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你定是想问我怎么出去的。”路砚知一边敲着泥,把泥块扒开,一边跟宋泊说道:“学府库房后头有个狗洞能钻出去,我便是从那儿出去的。”
听到这么个出去法子,宋泊忍不住给路砚知竖了个大拇指,“路兄果然干大事之人,连狗洞都钻得。”
“嗨,为了吃,值的。”路砚知把包着鸡的叶片扒开,新鲜还泛着热气的汁水自叫花鸡的身上流了下来,他揪起一条鸡腿,直接塞到宋泊手中,“这可是鸡身上最好吃的地方,你快尝尝。”
路砚知盛情难却,宋泊便张口咬了一口,鸡腿肉鲜嫩,一咬下去爆着汁水,鸡肉混着汁水吃下,确实是难得的美食,难怪路砚知愿意冒着被学官发现的风险,出去买鸡。
路砚知给自己扒了个鸡翅膀,嗦得那叫一个干净,吃下一个鸡翅以后再没动过手,只是将鸡拆成一块一块的放在宋泊面前。
宋泊把吃好的鸡腿骨头放在桌上,问:“你怎的不吃?”
“这是我买来谢你的,只是我刚刚实在馋了,才扒了个鸡翅吃。”路砚知不好意思道。
“谢我?为何?”宋泊不解。
“魏关今日说话时总是瞧着你,我便知道今日魏关那么低声下气都是宋弟你的功劳。”路砚知说,他一个商贾之子,背后没半点官的底气,魏关却来找他原谅,定然是他沾着宋泊的光了。
只是路砚知没想到,魏关的父亲已是六品,宋泊身后的靠山仅比六品还高,宋泊此人既有学识又有背景,考中当官只是时间问题。
思及此,路砚知羡慕的同时更多的是佩服,若让他来,他定然考不得案首,宋泊这是实力与运气并存。
“路兄说笑了,这算有什么可谢?”宋泊把鸡腿推至路砚知面前,“这般晚了,我也吃不了多少,路兄不与我一块儿吃可就浪费了这好菜了。”
“宋弟你真好。”路砚知手中拿着鸡腿感动得就要落泪,“恒国就需要你这种栋梁之材!”
经过魏关的事儿,宋泊和路砚知成了好友,每日魏关都会送菜来,路砚知便分一半给宋泊,如此一来宋泊也不用吃学府难吃的饭菜了,体重未减反增不少。
四月中霞县进行了府试,不过这对县学中的学子来说并没有什么影响,能上县学的人都已有了童生身份,自然过了府试。
四月二十三日,路砚知带了壶酒回宿舍。
宋泊刚回宿舍,就闻到浓浓的酒味,路砚知应是已经喝了一阵了,脸上有些红晕,听着有人打开房门,他迷蒙地转过头来,见着是宋泊,他嘴角扯起一抹笑,“宋弟,你回来啦!”
宋泊眉头一皱,赶紧跨进房内将房门关起来,在学府里喝酒可是大忌,房门打开味道大,也许会被边儿路过的学子闻着。
宋泊把身上背着的书箧放下,而后做到路砚知身旁,“路兄,可是遇着什么失意之事了?”
“我有个好友叫卢子谦。”路砚知边给宋泊倒酒边说着:“他今年好不容易过了县试,却还是被府试刷了下去。”
考科举哪儿容易,俗话说,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五十岁才考中的大有人在,不过一次府试失利,宋泊并不觉得这事儿会让路砚知这么难过。
“路兄是为了这事儿难过?”宋泊问。
“也不尽然。”路砚知答,“我只是忽然有些怯场了。”
“我与子谦一般,考乡试就已考了五次,花去了七年光阴,我比他运气好些,上年连过县试、府试,今年遇着院试,我突然犯了怵。”路砚知顿了下,端起酒杯,仰头喝下,“近日夫子说的话,我是越来越听不懂了,越近院试,我就越紧张,一心想着要多读些,不可丢了这次乡试的机会,却适得其反,越急越记不得,甚至连以前的一些知识,现在都混了来。”
路砚知抬手挎上宋泊的肩膀,“宋弟,我愁啊。”
宋泊顿时了然路砚知今日怎的会冒着被发现的风险而带酒回宿舍,原来是考前压力太大,愁得他大脑混沌,这才需要酒精麻痹。
路砚知比他早一年进县学,满打满算已经在这儿待了一年,一年以来都是学二十八日休两日,长年累月的压力积累下来,让他有些累了心,今日卢子谦落榜的事儿只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草。
“路兄莫愁,考试这事儿急不得。”宋泊帮路砚知把空了的杯子倒上酒,压力太大将压力释放掉就是,喝酒大醉一场明日起来又是一条好汉。
“宋弟。”路砚知红着一张脸,抬手拍上宋泊的肩膀,“你是文曲星下凡,自是没这等烦恼。”
听路砚知这般说,宋泊笑了,“我哪儿是什么文曲星,我只是每日多读些时辰,勤能补拙罢了。”
先前在现代他苦心钻研古代文学,一钻研便是十年,这知识储量自是路砚知短短几年比不上的,可现代所学大的知识多少与古代有些出入,他便得以时间补上,将现代所学与古代融合起来应试,恒国皇帝喜欢才子,尤为喜欢会写策论的才子,故而科举以天子喜好为准,偏向策论,宋泊便每日下学后多学上两个时辰,将睡觉时间压至两个时辰。
路砚知沉重的脑子重新运转起来,确实,他每日夜中起来如厕,都能看着宋泊还在宿舍外,靠着月光读书。他曾叫宋泊进屋来点烛看书,却被宋泊以外头风过脑子会清醒为由给混了过去,现在想来,宋泊应当是怕点了烛,房内光亮,他不好入眠。
如此想来,路砚知自愧不如,他还嫉妒宋泊轻轻松松便能得案首,哪来的轻松,分明是用了别人睡觉的时间进行补缺补漏。
“好!”路砚知忽而就精神起来,乡甲班的人都如此,他一个乡丙班的人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宋弟!”
“你说。”宋泊道。
“明儿个我也要与你一起!再多学些时候!”路砚知豪气道。
“好!”宋泊应声。
翌日,路砚知确实与宋泊一起,在宿舍中继续自习,只是路砚知从未经历过这般高强度的学习,多学了半个时辰,就趴在书桌上睡着了。
宋泊瞧了他一眼也没狠心叫醒他,做事讲究循序渐进,路砚知第一天能多撑半个时辰已是进步,他估摸着往后路砚知大概能多学一个时辰,毕竟不是所有人都与他一样,每日只睡两个时辰还能精神抖擞。
每日晚上与宋泊一同学习,遇到不会的地方能立刻找宋泊解答,路砚知觉着自己学习的质量迅速上涨。宋泊比夫子讲得都好,言简意赅,简单几句话便能将他不理解的内容变成他能理解的话。
七月底,以乡字开头的班级全都从七月二十九日开始放假,直放到院试出榜以后。
八月三日便是院试的日子,让学子们再回县学读两日再去考试也无济于事,县学干脆就直接放了假。
“宋弟,你真的不与我一起去银湖州吗?”路砚知问。
“还有四日才考试,我想先回家一趟,你便先去吧。”宋泊答。
“好,那我们就号房见了!”路砚知撑着车板一个利落翻身上了马车,由自家侍人载着,先行去往银湖州。
“你在看谁呢?”见马车行动,宋泊便收回眼神,耳边忽而有了人声,江金熙不知何时站在他身侧。
每次相见都需隔上二十八日,每见一次,宋泊便觉着江金熙又好看了几分,“我在看寝友呢,他先去了银湖州。”说话间,宋泊自然地接过江金熙手中的东西,江金熙每月雷打不动,无论是何种天气都会来接他,接他时总会顺路带些吃食,就为让宋泊在回镇的路上不至于太饿。
“那你怎么不与他一同去呀?”江金熙问。
宋泊悄悄用小拇指勾住江金熙放在身侧的手,“我还是想你陪着我,一起去。”
第100章
“我听闻参加院试得穿着学服去。”江金熙看着坐在自己身侧的宋泊,他身着一身天蓝素色长袍,头戴庄子巾,俨然一副学子模样,之前宋泊在传福镇搬货时还有几分像寻常农户,现在学服一穿上,便周身都是书香墨气。
“正是的。”宋泊答。
院试需要他人担保,而自身出自哪间学府便显得尤为重要,每间学府的学服各不相同,负责审核考生的幕友便可依据考生的穿着判断考生来自哪间学府。
恒国抓作弊抓得严,若抓着考生作弊也可通过身上衣着找上那间学府,因此,为了自家学府的名誉,每间学府的教谕都会在考场门前巡过自家学子,由此也顺带防住了代考之事。
“你可有将另一套学服带回来?”江金熙问,宋泊就两套学服,身上穿了一套,另一套就得赶紧洗了,让宋泊穿上件干净的学服去考院试才行。
“带了。”宋泊拍了拍自己身上背的行囊,入夏以后,江金熙便将春季的衣服收了回去,给他留的都是夏季薄衣,看着行囊很小,实则里头装了多套衣服。
“那便好。”江金熙答道。
院试比县试高上两级,按理来说宋茶栽应当更担心才是,但这次宋茶栽没有从近里村赶来与他们一块儿去银湖州,说是村里有个老者犯了病,边上不可离大夫,这才下了决心医人而不陪自家侄儿去银湖州。
听到这么个出去法子,宋泊忍不住给路砚知竖了个大拇指,“路兄果然干大事之人,连狗洞都钻得。”
“嗨,为了吃,值的。”路砚知把包着鸡的叶片扒开,新鲜还泛着热气的汁水自叫花鸡的身上流了下来,他揪起一条鸡腿,直接塞到宋泊手中,“这可是鸡身上最好吃的地方,你快尝尝。”
路砚知盛情难却,宋泊便张口咬了一口,鸡腿肉鲜嫩,一咬下去爆着汁水,鸡肉混着汁水吃下,确实是难得的美食,难怪路砚知愿意冒着被学官发现的风险,出去买鸡。
路砚知给自己扒了个鸡翅膀,嗦得那叫一个干净,吃下一个鸡翅以后再没动过手,只是将鸡拆成一块一块的放在宋泊面前。
宋泊把吃好的鸡腿骨头放在桌上,问:“你怎的不吃?”
“这是我买来谢你的,只是我刚刚实在馋了,才扒了个鸡翅吃。”路砚知不好意思道。
“谢我?为何?”宋泊不解。
“魏关今日说话时总是瞧着你,我便知道今日魏关那么低声下气都是宋弟你的功劳。”路砚知说,他一个商贾之子,背后没半点官的底气,魏关却来找他原谅,定然是他沾着宋泊的光了。
只是路砚知没想到,魏关的父亲已是六品,宋泊身后的靠山仅比六品还高,宋泊此人既有学识又有背景,考中当官只是时间问题。
思及此,路砚知羡慕的同时更多的是佩服,若让他来,他定然考不得案首,宋泊这是实力与运气并存。
“路兄说笑了,这算有什么可谢?”宋泊把鸡腿推至路砚知面前,“这般晚了,我也吃不了多少,路兄不与我一块儿吃可就浪费了这好菜了。”
“宋弟你真好。”路砚知手中拿着鸡腿感动得就要落泪,“恒国就需要你这种栋梁之材!”
经过魏关的事儿,宋泊和路砚知成了好友,每日魏关都会送菜来,路砚知便分一半给宋泊,如此一来宋泊也不用吃学府难吃的饭菜了,体重未减反增不少。
四月中霞县进行了府试,不过这对县学中的学子来说并没有什么影响,能上县学的人都已有了童生身份,自然过了府试。
四月二十三日,路砚知带了壶酒回宿舍。
宋泊刚回宿舍,就闻到浓浓的酒味,路砚知应是已经喝了一阵了,脸上有些红晕,听着有人打开房门,他迷蒙地转过头来,见着是宋泊,他嘴角扯起一抹笑,“宋弟,你回来啦!”
宋泊眉头一皱,赶紧跨进房内将房门关起来,在学府里喝酒可是大忌,房门打开味道大,也许会被边儿路过的学子闻着。
宋泊把身上背着的书箧放下,而后做到路砚知身旁,“路兄,可是遇着什么失意之事了?”
“我有个好友叫卢子谦。”路砚知边给宋泊倒酒边说着:“他今年好不容易过了县试,却还是被府试刷了下去。”
考科举哪儿容易,俗话说,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五十岁才考中的大有人在,不过一次府试失利,宋泊并不觉得这事儿会让路砚知这么难过。
“路兄是为了这事儿难过?”宋泊问。
“也不尽然。”路砚知答,“我只是忽然有些怯场了。”
“我与子谦一般,考乡试就已考了五次,花去了七年光阴,我比他运气好些,上年连过县试、府试,今年遇着院试,我突然犯了怵。”路砚知顿了下,端起酒杯,仰头喝下,“近日夫子说的话,我是越来越听不懂了,越近院试,我就越紧张,一心想着要多读些,不可丢了这次乡试的机会,却适得其反,越急越记不得,甚至连以前的一些知识,现在都混了来。”
路砚知抬手挎上宋泊的肩膀,“宋弟,我愁啊。”
宋泊顿时了然路砚知今日怎的会冒着被发现的风险而带酒回宿舍,原来是考前压力太大,愁得他大脑混沌,这才需要酒精麻痹。
路砚知比他早一年进县学,满打满算已经在这儿待了一年,一年以来都是学二十八日休两日,长年累月的压力积累下来,让他有些累了心,今日卢子谦落榜的事儿只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草。
“路兄莫愁,考试这事儿急不得。”宋泊帮路砚知把空了的杯子倒上酒,压力太大将压力释放掉就是,喝酒大醉一场明日起来又是一条好汉。
“宋弟。”路砚知红着一张脸,抬手拍上宋泊的肩膀,“你是文曲星下凡,自是没这等烦恼。”
听路砚知这般说,宋泊笑了,“我哪儿是什么文曲星,我只是每日多读些时辰,勤能补拙罢了。”
先前在现代他苦心钻研古代文学,一钻研便是十年,这知识储量自是路砚知短短几年比不上的,可现代所学大的知识多少与古代有些出入,他便得以时间补上,将现代所学与古代融合起来应试,恒国皇帝喜欢才子,尤为喜欢会写策论的才子,故而科举以天子喜好为准,偏向策论,宋泊便每日下学后多学上两个时辰,将睡觉时间压至两个时辰。
路砚知沉重的脑子重新运转起来,确实,他每日夜中起来如厕,都能看着宋泊还在宿舍外,靠着月光读书。他曾叫宋泊进屋来点烛看书,却被宋泊以外头风过脑子会清醒为由给混了过去,现在想来,宋泊应当是怕点了烛,房内光亮,他不好入眠。
如此想来,路砚知自愧不如,他还嫉妒宋泊轻轻松松便能得案首,哪来的轻松,分明是用了别人睡觉的时间进行补缺补漏。
“好!”路砚知忽而就精神起来,乡甲班的人都如此,他一个乡丙班的人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宋弟!”
“你说。”宋泊道。
“明儿个我也要与你一起!再多学些时候!”路砚知豪气道。
“好!”宋泊应声。
翌日,路砚知确实与宋泊一起,在宿舍中继续自习,只是路砚知从未经历过这般高强度的学习,多学了半个时辰,就趴在书桌上睡着了。
宋泊瞧了他一眼也没狠心叫醒他,做事讲究循序渐进,路砚知第一天能多撑半个时辰已是进步,他估摸着往后路砚知大概能多学一个时辰,毕竟不是所有人都与他一样,每日只睡两个时辰还能精神抖擞。
每日晚上与宋泊一同学习,遇到不会的地方能立刻找宋泊解答,路砚知觉着自己学习的质量迅速上涨。宋泊比夫子讲得都好,言简意赅,简单几句话便能将他不理解的内容变成他能理解的话。
七月底,以乡字开头的班级全都从七月二十九日开始放假,直放到院试出榜以后。
八月三日便是院试的日子,让学子们再回县学读两日再去考试也无济于事,县学干脆就直接放了假。
“宋弟,你真的不与我一起去银湖州吗?”路砚知问。
“还有四日才考试,我想先回家一趟,你便先去吧。”宋泊答。
“好,那我们就号房见了!”路砚知撑着车板一个利落翻身上了马车,由自家侍人载着,先行去往银湖州。
“你在看谁呢?”见马车行动,宋泊便收回眼神,耳边忽而有了人声,江金熙不知何时站在他身侧。
每次相见都需隔上二十八日,每见一次,宋泊便觉着江金熙又好看了几分,“我在看寝友呢,他先去了银湖州。”说话间,宋泊自然地接过江金熙手中的东西,江金熙每月雷打不动,无论是何种天气都会来接他,接他时总会顺路带些吃食,就为让宋泊在回镇的路上不至于太饿。
“那你怎么不与他一同去呀?”江金熙问。
宋泊悄悄用小拇指勾住江金熙放在身侧的手,“我还是想你陪着我,一起去。”
第100章
“我听闻参加院试得穿着学服去。”江金熙看着坐在自己身侧的宋泊,他身着一身天蓝素色长袍,头戴庄子巾,俨然一副学子模样,之前宋泊在传福镇搬货时还有几分像寻常农户,现在学服一穿上,便周身都是书香墨气。
“正是的。”宋泊答。
院试需要他人担保,而自身出自哪间学府便显得尤为重要,每间学府的学服各不相同,负责审核考生的幕友便可依据考生的穿着判断考生来自哪间学府。
恒国抓作弊抓得严,若抓着考生作弊也可通过身上衣着找上那间学府,因此,为了自家学府的名誉,每间学府的教谕都会在考场门前巡过自家学子,由此也顺带防住了代考之事。
“你可有将另一套学服带回来?”江金熙问,宋泊就两套学服,身上穿了一套,另一套就得赶紧洗了,让宋泊穿上件干净的学服去考院试才行。
“带了。”宋泊拍了拍自己身上背的行囊,入夏以后,江金熙便将春季的衣服收了回去,给他留的都是夏季薄衣,看着行囊很小,实则里头装了多套衣服。
“那便好。”江金熙答道。
院试比县试高上两级,按理来说宋茶栽应当更担心才是,但这次宋茶栽没有从近里村赶来与他们一块儿去银湖州,说是村里有个老者犯了病,边上不可离大夫,这才下了决心医人而不陪自家侄儿去银湖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