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七零,发现我妈是大绿茶 第27节
不得不说。
这老钱家的酒席,成了钱家村独一份的存在,让所有人都说好。
钱二田和钱家二媳妇的面子,也是赚足了!
可曾诚却有些不满意。
主要是他的婚礼酒席,怎么就能被一个农村出身的钱二田给比了下去?
他和钱二田的婚礼,不过相差一个来月。
可他结婚的那天只有六个菜,且只办了八桌。
但钱二田却办了十六桌,而且还每桌十个菜,连甜品都有。
甜品多贵啊!
赵浅浅说她买了几个梨子,就花了5块钱。
凭什么钱二田可以带一大箩筐回家?
曾诚丝毫没有想到赵浅浅可能会骗他。
只要动脑子好好想想,就算水果再贵,也不可能几个梨子就花5块钱。
但:“情人眼里出西施。”
关于酒席的事情。
曾诚心里就是不服!
赵浅浅倒是一点都不计较。
甚至她还特意去了一趟赵家村,让二叔一家都来吃酒席,能吃多少就吃多少。
这酒席钱大部分是赵氏出的,可不得吃回来。
再说赵浅浅的亲二叔。
那钱二田不得也叫一声:“二叔。”
所以他有资格来吃酒席!
上一次。
赵浅浅结婚的时候,赵二叔一家没有全部到齐。
唯恐把主人家给吃穷了!
但这一次,赵浅浅特意交代了:“二叔,那天你一定要带着一大家子去吃啊,这办酒席的钱都是我娘出的,你们一定要吃回来,而且只给一份礼钱就行。”
这等好事。
赵二叔一家肯定是巴不得。
他们一家就算全部请假,都要来参加。
就当提前过年了!
十六桌酒席,很多人都不知道谁是谁的亲戚。
所以赵二叔家单独占了一桌。
菜一上桌。
那赵二叔一家就瞪大了眼睛,小五第一个开口:“乖乖,这么好的酒席。老钱家真是有钱,我们全村过年,都没有一家会吃这么好。”
……“小五别说话,快点吃。”
上次参加了赵浅浅婚礼的赵二叔有点气愤:“浅浅结婚的时候,这老钱头就不舍得出这么多钱。他儿子结婚,倒是办的体面。”
……“呵,我可是听浅浅说了,这酒席可是钱老头逼着浅浅娘出的,真是黑心肝!”赵二婶紧接着开口。
二叔家的其它几个儿子,此时都在大快朵颐。
他们一定会帮浅浅多吃一点回来的。
这次他们家除了在上班的老二赵调没来,其它人都来了,连今天的工分都没要。
嗯,除了赵二叔一家六口。
他们还带了几个和他们家有亲戚关系的旁系。
随礼都是一家二毛钱!
嘻嘻,赚大了!
第25章 钱钱钱,你就知道钱!
钱二田结婚之后。
这老钱家的日子过得看似平静如水,但实则暗潮涌动。
当然。
这跟赵母的苛刻也有关。
不过。
赵母也有赵母的理由。
谁让老二两口子结婚,让她花了20块钱呢!
那她可不得从平常的生活费中给扣出来。
生活费少了。
那伙食自然不能跟平常一样。
比如今天早上的饭菜就很简单。
小米粥,外加棒子面窝窝头,咸菜丝。
晚饭。
则是两盘青菜,野菜玉米糊糊,外加棒子面窝窝头。
其实别看是粗茶淡饭,但架不住赵母的手艺的好,所以色香味还是不错的。
就拿今天早上的早饭来说吧!
那小米粥熬的,浓稠适度,每一口都能感受到小米的独特香味。
旁边还放着几个金黄的棒子面窝窝头,看上去朴实无华,但咬下去却是满满的谷物香气。
再配上一小碟切得细细的咸菜丝,咸香可口!
而到了晚上。
那两大盘绿油油的青菜,鲜嫩欲滴,看起来就让人垂涎三尺。
一旁还有一锅野菜玉米糊糊,那浓稠的汤汁包裹着细碎的野菜和金黄的玉米粒,散发出阵阵清香。
就是主食是早上剩下的粗面窝窝头,显得卖相差了点。
可偏偏老二和老二媳妇很是不满意。
钱二田在饭桌上向钱老头告状:“爹,我才刚结婚呢,你看赵妈妈就给我媳妇吃这个啊!”
“不然呢,吃什么啊?”赵母冷笑:“一大家子十几口人,每个月光是买粮食和一些人情来往的就需要去掉十五块钱,家里鸡蛋吃的也多,每个月也要买上五六十个,这又去掉五六块钱,剩下不到十块钱,你不会想天天吃肉吧!”
“可自我们结婚后,就没吃过肉菜。”钱二田不服:“就连炒鸡蛋,好像都没吃过。”
记得他媳妇没进门的时候。
这炒鸡蛋隔天就能吃上一次的。
但现在他媳妇过门五六天了。
别说荤菜了,就连鸡蛋都没见过。
他怀疑赵母就是在找茬。
或者说看他媳妇不顺眼。
面对钱二田的抱怨。
“这你们结婚的时候,大鱼大肉吃了那么多,也该吃一些素了。”赵母丝毫不相让:“什么家庭啊,还要每天大鱼大肉不行。”
钱老头敲敲桌子,示意大家都闭嘴:“行了,吃饭吧,我们家确实要一个星期左右,才会吃一次肉。”
这公公都出面了。
那钱二田的媳妇夏兰也不好再折腾。
这件事情就先这么过去了。
不过。
心里有小九九的人,是怎么都压不住的。
没过几天。
钱二田那新娶进门没多久的媳妇又开始闹腾起来了,吵嚷着要分家。
究其原因。
还是老一套,竟是嫌弃每个月35块的生活费,吃得太差劲。
她觉得与其这样大家一起凑合着过苦日子,倒不如将这35块的生活费平均分给各家各户,让各自去安排生活开销。
其实老钱头也一直膈应着这件事。
赵氏给她女儿和大儿子都买了工作。
这钱不说全部,至少一大半是出自这每个月的生活费里。
所以。
老钱头也想把赵氏每个月35块钱的生活费给要回来,但是他又不想分家。
于是他对赵氏说:“既然你掌管每个月35块钱的生活费吃的不好,不如把钱交给二儿媳妇一段时间,看在她的管理下能不能吃的更好?”
这老钱家的酒席,成了钱家村独一份的存在,让所有人都说好。
钱二田和钱家二媳妇的面子,也是赚足了!
可曾诚却有些不满意。
主要是他的婚礼酒席,怎么就能被一个农村出身的钱二田给比了下去?
他和钱二田的婚礼,不过相差一个来月。
可他结婚的那天只有六个菜,且只办了八桌。
但钱二田却办了十六桌,而且还每桌十个菜,连甜品都有。
甜品多贵啊!
赵浅浅说她买了几个梨子,就花了5块钱。
凭什么钱二田可以带一大箩筐回家?
曾诚丝毫没有想到赵浅浅可能会骗他。
只要动脑子好好想想,就算水果再贵,也不可能几个梨子就花5块钱。
但:“情人眼里出西施。”
关于酒席的事情。
曾诚心里就是不服!
赵浅浅倒是一点都不计较。
甚至她还特意去了一趟赵家村,让二叔一家都来吃酒席,能吃多少就吃多少。
这酒席钱大部分是赵氏出的,可不得吃回来。
再说赵浅浅的亲二叔。
那钱二田不得也叫一声:“二叔。”
所以他有资格来吃酒席!
上一次。
赵浅浅结婚的时候,赵二叔一家没有全部到齐。
唯恐把主人家给吃穷了!
但这一次,赵浅浅特意交代了:“二叔,那天你一定要带着一大家子去吃啊,这办酒席的钱都是我娘出的,你们一定要吃回来,而且只给一份礼钱就行。”
这等好事。
赵二叔一家肯定是巴不得。
他们一家就算全部请假,都要来参加。
就当提前过年了!
十六桌酒席,很多人都不知道谁是谁的亲戚。
所以赵二叔家单独占了一桌。
菜一上桌。
那赵二叔一家就瞪大了眼睛,小五第一个开口:“乖乖,这么好的酒席。老钱家真是有钱,我们全村过年,都没有一家会吃这么好。”
……“小五别说话,快点吃。”
上次参加了赵浅浅婚礼的赵二叔有点气愤:“浅浅结婚的时候,这老钱头就不舍得出这么多钱。他儿子结婚,倒是办的体面。”
……“呵,我可是听浅浅说了,这酒席可是钱老头逼着浅浅娘出的,真是黑心肝!”赵二婶紧接着开口。
二叔家的其它几个儿子,此时都在大快朵颐。
他们一定会帮浅浅多吃一点回来的。
这次他们家除了在上班的老二赵调没来,其它人都来了,连今天的工分都没要。
嗯,除了赵二叔一家六口。
他们还带了几个和他们家有亲戚关系的旁系。
随礼都是一家二毛钱!
嘻嘻,赚大了!
第25章 钱钱钱,你就知道钱!
钱二田结婚之后。
这老钱家的日子过得看似平静如水,但实则暗潮涌动。
当然。
这跟赵母的苛刻也有关。
不过。
赵母也有赵母的理由。
谁让老二两口子结婚,让她花了20块钱呢!
那她可不得从平常的生活费中给扣出来。
生活费少了。
那伙食自然不能跟平常一样。
比如今天早上的饭菜就很简单。
小米粥,外加棒子面窝窝头,咸菜丝。
晚饭。
则是两盘青菜,野菜玉米糊糊,外加棒子面窝窝头。
其实别看是粗茶淡饭,但架不住赵母的手艺的好,所以色香味还是不错的。
就拿今天早上的早饭来说吧!
那小米粥熬的,浓稠适度,每一口都能感受到小米的独特香味。
旁边还放着几个金黄的棒子面窝窝头,看上去朴实无华,但咬下去却是满满的谷物香气。
再配上一小碟切得细细的咸菜丝,咸香可口!
而到了晚上。
那两大盘绿油油的青菜,鲜嫩欲滴,看起来就让人垂涎三尺。
一旁还有一锅野菜玉米糊糊,那浓稠的汤汁包裹着细碎的野菜和金黄的玉米粒,散发出阵阵清香。
就是主食是早上剩下的粗面窝窝头,显得卖相差了点。
可偏偏老二和老二媳妇很是不满意。
钱二田在饭桌上向钱老头告状:“爹,我才刚结婚呢,你看赵妈妈就给我媳妇吃这个啊!”
“不然呢,吃什么啊?”赵母冷笑:“一大家子十几口人,每个月光是买粮食和一些人情来往的就需要去掉十五块钱,家里鸡蛋吃的也多,每个月也要买上五六十个,这又去掉五六块钱,剩下不到十块钱,你不会想天天吃肉吧!”
“可自我们结婚后,就没吃过肉菜。”钱二田不服:“就连炒鸡蛋,好像都没吃过。”
记得他媳妇没进门的时候。
这炒鸡蛋隔天就能吃上一次的。
但现在他媳妇过门五六天了。
别说荤菜了,就连鸡蛋都没见过。
他怀疑赵母就是在找茬。
或者说看他媳妇不顺眼。
面对钱二田的抱怨。
“这你们结婚的时候,大鱼大肉吃了那么多,也该吃一些素了。”赵母丝毫不相让:“什么家庭啊,还要每天大鱼大肉不行。”
钱老头敲敲桌子,示意大家都闭嘴:“行了,吃饭吧,我们家确实要一个星期左右,才会吃一次肉。”
这公公都出面了。
那钱二田的媳妇夏兰也不好再折腾。
这件事情就先这么过去了。
不过。
心里有小九九的人,是怎么都压不住的。
没过几天。
钱二田那新娶进门没多久的媳妇又开始闹腾起来了,吵嚷着要分家。
究其原因。
还是老一套,竟是嫌弃每个月35块的生活费,吃得太差劲。
她觉得与其这样大家一起凑合着过苦日子,倒不如将这35块的生活费平均分给各家各户,让各自去安排生活开销。
其实老钱头也一直膈应着这件事。
赵氏给她女儿和大儿子都买了工作。
这钱不说全部,至少一大半是出自这每个月的生活费里。
所以。
老钱头也想把赵氏每个月35块钱的生活费给要回来,但是他又不想分家。
于是他对赵氏说:“既然你掌管每个月35块钱的生活费吃的不好,不如把钱交给二儿媳妇一段时间,看在她的管理下能不能吃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