到,那边正眼巴巴看着林杏月的郑念慈,倒没有像前些日子一样看到郑念慈就心里烦,倒是有些佩服起她来。
  想到什么,杨宏娘往前凑了凑,压低声音问:“郑妈妈如今可好?”
  陈妈妈听了,呸了几声:“你提她做什么?没得晦气!”
  她们先前是和郑妈妈的关系不错,可对她们来说,林杏月亦师亦友,再想起郑妈妈先前做的那些事情,可不就是看不上眼。
  “听说已然能下床了,不过眼见着郑念慈进了你哥院子,就她自己一人在家,就又去找她那女儿。”
  杨宏娘也跟着呸了一声出来:“她还有脸去找他那女儿?不说咱们都不知道,这些年她对她女儿竟然这般!”
  “要是心疼郑念慈又喜爱她,也不是不能带过亲自教,只是也不能太厚此薄彼,把自己生的女儿踩在脚底下。”
  “是个脑子糊涂的,少与她来往。”
  “是呢,真是脑子不灵光!”
  她们两个不再说,一边把那糖醋汁炒出来,一边看林杏月把那些已经捣出粘性的糯米粉拿出来。
  林杏月把这些糯米粉放在了案板上,开始用手搓成一个个的柱子形状的。
  做好之后,就把这些糯米团放到红糖和芝麻的碗里面,让这糍粑表面上均匀裹上红糖和芝麻,再放到盘子里摆放好,这样红糖糍粑就做好了。
  这一个个糯米团子表面油润光亮的,被那红糖的糖浆包裹着,还能看到里头星星点点的米白色。
  柳娘子看到这一盘子点心,夸赞道:“这倒和那糯米枣有些像。”
  “吃起来确实不一样的口感。”
  说完,林杏月就给众人各夹了几个。
  柳娘子咬下去的一瞬间,眼前一亮,这糯米的软糯中偏偏又带着几分韧性,刚刚品尝到糯米本身的香甜,就又触及到红糖的滋味,一点点在舌尖上漫开。
  不知是谁发出一声享受的喟叹。
  杨宏娘话到一半,顾不得烫,又把剩下的一半咬了下去。
  那糯米十分黏,咬下去时还能拉出些细丝。
  “想着不管是大娘子还是老太太身边的巧燕姑娘,都喜欢吃糯米枣,应当也愿意吃这些。”
  柳娘子迫不及待想试试怎么做,挽起袖子,顾不得吃剩下的点心,就要去动手。
  一直帮着烧柴火的婆子见她们在品尝,早就开始咽口水:“柳娘子要是不吃,我就端走了。”
  柳娘子顾不上搭话,挥了挥手。
  那婆子欢欢喜喜端着红糖糍粑,和人一起去分食。
  几人迫不及待咬下去后,个个发出赞叹,那红糖的甜意从喉咙滑进胃里,哪怕嘴角沾了红糖浆都来不及擦,生怕晚一步就没了。
  没吃到的人在那里捶胸顿足,眼巴巴看着柳娘子,希望她再多做一点。
  吃到的人全都笑眯眯的,不知情的还以为是什么乐事。
  林杏月把先做好的几盘往三娘子和四娘子那边送了送,余下一盘打算带去给松姐儿、小云她们吃。
  晌午的饭不用她操心,陈妈妈和杨宏娘做得有模有样,林杏月不过提点一二,就端着盘子走了。
  赵嬷嬷她们一见林杏月过来,喜笑颜开,忙拉板凳让她坐在火前:“外头冷了,快来烤烤火。”
  林杏月来到熟悉的地方,脸上露出满足神情,把带来的红糖糍粑递过去:“这是刚做出来的,你们也尝尝。”
  看到那做成长条、裹着红糖芝麻的糍粑,小厨房的几人赶紧伸头过来。
  松姐儿嘴里还埋怨着:“当你天天忙得都忘了咱们了呢。”
  “怎么会,忘了谁也忘不了你们。”
  松姐儿才高兴,就见小云坐到了林杏月那边,挨的很近。
  小云也好久没去林杏月那边玩了,看见她就想贴一贴。
  松姐儿不高兴,挤在另一边:“我也要挨着你。”
  两个人就挨着林杏月,吃起来那红糖糍耙。
  “好好吃。”
  “真的哎,又甜又黏的,好好吃。”
  赵嬷嬷在她们不远处坐着,说起西府那边的事:“该找的关系约莫都差不多找着了,只等西府的人收拾妥当就能走了。”
  “可赶紧走吧,到时候西府整治整治,咱们住的地方也宽敞了。”胡娘子接话。
  林杏月一想也是,等二老爷他们走了,确实会空出大片地方,脸上带了几分兴致,问赵嬷嬷:“可是还会重新分房子?”
  “这就不知道了,有那才成家的,约莫能分着住的地方,咱们这些怕是够呛。”
  林杏月不过随口一问,那边的董婆子突然想起来林婆子和林大海:“西府那边是不是也有亲戚,他们没来找麻烦?”
  “敢来!他们以前对我们是什么样子,我可是记得清清楚楚,没的还欢欢喜喜把他们接过来,那就太对不起以前的自个儿了。”
  林杏月笑了笑,把章亲家帮忙看过的事情说了:“听说还去找了那边的封管事帮忙看着,很是够意思。”
  “那就好,这越到最后关头,越怕他们鱼死网破。”
  林杏月记在心里:“回头我就和我娘再说一声,白日里我们不在家,也得把那门锁上。”
  又说了一通话,见赵嬷嬷脸上带笑,很是高兴,想着她对侄女能过来也是欢喜的。
  林杏月扭头看去,就见董婆子和辛嫂子正在那边忙,定睛一看,做的却是肠粉,这也是林杏月教给她们的,做起来不难,却很好吃,小厨房的人也爱做这道吃食。
  “月姐儿,你是不是还没吃饭?一会儿说什么也要在咱们这边吃。”
  林杏月点点头:“行,那我就留下来吃,等会儿可别让我动手。”
  “倒是跑到咱们这里躲懒来了,你且放心,来这儿就跟回到家一样,绝不让你动手。”
  等吃了她们做的肠粉,林杏月不由竖起大拇指:“竟然这么好吃,就是我来做,也不能比这好到哪里去了。”
  这肠粉吃起来先尝到的是那股子纯粹的米香,里面还放了些猪肉的馅料,吃起来就带着肉香。
  那酱汁也是按照林杏月说的做的,咸甜适中,上面还放了芫荽和芝麻等等。
  说得董婆子她们脸上都十分高兴,哪怕知道林杏月这话有夸大成分,也喜滋滋的。
  她在里头吃,董婆子她们就搬着东西去外面,过一会儿丫鬟婆子们就要过来打饭了。
  她竖着耳朵,听到外面叽叽喳喳,不知在说着什么,好奇问松姐儿:“都说什么呢,这么热闹?”
  松姐儿出去一趟,神秘兮兮的回来,压低声音:“你知道是谁回来了嘛?大娘子屋子里的绿夏回来了!”
  林杏月的眼睛一下子睁大:“你说什么,绿夏回来了?”
  松姐也不知道心里是什么劲儿,把刚听到的都和林杏月说了:“开始只是求到门房那边,花了不少钱,见了我姐姐和怀秋姐姐她们一面,说是想见见大娘子。”
  林杏月听着,也不继续往下吃了,只觉得心都快跳到嗓子眼,这绿夏胆子可不是一般大,人人都知道她是被大娘子赶出去的,就算后来和那小厮闹得不愉快,也没人想到她会转头来找周大娘子求情。
  周大娘子也十分意外,平春说她来了,她眉头就先皱起来。
  平春心里也没底,可到底和绿夏在一个屋子许多年,见她如今这样憔悴,再一联想她之前也差点被给了大老爷,难免有了兔死狐悲之感,就答应帮她撮合撮合。
  “我姐也真是,回头我娘知道了,肯定要说她!好不容易有了如今这样的前程,还为了绿夏把自己搭进去,肯定着急。”
  松姐儿既骄傲又觉得有些害怕。
  林杏月也叹了口气:“你娘说的有道理,可你姐也真是个有义气的人。”
  外头的人也在议论:“我仿若看到她了,不大真切,想着是不是看错人了。”
  “我也觉得不会是她,她可是被大娘子赶出去的,还和大娘子闹成那样,又如何能回来?”
  “别忘了她那一手算盘,打得可是好的很,以前大娘子都离不了她。”
  “再打得好,那也是驳了大娘子和大老爷的面子,我看悬。”
  众人议论纷纷,打饭的时候都没来往日的精神。
  可看到端上来的是肠粉,一个个的都不再说闲话,喜滋滋的去端里肠粉吃。
  绿夏也是实在走投无路了,她要是在那庄子上待下去,迟早有一天会和那小厮成了真正的夫妻。
  一次不行,定然会有第二次,她能次次都躲过去?
  躲不过去,生米煮成熟饭,事情就成了定局,再往后再生了孩子,绿夏简直不敢往下想。
  与其过那样的日子,倒不如试试运气。
  她赌周大娘子会是个心软的人,她在正院里好歹也当了十几年的丫鬟,只要念着一分的情,她就有活路。
  梁妈妈听着平春跪下来回话时,手都哆嗦:“她倒是还有脸面回来。”
  周大娘子脸上看不出喜怒,只把点心推到一旁,显然没胃口再吃。
  平春心一直扑通扑通跳着,知道自己今儿是莽撞了,回去少不了要挨骂。
  可是人总得有豁出去的时候,不能天天循规蹈矩。
  她继续大着胆子说:“绿夏说,要是能回来,愿意为大娘子当牛做马,一辈子在娘子身边,梳了头做姑姑。”
  周大娘子缓缓开口:“当初说来,也是那小厮把她从这府上接走的,说到底还是她的恩人,仅仅是不愿意同房,就要闹到这一地步,她的性子……”
  周大娘子实在觉得绿夏的性子过于固执,当日里去了大老爷那里时是这样,如今把那小厮也闹成这样。
  平春不知道怎么回答,只跪在那里,手指无意识颤抖着,不知道以后会是个什么命运。
  周大娘子看向梁妈妈:“你说,她是怎么有胆子又跑回来找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