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公府小厨房 第222节
“先前听说赵官人也来了你们府上,可是两家要结成亲家?”
老太太笑着点点头:“他们家已经请了官媒,说是等到十月初九就上门来提亲。”
“他家那小儿虽然顽皮,却也是个好儿郎,配咱们家的女儿正合适。”
说了会儿这些话,慧莺就同老太太说菜色已经准备好了,老太太便让人都端上来。
“也不知道今儿会做些什么,有些菜连我都没见过。”
端亲王和老王妃对视一眼,都想起当日在宫宴上,官家也说过类似的话,心里的疑问越来越大。
端亲王本来想试探一下老太太可否还记得当年事,又想起老国公可从来没带老太太参加过宫宴,要么两个都不去,要么就是一个人过去。
说来老太太这些年受的委屈实在太多,也不怪她坚持分家。
随着一道道菜上来,饭桌上的氛围也越来越好。
老太太指着刚端上来的龙井虾仁说:“这道菜我就从来没见过。”
才说完,又见小丫鬟端上来一道造型奇特的鱼,说是叫松鼠鳜鱼。
那鱼摆盘如同一只灵动活泼的松鼠,鱼尾高高的翘起来,鱼身上被切成了均匀细密的菱形花刀。又因着这道鱼被炸过,整道菜看起来色泽金黄,身上还浇着红亮的酱汁,乍一看红中透金,光色映着红油。
端亲王和老王妃两个人眼里满是震惊。
老太太和大老爷只当是他们从来没见过这道菜色,只道林杏月给他们长脸。
端亲王在看完这道菜之后,却先问老太太:“这真的是你们家那厨娘做的?不是宫里来的那两个嬷嬷做的?”
老太太笑:“自然是我家那厨娘做的,宫里的那两个嬷嬷不知会不会做这道菜色,只是没见他们做来过。”
她见端亲王和老王妃脸上的神色不对劲,多问了一句:“可是有什么不妥?”
端亲王忙摆摆手:“只是诧异,没想到你府上的厨子竟然真能做出这般前所未见的东西来。”
“说来她点子多呢,也是个大方的,府里的那些厨子几乎都在跟着她学,她也不吝啬。”
“真有此事?那倒是个心胸豁达的。”
端亲王依稀记得宫里的那位厨娘却不是这般,并没听说会把会的东西交给旁人。
老太太催着大家赶紧动筷子尝一尝:“还有那几道菜也都是好的,一天不吃还想的很。”
众人也都纷纷拿起来筷子。
大老爷先夹了块松鼠鳜鱼放在嘴里,这松鼠鳜鱼的外面像是镀了一层酥脆的外壳,咬碎之后就能尝出油炸后的焦香。
松鼠鳜鱼的味道最突出的就是那糖醋调成的酸甜口感,轻轻咬上一口,鱼肉便在嘴里散开,和那酸甜的酱汁一块混合着,让人忍不住去夹第二块。
那边的端亲王夹了一块虾仁龙井,入口就先尝到了龙井茶的香味,接着就是虾仁表面那层勾芡的薄汁,弹嫩的虾肉也在唇齿间绽开。
这虾仁十分鲜嫩,舌尖能感受到虾仁特有的汁水,偏偏还混合着龙井茶的香味,中和了虾肉原本的几分腥气。
最让人拍案叫绝的就是这道菜带着的那几分茶香回甘,让人欲罢不能。
那边的老王妃也吃了那松鼠鳜鱼,吃完之后神色比刚才还要微妙几分,这道菜不仅和她曾经在宫里吃到的那道菜模样像,就连味道也是差不多。
这世上真有那么巧的事?
老王妃又见桌上还有其他菜色,什么锅包肉、白斩鸡,一道道摆在那里,也顾不上再想那么许多,夹起筷子继续吃起来。
“这厨娘手艺还真是厉害。”
就连端亲王也是一口接一口停不下来,上次这样大吃大喝,也记不得是多少年以前了。
吃的时候,端亲王还向老王妃那边挑了挑眉,颇有几分得意。
老王妃正在夹锅包肉放进嘴里,顾不得和端亲王斗嘴。
回头再让他得意去。
【作者有话说】
比心心[绿心]
97
第97章
◎连累◎
回去的路上,端亲王还和老王妃在那边说:“你看,我可没有唬你,这个厨娘也不知道和宫里的那个是个什么关系。”
老王妃也在想这事,总觉得哪里不对劲。
“官家可是知道?”
“这就不知了。”
想着要是官家知道了,怕是也会亲自过来一趟。
“罢了罢了。”
老王妃看着一旁放着的匣子,里面放着的就是那厨娘做出来的吃食。
“我看还是不一样。”
“什么不一样?”
“这厨娘。”
“能有什么不一样?都是个做饭的,你说她要有机会,会进宫里去吗?”
“你这就把人看扁了去,先前那位为什么不留在宫里,要闹着出去?你还没看明白?就是官家也没别的办法。”
老太太和周大娘子、大老爷也在屋里面说话。
老太太已经让手下的人去查,刚才吃饭的时候老王妃和端亲王之间的眼神,她也看在眼里,思来想去,只能是和桌上这些菜式有关。
林杏月这人却是他们府上的家生子,只是会的这些菜和其他人不同。
能让端亲王和老王妃都露出端倪,怕是事情牵扯不小。
要是这样,倒是得早点把林杏月放出去。
原本,老太太还想着多留林杏月一段时间,怎么也要等四娘子有了人家。
看来,还是等不到了。
大老爷没想到这一层,在那里兀自烦恼:“西府那边也太能折腾了,这样下去也不行。今儿是端亲王,明日谁知道又请来了谁?汴京城里达官显贵不少,可也不是谁都像端亲王这样大度不计较的。”
老太太回过神来,点点头:“你说的有理,回头我就把府里下人仔细归拢一下,再同门房叮嘱一声。”
老太太脸上意有所指:“怕是还要三顾茅庐呢。”
大老爷不明白:“都闹成这样子,多少人都在看咱们西府的笑话,还要再来?”
周大娘子没有插话,她也没急着走,竖着耳朵在那里仔细听着。
“自然,老二会一直撺掇着夏姨娘来的。想想这一辈子的体面全没了,还是被这个儿子给扒下来的,啧啧。”
老太太觉得很是解气,果然人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坎。
老国公就算再宠夏姨娘又如何,还不是落了个这样的下场。
可再看大老爷那副样子,老太太闭了闭眼:“且下去吧,十月初九的大日子可别出岔子,三娘子好不好的,也就看那几天。”
大老爷和周大娘子忙应了一声。
三娘子自赵家人定下日子提亲之后,这几日一直关在屋里面没出门。
一方面是觉得被人议论有几分羞耻,另一方面却是想清清静静的在屋子里读读书。
四娘子却还是常来,这次一过来就先问三娘子:“姐姐,你可是吃了那龙井虾仁?我一想这道菜应当是对你的胃口。”
三娘子翻了一页书,轻轻点头:“吃了,甚是好吃,嘴里留的也都是茶香。”
“是了,老太太不是说让你挑上几个方子,到时候作为压箱底带过去,你可想好了带哪些?”
这是老太太许诺给三娘子的,那方子分量不轻,也不是寻常金银能买到的。
三娘子叹了一口气:“这是那林小娘子自个儿想出来的法子,我却要拿了带去当嫁妆,让我怎么开口?”
四娘子托着下巴歪着脑袋:“老太太怎么说的?直接要从那林小娘子那边抢了不成?”
三娘子摇摇头:“当然不会明着抢的,老太太这人做事也是要个体面的,只不管许诺了那林小娘子什么好处,我的心里都有几分过意不去。”
银珠给四娘子倒了杯茶,听了就说:“娘子既如此,不如我把林小娘子叫来,咱们问问她是个什么意思?”
三娘子皱眉:“这样会不会不大妥当?”
“我先去看看她忙不忙。”
银珠派了个小丫鬟过去,听说林杏月已经回到院子,她就直接过来。
林杏月见她依旧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笑着说:“可是要吃些清淡的东西?”
“倒不是这个,月姐儿你先别忙,我是替我家姑娘来问一问。”
银珠压低声音,把方才听三娘子说的话一字不落全说了出来,“她心里也不好受,不知道这可是夺了你的东西,索性我就来问问你。要真是这样,我家娘子也断然不会再带过去的。”
林杏月没想到三娘子竟然这样替她考虑,脸上的笑容更大了几分,上前拉住银珠的手:“这事是我同老太太先前就说好的,倒是无妨。你也知道,平日里我就在教厨房这些人做吃食,虽然明着没给方子,但和给方子又有什么不同?让三娘子只管放心挑了去就是。”
银珠没想到她这样大方,皱了眉,拉着林杏月的手小声说:“你可是个傻的,这些方子还用我说有多重要?你怎的就这样平白拱手让人。”
林杏月也知道这些方子的重要性,在这些人眼里,哪怕只得了一个,也要世世代代传下去。
可她当年拼了命学这些方子、做出那些好吃的,不就是为了有一天能让它们派上用场?
若是能让她脱籍出去,也算是对得起苦学厨艺的自己。
“姐姐你莫替我着急,我的心里都有数呢。”
银珠见林杏月眨了眨眼,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这才把心放到肚子里:“那行,你若要是不忙,跟我走一趟,怕是我空口白牙说,我家娘子还不信。”
林杏月点点头:“行,那我就跟你去一趟。”
她还想着顺道回来的时候再拐到园子那边,看看冯大娘近来在做什么。
三娘子听了,果然问了和银珠差不多的问题,让林杏月不要怕:“到时候我去和老太太说,和你没关系。”
老太太笑着点点头:“他们家已经请了官媒,说是等到十月初九就上门来提亲。”
“他家那小儿虽然顽皮,却也是个好儿郎,配咱们家的女儿正合适。”
说了会儿这些话,慧莺就同老太太说菜色已经准备好了,老太太便让人都端上来。
“也不知道今儿会做些什么,有些菜连我都没见过。”
端亲王和老王妃对视一眼,都想起当日在宫宴上,官家也说过类似的话,心里的疑问越来越大。
端亲王本来想试探一下老太太可否还记得当年事,又想起老国公可从来没带老太太参加过宫宴,要么两个都不去,要么就是一个人过去。
说来老太太这些年受的委屈实在太多,也不怪她坚持分家。
随着一道道菜上来,饭桌上的氛围也越来越好。
老太太指着刚端上来的龙井虾仁说:“这道菜我就从来没见过。”
才说完,又见小丫鬟端上来一道造型奇特的鱼,说是叫松鼠鳜鱼。
那鱼摆盘如同一只灵动活泼的松鼠,鱼尾高高的翘起来,鱼身上被切成了均匀细密的菱形花刀。又因着这道鱼被炸过,整道菜看起来色泽金黄,身上还浇着红亮的酱汁,乍一看红中透金,光色映着红油。
端亲王和老王妃两个人眼里满是震惊。
老太太和大老爷只当是他们从来没见过这道菜色,只道林杏月给他们长脸。
端亲王在看完这道菜之后,却先问老太太:“这真的是你们家那厨娘做的?不是宫里来的那两个嬷嬷做的?”
老太太笑:“自然是我家那厨娘做的,宫里的那两个嬷嬷不知会不会做这道菜色,只是没见他们做来过。”
她见端亲王和老王妃脸上的神色不对劲,多问了一句:“可是有什么不妥?”
端亲王忙摆摆手:“只是诧异,没想到你府上的厨子竟然真能做出这般前所未见的东西来。”
“说来她点子多呢,也是个大方的,府里的那些厨子几乎都在跟着她学,她也不吝啬。”
“真有此事?那倒是个心胸豁达的。”
端亲王依稀记得宫里的那位厨娘却不是这般,并没听说会把会的东西交给旁人。
老太太催着大家赶紧动筷子尝一尝:“还有那几道菜也都是好的,一天不吃还想的很。”
众人也都纷纷拿起来筷子。
大老爷先夹了块松鼠鳜鱼放在嘴里,这松鼠鳜鱼的外面像是镀了一层酥脆的外壳,咬碎之后就能尝出油炸后的焦香。
松鼠鳜鱼的味道最突出的就是那糖醋调成的酸甜口感,轻轻咬上一口,鱼肉便在嘴里散开,和那酸甜的酱汁一块混合着,让人忍不住去夹第二块。
那边的端亲王夹了一块虾仁龙井,入口就先尝到了龙井茶的香味,接着就是虾仁表面那层勾芡的薄汁,弹嫩的虾肉也在唇齿间绽开。
这虾仁十分鲜嫩,舌尖能感受到虾仁特有的汁水,偏偏还混合着龙井茶的香味,中和了虾肉原本的几分腥气。
最让人拍案叫绝的就是这道菜带着的那几分茶香回甘,让人欲罢不能。
那边的老王妃也吃了那松鼠鳜鱼,吃完之后神色比刚才还要微妙几分,这道菜不仅和她曾经在宫里吃到的那道菜模样像,就连味道也是差不多。
这世上真有那么巧的事?
老王妃又见桌上还有其他菜色,什么锅包肉、白斩鸡,一道道摆在那里,也顾不上再想那么许多,夹起筷子继续吃起来。
“这厨娘手艺还真是厉害。”
就连端亲王也是一口接一口停不下来,上次这样大吃大喝,也记不得是多少年以前了。
吃的时候,端亲王还向老王妃那边挑了挑眉,颇有几分得意。
老王妃正在夹锅包肉放进嘴里,顾不得和端亲王斗嘴。
回头再让他得意去。
【作者有话说】
比心心[绿心]
97
第97章
◎连累◎
回去的路上,端亲王还和老王妃在那边说:“你看,我可没有唬你,这个厨娘也不知道和宫里的那个是个什么关系。”
老王妃也在想这事,总觉得哪里不对劲。
“官家可是知道?”
“这就不知了。”
想着要是官家知道了,怕是也会亲自过来一趟。
“罢了罢了。”
老王妃看着一旁放着的匣子,里面放着的就是那厨娘做出来的吃食。
“我看还是不一样。”
“什么不一样?”
“这厨娘。”
“能有什么不一样?都是个做饭的,你说她要有机会,会进宫里去吗?”
“你这就把人看扁了去,先前那位为什么不留在宫里,要闹着出去?你还没看明白?就是官家也没别的办法。”
老太太和周大娘子、大老爷也在屋里面说话。
老太太已经让手下的人去查,刚才吃饭的时候老王妃和端亲王之间的眼神,她也看在眼里,思来想去,只能是和桌上这些菜式有关。
林杏月这人却是他们府上的家生子,只是会的这些菜和其他人不同。
能让端亲王和老王妃都露出端倪,怕是事情牵扯不小。
要是这样,倒是得早点把林杏月放出去。
原本,老太太还想着多留林杏月一段时间,怎么也要等四娘子有了人家。
看来,还是等不到了。
大老爷没想到这一层,在那里兀自烦恼:“西府那边也太能折腾了,这样下去也不行。今儿是端亲王,明日谁知道又请来了谁?汴京城里达官显贵不少,可也不是谁都像端亲王这样大度不计较的。”
老太太回过神来,点点头:“你说的有理,回头我就把府里下人仔细归拢一下,再同门房叮嘱一声。”
老太太脸上意有所指:“怕是还要三顾茅庐呢。”
大老爷不明白:“都闹成这样子,多少人都在看咱们西府的笑话,还要再来?”
周大娘子没有插话,她也没急着走,竖着耳朵在那里仔细听着。
“自然,老二会一直撺掇着夏姨娘来的。想想这一辈子的体面全没了,还是被这个儿子给扒下来的,啧啧。”
老太太觉得很是解气,果然人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坎。
老国公就算再宠夏姨娘又如何,还不是落了个这样的下场。
可再看大老爷那副样子,老太太闭了闭眼:“且下去吧,十月初九的大日子可别出岔子,三娘子好不好的,也就看那几天。”
大老爷和周大娘子忙应了一声。
三娘子自赵家人定下日子提亲之后,这几日一直关在屋里面没出门。
一方面是觉得被人议论有几分羞耻,另一方面却是想清清静静的在屋子里读读书。
四娘子却还是常来,这次一过来就先问三娘子:“姐姐,你可是吃了那龙井虾仁?我一想这道菜应当是对你的胃口。”
三娘子翻了一页书,轻轻点头:“吃了,甚是好吃,嘴里留的也都是茶香。”
“是了,老太太不是说让你挑上几个方子,到时候作为压箱底带过去,你可想好了带哪些?”
这是老太太许诺给三娘子的,那方子分量不轻,也不是寻常金银能买到的。
三娘子叹了一口气:“这是那林小娘子自个儿想出来的法子,我却要拿了带去当嫁妆,让我怎么开口?”
四娘子托着下巴歪着脑袋:“老太太怎么说的?直接要从那林小娘子那边抢了不成?”
三娘子摇摇头:“当然不会明着抢的,老太太这人做事也是要个体面的,只不管许诺了那林小娘子什么好处,我的心里都有几分过意不去。”
银珠给四娘子倒了杯茶,听了就说:“娘子既如此,不如我把林小娘子叫来,咱们问问她是个什么意思?”
三娘子皱眉:“这样会不会不大妥当?”
“我先去看看她忙不忙。”
银珠派了个小丫鬟过去,听说林杏月已经回到院子,她就直接过来。
林杏月见她依旧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笑着说:“可是要吃些清淡的东西?”
“倒不是这个,月姐儿你先别忙,我是替我家姑娘来问一问。”
银珠压低声音,把方才听三娘子说的话一字不落全说了出来,“她心里也不好受,不知道这可是夺了你的东西,索性我就来问问你。要真是这样,我家娘子也断然不会再带过去的。”
林杏月没想到三娘子竟然这样替她考虑,脸上的笑容更大了几分,上前拉住银珠的手:“这事是我同老太太先前就说好的,倒是无妨。你也知道,平日里我就在教厨房这些人做吃食,虽然明着没给方子,但和给方子又有什么不同?让三娘子只管放心挑了去就是。”
银珠没想到她这样大方,皱了眉,拉着林杏月的手小声说:“你可是个傻的,这些方子还用我说有多重要?你怎的就这样平白拱手让人。”
林杏月也知道这些方子的重要性,在这些人眼里,哪怕只得了一个,也要世世代代传下去。
可她当年拼了命学这些方子、做出那些好吃的,不就是为了有一天能让它们派上用场?
若是能让她脱籍出去,也算是对得起苦学厨艺的自己。
“姐姐你莫替我着急,我的心里都有数呢。”
银珠见林杏月眨了眨眼,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这才把心放到肚子里:“那行,你若要是不忙,跟我走一趟,怕是我空口白牙说,我家娘子还不信。”
林杏月点点头:“行,那我就跟你去一趟。”
她还想着顺道回来的时候再拐到园子那边,看看冯大娘近来在做什么。
三娘子听了,果然问了和银珠差不多的问题,让林杏月不要怕:“到时候我去和老太太说,和你没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