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公府小厨房 第221节
沈门兵没有要那零头的东西,和张婶娘解释:“说来还是我把吃食带去,才引来这一出。”
他和张婶娘简单说了一下,“周大哥他这人脾气古怪得很,倒是多有叨扰。”
张婶娘明白了来龙去脉,也只觉得这周老汉是个不讲道理的人。
说来沈门兵还给他带了一王门头,听那意思,其他人还有想过来买的。
张婶娘就坚持给他塞了一把猫耳朵:“回头尝尝,当个零嘴也是好的。”
沈门兵就拿着那猫耳朵回到家,又听着自家老娘在那里念叨了一会儿,才招呼吃饭。
“这猫耳朵就等着明儿早上的时候咱们拿出来吃。”
沈门兵点点头,说了他那些同僚吃了这铺子里带去的东西之后,一个个都大呼好吃。
“那就好,我还说到底不是从酒楼里买来的,生怕他们觉得咱们穷酸,看不起咱们。”
“倒是没有这样的事,他们一个个的都没吃过那样香的东西。”
王门头没有买到那炸鸡排和鸡叉骨,只带了些猫耳朵和锅巴回去,递给自家娘子和几个孩子,说是去沈门兵家后头那铺子买的。
“这铺子我也听说了,在城里一直让人不花钱试吃,听说都是香的很。”
王门头点点头:“对!咱们也尝尝。他家的那炸鸡排和鸡叉骨是不错,可惜去的晚了,都没买着。”
他家娘子尝了一口那锅巴,小孩们坐在那边啃猫耳朵,一个个都吃得津津有味,嘎吱嘎吱的声音回响在屋里。
这王门头也拿了一个放在嘴里,越嚼越觉得香,甚是好吃。
他家娘子吃了几个停下来,才说:“明明很好吃,怎么那个彭大嘴偏说这铺子是假的,全都是噱头?”
“彭大嘴?就是那个成日被各个酒楼请过去吃东西的那人?”
他家娘子点点头:“对,就是他!如今看来,这铺子里卖的倒是真的好吃。”
彭大嘴是一老饕,在汴京很是出名。
这人专门在各大酒楼里来回试吃,回头再写点短评,找说书先生帮着一块儿说哪个地方吃食好,渐渐的也颇有名声。
这次说书的时候,就有人问起来他有没有吃过那杏月小铺的东西。
彭大嘴还没听说过什么杏月小铺,摇摇头:“哪里来的名不见转的铺子,也值得拿到我跟前说?”
“这你就错了,汴京不少老饕可是日日都过去排队,净是些没吃过的东西。”
彭大嘴不信:“那些个老饕算什么,也能称得上是老饕,能有我吃的明白?”
见他不信,就把最近京城里有小娘子提着篮子叫卖试吃的事情说了。
“你去试吃一下不就得了,左右我试尝了一口那什么点心,果然香甜可口,在其他地方可没见过。”
除了这人,陆陆续续又有几个人过来问。
彭大嘴一开始不以为意,后头见问的人多了,也不说没吃过那里的东西,只说都是造假的。
“等我明儿去一趟,瞧瞧这铺子到底是个什么来头,到时候定然要在各个茶楼评判一番。”
彭大嘴放出了大话。
因着今儿端亲王要来,大老爷那边又让徐柏去找了一趟林杏月,让她一定要好好整治一桌出来。
徐柏最近有意回避林杏月,昨儿是怕大老爷为难林杏月,这才主动去的。
到底还是不敢见林杏月,徐柏就给平安使了个眼色。
平安平日里傻乎乎的,这次也没看出徐柏的异样,正要应下,想着过去了说不得还能吃上些别的,就要走,却被顺子给拉了一下。
“你作何要去?让他自己去跑趟腿。”
平安见顺子疯狂给他眨眼睛,这才反应过来说:“就是,柏子,你的差事,还是你去。”
平安失望,还是按照顺子说的办。
徐柏叹了口气,在大厨房门口调整了好一会儿才进去。
林杏月正在做那道龙井虾仁,其他人也都在旁边眼巴巴地看着,想知道这道菜是怎么做的。
只见林杏月把那虾仁处理好之后放到了碗里,又加了些蛋清、白胡椒粉、盐等等,抓匀放在那边腌制。
又取来路管事特意拿过来的茶叶,放在杯里简单清洗之后,倒入热水进行冲泡,时间也不用太长,只片刻即可。
接着,她把锅烧开,放入虾仁爆炒,变色之后立刻捞出来控油。
要想让整道菜变得鲜嫩,这虾仁下锅之后一定要用筷子划散,变色后马上就要盛出来,整个时间也不过几息功夫,不用等到油烧到太热的时候再放进去。
最后再把那茶叶和茶水一起倒入,再放少许的酒进行调味,这龙井虾仁就做好了。
徐柏过来的时候,林杏月刚把虾仁摆到盘子里。
这虾仁一个个通体粉白,最上面放着碧绿的茶叶,上面裹着一层清亮透明的芡汁,只看着就让人眼前一亮。
见他过来,林杏月就把盘子推到一旁,笑着说:“可是大老爷让你来?等一会儿就好。”
“不打紧,端亲王还没来,只是大老爷让我来看看都做了什么菜色。”
林杏月指了指这龙井虾仁,又指了指那边陈妈妈帮着炒的锅包肉等等:“让大老爷放心。”
徐柏张望了一下,见那龙井虾仁让人看上一眼就觉得清新脱俗、十分不凡,当即就夸起来。
“姐姐你也太能干了。”
徐柏说的真心实意,他觉得林杏月是他认识的人里面,最厉害的了。
“说来最近你也没休假回家,前儿个勇子哥回来,我们还念叨你。”林杏月笑着问。
徐柏一听这个,唇角就往上翘了翘,说起林杏月给他带的那蟹粉小笼来。
“滋味是真好,只是又让姐姐破费了不少。”
林杏月觉得徐柏说话有些奇怪,从前他们两个人不是这样生分,徐柏说话也没这样客气,想吃什么也会直接和她说。
就把他上上下下打量了一番,想起来上次大老爷房里出现的事,皱着眉头把徐柏拉到了一旁。
“你同我说,可是遇到什么麻烦了?”
徐柏吞咽了一下口水,目光中带上了几分晦涩,心里也有几分难受。
他想起来林金兰对他说的话,面上露了一个笑容出来:“姐姐倒是想多了,我能有什么麻烦?不过是近来有些忙,没顾得上回去,等过两天得空,我就回家走一趟。”
又装作若无其事地问起来外面铺子的情况。
“好得很,她们日日在外面忙活,回来的时候一天比一天晚。我看等到了冬天,干脆就让她们在那边住下得了。”
徐柏想了想:“那倒也成,总好过日日来回奔波。”
林杏月见徐柏确实没事,这才放下心来,让他略等一等,转身把刚炒出来的一些龙井虾仁给他拿了过来:“轮到你吃饭怕不知道要什么时候了,你先垫一垫。”
徐柏接那盘子的时候手都有些抖,不想着接过去,又怕拂了林杏月的面子,只能小声说:“姐姐,你对我也太好了些。”
“你这话说的,咱们一块长大,我把你当成我亲弟弟,对你好不是应当的?”
徐柏脸上的笑容没变,却觉得心里有地方裂开的口子更大了,外面的风拼了命地往里面钻。
“快尝一尝,一会儿凉了就不好吃。”
徐柏像是被操控的木偶一样,林杏月说什么他就做什么,夹起了一只虾仁放进了嘴里。
虾仁明明很是鲜嫩,可是吃到他的嘴里,却好半天都尝不出来什么味道。
林杏月不知道,她已经转身去做下一道菜,徐柏不想辜负了林杏月的好意,就把那虾仁、龙井全都吃光了。
慢慢的,也觉得清口开胃,茶中有虾的鲜,虾中又有茶的香,互相交织缠绕在一块。
“这道龙井虾仁做起来倒是不难,一会儿你们也做来试一试。”
陈妈妈现在学的也十分卖力,学好了回头还要教给她家女儿,不然回去她女儿就要埋怨她。
等着再过来一两个月,她女儿就能来大厨房,到时候就不用她这样辛苦了,这样埋头苦学。
“行了,再把那锅包肉分一分,其余的菜色我看着也有不少。”
林杏月想了想,又给大老爷这边添了一道松鼠鳜鱼。
端亲王和老王妃快到国公府门口的时候,两个人都还在闹着别扭。
老王妃并不想过来,她又没想着和周大娘子来往过多,再者端亲王和大老爷他们之间的事,她来也不大合适。
可是端亲王就跟小孩子一样,非要让她过来尝一尝里头的东西有多好吃。
“我昨晚想了一晚上,怎么想怎么觉得不对劲。先前那宫里的厨娘可是深得官家的喜欢,甚至还隐隐有把她带到后宫的打算,可后来不知怎么的,那厨娘就销声匿迹了。”
老王妃倒是不知道还有这样的事,皱着眉头说:“*你可是听错了,官家怎么可能对厨娘……”
“这事知道的人家不多,官家倒是把那厨娘的消息给封锁了,后头再没人提。这原本就奇怪的很,好歹你也参加过几次宫宴,快看看有没有什么类似的菜色。”
老王妃觉得端亲王这是魔怔了,可话都说到这里,到底没有再说其他,只得跟了来。
周大娘子听说老王妃过来的时候,才赶紧梳洗打扮,和身边的梁妈妈抱怨:“以前也没这么多人来咱们府上,怎么觉得最近总是来客?”
梁妈妈也觉得如此:“许是西府那边倒了,都不带和他们来往了。”
周大娘子和辈分比较大、人又比较严肃的老王妃相处的并不多,这又和赵娘子不一样,心里多少有几分忐忑。
两个人在老太太那边见了礼,老王妃就笑着说:“我家老爷是越老越离谱,昨儿个在你们家吃了那厨娘做的饭,今儿非得拉着我来,也要让我尝一尝。我说哪里有这样的道理?”
老太太在上面听着,笑呵呵开口:“王爷这样说是给我家厨娘长脸,不过她做出来的饭的确香的很,一点也不比从宫里出来的差。”
老王妃好奇:“真有那样好吃,师从何人?”
“倒也是英雄不问出处,不过是跟着我们府里老嬷嬷学的,说来那嬷嬷做的也不如她。”
老王妃想着端亲王说的那句话,打听的就格外仔细。
老太太觉得奇怪,要只是来吃东西,像赵娘子那样问的大多是做了什么好吃的,却不会打听林杏月的来历。
她眼睛闪了闪,把知道的都说了出来。
“今儿可是好好整治了一桌,一会儿咱们一块儿尝一尝。”
周大娘子作为小辈,刚到插不上嘴,直到这时才点点头,“我也听说了,大厨房那边从一早就开始忙活。”
老王妃装作来了几分兴致:“那我们可得好好尝一尝了。”
老太太也没让分两桌,总共就他们几个人,说来又都是连着亲,就把端亲王和大老爷都叫了过来,就在她这院子里摆了饭。
端亲王过来先叫了老太太一声嫂子,知道老太太不可能在分家的事上有什么转圜余地,干脆不提,只说京城最近的那些动向。
他和张婶娘简单说了一下,“周大哥他这人脾气古怪得很,倒是多有叨扰。”
张婶娘明白了来龙去脉,也只觉得这周老汉是个不讲道理的人。
说来沈门兵还给他带了一王门头,听那意思,其他人还有想过来买的。
张婶娘就坚持给他塞了一把猫耳朵:“回头尝尝,当个零嘴也是好的。”
沈门兵就拿着那猫耳朵回到家,又听着自家老娘在那里念叨了一会儿,才招呼吃饭。
“这猫耳朵就等着明儿早上的时候咱们拿出来吃。”
沈门兵点点头,说了他那些同僚吃了这铺子里带去的东西之后,一个个都大呼好吃。
“那就好,我还说到底不是从酒楼里买来的,生怕他们觉得咱们穷酸,看不起咱们。”
“倒是没有这样的事,他们一个个的都没吃过那样香的东西。”
王门头没有买到那炸鸡排和鸡叉骨,只带了些猫耳朵和锅巴回去,递给自家娘子和几个孩子,说是去沈门兵家后头那铺子买的。
“这铺子我也听说了,在城里一直让人不花钱试吃,听说都是香的很。”
王门头点点头:“对!咱们也尝尝。他家的那炸鸡排和鸡叉骨是不错,可惜去的晚了,都没买着。”
他家娘子尝了一口那锅巴,小孩们坐在那边啃猫耳朵,一个个都吃得津津有味,嘎吱嘎吱的声音回响在屋里。
这王门头也拿了一个放在嘴里,越嚼越觉得香,甚是好吃。
他家娘子吃了几个停下来,才说:“明明很好吃,怎么那个彭大嘴偏说这铺子是假的,全都是噱头?”
“彭大嘴?就是那个成日被各个酒楼请过去吃东西的那人?”
他家娘子点点头:“对,就是他!如今看来,这铺子里卖的倒是真的好吃。”
彭大嘴是一老饕,在汴京很是出名。
这人专门在各大酒楼里来回试吃,回头再写点短评,找说书先生帮着一块儿说哪个地方吃食好,渐渐的也颇有名声。
这次说书的时候,就有人问起来他有没有吃过那杏月小铺的东西。
彭大嘴还没听说过什么杏月小铺,摇摇头:“哪里来的名不见转的铺子,也值得拿到我跟前说?”
“这你就错了,汴京不少老饕可是日日都过去排队,净是些没吃过的东西。”
彭大嘴不信:“那些个老饕算什么,也能称得上是老饕,能有我吃的明白?”
见他不信,就把最近京城里有小娘子提着篮子叫卖试吃的事情说了。
“你去试吃一下不就得了,左右我试尝了一口那什么点心,果然香甜可口,在其他地方可没见过。”
除了这人,陆陆续续又有几个人过来问。
彭大嘴一开始不以为意,后头见问的人多了,也不说没吃过那里的东西,只说都是造假的。
“等我明儿去一趟,瞧瞧这铺子到底是个什么来头,到时候定然要在各个茶楼评判一番。”
彭大嘴放出了大话。
因着今儿端亲王要来,大老爷那边又让徐柏去找了一趟林杏月,让她一定要好好整治一桌出来。
徐柏最近有意回避林杏月,昨儿是怕大老爷为难林杏月,这才主动去的。
到底还是不敢见林杏月,徐柏就给平安使了个眼色。
平安平日里傻乎乎的,这次也没看出徐柏的异样,正要应下,想着过去了说不得还能吃上些别的,就要走,却被顺子给拉了一下。
“你作何要去?让他自己去跑趟腿。”
平安见顺子疯狂给他眨眼睛,这才反应过来说:“就是,柏子,你的差事,还是你去。”
平安失望,还是按照顺子说的办。
徐柏叹了口气,在大厨房门口调整了好一会儿才进去。
林杏月正在做那道龙井虾仁,其他人也都在旁边眼巴巴地看着,想知道这道菜是怎么做的。
只见林杏月把那虾仁处理好之后放到了碗里,又加了些蛋清、白胡椒粉、盐等等,抓匀放在那边腌制。
又取来路管事特意拿过来的茶叶,放在杯里简单清洗之后,倒入热水进行冲泡,时间也不用太长,只片刻即可。
接着,她把锅烧开,放入虾仁爆炒,变色之后立刻捞出来控油。
要想让整道菜变得鲜嫩,这虾仁下锅之后一定要用筷子划散,变色后马上就要盛出来,整个时间也不过几息功夫,不用等到油烧到太热的时候再放进去。
最后再把那茶叶和茶水一起倒入,再放少许的酒进行调味,这龙井虾仁就做好了。
徐柏过来的时候,林杏月刚把虾仁摆到盘子里。
这虾仁一个个通体粉白,最上面放着碧绿的茶叶,上面裹着一层清亮透明的芡汁,只看着就让人眼前一亮。
见他过来,林杏月就把盘子推到一旁,笑着说:“可是大老爷让你来?等一会儿就好。”
“不打紧,端亲王还没来,只是大老爷让我来看看都做了什么菜色。”
林杏月指了指这龙井虾仁,又指了指那边陈妈妈帮着炒的锅包肉等等:“让大老爷放心。”
徐柏张望了一下,见那龙井虾仁让人看上一眼就觉得清新脱俗、十分不凡,当即就夸起来。
“姐姐你也太能干了。”
徐柏说的真心实意,他觉得林杏月是他认识的人里面,最厉害的了。
“说来最近你也没休假回家,前儿个勇子哥回来,我们还念叨你。”林杏月笑着问。
徐柏一听这个,唇角就往上翘了翘,说起林杏月给他带的那蟹粉小笼来。
“滋味是真好,只是又让姐姐破费了不少。”
林杏月觉得徐柏说话有些奇怪,从前他们两个人不是这样生分,徐柏说话也没这样客气,想吃什么也会直接和她说。
就把他上上下下打量了一番,想起来上次大老爷房里出现的事,皱着眉头把徐柏拉到了一旁。
“你同我说,可是遇到什么麻烦了?”
徐柏吞咽了一下口水,目光中带上了几分晦涩,心里也有几分难受。
他想起来林金兰对他说的话,面上露了一个笑容出来:“姐姐倒是想多了,我能有什么麻烦?不过是近来有些忙,没顾得上回去,等过两天得空,我就回家走一趟。”
又装作若无其事地问起来外面铺子的情况。
“好得很,她们日日在外面忙活,回来的时候一天比一天晚。我看等到了冬天,干脆就让她们在那边住下得了。”
徐柏想了想:“那倒也成,总好过日日来回奔波。”
林杏月见徐柏确实没事,这才放下心来,让他略等一等,转身把刚炒出来的一些龙井虾仁给他拿了过来:“轮到你吃饭怕不知道要什么时候了,你先垫一垫。”
徐柏接那盘子的时候手都有些抖,不想着接过去,又怕拂了林杏月的面子,只能小声说:“姐姐,你对我也太好了些。”
“你这话说的,咱们一块长大,我把你当成我亲弟弟,对你好不是应当的?”
徐柏脸上的笑容没变,却觉得心里有地方裂开的口子更大了,外面的风拼了命地往里面钻。
“快尝一尝,一会儿凉了就不好吃。”
徐柏像是被操控的木偶一样,林杏月说什么他就做什么,夹起了一只虾仁放进了嘴里。
虾仁明明很是鲜嫩,可是吃到他的嘴里,却好半天都尝不出来什么味道。
林杏月不知道,她已经转身去做下一道菜,徐柏不想辜负了林杏月的好意,就把那虾仁、龙井全都吃光了。
慢慢的,也觉得清口开胃,茶中有虾的鲜,虾中又有茶的香,互相交织缠绕在一块。
“这道龙井虾仁做起来倒是不难,一会儿你们也做来试一试。”
陈妈妈现在学的也十分卖力,学好了回头还要教给她家女儿,不然回去她女儿就要埋怨她。
等着再过来一两个月,她女儿就能来大厨房,到时候就不用她这样辛苦了,这样埋头苦学。
“行了,再把那锅包肉分一分,其余的菜色我看着也有不少。”
林杏月想了想,又给大老爷这边添了一道松鼠鳜鱼。
端亲王和老王妃快到国公府门口的时候,两个人都还在闹着别扭。
老王妃并不想过来,她又没想着和周大娘子来往过多,再者端亲王和大老爷他们之间的事,她来也不大合适。
可是端亲王就跟小孩子一样,非要让她过来尝一尝里头的东西有多好吃。
“我昨晚想了一晚上,怎么想怎么觉得不对劲。先前那宫里的厨娘可是深得官家的喜欢,甚至还隐隐有把她带到后宫的打算,可后来不知怎么的,那厨娘就销声匿迹了。”
老王妃倒是不知道还有这样的事,皱着眉头说:“*你可是听错了,官家怎么可能对厨娘……”
“这事知道的人家不多,官家倒是把那厨娘的消息给封锁了,后头再没人提。这原本就奇怪的很,好歹你也参加过几次宫宴,快看看有没有什么类似的菜色。”
老王妃觉得端亲王这是魔怔了,可话都说到这里,到底没有再说其他,只得跟了来。
周大娘子听说老王妃过来的时候,才赶紧梳洗打扮,和身边的梁妈妈抱怨:“以前也没这么多人来咱们府上,怎么觉得最近总是来客?”
梁妈妈也觉得如此:“许是西府那边倒了,都不带和他们来往了。”
周大娘子和辈分比较大、人又比较严肃的老王妃相处的并不多,这又和赵娘子不一样,心里多少有几分忐忑。
两个人在老太太那边见了礼,老王妃就笑着说:“我家老爷是越老越离谱,昨儿个在你们家吃了那厨娘做的饭,今儿非得拉着我来,也要让我尝一尝。我说哪里有这样的道理?”
老太太在上面听着,笑呵呵开口:“王爷这样说是给我家厨娘长脸,不过她做出来的饭的确香的很,一点也不比从宫里出来的差。”
老王妃好奇:“真有那样好吃,师从何人?”
“倒也是英雄不问出处,不过是跟着我们府里老嬷嬷学的,说来那嬷嬷做的也不如她。”
老王妃想着端亲王说的那句话,打听的就格外仔细。
老太太觉得奇怪,要只是来吃东西,像赵娘子那样问的大多是做了什么好吃的,却不会打听林杏月的来历。
她眼睛闪了闪,把知道的都说了出来。
“今儿可是好好整治了一桌,一会儿咱们一块儿尝一尝。”
周大娘子作为小辈,刚到插不上嘴,直到这时才点点头,“我也听说了,大厨房那边从一早就开始忙活。”
老王妃装作来了几分兴致:“那我们可得好好尝一尝了。”
老太太也没让分两桌,总共就他们几个人,说来又都是连着亲,就把端亲王和大老爷都叫了过来,就在她这院子里摆了饭。
端亲王过来先叫了老太太一声嫂子,知道老太太不可能在分家的事上有什么转圜余地,干脆不提,只说京城最近的那些动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