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哥是苗疆黑莲男配 第30节
南诏王见了乌禾打趣道:“呦,平日里不都睡到日上三竿,今儿个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阿爹,女儿难得一片孝心想多陪陪阿爹阿娘,您怎么还嘲笑我了。”
南诏王后命人给乌禾搬了个凳子,笑着道:“日子长,以后有的是工夫陪,阿禾急于这一时做甚。”
“阿娘说得是。”乌禾没有再解释,入座环望,“檀玉哥哥呢?他不是日日都陪爹娘用早膳吗?”
南诏王后道:“说是昨夜里寝殿里进了只野猫,打乱了他的包袱,弄得满地都是,下人们睡得死,檀玉那孩子又是个死心眼,自己一个人将寝殿打扫完,整理好包袱到后半夜,眼下还在睡呢。”
乌禾端着珍粥讪讪一笑,“这样呀。”
她继续喝粥,南诏王在旁训诫楚乌涯,念叨了一炷香的工夫,到最后楚乌涯蔫蔫地叹了口气,“儿何时才能不上夫子的课啊,日日上,年年上,那些书早背得滚瓜烂熟了。”
南诏王道:“等过几日就不必了,你娘已经在给你收拾行李,你自己再看看,准备准备去中原。”
“中原?”
小王子一愕,号啕大哭。
“父王你这是要把我送去中原当质子啊,阿爹你生气也不是这么个生气法,我保证以后一定好好听夫子的课。”
“谁说要把你送去中原当质子。”南诏王云淡风轻道:“本王上个月书信一封送去济世门,昨日刚回了信,允你去济世门修学,济世门地处中原边界,苍山之中,人迹罕至,地处僻静,不问外界之事,超脱凡尘,是修身养性之地,多少王孙贵族周国皇子千里迢迢前去修学问道,本王瞧着也正好磨炼一下你的性子,况且济世门上一任门主也曾在南诏生活过一段日子,本王曾与他有几面之缘,他的徒弟们都会关照你的。”
小王子抱怨:“那些修行者吃的东西没一点油水,听说天还没亮就要爬起来扫大门口的石头阶,我要是进去,不出半月骨瘦如柴。”
“若是富贵大鱼大肉之地,本王还不会送你去,要的便是劳其筋骨,苦其心志,方能成大才。”
南诏王后在旁劝慰,“你父王说的是,阿娘也不舍将你送去那遥远之地吃苦,可这一切也是为了你好。”
小王子不乐意,指了指一旁安静喝粥的乌禾,“那阿兄阿姐怎么不过去。”
“你阿兄还有重要的事,你阿姐是个女孩子怎能吃这种苦,况且,他们二人哪像你这般懒惰成性,玩物丧志。”
“儿臣哪有父王说的那般。”小王子拿起桌上书卷,哀声叹了口气,“早课快开始了,儿臣便先告辞了,阿姐再见。”
等楚乌涯走了,殿内又归寂静,南诏王摇头,长长叹了口气。
“等乌涯去了济世门,你我也可少操些心了。”
乌禾端着粥,抬起脸,一双杏眼一寸寸移动试探地望向南诏王,见他面色缓和,犹豫着开口。
“父王,女儿有一事请求父王允许。”
南诏王疼女儿,一向是有求必应,他蹙起的眉头松开,笑着问:“阿禾又是看上什么奇珍异宝了?”
“不是。”
乌禾放下粥,“女儿也想随哥哥去囹圄山,请父王命些人马护行,还有盘缠粮食……”
啪的一声,乌禾浑身一颤,她看见南诏王狠狠拍了一掌在桌,四周的侍从齐刷刷下跪。
南诏王鲜少对乌禾发这么大的脾气。
他注意到自己失态,把宝贝女儿吓住,轻咳了声,“此事不允。”
“为何?。”乌禾不理解,“凭什么哥哥能去,女儿就不能去。”
“你可知前往囹圄山一路凶险,你自小养在都城,哪去过这么远的地方。”
“父王多派些人手保护女儿便是,况且哥哥认得正确的路,囹圄山便不存在凶险一事。”
她说得振振有词,南诏王揉了揉额头,“反正此事,本王绝不会允许,你莫要再提,若你再提一字,便再禁足一月,阿禾,休要怪阿爹无情。”
南诏王后在旁安慰,“是呀阿禾,你阿爹也是为了你的安危考虑,你莫要怪你阿爹。”
乌禾怎能不怪,他从未对自己这般凶,也不明白为何他这般阻拦,可见阿爹一副被自己气得疼痛难忍的样子,心中又愧疚万分。
她站起身,乖巧行了个礼,“今日是女儿的错,女儿先行告退,便不打扰父王母后用膳了。”
一双儿女走后,大殿陷入无边寂静,南诏王有些苍老的背脊垂下。
南诏王后抬手屏退了下人,走过去,两指温柔地搭在丈夫的太阳穴轻轻按揉。
她温柔一笑,“王上这是何必呢,孩子大了,有自己的主见,便放她去吧。”
“可是王后,你明知道阿禾若是回了囹圄山,那个人看见阿禾现在的模样,定不会放阿禾回来的。”
他叹了口气,“况且阿禾从小到大,便没有离开过家,她性子娇气,小时候体弱多病,是多少药罐子才养成如今亭亭玉立的模样,囹圄山一路虽说不上凶险,但也劳苦,我怕她受累。”
南诏王后慈善温和的眉心微微一蹙,低声呢喃,“可王上为何又允了那两个修士之言,让檀玉去了囹圄山,那孩子也才刚回家不久。”
她的丈夫握起她的手,轻轻安抚,“檀玉我自有重任交于他,十六年了,囹圄山与南诏已经失联十六年了,当年的恩怨是时候该化解了,这些年九州大地天灾连连,流寇横行,四处是难民,九州局势越发紧张,恐怕不久将有一场战乱,身为南诏之主,我不能因仇恨而不顾南诏百姓。”
男人眼底渐渐浮现一层浓重的愧疚,望着天边自怨:“再说,于公于私,当年终究是我们欠囹圄山的,我已交与檀玉密信,望那人收到信能原谅我们,原谅南诏。”
妻子心中挣扎了许久的东西再也压不住,她抽出手,摇了摇头,“当年的恩怨,害我们母子分离十六年,难道还不够吗?”
她的声音很大,在寂静的宫殿掷地有声,发髻上的步摇凌乱,没了往日端庄贤惠的模样。
她的丈夫看了她许久,轻启薄唇,平静道:“王后,你失态了。”
他像个体贴的丈夫,拍了拍她的肩宽慰她,抚平她华服上的褶皱,语气从容:“还望王后谨言慎行,此话万不可再提。”
他如此冷静,显得她像个无理取闹的疯子。
第23章 抱住他,不肯放手……
乌禾再也没问过父王去囹圄山的事,她从未见过父王发这般大的脾气,下了死令般。
记忆中,阿爹没有阿娘那般温柔,多了身为南诏王的威严,也会在犯错时教训她,阿娘则是多了南诏王后的慈善贤良,待她百般细致温柔,犯了错也会包容她,她想要什么东西,阿娘都会准许她。
母后那她或许能通关,可父王那,若是他死咬着牙关,任母后怎么劝,都是无济于事。
夜色宁静,乌禾趴在梨花木案,窗门大开,今夜的风很冷,乌禾失神地伸手触碰摇晃的烛火,指尖染上一层明黄,温度愈来愈浓烈,好似离真相愈来愈近,她好似能猜到父王为何这般阻拦她,倏地指尖一痛,她吃痛地收回手指。
但她不想知道真相。
进来关窗的侍女进来一见小公主烫伤了手,惊惶失措问乌禾有没有事。
乌禾摇了摇头,“无碍,只是红了些。”
侍女不放心,取了些冰,给她上药,着实大材小用。
侍女边上药边问,“明日大殿下和萧公子还有司徒姑娘就要走了,公主要去送吗?”
“不必了。”
乌禾道,她握一杯清茶,浅浅抿了一口,“我让你办的事,可都办妥了?”
“回公主殿下,奴已全部办妥。”
“好。”乌禾随意从发髻上抽下一根碧玉簪子,“此事,万不可伸张。”
那侍女接过簪子,连连点头,“奴皆听公主的。”
未时,天白如玉铺展,广阔的土地上野草摇曳,马蹄踏起尘土飞扬,行人来往匆匆,临近秋日清凉,是个上路的好时节,南诏都城高墙外,士兵隔了两条道,一条让于百姓,一条道上南诏王后握着儿子的手依依不舍。
“夜里凉,阿娘连夜做了两件护膝,你一件,你弟弟一件,这是你的,还有这些糕点,路上记得吃。”
檀玉接过护膝和食盒,乖巧一笑,“多谢阿娘。”
南诏王沉重地拍了拍檀玉的肩膀,平日严肃的神色多了几分心疼不舍,“囹圄山主曾言不准南诏士兵踏入囹圄山半步,但好在萧公子和司徒姑娘武术高强,有他们保护你,我也就放心了,另外我交代于你的信,你务必要转交给他。”
檀玉颔首:“儿臣知晓了。”
南诏王一脸欣慰,他忽然想到什么,环顾四周问:“阿禾呢,还在跟我怄气?怄气便怄气,怎么也得来送送哥哥。”
南诏王后一笑,“估计在午睡,来日方长,檀玉过不了多久就回来了,也不急于一时。”
南诏王点了点头,二人又说了些体己的话。
微风拂起少年衣袂,抹额后青丝飞扬,阴沉的天使得抹额上的绿松石也黯淡无光。
他一向沉默没有情绪的眸,望向南诏的城墙,旗帜凌乱,风中隐隐南诏都城独有的鲜花糕香。
他记得那个味道,楚乌禾强塞给他的。
很甜。
或许此行不会再回来,他并没有留恋这里,相反觉得无聊。
可风中香甜勾起了他的味蕾,檀玉又望了眼城墙,想起那个娇纵的坏小孩。
或许以后再也见不到她了,少年睫毛颤动,漆黑的眼底掠过一丝遗憾,转瞬被风吹散。
倒不是遗憾见不到她。
他有些后悔,早该让蛊虫吃了她。
*
曦和宫,乌禾连打了好几个喷嚏,她猜想自己是得了风寒,这倒提醒了她要带些风寒的药,以备不时之需。
这个念头一起,不知不觉包裹里除了华丽的衣裳裙子,金银首饰外,又多了许多瓶瓶罐罐。
她的贴身婢女提醒:“公主,这么多东西,运得出狗洞吗?”
乌禾望着榻上堆积的大大小小不一的包袱,蹙眉思索片刻,最终依依不舍,伸手点了两袋。
“罢了,就带这两个,反正城外都已安排妥当,不缺这些。”
日落西山,天色明黄嫣红逐渐黯淡,南诏巍峨的王宫纷纷点上明灯。
西宫院多是祭祖供神的祠堂庙宇,地处僻静,人迹罕至,幽暗的黄昏下,四周茫茫雾气,年久失修的宫殿间像漂浮着黄沙。
乌禾来时,称早早睡了,不让任何人打扰歇息,实则带上贴身婢女偷偷来西宫院。
蛊医给的静心丸撑不了太久,她必须赶紧出宫。
再往前走几步有一个狗洞,被野草遮盖,楚乌涯被禁足出宫时,常从这里钻出去。
久而久之,乌禾也知道了,但她从前都是不屑,没想到如今堂堂公主还要钻狗洞。
婢女扒开了野草,露出一个狭小的洞来,那洞极深,乌禾低头望过去,看见一口极小的模糊的亮光。
这怕不是个放大版的鼠洞,难怪楚乌涯总是一身灰。
小公主这时候还怕脏,蹙起眉有些嫌弃,犹豫不决。
直到传来一道人声,是打扫祠堂的宫人。
“参见王后。”
“阿爹,女儿难得一片孝心想多陪陪阿爹阿娘,您怎么还嘲笑我了。”
南诏王后命人给乌禾搬了个凳子,笑着道:“日子长,以后有的是工夫陪,阿禾急于这一时做甚。”
“阿娘说得是。”乌禾没有再解释,入座环望,“檀玉哥哥呢?他不是日日都陪爹娘用早膳吗?”
南诏王后道:“说是昨夜里寝殿里进了只野猫,打乱了他的包袱,弄得满地都是,下人们睡得死,檀玉那孩子又是个死心眼,自己一个人将寝殿打扫完,整理好包袱到后半夜,眼下还在睡呢。”
乌禾端着珍粥讪讪一笑,“这样呀。”
她继续喝粥,南诏王在旁训诫楚乌涯,念叨了一炷香的工夫,到最后楚乌涯蔫蔫地叹了口气,“儿何时才能不上夫子的课啊,日日上,年年上,那些书早背得滚瓜烂熟了。”
南诏王道:“等过几日就不必了,你娘已经在给你收拾行李,你自己再看看,准备准备去中原。”
“中原?”
小王子一愕,号啕大哭。
“父王你这是要把我送去中原当质子啊,阿爹你生气也不是这么个生气法,我保证以后一定好好听夫子的课。”
“谁说要把你送去中原当质子。”南诏王云淡风轻道:“本王上个月书信一封送去济世门,昨日刚回了信,允你去济世门修学,济世门地处中原边界,苍山之中,人迹罕至,地处僻静,不问外界之事,超脱凡尘,是修身养性之地,多少王孙贵族周国皇子千里迢迢前去修学问道,本王瞧着也正好磨炼一下你的性子,况且济世门上一任门主也曾在南诏生活过一段日子,本王曾与他有几面之缘,他的徒弟们都会关照你的。”
小王子抱怨:“那些修行者吃的东西没一点油水,听说天还没亮就要爬起来扫大门口的石头阶,我要是进去,不出半月骨瘦如柴。”
“若是富贵大鱼大肉之地,本王还不会送你去,要的便是劳其筋骨,苦其心志,方能成大才。”
南诏王后在旁劝慰,“你父王说的是,阿娘也不舍将你送去那遥远之地吃苦,可这一切也是为了你好。”
小王子不乐意,指了指一旁安静喝粥的乌禾,“那阿兄阿姐怎么不过去。”
“你阿兄还有重要的事,你阿姐是个女孩子怎能吃这种苦,况且,他们二人哪像你这般懒惰成性,玩物丧志。”
“儿臣哪有父王说的那般。”小王子拿起桌上书卷,哀声叹了口气,“早课快开始了,儿臣便先告辞了,阿姐再见。”
等楚乌涯走了,殿内又归寂静,南诏王摇头,长长叹了口气。
“等乌涯去了济世门,你我也可少操些心了。”
乌禾端着粥,抬起脸,一双杏眼一寸寸移动试探地望向南诏王,见他面色缓和,犹豫着开口。
“父王,女儿有一事请求父王允许。”
南诏王疼女儿,一向是有求必应,他蹙起的眉头松开,笑着问:“阿禾又是看上什么奇珍异宝了?”
“不是。”
乌禾放下粥,“女儿也想随哥哥去囹圄山,请父王命些人马护行,还有盘缠粮食……”
啪的一声,乌禾浑身一颤,她看见南诏王狠狠拍了一掌在桌,四周的侍从齐刷刷下跪。
南诏王鲜少对乌禾发这么大的脾气。
他注意到自己失态,把宝贝女儿吓住,轻咳了声,“此事不允。”
“为何?。”乌禾不理解,“凭什么哥哥能去,女儿就不能去。”
“你可知前往囹圄山一路凶险,你自小养在都城,哪去过这么远的地方。”
“父王多派些人手保护女儿便是,况且哥哥认得正确的路,囹圄山便不存在凶险一事。”
她说得振振有词,南诏王揉了揉额头,“反正此事,本王绝不会允许,你莫要再提,若你再提一字,便再禁足一月,阿禾,休要怪阿爹无情。”
南诏王后在旁安慰,“是呀阿禾,你阿爹也是为了你的安危考虑,你莫要怪你阿爹。”
乌禾怎能不怪,他从未对自己这般凶,也不明白为何他这般阻拦,可见阿爹一副被自己气得疼痛难忍的样子,心中又愧疚万分。
她站起身,乖巧行了个礼,“今日是女儿的错,女儿先行告退,便不打扰父王母后用膳了。”
一双儿女走后,大殿陷入无边寂静,南诏王有些苍老的背脊垂下。
南诏王后抬手屏退了下人,走过去,两指温柔地搭在丈夫的太阳穴轻轻按揉。
她温柔一笑,“王上这是何必呢,孩子大了,有自己的主见,便放她去吧。”
“可是王后,你明知道阿禾若是回了囹圄山,那个人看见阿禾现在的模样,定不会放阿禾回来的。”
他叹了口气,“况且阿禾从小到大,便没有离开过家,她性子娇气,小时候体弱多病,是多少药罐子才养成如今亭亭玉立的模样,囹圄山一路虽说不上凶险,但也劳苦,我怕她受累。”
南诏王后慈善温和的眉心微微一蹙,低声呢喃,“可王上为何又允了那两个修士之言,让檀玉去了囹圄山,那孩子也才刚回家不久。”
她的丈夫握起她的手,轻轻安抚,“檀玉我自有重任交于他,十六年了,囹圄山与南诏已经失联十六年了,当年的恩怨是时候该化解了,这些年九州大地天灾连连,流寇横行,四处是难民,九州局势越发紧张,恐怕不久将有一场战乱,身为南诏之主,我不能因仇恨而不顾南诏百姓。”
男人眼底渐渐浮现一层浓重的愧疚,望着天边自怨:“再说,于公于私,当年终究是我们欠囹圄山的,我已交与檀玉密信,望那人收到信能原谅我们,原谅南诏。”
妻子心中挣扎了许久的东西再也压不住,她抽出手,摇了摇头,“当年的恩怨,害我们母子分离十六年,难道还不够吗?”
她的声音很大,在寂静的宫殿掷地有声,发髻上的步摇凌乱,没了往日端庄贤惠的模样。
她的丈夫看了她许久,轻启薄唇,平静道:“王后,你失态了。”
他像个体贴的丈夫,拍了拍她的肩宽慰她,抚平她华服上的褶皱,语气从容:“还望王后谨言慎行,此话万不可再提。”
他如此冷静,显得她像个无理取闹的疯子。
第23章 抱住他,不肯放手……
乌禾再也没问过父王去囹圄山的事,她从未见过父王发这般大的脾气,下了死令般。
记忆中,阿爹没有阿娘那般温柔,多了身为南诏王的威严,也会在犯错时教训她,阿娘则是多了南诏王后的慈善贤良,待她百般细致温柔,犯了错也会包容她,她想要什么东西,阿娘都会准许她。
母后那她或许能通关,可父王那,若是他死咬着牙关,任母后怎么劝,都是无济于事。
夜色宁静,乌禾趴在梨花木案,窗门大开,今夜的风很冷,乌禾失神地伸手触碰摇晃的烛火,指尖染上一层明黄,温度愈来愈浓烈,好似离真相愈来愈近,她好似能猜到父王为何这般阻拦她,倏地指尖一痛,她吃痛地收回手指。
但她不想知道真相。
进来关窗的侍女进来一见小公主烫伤了手,惊惶失措问乌禾有没有事。
乌禾摇了摇头,“无碍,只是红了些。”
侍女不放心,取了些冰,给她上药,着实大材小用。
侍女边上药边问,“明日大殿下和萧公子还有司徒姑娘就要走了,公主要去送吗?”
“不必了。”
乌禾道,她握一杯清茶,浅浅抿了一口,“我让你办的事,可都办妥了?”
“回公主殿下,奴已全部办妥。”
“好。”乌禾随意从发髻上抽下一根碧玉簪子,“此事,万不可伸张。”
那侍女接过簪子,连连点头,“奴皆听公主的。”
未时,天白如玉铺展,广阔的土地上野草摇曳,马蹄踏起尘土飞扬,行人来往匆匆,临近秋日清凉,是个上路的好时节,南诏都城高墙外,士兵隔了两条道,一条让于百姓,一条道上南诏王后握着儿子的手依依不舍。
“夜里凉,阿娘连夜做了两件护膝,你一件,你弟弟一件,这是你的,还有这些糕点,路上记得吃。”
檀玉接过护膝和食盒,乖巧一笑,“多谢阿娘。”
南诏王沉重地拍了拍檀玉的肩膀,平日严肃的神色多了几分心疼不舍,“囹圄山主曾言不准南诏士兵踏入囹圄山半步,但好在萧公子和司徒姑娘武术高强,有他们保护你,我也就放心了,另外我交代于你的信,你务必要转交给他。”
檀玉颔首:“儿臣知晓了。”
南诏王一脸欣慰,他忽然想到什么,环顾四周问:“阿禾呢,还在跟我怄气?怄气便怄气,怎么也得来送送哥哥。”
南诏王后一笑,“估计在午睡,来日方长,檀玉过不了多久就回来了,也不急于一时。”
南诏王点了点头,二人又说了些体己的话。
微风拂起少年衣袂,抹额后青丝飞扬,阴沉的天使得抹额上的绿松石也黯淡无光。
他一向沉默没有情绪的眸,望向南诏的城墙,旗帜凌乱,风中隐隐南诏都城独有的鲜花糕香。
他记得那个味道,楚乌禾强塞给他的。
很甜。
或许此行不会再回来,他并没有留恋这里,相反觉得无聊。
可风中香甜勾起了他的味蕾,檀玉又望了眼城墙,想起那个娇纵的坏小孩。
或许以后再也见不到她了,少年睫毛颤动,漆黑的眼底掠过一丝遗憾,转瞬被风吹散。
倒不是遗憾见不到她。
他有些后悔,早该让蛊虫吃了她。
*
曦和宫,乌禾连打了好几个喷嚏,她猜想自己是得了风寒,这倒提醒了她要带些风寒的药,以备不时之需。
这个念头一起,不知不觉包裹里除了华丽的衣裳裙子,金银首饰外,又多了许多瓶瓶罐罐。
她的贴身婢女提醒:“公主,这么多东西,运得出狗洞吗?”
乌禾望着榻上堆积的大大小小不一的包袱,蹙眉思索片刻,最终依依不舍,伸手点了两袋。
“罢了,就带这两个,反正城外都已安排妥当,不缺这些。”
日落西山,天色明黄嫣红逐渐黯淡,南诏巍峨的王宫纷纷点上明灯。
西宫院多是祭祖供神的祠堂庙宇,地处僻静,人迹罕至,幽暗的黄昏下,四周茫茫雾气,年久失修的宫殿间像漂浮着黄沙。
乌禾来时,称早早睡了,不让任何人打扰歇息,实则带上贴身婢女偷偷来西宫院。
蛊医给的静心丸撑不了太久,她必须赶紧出宫。
再往前走几步有一个狗洞,被野草遮盖,楚乌涯被禁足出宫时,常从这里钻出去。
久而久之,乌禾也知道了,但她从前都是不屑,没想到如今堂堂公主还要钻狗洞。
婢女扒开了野草,露出一个狭小的洞来,那洞极深,乌禾低头望过去,看见一口极小的模糊的亮光。
这怕不是个放大版的鼠洞,难怪楚乌涯总是一身灰。
小公主这时候还怕脏,蹙起眉有些嫌弃,犹豫不决。
直到传来一道人声,是打扫祠堂的宫人。
“参见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