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七零,发现我妈是大绿茶 第26节
除了她,这钱家的任何一个人接管家的活,都不可能每个月存下十块钱之多。
这里边除了会算计,也要精打细算。
毕竟过日子不是那么简单的!
比如平常给两家的孩子们做衣服鞋子这些,她就会省下一大笔。
其实每次外人看着都是钱家的孩子,比他们赵家几个孩子穿的好。
但他们不知道里边的弯弯绕。
钱老头不做衣服,他也不知道。
比如冬天套棉袄棉裤这些,还包括棉被。
给钱家的几个孩子穿的都是旧棉花,偶尔会混合一些新的棉花在这里边,但外边的布料一定是全新的,好看的。
而给赵家几个孩子的都是最新的棉花,但外边穿的都是一些旧料子。
赵浅浅因为是女娃子,还经常穿一些新料子。
但赵老大和赵小弟,前几年从未穿过新料子。
那时候兄弟两个对赵母,还多有埋怨。
正是由于两个亲生儿子都对赵母有怨怼,才更加证实了她好继母的名声,人人称赞!
那个时候,钱老头和赵母的感情还不错。
每每这个时候,钱老头都会给赵母包个二十块或者三十块的红包,说一句:“委屈你了。”
这就是赵母的厉害之处了。
明明什么实惠都得了,偏偏还能让钱老头心疼,主动送钱,让外人众口称赞。
就连钱家的几个孩子,也一直“赵妈妈”的叫着。
而省下来的那些新棉花和新布料。
赵母又会和钱家村的人换成钱和粮食。
这可不就又省下一大笔钱!
钱家村有钱,邻居们不缺钱也不缺粮。
但是这个时代买东西,是需要票的!
比如一些布票和棉花票,还有糖票之类的。
他们有钱也买不到。
钱老头在机械厂的福利待遇好,这些东西不缺。
赵母又会算计,往往可以用价值一块钱的棉花票,换来价值两块钱的粮食。
自己算计一点,加上会过日子省下一点。
还有她每天都拿八个工分的勤奋!
所以赵母一年才能存下200块钱。
另外一边。
大概是出于心虚。
又或者是出于讨好。
赵氏这次把钱二田的酒席办的还是不错的。
因为钱老头和钱二田的岳父那边,都是要脸面的人。
酒席一共办了十六桌。
主食就是白面馒头,外加小米粥。
第24章 老钱家开始争夺厨房的掌控权!
菜式是。
老鸭汤,辣子鸡,韭菜炒鸡蛋,凉拌黄瓜丝,红烧茄子,清蒸鱼,五花肉炖白菜粉条,油渣炒土豆丝,八宝饭,梨汤。
十个菜。
看起来鸡鸭鱼肉,包括甜品应有尽有,其实还真的没花多少钱。
赵氏就花钱向村里的人买了二只鸭子和六只鸡,其它的都是利用现成的菜和粮食,以及钱老头的肉票。
毕竟是自己二儿子的酒席。
也是他最喜欢的一个儿子。
虽然钱老头说了让赵氏出全部的酒席钱。
但他还是怕赵氏太过小气!
让钱二田在结婚那天丢了脸面。
所以钱老头想办法弄了十斤肉,又去村里的池塘批发了二十条鱼。
而钱二田则带回来一大筐的梨和二斤红枣,并且告诉赵氏:“我媳妇说了,酒席必须有甜品。”
这个时代的酒席。
不说在农村了,就连镇上办酒席,有甜品的都不多。
可见钱二田是希望这次的酒席办的风光!
其实对农村人来说。
酒席光有这鱼和肉这两个肉菜就不算寒酸了。
更何况还有极其稀罕的甜品。
按理说赵氏只要随便再添点菜,就已经是很风光的酒席了!
可钱二田哪里会是省心的?
他在结婚之前,不断地向赵氏要求:“我媳妇那边的要求,酒席一定要有鸡有鸭,总之不能太寒酸,否则他媳妇会不开心的。”
钱老头和老钱家的人也在一旁助攻。
无非就是说钱二田娶的媳妇可是城里的,他们家要给足亲家母面子。
赵赛华每每在这时都会在心里冷笑:“说那么多,不就是为了让我多花钱?”
不过他们有他们的要求
赵氏也有赵氏的过墙梯!
那就要看谁能算计的过谁?
掌厨的人是赵赛华,里边有很多操作的空间。
何不卖他们一个好!
然后赵氏也夸了口,会买鸡买鸭!
她的表态,让老钱家的人脸色好看不少。
老钱家的人以为这一只鸡怎么也要有个1.5到2块钱左右,而一只鸭子2块钱多,那十六桌酒席,她最起码也要花个五十块。
其实。
老钱家有老钱家的小心思。
赵氏也有赵氏的小心思。
反正办酒席当主厨的是她。
老鸭汤,主要喝的是个汤,所以鸭子肉多少不重要。
赵氏买了两只很肥的老鸭子,花了6块钱,又做了一些鸭血,这样那天的老鸭汤看起来分量也不会少。
鸡她买了六只,都是那种很小的,加上自己家里养的两只很肥的鸡,一共凑了八只鸡,争取每桌酒席有半只鸡。
六只很小的鸡一共花了10块钱,然后又买了4块钱的鸡蛋。
老钱家以为这次酒席,赵氏又是买鸡买鸭,外加又买了几十个鸡蛋,至少得花五十多。
其实她只花了20块。
不过20块,赵母都心痛的不行。
因为赵浅浅出嫁,老钱头也只给添了20块的压箱底,这一下全部还回去了。
另外一边。
这酒席办的,谁都说一个好字。
老鸭汤,虽然只有一碗,但赵氏把鸭子肉剁的很小,每碗都有七八块肉,还加了很多的鸭血。
所以看起来每一桌的老鸭汤,都是鸭肉和鸭血份量十足。
每桌半只鸡,加上辣椒一炒,那也是满满的一大碟。
别的就更不用说了。
黄瓜和土豆丝茄子这些都是自家种的,都是用大碟子装的,让你可以尽情的吃饱。
特别是五花肉炖白菜。
那都是用盆装的,反正白菜不值钱,这肉又是钱老头带回来的。
白面馒头更是随你吃!
最为重要的是。
这酒席最后还有两个甜品。
一个八宝饭,一个红枣梨汤。
这样奢侈的东西,农村的很多人一辈子都没吃过。
这里边除了会算计,也要精打细算。
毕竟过日子不是那么简单的!
比如平常给两家的孩子们做衣服鞋子这些,她就会省下一大笔。
其实每次外人看着都是钱家的孩子,比他们赵家几个孩子穿的好。
但他们不知道里边的弯弯绕。
钱老头不做衣服,他也不知道。
比如冬天套棉袄棉裤这些,还包括棉被。
给钱家的几个孩子穿的都是旧棉花,偶尔会混合一些新的棉花在这里边,但外边的布料一定是全新的,好看的。
而给赵家几个孩子的都是最新的棉花,但外边穿的都是一些旧料子。
赵浅浅因为是女娃子,还经常穿一些新料子。
但赵老大和赵小弟,前几年从未穿过新料子。
那时候兄弟两个对赵母,还多有埋怨。
正是由于两个亲生儿子都对赵母有怨怼,才更加证实了她好继母的名声,人人称赞!
那个时候,钱老头和赵母的感情还不错。
每每这个时候,钱老头都会给赵母包个二十块或者三十块的红包,说一句:“委屈你了。”
这就是赵母的厉害之处了。
明明什么实惠都得了,偏偏还能让钱老头心疼,主动送钱,让外人众口称赞。
就连钱家的几个孩子,也一直“赵妈妈”的叫着。
而省下来的那些新棉花和新布料。
赵母又会和钱家村的人换成钱和粮食。
这可不就又省下一大笔钱!
钱家村有钱,邻居们不缺钱也不缺粮。
但是这个时代买东西,是需要票的!
比如一些布票和棉花票,还有糖票之类的。
他们有钱也买不到。
钱老头在机械厂的福利待遇好,这些东西不缺。
赵母又会算计,往往可以用价值一块钱的棉花票,换来价值两块钱的粮食。
自己算计一点,加上会过日子省下一点。
还有她每天都拿八个工分的勤奋!
所以赵母一年才能存下200块钱。
另外一边。
大概是出于心虚。
又或者是出于讨好。
赵氏这次把钱二田的酒席办的还是不错的。
因为钱老头和钱二田的岳父那边,都是要脸面的人。
酒席一共办了十六桌。
主食就是白面馒头,外加小米粥。
第24章 老钱家开始争夺厨房的掌控权!
菜式是。
老鸭汤,辣子鸡,韭菜炒鸡蛋,凉拌黄瓜丝,红烧茄子,清蒸鱼,五花肉炖白菜粉条,油渣炒土豆丝,八宝饭,梨汤。
十个菜。
看起来鸡鸭鱼肉,包括甜品应有尽有,其实还真的没花多少钱。
赵氏就花钱向村里的人买了二只鸭子和六只鸡,其它的都是利用现成的菜和粮食,以及钱老头的肉票。
毕竟是自己二儿子的酒席。
也是他最喜欢的一个儿子。
虽然钱老头说了让赵氏出全部的酒席钱。
但他还是怕赵氏太过小气!
让钱二田在结婚那天丢了脸面。
所以钱老头想办法弄了十斤肉,又去村里的池塘批发了二十条鱼。
而钱二田则带回来一大筐的梨和二斤红枣,并且告诉赵氏:“我媳妇说了,酒席必须有甜品。”
这个时代的酒席。
不说在农村了,就连镇上办酒席,有甜品的都不多。
可见钱二田是希望这次的酒席办的风光!
其实对农村人来说。
酒席光有这鱼和肉这两个肉菜就不算寒酸了。
更何况还有极其稀罕的甜品。
按理说赵氏只要随便再添点菜,就已经是很风光的酒席了!
可钱二田哪里会是省心的?
他在结婚之前,不断地向赵氏要求:“我媳妇那边的要求,酒席一定要有鸡有鸭,总之不能太寒酸,否则他媳妇会不开心的。”
钱老头和老钱家的人也在一旁助攻。
无非就是说钱二田娶的媳妇可是城里的,他们家要给足亲家母面子。
赵赛华每每在这时都会在心里冷笑:“说那么多,不就是为了让我多花钱?”
不过他们有他们的要求
赵氏也有赵氏的过墙梯!
那就要看谁能算计的过谁?
掌厨的人是赵赛华,里边有很多操作的空间。
何不卖他们一个好!
然后赵氏也夸了口,会买鸡买鸭!
她的表态,让老钱家的人脸色好看不少。
老钱家的人以为这一只鸡怎么也要有个1.5到2块钱左右,而一只鸭子2块钱多,那十六桌酒席,她最起码也要花个五十块。
其实。
老钱家有老钱家的小心思。
赵氏也有赵氏的小心思。
反正办酒席当主厨的是她。
老鸭汤,主要喝的是个汤,所以鸭子肉多少不重要。
赵氏买了两只很肥的老鸭子,花了6块钱,又做了一些鸭血,这样那天的老鸭汤看起来分量也不会少。
鸡她买了六只,都是那种很小的,加上自己家里养的两只很肥的鸡,一共凑了八只鸡,争取每桌酒席有半只鸡。
六只很小的鸡一共花了10块钱,然后又买了4块钱的鸡蛋。
老钱家以为这次酒席,赵氏又是买鸡买鸭,外加又买了几十个鸡蛋,至少得花五十多。
其实她只花了20块。
不过20块,赵母都心痛的不行。
因为赵浅浅出嫁,老钱头也只给添了20块的压箱底,这一下全部还回去了。
另外一边。
这酒席办的,谁都说一个好字。
老鸭汤,虽然只有一碗,但赵氏把鸭子肉剁的很小,每碗都有七八块肉,还加了很多的鸭血。
所以看起来每一桌的老鸭汤,都是鸭肉和鸭血份量十足。
每桌半只鸡,加上辣椒一炒,那也是满满的一大碟。
别的就更不用说了。
黄瓜和土豆丝茄子这些都是自家种的,都是用大碟子装的,让你可以尽情的吃饱。
特别是五花肉炖白菜。
那都是用盆装的,反正白菜不值钱,这肉又是钱老头带回来的。
白面馒头更是随你吃!
最为重要的是。
这酒席最后还有两个甜品。
一个八宝饭,一个红枣梨汤。
这样奢侈的东西,农村的很多人一辈子都没吃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