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可劲儿花!不够给娘捎信,娘再给你寄来。”
  看着这张纸条,一滴热泪从江金熙的眼眶流出,他一抹眼泪,把纸条放在胸口,娘亲离开的寂寥感在这个时候才显现出来。
  六月初九,离乡试还有两月时间,县学内气氛紧张,尤其是以乡试为目标的乡字班,个个学子都绷紧了神经。
  今日夜,宋泊正坐在宿舍内复习白日夫子教授的内容,便瞧着路砚知跟做贼一般,轻手轻脚从宿舍外进来,又一个利落把宿舍门、宿舍窗关了个严实。
  六月初刚入夏季,窗户大开能让外头的风吹进宿舍中,带来一丝凉爽,现下路砚知把门窗紧闭,宋泊不解:“路兄为何将门窗紧闭?可是出了什么事?”
  “没出事。”路砚知将自己的音量尽可能减小,他猫到宋泊身旁,从怀里拿出几张纸。
  “不过几张纸,为何这般贼人做派?”宋泊未瞧着纸上内容,但不过只是几张散装的白纸,如何能让路砚知如此小心翼翼。
  “宋弟,你瞧瞧上头的内容。”路砚知把纸张平铺在宋泊的书桌上,这不瞧不知道,一瞧才发现这纸上居然预测了下回乡试的考题,甚至还把每道题的答案都写得完完整整。
  “你这是从哪儿得来的?”宋泊问。
  “你就甭管了。”路砚知没有说明这几张纸的来历,他们这本就是作弊之事,大伙儿都心照不宣,不会供出给东西的人,路砚知既然买了这东西,自然也得守他们的规矩。
  “你瞧瞧,这几张纸可有可信度?”路砚知问。
  乡试对他来说十分重要,他不是宋泊这样天生的文曲星,想要一举成为乡试榜上之人,还需花上百分之两百的努力,今日他偶然间听着有人贩卖乡试考题,抱着买来只是花些银子的想法,他便与那人买了来,这几张纸细细瞧来确实像那么一回事,可路砚知还是相信宋泊,得由宋泊开口说这东西有可信度,他才能放心学。
  “这里头的考题确实有可能出现在乡试之中。”宋泊道,恒国皇帝治国有方,在国家安稳的基础上,他便想让百姓们过得更幸福一些,故而近几年科举考试的考题多与民生有关,“不过我劝你最好是看着题目自己写,这上头的答案一眼也别瞧。”
  “那怎么办。”路砚知哭丧着一张脸,“我已经看过答案了,我还觉这答案好,背了些许。”
  宋泊无奈地抬手扶住额头,“你买得,其他人肯定也买得,到时乡试一考,大家的答案如出一辙,你说知州会如何处理?”
  不知道究竟是何人想要发这笔科举财,他这一卖,害了自己不说,还害了广大学子。贩卖主使或许自己有通天本领,出了事也能全身而退,可参考学子多是寒门出身,考到乡试已然不易,到时又被当做作弊抓了起来,岂不是得不偿失。
  “对啊!我怎么没想到这点!”路砚知猛敲了自己脑袋一下,一买着答案他便忘乎所以,考试中最忌讳雷同卷,他写出的答案可不能与他人雷同。
  “那不是买了废纸。”路砚知丧了气,“还花了我二十两银子呢。”
  宋泊倒是被这答案的价格给吓着了,区区几张纸便卖出二十两的高价,难怪会有人铤而走险做这种贩卖答案的事儿。
  “也不尽然。”宋泊安慰着路砚知,“这上头的题确实是乡试风格,你按着这题自己写个三篇、五篇答案出来,应该也会有所收获。”
  “真的?”路砚知抬眸看着宋泊。
  宋泊点了头,“真的。”
  “既然宋弟这么说,那我就把题头抄下来,剩下的烧了去。”路砚知说着又兴奋起来,当即便打算窝在自己的书桌前把题目重新抄在一张纸上。
  “路兄。”
  “诶?”
  “事情既然解决了,可否将窗子打开。”宋泊拿着袖子一抹额头上的汗,夏季还是夏季,这门窗紧闭一阵儿便热得人浑身冒汗,“实在是......热得慌。”
  “好好好,马上开,马上开。”路砚知不好意思地笑了一下,立即将宿舍内的两个窗户打开来,窗户一开,微凉的风吹到宋泊的面上,驱散了夏季的热气。
  宋泊提起笔重新温习着今日夫子所教知识,写下两张以后,身后传来烧纸的动静,路砚知把他买来的价值二十两的乡试答案烧了,烧之果断,连眼睛都未眨一下。
  宋泊当路砚知是自己的朋友,自然想他与他一起,两人一块儿考过乡试,不过他能做的只是嘴上提上几句,真正做出行动的人还是路砚知本人,还好,路砚知十分信任他,真的只抄了题目就把东西烧了。
  如此倒让宋泊起了几分感动之心,有人如此信任自己原来是这般感觉。
  一周过去,宋泊有意注意着学子之间可有乡试答案流通的痕迹,不过不知是贩卖者隐藏得太好,还是他是有意挑选贩卖的客户,总之宋泊确实是一点儿风声也没听着。
  不过这也是别人的事,宋泊没有闲到要去跟连教谕举报,一来举报以后连教谕定会唤他过去询问事情的详细情况,占用他复习乡试的事件,二来买了那些答案的人都想着投机取巧,如此对正常温习功课的考生不公平,在考场上被知州发现也是好事一件。
  这般想来,宋泊便将这贩卖答案的事儿抛到了脑后,并且嘱咐着路砚知,让他记住题目后便把题目纸也烧了,别人提起也说自己不知道,将自己剥出贩卖答案这事儿当中。
  如此相安无事着,到了八月初九,乡试的第一场考试开始了。
  第124章
  宋泊拿着银湖州贡院发的卷子走进号房内,这号房大小只有一平方米左右,三面皆为墙,正面没有门,只有挂帘挂着充当门。号房内一共两块木板,一块木板固定在墙面上做桌用,另一块用来作凳子用,夜了要睡觉便将这两块木板合并起来,勉强可以当床使用。号房内没有如厕的地方,考生得自配一个马桶,考试期间吃喝拉撒睡都得在这个一平方米的号房内,宋泊虽没有洁癖,可这号房条件如此之差,要让他在这样狭小的空间内度过三日简直是一件痛苦的事情。
  宋泊深吸了口气,做好心理准备,走入号房内。他将卷子放置在桌上压好,然后将考试用品从考篮内拿出来。
  笔墨纸砚四样必备之物摆在桌子上,其他东西诸如水袋、被褥等暂且放在考篮之中。
  宋泊坐在凳子上,边磨砚,边读题,号房内禁止交谈,一片静谧之中考卷上的字一个一个映入他的脑海之中。
  乡试的卷子就是比前两场考试难些,宋泊磨好墨,用毛笔轻沾墨水,在草纸上写写涂涂做草稿,将近过了一个时辰,他才在正式的卷子上落笔。
  写卷子的时间过得迅速,入了夜,宋泊点着蜡烛将第一题写完,便把被褥从考篮中拿出来,准备歇息。官差在正午的时候来了一趟,给每位考生发了四个馒头,这便是今日的中餐和晚餐。
  四个馒头哪儿扛得住饿,宋泊躺在两个木板拼成的简易床板上,只觉肚子饿了,有种要叫唤的感觉。
  号房都建在一处,空气中弥漫着难闻的气味,宋泊在脑海中构思明日要写的文章,不知不觉便睡了过去。
  约莫睡了两个时辰,宋泊便把简易的床拆了,重新坐起来继续答题。
  八月的天最是热,东西放着没一会儿就会臭了去,宋泊就在难捱的臭气中过了两日,八月初十响铃时交了卷子,从号房中出来。
  乡试共考三场,八月初九、八月十二、八月十五各一场,每场考两日,八月十一和八月十四可以离开考场,但需准时在下一场考试之前重新赶回贡院。
  考生们同一时间交了卷子,待所有人的卷子都收好后,有官差过来统一拉开号房门帘,放考生们出来。
  宋泊一脚踏出号房,贪婪地呼吸着外头的新鲜空气,号房内的味道简直是凡人所难忍,宋泊从睡起来后,便以口呼吸,降低那些恶臭气味对他的影响。
  “宋弟!”路砚知也从号房中出来,他俩的号房距离不远,他一眼便瞅着宋泊的身影。
  “路兄。”宋泊转头与路砚知打招呼。
  路砚知的精神有些萎靡,不过说话的气性还是很足,“那里头可真不是人待得,我隔壁号房的学子拉肚子,那味道......”路砚知皱眉捂着口鼻。
  两人聊着天从贡院出来。
  江金熙在贡院外等着,宋泊参加乡试这般大事,他自然得陪着,好在两月前他招着个满意的大夫,医馆内的事儿无需他担心。
  在一大批考生之中,江金熙眼睛尖,瞧着宋泊从贡院走出来,他迎了上去,只是还未靠近便被宋泊和路砚知身上的味儿给熏着,不好再往前走。
  宋泊见他与江金熙之间的距离足有百米,便问着:“你怎么离我这般远?”
  江金熙斟酌了下语言,说道:“你身上有股味道,我不好接近。”
  经过江金熙的提示,宋泊才抬起双手闻着衣袖,确实是有股味儿,不过因着他在那股味儿里待了太久,嗅觉已经适应,便闻不太着,只能隐隐约约觉着有些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