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她 第97节
“九思,九思,这没了你的朱城,从此再无乐趣了!”
阿莴自回到家里后,看到二姐、三姐的事,都相继好起来,她很是高兴。
江庭雪要离开时,她不肯跟着走,要帮家里打理二丫的婚事,因此阿莴始终是高高兴兴的。
七月,二丫出嫁时,全家都很高兴,而三丫也在这些欢快中,好似找回点往日的心神,瞧着不再那么木讷呆滞。
阿莴便欢天喜地同家里人,看着二丫出嫁,而后她忍不住提起笔给江庭雪写信。
也是提笔写信,阿莴才恍然记起,江庭雪离开平隍村已有一个多月,不知为何,她竟很想念江庭雪。
这样坏心眼的一个人,她怎会想念呢?
他老爱欺负她,她怎会想他呢?
阿莴气哼哼,在信里问江庭雪,家中的事可忙完了?何时回平隍村?
又对江庭雪道,她家里的事如今已经忙完,二姐顺利出嫁,三姐也平安无恙待在家中,言下之意,是让江庭雪快些来接她。
阿莴红着脸,在信里最后又写,她即将满十六岁了,她陪二丫去挑喜服时,瞧见匹料子很好看,她很喜欢。如果江庭雪下个月来,他们可以一道去看看那匹料子。
这话的言下之意又是,阿莴看中他们成亲的喜服料子了。
若江庭雪真陪她过今年的生辰,她便也投桃报李,亲自为他做喜服好了!
阿莴满怀欣喜地寄出了信,又开始如往日一般打理家中的活,顺带着每日期盼江庭雪来接她。
第124章 晋江文学城首发
八月中秋节前,镇上传来个消息,俞家案子判了,所有涉案人员都要明年秋后问斩。
三丫冲着俞家的方向,狠狠啐了口口水,“呸!坏事干尽的人家,都死了才好。”
阿慧却很发愁,觉得三丫名声这般出去了,以后再难嫁人。
三丫木着脸,帮阿慧收拾货物,“还嫁什么人,我就留在家里好啦。咱家都是女孩,阿娘还怕家里往后不会冷清?”
“等四妹、五妹、六妹全嫁出去后,阿娘就知道,还是留着我好。”
阿慧被三丫这些话逗得笑出声,又苦着脸摇摇头,叹气不已。
天下哪个父母愿意把女儿留在身边,真是,唉!
八月初十之后,阿莴也已满十六岁,很可惜,江庭雪始终不曾出现。
阿莴有些失落,每日总会去隔壁江家里坐一会,夜里也越来越思念江庭雪。
平隍村的日子普通而宁静,日子一天天的过,阿莴便在期盼江庭雪过来接她的日子里,每日都去村口守一会,看江庭雪的马车到了没。
然而八月过去,晃至九月,江庭雪还是没来。
阿莴开始等得心焦,时不时去镇上找邮驿问信,每每都失望而归。
直到九月初八的这一日,敏行风尘仆仆赶到平隍村,见到阿莴。
他忠实地把江庭雪交代给他的事,好好完成了,而阿莴听着敏行说的话,犹如晴天霹雳,只觉天都塌了。
“你说什么?你再说一次!”阿莴厉声问着敏行,眼眶却红了。
敏行低垂着头道,“郎君说姑娘家世登不得台面,江家不能容许姑娘进门,他便也不想再坚持了。”
这些日子,江庭雪迟迟不来,原是因为他不愿娶她了?
此事犹如晴天霹雳,将阿莴当场击中,近乎击碎她的心。
“他真这么说的?他不是早就知道我家如何?他早做什么去了?”料不到江庭雪竟会负了她,阿莴眼眶一下溢出泪水,哽咽出声。
三丫却气得操起把扫帚就打敏行,“你们这些富贵家的哥儿,就是爱欺负人。合着穷人家的姑娘,就该被你们糟蹋!”
“三姐!”阿莴泪流满面,抬手拦住三丫,“他既不愿意,那便罢了,我也不会再跟着他。”
她看也不看敏行手中的玉扳指,抬手一指家门,“你回去告诉江庭雪,让他往后,滚得越远越好,别再出现在我面前!此生我绝不会原谅他!”
敏行低着头,慢吞吞走出屋门,一出阿莴的家门,他就忍不住哽咽起来。
真是天杀的,还有没有天理了,他家主子命都快没了,还要受此冤屈!
敏行再忍不住,转身跑回阿莴家里,对着阿莴就跪下道,“四丫姑娘!我家郎君根本没想丢下四丫姑娘,他也是身不由己。”
阿莴正抱着三丫痛哭,听到敏行这话,吓了一跳,泪眼朦胧去看敏行,“你说什么?”
“四丫姑娘,你快去朱城吧,去得快,还能见我家郎君最后一面。”敏行也哭起来,“去晚了,他就要死了!”
江庭雪要死了?!
怎么回事?怎会这样?!
阿莴被这个消息震惊不已,她身子一晃,只觉一股心痛袭来,不可置信地听敏行把江家的事,从头到尾说完。
阿莴这次大哭起来,连行囊都顾不得收拾,就跑出门,“三姐,我要去找庭雪,你跟爹娘说一声,我去送他最后一程,就回来。”
三丫急得跺脚,“怎么总叫我遇上这些难事!你一个人,怎么去面对这种事啊!这事也不能告诉爹娘,不然他们定也要乱了心神,追着咱们去朱城的!”
三丫说话间,急得进屋,一边匆匆忙忙收拾行囊,一边对五丫道,“五妹!你跟爹娘说一声,我陪四妹去朱城玩,很快就回来!”
五丫正陪着六丫在后院里玩,不曾听到前院里发生的事。
她听到三姐这话后不高兴了,撅起嘴道,“你们每次都能出门玩,就留我和六妹在家,哼!我会跟爹娘说的。”
三丫陪着阿莴,与敏行一路昼夜不停地赶往朱城。
阿莴到朱城的时候,已是十月末,天开始变冷,朝中关于斩杀罪臣的判决,还是未下明令。
先前原本传出消息是明年秋后问斩,但新帝登基后,这桩案子却又暂时搁置下来。
但是大家都知道,这件事或许是因为先帝刚离世,而新皇登基之际,忙于各种政务,不能此时行刑。
但明年秋后问斩一众罪人,已是板上钉钉的事。
阿莴到朱城时,全然不懂朱城此刻的形势,只听到坊间种种传言,心急得不行,就想四处去打听江庭雪的案子。
她人生地不熟的,幸亏有敏行在身边,总算不至于两眼一抹黑。
也是这一次,敏行带着她去认一下江家原先的家门,看着大门上被贴起来的封条,敏行一时也难过不已。
阿莴焦急道,“敏行,可能找官爷问问,咱们给点银子也行,让我先进牢里看看庭雪哥哥,行吗?”
敏行道,“这件案子是大案,郎君所在的牢狱是重狱,闲杂人等进不去。”
尤其出了包连强闯牢房探望江庭雪一事后,牢狱的门,如今是管得更严了。
“我不是闲杂人等,我是庭雪的娘子,这样子能进去吗?”
阿莴话刚说完,三丫急得抬起手,一把捂住她嘴巴,“你算个什么江家媳妇,你一未过礼,二未同他成亲,你上赶着去认这事做什么?”
敏行却苍凉地笑一下,“我家郎君不会认姑娘是自个娘子的,四丫姑娘,咱们先租家宅院,慢慢找机会吧。”
敏行对江家此案毫不抱希望,只是想着,起码,起码等他家郎君上刑场时,还能见到四丫姑娘最后一面。
敏行就此找了家宅院,阿莴与三丫一同住了下来。
在朱城有了落脚之地后,阿莴便开始了跟着敏行去各官府门前看告示,打听消息。
可惜,如今江氏一案是烫手山芋,无人愿管,一得知阿莴是来打听这案子的,衙差们都不耐烦,只道不知,便驱赶阿莴离开。
阿莴每日愈加不安,夜里睡不好,连饭也吃不下,三丫急得上火,“你吃啊,你不吃,自个病倒了,还怎么为江公子想法子?”
阿莴摇摇头,“真的吃不下,一看见饭菜就恶心难受得慌。”
“再恶心难受,也得吃啊!”三丫道,“你不吃,明日突然就能见江公子了,你没力气,怎么走得进那牢狱里?”
阿莴沉默一会,端起碗筷,“三姐说的对,我吃。”
她努力塞着米饭,却突然放下碗筷,急奔向后院,一手撑在门上,低头就干呕起来,三丫见此抹泪,“怎么办,你都急成这样了。”
阿莴吐完饭菜,返回来坚定道,“我吃,我一定吃饱饱的,我还得为他想法子!”
阿莴就这样每日都去牢狱前打探消息,四处问这桩案子,可惜一连半个月都没消息。
她却不料,她这般四处打听消息一事,却传到了侯争鸣的耳里。
“有一小娘子在四处打听江家案子?”侯争鸣今日在衙里,听到同僚说起近日趣闻,他心头却咯噔一下。
直等散了衙,他再坐不住,急急赶去同僚说的地点,果然瞧见个熟悉的小身影,正疲惫地坐在一街屋檐下,茫然看着面前的路。
那是阿莴,阿莴果然来了朱城。
侯争鸣瞧见阿莴,忍不住就想去喊住阿莴,可他如今羞于见到阿莴,只得站在一侧远远看着。
很快,三丫回来,带着阿莴离开,这天色也晚,想是阿莴今日打听到这结束,要回家了。
侯争鸣一路远远跟着,直看到阿莴如今住的地方在哪,这才转身离开。
他回到家中,第一件事便是向朱婄惜打听朱家有无关系,可以放人进牢狱中探望罪人。
朱婄惜却敏锐察觉什么,转头看着侯争鸣道,“你但凡有些骨气,就别忘了当日江庭雪如何伤你的,如今他那儿缠着案子,聪明些就别主动靠上去。”
“我不过问问,咱家有没有什么门路,能让人进去探望一下,又没说要帮着此案。”
“我家能有什么门路。”朱婄惜冷笑道,“我父亲如今已赋闲在家,哪里又能帮你这个忙,我倒是奇怪,你这么上心江家这案子做什么?别是为了什么人才上心此案。”
“你这,你这话说哪去了。”侯争鸣刚否认一句,朱婄惜下一句已追来,“我不管你在外头要如何,总之,这件案子,不许你用我家的关系去走动,咱家现在离这案子越远越好。”
“好,好!”侯争鸣被朱婄惜这般说道,也生了恼意,站起身就离开了屋子。
不用朱家关系,他一样能帮到阿莴!
次日,侯争鸣就开始挨个打听自己的同窗故友,看有没有能帮到阿莴的。
侯争鸣原先的思路是,帮阿莴得到一个探监的机会,可众人一听此事,全都纷纷摇头。
还是一位同僚提醒了侯争鸣,“你这个节骨眼去拜托此事,谁都不会帮你的,你何不想想别的路子。”
侯争鸣苦恼道,“我还能想什么别的路子?”
“新帝即将巡街,你实在想探监,不如到那一天看看有无机会。”
侯争鸣听得眼前一亮,往另一路子上去想。
还真有个让侯争鸣打听出来的关系,他曾经书院的一位同窗,李风蓝,如今在殿前班任禁卫军士,虽然侯争鸣与此人关系不熟,但为了能帮到阿莴,侯争鸣还是愿意一试。
然而李风蓝听到侯争鸣的来意,却很困惑,“我又能帮到你什么呢?我不过一个小小护卫。”
阿莴自回到家里后,看到二姐、三姐的事,都相继好起来,她很是高兴。
江庭雪要离开时,她不肯跟着走,要帮家里打理二丫的婚事,因此阿莴始终是高高兴兴的。
七月,二丫出嫁时,全家都很高兴,而三丫也在这些欢快中,好似找回点往日的心神,瞧着不再那么木讷呆滞。
阿莴便欢天喜地同家里人,看着二丫出嫁,而后她忍不住提起笔给江庭雪写信。
也是提笔写信,阿莴才恍然记起,江庭雪离开平隍村已有一个多月,不知为何,她竟很想念江庭雪。
这样坏心眼的一个人,她怎会想念呢?
他老爱欺负她,她怎会想他呢?
阿莴气哼哼,在信里问江庭雪,家中的事可忙完了?何时回平隍村?
又对江庭雪道,她家里的事如今已经忙完,二姐顺利出嫁,三姐也平安无恙待在家中,言下之意,是让江庭雪快些来接她。
阿莴红着脸,在信里最后又写,她即将满十六岁了,她陪二丫去挑喜服时,瞧见匹料子很好看,她很喜欢。如果江庭雪下个月来,他们可以一道去看看那匹料子。
这话的言下之意又是,阿莴看中他们成亲的喜服料子了。
若江庭雪真陪她过今年的生辰,她便也投桃报李,亲自为他做喜服好了!
阿莴满怀欣喜地寄出了信,又开始如往日一般打理家中的活,顺带着每日期盼江庭雪来接她。
第124章 晋江文学城首发
八月中秋节前,镇上传来个消息,俞家案子判了,所有涉案人员都要明年秋后问斩。
三丫冲着俞家的方向,狠狠啐了口口水,“呸!坏事干尽的人家,都死了才好。”
阿慧却很发愁,觉得三丫名声这般出去了,以后再难嫁人。
三丫木着脸,帮阿慧收拾货物,“还嫁什么人,我就留在家里好啦。咱家都是女孩,阿娘还怕家里往后不会冷清?”
“等四妹、五妹、六妹全嫁出去后,阿娘就知道,还是留着我好。”
阿慧被三丫这些话逗得笑出声,又苦着脸摇摇头,叹气不已。
天下哪个父母愿意把女儿留在身边,真是,唉!
八月初十之后,阿莴也已满十六岁,很可惜,江庭雪始终不曾出现。
阿莴有些失落,每日总会去隔壁江家里坐一会,夜里也越来越思念江庭雪。
平隍村的日子普通而宁静,日子一天天的过,阿莴便在期盼江庭雪过来接她的日子里,每日都去村口守一会,看江庭雪的马车到了没。
然而八月过去,晃至九月,江庭雪还是没来。
阿莴开始等得心焦,时不时去镇上找邮驿问信,每每都失望而归。
直到九月初八的这一日,敏行风尘仆仆赶到平隍村,见到阿莴。
他忠实地把江庭雪交代给他的事,好好完成了,而阿莴听着敏行说的话,犹如晴天霹雳,只觉天都塌了。
“你说什么?你再说一次!”阿莴厉声问着敏行,眼眶却红了。
敏行低垂着头道,“郎君说姑娘家世登不得台面,江家不能容许姑娘进门,他便也不想再坚持了。”
这些日子,江庭雪迟迟不来,原是因为他不愿娶她了?
此事犹如晴天霹雳,将阿莴当场击中,近乎击碎她的心。
“他真这么说的?他不是早就知道我家如何?他早做什么去了?”料不到江庭雪竟会负了她,阿莴眼眶一下溢出泪水,哽咽出声。
三丫却气得操起把扫帚就打敏行,“你们这些富贵家的哥儿,就是爱欺负人。合着穷人家的姑娘,就该被你们糟蹋!”
“三姐!”阿莴泪流满面,抬手拦住三丫,“他既不愿意,那便罢了,我也不会再跟着他。”
她看也不看敏行手中的玉扳指,抬手一指家门,“你回去告诉江庭雪,让他往后,滚得越远越好,别再出现在我面前!此生我绝不会原谅他!”
敏行低着头,慢吞吞走出屋门,一出阿莴的家门,他就忍不住哽咽起来。
真是天杀的,还有没有天理了,他家主子命都快没了,还要受此冤屈!
敏行再忍不住,转身跑回阿莴家里,对着阿莴就跪下道,“四丫姑娘!我家郎君根本没想丢下四丫姑娘,他也是身不由己。”
阿莴正抱着三丫痛哭,听到敏行这话,吓了一跳,泪眼朦胧去看敏行,“你说什么?”
“四丫姑娘,你快去朱城吧,去得快,还能见我家郎君最后一面。”敏行也哭起来,“去晚了,他就要死了!”
江庭雪要死了?!
怎么回事?怎会这样?!
阿莴被这个消息震惊不已,她身子一晃,只觉一股心痛袭来,不可置信地听敏行把江家的事,从头到尾说完。
阿莴这次大哭起来,连行囊都顾不得收拾,就跑出门,“三姐,我要去找庭雪,你跟爹娘说一声,我去送他最后一程,就回来。”
三丫急得跺脚,“怎么总叫我遇上这些难事!你一个人,怎么去面对这种事啊!这事也不能告诉爹娘,不然他们定也要乱了心神,追着咱们去朱城的!”
三丫说话间,急得进屋,一边匆匆忙忙收拾行囊,一边对五丫道,“五妹!你跟爹娘说一声,我陪四妹去朱城玩,很快就回来!”
五丫正陪着六丫在后院里玩,不曾听到前院里发生的事。
她听到三姐这话后不高兴了,撅起嘴道,“你们每次都能出门玩,就留我和六妹在家,哼!我会跟爹娘说的。”
三丫陪着阿莴,与敏行一路昼夜不停地赶往朱城。
阿莴到朱城的时候,已是十月末,天开始变冷,朝中关于斩杀罪臣的判决,还是未下明令。
先前原本传出消息是明年秋后问斩,但新帝登基后,这桩案子却又暂时搁置下来。
但是大家都知道,这件事或许是因为先帝刚离世,而新皇登基之际,忙于各种政务,不能此时行刑。
但明年秋后问斩一众罪人,已是板上钉钉的事。
阿莴到朱城时,全然不懂朱城此刻的形势,只听到坊间种种传言,心急得不行,就想四处去打听江庭雪的案子。
她人生地不熟的,幸亏有敏行在身边,总算不至于两眼一抹黑。
也是这一次,敏行带着她去认一下江家原先的家门,看着大门上被贴起来的封条,敏行一时也难过不已。
阿莴焦急道,“敏行,可能找官爷问问,咱们给点银子也行,让我先进牢里看看庭雪哥哥,行吗?”
敏行道,“这件案子是大案,郎君所在的牢狱是重狱,闲杂人等进不去。”
尤其出了包连强闯牢房探望江庭雪一事后,牢狱的门,如今是管得更严了。
“我不是闲杂人等,我是庭雪的娘子,这样子能进去吗?”
阿莴话刚说完,三丫急得抬起手,一把捂住她嘴巴,“你算个什么江家媳妇,你一未过礼,二未同他成亲,你上赶着去认这事做什么?”
敏行却苍凉地笑一下,“我家郎君不会认姑娘是自个娘子的,四丫姑娘,咱们先租家宅院,慢慢找机会吧。”
敏行对江家此案毫不抱希望,只是想着,起码,起码等他家郎君上刑场时,还能见到四丫姑娘最后一面。
敏行就此找了家宅院,阿莴与三丫一同住了下来。
在朱城有了落脚之地后,阿莴便开始了跟着敏行去各官府门前看告示,打听消息。
可惜,如今江氏一案是烫手山芋,无人愿管,一得知阿莴是来打听这案子的,衙差们都不耐烦,只道不知,便驱赶阿莴离开。
阿莴每日愈加不安,夜里睡不好,连饭也吃不下,三丫急得上火,“你吃啊,你不吃,自个病倒了,还怎么为江公子想法子?”
阿莴摇摇头,“真的吃不下,一看见饭菜就恶心难受得慌。”
“再恶心难受,也得吃啊!”三丫道,“你不吃,明日突然就能见江公子了,你没力气,怎么走得进那牢狱里?”
阿莴沉默一会,端起碗筷,“三姐说的对,我吃。”
她努力塞着米饭,却突然放下碗筷,急奔向后院,一手撑在门上,低头就干呕起来,三丫见此抹泪,“怎么办,你都急成这样了。”
阿莴吐完饭菜,返回来坚定道,“我吃,我一定吃饱饱的,我还得为他想法子!”
阿莴就这样每日都去牢狱前打探消息,四处问这桩案子,可惜一连半个月都没消息。
她却不料,她这般四处打听消息一事,却传到了侯争鸣的耳里。
“有一小娘子在四处打听江家案子?”侯争鸣今日在衙里,听到同僚说起近日趣闻,他心头却咯噔一下。
直等散了衙,他再坐不住,急急赶去同僚说的地点,果然瞧见个熟悉的小身影,正疲惫地坐在一街屋檐下,茫然看着面前的路。
那是阿莴,阿莴果然来了朱城。
侯争鸣瞧见阿莴,忍不住就想去喊住阿莴,可他如今羞于见到阿莴,只得站在一侧远远看着。
很快,三丫回来,带着阿莴离开,这天色也晚,想是阿莴今日打听到这结束,要回家了。
侯争鸣一路远远跟着,直看到阿莴如今住的地方在哪,这才转身离开。
他回到家中,第一件事便是向朱婄惜打听朱家有无关系,可以放人进牢狱中探望罪人。
朱婄惜却敏锐察觉什么,转头看着侯争鸣道,“你但凡有些骨气,就别忘了当日江庭雪如何伤你的,如今他那儿缠着案子,聪明些就别主动靠上去。”
“我不过问问,咱家有没有什么门路,能让人进去探望一下,又没说要帮着此案。”
“我家能有什么门路。”朱婄惜冷笑道,“我父亲如今已赋闲在家,哪里又能帮你这个忙,我倒是奇怪,你这么上心江家这案子做什么?别是为了什么人才上心此案。”
“你这,你这话说哪去了。”侯争鸣刚否认一句,朱婄惜下一句已追来,“我不管你在外头要如何,总之,这件案子,不许你用我家的关系去走动,咱家现在离这案子越远越好。”
“好,好!”侯争鸣被朱婄惜这般说道,也生了恼意,站起身就离开了屋子。
不用朱家关系,他一样能帮到阿莴!
次日,侯争鸣就开始挨个打听自己的同窗故友,看有没有能帮到阿莴的。
侯争鸣原先的思路是,帮阿莴得到一个探监的机会,可众人一听此事,全都纷纷摇头。
还是一位同僚提醒了侯争鸣,“你这个节骨眼去拜托此事,谁都不会帮你的,你何不想想别的路子。”
侯争鸣苦恼道,“我还能想什么别的路子?”
“新帝即将巡街,你实在想探监,不如到那一天看看有无机会。”
侯争鸣听得眼前一亮,往另一路子上去想。
还真有个让侯争鸣打听出来的关系,他曾经书院的一位同窗,李风蓝,如今在殿前班任禁卫军士,虽然侯争鸣与此人关系不熟,但为了能帮到阿莴,侯争鸣还是愿意一试。
然而李风蓝听到侯争鸣的来意,却很困惑,“我又能帮到你什么呢?我不过一个小小护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