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山别梦(重生) 第60节
*
寻阳离建康不远,不过三百余里。在其余几位郡王安稳入宫见了太皇太妃后不久,城外便已隐隐有了风声。
入了夏后,天气闷热,崔蘅音难得出府一趟。今日还算凉爽,是以借着申时日头西沉之时,她与女使来到了东街口的永兴坊。永兴坊歇业了整整一个月,直至前几日才重新开张。因此哪怕是这个时辰,铺内仍有不少人。
挑了几样还算精巧的首饰,崔蘅音心满意足地走出永兴坊,在女使的搀扶下正要登车,忽然被路边几个刚从城外而来的商贩的交谈声吸引了。
几人步履匆匆,分明是刚入城,却丝毫不欲停留,竟是径直向西头走去。
“快些走吧,我听说……怪异……保命……”
隔着宽大的街道,崔蘅音只能勉强听见这几个零碎的字眼,脸上有些茫然。身边的女使读懂了她的神色,宽慰道:“这几日城关查得是严了些,不少人都担心得紧。可依奴婢看,不过是寻常之举。诸位郡王入宫,可不得仔细点。”
“那岂不是进出都极其麻烦?”崔蘅音听后,只迟疑了一瞬,没再放在心上。
谁料回府后,便看见崔茂正遣人套车,似要出门。她抬眼看了看渐暗的天色,面露不解:“这么晚了你干什么去?”
只见崔茂笑容满面地摆了摆手,只是交代小妹:“我出城一趟,几日后再回来,你与父亲母亲留在府中,回来我定给你带上好的皮子,就别再多问了。”
想起刚刚听女使所言,纵使平日里与这位兄长有些不睦,崔蘅音还是提醒了一句:“我听说近日出城极为繁琐,二哥还是别乱跑了,免得招来祸事。”
崔茂只当作没听见,继续催促着车夫,没再理会她,只当她是耳旁风。不多时,一切准备妥当,崔茂跳上马车,神神秘秘地离府了。
见崔蘅音面有不忿,方才帮着套车的侍从缩了缩脖子,低声道:“二公子似乎是接到了一封信,很是高兴,说是要接一个朋友,所以才这般着急。”
听了这话,崔蘅音更加恼火,可崔茂车架已远去,她也无可奈何,只能愤愤道:“他到底在搞什么,上次带那只鸟去猎场竟还没吃够教训,成天与些不像话的人打交道……”
载着崔茂的马车排队出了城,渐渐隐入夜色中。
第67章
陈梁郡王以“清君侧”的名头在寻阳起了兵的消息,经过几日的传播与发酵席卷了整座建康城。早早得了风声的百姓或是带上家眷从西头出了城暂避一些时日,或是紧闭府门甚少外出,原本热闹的街巷似乎一夜冷清下来。
从南向北的风伴着疾行的马蹄声呼卷而至,很快便已近建康。
好在,薛蕴容早有准备,早已命人在建康城外以南五十里处拉起了防线。但奇怪的是,薛琢的兵马一路势如破竹来到江边后,却并未急着进行下一步,而是停在江畔扎营修整,与中领军的部下远远隔着一片林子。
林子面积虽不大,但树木实在茂盛,可藏匿之处甚多。一旦中领军贸然遣兵入了林,必将处于劣势之中。故而未得新令以前,他们暂时不敢轻举妄动,是以两军陷入僵持之境。
薛蕴容打马出了城,终于赶在天阴将暮之际来到了扎营处。她立在半坡有风处,凝神观察远处,在乌泱泱的军队中发现了几扇印着字的旗帜。随着暮色降临,夜风大了起来,那些旗帜迎风烈烈,终于舒展开来,上面赫然是赵、杨、钱、徐几个字。
薛蕴容冷笑一声,怪道声势如此浩大,原来是将几个世家一同搜罗起来,连带着世家的私兵一齐上阵了。
赵氏、杨氏、钱氏与徐氏早年间皆因错事被父皇罚出了建康,而后因科举的展开,他们族中子弟多为庸碌之辈,竟再也未能挤进朝堂,想必是心有不甘,因此轻易便被薛琢策反了。
可是,远远瞧着这军队阵仗,怎么好似是这几家在打头阵?薛蕴容隐约觉得有些不对劲,急忙几步跃下坡子,向营地走去。
中领军许辉正与心腹交代布防,见薛蕴容大步走来,说完最后几句便匆匆迎上前去。
“将军守在此处,可曾见到薛琢出帐?”
“自然是见过的,”许辉指了指有着最多兵士围绕的一顶,“方才还瞧见陈梁郡王从里头出来,只是他四周挤满了人,末将实在……”
实在无法就此将他活捉。
薛琢的部下一路嚷着宫中藏有歹人谢氏作乱、声称郡王此举是为肃清陛下身边的乱党,纵使此言荒谬至极,可仗着声势浩大,也有身处异地不解时局的人信了几分。吸取武帝时期的教训,故而得活捉薛琢。
“当真是薛琢本人?”薛蕴容莫名有些怀疑。
先前阵仗那般大,为何却突然在此处停了?
却见许辉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殿下安心,决计错不了。”他将手中的千里眼递上,“我亲眼所见,东西两侧是钱、杨带来的私兵,赵、徐的人紧紧贴着正中那顶大帐。那反贼今日从帐中出来时,身上穿着银甲,露出的臂膀部位正是郡王服饰。”
薛蕴容接过千里眼,又登上坡子,这下看得清楚多了。
只见正中一顶大帐,周遭皆是守卫,完全将大帐死死围了起来。恰在此时,帐内走出一人,瞧穿着打扮正是薛琢。奈何隔了太远,千里眼虽叫这个名,但也确实不能一眼千里,只能瞧个大概,看不清面容。
许辉从未在近前仔细看过薛琢,大都是在每年一次的宫宴朝见远远看过一次。但薛蕴容不同,虽不曾与这位郡王有过多交谈,但还是有些印象。
薛蕴容举着千里眼看了又看,总觉得有几分怪异。
从身量上看,营地那人与薛琢差不离,可他的行走姿态,总有些……
她说不上来。
而且,这人只出来晃了一圈,周围的人便蜂拥至其身边,没等几刻他便又回了帐中。如此行径,反倒有几分刻意,甚至像是刻意做给他们看的。
这一想法一出,薛蕴容心中一惊,扭头问道:“你今日见过薛琢几次?”
“半个时辰前,我站在坡上,举起千里眼便瞧见了,再往前便是未时,等了一会儿才……”许辉回想间,忽然一顿,脸上也浮起疑惑。
“将军使用千里眼的频率不固定,可只要你拿起,便总能看见他出帐,他出来可是有所吩咐?”薛蕴容看了看许辉渐渐凝重的脸色,笃定道,“大概率是没有的,他只是出来晃一圈。”
收起千里眼,薛蕴容环顾四周。他们扎营之地北靠小重山一角,东面则是那片林子。自己此刻站在坡子上虽能看见薛琢那一块,可毕竟不够高、也不够东,若要看得更清楚,最佳的位置便是小重山上向东边凸出去的那块。可问题在于,小重山上植被茂盛,偏最东边的那块却是光秃秃的,且位置并不高,人一旦在那里落脚,十有八九会被发现。
薛琢既做好了谋反的准备,私兵中势必有眼尖目明的弓箭手。
但此事不能不做。
许辉顺着她的目光望去,心里也有了打算:“不若等到夜间,末将……”
“不必,我亲自去。”薛蕴容打断了他。
只有她是这里最熟悉陈梁郡王面容的人。
*
建康城东南西北四道城门皆被重兵把守,凡出入者少不了一番盘查。当然,因着陈梁郡王大兵已在城郊,几乎没有人会在天将暮时离开家门,更不必说赶着在此刻出入城门了。
可偏有一人就是如此奇怪。
越承昀从东宫离开后,带着一队人马沿街巡视了一番。见一切无恙,他正打算出城寻薛蕴容,忽然听见西城门处传来不小的纷争声。
“来者何人?速速下来,我等奉命盘查!”
“这是崔氏的马车,里面的是我们家的二郎君。郎君倦了,不便下马,诸位不如掀帘看一眼便罢了。”车夫低声劝道。
“不行,公主有令,无论是谁,皆需下来。”守卫分毫不让。
“混账东西!”车帘后传出一声怒喝。
越承昀策马走近后,只见镌刻着崔氏印记的三架马车被拦在了城门外。车夫一脸为难,而城门边被怒斥的守卫更是满脸不忿,可又畏惧崔氏权势,半晌也不敢上前掀帘。
此刻见越承昀带人靠近,当真是如见神兵天降:“驸马,这是崔府的马车……”
“崔二郎君,许久未见。近日情况特殊,还请你配合。”
话音未落,越承昀索性直接上手,一把掀开帘子。
马车内并未点灯,却足以让人看出崔茂极为难看的脸色。
“崔二郎君,下车。”在越承昀的又一声催促中,崔茂终于不情不愿地跳了下来。
城门边的守卫随即便沿着马车敲打检查起来。
“近日不大太平,崔二郎君怎的闹这么晚才匆匆入城?”越承昀虽在与崔茂闲话,可注意力却始终在其脸色上。
“前些时日小妹闹着要做新的氅衣,我没办法,便出城替她寻了些,不然又得被念叨。”崔茂说得自然,完全叫人看不出异样。
依着先前在崔府捉“贼”的经历,越承昀深知崔茂胆子并不大,看见角落有个黑影都要惊叫半天,又怎会在这紧张的时期,为了几张皮子便赶着出城又赶着入城呢?
况且,先前崔茂家中请到的驯鸟大师,可是薛琢的人,若那人想入城,最好的方式便是联络崔茂。
越承昀眼中的怀疑实在太过明显,崔茂又作无奈状,两手一摊补充道:“家妹素来娇纵惯了,想到什么便要什么,我这个做兄长的自然要尽心。我听闻驸马也有个同胞妹妹,难道不是同我一般时时尽心?那你这做兄长的未免也太不称职了……”
言谈间,守卫已查完崔茂所乘的马车。马车内空空荡荡,一览无遗,没有丝毫藏匿之处,守卫略翻看了几下,便靠近了下一辆。
谁知还未走近,便遭到了崔茂的训斥:“那里面装了珍贵的皮子,你们可仔细点,别给弄坏了。”
这声刻意提醒很难不叫人多想。
在越承昀的授意下,守卫大胆掀开后面几架马车的车帘,里面果真堆满了皮子。可翻了又翻,里面也都只有皮料。
“我都说了我是替家妹去买皮子的。”崔茂嘟囔着,“只是买的多了点,至于这般盘问吗……”
难道当真是自己猜错了?
越承昀沉吟片刻,拔出腰侧的长剑,二话不说便向马车下方划去,却并未有别的动静。随即,俯身向马车下方看去,马车下方没有人。
守卫见状,也纷纷效仿。
“哎你干什么——”崔茂惊叫出声,甚至伸手要拦住他。
越承昀并不理会,上手敲了敲马车下方的木板,可不是如他所想的一般,这是实心的,也就是说,应当并无供人藏身之地。
扭头看向后方的守卫,几人也是摇了摇头。
他拧起眉,忽然将长剑向木板上猛戳了几下,却只是木板的质感。
百般尝试皆未能有所发现。
越承昀虽感觉有些不对,可眼下也无可奈何。
他收起剑,顶着崔茂的怒意致歉:“对不住,崔二郎君,是我弄坏了你的马车,稍后会遣人去府上送钱。”他侧过身,示意守卫放行,“你可以走了。”
“谁要你赔?”崔茂冷哼一声,上下扫视越承昀几眼,怒气冲冲地上了马车。在他的连声催促下,车夫扬起鞭,架着马车向着东边驶去,渐渐远了。
城外多为尘土飞扬的土路,而城内则是青石铺制的官道。也不知崔茂去了何处,马车压过砖道竟甩下了一块块泥巴,再被车轮一压,青石砖上便有了一道道深浅不一的车辙印子。
越承昀盯着地上的车辙印子看了会儿,他仍觉得崔茂古怪。
第68章
崔茂离府未归几日,崔氏众人便担心了几日。
这日,眼见着天边的最后一点白边退去,观宜堂内的崔夫人终于坐不住了,甚至打算催促下人去官府跑一趟。
她愁容满面地看了看守在一旁的女儿,话在舌尖绕了一圈还是又问出了那句已问过数遍的问题:“阿音,你再仔细回想一遍。那日,你二哥出府前,可曾与你说过什么?”
崔蘅音亦是一脸苦恼:“我问什么二哥也不理我,还是套车的下人说他去见什么朋友了,谁知道是什么狐朋……”她越想越气,可又不愿刺激母亲,只得匆匆咽下后半句。
“罢了,你父亲已经去寻梁大人了,再等等,再等等……”
观宜堂又静了,然而焦灼的氛围仍在屋内缓缓蔓延。
“夫人——”惊呼声响起,一名女使还未踏进院内,声音便已越过高墙,传了过来,“二公子回来了!”
崔夫人腾的一下站起身,下一秒便拉着崔蘅音向外跑去。到了府门边,只见崔茂正指挥着侍从从车上卸货。
寻阳离建康不远,不过三百余里。在其余几位郡王安稳入宫见了太皇太妃后不久,城外便已隐隐有了风声。
入了夏后,天气闷热,崔蘅音难得出府一趟。今日还算凉爽,是以借着申时日头西沉之时,她与女使来到了东街口的永兴坊。永兴坊歇业了整整一个月,直至前几日才重新开张。因此哪怕是这个时辰,铺内仍有不少人。
挑了几样还算精巧的首饰,崔蘅音心满意足地走出永兴坊,在女使的搀扶下正要登车,忽然被路边几个刚从城外而来的商贩的交谈声吸引了。
几人步履匆匆,分明是刚入城,却丝毫不欲停留,竟是径直向西头走去。
“快些走吧,我听说……怪异……保命……”
隔着宽大的街道,崔蘅音只能勉强听见这几个零碎的字眼,脸上有些茫然。身边的女使读懂了她的神色,宽慰道:“这几日城关查得是严了些,不少人都担心得紧。可依奴婢看,不过是寻常之举。诸位郡王入宫,可不得仔细点。”
“那岂不是进出都极其麻烦?”崔蘅音听后,只迟疑了一瞬,没再放在心上。
谁料回府后,便看见崔茂正遣人套车,似要出门。她抬眼看了看渐暗的天色,面露不解:“这么晚了你干什么去?”
只见崔茂笑容满面地摆了摆手,只是交代小妹:“我出城一趟,几日后再回来,你与父亲母亲留在府中,回来我定给你带上好的皮子,就别再多问了。”
想起刚刚听女使所言,纵使平日里与这位兄长有些不睦,崔蘅音还是提醒了一句:“我听说近日出城极为繁琐,二哥还是别乱跑了,免得招来祸事。”
崔茂只当作没听见,继续催促着车夫,没再理会她,只当她是耳旁风。不多时,一切准备妥当,崔茂跳上马车,神神秘秘地离府了。
见崔蘅音面有不忿,方才帮着套车的侍从缩了缩脖子,低声道:“二公子似乎是接到了一封信,很是高兴,说是要接一个朋友,所以才这般着急。”
听了这话,崔蘅音更加恼火,可崔茂车架已远去,她也无可奈何,只能愤愤道:“他到底在搞什么,上次带那只鸟去猎场竟还没吃够教训,成天与些不像话的人打交道……”
载着崔茂的马车排队出了城,渐渐隐入夜色中。
第67章
陈梁郡王以“清君侧”的名头在寻阳起了兵的消息,经过几日的传播与发酵席卷了整座建康城。早早得了风声的百姓或是带上家眷从西头出了城暂避一些时日,或是紧闭府门甚少外出,原本热闹的街巷似乎一夜冷清下来。
从南向北的风伴着疾行的马蹄声呼卷而至,很快便已近建康。
好在,薛蕴容早有准备,早已命人在建康城外以南五十里处拉起了防线。但奇怪的是,薛琢的兵马一路势如破竹来到江边后,却并未急着进行下一步,而是停在江畔扎营修整,与中领军的部下远远隔着一片林子。
林子面积虽不大,但树木实在茂盛,可藏匿之处甚多。一旦中领军贸然遣兵入了林,必将处于劣势之中。故而未得新令以前,他们暂时不敢轻举妄动,是以两军陷入僵持之境。
薛蕴容打马出了城,终于赶在天阴将暮之际来到了扎营处。她立在半坡有风处,凝神观察远处,在乌泱泱的军队中发现了几扇印着字的旗帜。随着暮色降临,夜风大了起来,那些旗帜迎风烈烈,终于舒展开来,上面赫然是赵、杨、钱、徐几个字。
薛蕴容冷笑一声,怪道声势如此浩大,原来是将几个世家一同搜罗起来,连带着世家的私兵一齐上阵了。
赵氏、杨氏、钱氏与徐氏早年间皆因错事被父皇罚出了建康,而后因科举的展开,他们族中子弟多为庸碌之辈,竟再也未能挤进朝堂,想必是心有不甘,因此轻易便被薛琢策反了。
可是,远远瞧着这军队阵仗,怎么好似是这几家在打头阵?薛蕴容隐约觉得有些不对劲,急忙几步跃下坡子,向营地走去。
中领军许辉正与心腹交代布防,见薛蕴容大步走来,说完最后几句便匆匆迎上前去。
“将军守在此处,可曾见到薛琢出帐?”
“自然是见过的,”许辉指了指有着最多兵士围绕的一顶,“方才还瞧见陈梁郡王从里头出来,只是他四周挤满了人,末将实在……”
实在无法就此将他活捉。
薛琢的部下一路嚷着宫中藏有歹人谢氏作乱、声称郡王此举是为肃清陛下身边的乱党,纵使此言荒谬至极,可仗着声势浩大,也有身处异地不解时局的人信了几分。吸取武帝时期的教训,故而得活捉薛琢。
“当真是薛琢本人?”薛蕴容莫名有些怀疑。
先前阵仗那般大,为何却突然在此处停了?
却见许辉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殿下安心,决计错不了。”他将手中的千里眼递上,“我亲眼所见,东西两侧是钱、杨带来的私兵,赵、徐的人紧紧贴着正中那顶大帐。那反贼今日从帐中出来时,身上穿着银甲,露出的臂膀部位正是郡王服饰。”
薛蕴容接过千里眼,又登上坡子,这下看得清楚多了。
只见正中一顶大帐,周遭皆是守卫,完全将大帐死死围了起来。恰在此时,帐内走出一人,瞧穿着打扮正是薛琢。奈何隔了太远,千里眼虽叫这个名,但也确实不能一眼千里,只能瞧个大概,看不清面容。
许辉从未在近前仔细看过薛琢,大都是在每年一次的宫宴朝见远远看过一次。但薛蕴容不同,虽不曾与这位郡王有过多交谈,但还是有些印象。
薛蕴容举着千里眼看了又看,总觉得有几分怪异。
从身量上看,营地那人与薛琢差不离,可他的行走姿态,总有些……
她说不上来。
而且,这人只出来晃了一圈,周围的人便蜂拥至其身边,没等几刻他便又回了帐中。如此行径,反倒有几分刻意,甚至像是刻意做给他们看的。
这一想法一出,薛蕴容心中一惊,扭头问道:“你今日见过薛琢几次?”
“半个时辰前,我站在坡上,举起千里眼便瞧见了,再往前便是未时,等了一会儿才……”许辉回想间,忽然一顿,脸上也浮起疑惑。
“将军使用千里眼的频率不固定,可只要你拿起,便总能看见他出帐,他出来可是有所吩咐?”薛蕴容看了看许辉渐渐凝重的脸色,笃定道,“大概率是没有的,他只是出来晃一圈。”
收起千里眼,薛蕴容环顾四周。他们扎营之地北靠小重山一角,东面则是那片林子。自己此刻站在坡子上虽能看见薛琢那一块,可毕竟不够高、也不够东,若要看得更清楚,最佳的位置便是小重山上向东边凸出去的那块。可问题在于,小重山上植被茂盛,偏最东边的那块却是光秃秃的,且位置并不高,人一旦在那里落脚,十有八九会被发现。
薛琢既做好了谋反的准备,私兵中势必有眼尖目明的弓箭手。
但此事不能不做。
许辉顺着她的目光望去,心里也有了打算:“不若等到夜间,末将……”
“不必,我亲自去。”薛蕴容打断了他。
只有她是这里最熟悉陈梁郡王面容的人。
*
建康城东南西北四道城门皆被重兵把守,凡出入者少不了一番盘查。当然,因着陈梁郡王大兵已在城郊,几乎没有人会在天将暮时离开家门,更不必说赶着在此刻出入城门了。
可偏有一人就是如此奇怪。
越承昀从东宫离开后,带着一队人马沿街巡视了一番。见一切无恙,他正打算出城寻薛蕴容,忽然听见西城门处传来不小的纷争声。
“来者何人?速速下来,我等奉命盘查!”
“这是崔氏的马车,里面的是我们家的二郎君。郎君倦了,不便下马,诸位不如掀帘看一眼便罢了。”车夫低声劝道。
“不行,公主有令,无论是谁,皆需下来。”守卫分毫不让。
“混账东西!”车帘后传出一声怒喝。
越承昀策马走近后,只见镌刻着崔氏印记的三架马车被拦在了城门外。车夫一脸为难,而城门边被怒斥的守卫更是满脸不忿,可又畏惧崔氏权势,半晌也不敢上前掀帘。
此刻见越承昀带人靠近,当真是如见神兵天降:“驸马,这是崔府的马车……”
“崔二郎君,许久未见。近日情况特殊,还请你配合。”
话音未落,越承昀索性直接上手,一把掀开帘子。
马车内并未点灯,却足以让人看出崔茂极为难看的脸色。
“崔二郎君,下车。”在越承昀的又一声催促中,崔茂终于不情不愿地跳了下来。
城门边的守卫随即便沿着马车敲打检查起来。
“近日不大太平,崔二郎君怎的闹这么晚才匆匆入城?”越承昀虽在与崔茂闲话,可注意力却始终在其脸色上。
“前些时日小妹闹着要做新的氅衣,我没办法,便出城替她寻了些,不然又得被念叨。”崔茂说得自然,完全叫人看不出异样。
依着先前在崔府捉“贼”的经历,越承昀深知崔茂胆子并不大,看见角落有个黑影都要惊叫半天,又怎会在这紧张的时期,为了几张皮子便赶着出城又赶着入城呢?
况且,先前崔茂家中请到的驯鸟大师,可是薛琢的人,若那人想入城,最好的方式便是联络崔茂。
越承昀眼中的怀疑实在太过明显,崔茂又作无奈状,两手一摊补充道:“家妹素来娇纵惯了,想到什么便要什么,我这个做兄长的自然要尽心。我听闻驸马也有个同胞妹妹,难道不是同我一般时时尽心?那你这做兄长的未免也太不称职了……”
言谈间,守卫已查完崔茂所乘的马车。马车内空空荡荡,一览无遗,没有丝毫藏匿之处,守卫略翻看了几下,便靠近了下一辆。
谁知还未走近,便遭到了崔茂的训斥:“那里面装了珍贵的皮子,你们可仔细点,别给弄坏了。”
这声刻意提醒很难不叫人多想。
在越承昀的授意下,守卫大胆掀开后面几架马车的车帘,里面果真堆满了皮子。可翻了又翻,里面也都只有皮料。
“我都说了我是替家妹去买皮子的。”崔茂嘟囔着,“只是买的多了点,至于这般盘问吗……”
难道当真是自己猜错了?
越承昀沉吟片刻,拔出腰侧的长剑,二话不说便向马车下方划去,却并未有别的动静。随即,俯身向马车下方看去,马车下方没有人。
守卫见状,也纷纷效仿。
“哎你干什么——”崔茂惊叫出声,甚至伸手要拦住他。
越承昀并不理会,上手敲了敲马车下方的木板,可不是如他所想的一般,这是实心的,也就是说,应当并无供人藏身之地。
扭头看向后方的守卫,几人也是摇了摇头。
他拧起眉,忽然将长剑向木板上猛戳了几下,却只是木板的质感。
百般尝试皆未能有所发现。
越承昀虽感觉有些不对,可眼下也无可奈何。
他收起剑,顶着崔茂的怒意致歉:“对不住,崔二郎君,是我弄坏了你的马车,稍后会遣人去府上送钱。”他侧过身,示意守卫放行,“你可以走了。”
“谁要你赔?”崔茂冷哼一声,上下扫视越承昀几眼,怒气冲冲地上了马车。在他的连声催促下,车夫扬起鞭,架着马车向着东边驶去,渐渐远了。
城外多为尘土飞扬的土路,而城内则是青石铺制的官道。也不知崔茂去了何处,马车压过砖道竟甩下了一块块泥巴,再被车轮一压,青石砖上便有了一道道深浅不一的车辙印子。
越承昀盯着地上的车辙印子看了会儿,他仍觉得崔茂古怪。
第68章
崔茂离府未归几日,崔氏众人便担心了几日。
这日,眼见着天边的最后一点白边退去,观宜堂内的崔夫人终于坐不住了,甚至打算催促下人去官府跑一趟。
她愁容满面地看了看守在一旁的女儿,话在舌尖绕了一圈还是又问出了那句已问过数遍的问题:“阿音,你再仔细回想一遍。那日,你二哥出府前,可曾与你说过什么?”
崔蘅音亦是一脸苦恼:“我问什么二哥也不理我,还是套车的下人说他去见什么朋友了,谁知道是什么狐朋……”她越想越气,可又不愿刺激母亲,只得匆匆咽下后半句。
“罢了,你父亲已经去寻梁大人了,再等等,再等等……”
观宜堂又静了,然而焦灼的氛围仍在屋内缓缓蔓延。
“夫人——”惊呼声响起,一名女使还未踏进院内,声音便已越过高墙,传了过来,“二公子回来了!”
崔夫人腾的一下站起身,下一秒便拉着崔蘅音向外跑去。到了府门边,只见崔茂正指挥着侍从从车上卸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