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她 第48节
次日,阿莴跟着江庭雪一同去迎接禁军,她却没料到,江庭雪要阿莴同他共乘一匹马。阿莴慌张地拒绝,直道自己不会骑马。
江庭雪道,“不会骑也没事,你不想试试骑马吗?由我护着你,不会摔跤。”
“不,我不能和你一起。”阿莴红着脸,“你是男子,我是女子,我们不能在外如此。”
“即便我是你夫子也不行?”江庭雪却说,“就像咱们在马车里分铺而歇,你心中清楚你我之间,清清白白的就好,何惧旁人眼光?”
阿莴一听江庭雪提起马车里他们共歇一夜的事,立时又红了耳尖。
他自然不知早起时,他们如何亲近地睡在一块,她却知道。
阿莴越发感到心虚,坚持不肯,转身就进了马车里。
江庭雪嘴角又慢慢勾起一点笑意。他倒也很有耐心,看小娘子如此,也不勉强,自己骑着马,走在前头去接禁军。
阿莴就坐在马车里,跟在后头,看着吴县的街上,施粥棚里头已经有许多灾民等着发粮了。
随着禁军的到来,唐知县慌乱起来,亲自去游说富户们。而吴县当地的豪绅们,到底肯听几句唐知县说的话。大家都畏惧于朝廷的武力,纷纷答应捐出粮食。
江庭雪不满,要富户们再捐钱捐物资,这样一来,富户们的损失可就大了,谁家也不肯如此。
江庭雪以武力威胁,又以利益诱之,“凡谁家肯带头响应朝廷的命令,此次回去,我必上报朝廷,请求蠲免你们来年的粮税,谁若不同意,后面一样要捐出这些银钱,却不会得到此等优待。”
富户们相互看了看,没办法,又按照江庭雪所说的,捐出银钱布帛。
一时之间,吴县百姓,皆有冬衣冬被,也有粮食裹腹。
令人惊喜的是,吴县富户们因惧怕禁军的胁迫,捐出不少被褥布帛。除去给吴县流民所有,还能剩出一部分,江庭雪同洪运商量,将这些被褥全部装好,带去纣县赈灾用。
因为富户们亦拿出不少粮食,江庭雪与洪运,按着流民们的人数,算出足够撑到明年秋收时的粮,其余的也全部封装带走,带去下一个纣县赈灾。
当然,前提是纣县还有乡民。
阿莴就在一旁,看着这样的江庭雪,免不了地钦佩起他。
一锅锅的热粥此刻熬出,敏行去木棚里,开始给百姓施粥,阿莴看了几眼,有些想过去帮忙。
江庭雪站在她身侧,同禁军指挥使,和各位大人说话。
大人们聚在一起,有人好奇地看着阿莴问,“不知这位小娘子,怎么称呼?是小侯爷的何人...?”
阿莴正要开口解释,江庭雪已淡声开口道,“姓江,是我江家人。”
大人们纷纷恍然点头,对着阿莴拱手作揖行礼,阿莴却很诧异,抬头看着江庭雪。
直等大人们纷纷看向别处,江庭雪才转头低声解释道,“此行一路,说你是我江家人好办事。”
阿莴暗想,或许江公子的意思,是让她扮作他妹妹,想到这儿,阿莴同意了。
江庭雪这才笑一下,“那你留在这儿,帮着敏行,我同大人们去前边看看。”
“好。”阿莴轻快道。
江庭雪这话,能蒙得过旁人,蒙不过洪运与羊枣,阿莴是在驿站里与他们碰巧相遇的,先前江庭雪对他们道,小娘子是江家人,或是开玩笑,此刻江庭雪对着指挥使大人也这么说,那便有意思了。
洪运率先笑起来,对江庭雪扬扬眉,“原来小娘子果真是江家人...?”你的人?
瞧着洪运这戏谑的模样,江庭雪也微扬起眉,但笑不语。
他眼角余光却去瞧阿莴,见小娘子娴静温和地给每一位灾民施粥着。
她就那么安静地站在那儿一日,任风从四面刮着,依旧面上带笑,将一勺勺的白粥,倒进灾民的碗里,江庭雪眼里笑意更深。
吴县的灾情也算顺利解决,众人心下一时松快不少。
江庭雪静静看着,转运使羊枣跟着笑道,“若此次咱们把灾情顺利度过,接下来,咱们是不是要等着喝小侯爷的喜酒了?”
这一次,江庭雪回应起各位大人的打趣,“羊大人赈灾之心不诚呐,怎么不想筹集粮米之事,倒惦记着吃席之欢。”
“欸,我为民之心要有,期盼太平之欢也要有嘛,小侯爷的酒席我喝定了...”
“哈哈哈...”
众人笑起来,查看一番流民的状况,又四下散开,各自去忙着登记物资,安抚流民。
江庭雪同洪运巡视一圈回来,他不再跟着洪运,而是大步走回棚里,伸手握住阿莴冻得有些发凉的手,同她一起搅拌桶里的米粥,“冷吗?阿莴,可累了?”
江庭雪低声温和问着,他的手,手指修长,掌心火热,握住阿莴纤细柔软的手指便紧紧包在自己掌心中,一时没有放开。
阿莴骤然被江庭雪这般握住手,她惊得飞快抽回手,有些紧张地小声道,“我不累。”
江庭雪笑一下,“那你帮我给灾民们递窝窝头,如何?”
阿莴应好,江庭雪转头就让敏行把自己手里的活交出来,敏行忙和周管事,抬起一大锅的馒头,放在阿莴身侧。
看着阿莴小心将窝窝头递给乡民的模样,江庭雪忍不住又凑头过去,微微弯腰低声道,“我忽然发现,乡民们有他们的窝窝头,我也有我的江莴莴。”
阿莴疑惑地抬起头看着江庭雪,不明白江庭雪什么意思。
江庭雪慢条斯理道,“你现在是跟着我姓江,小名便叫莴莴吧,可不就是我的江莴莴?”
阿莴“刷”的一下红了脸,原来那斯文有礼的公子,竟还会有这般打趣人的一面。
阿莴转回头小声道,“江公子你不要说笑。”
她叫阿莴,不叫莴莴,也不姓江。
江庭雪却看着阿莴红起来的耳尖,嘴角微勾,心情止不住上扬的好,“怎么?不喜欢我给你取的这个小名?那你喜欢怎样的?”
阿莴咬着下唇,半晌才道,“江公子非要唤我旁的做什么?”
江庭雪闷闷笑起来,不敢再逗小娘子,“不过是觉得你递窝窝头的模样可爱,你既不乐意,那便罢了。”
这一日,江庭雪便给百姓施粥,阿莴则给大家发放窝窝头,二人分工明确,配合默契。
一时之间,关于江小侯爷,带着未婚妻赈灾的话,在好事的吴县百姓口中,传得沸沸扬扬。
所有人都知道,阿莴是江庭雪的娘子,只有阿莴自己不知道。
今日之后,阿莴跟着江庭雪回到家中,两人一同过了饭点才吃晚饭,江庭雪端着碗,缓缓道,
“这几日吴县这儿的物资筹集得差不多,羊大人会留下来,继续主持这场赈灾,咱们则要继续往前走,去纣县。”
去纣县?还要再往北?
阿莴微感诧异地抬起头看向江庭雪,“还要去纣县?咱们忙完了这儿,不是要回去了吗?”
“原本计划是这样,但朝廷的命令又下来新的,要咱们接着去纣县。”江庭雪端着碗,看着阿莴道,“纣县就在前方,咱们顶多去那儿待上两三天就能回朱城了,不打紧的。”
“可,可我想回去了。”阿莴喃喃道。
眼看小娘子拧起秀眉,江庭雪温和地安抚着,“先看吧,此事还未决定好。”
一连几日,阿莴都跟着江庭雪去吴县官府门前施粥赈灾。随着富户们捐赠的物资筹集得差不多,江庭雪让转运使羊枣,暗中写了折子参一本唐知县,准备与洪运前往纣县。
阿莴时不时转头去看洪运与江庭雪二人说话,看两位郎君总是商讨纣县那儿的事,她心底的担忧又浮上来。
显见吴县这儿的事即将忙完,他们还不能马上回去朱城,得继续往纣县去,此事是板上钉钉了。
果然,今日江庭雪回来,便命周管事开始收拾衣物行囊,他们到底还是要前往纣县了。
阿莴难掩失落地回去自己屋里,低头闷闷收拾好行囊。
雪却下得越来越大,天气也越来越冷,江庭雪一行人,这一日大清早的便出发。
阿莴依旧是跟在江庭雪身侧,坐他的马车一同前往纣县。
但这一路出行,下着雪,阿莴大半时间只能缩在马车里,坐在一侧听江庭雪授课。
倘若听课累了,她会打开窗子,仰头看着细碎的雪落下来。
这是北漠的风光,是不同于江南一带的景致,阿莴总很喜欢看。往往这时候,江庭雪也会靠过来,与她一同观赏天地的雪景,慢悠悠同她说些话。
这一路大抵如此过来,气氛倒一直挺好,只是这去往纣县的路途却很远,根本不是两三日的事。
两日又两日,三日又三日,阿莴直到这一刻才发现,这一趟路途竟是这般的远。
原来纣县离吴县,那么那么的远。
这么走走停停近半月,一行人总算抵达纣县的官道口。
此时已是十二月。
纣县这一处的县镇却不似吴县,吴县好歹还有个朝廷派出的官员,唐知县,能虚伪地应付一下朝中大臣。
纣县的官员,却被当地豪绅,驱赶回了朱城。
没有了官员坐镇的纣县,是个盘妖洞,各处的山贼流寇全涌了过来,烧杀抢夺,将当地豪绅,尽数屠了。
如今的纣县,一片萧零,盘踞着各个地方涌过来的,穷凶极恶的山贼。
这是大沅今年流民山贼开始的地方。
因着纣县离火罗国边关很有些距离,而军营设在纣县边关,一般边关的禁军,不会来管纣县这儿的事。
自从旱情开始,朝廷派来的官员就被纣县当地的刁民全部赶跑,自然的,官差们也跟着逃离了这儿,纣县再没了朝廷的官员盯着,整个官府都被当地流民占领。
这些流民,每日都会去官道上拦截过往的马车,强行抢夺车上的财物,甚至当场杀害车上的主人。
这些流民逐渐转变为匪贼。
一开始,边关的指挥使季将军得知后,也会派兵来管。但将士们一来,纣县的匪贼便纷纷四下散开,往山里逃去,将士们一走,匪贼们才再次出动。
这么一来一回几次,始终逮不到这伙贼,禁军也懒得管了。
西北桓国随时有可能生起战事,到时定影响火罗国与纣县这一带的边关安宁,季将军便不再派兵赶来纣县剿匪。
横竖纣县能跑的百姓都跑光了,剩下这些,全是流寇,谁爱管谁来管。
这就是江庭雪出发前探知得到的消息。
第79章 晋江文学城首发
因为知道纣县的厉害,江庭雪此行就带了不少护卫,上百余人。而洪运那儿带的侍卫,也带了些许。
两边人马凑在一起,或许能马马虎虎抵挡纣县这儿的匪贼吧。
江庭雪已料到去纣县一行不会太安全,未料这些个山贼竟胆大如斯,在江庭雪一行人刚踏进纣县地界时,早有埋伏的山贼便把官道前后都堵住了。
难得看到这么一行肥羊闯进来,山贼们皆兴奋不已,只等江庭雪一行人踏进来后,迅速破坏了官道,挡住了江庭雪一行人撤退的后路。
纣县果然寸土寸地皆是悍匪之地。
江庭雪道,“不会骑也没事,你不想试试骑马吗?由我护着你,不会摔跤。”
“不,我不能和你一起。”阿莴红着脸,“你是男子,我是女子,我们不能在外如此。”
“即便我是你夫子也不行?”江庭雪却说,“就像咱们在马车里分铺而歇,你心中清楚你我之间,清清白白的就好,何惧旁人眼光?”
阿莴一听江庭雪提起马车里他们共歇一夜的事,立时又红了耳尖。
他自然不知早起时,他们如何亲近地睡在一块,她却知道。
阿莴越发感到心虚,坚持不肯,转身就进了马车里。
江庭雪嘴角又慢慢勾起一点笑意。他倒也很有耐心,看小娘子如此,也不勉强,自己骑着马,走在前头去接禁军。
阿莴就坐在马车里,跟在后头,看着吴县的街上,施粥棚里头已经有许多灾民等着发粮了。
随着禁军的到来,唐知县慌乱起来,亲自去游说富户们。而吴县当地的豪绅们,到底肯听几句唐知县说的话。大家都畏惧于朝廷的武力,纷纷答应捐出粮食。
江庭雪不满,要富户们再捐钱捐物资,这样一来,富户们的损失可就大了,谁家也不肯如此。
江庭雪以武力威胁,又以利益诱之,“凡谁家肯带头响应朝廷的命令,此次回去,我必上报朝廷,请求蠲免你们来年的粮税,谁若不同意,后面一样要捐出这些银钱,却不会得到此等优待。”
富户们相互看了看,没办法,又按照江庭雪所说的,捐出银钱布帛。
一时之间,吴县百姓,皆有冬衣冬被,也有粮食裹腹。
令人惊喜的是,吴县富户们因惧怕禁军的胁迫,捐出不少被褥布帛。除去给吴县流民所有,还能剩出一部分,江庭雪同洪运商量,将这些被褥全部装好,带去纣县赈灾用。
因为富户们亦拿出不少粮食,江庭雪与洪运,按着流民们的人数,算出足够撑到明年秋收时的粮,其余的也全部封装带走,带去下一个纣县赈灾。
当然,前提是纣县还有乡民。
阿莴就在一旁,看着这样的江庭雪,免不了地钦佩起他。
一锅锅的热粥此刻熬出,敏行去木棚里,开始给百姓施粥,阿莴看了几眼,有些想过去帮忙。
江庭雪站在她身侧,同禁军指挥使,和各位大人说话。
大人们聚在一起,有人好奇地看着阿莴问,“不知这位小娘子,怎么称呼?是小侯爷的何人...?”
阿莴正要开口解释,江庭雪已淡声开口道,“姓江,是我江家人。”
大人们纷纷恍然点头,对着阿莴拱手作揖行礼,阿莴却很诧异,抬头看着江庭雪。
直等大人们纷纷看向别处,江庭雪才转头低声解释道,“此行一路,说你是我江家人好办事。”
阿莴暗想,或许江公子的意思,是让她扮作他妹妹,想到这儿,阿莴同意了。
江庭雪这才笑一下,“那你留在这儿,帮着敏行,我同大人们去前边看看。”
“好。”阿莴轻快道。
江庭雪这话,能蒙得过旁人,蒙不过洪运与羊枣,阿莴是在驿站里与他们碰巧相遇的,先前江庭雪对他们道,小娘子是江家人,或是开玩笑,此刻江庭雪对着指挥使大人也这么说,那便有意思了。
洪运率先笑起来,对江庭雪扬扬眉,“原来小娘子果真是江家人...?”你的人?
瞧着洪运这戏谑的模样,江庭雪也微扬起眉,但笑不语。
他眼角余光却去瞧阿莴,见小娘子娴静温和地给每一位灾民施粥着。
她就那么安静地站在那儿一日,任风从四面刮着,依旧面上带笑,将一勺勺的白粥,倒进灾民的碗里,江庭雪眼里笑意更深。
吴县的灾情也算顺利解决,众人心下一时松快不少。
江庭雪静静看着,转运使羊枣跟着笑道,“若此次咱们把灾情顺利度过,接下来,咱们是不是要等着喝小侯爷的喜酒了?”
这一次,江庭雪回应起各位大人的打趣,“羊大人赈灾之心不诚呐,怎么不想筹集粮米之事,倒惦记着吃席之欢。”
“欸,我为民之心要有,期盼太平之欢也要有嘛,小侯爷的酒席我喝定了...”
“哈哈哈...”
众人笑起来,查看一番流民的状况,又四下散开,各自去忙着登记物资,安抚流民。
江庭雪同洪运巡视一圈回来,他不再跟着洪运,而是大步走回棚里,伸手握住阿莴冻得有些发凉的手,同她一起搅拌桶里的米粥,“冷吗?阿莴,可累了?”
江庭雪低声温和问着,他的手,手指修长,掌心火热,握住阿莴纤细柔软的手指便紧紧包在自己掌心中,一时没有放开。
阿莴骤然被江庭雪这般握住手,她惊得飞快抽回手,有些紧张地小声道,“我不累。”
江庭雪笑一下,“那你帮我给灾民们递窝窝头,如何?”
阿莴应好,江庭雪转头就让敏行把自己手里的活交出来,敏行忙和周管事,抬起一大锅的馒头,放在阿莴身侧。
看着阿莴小心将窝窝头递给乡民的模样,江庭雪忍不住又凑头过去,微微弯腰低声道,“我忽然发现,乡民们有他们的窝窝头,我也有我的江莴莴。”
阿莴疑惑地抬起头看着江庭雪,不明白江庭雪什么意思。
江庭雪慢条斯理道,“你现在是跟着我姓江,小名便叫莴莴吧,可不就是我的江莴莴?”
阿莴“刷”的一下红了脸,原来那斯文有礼的公子,竟还会有这般打趣人的一面。
阿莴转回头小声道,“江公子你不要说笑。”
她叫阿莴,不叫莴莴,也不姓江。
江庭雪却看着阿莴红起来的耳尖,嘴角微勾,心情止不住上扬的好,“怎么?不喜欢我给你取的这个小名?那你喜欢怎样的?”
阿莴咬着下唇,半晌才道,“江公子非要唤我旁的做什么?”
江庭雪闷闷笑起来,不敢再逗小娘子,“不过是觉得你递窝窝头的模样可爱,你既不乐意,那便罢了。”
这一日,江庭雪便给百姓施粥,阿莴则给大家发放窝窝头,二人分工明确,配合默契。
一时之间,关于江小侯爷,带着未婚妻赈灾的话,在好事的吴县百姓口中,传得沸沸扬扬。
所有人都知道,阿莴是江庭雪的娘子,只有阿莴自己不知道。
今日之后,阿莴跟着江庭雪回到家中,两人一同过了饭点才吃晚饭,江庭雪端着碗,缓缓道,
“这几日吴县这儿的物资筹集得差不多,羊大人会留下来,继续主持这场赈灾,咱们则要继续往前走,去纣县。”
去纣县?还要再往北?
阿莴微感诧异地抬起头看向江庭雪,“还要去纣县?咱们忙完了这儿,不是要回去了吗?”
“原本计划是这样,但朝廷的命令又下来新的,要咱们接着去纣县。”江庭雪端着碗,看着阿莴道,“纣县就在前方,咱们顶多去那儿待上两三天就能回朱城了,不打紧的。”
“可,可我想回去了。”阿莴喃喃道。
眼看小娘子拧起秀眉,江庭雪温和地安抚着,“先看吧,此事还未决定好。”
一连几日,阿莴都跟着江庭雪去吴县官府门前施粥赈灾。随着富户们捐赠的物资筹集得差不多,江庭雪让转运使羊枣,暗中写了折子参一本唐知县,准备与洪运前往纣县。
阿莴时不时转头去看洪运与江庭雪二人说话,看两位郎君总是商讨纣县那儿的事,她心底的担忧又浮上来。
显见吴县这儿的事即将忙完,他们还不能马上回去朱城,得继续往纣县去,此事是板上钉钉了。
果然,今日江庭雪回来,便命周管事开始收拾衣物行囊,他们到底还是要前往纣县了。
阿莴难掩失落地回去自己屋里,低头闷闷收拾好行囊。
雪却下得越来越大,天气也越来越冷,江庭雪一行人,这一日大清早的便出发。
阿莴依旧是跟在江庭雪身侧,坐他的马车一同前往纣县。
但这一路出行,下着雪,阿莴大半时间只能缩在马车里,坐在一侧听江庭雪授课。
倘若听课累了,她会打开窗子,仰头看着细碎的雪落下来。
这是北漠的风光,是不同于江南一带的景致,阿莴总很喜欢看。往往这时候,江庭雪也会靠过来,与她一同观赏天地的雪景,慢悠悠同她说些话。
这一路大抵如此过来,气氛倒一直挺好,只是这去往纣县的路途却很远,根本不是两三日的事。
两日又两日,三日又三日,阿莴直到这一刻才发现,这一趟路途竟是这般的远。
原来纣县离吴县,那么那么的远。
这么走走停停近半月,一行人总算抵达纣县的官道口。
此时已是十二月。
纣县这一处的县镇却不似吴县,吴县好歹还有个朝廷派出的官员,唐知县,能虚伪地应付一下朝中大臣。
纣县的官员,却被当地豪绅,驱赶回了朱城。
没有了官员坐镇的纣县,是个盘妖洞,各处的山贼流寇全涌了过来,烧杀抢夺,将当地豪绅,尽数屠了。
如今的纣县,一片萧零,盘踞着各个地方涌过来的,穷凶极恶的山贼。
这是大沅今年流民山贼开始的地方。
因着纣县离火罗国边关很有些距离,而军营设在纣县边关,一般边关的禁军,不会来管纣县这儿的事。
自从旱情开始,朝廷派来的官员就被纣县当地的刁民全部赶跑,自然的,官差们也跟着逃离了这儿,纣县再没了朝廷的官员盯着,整个官府都被当地流民占领。
这些流民,每日都会去官道上拦截过往的马车,强行抢夺车上的财物,甚至当场杀害车上的主人。
这些流民逐渐转变为匪贼。
一开始,边关的指挥使季将军得知后,也会派兵来管。但将士们一来,纣县的匪贼便纷纷四下散开,往山里逃去,将士们一走,匪贼们才再次出动。
这么一来一回几次,始终逮不到这伙贼,禁军也懒得管了。
西北桓国随时有可能生起战事,到时定影响火罗国与纣县这一带的边关安宁,季将军便不再派兵赶来纣县剿匪。
横竖纣县能跑的百姓都跑光了,剩下这些,全是流寇,谁爱管谁来管。
这就是江庭雪出发前探知得到的消息。
第79章 晋江文学城首发
因为知道纣县的厉害,江庭雪此行就带了不少护卫,上百余人。而洪运那儿带的侍卫,也带了些许。
两边人马凑在一起,或许能马马虎虎抵挡纣县这儿的匪贼吧。
江庭雪已料到去纣县一行不会太安全,未料这些个山贼竟胆大如斯,在江庭雪一行人刚踏进纣县地界时,早有埋伏的山贼便把官道前后都堵住了。
难得看到这么一行肥羊闯进来,山贼们皆兴奋不已,只等江庭雪一行人踏进来后,迅速破坏了官道,挡住了江庭雪一行人撤退的后路。
纣县果然寸土寸地皆是悍匪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