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后,她在八十年代发家致富 第654节
  照片拍得多,两人高兴的拿着一本相册和几个相框离开,前往机场接人。
  机场
  江夏一行人十一点二十分走出出口。
  三胞胎分别在爸爸,大伯和爷爷的肩膀上坐着。
  自从上次去观看升旗仪式,周承磊让妹妹坐在自己的肩膀上骑马马后,小丫头现在只要出门玩,就要爬上大人的肩膀上骑马马。
  周莹看见周承森和阮棠,立马拉着周舟跑过去。扑到周承森怀里:“爸爸,阮姐姐。”
  周承森揉了揉女儿的脑袋:“京市好玩吗?”
  阮棠也抱了抱周舟,“周舟玩得开心吗?”
  两人兴奋的点头,说起京市好玩的地方,这两天他们去了动物园,去了颐园,去了香山公园,还坐了船……反正很好玩!
  两姐妹兴奋的你一言我一句。
  妹妹看见两个姐姐扑向周承森和阮棠,她也“咿咿呀呀”的要扑前去。
  她还坐在周承磊的肩膀上呢!
  幸好周承磊反应快,也抓得稳。
  周承森就上前去将小侄女抱怀里。
  一家人一起往外面走去。
  一辆车坐不下,麦老安排司机来接人。
  周承森顺便将晚上请阮棠的同事吃饭的事说了。
  周母笑道:“是该请一请。”
  江夏上车后就看见了相册,“这就是你们拍的照片?”
  阮棠就坐在江夏身边,点头:“对,我觉得这家照相馆拍的照片挺好看的,你看看。”
  江夏接过来,一边看,一边问她是不是之前她和周承磊去冲洗照片那家。
  “不是,新开的,新开一个月左右,就在我家附近。”
  江夏:“是拍得很好,衣服是照相馆的吗?衣服也很好看。”
  “对,是照相馆的,我也觉得很好看!我们还放大了好几张照片,照片还可以画成油画。”
  阮棠就将老板想将他们的照片挂在照相馆做宣传一事说了。
  周承磊抱着女儿,就坐在江夏身边,他看着相簿里一张张照片,里面的照片大多数都是双人照,各种姿态的双人照!
  他就想到他和江夏也有许多相簿,江夏怀孕时的照片就有一个相簿了,可是没有一个相簿是以他们两人为主题的!
  他也要和江夏去拍一本结婚照!
  只有他们两个人的夫妻照!
  还有,周承磊突然发觉自己没有二哥那么会来事!
  他得好好想想以后怎样制造浪漫。
  不能只会跟在二哥屁股后学他怎样做。
  第785章 收租
  回到市里的家,三个孩子已经睡着了。
  夫妻二人将三个孩子安顿好后,也躺床上歇一会儿。
  周承磊将江夏搂入怀:“我们也去那照相馆拍些照片。”
  江夏也有这打算:“行,带上咱们的爸妈,顺便拍个全家福。”
  周承磊:“……”
  他想拍双人照,她想拍全家福!
  过年团圆饭的时候就拍过全家福!
  大家,小家的全家福都拍过了!
  “全家福迟点拍,先拍我和你的结婚照。”
  江夏看向他,想不到他还有这种情趣:“你是想拍婚纱照?”
  周承磊没听过婚纱照,但从字面不难理解,他搂紧她点头:“对!婚纱照。我和你的相片太少了。”
  江夏觉得拍婚纱照也好:“好。”
  周承磊已经想好了:“以后咱们每年都抽时间拍一套照片,只有我们两个人的照片。春夏秋冬都拍,在海边拍,在船上拍,在四合院拍,在学校拍,在公园拍……在每一个城市也拍一套,以后还可以出国拍,每个国家都拍一套。”
  随着周承磊的话,江夏就想到了许多婚纱照的场景。
  其实家里有许多本相簿了,但主要都是记录孩子成长点滴的,还有一家人的生活点滴的。
  江夏一个人的照片也多,都是周承磊拍的。
  周承磊陪孩子的照片也多,却很少只有他们两个人的,很少有他们生活点滴的照片。
  因为多数时候都是他在拿相机记录或者她在拿相机记录。
  在还没有网盘的年代,相簿里的照片就是最好的记录方式。
  江夏在他怀里点头:“可以,将咱们一年年慢慢老去的样子记录下来。等老了,走不动了,哪也去不了了,咱们就坐在院子里一本本相册的翻看,打发时间,也不至于无聊。”
  周承磊想到以后老了,两人坐在躺椅上晒太阳,翻看老照片的画面就觉得不错。
  两人没再说话都在想着将来老去的情景,不知不觉入睡。
  *
  周承磊只睡了十几分钟就醒了,然后他小心翼翼的起床。
  他要去海鲜市场那边处理一下摊位租赁合同的事。
  没喊醒江夏一起去,这些日子他们几乎天天带几个孩子出去玩。
  昨晚她给阮棠做嫁衣又忙到十一点都不愿睡,今天又要早起,她一定累了。
  周承磊走出客厅,就对周承鑫,周承森道:“等一会儿咱们去市场将合同签了。”
  刚睡醒,他先去洗脸刷牙。
  田采花站了起来:“小夏不去吗?”
  “不去,她睡着了。”
  “哦,那我们去吧!”田采花期待的道。
  她三个摊位都租出去了,她大哥说不干,所以都是租给了别人。
  二舅说一个摊位一百块一个月,三个摊位每个月三百块。
  这三个摊位收的租金就足够养活他们一家子了,简直不要太爽。
  周承磊洗漱完毕出来,江夏也醒了。
  “我和你们一起去。”她也想去看看海鲜市场的现状。
  于是几人一起前往海鲜市场。
  傍晚四点左右,海鲜市场已经开始热闹起来。
  一眼看去所有摊位都开档了,没有空摊位。
  田采花惊讶道:“这么快所有摊位都开档了?”
  二舅:“早就开起来了!我初六到这边的时候都开得到七七八八了,就只剩下像你们那些还没租出去的没开档。”
  初八那天码头开始施工,整个码头在初五开始就围了起来,不再允许渔民和商贩随意摆摊,只留了渔船卸货的出入口。
  鱼贩和渔民要想继续摆摊就不得不到市场租摊位。
  这就导致市场的摊位大家抢着租,甚至到了一位难求的地步。
  所以仅仅两三天时间,二舅和江冬就帮忙将他们三家人所有的摊位都租出去了。
  两人是先帮忙租出去,摊位先给租户用,合同就等他们从京市回来再签。
  二舅从初六那天开始,天天在市场,很清楚摊位租金的行程。
  现在的租金也因为摊位到了后面大家都抢着租大涨。
  周承磊和江夏买的头排位租金租到了一百六十块一个月。
  年前租出去南门那些头排摊位租金才一百块。
  现在那些摊主都后悔租出去太早了。
  江夏买的那几个可以建阁楼和冷冻库的商铺年前租出去租金是三百到三百五十一个月,位置不同租金不同。
  现在那商铺最低租金也要五百一间,还是偏僻的位置。
  江夏和周承磊买的位置都是好的,几间铺子,每间都是六百一个月租出去了。
  买给江冬那一间商铺也是六百一个月租了出去。
  也有比他们位置更好的商铺,租金到了七百块。
  田采花那三个摊位每个摊位也租到了一百块一个,周承森和江冬买给三胞胎那些摊位也是一百块一个月。
  二舅说:“中间那些摊位有人说八十块一个月,我都懒得和他多说,直接说一百块一分不能少!那么多人找摊位,我们拖上一两天不急,他们一两天不开档就急了!不开档一天,分分钟少赚几十块,不开档三几天,租金就亏出来了!那人早上来问的,转头他走了,又有人来问了!直接租下了!我还想放到最后,一百二十块肯定也有人租。”
  江夏笑道:“还是二舅有魄力!”
  田采花:“那应该放到后面才租啊!”
  江夏:“一百二十块可能要放上几个月,市场更旺了才行。早租出去早收租,也差不多了。”
  二舅懒得理田采花,他对江夏道:“你们签合同的时候,只签一年,我估计下一年租金会翻上一翻。有些摊主和租户一签签了三年,五年,现在后悔了!天天跑来和我说悔得肠子都青了。三年后升租后的租金都没你们现在的高。”
  大家都知道二舅有几十个摊位出租,个个摊位都因为租出去的时间迟,租金比别人的高很多,所以许多摊主都喜欢来找二舅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