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这事儿发生时他正好休息在医馆中,若是他不在医馆,那些暴民闯进来只靠阿朝一人是远远不够的。医馆里还有两个哥儿一个小孩,他必须得护他们周全。
  等事情过了,稍微风平浪静以后,他便打算去聘几个护院来,什么人都可以少,护院可千万少不得。
  官府的公告很快就贴了出来,暴民们强闯商铺掠夺东西是不争的事实,哪怕他们是为了自己,为了家人所抢,也得按着恒国律法按上罪名。
  不过因着使事出有因,杨知县还是往上呈了帖子,上一级又往京城呈帖,最终这些暴民的结果过了一月才出,死刑可免,却得给官府做工,直到付清赔偿款为止。
  官府的补偿补贴很早就送到了,春节过后五日,也就是一月五日,百安馆重新开始营业。
  吴末家不在霞县,春节前头江金熙瞧着馆内病人不多,便让吴末提早回了家,故而吴末根本不知霞县被抢了,还是今日回了医馆,发现药柜中的药材少了极多,他还以为是春节期间来了几个重病患者将药都用了去,细问之下才知道,原来都是被灾民抢了。
  吴末听着也是一惊,得到店里人都还安好的消息,他才放心,“没想到居然有暴民敢上街抢掠了。”
  “是呐,还好都被抓了去,街上也恢复宁静了。”江金熙应声。
  街上的店铺开始慢慢恢复营业,宋泊一直将找护院的事儿放在心尖上,一瞧着哪家牙行开业他便去问,只是一直问着都不满意,直到回县学了也没买到合适的护院。
  午时宋泊和路砚知在食堂里吃着午饭,路砚知说道:“宋弟,你瞧着县府贴出来的公告了吗?”
  “什么公告?”宋泊问。
  “就是那个灾民暴动的公告呐!”路砚知说。
  路家是个大族,春节需要聚在一起吃围炉饭,路砚知老早便和家里人回了银湖州的老宅,前两日回到霞县才发现家里的店居然被灾民掀了。
  “瞧着了,那都是十几日前的事儿了。”宋泊道。
  “没想到我家饭馆也被掀了,我早跟我爹说了店里护院不多,他偏不听,就雇那么几人有什么用。”路砚知边嚼着肉边说着。
  “你们家有护院?”宋泊问。
  路砚知将口中的肉吞下,而后道:“当然有了,做生意的谁家没几个护院呢?”
  ......
  瞧宋泊噤了声,路砚知夹菜的动作一顿,他带着一丝试探,问:“宋弟,难道说你们的医馆中......没有护院?”
  宋泊轻点了下头,路砚知本来筷子中夹着的肉又落回盘中,“也是怪我,当初去你们医馆的时候,怎么没发现这事儿呢!”
  开业的时候路砚知没去,但之后他抽了个休息的时间上医馆瞧了,觉着什么都挺好便就携礼过了,没想到却把护院这事儿忘了,难怪他当时觉得店里少了些人,原来是少了长得又高又壮的护卫。
  “你们医馆也被抢了吗?”路砚知追问。
  “药柜中放的草药全都没了。”宋泊苦笑着答道。
  虽然说官府给了补贴,但完全填不上草药的空,那一柜子的草药花了江金熙五十多两银子,官府只补了十两,他们还净亏四十多两。
  “那些人也是没良心,连救命的医馆都抢。”路砚知说:“我爹雇的护院都是从镖局请的,要不要帮你介绍几个?”
  “镖局?”宋泊一听这个地儿还有些愣,他一直以为护院只能去牙行买些壮硕男子回来自己培养,没想着还能直接去镖局雇佣现成的。
  “是呐。”路砚知解释着,他们家族家大业大,自不可能蜗居一处,因着要将货物运往北方,所以与镖局有了往来,镖局中的能人极多,请他们来当店里的护院自是安心得多。
  “雇佣一人需要多少银两?”宋泊问。
  这种护院不比普通护院,雇佣的价格定然会高上不少。
  “我有些忘了,好像是三两一月。”路砚知道:“一些厉害的人还会更贵,薪资上不封顶。”
  三两一月,这个薪资水平确实高,不过若有真本事,宋泊倒也愿意付这般高的价钱来护医馆平安,毕竟除了天灾,还有可能会有人祸,医闹闹起来也是十分危险的。
  “那就麻烦令尊帮我瞧瞧,请两位稍微有些本事,一月五两的护院就行。”宋泊道。
  他们的医馆不大,请两个护院再配上吴末和阿朝便够了。
  “好嘞!”路砚知欣然应声。
  第122章
  一月三十日早晨,宋泊两手空空从县学中出来,不过休假两日,无需带上什么行囊。
  路砚知推荐的护院已经在百安馆工作了几日,宋泊这次便是想着回去瞧瞧两位价值五两的护院究竟有何本事。
  这医馆还没走进去,便看着一辆华丽的轿子停在医馆门口,这轿子由两匹马儿拉着,有一车夫正拉着套在马上的缰绳要往后院去,车厢用绣有暗纹的锦布包裹,车厢上头挂了个旗子,宋泊认识这个旗子,阿朝带江金熙来的那辆马车上,也有这个旗子。
  这是江家的马车,江家来人了。
  就算是宋泊,意识到江家来人了也会紧张,能坐着这种档次的马车来到霞县,除了江夫人,宋泊想不到其他人。
  江丞相身居高位,日理万机,大概率没有时间到县里来。
  只是不知江夫人这次来是有何事。
  宋泊站在医馆外先低头看了看自己的衣裳,确定没半点脏污,再把褶皱处捋平,他深吸了口气,整了好情绪,跨步踏入医馆。
  一走进医馆,宋泊就瞧着江夫人坐在馆中,洪嬷嬷站在她身侧,江夫人后头还站了四个壮硕男子。
  “江夫人。”宋泊走至江夫人面前立即弯腰行礼。
  “你回来了。”江夫人笑着看着宋泊。
  江金熙正在给病人看诊,暂时没时间出来相迎,只能由宋泊先陪着江夫人,他泡了壶茶,给江夫人倒上一杯轻放在江夫人那侧的桌子上,而后问道:“不知江夫人此次来是有何事?”
  江夫人拿起茶盏小呡了一口,说:“也没什么事儿,就是来瞧瞧金囝罢了。”
  除夕前江金熙未回丞相府,人未回来就算了,信也没捎回来一封,江丞相和江夫人正生气呢,便听着南面出了寒灾,寒灾后还有几处出了灾民暴动事件,这下江丞相和江夫人坐不住了,一打听着去往南方被雪堵了的官道通了后,江夫人立即坐了马车来,怕路上不安全,她还带上了府中四个身手最好的护卫,如此江金熙若有需要,她还能留下两人帮忙。
  宋泊细细思索着最近发生了什么事会让江夫人千里迢迢从京城赶来,想来想去,只能想着春节期间的寒灾,想来是江夫人担心未归的江金熙,这才大老远坐了马车来。
  江夫人慢慢将茶盏放在桌上,她环顾医馆之内,前院医馆位置小,坐在椅子上无需动身便能看个彻底,前台有个算账师傅正在算病人的诊金,青桥在药柜前仔细包药,有个小孩在医馆内跑来跑去送东西,还有两个长得高壮的男子分立医馆左右。
  医馆内用实木板分出几个小房间,房间门口都挂着一帘门帘,若有掀开衣服的需要,江金熙和吴末便会把那门帘拉上,以隔绝外面的视线。门上的门帘已然拉上,她的金囝此时便在房间内给病人看诊。
  将医馆的人员配置和馆内布局记于心中,江夫人道:“这就是你与金囝开的医馆?”
  从江夫人的语气中听不出她是满意还是不满意,宋泊斟酌着话语,开口道:“是的,这地儿是我得榜首时官府送的,占地不大,开个医馆却也够了。”
  “你倒是提醒我了。”江夫人轻摆了下手,洪嬷嬷小步上前,屈身在江夫人身侧,江夫人跟洪嬷嬷说了句话,洪嬷嬷应下后便往后院去了。
  江夫人的马车停在后院,洪嬷嬷应是要去帮江夫人拿些东西。
  洪嬷嬷年纪大,但腿脚依旧利索,不过几个眨眼瞬间,她就从后院回来,回来时手里多了个匣子,匣子由乌实木所做,两掌大的匣子上刻满浮雕,仔细瞧来可是鲤跃龙门的纹样。
  江夫人抬手接过洪嬷嬷递来的匣子,两眼弯着笑道:“这是恭喜你得了院试榜首的贺礼。”
  这匣子一看便价值不菲,不过一个院试榜首而已,还不配拿着这般贺礼。
  宋泊谦道:“这礼可是重了,宋泊受不起。”
  “诶。”江夫人先出了一声,而后再道:“你怎就知这是重礼,没准我用了个好匣子却只装了个树枝呢?”
  “即便是树枝,与宋泊来说也是重礼。”宋泊想也未想便接话道。
  虽说江夫人明白宋泊说的是恭维之语,但谁不爱听好话呢。
  “不是什么重礼,你收了就是。”江夫人把匣子递给宋泊。
  既然江夫人如此说,宋泊再不收便是拂了江夫人的面子,无法,宋泊双手捧过匣子,应声:“多谢江夫人。”
  江夫人见宋泊把贺礼收了便放在一旁,她道:“你不打开瞧瞧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