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公府小厨房 第150节
“这是因为鱼肉比较软嫩,能通过那纱布的缝隙,这鱼刺比较硬,就被留在纱布里边了。”
陈小娘子继续问:“那岂不是鱼肉都会被弄成烂唧唧的?”
“咱们做鱼丸,正是要把这鱼肉反复的捶打,变成泥状才行。”
陈妈妈也是做过鱼丸的,听林杏月这么说,就在旁边点了点头。
赵嬷嬷在不远处看着,见陈妈妈来了之后就不走,看的比陈小娘子还要认真,忍不住就乐呵了起来。
“这哪里是让自家的女儿来学,看那样子,是她恨不得多学上几道。”
看来林杏月在大厨房那边,也是靠着手艺让她们心服口服的。
赵嬷嬷想着,眼睛也就跟着林杏月的动作认真的学了起来。
鱼肉做鱼丸要想口感筋道,那鱼肉就要经过木锤反复的捶打,这是最重要的一步。
等变成细腻的泥状之后,再往里面加些调料,做成丸子的形状。
“还有那虾丸,法子是差不多。”
林杏月说完就拿了个虾给他们示范,那虾把头壳去掉之后,又挑出虾线,洗干净之后,就放在案板上开始进行捶打,同样是要做成泥状的。
虾有不少,每个人都在那边忙起来。
陈小娘子见大家都在做,来都来了,也不好真的不动手,就也起了争强好胜的心。
她可是跟着陈妈妈学的,怎么着也要比这些小厨房的人强上不少。
可等真的上手了,才发现,这些小厨房的人竟然比她以为的要好上不少,动作都是麻利得很。
反倒是她,由于练习的时间不长,成了那个最慢的人了。
陈妈妈见自家女儿一脸的懊丧,觉得这样让她受受挫也好,省得整日里觉得自己厉害得很。
林杏月也没闲着,见她们都上手之后,就去切羊肉。
这涮羊肉要想好吃,这羊肉要切成均匀的薄片。
她一开始切,就把众人的视线都给吸引了过来,一个个的看着她手指翻飞,羊肉就像是雪花一样飞到了盘子里,摆成了花一样的形状。
剩下的鱼肉也被林杏月切好,放在了一旁备用。
她们这边在准备着,吴娘子院里的丫鬟已经在门口,不住地踮着脚往里面看。
林杏月朝外问了一句:“可是客人来了?”
“是呢,林小娘子,那赵郎君和其他两个郎君已经进了咱们正门。”
听说又多来了两个郎君,林杏月就让那丫鬟去跑趟腿,从石嬷嬷那里一样再多拿一些出来。
“听说一个是临安的王家,还有一个是扬州的谢家。”
林杏月没听说过这名号,可那陈妈妈却倒吸了一口气,想着刚才林杏月没把她们娘两个赶走,心里很是感激,赶紧说。
“这王、谢都是当地有名的望族,簪缨世家。”
若是只来赵郎君一人也就罢了,到底是经常走动的,又都是汴京的大户,知根知底。
可这要是临安和那扬州的人来了,一个不好,丢人可就丢大了。
周大娘子也知道了这事,让身边的妈妈去帮着吴娘子一块准备,又问他们要吃什么。
“让大厨房那边的人精心些,实在不行,我就去老太太那边请了宫里的嬷嬷来。”
梁妈妈赶紧把打听到的消息说出来。
“大娘子,我瞧着倒是不用,二郎君特地让身边的人去请了那林小娘子来做,听说要做那锅子。”
周大娘子对吃什么锅子倒是不怎么有兴致,只是听说是林杏月掌勺之后,多少松了一口气。
“既如此,就去准备些酒菜来,总不能干吃锅子。再收拾了客房,要是吃的晚,就在咱们这边歇下。”
周大娘子娘子人虽然不大机灵,时常办些啼笑皆非的事,可这管家也是得心应手,一通吩咐下来,倒想不出来还有什么地方有差错。
赵郎君和王、谢两个郎君按照规矩,都是要先来周大娘子和大老爷那边请安的。
老太太年岁已高,又不大见人,只让身边的慧莺来说上几句话,就算是给了他们小辈脸面。
大老爷不在府里,周大娘子听到之后,面上闪过几分异样的神色,亏得赵郎君他们都在请安,并未看到。
“只当成是自己家吧,别拘束了。”
周大娘子说了几句话,就放他们离开。
梁妈妈奇怪,周大娘子却把她给支了出去,只留了平春一人。
“说吧,到底是找到了什么,让你那样慌张?”
平春在服侍大老爷更衣的时候,发现平日里大老爷用的汗巾子上面沾染了不一样的熏香。
只是当时大老爷在这里吃着烤鸭,平春只能把东西收了,硬生生的憋着没说。
刚才她提了个话头,梁妈妈又说了二郎君那边的事,这才又压住了。
周大娘子也没顾得上多想,可先前听说大老爷又出门去了,不在府里,这才脸色沉了下来,知道这里面定然是有猫腻的。
平春扑通一声跪了下来,战战兢兢地把闻到熏香的事情说了出来。
“大娘子,怕也是我闻错了。”
“这事除了你还有谁知道?”
平春死死的咬着嘴唇,连连摇了好几下头。
“先这样,这事你先不要声张。”
周大娘子说完停顿了一会儿,开始转动着手腕上的那佛珠。
转着转着,又想起来先前老太太说的那番意有所指的话,当时她只当是老太太随口说的话,却没往其他地方想。
现在想起来,老太太虽然不管家,可什么事也瞒不过她,怕是一早就知道了,只是没同她说。
大老爷都这么大岁数,孙子都有了,竟然还这般的闹腾。
周大娘子只觉得自己命苦。
二郎君丝毫不知道府里发生的事,只是见了赵郎君和王、谢两个郎君之后,很是激动的就和他们炫耀起那南烤鸭和北烤鸭来。
王、谢两个郎君是头一次听说,赵郎君却已经在信知道了一回,见二郎君还在说,只让他别再来馋他们。
“咱们巴巴的过来,可就是要尝尝那烤鸭的,现在在哪里,怎生还不上来,非得让我口水都流出来了才舍得端上来?”
二郎君这番话让几个人都笑了笑,就连那王、谢两个郎君也对那什么南烤鸭、北烤鸭好奇起来,都等着二郎君赶紧让身边的丫鬟给端上来。
二郎君先让丫鬟上了茶,不急不躁地开口:“那烤鸭可不是一下子就能做上来的,今儿你们可是没口福,吃不上那烤鸭了。”
“岂有此理,吃不上,还偏要说出来馋咱们。”
赵郎君和二郎君更熟,惯常是爱开玩笑的。
王、谢两个郎君过来,除了想吃那东西之外,更多的是想一探究竟,想知道这二人是什么关*系。
在想着刚才和吴娘子见面的时候看到的那美人模样,只觉得可惜。
二郎君和赵郎君说了几句话,这才把林杏月做了那锅子的事说出来。
“你们只管尝尝,我们家这小娘子手艺好的很。”
“这话诧异,别的吃食也就罢了,好歹能尝出个好赖来,这锅子吃来吃去都是一个味,再好的厨娘也是白搭。”
赵郎君摇摇头,一边心痛:“就是拿了那碎蟹酱拌饭,也好过吃那锅子。”
说的二郎君也有些迟疑起来,想着要不要再跟那林小娘子说上一声,不如真的用那碎蟹酱拌了饭,再配些小酒就是。
“碎蟹酱是什么?”
王郎君听了半晌,终于忍不住出声问。
“是那林小娘子做出来的,十分的美味,不管是拌饭还是拌在索饼上,都是蟹香浓郁,让人恨不得连吃上几碗。”
“那先前说的那什么豆腐乳又是什么?”
“自然也是这林小娘子做来的,口感和一般的豆腐不一样,带着股子酒味,越吃越上头。”
“那松花蛋呢?”
两个郎君听得一头雾水,非要追问个明白。
偏不管问什么,赵郎君都知道,两个人听的一边又好奇,又在那边思忖着这两个人的关系。
果然已经好到这个地步,赵郎君对着二郎君家里的事如数家珍,连一个厨娘做了这么些个吃食,都知道得清清楚楚。
赵郎君发现说完之后,这两个人看他和二郎君的眼神又变得怪怪的起来,很是一头雾水,正要追问,外头的丫鬟来报,说是那锅子已经做好了,问摆在哪里。
赵郎君瞬间就把这事情抛在脑后,赶紧去看二郎君。
“要不咱们去亭子里吃?”
“妙哉,吃锅子人难免燥热,不若找个清静的地方。”
二郎君动身之前,又想起上次在亭子里和大郎君一起喝酒的情景,犹豫了一下,就让身边的谢青去请大郎君来。
“不知大哥在不在家,要是在的话,也请来作陪。”
大郎君早就知道二郎君请了他们这些同窗来,在屋子里就来回踱着步,一脸心事重重的样子。
何娘子正抱着昌哥儿读书,看见他这样,只以为是大郎君想要和那赵郎君他们结识,正想着怎么劝,就见大郎君念念有词起来。
“他们可是要吃锅子呢。”
何娘子愣了一下,接了一句:“什么锅子?”
“不知道,只听说那林小娘子要了些牛油,又要了些羊肉和鱼虾。”
何娘子吞咽了一下口水,他们今儿才吃了烤鸭,肚子里可都还饱着,可一听那锅子,两个人就都流露出几分想吃的意思来,就连昌哥儿也不读书了,眼巴巴地看着大郎君。
“今儿是吃不上了,林小娘子要忙二房那边的事,定然是顾不上咱们的。”
“那就明儿,等明儿我就让身边的问学去问一问。”大郎君喉结动了动,已经想好明天要找林杏月。
话才说完,谢青就来请大郎君过去,大郎君眼睛蹭的一下子就亮了。
“既如此,我换身衣裳就去。”
等谢青走了,大郎君才得意地看着何娘子。
陈小娘子继续问:“那岂不是鱼肉都会被弄成烂唧唧的?”
“咱们做鱼丸,正是要把这鱼肉反复的捶打,变成泥状才行。”
陈妈妈也是做过鱼丸的,听林杏月这么说,就在旁边点了点头。
赵嬷嬷在不远处看着,见陈妈妈来了之后就不走,看的比陈小娘子还要认真,忍不住就乐呵了起来。
“这哪里是让自家的女儿来学,看那样子,是她恨不得多学上几道。”
看来林杏月在大厨房那边,也是靠着手艺让她们心服口服的。
赵嬷嬷想着,眼睛也就跟着林杏月的动作认真的学了起来。
鱼肉做鱼丸要想口感筋道,那鱼肉就要经过木锤反复的捶打,这是最重要的一步。
等变成细腻的泥状之后,再往里面加些调料,做成丸子的形状。
“还有那虾丸,法子是差不多。”
林杏月说完就拿了个虾给他们示范,那虾把头壳去掉之后,又挑出虾线,洗干净之后,就放在案板上开始进行捶打,同样是要做成泥状的。
虾有不少,每个人都在那边忙起来。
陈小娘子见大家都在做,来都来了,也不好真的不动手,就也起了争强好胜的心。
她可是跟着陈妈妈学的,怎么着也要比这些小厨房的人强上不少。
可等真的上手了,才发现,这些小厨房的人竟然比她以为的要好上不少,动作都是麻利得很。
反倒是她,由于练习的时间不长,成了那个最慢的人了。
陈妈妈见自家女儿一脸的懊丧,觉得这样让她受受挫也好,省得整日里觉得自己厉害得很。
林杏月也没闲着,见她们都上手之后,就去切羊肉。
这涮羊肉要想好吃,这羊肉要切成均匀的薄片。
她一开始切,就把众人的视线都给吸引了过来,一个个的看着她手指翻飞,羊肉就像是雪花一样飞到了盘子里,摆成了花一样的形状。
剩下的鱼肉也被林杏月切好,放在了一旁备用。
她们这边在准备着,吴娘子院里的丫鬟已经在门口,不住地踮着脚往里面看。
林杏月朝外问了一句:“可是客人来了?”
“是呢,林小娘子,那赵郎君和其他两个郎君已经进了咱们正门。”
听说又多来了两个郎君,林杏月就让那丫鬟去跑趟腿,从石嬷嬷那里一样再多拿一些出来。
“听说一个是临安的王家,还有一个是扬州的谢家。”
林杏月没听说过这名号,可那陈妈妈却倒吸了一口气,想着刚才林杏月没把她们娘两个赶走,心里很是感激,赶紧说。
“这王、谢都是当地有名的望族,簪缨世家。”
若是只来赵郎君一人也就罢了,到底是经常走动的,又都是汴京的大户,知根知底。
可这要是临安和那扬州的人来了,一个不好,丢人可就丢大了。
周大娘子也知道了这事,让身边的妈妈去帮着吴娘子一块准备,又问他们要吃什么。
“让大厨房那边的人精心些,实在不行,我就去老太太那边请了宫里的嬷嬷来。”
梁妈妈赶紧把打听到的消息说出来。
“大娘子,我瞧着倒是不用,二郎君特地让身边的人去请了那林小娘子来做,听说要做那锅子。”
周大娘子对吃什么锅子倒是不怎么有兴致,只是听说是林杏月掌勺之后,多少松了一口气。
“既如此,就去准备些酒菜来,总不能干吃锅子。再收拾了客房,要是吃的晚,就在咱们这边歇下。”
周大娘子娘子人虽然不大机灵,时常办些啼笑皆非的事,可这管家也是得心应手,一通吩咐下来,倒想不出来还有什么地方有差错。
赵郎君和王、谢两个郎君按照规矩,都是要先来周大娘子和大老爷那边请安的。
老太太年岁已高,又不大见人,只让身边的慧莺来说上几句话,就算是给了他们小辈脸面。
大老爷不在府里,周大娘子听到之后,面上闪过几分异样的神色,亏得赵郎君他们都在请安,并未看到。
“只当成是自己家吧,别拘束了。”
周大娘子说了几句话,就放他们离开。
梁妈妈奇怪,周大娘子却把她给支了出去,只留了平春一人。
“说吧,到底是找到了什么,让你那样慌张?”
平春在服侍大老爷更衣的时候,发现平日里大老爷用的汗巾子上面沾染了不一样的熏香。
只是当时大老爷在这里吃着烤鸭,平春只能把东西收了,硬生生的憋着没说。
刚才她提了个话头,梁妈妈又说了二郎君那边的事,这才又压住了。
周大娘子也没顾得上多想,可先前听说大老爷又出门去了,不在府里,这才脸色沉了下来,知道这里面定然是有猫腻的。
平春扑通一声跪了下来,战战兢兢地把闻到熏香的事情说了出来。
“大娘子,怕也是我闻错了。”
“这事除了你还有谁知道?”
平春死死的咬着嘴唇,连连摇了好几下头。
“先这样,这事你先不要声张。”
周大娘子说完停顿了一会儿,开始转动着手腕上的那佛珠。
转着转着,又想起来先前老太太说的那番意有所指的话,当时她只当是老太太随口说的话,却没往其他地方想。
现在想起来,老太太虽然不管家,可什么事也瞒不过她,怕是一早就知道了,只是没同她说。
大老爷都这么大岁数,孙子都有了,竟然还这般的闹腾。
周大娘子只觉得自己命苦。
二郎君丝毫不知道府里发生的事,只是见了赵郎君和王、谢两个郎君之后,很是激动的就和他们炫耀起那南烤鸭和北烤鸭来。
王、谢两个郎君是头一次听说,赵郎君却已经在信知道了一回,见二郎君还在说,只让他别再来馋他们。
“咱们巴巴的过来,可就是要尝尝那烤鸭的,现在在哪里,怎生还不上来,非得让我口水都流出来了才舍得端上来?”
二郎君这番话让几个人都笑了笑,就连那王、谢两个郎君也对那什么南烤鸭、北烤鸭好奇起来,都等着二郎君赶紧让身边的丫鬟给端上来。
二郎君先让丫鬟上了茶,不急不躁地开口:“那烤鸭可不是一下子就能做上来的,今儿你们可是没口福,吃不上那烤鸭了。”
“岂有此理,吃不上,还偏要说出来馋咱们。”
赵郎君和二郎君更熟,惯常是爱开玩笑的。
王、谢两个郎君过来,除了想吃那东西之外,更多的是想一探究竟,想知道这二人是什么关*系。
在想着刚才和吴娘子见面的时候看到的那美人模样,只觉得可惜。
二郎君和赵郎君说了几句话,这才把林杏月做了那锅子的事说出来。
“你们只管尝尝,我们家这小娘子手艺好的很。”
“这话诧异,别的吃食也就罢了,好歹能尝出个好赖来,这锅子吃来吃去都是一个味,再好的厨娘也是白搭。”
赵郎君摇摇头,一边心痛:“就是拿了那碎蟹酱拌饭,也好过吃那锅子。”
说的二郎君也有些迟疑起来,想着要不要再跟那林小娘子说上一声,不如真的用那碎蟹酱拌了饭,再配些小酒就是。
“碎蟹酱是什么?”
王郎君听了半晌,终于忍不住出声问。
“是那林小娘子做出来的,十分的美味,不管是拌饭还是拌在索饼上,都是蟹香浓郁,让人恨不得连吃上几碗。”
“那先前说的那什么豆腐乳又是什么?”
“自然也是这林小娘子做来的,口感和一般的豆腐不一样,带着股子酒味,越吃越上头。”
“那松花蛋呢?”
两个郎君听得一头雾水,非要追问个明白。
偏不管问什么,赵郎君都知道,两个人听的一边又好奇,又在那边思忖着这两个人的关系。
果然已经好到这个地步,赵郎君对着二郎君家里的事如数家珍,连一个厨娘做了这么些个吃食,都知道得清清楚楚。
赵郎君发现说完之后,这两个人看他和二郎君的眼神又变得怪怪的起来,很是一头雾水,正要追问,外头的丫鬟来报,说是那锅子已经做好了,问摆在哪里。
赵郎君瞬间就把这事情抛在脑后,赶紧去看二郎君。
“要不咱们去亭子里吃?”
“妙哉,吃锅子人难免燥热,不若找个清静的地方。”
二郎君动身之前,又想起上次在亭子里和大郎君一起喝酒的情景,犹豫了一下,就让身边的谢青去请大郎君来。
“不知大哥在不在家,要是在的话,也请来作陪。”
大郎君早就知道二郎君请了他们这些同窗来,在屋子里就来回踱着步,一脸心事重重的样子。
何娘子正抱着昌哥儿读书,看见他这样,只以为是大郎君想要和那赵郎君他们结识,正想着怎么劝,就见大郎君念念有词起来。
“他们可是要吃锅子呢。”
何娘子愣了一下,接了一句:“什么锅子?”
“不知道,只听说那林小娘子要了些牛油,又要了些羊肉和鱼虾。”
何娘子吞咽了一下口水,他们今儿才吃了烤鸭,肚子里可都还饱着,可一听那锅子,两个人就都流露出几分想吃的意思来,就连昌哥儿也不读书了,眼巴巴地看着大郎君。
“今儿是吃不上了,林小娘子要忙二房那边的事,定然是顾不上咱们的。”
“那就明儿,等明儿我就让身边的问学去问一问。”大郎君喉结动了动,已经想好明天要找林杏月。
话才说完,谢青就来请大郎君过去,大郎君眼睛蹭的一下子就亮了。
“既如此,我换身衣裳就去。”
等谢青走了,大郎君才得意地看着何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