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山别梦(重生) 第62节
临近屋子,却看见正屋的门上却落了锁,永嘉心头一沉,犹豫了一瞬又走到窗边——两扇窗户半开,恰好能窥见屋内光景。
可正中一扇屏风挡住了大半,永嘉始终没看见郑钰的身影。她张嘴欲唤一声,转瞬又生出些胆怯与恐惧。
她该如何开口……
还未等她想明白,屋内像是觉察了窗边细微的声响,一道暴怒的声音骤然响起,接着便从屏风后飞来一只茶盏,狠狠砸向永嘉面前的窗台,瓷片碎了一地。
“听不懂人话吗,都滚!我就算出不去你们也不能这般作践我!”
永嘉看着眼前仍在打旋的锋利瓷片惊魂未定,好半晌终于没憋住:“钰表哥……”
屋内静了一瞬,旋即有轮子滚动的声音从屏风后响起,郑钰推动轮椅来到窗边。
看着面前眼神阴郁、形容消瘦的男子,永嘉一时哑了声。若非亲眼所见,她怎么也没想到,不过数日,郑钰竟然变成了这般样子。
“是阿容叫你来的,对不对?她是不是也要来见我了?”没等永嘉开口,郑钰抢先问话,眼底也浮现出奇异的神采。
然而很快,他便从永嘉欲言又止的神色中得到了答案,神色冷了下来。
“钰表哥,你……”永嘉想快速问出那个问题,可话到嘴边又艰难地溜了回去。
她该如何开口,难道直言问出,你是不是害了皇叔?
“永嘉,你该走了。”郑钰见她如此,心里冷笑一声,扭头便要走。
情急之下,永嘉终于开了口:“外面生了乱子,母妃很担心你,总想接你与我们一块住,可是侯府……我好不容易才找到机会翻墙溜进来的。”
看着郑钰凝滞般的背影,永嘉顿了顿,终于委婉地将心底的问题问了出来:“钰表哥,你是不是犯了什么大错,才……”
还未问话,又被郑钰打断:“外面生了什么乱子?阿容呢?”
永嘉一愣,下意识接上话:“陈梁郡王污蔑谢氏,联合几个世家反了,阿姐与……这几日一直在城外为此事奔波。”
她还要再接着问先前的话,却被骤然转身靠近的郑钰吓了一跳。
“永嘉,你是我在这世上唯一有血缘关系的妹妹。”郑钰推着轮椅行至窗边,眼中神色未明,可嘴角却扬起细微的弧度,“你会一直帮我,对不对?”
不知为何,永嘉忽然觉得面前神色莫名的表哥有几分可怕,她不明其意但下意识后退了半步:“我,我先走了,下回再来……”
然而只此电光火石间,郑钰竟立刻站起勾住了她的衣襟,下一瞬,后颈传来疼痛,永嘉眼前一黑。
郑钰双肘撑在窗台上,借着窗台的支撑站稳了身子。片刻后,他一手拽住永嘉的衣襟,一手托住她的脖子,就这么硬生生将她扯进了屋内。
一把将人扔在轮椅上,郑钰又一瘸一拐地将轮椅推至屏风后,随后将永嘉塞进了床榻上。胡乱扯下帷幔后,他靠着墙边微微喘息,视线落在了仍在发颤的右腿上。
被软禁的这些日子,燕起每日都会帮他复建,可他从来不配合,在众人面前只作自暴自弃状。到了夜里独自一人时,才扶着墙一点一点挪动。虽然效果比不上有人帮忙,但在这番操作下,没有人知晓他已能行走——尽管是瘸着的。
原本只是想等待时机,可郑钰没想到,永嘉竟然在今日来了,而外面正好生了乱子。
如此巧合,当真是连老天都在帮他。
郑钰似乎想起了什么,突然低低笑了起来。
片刻后,他收敛起表情,从枕下摸索出一把匕首揣入袖中,拖着仍有些隐痛的右腿挪到了窗边,一咬牙翻了出去。
*
侯府的侍从掐着时辰端着新熬的药忐忑地立在屋门边。
似是在门边做了些心理建设,侍从磨蹭了一会儿,终于试探着出声:“侯爷,侯爷?”
见无人应答,侍从将木托放在石阶上,随即从腰间取下钥匙,小心翼翼地打开了门。
正屋内一片漆黑,里面的人瞧着像是睡了。
侍从满脸紧皱着,心道,待会儿叫醒侯爷又少不得挨一顿骂,可侯爷这药从昨晚便没喝,他只能硬着头皮上前。
行至榻边,侍从又低低唤了几声,然而榻上仍没有动静。他慌忙将药搁在桌案上,又将榻边的灯盏点亮。
“侯爷,您醒醒,真得喝药了。”
可仍未有回应,帷幔后的人一动不动。想起郑钰先前身体不佳的情况,侍从想到了昏迷不醒的可能性,脸色瞬间白了。他一边念叨着一边慌乱掀开帷幔,待看清榻上的人后,他忽然卡了壳,整个人都呆立在原地。
过了数秒,侍从才如梦初醒般,连滚带爬地跑出了屋,对着院外大喊:“来人啊,不好了,侯爷不见了!”
*
那支沿街巡逻的小队兵卒一路行至轮值点,正欲与下一队人交接,忽然发觉不远处的西城门有些动静。队末的兵卒向外走了几步,便看见城门边停着一架崔府的马车,而城门边的守卫正在仔细查验文书。也许是都到了换值的时候,城门边此刻竟只有三名守卫。
队末的兵卒看了眼身后正吃着干粮补充体力的弟兄们,犹豫了片刻,提起武器便向西城门走去。
离得近了,几人的交谈声更加清晰。
车夫低着头,看不清面容,正朝守卫拱手施礼:“各位小哥,您看这文书没问题吧。我们郎君先前带着皮子进城,你们不是也查验过了,完全没有问题呐。我们这两车半道上车轴不灵便,便晚了些,只是这么晚才入城也是没想到,回去少不了挨公子一顿训。”
车夫苦着脸,又道:“后面那个和我一起的,文书瞧我的就行。各位看完了,便高抬贵手放行吧。”
城门边的守卫便是之前拦下崔茂车架的那个,他显然仍有印象,一时有些犹豫。
兵卒走上前,厉声道:“后面那辆的车夫,文书呢,拿来?”他别过头,显然是对犹豫的守卫,道,“你去仔细查查后面那个车厢,不可侥幸。”
分毫不让,半点不退。
前车的车夫还欲再说,一旁的守卫叹了口气,走到后一架马车前,朝那车夫讨要文书。
恰在此时,后方寒光一闪,异象陡生。
第70章
夜风呼啸穿林,号角声沉闷不绝,原本寂静的密林中蓦地沙沙作响。
中领军许辉站在坡上,清晰地看见密林中隐隐有火光闪烁,而林外江畔上,叛军的旗帜上的姓氏在火光的映衬下越发刺眼。与身旁的副将略作商议后,副将当即便带了一支队伍从北侧的小路而去、试图绕行至叛军后方偷袭。
中领军主营地前竖起了一面面盾牌,借着盾兵的掩护,后方骑兵向前压去,好让最后方的弓箭手也借机补上。
许辉从营帐边挑起长槊,翻身上马,欲追上前路骑兵,忽然数支羽箭从林中飞来。角度之高、之刁钻,盾兵难以抵挡,军队竟一时停滞难以前进。
许辉提着长槊匆匆斩下几支冲他飞来的羽箭,心里思考着,他们扎营的地方分明地势略高些,叛军的箭怎么也不能从高处射来吧。
还未等他想明白,又有几波箭羽飞来。
“树上有人,弓箭手看仔细了——”身后远远传来一声提醒。
紧接着,一支羽箭从许辉头顶飞过,径直飞入林间。下一瞬,只听见一道重物落地声。
后方的弓箭手有样学样,少顷,飞来的箭矢少了大半。
中领军许辉略显狼狈地回过头,刚好看见薛蕴容拎着长弓立于半坡。
她几步冲上前,急问道:“许大人,挡得住吗?”
许辉愣了一愣,旋即笃定点头:“兵强马壮,人手充足,没有挡不住的理。”
望着前方事态,薛蕴容也不再犹豫:“那好,大人借我一队兵马,我有急事需即刻回城。”
*
策马行出三十里,薛蕴容忽然勒住马缰急停。方才走得太急了,竟未曾发觉此行的不妥之处。
越承昀紧随其后,勒马渐与她并停。他眯眼看向建康城的方向,心中亦生出考量。
崔茂那驾马车充其量也只能额外塞下两人,若是两人,十有八九会是陈奉与薛琢本人。这二人一旦入了城,势必藏匿于崔府。既已入城,独他二人定成不了,那么崔茂必定会想方设法再带上薛琢的兵卒。但四处城门都有人守着,若大批兵马贸然闯入城中,势必会闹出大动静。可到目前为止,城中仍未有异样的信号发出。
没有信号,往好处想,可能是无叛军入城;但往坏处想,亦可能是,某处城门的守卫已被无声无息地除掉了。
若从东城门入,必定要从中领军扎营地附近的大道上经过,他们不可能无所察觉。北门最近宫城,由云飞带着禁军守着,也不必担心。那么便是西门与南门,崔茂先前便是从西城门而入,而崔府正位于建康城西南角。
他偏头看向薛蕴容,二人的视线相撞,显然,薛蕴容也是这般作想。
她想到了另一种更坏的可能,嗓子有些发紧:“你佩剑了吗?”
越承昀拇指抵住剑鞘,向上一提,剑身离鞘半厘,因触碰到外壁而发出轻微的响声。
城外的风吹在身上竟有些发冷。
薛蕴容闭了闭眼,沉声道:“走!”
二人带着三十骑向东城门飞奔而去。
月明星稀,天幕中隐隐有乌云翻滚。建康城中依然静谧如常,但其中却潜藏着未知的危机。
刚入城门,便遇上了从各处巡防归来的几队兵卒,他们掐着时辰在东门边的武卫营汇合。
薛蕴容知晓他们巡防的规定,但看见人数时还是愣了一愣:“一队十人,三队应当有三十人,南、北、西当有三队巡视,还有一队呢?”
谁料她刚问出声,领队的兵卒亦愣了一瞬:“属下们刚到此处,西城那队应当也快了……”
听见西城二字,薛蕴容与越承昀脸色骤然一变。二人点上这二十人,夹紧马肚,径直向城西而去。
然而却在半道被人拦下了。
看着眼前焦急万分、连声音几乎都变了调的燕起,薛蕴容原本就发紧的心头生出更深的恐慌。
郑钰居然在今夜逃出府了?!
想起无数种可能,薛蕴容有一刹那的恍惚。
“殿下,属下办事不力,没能看住……”燕起脸上写满了忐忑与懊恼。
越承昀轻声提醒:“阿容。”
薛蕴容猛地清醒过来,定了定神,终于作出决定:“燕起,你带一些人先将崔府围上,不,你从武卫营多带些人,将那一片街巷都堵上。”她偏头看向越承昀,嘴唇动了动,“你和我先去西门。”
*
崔蘅音从些微的响动中醒来时,发觉自己躺在一张陌生的榻上。她揉了揉发懵的脑袋,仔细打量着这座陌生的屋子。观屋内陈设,显然不是崔府用具。
她正要起身后颈传来的阵阵酸痛叫她突然顿住了——先前她正欲出府传讯,却撞上了脸色阴沉的二哥,再后来……她就被打晕了。
想到这里,她再也顾不上疼痛,麻溜地从榻上爬起,接着透窗而入的月光摸到了门边。用力一推后,木门纹丝不动,透过缝隙向外看去,果真挂了一把铜锁。
“二哥!二哥!”唤了几声无人回应后,崔蘅音用力砸起了门,索性连称谓都换了,“崔茂,你好大的胆子,竟敢背着阿父阿母做出这种事?快放我出去!”
院中无人应答,却忽然传来重物落地的声音,一声接着一声。崔蘅音心头一跳,拍门的手顿了一瞬。
只犹豫了一秒,崔蘅音立刻从发髻上取下一根簪子,径直向窗户扎去,糊窗纸上便出现了一个小洞。掏了几下后,她屏住呼吸从洞口向外瞧去,发觉这座小院算不上宽敞,自己所在屋子更是偏僻,似乎是某处角落的厢房。因此,透过这个小洞,她只能看清院内一角。
可哪怕只有一角,她也能看出院内不知何时来了不少人。从这个刁钻的角落向外看,只见身穿黑甲的兵卒里三层外三层地将两架马车围在正中。马车边的人正在从马车中搬出一个长条形的物件。
隔得有些远,崔蘅音看不分明,只能辨出这个便是方才听见的重物声。可下一秒,搬物的人手一滑,那包裹着长条形物件的毯子松了一角。紧接着,一条胳膊从里面无力地滑落,直直地垂落下来。
那里面裹着的竟然是人!
可正中一扇屏风挡住了大半,永嘉始终没看见郑钰的身影。她张嘴欲唤一声,转瞬又生出些胆怯与恐惧。
她该如何开口……
还未等她想明白,屋内像是觉察了窗边细微的声响,一道暴怒的声音骤然响起,接着便从屏风后飞来一只茶盏,狠狠砸向永嘉面前的窗台,瓷片碎了一地。
“听不懂人话吗,都滚!我就算出不去你们也不能这般作践我!”
永嘉看着眼前仍在打旋的锋利瓷片惊魂未定,好半晌终于没憋住:“钰表哥……”
屋内静了一瞬,旋即有轮子滚动的声音从屏风后响起,郑钰推动轮椅来到窗边。
看着面前眼神阴郁、形容消瘦的男子,永嘉一时哑了声。若非亲眼所见,她怎么也没想到,不过数日,郑钰竟然变成了这般样子。
“是阿容叫你来的,对不对?她是不是也要来见我了?”没等永嘉开口,郑钰抢先问话,眼底也浮现出奇异的神采。
然而很快,他便从永嘉欲言又止的神色中得到了答案,神色冷了下来。
“钰表哥,你……”永嘉想快速问出那个问题,可话到嘴边又艰难地溜了回去。
她该如何开口,难道直言问出,你是不是害了皇叔?
“永嘉,你该走了。”郑钰见她如此,心里冷笑一声,扭头便要走。
情急之下,永嘉终于开了口:“外面生了乱子,母妃很担心你,总想接你与我们一块住,可是侯府……我好不容易才找到机会翻墙溜进来的。”
看着郑钰凝滞般的背影,永嘉顿了顿,终于委婉地将心底的问题问了出来:“钰表哥,你是不是犯了什么大错,才……”
还未问话,又被郑钰打断:“外面生了什么乱子?阿容呢?”
永嘉一愣,下意识接上话:“陈梁郡王污蔑谢氏,联合几个世家反了,阿姐与……这几日一直在城外为此事奔波。”
她还要再接着问先前的话,却被骤然转身靠近的郑钰吓了一跳。
“永嘉,你是我在这世上唯一有血缘关系的妹妹。”郑钰推着轮椅行至窗边,眼中神色未明,可嘴角却扬起细微的弧度,“你会一直帮我,对不对?”
不知为何,永嘉忽然觉得面前神色莫名的表哥有几分可怕,她不明其意但下意识后退了半步:“我,我先走了,下回再来……”
然而只此电光火石间,郑钰竟立刻站起勾住了她的衣襟,下一瞬,后颈传来疼痛,永嘉眼前一黑。
郑钰双肘撑在窗台上,借着窗台的支撑站稳了身子。片刻后,他一手拽住永嘉的衣襟,一手托住她的脖子,就这么硬生生将她扯进了屋内。
一把将人扔在轮椅上,郑钰又一瘸一拐地将轮椅推至屏风后,随后将永嘉塞进了床榻上。胡乱扯下帷幔后,他靠着墙边微微喘息,视线落在了仍在发颤的右腿上。
被软禁的这些日子,燕起每日都会帮他复建,可他从来不配合,在众人面前只作自暴自弃状。到了夜里独自一人时,才扶着墙一点一点挪动。虽然效果比不上有人帮忙,但在这番操作下,没有人知晓他已能行走——尽管是瘸着的。
原本只是想等待时机,可郑钰没想到,永嘉竟然在今日来了,而外面正好生了乱子。
如此巧合,当真是连老天都在帮他。
郑钰似乎想起了什么,突然低低笑了起来。
片刻后,他收敛起表情,从枕下摸索出一把匕首揣入袖中,拖着仍有些隐痛的右腿挪到了窗边,一咬牙翻了出去。
*
侯府的侍从掐着时辰端着新熬的药忐忑地立在屋门边。
似是在门边做了些心理建设,侍从磨蹭了一会儿,终于试探着出声:“侯爷,侯爷?”
见无人应答,侍从将木托放在石阶上,随即从腰间取下钥匙,小心翼翼地打开了门。
正屋内一片漆黑,里面的人瞧着像是睡了。
侍从满脸紧皱着,心道,待会儿叫醒侯爷又少不得挨一顿骂,可侯爷这药从昨晚便没喝,他只能硬着头皮上前。
行至榻边,侍从又低低唤了几声,然而榻上仍没有动静。他慌忙将药搁在桌案上,又将榻边的灯盏点亮。
“侯爷,您醒醒,真得喝药了。”
可仍未有回应,帷幔后的人一动不动。想起郑钰先前身体不佳的情况,侍从想到了昏迷不醒的可能性,脸色瞬间白了。他一边念叨着一边慌乱掀开帷幔,待看清榻上的人后,他忽然卡了壳,整个人都呆立在原地。
过了数秒,侍从才如梦初醒般,连滚带爬地跑出了屋,对着院外大喊:“来人啊,不好了,侯爷不见了!”
*
那支沿街巡逻的小队兵卒一路行至轮值点,正欲与下一队人交接,忽然发觉不远处的西城门有些动静。队末的兵卒向外走了几步,便看见城门边停着一架崔府的马车,而城门边的守卫正在仔细查验文书。也许是都到了换值的时候,城门边此刻竟只有三名守卫。
队末的兵卒看了眼身后正吃着干粮补充体力的弟兄们,犹豫了片刻,提起武器便向西城门走去。
离得近了,几人的交谈声更加清晰。
车夫低着头,看不清面容,正朝守卫拱手施礼:“各位小哥,您看这文书没问题吧。我们郎君先前带着皮子进城,你们不是也查验过了,完全没有问题呐。我们这两车半道上车轴不灵便,便晚了些,只是这么晚才入城也是没想到,回去少不了挨公子一顿训。”
车夫苦着脸,又道:“后面那个和我一起的,文书瞧我的就行。各位看完了,便高抬贵手放行吧。”
城门边的守卫便是之前拦下崔茂车架的那个,他显然仍有印象,一时有些犹豫。
兵卒走上前,厉声道:“后面那辆的车夫,文书呢,拿来?”他别过头,显然是对犹豫的守卫,道,“你去仔细查查后面那个车厢,不可侥幸。”
分毫不让,半点不退。
前车的车夫还欲再说,一旁的守卫叹了口气,走到后一架马车前,朝那车夫讨要文书。
恰在此时,后方寒光一闪,异象陡生。
第70章
夜风呼啸穿林,号角声沉闷不绝,原本寂静的密林中蓦地沙沙作响。
中领军许辉站在坡上,清晰地看见密林中隐隐有火光闪烁,而林外江畔上,叛军的旗帜上的姓氏在火光的映衬下越发刺眼。与身旁的副将略作商议后,副将当即便带了一支队伍从北侧的小路而去、试图绕行至叛军后方偷袭。
中领军主营地前竖起了一面面盾牌,借着盾兵的掩护,后方骑兵向前压去,好让最后方的弓箭手也借机补上。
许辉从营帐边挑起长槊,翻身上马,欲追上前路骑兵,忽然数支羽箭从林中飞来。角度之高、之刁钻,盾兵难以抵挡,军队竟一时停滞难以前进。
许辉提着长槊匆匆斩下几支冲他飞来的羽箭,心里思考着,他们扎营的地方分明地势略高些,叛军的箭怎么也不能从高处射来吧。
还未等他想明白,又有几波箭羽飞来。
“树上有人,弓箭手看仔细了——”身后远远传来一声提醒。
紧接着,一支羽箭从许辉头顶飞过,径直飞入林间。下一瞬,只听见一道重物落地声。
后方的弓箭手有样学样,少顷,飞来的箭矢少了大半。
中领军许辉略显狼狈地回过头,刚好看见薛蕴容拎着长弓立于半坡。
她几步冲上前,急问道:“许大人,挡得住吗?”
许辉愣了一愣,旋即笃定点头:“兵强马壮,人手充足,没有挡不住的理。”
望着前方事态,薛蕴容也不再犹豫:“那好,大人借我一队兵马,我有急事需即刻回城。”
*
策马行出三十里,薛蕴容忽然勒住马缰急停。方才走得太急了,竟未曾发觉此行的不妥之处。
越承昀紧随其后,勒马渐与她并停。他眯眼看向建康城的方向,心中亦生出考量。
崔茂那驾马车充其量也只能额外塞下两人,若是两人,十有八九会是陈奉与薛琢本人。这二人一旦入了城,势必藏匿于崔府。既已入城,独他二人定成不了,那么崔茂必定会想方设法再带上薛琢的兵卒。但四处城门都有人守着,若大批兵马贸然闯入城中,势必会闹出大动静。可到目前为止,城中仍未有异样的信号发出。
没有信号,往好处想,可能是无叛军入城;但往坏处想,亦可能是,某处城门的守卫已被无声无息地除掉了。
若从东城门入,必定要从中领军扎营地附近的大道上经过,他们不可能无所察觉。北门最近宫城,由云飞带着禁军守着,也不必担心。那么便是西门与南门,崔茂先前便是从西城门而入,而崔府正位于建康城西南角。
他偏头看向薛蕴容,二人的视线相撞,显然,薛蕴容也是这般作想。
她想到了另一种更坏的可能,嗓子有些发紧:“你佩剑了吗?”
越承昀拇指抵住剑鞘,向上一提,剑身离鞘半厘,因触碰到外壁而发出轻微的响声。
城外的风吹在身上竟有些发冷。
薛蕴容闭了闭眼,沉声道:“走!”
二人带着三十骑向东城门飞奔而去。
月明星稀,天幕中隐隐有乌云翻滚。建康城中依然静谧如常,但其中却潜藏着未知的危机。
刚入城门,便遇上了从各处巡防归来的几队兵卒,他们掐着时辰在东门边的武卫营汇合。
薛蕴容知晓他们巡防的规定,但看见人数时还是愣了一愣:“一队十人,三队应当有三十人,南、北、西当有三队巡视,还有一队呢?”
谁料她刚问出声,领队的兵卒亦愣了一瞬:“属下们刚到此处,西城那队应当也快了……”
听见西城二字,薛蕴容与越承昀脸色骤然一变。二人点上这二十人,夹紧马肚,径直向城西而去。
然而却在半道被人拦下了。
看着眼前焦急万分、连声音几乎都变了调的燕起,薛蕴容原本就发紧的心头生出更深的恐慌。
郑钰居然在今夜逃出府了?!
想起无数种可能,薛蕴容有一刹那的恍惚。
“殿下,属下办事不力,没能看住……”燕起脸上写满了忐忑与懊恼。
越承昀轻声提醒:“阿容。”
薛蕴容猛地清醒过来,定了定神,终于作出决定:“燕起,你带一些人先将崔府围上,不,你从武卫营多带些人,将那一片街巷都堵上。”她偏头看向越承昀,嘴唇动了动,“你和我先去西门。”
*
崔蘅音从些微的响动中醒来时,发觉自己躺在一张陌生的榻上。她揉了揉发懵的脑袋,仔细打量着这座陌生的屋子。观屋内陈设,显然不是崔府用具。
她正要起身后颈传来的阵阵酸痛叫她突然顿住了——先前她正欲出府传讯,却撞上了脸色阴沉的二哥,再后来……她就被打晕了。
想到这里,她再也顾不上疼痛,麻溜地从榻上爬起,接着透窗而入的月光摸到了门边。用力一推后,木门纹丝不动,透过缝隙向外看去,果真挂了一把铜锁。
“二哥!二哥!”唤了几声无人回应后,崔蘅音用力砸起了门,索性连称谓都换了,“崔茂,你好大的胆子,竟敢背着阿父阿母做出这种事?快放我出去!”
院中无人应答,却忽然传来重物落地的声音,一声接着一声。崔蘅音心头一跳,拍门的手顿了一瞬。
只犹豫了一秒,崔蘅音立刻从发髻上取下一根簪子,径直向窗户扎去,糊窗纸上便出现了一个小洞。掏了几下后,她屏住呼吸从洞口向外瞧去,发觉这座小院算不上宽敞,自己所在屋子更是偏僻,似乎是某处角落的厢房。因此,透过这个小洞,她只能看清院内一角。
可哪怕只有一角,她也能看出院内不知何时来了不少人。从这个刁钻的角落向外看,只见身穿黑甲的兵卒里三层外三层地将两架马车围在正中。马车边的人正在从马车中搬出一个长条形的物件。
隔得有些远,崔蘅音看不分明,只能辨出这个便是方才听见的重物声。可下一秒,搬物的人手一滑,那包裹着长条形物件的毯子松了一角。紧接着,一条胳膊从里面无力地滑落,直直地垂落下来。
那里面裹着的竟然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