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世纪庶女生存指南 第49节
隔天,贝贝约她吃漂亮饭,说要和她讲朱长跃吃瘪的事。张束问吃了谁的瘪,朱贝贝笑说那可太多,被杜清骂完被齐总骂,像个足球一样被踢来踢去。但源头还是陈星惹事在先。张束摇头,我不是替你前夫说话,非要溯源,还是朱长跃急功近利,看人不准。杜清一看就是个坏的。
张束爽快答应听八卦的邀约。她和杜润去鼎盛不过是一个开始,长隆没表态,齿轮还没有正式运转起来。
自葬礼后,朱贝贝又开始连轴转,其中一个星期换了四个城市,朱贝贝笑说自己没有女明星的命,却得了女明星的病,经常累得想一头栽在地上。支撑她的,是回北京就能领离婚证这件事。
到手那天,贝贝举证自拍,立刻发了朋友圈,明艳动人。只可惜离婚证竟然还是红色的,许多人问她是不是二婚,着实晦气。
杜润后来和张束吐槽,朱贝贝张嘴闭嘴真是两个人,闭上嘴,追她的人能从英蓝排到金融街购物中心。
那张开嘴呢?
杜润咬牙切齿,那二十秒的笑声和灭霸打响指没区别。
但两人还是分别给贝贝发了红包。
今天朱贝贝依旧要加班,两人就约在金融街见。早到了半小时,张束四处溜达。再来金融街,她终于不再胆怯。贝贝在金融街的房子也卖掉了,感谢房子抗跌能力不错,贝贝收到了一笔巨款,还清朱长跃的买房钱,还留下不少。
张束在这里的所有记忆都被清除被刷新,对她来说,金融街以后只是一个普通的商区了。
走到贝贝办公楼下,张束想在大堂闸机外等着,等贝贝下楼给她一个惊喜,却没想到撞上了贝贝的八卦——一个高个子穿西装的长腿男人激烈地和她争论着什么,还要去拽她手臂,被她一把挥开。张束再想躲已经来不及,朱贝贝眼尖,看到她立刻大喊表姐,就此摆脱了男人。
两人往楼外走,张束问朱贝贝,什么情况?朱贝贝只说是讨厌同事。张束想起那晚的两杯酒,笑笑没说话。
朱贝贝说,那日自己去长隆对接业务,听到齐总在屋里拍桌子对朱长跃咆哮,她从来没见朱长跃那么低三下四,不要太爽。
但张束更想知道杜清和朱长跃到底说了什么。朱贝贝摇头,只知道两人打完电话,朱长跃的脸色比吃了屎还难看。大家都推测杜清卖股份已成定局。
至于电话内容,过了很久很久以后,张束才从张军平处听来——
杜清最后当然还是接了朱长跃的电话。又不是全家潜逃出国,圈子不大,早晚要见。
朱长跃从头到尾都是脏话,问杜清钱的事说好尽快搞定,最后就是卖给鼎盛?
杜清倒是松弛,破罐子破摔,“老朱啊,事到如今我也不瞒你,我资金链确实出了点问题。年景不好,银行的钱借不出来也不能赖我。我也不是故意诓你,我本来是想撑到医院经营上道一杆子翻盘,谁能想到家里出了内奸呢。不过吧,这内奸,咱们两家,一家一个。啊不对,你家是两个,还有你努力培养的前女婿呢。我想来想去,鼎盛怎么会想到这么一招,还不是里面有人呀。现在不卖,死的就是我。别怪我啊。”
朱长跃摔烂了手机。他想起来,这台手机是陈星送的。
第68章 《二十一世纪庶女生存指南》
朱贝贝笃定长隆最后一定会妥协,董沁渝和她观点一致。朱贝贝也看了那些资料,她见得多,知道这本账还算不上烂透了,撑死充满鸡贼和拙劣。行业里还有太多更隐秘、无缘可溯的烂账。但她也说,看多了,人的阈值会变得越来越低,最后见怪不怪。这个行业做久了,人的血确实会变冷。
朱长跃那么希望长隆姓朱,不知道此刻他还有没有这个心愿。如果真是他的,贝贝怀疑他会成为当代周瑜,活活被气死——不是因为事情本身,却是因为自己的动作和决策有了瑕疵。
朱贝贝长叹一声。客观评价朱长跃,绝对是个人才,放在哪朝哪代都是。从工作能力到混商场的手段都是一流,不然一介草根混不到这个水平。但也就是这个水平了。巨型的自负,和对掌控权力的极度迷恋成为了他的天花板,距离最高的位置永远有一步之遥。
换谁从低处上来,走到今天的位置,遇到这种事,都会抱憾。
想来陈星和他很像。离婚当日,朱贝贝听到了一句荒谬话。回家后她反复咀嚼,甚至想发朋友圈发微博,但又不想打自己脸,让别人笑她当年嫁了个奇葩。于是她憋到了今天,不吐不快——
“那天出了民政局,陈星突然跟我说,‘我这个人太目的导向’。我以为他要诉一番衷情,留出了预期和时间,结果他说,‘我连和女人睡觉都只睡该睡的,只睡有用的,我就是这么一个人,你这种大小姐是不会理解的。’”
朱贝贝流露出一种很难形容的表情,“怪不得以前上个床难于上青天,我甚至一度怀疑他是弯的。一个连做爱这么快乐的事都要想着次数和目的的人,我确实理解不了。但他应该很挫败吧,这么‘自律’,时间都留给算计,最后却只拿到一场空的结局。”
张束听了不知道该如何评价。她想自己那时果然迟钝,他们在一起太早,还走纯爱路线,学校又离得远,身体欲望很低。而后这个男人在自己身边八年,她只觉得他努力勤奋克制,竟不知他连身体本能都要规划,如此钻营。
很多人顺风顺水,不用绕路就能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张束想,自己可能就是要走一遍弯路错路,才能稍稍开悟一些的人。她接受这个安排。
朱贝贝又说,但朱长跃也提供了这样的高度给自己。虽然并不是有意为之,自己也在他栽的树下乘了凉。看到他今日这样跳梁小丑,说没有一点恻隐之心是假。可也只有一点了。
她为此给董沁渝拨了一个电话,聊了好久的项目,董沁渝突然问,朱贝贝,说你真正想问的事。贝贝想了想,说算了,不问了,也不是大事。我们的情况到底不一样。董沁渝没讲话,项目聊完就挂断了。
那日贝贝加班到凌晨,睡前,董沁渝发来一条微信,“爱康之后大概率会把原来的医院陆续关停,以来填账,到那时候,老员工走完,都找到下家,我也可以和杜清老账新账一起算。鼎盛的钱进来,不一定能救爱康。”
朱贝贝以为他发错人,刚想再问,董沁渝又说,“现在觉得,手也可以不那么干净。没必要怜悯。你也是。”
贝贝将这五个字在便签纸上抄了很多遍。
是啊,其实也没什么不一样。聪明有能力却迷失在权力中的男人;牺牲掉的女人;摆设一般的第二个或第几个女人;长了一副硬心肠和一对铁手腕、与快乐无缘的孩子。唯一区别,就是一个孩子倒霉,还是几个孩子倒霉。太阳之下确无新事。
啊,贝贝感慨,现在 get 到了董沁渝的性感,稳、准、狠,他要是直男该多好!又扭头对张束说,所以你按照你的心意来吧。我这边没有什么支持还是反对,不用顾忌我。
张束摇头,话不能这么说。有些东西终究是断不了。
那你说说是什么东西?贝贝又问,如果我们不是姐妹,你会在意我吗?
那确实不会。
因为我们是姐妹,我觉得你更不用在意。我说了,靠这双手,我不会饿死。当然,朱贝贝说着掀开挡光板上的镜子,揽镜自照,发出满足的叹息,靠脸也行啊。我实在太美了。
但她立刻陷入沉默。
张束当然懂她沉默的原因。朱贝贝的妈妈是大美人,但朱贝贝长得确实和朱长跃太过相像。这就是血缘带来的痛处。
两个女人开车去了闹市区,张灯结彩一片红火。她们才恍然,原来已经要过春节了。
少时期盼团聚的日子,就算会被奚落会被比较会面对种种发难,过年终究是好的,是热闹的,是觉得这一天迈过后,人就会被施法般拥有一个新开始的。少女们互相嫌弃,总会不欢而散,但下次见面依旧有共同话题。
只是累积了太多负担和磋磨后,这些期盼终于薄成了一捅就破的局面。
朱贝贝断了亲,张束和杜润演了这么一出“倒反天罡”,周家人反倒一个电话没敢打来。加上杜家反水,刚结亲的两家人也没有相聚的由头。今年的年,确实不知道该怎么过了。
贝贝发出邀约,“我在北京都没什么值得惦记的人了,你惦记的人也不在身边,不如一起出国?”
两人干脆利落地定了去北海道的票。杜润知道了也闹着要去。他和家里刀剑相向,春节自是不必回去演父慈子孝。听说沈雪花以泪洗面,杜清每天大骂她的种不好,早知道就不应该让这个孩子生下来。杜润冷笑,两个种都不好,那是谁的问题。但他救不了沈雪花,也不想救。
朱贝贝问杜润跟去干嘛,杜润想了许多理由,比如他还是张束的合法丈夫,比如有个男的总归安全,但最后都没说出口。
“就当这是我的毕业旅行吧。从上一个人生阶段毕业,从张束这里毕业。后面是真的要进入‘社会’了。”
朱贝贝没再拒绝。
她问张束,你这个老公,是不是爱上你了?
张束问,你觉得杜润爱苏大夫吗?
不爱,贝贝答,爱一个人是不会舍得不给名分的。
那就是了。张束说。你知道吗,人是很容易爱上自己的医生和心理咨询师的,他们在人最脆弱时提供了最专业最稳定的托举和接纳,但这不是爱。患难见真情往往没有好下场。杜润爱上的不是我,是我让他产生的“被爱”的感觉。
如果他真爱上你了呢?
张束认真答,如果是真的,应该也只有百分之三五十。但杜润爱自己是百分之百的。这就是我不能和他在一起的理由,也是苏大夫放弃他的理由。
你刚才提到医生,那李大夫呢?你是因为他托举了你,所以才爱他吗?
不是的。她是在他脱下白大褂后爱上他的。也许是从他留下来和她一起捡猫开始,也许是从他为小猫选“墓地”开始,也许是从他将车开到沟里让她下来一起推车开始,也许是从他沉默与她对饮开始,也许是从他悄悄为她买了爆炸盐开始,也许是他将她送回家等她醒来开始……对杜润的动心是点状的、跳跃的、晃晃悠悠的;但对李行的喜欢是线性的,密密织缝。他从未让她失望,下一件发生的事,永远会刷新和延续喜爱的感觉。
她爱上的是做医生的李行,而不是他的医生身份。她心里很清楚。
春节前的最后一个周一,还是发生了地震。一切如众人预料,长隆在早上十点发布了公告,同意爱康对外出售股权。长隆的态度并没引发什么波澜,但长隆和鼎盛两个竞争对手即将面临的话语权争夺战,倒是一时成了市场上最热门的话题。
余震还波及到了张束。
朱长跃在这天中午,给张束打了一个电话。
巧的是,张束此时正在和许久未见的编辑吃火锅。编辑即将回老家,准备节后回来领大礼包。长剧和电影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版权剧也跟着收缩,公司大幅度裁员,仿佛轮盘赌,不知道哪天就轮到自己。自己虽然做到总监一职,但同级也不乏走人返乡的。只是可惜,没有再收到和张束当年那篇短故事一样惊艳的稿子了。
张束垂首,突然想起自己第一个故事叫《团圆》,拍成了短片,还在国外拿了奖。那时她还对家有天真的幻想。
现在却不一样了。张束看向编辑,如果说我手里有个故事,真人真事,绝不撞梗,毫无套路,只有真诚,你有没有兴趣?
编辑一愣,怎么会没套路不撞梗呢?怎么做到的呢?
先婚后不爱,cp 只恋爱一晚,男友变妹夫,“小三”又变姐妹。全文清水,她补充。
车都不开啊?
确实还没进行到开车环节。等到了,我在番外补给你。不过,张束笑,缺点也太多了,开头絮叨压抑,中间氛围阴湿,虽不能说全员恶人,但好人也有好人的算计。你还看吗?
编辑心一横,看呗,万一是紫微星呢。
那不会,我这个故事犯了一个大忌,你之前说铁定火不了。
什么大忌?
女主角姓张啊。
两人一起笑了,编辑说,你真的好执着,但发我吧,让我在回去的路上品鉴一番。
“叮”一声,编辑收到了张束传的文件——《二十一世纪庶女生存指南》。
就当是我的一本日记,我的一本解放日志。张束说。
走出餐厅,张束才注意到来自朱长跃的未接电话。她想了想,没有拨回去,她知道他还会再打来。张束第一次可以这样平静地错过家里的电话。
果然,手机才连上车载蓝牙,铃声又响了起来。张束接了,朱长跃的声音传了出来。没有愤怒,没有爆炸,是非常陌生的语气,颐指气使中带着些许慈祥,阴阳怪气中又透出一丝和蔼。他问张束,马上大年三十,合家团聚的日子,一家人也很久没见了,带上小杜,回家吃个饭吧?老太太想你,你姨你爸妈也想你,我就是个传话代表。当然了,不在家吃也行,你不方便就挑一个离你近的餐厅,我们一起过去。
张束哑然。自己小小一个“庶女”,竟然也能有被家中太上皇奉为座上宾的一天。
她想到了一句很好笑的话,话未出口先将自己逗笑。
朱长跃对她的反应明显不满意,但依旧温和,怎么了呢,有什么想法可以说出来。
张束犹豫了一秒,还是问了,姨夫,全家都想我,您也想我吗?
电话那头的人僵住了,随后扁着嗓子说,当然想。
那您想贝贝吗?
又是山雨欲来。她能清晰地感觉到朱长跃心中已经骂了她八辈祖宗,但碍于有求于她,又不能发作。
算了,这样的拉扯无聊,未来所有时间,她都只想留给她爱的人。
“没别的意思。我和贝贝订了去北海道的机票,我要和她商量一下。”
第69章 really really big
朱贝贝最终当然是同意了。
她踹了张束两脚,又毫不犹豫地支持张束回这趟家。因为她知道张束要去“家宴”上大杀四方,或者说,张束的出现已经是一种大杀四方。从前每次家宴,张束都是最憋屈的那个。朱贝贝反思了一下,她之前在席上吃到的红利比张束多,至少不会成为出气筒;而在张束受委屈时,她也撑死只做了一个闭嘴的看客,依旧是帮凶的一种。
张束摇头,不能这么说,都是受害者,殊途同归,没必要比轻重。而且,她们在一起这半年,创造了那么多有笑有泪的新回忆。
“可旧回忆太多了,太长了。”
“但新回忆的质量高,密度大,攒成一团的快乐可以击碎零散的痛苦。”
这是李行告诉她的话,当时张束在感叹,如果他们能更早相遇就好了。
不晚,现在也很好,只要新的回忆能盖过旧的就好了。
怎么能这么笃定啊,李老师?
张束爽快答应听八卦的邀约。她和杜润去鼎盛不过是一个开始,长隆没表态,齿轮还没有正式运转起来。
自葬礼后,朱贝贝又开始连轴转,其中一个星期换了四个城市,朱贝贝笑说自己没有女明星的命,却得了女明星的病,经常累得想一头栽在地上。支撑她的,是回北京就能领离婚证这件事。
到手那天,贝贝举证自拍,立刻发了朋友圈,明艳动人。只可惜离婚证竟然还是红色的,许多人问她是不是二婚,着实晦气。
杜润后来和张束吐槽,朱贝贝张嘴闭嘴真是两个人,闭上嘴,追她的人能从英蓝排到金融街购物中心。
那张开嘴呢?
杜润咬牙切齿,那二十秒的笑声和灭霸打响指没区别。
但两人还是分别给贝贝发了红包。
今天朱贝贝依旧要加班,两人就约在金融街见。早到了半小时,张束四处溜达。再来金融街,她终于不再胆怯。贝贝在金融街的房子也卖掉了,感谢房子抗跌能力不错,贝贝收到了一笔巨款,还清朱长跃的买房钱,还留下不少。
张束在这里的所有记忆都被清除被刷新,对她来说,金融街以后只是一个普通的商区了。
走到贝贝办公楼下,张束想在大堂闸机外等着,等贝贝下楼给她一个惊喜,却没想到撞上了贝贝的八卦——一个高个子穿西装的长腿男人激烈地和她争论着什么,还要去拽她手臂,被她一把挥开。张束再想躲已经来不及,朱贝贝眼尖,看到她立刻大喊表姐,就此摆脱了男人。
两人往楼外走,张束问朱贝贝,什么情况?朱贝贝只说是讨厌同事。张束想起那晚的两杯酒,笑笑没说话。
朱贝贝说,那日自己去长隆对接业务,听到齐总在屋里拍桌子对朱长跃咆哮,她从来没见朱长跃那么低三下四,不要太爽。
但张束更想知道杜清和朱长跃到底说了什么。朱贝贝摇头,只知道两人打完电话,朱长跃的脸色比吃了屎还难看。大家都推测杜清卖股份已成定局。
至于电话内容,过了很久很久以后,张束才从张军平处听来——
杜清最后当然还是接了朱长跃的电话。又不是全家潜逃出国,圈子不大,早晚要见。
朱长跃从头到尾都是脏话,问杜清钱的事说好尽快搞定,最后就是卖给鼎盛?
杜清倒是松弛,破罐子破摔,“老朱啊,事到如今我也不瞒你,我资金链确实出了点问题。年景不好,银行的钱借不出来也不能赖我。我也不是故意诓你,我本来是想撑到医院经营上道一杆子翻盘,谁能想到家里出了内奸呢。不过吧,这内奸,咱们两家,一家一个。啊不对,你家是两个,还有你努力培养的前女婿呢。我想来想去,鼎盛怎么会想到这么一招,还不是里面有人呀。现在不卖,死的就是我。别怪我啊。”
朱长跃摔烂了手机。他想起来,这台手机是陈星送的。
第68章 《二十一世纪庶女生存指南》
朱贝贝笃定长隆最后一定会妥协,董沁渝和她观点一致。朱贝贝也看了那些资料,她见得多,知道这本账还算不上烂透了,撑死充满鸡贼和拙劣。行业里还有太多更隐秘、无缘可溯的烂账。但她也说,看多了,人的阈值会变得越来越低,最后见怪不怪。这个行业做久了,人的血确实会变冷。
朱长跃那么希望长隆姓朱,不知道此刻他还有没有这个心愿。如果真是他的,贝贝怀疑他会成为当代周瑜,活活被气死——不是因为事情本身,却是因为自己的动作和决策有了瑕疵。
朱贝贝长叹一声。客观评价朱长跃,绝对是个人才,放在哪朝哪代都是。从工作能力到混商场的手段都是一流,不然一介草根混不到这个水平。但也就是这个水平了。巨型的自负,和对掌控权力的极度迷恋成为了他的天花板,距离最高的位置永远有一步之遥。
换谁从低处上来,走到今天的位置,遇到这种事,都会抱憾。
想来陈星和他很像。离婚当日,朱贝贝听到了一句荒谬话。回家后她反复咀嚼,甚至想发朋友圈发微博,但又不想打自己脸,让别人笑她当年嫁了个奇葩。于是她憋到了今天,不吐不快——
“那天出了民政局,陈星突然跟我说,‘我这个人太目的导向’。我以为他要诉一番衷情,留出了预期和时间,结果他说,‘我连和女人睡觉都只睡该睡的,只睡有用的,我就是这么一个人,你这种大小姐是不会理解的。’”
朱贝贝流露出一种很难形容的表情,“怪不得以前上个床难于上青天,我甚至一度怀疑他是弯的。一个连做爱这么快乐的事都要想着次数和目的的人,我确实理解不了。但他应该很挫败吧,这么‘自律’,时间都留给算计,最后却只拿到一场空的结局。”
张束听了不知道该如何评价。她想自己那时果然迟钝,他们在一起太早,还走纯爱路线,学校又离得远,身体欲望很低。而后这个男人在自己身边八年,她只觉得他努力勤奋克制,竟不知他连身体本能都要规划,如此钻营。
很多人顺风顺水,不用绕路就能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张束想,自己可能就是要走一遍弯路错路,才能稍稍开悟一些的人。她接受这个安排。
朱贝贝又说,但朱长跃也提供了这样的高度给自己。虽然并不是有意为之,自己也在他栽的树下乘了凉。看到他今日这样跳梁小丑,说没有一点恻隐之心是假。可也只有一点了。
她为此给董沁渝拨了一个电话,聊了好久的项目,董沁渝突然问,朱贝贝,说你真正想问的事。贝贝想了想,说算了,不问了,也不是大事。我们的情况到底不一样。董沁渝没讲话,项目聊完就挂断了。
那日贝贝加班到凌晨,睡前,董沁渝发来一条微信,“爱康之后大概率会把原来的医院陆续关停,以来填账,到那时候,老员工走完,都找到下家,我也可以和杜清老账新账一起算。鼎盛的钱进来,不一定能救爱康。”
朱贝贝以为他发错人,刚想再问,董沁渝又说,“现在觉得,手也可以不那么干净。没必要怜悯。你也是。”
贝贝将这五个字在便签纸上抄了很多遍。
是啊,其实也没什么不一样。聪明有能力却迷失在权力中的男人;牺牲掉的女人;摆设一般的第二个或第几个女人;长了一副硬心肠和一对铁手腕、与快乐无缘的孩子。唯一区别,就是一个孩子倒霉,还是几个孩子倒霉。太阳之下确无新事。
啊,贝贝感慨,现在 get 到了董沁渝的性感,稳、准、狠,他要是直男该多好!又扭头对张束说,所以你按照你的心意来吧。我这边没有什么支持还是反对,不用顾忌我。
张束摇头,话不能这么说。有些东西终究是断不了。
那你说说是什么东西?贝贝又问,如果我们不是姐妹,你会在意我吗?
那确实不会。
因为我们是姐妹,我觉得你更不用在意。我说了,靠这双手,我不会饿死。当然,朱贝贝说着掀开挡光板上的镜子,揽镜自照,发出满足的叹息,靠脸也行啊。我实在太美了。
但她立刻陷入沉默。
张束当然懂她沉默的原因。朱贝贝的妈妈是大美人,但朱贝贝长得确实和朱长跃太过相像。这就是血缘带来的痛处。
两个女人开车去了闹市区,张灯结彩一片红火。她们才恍然,原来已经要过春节了。
少时期盼团聚的日子,就算会被奚落会被比较会面对种种发难,过年终究是好的,是热闹的,是觉得这一天迈过后,人就会被施法般拥有一个新开始的。少女们互相嫌弃,总会不欢而散,但下次见面依旧有共同话题。
只是累积了太多负担和磋磨后,这些期盼终于薄成了一捅就破的局面。
朱贝贝断了亲,张束和杜润演了这么一出“倒反天罡”,周家人反倒一个电话没敢打来。加上杜家反水,刚结亲的两家人也没有相聚的由头。今年的年,确实不知道该怎么过了。
贝贝发出邀约,“我在北京都没什么值得惦记的人了,你惦记的人也不在身边,不如一起出国?”
两人干脆利落地定了去北海道的票。杜润知道了也闹着要去。他和家里刀剑相向,春节自是不必回去演父慈子孝。听说沈雪花以泪洗面,杜清每天大骂她的种不好,早知道就不应该让这个孩子生下来。杜润冷笑,两个种都不好,那是谁的问题。但他救不了沈雪花,也不想救。
朱贝贝问杜润跟去干嘛,杜润想了许多理由,比如他还是张束的合法丈夫,比如有个男的总归安全,但最后都没说出口。
“就当这是我的毕业旅行吧。从上一个人生阶段毕业,从张束这里毕业。后面是真的要进入‘社会’了。”
朱贝贝没再拒绝。
她问张束,你这个老公,是不是爱上你了?
张束问,你觉得杜润爱苏大夫吗?
不爱,贝贝答,爱一个人是不会舍得不给名分的。
那就是了。张束说。你知道吗,人是很容易爱上自己的医生和心理咨询师的,他们在人最脆弱时提供了最专业最稳定的托举和接纳,但这不是爱。患难见真情往往没有好下场。杜润爱上的不是我,是我让他产生的“被爱”的感觉。
如果他真爱上你了呢?
张束认真答,如果是真的,应该也只有百分之三五十。但杜润爱自己是百分之百的。这就是我不能和他在一起的理由,也是苏大夫放弃他的理由。
你刚才提到医生,那李大夫呢?你是因为他托举了你,所以才爱他吗?
不是的。她是在他脱下白大褂后爱上他的。也许是从他留下来和她一起捡猫开始,也许是从他为小猫选“墓地”开始,也许是从他将车开到沟里让她下来一起推车开始,也许是从他沉默与她对饮开始,也许是从他悄悄为她买了爆炸盐开始,也许是他将她送回家等她醒来开始……对杜润的动心是点状的、跳跃的、晃晃悠悠的;但对李行的喜欢是线性的,密密织缝。他从未让她失望,下一件发生的事,永远会刷新和延续喜爱的感觉。
她爱上的是做医生的李行,而不是他的医生身份。她心里很清楚。
春节前的最后一个周一,还是发生了地震。一切如众人预料,长隆在早上十点发布了公告,同意爱康对外出售股权。长隆的态度并没引发什么波澜,但长隆和鼎盛两个竞争对手即将面临的话语权争夺战,倒是一时成了市场上最热门的话题。
余震还波及到了张束。
朱长跃在这天中午,给张束打了一个电话。
巧的是,张束此时正在和许久未见的编辑吃火锅。编辑即将回老家,准备节后回来领大礼包。长剧和电影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版权剧也跟着收缩,公司大幅度裁员,仿佛轮盘赌,不知道哪天就轮到自己。自己虽然做到总监一职,但同级也不乏走人返乡的。只是可惜,没有再收到和张束当年那篇短故事一样惊艳的稿子了。
张束垂首,突然想起自己第一个故事叫《团圆》,拍成了短片,还在国外拿了奖。那时她还对家有天真的幻想。
现在却不一样了。张束看向编辑,如果说我手里有个故事,真人真事,绝不撞梗,毫无套路,只有真诚,你有没有兴趣?
编辑一愣,怎么会没套路不撞梗呢?怎么做到的呢?
先婚后不爱,cp 只恋爱一晚,男友变妹夫,“小三”又变姐妹。全文清水,她补充。
车都不开啊?
确实还没进行到开车环节。等到了,我在番外补给你。不过,张束笑,缺点也太多了,开头絮叨压抑,中间氛围阴湿,虽不能说全员恶人,但好人也有好人的算计。你还看吗?
编辑心一横,看呗,万一是紫微星呢。
那不会,我这个故事犯了一个大忌,你之前说铁定火不了。
什么大忌?
女主角姓张啊。
两人一起笑了,编辑说,你真的好执着,但发我吧,让我在回去的路上品鉴一番。
“叮”一声,编辑收到了张束传的文件——《二十一世纪庶女生存指南》。
就当是我的一本日记,我的一本解放日志。张束说。
走出餐厅,张束才注意到来自朱长跃的未接电话。她想了想,没有拨回去,她知道他还会再打来。张束第一次可以这样平静地错过家里的电话。
果然,手机才连上车载蓝牙,铃声又响了起来。张束接了,朱长跃的声音传了出来。没有愤怒,没有爆炸,是非常陌生的语气,颐指气使中带着些许慈祥,阴阳怪气中又透出一丝和蔼。他问张束,马上大年三十,合家团聚的日子,一家人也很久没见了,带上小杜,回家吃个饭吧?老太太想你,你姨你爸妈也想你,我就是个传话代表。当然了,不在家吃也行,你不方便就挑一个离你近的餐厅,我们一起过去。
张束哑然。自己小小一个“庶女”,竟然也能有被家中太上皇奉为座上宾的一天。
她想到了一句很好笑的话,话未出口先将自己逗笑。
朱长跃对她的反应明显不满意,但依旧温和,怎么了呢,有什么想法可以说出来。
张束犹豫了一秒,还是问了,姨夫,全家都想我,您也想我吗?
电话那头的人僵住了,随后扁着嗓子说,当然想。
那您想贝贝吗?
又是山雨欲来。她能清晰地感觉到朱长跃心中已经骂了她八辈祖宗,但碍于有求于她,又不能发作。
算了,这样的拉扯无聊,未来所有时间,她都只想留给她爱的人。
“没别的意思。我和贝贝订了去北海道的机票,我要和她商量一下。”
第69章 really really big
朱贝贝最终当然是同意了。
她踹了张束两脚,又毫不犹豫地支持张束回这趟家。因为她知道张束要去“家宴”上大杀四方,或者说,张束的出现已经是一种大杀四方。从前每次家宴,张束都是最憋屈的那个。朱贝贝反思了一下,她之前在席上吃到的红利比张束多,至少不会成为出气筒;而在张束受委屈时,她也撑死只做了一个闭嘴的看客,依旧是帮凶的一种。
张束摇头,不能这么说,都是受害者,殊途同归,没必要比轻重。而且,她们在一起这半年,创造了那么多有笑有泪的新回忆。
“可旧回忆太多了,太长了。”
“但新回忆的质量高,密度大,攒成一团的快乐可以击碎零散的痛苦。”
这是李行告诉她的话,当时张束在感叹,如果他们能更早相遇就好了。
不晚,现在也很好,只要新的回忆能盖过旧的就好了。
怎么能这么笃定啊,李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