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那是自然,那是自然。”
今日这一躺真是来得值,媒婆当即笑弯了眼睛,像是已经听到了哗啦啦的银子流进口袋的声音。
媒婆笑眯眯地走了。
赵长安笑眯眯地跳上了马车,忍不住道,“陆指挥,沈夫人今日怎么答应得这么爽快,我还以为要费好一番唇舌呢。”
“那你说说,我为什么急着这几日上门提亲。”
一道虽与往日一样清冷,但尾音却稍稍上扬的声音从马车内传了出来。
往日向来都是自言自语。
赵长安没想到今日陆指挥心情极好地回复了他,当即有些受宠若惊地道,“那还不是因为那个柔然的百里南小王爷频频刺激你——”
赵长安恍然大悟。
怪不得陆指挥让他散播柔然小王爷要娶个王妃回去的消息!
还说范围也不用大,在几个爱搬弄是非的世家妇人那里说说就行!
第89章
一停下马车赵长安就闷着头往里冲。
说要立刻去为指挥的大婚做好筹备。
陆绝面色如常往里走,只是唇角眼底的笑意,均显露了他此刻心情极好。
只是他刚推开门。
便看见百里南一张笑得风流而又灿烂的脸。
窗边的太子转过身,声音平静,“孤倒是不知道,陆大人你什么时候同柔然的百里小王爷这么熟了?”
百里南一脸无辜,事不关己一般地摊摊手,“我是在门口遇到太子殿下的。”
陆绝冷笑,哪里不知道百里南打的什么算盘。
转身向着太子道,“殿下,我与百里小王爷并不相熟,不过是他想要得位需要您的帮助,让我从中牵个线,若是我不帮他这个忙,他就找圣上赐旨要个人。”
至于要的何人?
陆绝没有明说,但太子哪里不明白。
百里南没想到陆绝这么不讲究,直接摊牌。
话还没说上三句,就把他的那点事直接摆在了太子面前。
语气更是一副敷衍得不能再敷衍的样子。
当即也坐不住了,站起了身正了神色质问般地看向陆绝,“怎么没了顾忌了?你去沈家提亲成功了?”
“托小王爷的福,有你作为比较,行事还算顺利。”
陆绝并不奇怪他知道提亲一事,也没打算瞒着,甚至将为什么这般顺利都和盘托出。
百里南并不知道盛京已经传遍了他要娶个王妃回去。
听着陆绝的话只觉得有些奇怪。
虽然百里南不知道。
太子却是听说了的,当即和陆绝对视一眼,便明白了那些消息是陆绝让人放出去的!”
忍不住就勾起了唇角。
陆绝这个人。
除了是老师信任的人。
更是在老师死后,他孤立无援萎靡不振的时候,选择了他的人。
所以在陆绝让人告知百里南的真实目的。
并且说此人可以合作的时候。
他几乎是毫不犹豫就选择了相信。
太子看向百里南,“我可以成为你夺位的助力,只是有朝一日,若有需要帮忙——”
话说到这里,百里南知道事已成,当即接过太子的话道,“定当全力以赴。”
两人击掌,盟誓已成。
陆绝让人上了茶。
正事已经落定,百里南重新懒洋洋地歪回了椅子上,一脸吊儿郎当地道,“你们盛京现在打算让谁和亲啊?”
就像方才一脸严肃端正地与太子击掌的另有其人。
太子看了他一眼,心道这人变脸的技术比他还娴熟。
“宫中这几日的闹剧一桩接着一桩,你不是都知道么……”
“你说的是大理寺寺正主动承认自己是嘉懿公主腹中孩子一事?还是圣上要将嘉懿公主贬为平民一事?”
百里南修长的腿支在凳子上一晃一晃的,“不对啊,你们圣上不是给了嘉懿公主两个选择,要么被夺了公主位分贬为平民就此出宫去此生不得再入皇册,要么打了孩子一切都没有发生,依旧是要即将去往柔然和亲的嘉懿公主。”
太子看了陆绝一眼。
而后目光锐利地看向他,“宫里的事,你怎么知道得那么清楚?!”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银子给到位了,想知道的自然会知道。”
百里南倒也不怕被他知道,悠悠地道,“你放心,我并不关心和亲的人是谁,也不在乎她肚子里到底有没有孩子,只要没有碍我的事就行。”
“你对你那父汗倒是也不错。”
太子听出来了他的意思,就算是一碗堕胎药堕掉了嘉懿肚子里的孩子,只要明面上看不出来,他也权当什么都不知道,将人带回柔然。
哪怕嘉懿怀着孩子嫁去柔然,只要能瞒过去,他也不在乎。
只要,最后那个位置上坐的是他。
毕竟,嘉懿要和亲的对象是他爹,并不是他。
“彼此彼此,我看你与圣上的父子感情也很是深厚。”
百里南也礼尚往来地道,“冷落了这么多久,依旧留着你的太子位分。”
*
天牢之内。
有轮班的狱卒交接钥匙,路过最里间的时候,忍不住朝里望了一眼。
年长些的狱卒拍了一下年纪轻的狱卒的脑袋,“别看了,趴在那呢,一整天了,动都没有动。”
“啧,前几日还是堂堂的探花郎、大理寺寺正,没想到说下了大狱就下了大狱。”
老狱卒有些感慨,“这么些日子了,伤成这个样子,也没有人来看看他。”
昏暗的牢房内。
巴掌大的细小窗口透过几缕光线。
空气又湿又潮,胸腔像是塞了湿棉花一般,让人喘不过气来。
贺谨言趴在硬木板搭成的床上,身下是湿漉漉的快要腐烂了的干稻草,背上皮肉裂开的疼痛一阵一阵地袭来,像是刀扎一般。
他应该在大牢里待了两日了,这两日几乎一直都是迷迷糊糊的,偶尔清醒过来,又很快因为背上的疼痛而昏睡过去。
他莫名地就回想起了过往。
那年的冬日寒冷刺骨,母亲刚病故,父亲就无缝衔接娶了新人,继母不能容人,将他赶了出去。
所有的亲戚都觉得他是个累赘。
只有祖父留给他的老仆人张伯可怜他,说要带他去盛京。
盛京城甚是繁华,遍地都是权贵,一不小心就迷了人眼。
他站在大街上,望着来来往往的人,只觉得自己寒酸得像个乞丐。
虽然最终还是留下来了,但是他知道,沈家并不欢迎他。
张伯也知道,所以当天晚上再絮絮叨叨地与他说了好多话之后,趁他睡着了,掀开了自己的被子。
张伯不知道的是。
自从娘亲死后,他便一直浅眠,更何况,刚到陌生的沈府,他当然辗转反侧。
他知道张伯在想什么。
但他没有阻止。
张伯第二日便咳得不行,只道是在路上就染了风寒。
还让他不要伤心,说他一把老骨头了,也到了岁数了。
没过几日,就再也没醒来了。
那年的冬天真冷啊。
他先失去了阿娘。
然后失去了除了他娘之外,最关心他的人。
时间像是走马观花一般恍惚而过。
冬日冰冷的雪慢慢融化,凝成沈昭昭的脸。
沈飞章和叶氏很是疼爱昭昭,将她爱护得很好,养成了心地善良无忧无虑的性子。
青梅竹马的相处像是美好的梦境,现在想来,那段日子无疑是最快乐的时光。
再后来呢。
他高中探花,入了朝堂,成了翰林院的编修。
那段日子四周尽是恭维之声,往日沈家那些看不起他的人的目光也全然变了。
甚至那个纵容继母将他赶出家门的父亲甚至也风尘仆仆地赶来了盛京,哭得一把鼻涕一把眼泪,说当初听信了谗言。
他心里难得地畅快。
伴随着周边人的吹捧,只觉得双脚整日都像是踩在云里。
直到真正去了翰林院。
他才知道人上还有人。
盛京繁华若此,并不缺有才华的人。
本以为可以凭借才华施展抱负。
却被栽赃被陷害,直至走投无路。
也就是那个时候,嘉懿公主身边的侍女找到了他,说嘉懿公主邀他一见。
他像是即将就要溺水的人抓住了救命稻草。
成为了这个备受圣上宠爱的嘉懿公主的入幕之宾。
尤其是,她的生母是最受宠爱的嘉贵妃,兄长更是未来即将继承大统的宸王。
很快他便在翰林院站稳了脚跟,不久之后,又被擢升为大理寺正。
曾经嫉妒过他看不起过他的同僚每个人都得道上一声祝贺。
却没有想到。
昭昭同北镇抚司的陆绝搅和到了一起。
还知道了他与嘉懿公主的事。