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她 第47节
但是,江公子此行不过出门几日,怎地就要带这般多的物件?
先前帮表妹带的物件不说,此刻又到了一箱书。
这般带着一路多累赘。
等人都退下后,阿莴蹲下身,好奇地打开木箱,翻看起书本。
第78章 晋江文学城首发
箱子里装着许多好看的连环画册,不止有松石君的,还有各大家,或是佚名画的画集。
阿莴惊喜地看着书,她自己是很喜欢看这些画集的,料不到江公子也喜欢,如此倒是令她得到了好处。
阿莴美滋滋地随手抽出一本书,不慎因此抽落其中夹杂的些许纸张。
她弯腰捡起,却在瞧见上边的内容后,整个人怔了一下,继而脸颊都发烫起来。
那是先前跟着江庭雪念书时,她每日写的文章。江庭雪不仅将她写的文章都收集起来,竟还这么一路带着。
阿莴看着自己最初写的那些,十分稚嫩的话语,简直窘得就想挖个地洞,把头埋进去。
她不住翻看着,却又瞧见每张纸上面,都有江庭雪留下的感悟。
[阿莴第一日所写,很好。]
[阿莴第二日所写,很好。]
[阿莴第三日所写,很好。]
[...]
待到后面,还添加了江庭雪写的新内容。
[今日阿莴多吃了一个灌汤包子,她爱吃这一样。]
[今日阿莴在看松石君的书,我儿时也很喜爱看,她与我一样。]
[今日阿莴听我说谚语故事,听得入了迷,忘了回家。她实是个小糊涂蛋,想听故事,夜里也可来找我,总归我是她夫子。便是给她说上一整夜,说上一辈子的故事,又有何不可呢?]
直至翻到最后,江庭雪写着,
[今日阿莴头一次写出我的名字,错了旁的字,却没写错我的名字,她...令我这般心喜,倘若往后娶娘子,盼能娶位如阿莴这般的娘子。]
阿莴这才瞧见,最后一页里,竟还夹着她当初默写江庭雪名字的那张纸。
阿莴猛地合上这本纸册,心口“扑通扑通”跳快起来。
她未料到江公子竟是这般好的人,他从前竟细心如此,记录着她先前每一日的事,还收整好从前她的每一样用过之物。
便是争鸣哥哥,都没有这样记录着她所有大小细微之事。
可,可他写的这些话,这些话实有些过于亲昵了。
阿莴一时羞涩无措,一时又被江庭雪这一番默默的举动感动,一时,却又生出点隐隐的不安。
这不安不知从何而来,想江公子待她,真是一片赤诚夫子之心。她何德何能,竟能遇上这般好的贵人,怎会有所不安呢?
阿莴抚着跳快的心口,她太信任江庭雪了,并不肯把江庭雪往别处想。
是以她主动忽视了这股隐隐的不安,只小心将这纸册放回原位,低头继续翻看书籍。
“想不到这吴县的官无能,这吴县的乡民却颇有能耐。”
闹了一夜的流民乱象,总算控制下来。
昨夜夜里,流民们闹得不可开交,一整夜江庭雪与洪运二位大人,都在官府里捉拿审问流民们的委屈,并与唐知县各种周旋。
到了第二日,施粥之事还得继续,但唐知县却拿不出粮食,没办法,只能依旧是用的江庭雪此行带的粮食。
唐知县拿不出粮食,而灾民们要唐知县给出交代,此事愈加地难以推进,洪运只得与江庭雪、羊枣二人进屋商议赈灾一事。
洪运坐在屋里,手中拿着根断开的腰带,抖了几下,给江庭雪和羊枣看。
“不说他们敢打进官府里威胁那唐大人,便是我这刚到的大人,他们也敢割我的腰带。”
“想不到这吴县的流民,都到这般境地了,还有如此凶悍的心性。”
“也不怪乡民,今日民愤,也是因唐知县的不作为所起,”羊枣道,“他就是仗着如今官家病重,吴县这儿又地偏物穷,没有官员愿意来,所以他人在天边,这般肆无忌惮。”
洪运不住摇头,赞同道,“这唐知县,确真可恶。昨日咱们已同他说了,让他今日拿出个法子,好生安顿好吴县的这些灾民。”
“然他今日并未拿出解决之法,只一味推诿。小侯爷,羊大人,你们看,此事...该如何是好?”
眼下最紧要的问题还是先顾灾民。
江庭雪看着洪运手中的腰带才知道,原来他的腰带是这么坏的。
他慢声道,“想不到吴县这儿还留下这么多的灾民,咱们带的粮食远远不够,今日、明日,还可应付,却不能一直如此下去。”
不说他们此行带的粮食不够吴县这儿的灾民撑到明年,后边还有个纣县等着,此不是长久之道。
洪运问,“小侯爷有何主意?”
“还请二位大人,亲自去各商贾人家中,说服他们筹集赈灾物资,我会去吴县边关一带,请禁军过来,咱们,先礼后兵。”
吴县挨着桓国边关,那儿驻有禁军。
既然这唐知县敬酒不吃吃罚酒,他们何须再以礼待人?
洪大人唤不动这唐知县,那他便去请边关的指挥使大人过来,看这唐知县肯不肯受教。
“如此之法可以!”
洪运、羊枣二人皆赞同江庭雪的话,“此事便就这么办,未免惊动到他人,小侯爷,你便即刻前往边关,我与羊大人则今日亲自去拜访这吴县大户。”
“此为我的官印,倘若指挥使大人不信,小侯爷便拿着我的官印请他们过来。”
赈灾一事紧要,事不宜迟,三位郎君商议好事。江庭雪拿着洪运的官印,骑上马带上一队护卫,立时赶往最近的边关军营,请求借兵。
这一日,江庭雪一整日都没回来。
到了夜里,大沅国今年第一场雪却下了下来。
终于下雪了!尽管流民们都在受冻挨饿中,可看到这次朝廷派来的大人,经过一夜的闹事后,第二日依旧在为他们施粥赈灾,一时之间,灾民们的怨怒消了。
而上天也降下了雪,所有人无不跑到空地上,笑着跳着迎接雪水。
阿莴待在家中一日,看江庭雪今日还不归家,有些好奇,周管事在一边给她解释,“我家郎君定是忙着给吴县百姓筹粮去了,这样的事,他从前跟着主君有过好几回的经验,四丫姑娘不必忧心。”
阿莴点点头,不再多问,既然江公子那儿是安全的就好。
她安静地洗漱用饭,回屋看书。
等到夜里戍时末,阿莴看书看得有些困了,正要熄灯歇下,忽听屋外响起周管事的声音,“二郎,你回来了。”
江庭雪淡淡地“嗯”了一声,又问,“阿莴可睡了?”
“没呢,四丫姑娘的屋里,灯还亮着呢。”
原来江庭雪回来了。
周管事笑呵呵说着这话,阿莴却莫名心头一慌。
她心跳再次跳快了起来,似是猜到江庭雪要进屋来看她,急得转头就要去灭烛火,她的房门却“吱呀”一声被推开了。
阿莴僵硬着身子站在那儿,转头去看江庭雪,看他果然进了她屋里看她。
这个时刻,这么晚,阿莴都已脱下衣袍,仅着一身中衣就打算睡了,江庭雪看到这个时辰,便该知不能进女子的屋。
深夜进一个小娘子的屋里,这很不妥。
但阿莴莫名觉得,江庭雪不会顾及这一点,他定会进屋来瞧她一眼。
果不其然,江庭雪同周管事说完话,转身就推开了她的屋门。
阿莴心里,再次生出点隐隐的不安。
江庭雪却在瞧见阿莴仅着一身白色中衣,披散着长发站在屋中的模样时,微微一愣。
这入冬之后,阿莴真是一日白过一日,瞧小娘子现在,一头浓密乌黑的长发,披落肩头,就那般亭亭玉立站在屋中。
灯火下,比江庭雪夜里在梦里见到的阿莴,还要柔美几分。
江庭雪定定看她片刻,笑了一下,走上前。他走到阿莴面前低头就轻声问,“今日都在家中做了什么?嗯?”
江庭雪忽这么挨着她问,问的话却又这般亲昵,阿莴有些难为情地转过身,伸手去拿搭在椅子上的自己的衣裳,边披上边道,“周叔说你带了不少的书,我就拿了本,在家里看着。”
江庭雪又问阿莴,*看的是哪一本。
阿莴随手拿起桌上摆着的书,放在桌面上。眼见江庭雪就要拿起那本书来看,阿莴担心他要在她屋里留到很晚,小娘子转身就往床上去,“江公子,我要歇下了。”
“阿莴,明日跟不跟我出去赈灾?”江庭雪听见阿莴这话,不再去看那本书,却转头盯着阿莴的背影问,“明日禁军抵达吴县,你同我一道去筹粮,一道去给百姓施粥。”
阿莴头一回遇到这样的事,她是愿意的。她点头应好后,飞快地爬上了床,放下蚊帐,再不肯说话。
她整个人钻进被窝里就紧紧躲着,心跳跳得厉害。
今夜,他竟真的如此毫不避嫌地进了她的屋,阿莴愈加地有些惴惴不安。
她已然察觉到,这一次重逢江公子,江公子待她似乎亲近了不少。
这种亲近,对比从前那种客气的亲近,有些不同。
阿莴说不出这种不同,只隐隐的感觉到,江庭雪越发地亲昵信任起她。
可惜这时候,阿莴还是不愿把江庭雪往别处想。
实在是江庭雪这些日子里,虽待阿莴亲近不少,却到底没有什么逾越的行为,是以阿莴再次否认了自己那股隐隐不安。
这一切定是她自个的小女儿心思在作怪。人家江公子,对她只是出于关心与礼仪,定没有旁的意思。
是了,定是因为江公子如今已同她很熟稔的缘故。
想到这儿,小娘子略微放下心,只当是自己多虑,她慢慢闭眼睡觉。
江庭雪却看着小娘子这番羞涩躲他的模样,笑一下。
是他有些心急了,果真,他还没做什么,小娘子便有些害怕。
然而,再如何害怕,她总要一日一日适应他的步步靠近才行,他不允许她一直停留原地,向他后退。
江庭雪低头将烛火盖灭,转身离开了屋子。
先前帮表妹带的物件不说,此刻又到了一箱书。
这般带着一路多累赘。
等人都退下后,阿莴蹲下身,好奇地打开木箱,翻看起书本。
第78章 晋江文学城首发
箱子里装着许多好看的连环画册,不止有松石君的,还有各大家,或是佚名画的画集。
阿莴惊喜地看着书,她自己是很喜欢看这些画集的,料不到江公子也喜欢,如此倒是令她得到了好处。
阿莴美滋滋地随手抽出一本书,不慎因此抽落其中夹杂的些许纸张。
她弯腰捡起,却在瞧见上边的内容后,整个人怔了一下,继而脸颊都发烫起来。
那是先前跟着江庭雪念书时,她每日写的文章。江庭雪不仅将她写的文章都收集起来,竟还这么一路带着。
阿莴看着自己最初写的那些,十分稚嫩的话语,简直窘得就想挖个地洞,把头埋进去。
她不住翻看着,却又瞧见每张纸上面,都有江庭雪留下的感悟。
[阿莴第一日所写,很好。]
[阿莴第二日所写,很好。]
[阿莴第三日所写,很好。]
[...]
待到后面,还添加了江庭雪写的新内容。
[今日阿莴多吃了一个灌汤包子,她爱吃这一样。]
[今日阿莴在看松石君的书,我儿时也很喜爱看,她与我一样。]
[今日阿莴听我说谚语故事,听得入了迷,忘了回家。她实是个小糊涂蛋,想听故事,夜里也可来找我,总归我是她夫子。便是给她说上一整夜,说上一辈子的故事,又有何不可呢?]
直至翻到最后,江庭雪写着,
[今日阿莴头一次写出我的名字,错了旁的字,却没写错我的名字,她...令我这般心喜,倘若往后娶娘子,盼能娶位如阿莴这般的娘子。]
阿莴这才瞧见,最后一页里,竟还夹着她当初默写江庭雪名字的那张纸。
阿莴猛地合上这本纸册,心口“扑通扑通”跳快起来。
她未料到江公子竟是这般好的人,他从前竟细心如此,记录着她先前每一日的事,还收整好从前她的每一样用过之物。
便是争鸣哥哥,都没有这样记录着她所有大小细微之事。
可,可他写的这些话,这些话实有些过于亲昵了。
阿莴一时羞涩无措,一时又被江庭雪这一番默默的举动感动,一时,却又生出点隐隐的不安。
这不安不知从何而来,想江公子待她,真是一片赤诚夫子之心。她何德何能,竟能遇上这般好的贵人,怎会有所不安呢?
阿莴抚着跳快的心口,她太信任江庭雪了,并不肯把江庭雪往别处想。
是以她主动忽视了这股隐隐的不安,只小心将这纸册放回原位,低头继续翻看书籍。
“想不到这吴县的官无能,这吴县的乡民却颇有能耐。”
闹了一夜的流民乱象,总算控制下来。
昨夜夜里,流民们闹得不可开交,一整夜江庭雪与洪运二位大人,都在官府里捉拿审问流民们的委屈,并与唐知县各种周旋。
到了第二日,施粥之事还得继续,但唐知县却拿不出粮食,没办法,只能依旧是用的江庭雪此行带的粮食。
唐知县拿不出粮食,而灾民们要唐知县给出交代,此事愈加地难以推进,洪运只得与江庭雪、羊枣二人进屋商议赈灾一事。
洪运坐在屋里,手中拿着根断开的腰带,抖了几下,给江庭雪和羊枣看。
“不说他们敢打进官府里威胁那唐大人,便是我这刚到的大人,他们也敢割我的腰带。”
“想不到这吴县的流民,都到这般境地了,还有如此凶悍的心性。”
“也不怪乡民,今日民愤,也是因唐知县的不作为所起,”羊枣道,“他就是仗着如今官家病重,吴县这儿又地偏物穷,没有官员愿意来,所以他人在天边,这般肆无忌惮。”
洪运不住摇头,赞同道,“这唐知县,确真可恶。昨日咱们已同他说了,让他今日拿出个法子,好生安顿好吴县的这些灾民。”
“然他今日并未拿出解决之法,只一味推诿。小侯爷,羊大人,你们看,此事...该如何是好?”
眼下最紧要的问题还是先顾灾民。
江庭雪看着洪运手中的腰带才知道,原来他的腰带是这么坏的。
他慢声道,“想不到吴县这儿还留下这么多的灾民,咱们带的粮食远远不够,今日、明日,还可应付,却不能一直如此下去。”
不说他们此行带的粮食不够吴县这儿的灾民撑到明年,后边还有个纣县等着,此不是长久之道。
洪运问,“小侯爷有何主意?”
“还请二位大人,亲自去各商贾人家中,说服他们筹集赈灾物资,我会去吴县边关一带,请禁军过来,咱们,先礼后兵。”
吴县挨着桓国边关,那儿驻有禁军。
既然这唐知县敬酒不吃吃罚酒,他们何须再以礼待人?
洪大人唤不动这唐知县,那他便去请边关的指挥使大人过来,看这唐知县肯不肯受教。
“如此之法可以!”
洪运、羊枣二人皆赞同江庭雪的话,“此事便就这么办,未免惊动到他人,小侯爷,你便即刻前往边关,我与羊大人则今日亲自去拜访这吴县大户。”
“此为我的官印,倘若指挥使大人不信,小侯爷便拿着我的官印请他们过来。”
赈灾一事紧要,事不宜迟,三位郎君商议好事。江庭雪拿着洪运的官印,骑上马带上一队护卫,立时赶往最近的边关军营,请求借兵。
这一日,江庭雪一整日都没回来。
到了夜里,大沅国今年第一场雪却下了下来。
终于下雪了!尽管流民们都在受冻挨饿中,可看到这次朝廷派来的大人,经过一夜的闹事后,第二日依旧在为他们施粥赈灾,一时之间,灾民们的怨怒消了。
而上天也降下了雪,所有人无不跑到空地上,笑着跳着迎接雪水。
阿莴待在家中一日,看江庭雪今日还不归家,有些好奇,周管事在一边给她解释,“我家郎君定是忙着给吴县百姓筹粮去了,这样的事,他从前跟着主君有过好几回的经验,四丫姑娘不必忧心。”
阿莴点点头,不再多问,既然江公子那儿是安全的就好。
她安静地洗漱用饭,回屋看书。
等到夜里戍时末,阿莴看书看得有些困了,正要熄灯歇下,忽听屋外响起周管事的声音,“二郎,你回来了。”
江庭雪淡淡地“嗯”了一声,又问,“阿莴可睡了?”
“没呢,四丫姑娘的屋里,灯还亮着呢。”
原来江庭雪回来了。
周管事笑呵呵说着这话,阿莴却莫名心头一慌。
她心跳再次跳快了起来,似是猜到江庭雪要进屋来看她,急得转头就要去灭烛火,她的房门却“吱呀”一声被推开了。
阿莴僵硬着身子站在那儿,转头去看江庭雪,看他果然进了她屋里看她。
这个时刻,这么晚,阿莴都已脱下衣袍,仅着一身中衣就打算睡了,江庭雪看到这个时辰,便该知不能进女子的屋。
深夜进一个小娘子的屋里,这很不妥。
但阿莴莫名觉得,江庭雪不会顾及这一点,他定会进屋来瞧她一眼。
果不其然,江庭雪同周管事说完话,转身就推开了她的屋门。
阿莴心里,再次生出点隐隐的不安。
江庭雪却在瞧见阿莴仅着一身白色中衣,披散着长发站在屋中的模样时,微微一愣。
这入冬之后,阿莴真是一日白过一日,瞧小娘子现在,一头浓密乌黑的长发,披落肩头,就那般亭亭玉立站在屋中。
灯火下,比江庭雪夜里在梦里见到的阿莴,还要柔美几分。
江庭雪定定看她片刻,笑了一下,走上前。他走到阿莴面前低头就轻声问,“今日都在家中做了什么?嗯?”
江庭雪忽这么挨着她问,问的话却又这般亲昵,阿莴有些难为情地转过身,伸手去拿搭在椅子上的自己的衣裳,边披上边道,“周叔说你带了不少的书,我就拿了本,在家里看着。”
江庭雪又问阿莴,*看的是哪一本。
阿莴随手拿起桌上摆着的书,放在桌面上。眼见江庭雪就要拿起那本书来看,阿莴担心他要在她屋里留到很晚,小娘子转身就往床上去,“江公子,我要歇下了。”
“阿莴,明日跟不跟我出去赈灾?”江庭雪听见阿莴这话,不再去看那本书,却转头盯着阿莴的背影问,“明日禁军抵达吴县,你同我一道去筹粮,一道去给百姓施粥。”
阿莴头一回遇到这样的事,她是愿意的。她点头应好后,飞快地爬上了床,放下蚊帐,再不肯说话。
她整个人钻进被窝里就紧紧躲着,心跳跳得厉害。
今夜,他竟真的如此毫不避嫌地进了她的屋,阿莴愈加地有些惴惴不安。
她已然察觉到,这一次重逢江公子,江公子待她似乎亲近了不少。
这种亲近,对比从前那种客气的亲近,有些不同。
阿莴说不出这种不同,只隐隐的感觉到,江庭雪越发地亲昵信任起她。
可惜这时候,阿莴还是不愿把江庭雪往别处想。
实在是江庭雪这些日子里,虽待阿莴亲近不少,却到底没有什么逾越的行为,是以阿莴再次否认了自己那股隐隐不安。
这一切定是她自个的小女儿心思在作怪。人家江公子,对她只是出于关心与礼仪,定没有旁的意思。
是了,定是因为江公子如今已同她很熟稔的缘故。
想到这儿,小娘子略微放下心,只当是自己多虑,她慢慢闭眼睡觉。
江庭雪却看着小娘子这番羞涩躲他的模样,笑一下。
是他有些心急了,果真,他还没做什么,小娘子便有些害怕。
然而,再如何害怕,她总要一日一日适应他的步步靠近才行,他不允许她一直停留原地,向他后退。
江庭雪低头将烛火盖灭,转身离开了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